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道衔接,即可抵御火炮侵袭也能就此运用伏兵。东西方人修建防御工程有着各自的理解,欧洲人因其人力物力短缺,修建的城堡小而坚固。中华汉人讲究大气,其主要城防工程大气且厚重,只在城门等关键部位精雕细琢。

    马尼拉一共有三个主城门,分别位于东南西三个方向,每一道城门前都有一座坚固石桥横跨二十丈护城河与外界相连。马尼拉城修建了上百年,其城墙厚度几乎等同于中华帝国大城,每一座城门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版要塞。在王城内西侧一南一北有两座教堂,分别是圣奥斯定教堂和北面圣母无原罪圣殿主教堂。东城门内为总督弗朗西斯科办公和住所,北面有一暗道通往城外帕西格河。王城之内居住的全是西班牙六万多白人,王城外东面和南面大片地域居民,多为西班牙人和当地女人生下的后代。虽然这些杂种人也被认定为白人后裔,但他们依旧被城内的正统西班牙所歧视。

    王城外居住区外侧围绕一条宽度为三十丈宽的小河,为西班牙人提供了天然屏障,西班牙人对小河内侧河堤进行了加高,为王城构筑一道外围防线。在这道外围防线上,西班牙人依河道地形修建了十一处圆形炮台,每一处炮台就成为防线上的支撑点。为增加外围防线的防御纵深,西班牙人还在城外四个居民点修建了城墙,并利用坚固的房顶修筑了炮台。在外围防线和各支撑点上的士兵,多是西班牙人战兵和西班牙杂种后裔男人,他们之间虽然有一定的矛盾,但对付中华军入侵的利益一致。在王城外围居住的杂种西班牙约为九万人,其中男人就有四万六千人,这也为西班牙总督弗朗西斯科提供了足够的兵员。

    在王城北部数十门火炮封锁住了帕西格河入海口,中华军炮船要想进入河道必将遭到西班牙人炮火轰击。为防止中华军水师炮船进入帕西格河道,西班牙人还在这里投放了大量的巨石成为暗礁。特别是在今年年初,西班牙人把三艘老旧双桅杆货船装上石头后沉入帕西格河河道,逼迫中华军无法使用这河道进攻马尼拉。在帕西格北方是苏禄国十五万土著聚集地,他们与马尼拉王城南方和东方土著聚集区构成了马尼拉城最外层防线。西班牙总督弗朗西斯科并没有指望这些土著能打赢强悍的中华军,他只是希望这些土著用生命消耗中华军弹药。西班牙人为这场防御战准备了数年,他们早就在城里囤积了海量的粮食和弹药。按照弗朗西斯科的估计,马尼拉城弹药和粮食足够西班牙坚守五年。

    西班牙人之所以能在数年内囤积大量粮食,主要还是菲律宾这个地方盛产农作物,大米种植可以一年三熟。西班牙人备战的谍报早就传入中华军参谋部,对于帕西格河道暗藏的危险,中华军参谋部也是一清二楚。让中华帝国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西班牙人在苏禄国东岸聚集船队的消息,居然来自于张平安最想消灭的英国。英国人远比西班牙人要狡猾得多,他们也从西班牙内部暗藏的间谍,得到了中华帝国联合西班牙人征服英国的消息。西班牙国王拒绝来自中华帝国的建议,也是英国间谍在其中其了不小的作用。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是个精明之人,他离间了西班牙王国和中华帝国之间关系之后,还从这个危机中看到了机会。

    在欧洲都盛传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是个讲究实际利益的人,要不然也不会明确告知中华帝国要对菲律宾动手的情况下,还会照常与西班牙船队进行商业贸易。在欧洲有一个谚语,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英国国王查理二世自然不会放弃任何打击西班牙人的机会,他下令英国商船探听到西班牙人的行踪后,一定要向中华帝国告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这么做,一是要打击英国在欧洲最大的敌人,二是想借此向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示好。中华军参谋部接到英国送了的多份谍报之后,都在向皇帝建议联合英国对付西班牙人。这些人里面当然不会包括参谋长古新,虽然古新不清楚其中缘由,但皇帝张平安要消灭英国的决心不是凭空想象而来。只不过皇帝张平安还是个不讲究的人,中华军拿了英国人提供的谍报,皇帝张平安明面上对英国人表示感谢,心里还嘲讽英国人自作多情。

    数十年前西班牙人无敌舰队兵败英国之后,虽然大力建造海船也无法与鼎盛时期相提并论。特别是西班牙人的战船,因保守的作战观念依旧遵循其高大船身设计。西班牙人没有吸取战败的教训,还是把海上作战确定为跳帮战法为主要海战思路,这就造成了西班牙战船虽然高大却不灵活。欧洲人建造海船虽然也有图纸,但更看重船工们的建造经验,这也造成了欧洲人建船速度缓慢。中华帝国造船,除了要看船工的经验外,更注重标准化施工。帝国皇帝张平安多次审定船场造船方略,在破奴军后期定下了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标准化造船的规矩。这种造船方法在早期施工速度不快,随着大批工匠们技艺提高,中华帝国造船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标准化造船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修理起来不费事。

    欧洲国家本来就熟练工匠少造船速度慢,一个船坞一年最快也就能造好一艘海船。要是像建造西班牙“圣马丁”号那样的大帆船,一个船坞需要二到三年建造时间。而中华帝国在沿海有数百个船场,干船坞就有二千多个,按照标准建造新船,可保证每个船坞一年可下二至三艘海船。就算帝国建船高峰时期,每个船场还能维修保养数百受损海船,这也使得中华帝国能在海上炮船和货船数量上对欧洲各国取得压倒性优势。帝国疯狂建造海船还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中华帝国在造船技术上飞速进步。许多新技术运用在造船和航海上,进而推动了中华帝国商业发展。而商业繁荣促进了生产技术革新,中华帝国各种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商业上的快速兴起使得帝国税赋激增,国库的金银充实能让帝国大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在修建完黄河改道工程之后,皇帝张平安下令工部完善帝国道路建设。由东到西二条分别长三万里国道,与南北六条二万里国道成为重点工程。钱多得用不完的中华帝国在修建国道的同时,还开始加固长江和淮河河堤。特别是帝国加强对增加人口的投入,皇帝张平安从内库中拿出银钱,只要是帝国本土百姓家生了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会得到皇室二十个帝国银币的奖赏。只不过中华百姓太能生孩子了,皇帝张平安不得不逼迫内阁从国库一半银钱。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了中华帝国繁荣发展,也带来了人口爆发式增长,有了人口增长帝国也就有了充足的兵员。帝国水师学堂采用半年陆地教学,其余上船见习的教学方式,令帝国水师军官大都有航海经验。

    当帝国皇帝张平安派遣中央水师提督张森前去搜寻西班牙人船队时,中央水师年轻将士们战意高昂,他们非常想在海战中夺取功勋。在中华军中有一个浅显而朴实的真理,那就是打仗远比熬资历升得快。特别是年轻军官只要在战争中获得奖章,就可以跳过严格的考试直接从见习军官升为正式军官。这次太多张森带领了二百三十艘炮船,除了有二艘铁甲船外,还有五十艘武装货船为船队补充物资。中央水师主力战船为九十艘镇字大炮船,其余战船都是航速快的哨船。提督张森将中央水师船队分成十个搜索船队,在苏禄国东面呈扇形搜查西班牙船队。提督张森按照航海的经验,认为西班牙会躲藏在苏禄国东面沿岸,为此他将中央船队主要搜寻船队安排在这个方向。

    只不过中华军作战讲究留后手,张森还是派出了二个船队七艘战船搜寻苏禄国东面外海。中央船队主力炮船被张森分成了两拨,他以“破奴”号为主船,下辖五十艘炮船和二十艘武装货船在前。中央水师副提督张望山坐镇铁甲船“平顺”号,带领其余战船和货船于后,形成了前后接应顺序。为策应中央水师寻歼西班牙船队,帝国南海水师派出了五十艘战船和十六艘武装海船,由苏禄国南面穿过海峡插入东面深海,由南向北寻找西班牙船队。然而,当中央船队前锋哨船和南方向北的南海船队哨船相遇时,中华军偌大的水师船队居然没能发现西班牙船队的踪迹。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神州祥瑞多平波四海靖(十一)() 
哨船管带杨士钊,他们三艘哨船在苏禄国东海海面搜寻西班牙人船队已经七天了,至今没有发现敌人的踪影。按照中央水师参谋部给他们哨船划定的寻找区域,杨士钊他们在没有发现敌人船队的情况下,根据参谋部出发前指令向北航行于主力船队汇合。在茫茫大海上要想找到敌人船队不是个简单的差事,管带杨士钊给友船发信号,向东搜寻一天后再向北与主力船队汇合。以前苏禄国以东海面是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中华帝国还没有与西班牙人翻脸之前,中华军一般不会来此挑衅。特别是萨马岛北方海峡是西班牙人的海上航行商道,为避免误会中华军水师几乎不清楚这里的海况。

    好在爪哇国在战前派船对这个海峡进行了测绘,西班牙人后来收缩兵力防御马尼拉城,帝国南海船队才得以顺利穿越海峡。苏禄国东面海况比较复杂,熟悉当地地理环境的汉人并不是太多,能逃过苏禄国土人屠杀的汉人大多居住在苏禄国主岛。这里从宋时就被称为吕宋岛,苏禄国国王在大明成祖时期朝觐之后,大明朝廷为尊重其主权,一般在官方文献中把此地称为苏禄国。帝国南海水师船队主要巡查了潘丹岛和蓝弧野岛,以及依林岛附近所有海岛,就是没有发现西班牙船队的一丝踪迹。据英国人将西班牙船队规模大约在六十艘左右,他们出现的位置大概在波利略岛附近。

    按照帝国中央水师参谋部的估计,如此庞大的船队必须要有补给码头提供给养,要不然这么多的水手漂浮在海面上支撑不了多久。帝国两大水师二百余艘战船搜寻了二十天,只找到了五处废弃的码头。从这些码头废弃的程度上看,差不多有大半年都没有使用过。很显然,西班牙船队隐藏在一个不知名的海岛上,用以躲避中华军水师锋芒。搜寻西班牙船队的中华军水师测绘了这里的海况,在双方主力会师之后,中央水师提督张森和南海水师提督郑成功商议,由南海水师继续监视潘丹附近水域,中央水师则在波利略海岛附近继续查找西班牙船队下落。同时,两路水师大军还商定了联络信号,只要一方发现敌军动向,立刻用烟花弹示警,力求全歼西班牙船队。

    中央水师侦查哨船杨士钊船队在向东航行不过半天时间,就发现了东方隐隐约约出现了成片海鸟群。航海经验丰富的管带杨士钊,他明白成群海鸟出现意味着这里有海岛,立刻下令三艘哨船拉航行开距离。哨船巡查的目的,一是侦查敌情,二是向主力船队报告敌情。虽然中华军水师哨船火力强大,管带杨士钊还没有狂妄到他们三艘哨船能对抗西班牙整个船队。杨士钊这样编排航行队形主要是考虑到,万一遇到西班牙船队,可以让最后一艘哨船不会落入敌人的陷阱,进而能回去引导主力对敌进攻。管带杨士钊行事极为谨慎,他每一次探查海岛之时,都会预想最坏的情况。随着杨士钊哨船信号旗手打出命令,三艘哨船从横阵变化为长蛇阵,三艘哨船的距离也拉长到间隔十五里。

    夜晚不利于发现敌情,杨士钊也在傍晚前看到了海岛的大致轮廓。杨士钊认为,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白天沿着海岸线航行,他打算从南向东再向北绕行海岛探查。接近海岛最大的危险来自于未知的海域是否有暗礁,杨士钊选择离海岛三十里下锚停留过夜。为不暴露行踪,中华军三艘哨船只在船尾下层一只照明灯,后方友船可以借此估算出间距,而海面三个方向可能接近的敌船则不易察觉。冬季的海面难得风平浪静,无月的天空繁星闪烁,忙碌了一天的水手们吃完饭后早早地进入了梦乡。今夜水手们注定睡不踏实,在前甲板值更负责观察的见习把总突然发现,在哨船东南方有一颗缓慢移动的星辰。这颗昏暗的星星在夜晚中时隐时现,宛如团鬼火显得十分神秘。

    他赶紧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也就一炷香的工夫这团鬼火消失在暗夜之中。他赶忙跑到船尾叫醒船舱里睡觉的管带杨士钊,向他报告这一特殊情况。被从睡梦中叫醒的杨士钊一听到这个情况,立刻下令哨船起锚并敲响船钟提醒后方两艘哨船跟进。寂静的夜晚除了海浪拍打船身引起的“哗啦,哗啦!”声外,“当!当!当!”声尤为刺耳。一下子,三艘哨船顿时忙碌起来,铁锚被绞盘从海底淤泥拔起,收好的船帆挂起满帆。中华军三艘哨船依旧没有点亮夜晚航行的船灯,他们掉转船头向东南方向疾驰。大约航行了二个多时辰,于天亮前管带杨士钊得到了桅杆上观察水手的禀报,哨船左舷东南再次发现敌船船灯。

    管带杨士钊三步并两步从后甲板跑到前甲,他早就在此安排了一架高倍望远镜,大约过了二刻时辰,天亮前灰蒙蒙的海面上果真出现了一点光亮。不用在怀疑,这艘孤零零航行在大海上的帆船,一定来自西班牙船队。杨士钊之所以能肯定这艘帆船来自于西班牙船队,主要还是中华军在夜晚航行一般会挂左右六个船灯,附近海船可以根据这些船灯来确定相互之间的距离,要是接敌作战中华军海船是不会挂船灯惊动敌人。而西班牙人的海船会在主桅杆顶端挂一个船灯,每二个时辰换一次灯油。正是这些船灯不同的特点,使得中华军很快判断出这是西班牙人的海船。加上泰西人都知道中华军与西班牙要在菲律宾打仗,谁没事干跑这个危险区域来找死。

    中华军水师哨船要比西班牙人海船速度要快三成,在天光放亮不久,中华军水师哨船已经能有肉眼看到这艘双桅杆帆船的身影。很显然,西班牙人双桅杆帆船也发现了中华军哨船,于是挂满帆转向往西航行。管带杨士钊跟踪对手许久,一见敌船突然转变航向,立刻意识到敌船这是想把中华军引开。中华军将士多来自于草原,他们学习的战法除了祖宗留下来的兵书外,更多的知识是学自草原动物。一般食草的黄羊在恶狼接近巢穴时,母羊就会为保护孩子伪装受伤严重,进而让恶狼将目光转移到它的身上。当草原狼自认为可以吃掉这头受伤母羊时,黄羊会在恶狼接近时加速逃离。这艘西班牙帆船在发现中华军搜索船队之后的反应,与草原黄羊几乎一致,杨士钊当即判断西班牙船队肯定就在附近。

    为此,作为领头炮船的管带对后方马国良哨船发令,命令其追击敌方帆船。同时,杨士钊下令最后方的钱子辰哨船降半帆减缓船速跟随自己炮船前行。杨士钊哨船里的随军参谋不时记录海岛位置,还命令水手探查海水深度。与此同时,杨士钊炮船参谋把他们探测的结果通报后船。管带杨士钊借助良好的光线,重点观察正东面这座海岛。这是一个没有出现在海图上的岛屿,根据航行的时间参谋大致能推算出这座岛的长度。看样子这座不小的海岛与昨晚看到岛屿并未相连,是两个比较大的海岛。随着杨士钊哨船越过海岛南端,他下令哨船转舵向东航行。这时杨士钊回到后甲板,回头估算了一下他与钱子辰哨船距离约为五十里,他本船离这个未知海岛有三十里。

    随着太阳西斜,杨士钊哨船已经到达海岛东北。位于桅杆顶部的观察手突然吹响了哨笛,他手指哨船西北方高声喊道:“杨管带,前方西北约处发现大量帆船桅杆!”

    多年航行于海上的杨士钊当然清楚,海面呈现曲线人眼最先看到的是帆船高大的桅杆。特别是哨船桅杆顶部观察手站得最高,又有高倍望远镜这个观察利器,自然是全船最先发现敌情的人。管带杨士钊得到观察手通报后,第一时间通知了后方钱子辰哨船。杨士钊给后方哨船传话,需要他们再次拉开双方的距离。就在入夜之前,中华军中央水师杨士钊哨船终于见到了西班牙船队。让杨士钊吃惊的是,在这里聚集的西班牙船队规模远超预计,他能看到的敌人船队规模应该在一百三十艘左右。西班牙帆船非常容易辨认,其高大的船身与笨重船尾就是西班牙炮船独有特点。既然确定了敌人船队的位置,杨士钊给后方钱子辰传话,让他赶紧原路返回找到中华军主力船队汇报敌情。杨士钊大致判断了与西班牙船队的距离,随即下令哨船挂半帆监视敌人船队动向。

    后船方的钱子辰哨船则挂满帆快速转向,他也知道杨士钊哨船要留在此地监视西班牙船队。随着钱子辰哨船渐行渐远的船影,宽阔的海面上留下杨士钊哨船孤独地漂浮在海上。按照杨士钊的预计,他今晚不会与西班牙船队接触,他的哨船最早也需要明天上午才会与敌船接战。即便是这样,杨士钊哨船战前备战一点没有马虎,水手们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将船舱内一条条白色沙袋搬上了上层甲板。这是中华军水师多次海战总结出的防弹装备,只要开战前将这些沙袋固定在外侧甲板上,就能有效防止海战时敌人实心炮弹带来的附带伤害。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神州祥瑞多平波四海靖(十二)() 
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率领的攻打马尼拉主力大军,准备在马尼拉海湾南部登陆,前来迎战的是五万当地土著大军。许久没有打仗的皇帝张平安,他站在“长安”号炮船右侧甲板向东眺望,数万旗帜繁杂的土人大军乱哄哄出现在其视野中。本来还带有兴奋之色的张平安,一看到这些不成形状的人群,兴奋之色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作为一个自认战场高手,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对手之后张平安总想着有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出现,一般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就来打仗的土人,他实在是有些看不上眼。张平安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稍微能打的人正在数十里外的马尼拉城加固工事,人家还等着中华军去进攻呢。

    这时,从甲板下舱出来一身穿黑甲的将领缓步走到皇帝张平安身边,他先是对参谋长古新一拱手施礼,然后立于皇帝身后小声说道:“陛下是否对这些杂碎看不上眼?要不让微臣打头阵,不消一个时辰绝对灭了这些杂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