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疆-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霸天过高的估计了林家各房的能量了,他们虽然很是眼红李霸天许诺的码头、仓库、两条价值最少一百万两银子的街铺,林家众人很是有些鼠目寸光,可是他们却很是信不过李霸天的空嘴白话。

    一见林家族人都是一副不争气的模样,原本承诺先给二十间店铺做定金的李霸天也反悔了,搞得林东升有点里外不是人,如果不是李霸天暗中给了他五间店铺的契约,林东升当场也能翻脸。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林东升等人密会之后,林翰林也找到了自己同母的老五林茂达商议对策,林东升他们在搞什么鬼,林翰林一时还不得而知,引起他重视的是听说林东升引了外人?

    这可是犯了族内的大忌,所以林东升做得自然谨慎,知情者也大都守口如瓶,这就让林翰林有些感到为难了,无奈之下他只好与林茂达商量着近期要多多防备,格外小心。

    林茂达微微点了点头道:“大哥,这有道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千日防贼总不是个办法,要不我们先制人料理了林东升个二五仔算了?”

    林翰林犹豫了一下道:“毕竟他是我房下的人,是海疆先有过错在先,一切等我儿海疆的官身稳妥了再说吧!”

    一提起林解语的遭遇,林翰林和林茂达顿时都有些忍俊不止,也难怪他们一副如此表情,这缺德之事也算让林海疆做得绝了!

    二日之后,泰山号战列舰抵达广州港,林海疆巴巴的陪同老爷子林翰林来了次码头阅兵,劳伦斯担任的码头阅兵临时总指挥,西式的仪仗队让林翰林有些目眩。

    林海疆没想到劳伦斯竟然拼凑出了一支小规模的西式乐队?实在很是让他露脸。

    劳伦斯向林海疆进行了例行的报告,港口建设的度由于大量的印尼青壮劳力度很快,米勒方面传来的消息很不乐观,欧洲各国开始重视铁甲舰的制造和买卖,按林海疆设计安装最新型燃气机的铁甲舰米勒只购买到了二艘,船厂表示不再接受所谓不明来历的订货了,普鲁士方面米勒正在积极联系,似乎普鲁士方面也有很浓厚的兴趣。

    在装上赵管家和一千五百名忠诚可靠林氏子弟后,泰山号随即离港返航,因为在劳伦斯的眼中脏乱不堪的广州还没他治下的旧港一半好。

    随同前往的还有林海疆的二个小玩伴,林勇、林忠,他们因为少爷出洋而失去了靠山,一直在林家的劫掠船队中打拼,林海疆重点关照劳伦斯要对两人重点培养。

    一艘堪比英吉利人舰队旗舰的大舰抵达广州港,自然又掀起了一阵规模不小的暴风,而林氏父子就是这个暴风的中心。

    之前的铁甲舰远远没有这艘三级战列舰来得震撼,在几乎所有人的眼中泰山号才是真正的战列舰。

    得知消息的叶名琛立即指示张允季要马上办,拖不得也不能在拖了,不管日后这些洋人大舰能否为我所用,眼前朝廷用人之际这招揽之功是稳稳座实的。

    就在各方暗流涌动之际,两广总督府那边传来消息,林海疆放任两广总督下属巡防营兼海上缉剿、大鹏守备。

    几乎所有人都被叶名琛的大手笔惊呆了,实实在在的正五品军职啊!不但如此,最为主要的是林海疆这个守备既有6师又有水师?6师不在广州将军治下,水师亦不在广东水师治下?

    缉剿两个字看似简单,要知道大清无论是各地团勇、八旗、绿营、汉军所部,无兵部文书擅动百人者斩立决,但是只要有了封疆大吏金牌令箭给予的缉剿二字,就可以自行调动在申补文书。

    而且海上缉防原本就是极肥的一个差事,原就是广东水师的钱袋子,现在钱袋子里面又多出了一只手,即便是一天到晚等死混日子的哈尔德也不会舒服,不过这个所谓的大鹏守备依然在南澳镇总兵治下,但是南澳镇总兵冯国辉又能卖自己几分薄面?哈尔德心里也是十五个桶打水,七上八下。

    不过哈尔德非常及时的警告了正在蠢蠢欲动的李霸天,不能将事情做到眼前明面上,只要林家人出了广州这方方城,海面上海匪猖獗,出了什么问题叶名琛也不好过问了。

    在接到了任职告身之后,林海疆着实的将这张把自己由草民变成可以鱼肉百姓的牛皮油封纸反复看了几遍,上面巨大的叶名琛两广总督印鲜红鲜红的朱砂让林海疆微微一愣,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又什么颜色如此接近真正的鲜血!

    拿了好处的张允季还是善意十足的提醒了这个很不懂规矩的林海疆一番,比如明日要一早到两广总督府上手本,见了叶大人要识礼数,不可鲁莽,到任后要记得先去拜见南澳镇总兵冯国辉大人等等等等。

    林海疆之前就知道大清的官很不好当,要当得巧,当得妙就是一门值得人感悟一辈子的学问。

    送走了可谓是满载而归的张允季后,林海疆又被父亲林翰林哼哼教导了一番,耐着性子回到后院,林海疆着实的松了口气,可以说整个林家房都松了口气,几日来的暗流涌动实在压抑得很,不过眼前一切阴霾似乎烟消云散了?

    林海疆自然没那么天真,他相信在不给予对手致命一击之前,对方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眼前的平静只能说是因为对方之前制定的计划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局势了,所以对方暂时的蛰伏起来,以聚集更大的能量。

    对于自己所任职的大鹏守备,林海疆最多的记忆就是那里附近的大亚湾,后世那里有中国最大的核电集群,在大亚湾附近的鹏城古城依然成为了一个风景名胜。

    林海疆记得大鹏镇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简称大鹏所城,是岭南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

    大鹏镇城内外砌以砖石,是广东沿海所城中最为坚固的,周围三百二十五丈六尺,高一丈八尺,有门楼、敌楼、护城河等。

    清代屡有修葺,城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城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分别为东门街、南门街和正街,主要建筑有左营署、参将府、守备署、军装局、火药局、关帝庙、赵公祠、天后庙等。原有格局基本保留,东、西、南三城门仍保存完好。

    康熙年间又改为大鹏水师营,成为一个管辖珠江外洋东部海路的海防军事机构。在海上要塞设有九汛,后又增建南头、大屿山等4座炮台。鸦片战争期间,在抗击英国侵略军方面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鸦片战争后大屿山炮台等被英人炸毁,大鹏水师营名存实亡,大鹏所城的荣誉乃是抗英名将前任南澳镇总兵赖恩爵再次浴血抗敌赢得的,赖恩爵作为林则徐的副将,成功地指挥了著名的中英“九龙海战”,打响了鸦片战争的第一枪,后升任广东水师提督,正一品。道光二十四年(1第”,并亲书牌匾及楹联送至。

    说起赖恩爵这个近乎于传奇般的人物,林海疆记忆最深刻的是其有一个非常显赫的出身,其为轩辕黄帝血脉第第114代孙。

    在赖恩爵逝世前,叫五个孙子到他的床前,留下遗愿“希望有朝一日,收回香港岛”。

第四十四章 总督叶名

    故去老将军的遗愿,难道真的还要等148年后才会实现吗?在夕阳中,林海疆望着自己的影子呆。

    站在外厅的紫鹃、百合也不敢打扰,只是在静静的看着越来越感觉陌生的少爷!

    晚饭林海疆没有出现,他给父母的回复是自己要给总督大人上个练兵的手本则子,林翰林站在林海疆的窗外,望着不时将纸团团起丢弃的儿子,目光中充满了慈爱和憧憬。

    林海疆的毛笔字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而用鹅毛笔繁体字又很多写不好,尝试了几次后,林海疆找来了账房的二帐,自己口述由他执笔。

    二帐一手漂亮端正的蝇头小楷让林海疆十分汗颜,作为一个后世之人的自己,竟然连字都写不好……

    不但如此,林海疆还请来了父亲的台案秦铭先生,他要恶补一下关于大清朝的官吏制度,起码对于两广这一块他要有所了解,否则在闹出笑话为此很是得不偿失。

    秦铭捏着自己的山羊胡,喝着三百两一斤的龙井,享受着大少爷不耻下问的敬意,悠然道:“咱大清称掌管一省财政民政的官员叫藩台,也叫布政使,一般是正三品从二品的大员,没什么实权,而巡抚则是总揽一省之军政,被视为封疆大吏,从二品的大员,为一省之行政最高,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衔。掌考察全省地方官员。本省关税、漕政等也总归巡抚掌管。若有用兵,则督理粮饷。每年乡试,例由巡抚督试,武科则由巡抚主考。各省巡抚也如总督,都自有直属军营,名为抚标,巡抚又多兼提督衔,节制本省各镇总兵。其职权稍次于总督,无总督之省,则更是独当一面,所以巡抚与总督同是地方大员。”

    “那两广总督那?”林海疆的询问让秦铭微微一愣,在老头子眼中大少爷一定是在英吉利国跟着洋夷学傻了,不过这话他只能想想却万万不敢说,否则当年力主送少爷去英吉利国读书的老爷会翻脸。

    秦铭溜了口茶水继续道:“这两广总督可是非同小可,正式官衔称谓是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咱们大清朝八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上马管军下马管民,都个顶个是当今万岁爷的心腹之臣。”

    秦铭微微停顿了一下道:“咱们大清自乾隆爷重定划分为二十三行省后,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而这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所有奏章都经军机呈览皇上,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上的。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眼下朝廷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两湖、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

    秦铭说到这里转眼望着林海疆道:“大少爷是属于督标的嫡系人马,是武职,这老朽知道的就更少了,老朽知道的这点不过是些皮毛外的杂毛而已,吾所言不过是常识罢了,真正的还得大少爷您自个悟啊!常言道一样水米养百样人,这做官也是一般,自乐其中不亦乐乎!”

    “这茶老朽愧领了!”秦铭悠然自得的离开了。

    林海疆只知道秦铭是父亲高薪请的台案,相当于谋士一类的人物,原来也是曾经官至三品的大人物,后来不满朝廷内一些人的所作所为,弃官挂印而去,差点还受了朝廷的通缉。

    对于叶名琛这个后世被贬低得一踏糊度的两广总督,林海疆觉得确实有些过于偏激了,从某些角度上说叶某人还是有一定能力和相当气节的。

    叶名琛被虏后,英国人将他挟至印属孟加拉,居之镇海楼上。闲暇时叶名琛作书画,自署曰海上苏武,赋诗见志,日诵吕祖经不辍。当叶名琛在吃完从家中携带的食物之后,于1859年不食异乡粟米绝食而亡,死于印度加尔各答,气节堪比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

    而且叶名琛善于内政,尤其长于理财,叶氏的祖先叶文机,深谙医学术理,在武汉开有叶开泰中药店,仗义舍药治病救人是当地出名的老字号。这种商人的家庭背景,加深了叶名琛对商业和钱财的理解,可以说自从广西太平天国起义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广东为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清朝廷外输军饷以千万两白银计,这不能不说与叶名琛善于治理地方有关。

    叶名琛的后世的骂名主要来源于其对内征剿表现出的强能力,咸丰元年开始,广东治安陷入混乱,义军蜂起,这是同当时时代背景和沿海地区天地会的传统有关。在咸丰四年广东著名的洪兵起事中,广州仅有一万五千兵勇,居然抵抗了二十万人的进攻,守住了广州城,并最终将洪兵逐出境外,作为总督实际操控局面的叶名琛,他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但是这也使得叶名琛荣幸的成为了镇压人民反帝、反封建王朝的刽子手,成为了反面教材的典型人物。

    总体来说,林海疆认为叶名琛可谓是深得咸丰帝宠信,稳坐广东巡抚、两广总督位置九年之久,是同一时期中惟一长期担任督抚而又不断被加封的地方大吏。

    作为朝廷能干的大员将,叶名琛知人善任、勤勉政事,作为镇压叛乱的刽子手,叶名琛是令人憎恶痛恨,作为客死他乡有气节和操守的俘虏,叶名琛又值得敬佩和尊敬。

    所以林海疆对于叶名琛此人还是保有一份敬意的,而且林海疆清楚,如果自己轻视叶名琛这样的干练能力极强的封疆大吏的话,那么自己也就离死不远了,把别人当做傻瓜的人往往就是最大的傻瓜。

    所谓的前人只不过是在某些历史的走向见识上比起自己可能有所不及,但是若论起智慧、计谋、手段、关系,林海疆相信仅仅刚刚的秦铭就能将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

    第二天一早,雄心壮志的林海疆在东方刚刚挂起一丝鱼白就到了督院大街的两广总督府外候着。

    出手大方的林大少爷自然不必一般人,被门口当值的千总让到了门房,一杯清茶一碟瓜子,这可以说是两广总督门前听差侯命最好的待遇了,相比其余那些眼巴巴的官们,林海疆还算多少有个椅子可以落落脚。

    在林海疆的记忆中叶名琛科算是个勤政的官,所以也不担心自己会等候太久。

    不过让林海疆无比吃惊的是一直到了日上三竿,大约上午十点半左右,内府才传出话来,今个总督大人贵体欠奉,不见客了,只请信任大鹏守备林海疆,林大人报手本入后堂。

    在一片惊叹声中,林海疆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对于这报手本入后堂,林海疆先是微微一愣,一旁的千总急忙讨好道:“我的守备大人啊!这可是总督大人对您另眼相看啊!您高升在即,下官先恭喜您了!”

    林海疆抽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心照不宣的塞到千总手中道:“多谢大人,改日兄弟广源楼请客!”

    好说,好说!两人简单道别之后,林海疆开始了所谓的报手本,其实这报手本就是一路边走边高声朗读自己手本上的姓名、籍贯、出身、保举之人等等。

    这报手本的名堂可以说非常之大,如果两人不合,品级相差不悬殊,就意味着是折辱对方,如果是上下所属关系,双方品级相差悬殊,那就是等于变相的告诉所有人,这人是兄弟我罩着的。

    不过这个举动在别人看来是所谓的信任恩宠,但是在林海疆看来却无异于是等于在耍猴一般。

    进入内堂的林海疆心有怨言的撩起官袍跪拜下去,口中高声道:“卑职林海疆参见总督大人以及列为大人。”

    坐在正中央正位置的叶名琛环顾了左右两旁几位官员,微微伸了伸手道:“林大人对朝廷也是赤子忠心,就不要多于虚礼了,见过广东巡抚柏贵柏大人!”

    林海疆急忙向左侧一个清瘦到了几乎一阵风就能刮飞的老叟行了个礼,叶名琛继续道:“这位是广州将军穆克德讷大人,以及广东水师提督哈尔德大人,日后你要多多仰仗两位大人,此番的一千兵勇就是两位大人拨给你的。”

    “卑职明白!”林海疆又行了一圈的礼才算作罢,落座在最末端的林海疆微微的直了直腰,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老说满清卑躬屈膝,原来是弯腰弯得习惯了……

    不过紧接着房间内的气氛就开始变得诡异起来了,林海疆明显能够感觉到这广东巡抚柏贵同叶名琛是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面去的主,而且柏贵在言语中对于叶名琛这个圣衣正隆的宠臣也似乎并不是特别在意的模样?

第四十五章 总督府内的较量

    广州将军穆克德讷这个比叶名琛还要胖出二圈的大胖子,竟然站在了广东巡抚柏贵的一边?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也是搭配得相当正好,而广东水师提督哈尔德似乎游走于两股势力之中。

    林海疆能够感觉出来,柏贵一直在阻碍叶名琛的所谓扩军两广,而是力主直接输银子给朝廷,其实在林海疆看来双方之间的分歧并不算大,但是却又偏偏互不相让,好比两头牛过独木桥,顶到一块了。

    叶名琛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林海疆道:“咸丰三年一月,匪攻陷武汉,湖北巡抚常大淳以身殉城,贼军增至五十万,朝廷准曾国藩督办湖南团练,即对外称湘军。二月匪攻陷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自杀。三月攻陷南京,江宁将军祥厚、两江总督6建瀛战死。南京易名伪匪天京,定为匪都。朝廷被迫设建江南、江北大营以防匪滔天之势。”

    紧接着叶名琛微微一哼道:“这城破身死的封疆大吏难道还少吗?柏大人也想步其后尘?”

    “这!”柏贵的老脸微微的颤抖了一下,随即冷声道:“曾国藩?他可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先后补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这也是一般等闲之人能够比得了的吗?”

    柏贵悠然自得的望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叶名琛又继续道:“咸丰二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丁忧。长毛匪作乱势头渐大,朝廷多方从各地督抚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长毛匪军,无奈匪势浩大以成定局,因此,朝廷屡次颁奖励地方自办团练的诏书,想让地方士绅、督抚皆出力,这就为曾国藩复起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今年元月接帮办湖南团练旨意,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共商团练。自三月,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伪天京。九月奏准移驻衡州练兵。前几日听说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还派人赴我广东购买洋炮,筹建水师。”

    柏贵的话音突然一变道:“叶大人可知那曾某人纠结乡党为得是什么?”

    趁叶名琛微微一愣之际,柏贵大声道:“先入南京者封王!难道你叶大人也动心了吗?”

    这传言竟然是真的?包括穆克德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