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疆-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海刚刚被帝国陆军军管接手,以克露娜的经营手段来说上海全面超过香港也是必然的毕竟上海的融入性要比香港广阔得多,除非是政治条件不允许,否则上海势必将会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麦当奴爵士望着缓缓走上码头的林海疆,码头上的英军不过百十人,而且大都在搬运伤员麦当奴爵士,但是中华帝国的海军陆战队员却有五、六百人之多,望中华帝国的海军陆战队员,麦当奴爵士甚至感觉不到香港还是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

    握手是一种普通的礼节,在欧洲更多麦当奴爵士流行的则是拥抱以及对女士的吻手礼,以双方的关系远近来区别礼仪的程度,是欧洲人惯用的标准,但是在握手礼的过程中,双方谁先伸手,握手的力度等等都有很大的区别和说法。

    林海疆看着麦当奴爵士先伸出的手,微微一笑也伸出了自己不大情愿的手,麦当奴爵士感觉自己是受到了侮辱一般,但是脸上却是毫无表情,可以说宦海沉浮了多年的人,很少有人将喜怒言行都体现在自己脸上,但是今天麦当奴爵士却有点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个以海盗劫掠起家的人竟然还是从帝国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毕业的,帝国竟然培养出了一只血腥的狼?麦当奴爵士感觉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在他的记忆和理解中,包括现在在帝国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学习的清国的学员们,他们对帝国都有一种认可。

    这种认可来自于他们对强大的帝国皇家海军的羡慕之情,而麦当奴爵士眼中的林海疆却是一个了解帝国的中国人,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一个几乎将印尼土著消灭干净的刽子手,荷兰人几十年一直试图压制华人减少土著人口,但是荷兰人却一直没能成功,林海疆接手印尼短短几年,印尼本地土著的人口下降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导致形成的行为?

    麦当奴爵士僵硬的表情最终还是微微的缓解了,因为麦当奴爵士非常清楚,人不能给自己找不自在对于林海疆此人此事,麦当奴爵士只能无限制的放宽心而已

    两人的握手看在一旁的众人眼里却有不同的很多意义,在林海疆的眼中,麦当奴爵士的一举一动代表着大英帝国的所谓利益,而自己却代表着中华帝国的利益麦当奴爵士和国家的形象与全部,所以麦当奴爵士可以出错,但是自己却不能出错中华帝国是新中国的希望,既然历史已经出现了巨变,林海疆只能在历史的改变之中寻求自己的位置给自己寻找一个可靠的落点。

    林海疆望着麦当奴爵士最后莞尔一笑道:“麦当奴爵士,此番在香港我只是一个过客,我非常想知道大英帝国什么时候把香港还给我们?”

    麦当奴爵士望着林海疆的眼睛,他不确定这位非常强势的中华帝国元首是在和自己开玩笑,不过对于麦当奴爵士来说,中华帝国如果此番真的收回香港,那么帝国也绝对不会再袖手旁观,不过在短期之内帝国还无法再远东集结起能够与中华帝国相抗衡的海陆军力量,香港可以成为一个事件的爆发点,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麦当奴爵士并不怕中华帝国真的收回香港,相反的他反而微微有些期盼林海疆收回香港岛,那样的话对他来说就等于是一种变相的解脱。

    林海疆见麦当奴爵士的反应非常奇怪,当即也意识到了似乎这个英国人也并不在乎香港这一岛之地,或许香港对于大英帝国非常重要,但是对于麦当奴爵士本人确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港岛自然不比西印度与澳洲总督来得舒服。

    麦当奴爵士微微一笑道:“阁下,你认为以中华帝国的现状适合收回香港吗?或者说大英帝国会愿意将香港这颗女皇皇冠上的钻石还给清国吗?我郑重的提醒您,香港并不是从中华帝国手中取得的,而是帝国根据中英条约缔结从清国方面租借而来的,我们即便是租期到期归还,也是向清帝国归还,其中与中华帝国方面没有点半关系,还请您注意,中华帝国还不是帝国认可承认的国家,所以您的香港之行只能被当做一次私人访问,现状就我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官兵被你方舰炮震伤一事提出最为强烈的抗议。”

    林海疆一听英国人抗议,微微一笑道:“麦当奴爵士,香港是全体中国人的香港,并非什么大清的香港,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自己的权力,何时收回香港完全在于我方的日程安排,我中华帝国一项都不承认所谓的条约,另外舰炮外交不正是大英帝国最为倡导的吗?我方也是在尽量学习大英帝国的先进经验,至于英方皇家海军官兵被震伤事件纯属一次意外,谁也不能想象纵横大洋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竟然如此的脆弱?不是吗?”

    林海疆的回答在麦当奴爵士的印象之中,林海疆对麦当奴爵士摆了一下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麦当奴爵士,我们还是谈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东西吧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我们麦当奴爵士讨论起来没有什么意义。”

    麦当奴爵士顿时微微一愣,林海疆给他的所谓提示让他有些震惊不已,作为中华帝国元首的林海疆在香港不想跟自己讨论香港的问题,而是要谈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是什么事情能够堪称有意义?麦当奴爵士此刻有点糊度?不过有一点他非常清楚,那就是林海疆已经表明了摇回收香港的意图了,这也是帝国国会最为担忧的事情,因为一旦中华帝国收复香港,那么也就意味着向大英帝国宣战,而以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在远东的实力来说,是绝对不是中华帝国的对手的,那么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后一片殖民地的新加坡势必也将落入中华帝国手中,而整个印度基本都在中华帝国海军的威胁之下。

    在海南号的会议室内,林海疆微笑着望着麦当奴爵士,不过林海疆的笑意让麦当奴爵士大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林海疆拨弄了一下地球仪突然道:“麦当奴爵士,你应该知道我中华帝国是现在世界上购买军火以及出口军火最多的国家吧?”

    麦当奴爵士顿时微微一愣,他不清楚林海疆此言的意义,只是无奈的点了点头,中华帝国庞大的海军铁甲舰队全部都是靠整船购买的,这在世界上也是从无先例的,如果普鲁士不是在连续的造舰合同中获得了大量资金的支持,恐怕现在的普法之战就不会是普鲁士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了。

    在开战之初几乎所有的欧洲观察家都认为普鲁士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优势,但是战争长此下去,法国凭借深厚的国力一定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但是整个的战局却并没有朝观察家们预测期望的方向发展,从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进攻开始,仅仅不到五天的时间,普军就已顺利击溃法军的战略进攻,全面进入反攻阶段。与此同时,法军在其余各战场相继失利,被逼退回国境,转入防御。

    至10月中旬,法军已被普军一分为二,一部由巴赞元帅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普军包围于麦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12万余人在与普军激战后被逼退守色当。

    可以说在整个战略上法国输给了普鲁士,现在这场战争只能是法国在拖延和继续付出高昂的代价,胜利对于法国人来说已经太遥远和渺茫了,如何输的不那么难堪,可能才是法国人最真实的想法吧

    麦当奴爵士开始有些明白林海疆的意图了,中华帝国与普鲁士关系非常密切至极,法国在欧洲的惨败可以说将极大的改变整个欧洲的局势,英国从一开始的袖手旁观到已经感到了威胁,不过现在援助法军已经失去了意义,英国最为强大的是海军,并不是陆军,而且法国遭到一定程度的消弱对于英国来说只能是一件好事,毕竟英国在欧洲的主要势力是依靠其强大的皇家海军来维系的,如果法国这个欧洲的第一大陆军强国倒下,包括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等都将出现动荡。

    林海疆若有所思对麦当奴爵士道:“麦当奴爵士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你是爱尔兰人,而我是中国人,我们之间不应该存在所谓的冲突,作为中华帝国的元首,我同样认可和支持爱尔兰人民的麦当奴爵士独立事业,你知道的,现在美国南北战争中使用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武器都是由中华帝国出口的,我们同样也能提供给爱尔兰独立运动以武器装备,甚至在东南亚帮助其训练武装人员,这点我非常希望你能够清楚,并加以利用”

    麦当奴爵士目瞪口呆的望着林海疆不知如何是好,是惊异?是震撼?还是其他任何一种感觉?麦当奴爵士想不明白林海疆是不是彻底疯了?竟然对一名大英帝国的总督谈什么爱尔兰独立,甚至还要提供给其武器供叛军使用?不过麦当奴爵士身为爱尔兰人,自然在英国的上流社会受到一定的排挤,比如这次将他调任没人愿意接任的香港总督一职务,麦当奴爵士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橄榄枝感到十分的震惊之余,他也考虑其中的可能性。

    爱尔兰独立运动现在不过是爱尔兰人中的一小部分拥有忧患意识的贵族、爵士们所倡导提出的,在爱尔兰本土并没有得到民众广泛的支持,这也是麦当奴爵士犹豫再三的主要原因之一。

    林海疆望着麦当奴爵士一副纠结的表情微微一笑道:“历史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但是有两种人是能够留名于清史,一种人是十恶不赦的屠夫,一种人则是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人,麦当奴爵士,为了爱尔兰的独立事业而献身,远远要比在远东当一个朝不保夕的所谓港都要强得太多了,我在欧洲有二个朋友,米勒和麦尔斯,当你需要的时候可以联系一下他们,他们会给你所需要的帮助。”

    麦当奴爵士惊讶无比的望着林海疆发呆,麦尔斯是现在欧洲最为炙手可热的军火掮客,大到兵舰小到枪炮无一不卖

    而至于米勒就更是一个大商业流氓,其的恶名在英国人尽皆知,贩卖的大量福寿膏和毒品几乎搞垮了整个英国,现在虽然维多利亚女王三令五申不准吸食和贩卖任何鸦片制品,违者直接处以绞刑,但是依然无法挡住毒品的巨大诱惑和魅力,只不过销售渠道从公开转入了地下。

    麦当奴爵士离开海南号战列舰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开码头,而是站在码头上遥望已经被西洋笼罩下的巨舰,麦当奴爵士怎么也没有料到,中华帝国的元首林海疆竟然会和他谈及爱尔兰的独立运动?不过林海疆最后那番留名青史的话让他有些动心并且记忆深刻,能够为爱尔兰争取到所谓的独立自然再好不过了,但是如果失败了那?爱尔兰的独立让麦当奴爵士的心底如同长了草一般。

    或者更恰当的说是林海疆在其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林海疆记得历史上英裔爱尔兰人罗杰?凯斯门特爵士在1912年试图将2万件德国提供的武器运上岸时被捕获,罗杰爵士是爱尔兰分裂主义者的领导人,他企图从德国获得军事支持,但德国忙于战争,只给他提供了一船军火。

    这场起义是一次由武装的爱尔兰共和派以武力发动的为从英国获得独立的尝试。它是自从1798年爱尔兰起义以来爱尔兰最重大的起义,起义大部分为爱尔兰共和兄弟会组织,英国人随即血腥的镇压了这次起义,但是英国人的镇压也同样激起了更多爱尔兰人的反抗,最终爱尔兰成功独立。

    英国人在满世界的拉盟友准备对自己的中华帝国下手,自己当然不能坐视,爱尔兰就是一个给英国人添麻烦的好机会,无论是弥勒还是麦尔斯,现在都派人在欧洲活动,寻找并支持爱尔兰的分裂主义份子,但是这些人都缺乏一个有力的领导者,在林海疆看来能与历史上罗杰?凯斯门特爵士相提并论的就只有麦当奴爵士了,所以今天林海疆做出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决定,以一个国家元首的身份对大英帝国的香港总督大谈爱尔兰独立的好处

    林海疆相信,无论麦当奴爵士对爱尔兰独立持何种看法,但是他现在的身份首先就是大英帝国的香港港督,自己已经给予了麦当奴爵士这个港督已经整个香港以足够的威胁,相信用不了多久英国方面就会得知自己在香港的行为,林海疆的此举其实也是在提醒英国人不要轻举妄动。

    中华帝国彰显武力之后的效果就是让英国人有所顾忌,那样自己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发展建设,如果自己能先完成对国内的统一,那么在对外方面,就不会如同现在一般被动了。

    但是林海疆同样也知道,英国人、俄国人恐怕都不会让自己顺顺利利的统一中国,更多的则可能会遭到欧洲列强的联合武装干涉,对于这点,林海疆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第二百零八章黎明计划

    第二百零八章黎明计划

    夜色下的维多利亚港并没有后世那么的灯火阑珊,此刻的香港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不在是当年的那个小渔村,但是英国人的最大精力是如何利用香港这个货物中转地收取更多的税收,而不是去建设什么香港。

    林海疆认为英国人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一直都想当整个欧洲的老大,但是这个老大却不那么好当,谁想当老大谁就得面对后续崛起国家的挑战,比如现在的普鲁士与法国之战。

    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拉着自己的敌人打击了自己的朋友俄国人,结果拿破仑三世使得法国抓住了这个机会,法国一举成为了欧洲的老大,法国的崛起可以说已经威胁到了英国的利益,所以在普法战争中英国人保持了所谓的中立。

    要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号称欧洲的老祖母,她将英国的公主嫁得满世界都是,这在林海疆看来也是英国大战略其中的一部分,现在中华帝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来自于英国,而这种威胁感越是强烈,林海疆就越是抓紧军备,努力备战,中华帝国越是努力备战,英国的危机感自然也就越大,这钟循环似乎已经陷入了一怪圈子之中。

    林海疆现在最大的依仗就是帝国海军的舰队,但是让他恰恰最担忧的也是帝国海军舰队,帝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战舰和舰炮,使用先进的战术进行教学和培养,但是培养一名经验丰富的舰长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战术是死的,人却是活得,在错综复杂的海战之中,战舰乃至舰队的指挥关系到了最终战役结果。

    就在林海疆准备休息的时候,译电员通过侍卫长送了一份普法方面的重要情报,林海疆披上了衣服从侍卫长手中接过电报,看过之后轻轻的放在了桌子上,该来的到底会来,虽然历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大变动,但是这种变动的主要巨细似乎集中在了远东和中国相关的方面,对于欧洲整体格局发生了影响。

    比如从对华贸易中迅速崛起累计了大量资金的普鲁士将普法大战提前了整整几乎十年,但是普法战争的大致过程却没有出现过多的变化,这一点也是让林海疆十分惊奇的地方。

    林海疆望着桌子上的电报,在欧洲方面普鲁士军与法军在色当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大战,回想历史上的色当会战的结果,已经普军所占据的优势,林海疆丝毫不怀疑普鲁士会最终取得胜利。

    毕竟在战略上普军已经占领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成功切断了法军西撤的道路,并从后堵截法军,可以说普军亦完成了对法军的战略层面上的分割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开始轰击法军的阻击阵地。

    根据情报显示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并没有如同历史上一样,被逼无奈于全军分割包围突围失败后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将他的佩剑交到陛下的手中”。

    拿破仑三世而是率领八万余名官兵在色当开始挖掘战壕意图顽抗以等待右翼军解救,虽然法军在战役中已经损失了超过十二万人,普军只损失了不足九千多人,但是普军准备一口吞下法军主力快速结束战争的企图也破灭了,林海疆知道此刻的普鲁士的战备储备恐怕也消耗的七七八八了,恐怕想完全依靠用炮火彻底击毁法军的抵抗意志会很难

    而在历史上是因为拿破仑三世的投向使得法国举国哗然,资产阶级趁机于法国国内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国防政府,如果普军不能迅速击败法军的话,也就是不能完胜俘虏拿破仑三世的话,那么法国国内的资本主义势力就未必能够顺利发动政变,普法之战的结果也将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不过林海疆眼前最为关心的并不是普法战争的结果,也不是在欧洲露胳膊挽袖子扬言要让自己好看的英国,因为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大战对于林海疆来说可谓是遥不可及,以中华帝国的实力很难对现阶段的普鲁士做出实质性支持,而英国方面林海疆只能在应对准备,打是迟早会有一场大战,但是这场大战到底何时到来?何时被人强加在自己头上,这一点林海疆就不清楚了,不过他清楚一点,那就是英国人没有义务通知你,我们要打你了

    以往历史经验证明凡是喊得凶的时候,往往大都是不准备诉诸于武力解决,现在的林海疆在一心等待实施一次对于中华帝国来说无比重要的军事行动,包括此番香港以及后续新加坡的访问计划都是在给这次代号为“黎明”行动在施放烟雾,否则中华帝国的主力舰队一旦全部集结,在中国近海以及东南亚海域实在有些过于明显,必须要有一个充足的理由和借口林海疆才能把帝国舰队主力全部光明正大的集结起来,而且这次集结还不能带有一丝半点的针对性。

    黎明行动可以说是帝国情报总部部署了超过三年的一次极为秘密的行动,关于这个行动是由王法仁直接负责,整个中华帝国也只有林海疆清楚这个行动的计划存在,出于保密的目的,就连身为帝国元首的林海疆也不清楚黎明行动的大体细节。

    不过林海疆对于情报总部的工作能力还是信任的,每年固定的大量拨款都是看在其的成就之上,虽然这些成绩中的大部分成绩注定只能默默无闻,但是情报总部的成就是绝对不容抹杀的。

    在碧浪滔天的太平洋上,二十三岁顶着从三品顶戴的李维国站在哲锋号装甲巡洋舰的舰桥之上,身后的一名佩刀水兵打了一个千道:“李管带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