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疆-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作为同盟国的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也在数天后分别对法国、俄罗斯帝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挪威、比利时、英国宣战,上述各国也分别对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宣战。

    等林海疆得知欧洲上空已经战云密布的时候,已经距离德意志帝国向法国宣战的二十天后了,由于英国刻意的封锁消息,原本应该半个月就能收到的情报足足多耽搁了一周时间,让林海疆惊讶的是俄罗斯帝国竟然未向中华帝国宣战?不过从北海方面传回的消息称俄国人并无大规模的军事调动?

    根据契科夫渗透部队侦查的结果,俄军的主力似乎在通过铁路向东线调集?林海疆站在世界地图面前思考了很久,中华帝国作为德意志最为坚实的盟友,二次大规模的集中宣战中俄等国似乎刻意的漏掉了中华帝国?会是会是狡猾的协约国方面想给自己一种得过且过的侥幸假象?

    参加紧急会议的李安民犹豫了一下道:“元首,我认为帝国应该兑现对德意志帝国的承诺,立即向英、法、俄等协约国宣战,卑职认为这是协约国的诡计,看似我们能够置身事外保存实力,如果我们坐视德意志帝国两线作战被击败的话,那么我们就将独力对抗整个协约国集团了”

    林海疆看了李安民一眼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我清楚,现在恐怕协约国方面还不清楚我中华帝国的远征军的存在吧?”

    李安民点了点头道:“帝国方面的保密政策制定得非常完善,部队和军官是分批起程的,郑智鹏与远征军参谋部是以军事交流的名义派往德国的,而部队则是以青年技术工人培训的名义分批前往的,帝**令总署按照元首您的要求给予了远征军司令最大限度的权力,远征军在德国将以中华帝国志愿军的形势出现,其将作为一个战略整体被使用,这一点德国方面和我们保证过。”

    林海疆习惯性的转了转自己办公桌旁的地球仪,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命令帝国海军主力舰队进入印度洋,开始袭扰英属印度,另外抽调六艘南岭级战略巡洋舰赶赴德国,参加对英国商贸海运线的破交战,我们的战舰更换了最新式的大型重油燃混新型锅炉蒸汽轮机,在动力方面英国人的乌龟壳只有十四节航速的无畏级追不上,海军陆战队的五个整编师则在帝国要塞集结,一旦帝国海军解决英国皇家海军主力之后,将对澳大利亚实施登陆作战另外给北方军区下达北进作战任务,契科夫所属新俄罗斯解放军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三军团、第四军团、第五军团、第六军团,配属我北方军区抽调出来的十个军,对俄国全境展开猛烈的短促攻击,重点在于削弱俄罗斯的战争实力,给俄国制造大批的难民,拖垮俄国人。”

    林海疆一连串命令下达之后,一旁的机要参谋开始忙碌起来,站在一旁的李安民小声道:“元首阁下,您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情?非常重要的事情?”

    林海疆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凝思苦想了好一会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怎么李安民你也学我家里那几位夫人?什么事情都让我猜?我跟你说这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毛病。”

    李安民也非常无奈道:“元首阁下,您下达了作战指令可是您还没宣战那?”

    “宣战?”林海疆深深的吸了口气,说实话之前林海疆的内心几经挣扎许久,对协约国集团宣战无疑是一件非常风光甚至能够留名青史的事情,后世一提起无限风光的向万国宣战,就能够联想到帝国首任元首林海疆,不过归根结底林海疆是一个务实主义者,宣战就等于给对方提了醒

    林海疆微微一笑望着李安民道:“我的总长大人,战争的本质是什么?在我本人看来战争的本质就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消灭更多的敌人,宣战风光的是我自己一个人的荣誉,俄国人盘踞在莫斯科挨打是一回事,但是准备好了挨打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作为帝国未来战略的决策者,我们更要为士兵的生命负责。”

    林海疆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战争的目的就在于突然性,所以我压根就没准备宣战,了不起后世协约国方面狠狠的杜撰我是如何的无耻、如何的卑鄙、龌龊、毫无道义、不宣而战?自己头顶依然有了刽子手、屠夫、恶魔等等的称谓,在多几个又有何妨?口诛笔伐?又拉不长我扯不烂我,我怕他们个鸟啊?”

    李安民用崇敬的目光无比敬佩的望着敬爱得元首,放眼整个世界,能够将国际惯例、道义、公理随便哪里践踏,而且践踏得如此有水平的,恐怕除了自己眼前这位帝国元首就别无他人了。

    虽然,之前李安民一直在等待这场必然的战争降临,已经做好了充足心里准备的李安民此时此刻才恍然发觉,原来自己还没准备好。

    李安民最喜欢听的一句话就是林海疆的公理只在我大炮射程之内,对于这句至理名言李安民几乎到了顶礼膜拜的境地了,对于这场世界性的大战李安民激动之余多了一份期待,正如元首常说的,生在和平年代是军人的悲哀军人的荣誉只能用敌人的鲜血去铸就

    '。。'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三百一十九章陆地最强

    郑智鹏围着地图转了几圈后对翻译道:“原句一字不错的翻译,我认为戈茹夫要塞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要塞,我认为这里将会成为俄军的集中攻击点,因为一旦突破了戈茹夫要塞,面对沙俄的近二百万大军柏林的防御就会显得无比的苍白无力,我观察了几个方向,俄军初期会采用多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方式,但是俄国人断然不会冒险深入德国境内会攻柏林,因为戈茹夫要塞这个钉子不拔出,俄国人的所谓后方就不是真正的后方。”

    毛奇等待翻译认真的翻译之后,也来到了地图前面,反复认真的看了数遍之后十分严肃道:“郑将军认为俄国人不会多路进攻德国?而是会孤注一掷进攻戈茹夫要塞,解除戈茹夫要塞这个威胁之后才会大举进攻?那么你的根据是什么?”

    郑智鹏微微一笑对着翻译坦然道:“俄国人已经二次吃亏在分兵冒进的问题上了,此番俄军能够动员进攻德国的军队会有多少?五十万?一百万?一百五十万?甚至可能是二百万?三百万?要知道俄国人此番已经是近乎孤注一掷了,俄国人进行了二次总动员,一旦战争开始,谁又能保证俄军不会进行第三次总动员?戈茹夫要塞驻守有俄国人最为痛恨的中华帝国的远征军,俄国人如果不拿下戈茹夫要塞彻底消灭中华帝国远征

    ,他们敢于直接挥师进入德国腹地围攻柏林?所以戈茹夫必须要准好长期坚守的准备,因为一旦西线的战况陷入僵局的话,那么东线则要面对的则是俄军以百万计数的大军,最后戈茹夫将会成为与俄国人最后决战的大战场。”

    毛奇一边听着翻译快速准确的翻译,一边微微皱着眉头,一旁的德皇威廉一世与俾斯麦也表情严肃的一言不发,他们都在担忧一个事情,那就是德军在开战之初会利用德意志发达的铁路网线快速的调动部队,但是德军能否再创普法战争中辉煌万分的奇迹?这一点恐怕没有人敢于保证。

    如果中国远征军无法固守戈茹夫要塞二个月,那么等待德意志帝国来说就将是一场空前的大灾难,如同蝗虫国境一般的俄军一旦进入德意志,那么恐怕连西线也会出现军心浮动。

    身为德意志帝国的总参谋长毛奇十分清楚,为了保证德军在西线的优势,那么德军的所有精锐部队就都必须集中在西线,东线只能留下少量的二流部队,原本的战略计划是德军以五个师的兵力配合奥匈帝国二十五个师的兵力,在加上中华帝国远征军,有了中华帝国在亚洲远东的大举牵制,所以这些兵力不但可以进攻布拉格去吸引俄国人的一部分注意力,更可以确保德国边境线全境安全不受俄军多路并进的威胁。

    实际上毛奇也不认为俄国人会冒险采用多路大军并进深入德国腹地会攻柏林的战术,因为俄国人的后勤是出了名的糟糕,恐怕俄国人对于自己的后勤都没有足够的信心,俄国人能够动员为数庞大的军队,却不能提供优质的军火武器,能够进行战略侧面上的部署,却没有最终的实施能力,尤其是后勤保障更是俄国人的弱点所在,俄军作战一向有如蝗虫过境一般。

    无论是威廉一世还是俾斯麦与毛奇,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俄军攻入德国本土,甚至连德国的占领区也不愿意,但是相比之下将战场放在德意志瓜分波兰得到的领土上似乎更为恰当?

    俾斯麦十分谨慎对郑智鹏道:“如果预设战场在戈茹夫要塞的话?中华帝国的远征军能够保障要塞固守二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吗?”

    郑智鹏点了点头,过程中没有一丝的犹豫,显然郑智鹏痛快的答应给威廉一世与俾斯麦等人一些必要的信心,郑智鹏随即提出了他的条件,那就是给我所需要的一切物资供给,我就能够固守住戈茹夫要塞

    要知道在欧洲战场上几场著名的要塞攻防战都是经历数年的,中华帝国的陆军又是以防御闻名于世,只不过这次的对手是疯狂末路到了极点的俄罗斯帝国,俄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