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疆-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联装数越多,单个炮塔发射的弹药密度就越大,在炮塔数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联装数多是好办法,但一个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单炮塔的结构重量,巨大的重量使主炮炮塔的旋转速度大大减慢,三联装炮优点是在坚持火力密集度的同时减少了炮塔数,在舰体强度允许的情况下,三联装炮塔无疑可以有更密集的火力,比如镇远级战列舰的三百八十毫米主炮,安装四座双联装炮塔,主炮有只有八门,而且火力比较分散,但是装三座三联装炮塔,不仅炮塔数减少了,主炮数也增加到九门,投射火力也更加集中。

    所以在选取方面林海疆确实有些为难,工业制造领域技术上的难题让林海疆的很多设计都成为了空谈,或者说更多的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这一点是大大出乎林海疆预料之外的,以前林海疆总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但是现在看来很多办法都不是可以用所谓的替代来解决的,起码在军工制造和研发方面是不行,科学技术与军工品质的结合,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其之间很难找到林海疆所希望的变通之路。

    如果加强帝国的经济,开发荒地和闲置土地,让更多的难民接受简单的培训能够进入工厂、矿山,帝**工总厂下属的三家兵工厂的扩建,两艘镇远级战列舰的建造变更,以帝国级战列舰的项目上马等等工作,让林海疆无暇分身,而国内也似乎风平浪静,除了清廷与俄国人走的非常之近外,其余欧洲诸国都在观望,他们都巴不得中华帝国与几乎疯狂穷兵黩武的俄国人打上一场,这将是整个欧洲都愿意看到的事情,在欧洲看来俄罗斯帝国与中华帝国是两个不折不扣的流氓国家,一场战争能够使得俄国脆弱的经济全面崩溃,同时也能使得中华帝国的崛起发展陷入停顿甚至倒退。

    林海疆是迫于无奈从被迫走穷兵黩武的这条险路,因为西洋列国在中国的巨大利益使得他们不遭受到绝对的打击是不肯罢手的,为此林海疆只能加强军备以抵御随时可能遭受的袭击进攻,而俄罗斯帝国也是因为国力衰退所以才将希望寄托于掠夺战争之上。

    对于中华帝国的现状林海疆也是非常担忧,虽然看起来整个帝国形势一片大好蒸蒸日上,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近乎疯狂的军备发展之上,如果在下一次战争的时候中华帝国能够取胜,那么一切都还好说,如果一旦战败那么中华帝国将会如同雪崩一般的垮塌下去。

    所以林海疆决定在建设海军的同时抓紧备战,毕竟是时间不等人,原有的二到三年之内完成国家统一的时间表看来有些滞后了,他要尽快的解决国家内部的敌人,外忧当近,绝对不能再被内患拖住脚步。

    因为国际风云的大趋势变化得已经出乎了林海疆的预料,原以为所谓的蝴蝶效应的作用力不过是连锁反应中的一环,但是现在看来蝴蝶效应的作用力并不是在当即所产生的,而是如同连锁反应一般,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1863对于林海疆来说可以说是压力骤增的一年,才到了四月份,帝国海南造船厂的两艘镇远级战列舰的龙骨刚刚开始铺设,前往美国销售战舰的舰艇编队返回,欧洲就传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法国人在英国人与俄国人的一明易暗的支持下,只用了九个多月就还清了五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二个月后就是六月底前德军将已经面临全部撤军。

    这个结果让德国人无法接受,但是除了奥匈帝国以外,德国在欧洲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帮忙的帮手来支持自己,俾斯麦试图再一次发动对法国的战争,从而彻底扼杀法国,但是这一次德国却遭到了英俄的联手抵制,英国皇家海军的十五艘重型巡洋舰甚至从汉堡港海域巡弋一番,对于英国人气焰嚣张的武力威慑挑衅德国方面可谓是怒火中烧,但是此刻德国的公海舰队却只有四艘战舰在组装中,根本没有实力与英国人抗衡。

    忍气吞声的德国人开始进一步加快海军的投入,五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使得德国人如同一个爆发户一般,德国人停造了之前的最高标准排水量七千五百吨的光荣级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而是选择了一次性建造十二艘镇远级战列舰,同时德国方面派出密使与中华帝国进行接触,希望能够得到中华帝国的下一级战列舰帝国级的建造图纸与帝国二型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的授权。

    德国人的密使还是林海疆的老熟人冯。德威斯伯爵,对于来往于欧亚之间,冯。德威斯伯爵也早就习以为常,而且他非常喜欢林海疆这位慷慨的朋友,他在德国的庄严,工厂都得到了中华帝国方面的秘密支援,相对喜欢低调的冯。德威斯伯爵来说,这是一个最好不过的选择了,但是此次前来广州与林海疆元首密谈,冯。德威斯伯爵却有些忐忑不安,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正是因为帝国汉堡造船厂的泄密使得镇远级已经失去了作为秘密武器的技术领先优势了,现在英国人的无畏级和俄国人的大帝级战列舰都是在镇远级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不过冯。德威斯伯爵相信他会有办法说服林海疆的,因为此番他带来了林海疆无法拒绝的优惠条件。

    由于是秘密来访,自然就谈不到什么欢迎仪式了,冯。德威斯伯爵是从中南半岛的中南国家海军基地登上军舰秘密来到广州的,林海疆在城外的别墅内招待了冯。德威斯伯爵,在林海疆看来一个六十岁的老人还能有这种精神头实在是非常不错,冯。德威斯伯爵的气色似乎也比上次要好得多,林海疆与冯。德威斯伯爵之间相处的奥妙就在于冯。德威斯伯爵把林海疆摆在了一国君主的地位之上,想获得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非常可惜的是这句欧洲的至理名言并没有多少欧洲人明白。

    深夜,林海疆与冯。德威斯伯爵在其书房内开始了双方意料之中的密谈,冯。德威斯伯爵可以说一见面就递出了一支橄榄枝道:“尊敬的元首阁下,我代表德皇威廉一世陛下,首相俾斯麦阁下,向您以及您的帝国表示最崇高的致敬和问候,伟大的德意志帝国愿意向伟大的中华帝国提供二点五亿法郎的无偿贷款,用以支持中华帝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并提供不少于二千万德国金马克作为中华帝国货币准备金,并且帝国决定向中华帝国援助二十台平高炉等一批金属冶炼加工设备,以解决你们的燃眉之急。”

    林海疆听了冯。德威斯伯爵的条件之后微微一笑道:“我们是友邦,我们中国人重的是情义,讲得是信誉,不过我们中国也有一句老话,叫做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

    冯。德威斯伯爵现在的汉语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他自然能够听得出林海疆的这句话肯定不是什么好话,但是具体的意思他却不大明白,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元首阁下,请允许我用英语与您交流吧您知道我的汉语水平,仅仅在于能与您打个招呼,对于博大精深的汉语在不同场合的用意来说我还不能很好的把握,你和我是朋友,德意志与中华帝国是兄弟,我们都是一家人,要互相帮助你说是吗?我尊敬的元首阁下?”

    冯。德威斯伯爵的话让林海疆微微一笑,这就等于告诉林海疆,我不能跟你用汉语聊天了,否则一会让你把我卖了我还不知道那

    林海疆点了点头道:“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合作是互利互惠的,你明白吗?如果德意志帝国是真诚的伸出援手,我们会废除感激的,如果还有别的附加条件,那么我们就需要具体协商了,你知道我这个人最不擅长的就是讨价还价,而且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

    冯。德威斯伯爵有点无奈的点了点头,冯。德威斯伯爵知道中华帝国与德意志帝国最后签署的密约里面,如果是德意志帝国燃起的战火,中华帝国加视情况决定是否参战,原本帝国内部是不同意将中华帝国完全放在战略合作伙伴的,更多的人将中华帝国看成了德意志帝国的钱袋子,但是在俾斯麦的要求下,威廉一世还是同意了俾斯麦的战略设想,将与德意志毫无理由冲突瓜葛的中华帝国放在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地位上,因为俄国人在对待法国事件的表现态度让德国人感觉很难琢磨,或者说德意志的崛起同时也威胁到了俄国人在欧洲的利益,在俄国人看来欧洲只需要一个宪兵,那就是俄罗斯帝国。

    冯。德威斯伯爵犹豫了一下道:“帝国方面需要中华帝国的最新型的帝国级战列舰与南岭级战列巡洋舰的图纸,以及一百五十毫米新型榴弹炮的生产授权和弹药种类技术支持,尤其是那种特种烧夷弹和增程破坏弹。”

    林海疆望着冯。德威斯伯爵在一番吞云吐雾之后,放下雪茄烟道:“你们所需要的我全部都可以给你们,但是如果在发生一次泄密事件,那么就抱歉了,我们的技术合作共享就要彻底的截止了。”

    冯。德威斯伯爵惊讶的望着林海疆,他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迅速的就答应了下来,还没等他高兴过劲,林海疆的一句话又让冯。德威斯伯爵体验了一把从天堂岛地狱的感觉,因为林海疆告诉冯。德威斯伯爵,他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德意志方面必须与中华帝国分享冶金方面的技术和舰船动力系统方面的全部资料技术,并且免费为中方培养专业人才二万人次,并且替中华帝国建造二艘最新型的战舰作为中华帝国提供三套图纸的代价。

    冯。德威斯伯爵犹豫了一下答应了林海疆的条件,因为此次德军入侵法国,几乎掠夺了整个法国大半的财富,之后的五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就是为了要扼杀法国在此崛起的可能,因为在穷惯了的德国人看来,五十亿法郎足够法国人还上几十年了,但是他没想到拿破仑三世在瑞士竟然拥有一个堪比法国国库的储备,而且法国又得到了英国与俄国人的支持,顺利的还清了战争赔款。

    现在的德国人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正所谓钱是英雄胆,德国人有了在法国的大肆掠夺和战争赔款才走上了军事崛起的道路,也正是因为普法战争的效应延续,之后的不断危机摩擦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才被迅速的点燃

    冯。德威斯伯爵犹豫了一下询问道:“据我们所知中华帝国方面除了镇远级战列舰与帝国级战列舰之外,还有南岭级战列巡洋舰的最新设计,不知道元首阁下您说所的让帝国方面援建二艘是指的是帝国级还是南岭级?”

    林海疆神秘的一笑道:“这是帝国的最高机密,该舰是针对帝国级而设计的,无论航速和战舰防护火力都达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但是以帝国三大造船厂来说,都不足以建造如此的巨舰,该舰拟定装配的为三座三联装三百八十毫米四十倍口径舰炮,当前这种火炮我帝**工总厂也无法生产,所以要请德意志帝国方面援建二艘,同时在建造中我方也会派出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协同建造。”

    “针对帝国级战列舰?”冯。德威斯伯爵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询问道:“根据我们所了解的中华帝国在帝国要塞、广州造船厂、海南造船厂都拥有三万吨的大型船坞,而且海南造船厂也引进了一万五千吨的水压机等先进的设备,所以帝国船舶专家预测中华帝国所设计建造的帝国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应该在二万二千吨到二万五千吨之间,满载排水量将达到三万吨这个极限对吗?”

    林海疆拿起了雪茄深深的吸了一口道:“正是如此,所以帝国方面设计了最新型的苍穹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为三万五千吨,苍穹级战列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其航速将会达到二十一节左右,主炮为三联装三百八十毫米火炮,副炮为一百五十毫米双联火炮,满载排水量为四万二千吨”

    冯。德威斯伯爵本身就是船舶专家,如果不是之前中华帝国拿出了镇远级的成功设计的话,冯。德威斯伯爵肯定会然为林海疆在痴人说梦,标准排水量三万五千吨?航速达到二十一节上下?装配三座主炮塔共计九门三百八十毫米舰炮,六座一百五十毫米双联炮塔副炮?动力问题如何解决?四十倍口径三百八十毫米舰炮的联装问题如何解决?高桥式舰桥会不会受到炮火冲击波的波及等等等等,冯。德威斯伯爵此刻心中有无数个问题。

    冯。德威斯伯爵非常清楚,一艘战舰从图纸定型到模型试验一直到铺设龙骨建造,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就是用来测试战舰的平稳性和各方面的技术参数的,战舰是一种价格昂贵的技术兵器,所以建造定型有其固定特有的一套程序,之前德国汉堡造船厂给中华帝国建造他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铁甲舰,实际上就是一种非常不负责的行为,世界上还没有哪个造船厂单独拿到图纸就敢开工建造。

    就连英国人也是得到了镇远级的图纸后,经过了大半年的研究和修改才投入实体建造,冒然的建造两艘三万五千吨的庞然大物?冯。德威斯伯爵倒吸了一口冷气,一直以来林海疆总是带给他太多的惊喜只不过其中惊多喜少罢了

    冯。德威斯伯爵犹豫了好一会才对林海疆道:“先不讨论技术储备能够建造如此大的战舰,汉堡造船厂的两座五万吨综合船坞要九月份才能投入使用,相信帝国政府最多只能同意为你们建造一艘,我现在很难估算出这个庞然大物的造价,而且帝国缺少最要的工业原料钨砂和锰等矿产,这些都需要你方加大原本的提供量才能行得通。”

    '。。'

第二百七十四章对满清最后一战(一)

    VIP章节

    第二百七十四章对满清最后一战(一)

    对于冯。德威斯伯爵的态度林海疆虽然面无表情,但是实际上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一艘就已经不容易了,帝国级战列舰的预算虽然为二百六十万帝国银元,但是等到真正海试完毕装备舰队,三百五十万能够打住就算不错了,按照世界各国通用的海军预算惯例,舰船的建造费用与最后的装配费用是分开计算的,所以一艘战舰从船坞下水到完成海试编入舰队服役,帝国财政部就需要买两次单。

    苍穹级战列舰能否达到二十一节的设计航速?林海疆表示十分怀疑,以现在的蒸汽轮机的单机动力如果能够达到十七节左右,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德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白拿了自己如此之多的技术专利和舰船设计,起码可以保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德国人的战舰质量会超过英国人,虽然德国人是欧洲此刻的暴发户,在拼命的穷兵黩武磨刀霍霍准备下一场战争,但是家大业大的大英帝国可谓本钱雄厚,在欧洲能够支持其如果打规模军备竞赛却又不背负上穷兵黩武的也只有英国人了。

    所以综合来看,林海疆认为德国人原因为自己建造一艘苍穹级战列舰并不过分,自己的帝国一型步枪、一型、二型迫击炮、二型七十五毫米野炮等等专利在德国的应用,唯有戴氏一型、二型、三型轻机枪德国人支付每挺二马克的专利费外,德国人享受了大部分中华帝国的技术优势是没有任何付出的,所以此番威廉一世与俾斯麦出手如何阔绰,就是为了拉住林海疆这个德国忠实的朋友,德国需要朋友,更需要没有利益冲突的忠实的战略合作伙伴。

    最后林海疆与冯。德威斯伯爵敲定,德国为中华帝国制造二艘苍穹级战列舰,其中一艘由中华帝国支付建造款项,并开放金属冶金、克虏伯等公司的一切技术专利供中华帝国使用,并同意中华帝国免费派遣二万人次留学生赴德国留学,中华帝国提高钨砂等矿石的出口量,德国相应的支付购买矿石。

    冯。德威斯伯爵对于自己每一次来到东方都大有收获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清楚林海疆并未过分的刁难于他,否则以林海疆的个性和手段,以德国付出的这些代价是根本无法达成他此次前来需要完成的使命的,作为盟友国家,他认为林海疆身为中华帝国的元首,其对于德国的立场还是稳定的,对于之前中华帝国在最困难时期德国没有主动伸手援手一事,冯。德威斯伯爵也感到有些无奈和不好意思。

    与冯。德威斯伯爵的每一次前来一样,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在临行除了大量的保密图纸之外,林海疆派遣了一个武装宪兵特种小队搭乘北京号与南京号重型巡洋舰返回德国,毕竟这些图纸实在太重要了,而且冯。德威斯伯爵的所谓秘密来访在林海疆看来秘密不到哪里去,所以为了图纸的安全考虑,林海疆还是决定让两艘重型巡洋舰搭载了二百多名新毕业的海军军官进行一次远洋海练。

    月10日,林海疆亲抵南京城,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金粉之城,虽然几经战火,但是在中华帝国的全力援建下依然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林海疆知道如果动迁改造是绝对没有现在这样的建设恢复速度的,就是因为战火几乎将南京城内八成以上的建筑全部夷为平地,所以生产建设兵团投入了三十万人力以及沿江的航运的六成,在加上招募的二百万的民工,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让南京焕然一新。

    广州作为帝国的首府从地理位置上说是绝对不合适的,南京是林海疆现阶段唯一的选择,毕竟北京还在清廷掌握之中,如果战后北京的损失不大的话,林海疆会考虑迁都北京,将帝国的政治中心向腹地迁移,既能对腹地的经济开发建设起到一定作用,又能促进帝国的北上计划的顺利实施。

    林海疆准备正式定都南京的消息帝国上下基本全部都清楚,广州确实不适合作为堂堂一个大帝国的政治军事的中心,毕竟就位于沿海,很容易遭到敌对势力的突袭,帝国海军确实强大,但是也不能跟成为定都广州的依据,南京地处战略要冲,四通八达,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长江的江防也经过了数次加固,所以帝国内部对定都南京的意见几乎是没有。

    不过张允季、李安民等人也知道林海疆的另外一个计划,那就是未来迁都北京,大明是天子守国门,所以才迁都北京,清廷延续了这一传统,但是北京很容易遭受来自东北与蒙古草原的攻击,这一点在明朝就时有发生,而且俄罗斯帝国的近三十万大军就驻扎在黑龙江,没人相信俄国人会一声不响的就撤走?或许俄国人已经跟清廷达成了某些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