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少年面荒饥瘦,一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
妇人的边上同样站着一位妇人和两位上了年纪的婆婆。
听见声音,站着的妇人朝外看了过去,看见水清云三人进来,眼神里有些诧异。
“我的儿啊,是娘对不起你”地上的妇人全然不知有人进来,抱着怀中的少年哭的伤心。
“你们是谁?”站着的妇人身穿粗布麻衣,脸上有些淡淡的黑斑,看见水清云她们直直的朝她们走来,警惕道。
其余几人听见她的声音,都抬起头朝外看过去。
“让我看看他的情况”水清云不理会他们的目光,朝着少年看去。
“你是谁,想对我的孩儿干什么?”地上的妇人抱紧少年,眼神中不安道。
“我们没有恶意,或许我能救你的儿子”水清云尽量平缓的说道。
“妹子,让她看看吧,狗儿都这样子了”
水清云不等待她做出决定,把少年拉过她的怀里检查着。
“红花,水”
“月影,用干粮做点稀的东西过来”
少年没有生病,也不是别的原因。
就是因为饥饿还有饥渴昏过去的。
有了粮食和淡水,少年不一会就醒了过来。
“多谢姑娘的救命之恩”妇人看见儿子醒来,脸上的感激之情不言于表。
“你们怎么住在这里,家里的男人呢”水清云没有与他们过多的客气,问出了她心中疑问。
“姑娘,不瞒你说,我们的男人都是心高气傲之人,不想与容州的土匪们蛇鼠一窝,我家男人在青州做工,每隔半个月往家里送一会粮食,可这个月不知道怎么回事,都快一个月了,男子还没有送粮食过来,家里早已揭不开锅”
“是啊,我们的男人都在青州做工,平时每隔半月总会有人捎东西回来,现在都快一个月了,男人们却还没消息”站着的妇人也加入道,脸上布满忧心。
“那你们平时在家种地吗?”
“不瞒姑娘,起先我们也种地,可种上来的东西,往往颗粒无收,渐渐我们也不种地了,就在这里绣些东西,每次男人回来时候带到青州换几个钱”
“你们怎么没有想过和你们的男人一起去青州”
“我们也想过的,可容州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根,男人们说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这里,所以让我们守在家里等他们回来”地上的妇人似是想起什么痛心事,低低抽泣起来。
水清云摇了摇头。
这样的思想太害人,也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现在好多老一辈的人也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很多老人在儿子发达之后,还是留在之前生活的破旧小山村,用他们的话来说,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里,如此才对得起他们的列祖列宗。
心里泛起淡淡的酸味,起身道“能不能带我到你们之前种过庄嫁的地里看看”
------题外话------
晚上八点有二更,晚上八点有二更,八点二更求收!
33 种桑树 (二更)()
“姑娘问这个干什么?”
“不瞒几位婶子,我是南孤山村子里的,我们大当家的想在容州为百姓做点事,所以先派我来了解一下咱们这边的情况”
“什么,你是土匪村的?”一听到水清云的身份几位妇人瞬间警惕的看着她。
南孤山土匪村。
这名字听起来怎么那么爽。
她之前怎么没想到这个名字。
果然还是这群大婶厉害。
“咳~”水清云不自然的干咳了两声,眼里却满是笑意。
“几位婶想这么叫也可以,但是婶你们也知道,土匪村里也住着不少百姓,她们也要吃饭,也要喝水,现在容州这边可以吃的食物可谓是越来越少,大多数都得去往江州或是青州采买回来,但是如此也不是长久之计,咱们总得自己想出一个解决办法才行”
“姑娘说得也有道理,这采买确实不是长久之计,如是中间出点问题,那可是大事,只是容州的土地什么样,我们也是清楚的,种下去的粮食基本都存活不了,我们多年种植下来已经毫无信心”地上的妇人名叫张氏,边上的妇人叫刘氏,两位稍位年长的一位是胡婆婆,一位是徐婆婆。
胡婆婆与徐婆婆的老伴和儿子都在青州,儿子还没娶媳妇,张氏与刘氏的丈夫,也在青州,这几人在青州也算是有个照应,每过半月,几人当中总有一人会把她们在容州要用的必须品送回来。
现在已经过了快一个月,不管是婆婆的儿子和丈夫,还是张氏与刘氏的丈夫,都无音信。
家里基本已无存粮,所在才会发生水清云一开始看见的那个场面。
“虽然我们不想加入南孤山土匪村,但南孤山的人平时倒也没怎么为难我们,姑娘想去看,我们带你看看就是,如是以后能在地里种出东西,我们也算是看到了希望,不然我们几人都打算离开容州了”说话的是张氏,丈夫他们没有消息已快一个月,她们早已有些坐不住,如不是今天狗儿突然晕了过去,她们都打算这两天动身前往青州。
“那就麻烦你几位婶带我去看看”水清云现在也不知道除了荒地,其余地方的含盐量到底怎样。
其实她们嘴里的土里,就在她们屋子的后面。
因为容州的地势轻低,但都是平地,整体一看和荒地的布置没什么不同。
水清云细细的用手拔拉着地里的泥土,还让红花和月影用布袋装了一些回去。
当天晚上,水清云看着手里的这些泥土,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要种桑树。
不仅桑树耐盐性较高,更重要的是,有了桑树她就可以养蚕。
说干就干。
“什么,你要种桑树?”卫烨大叫,而后恢复平静的语气“你确定在容州能种活桑树”
“功夫不怕有心人,我现在需要卫公子帮我种一批幼桑树来,剩下的交给我来弄就行,购买桑树种的银两从黑石的利润里扣除”
“你这女人,还真敢说,好吧,桑树种不难弄,不过种不活的话你可别怪到我的头上”
不可否认卫烨的办事能力,不用一天的时间,她所需要的桑树就帮她运了过来,也不知道卫烨是从哪运来的那么多,足够她种植好几十亩的。
她让马车把那些桑树运到坡头的时候,张氏,刘氏等都吓的不轻。
她们以为水清云那天的话只是说说,没想到却是真的。
“姑娘,这些?”
“张婶,这些都是桑树,我想请你们几位帮我种植管理这些树,每个月给你们工钱,你们看可以吗?”水清云一边吩咐人把桑树搬下来,一边笑嘻嘻的对着张氏几位道。
“真的,姑娘,你真的要请我们做工,还给工钱”
“那是自然,这些是一些生活的必须品,我先拿了一些过来,等以后每月都给你们发些米菜的生活必须品,还发些工钱”
“姑娘,你对我们太好了,我们都不知道该如怎么好”刘氏看着水清云送过来的东西,这简直是雪中送炭,如再没有这些东西,她们真的就走投无路了。
“呵呵,这还是少的,只要把这些桑树送起来,咱们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的”
“不管如何,只要姑娘愿意让我们干,我们就跟着姑娘干”胡婆婆毕竟年长一些,对于水清云如此大气的做法,早有感触,带头道。
“好,那几位婶都过帮忙”
“唉”
“姐姐,我也能干活噢”狗儿比起昨天的脸色要好很多,看到水清云的马车过来早已跃跃欲试。
“好,狗儿过来帮姐姐”水清云还算喜欢这个不太爱说话的少年。
种桑树不是什么技术活,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把所有的桑树都种了下去。
剩下的几天是极为关健的几天,因为桑树能不能存活,就得看这几天的情况。
水清云剩下的来几天基本都待在坡头村。
那精心呵护的模样,就好像是对待她的孩子一般。
过了大概一个星期,那些幼小的桑树叶子终于由黄变成了绿叶,这时水清云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终于活了。
终于活了,张氏她似是看见了生活的希望,抱着水清云放声痛哭。
她们在这生活了几十年,终于让她们在这里看见一丝希望。
此刻,她多么希望自己的丈夫也能回来看看在她们视为生命之地的故乡,再也不是一方死土。
------题外话------
铛铛,二更送到,妞们一定要把本书加入书架哦,后面的情节会越来越精彩的
34 养蚕()
“天啊,真的活了,水姑娘你太神了”余空本来还不相信,眼下看见面前已经转绿的桑树苗,不得不惊叹。
“容州的土质主要是含盐量高,种桑树不仅能吸收一部分土质里的盐分,也好养活”
“原来还有这样一说”余空点了点头。
以前他们知道是土质有问题,但从来不知道是什么问题。
原来是之前种的植物都被盐分给咸死了。
“现在只是小范围的试种,如果成功以后,到时候再来大范围的种植”
“只是树是活了,也不能卖钱,会不会种的太多了”
“大当家的不会不知道,桑树叶有什么作用吧”水清云望着面前这一片桑树园,意味深长道。
“你是说?”余空脑袋里闪过某种东西。
“不错,我要带领大家养蚕”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余空点了点头。
现下他越来越佩服水清云,虽是水家的长女不娇不作,还为容州带来了希望。
“所以还得麻烦大当家的帮我想想办法,从哪里帮我弄一批幼蚕来”水清云让余空过来不是没有目的。
“幼蚕不好弄”余空想了一会才道。
在大晋朝甚少有人养蚕,一是因为有专门的养蚕工坊,二是民间小范围养的蚕吐出的丝质量方面不过关,所以民间鲜少有人养蚕。
“我相信大当家的会有办法的”水清云知道卫烨和南孤山肯定有某种联系,托付余空也相当于托付卫烨。
水清云忽然想起那个紫衣男子,他总给她一种神秘的感觉。
他们唤他十六公子,他到底是谁。
“哈哈,好,既然水姑娘如此说,余某自当尽力,剩下的就看你的了”余空从来没有见过像她这般聪明的女子。
“自然不会让大家失望”
小桑树一日比一日长得好。
门前绿油油一片,看着就让人爽心悦目。
“水姑娘,你来了”刘氏带着自己家七岁的女儿坐在门口看着桑树叶傻笑时,见水清云过来忙站了起来。
现在在她的心里,不姑娘不止是她们恩人,更是仙女一般的人物。
“妱第,来,姐姐给你带的糖”妱第是刘氏的女儿的名字,小女娃子瘦的如只小猴子一般,唯有一双眼睛水灵灵的乱转。
见到水清云手里的糖,吞了吞口水,欢喜的接过“谢谢姐姐”
水清云摸了摸她的脑袋“去玩吧”
“姑娘,你喝口水”现在她们的饮水方面也基本能自给自足,眼前的这碗淡水就是她们按照水清云的法子制得的。
水清云端过刘氏递过来的碗,仰头一口喝了下去“齐婶,你去把张婶,还是胡婆婆,徐举婆婆叫过来吧,就说我要话要说”
“是”
不一会,刘氏便把几人叫齐。
几人看见水姑娘脸上一喜。
“你们都坐吧,现下桑树长得很好,我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打算,你们也知道,桑树叶是蚕的最爱,所以我打算养蚕,现下我也不打算养多,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我们的第一批蚕能养的白白胖胖的”
“姑娘只管按排就是,我们都听姑娘的”张氏现下不管水清云讲什么她都觉得是对的,所以她肯定没有意见。
“我们也愿意跟着姑娘干”
“好,既然如此,我会让南孤山的兄弟在外面搭建一个大棚,专门用来养蚕用的”养蚕的室内环境很重要,所以,她才想着建棚一事。
第二天,李子便带了几个兄弟过来搭棚子,不到一天的时间,一间宽八米,长十米的棚子便出来了。
幼蚕也弄了过来。
余空在弄来幼蚕的时候,还弄来了一本专门养蚕的小本子。
水清云笑了笑,这是怕她不会养蚕才给她弄来的吧。
感激的收下,这样就算她会养蚕也不会显得太突兮。
有了那些鲜嫩的桑树叶,再加上现在是初春,天气渐渐回暖,幼蚕们舒适的食着嘴里的美食,一天一天在欢快的长大。
卫烨隔了一段时间没有过来了,他看着这些白胖胖的小身体,嘴里笑意无限,如此,不是又有钱上门。
“我说,你养的蚕吐出的丝别没人要才行”卫烨还是那副欠奏的表情。
“我有要说我要卖吗”
“不卖你要留着自己用”
“我要去青州”
卫烨半天才反应过来,水清云在说什么。
“你这话题跳的也太快了些,你要去青州告诉我干什么?”卫烨松了松肩,青州就在容州的隔壁,想去就去呗。
“帮我安排”
卫烨到了青州才知道水清云嘴里的帮我安排是什么意思。
这水清云还真不一毛不拔的主,吃他的喝他的不算,还要用他的。
他不过就是在那些黑石上小赚了一把,用得着如此来讹他?
------题外话------
众心合力,这两天的成绩还算不错,妞们再使把力,走过的,路过的,不要忘记收藏一个噢,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点击最新章节,这个也是很重要滴。
感谢694574542的鲜花,ding3355817的钻石,抱抱么么!
35 自报家门()
青州,间于容州与江州的中间。
青州也分两部分,挨着江州的一边,沾着江州第一富庶之地的光,稍微富裕些,相反,与容州相临的半部分,虽说没有容州那么贫穷,但也比容州的境况只好上那么一点。
水清云带着红花,月影。
因为是合作的关系,所以南孤山这边就派李子跟在水清云的身旁。
一行四人浩浩荡荡的从容州湾出发,坐上一艘简易的小船,横跨萧海河,直奔青州。
萧海河两岸,能见的植物少之又少。
海河水略显浑浊,肉眼几乎看不穿海河水下面到底有些什么。
偶尔能看见几辆小航从容州出发去往青州,从青州回来的小船却是甚少。
从小船上下来,岸边停靠着一辆马车
这是卫烨为他们安排的马车。
她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青州城南部的一座小县城,名叫花江县。
马车约莫走了半刻钟,到了花江县城内。
花江县城内的大街上,不算繁华,但是该有的商店都还算齐全。
水清云不经意间看间一座酒楼,酒楼的规模不大,里面的食客也不多,放眼一看却是整条街最好的一间酒楼。
她们的马车没有停。
她们要去挨着江州的青州城,也是青州的繁华中心。
“这离青州城要走多远的路”水清云掀起帘子打量着外面。
“以我们马车现在的速度,天黑之前应该能赶到”李子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现在才刚过中午,到天黑之前,那就是还有半天多的路程。
“下去吃完饭再走”
“那就停车吧”李子吃不吃都无所谓,身上有干粮,饿的时候用干粮对付一下就行。
“客官几位”水清云她们一出现在酒楼门口,一名小二就很热情的迎了上来,没办法,在这里吃个饭都人不多的地方,有客人上门那就是上帝,可不得悠着点接待。
“四位”
“好咧,客官里面请”小二看水清云门的穿着看不出她们是富还是贵,但是一听这口气,心想今天定是遇到大客户了。
几个坐在一个临窗的位子,这个位子在二楼,一眼看下去,整好可以看见整个街道的景象。
这条街上商铺并不多,有种秋风扫落叶的萧瑟之感。
街上行人也不多,所以那些商铺的客人也是寥寥无几。
酒楼的上菜速度相当的快,这边刚坐下,小二都把茶水什么的端了过来,不一会,他们点的菜也一一呈了上来。
小炒肉,红烧鸡块,一个汤,一个韭菜炒鸡蛋。
用小二的话来说,因为平时吃饭的人少,他们能做出的最好菜肴也就如此了。
水清云表示理解,挥挥手让小二下去了。
“都坐下来吃吧”水清云看了一眼红花和月影,淡淡道。
“姑娘,这不适合,你和李爷吃吧,我们等会再吃”在红花的眼里,主子就是主子,下人就是下人。
“让你们坐下就坐下吃吧,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些,吃完了也好快些上路不是?”李子看着站的一本正经的红花和月影,轻哼一声。
李子把话说到这里,两人不再多话,各自找了个凳子坐下。
“你们听说没,听说新来了一个县令,还是一个年轻的县令”邻桌有两个大汉在喝酒,酒过三巡把起了话题。
“哼,来这里的县令从来都没待满过一年的,这个年轻县令能在这待满三个月就不错了”另一个大汉似乎对这样的话题早就不新鲜。
花江县是除了容州之外最穷的一个地方,来这里的县令要么就是被人整到这里来的,要么就是没有关系只能任命到这个穷地方来,不管是怎样的来的,最后的结果都是以走告终。
如此一个穷县,旁边又是最穷的容州,百姓生活的民不聊生,作为父母官更是没有半点油水可捞,谁要是愿意待在这里那可真是傻瓜。
“也是,按我说,要什么县令啊,我们就该和容州一样,我们的死活和朝庭没有关系,来个什么县令,还得让我们养着他”
“可不是,有县令跟没县令一个样,该穷还是穷,还不如不要”
“嘘,虽说如此,我们说话还是小声点,谁知道新来的县令是不是个善荐”
“对,对,来喝酒”
在水清云对面的一张桌子,一个年轻小生要了两个小菜准备开饭,听到两人的说话声顿感有趣,便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