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速度,而是以最快速度冲过杨天波他们把守的村庄。破奴军在夜色中射击只能采用盲射,至于取得多少战果他们眼神是看不到的。待大顺军大部骑兵冲过之后,杨天波留下五个斥候负责看守战马,其余人则上马追击敌军骑兵。大顺军骑兵已经连续跑了几十里,饶是蒙古马耐力再好,也出现了脱力状况。以逸待劳的杨天波斥候队似群狼扑咬猎物,从后方一口一口吃掉大顺军骑兵大队。居于骑兵阵中的大顺军制将军高一功,不得不派三百骑兵转向对付破奴军斥候队骑兵。对于夜晚近战破奴军斥候经验丰富,要是强硬与对方进行冲撞进攻破奴军骑兵损失很大,于是他们一个斜冲成功躲开了大顺军骑兵的正面冲击。

    近战破奴军骑兵斥候的交战利器是手铳,破奴军利用战马速度快的优势与大顺军骑兵兜着圈。当大顺军骑兵跑不动时一个反冲,啃下对方前队数十骑兵。也就是半个时辰的功夫,阻挡杨天波骑队的大顺军全部倒在战场。伴随着天光放亮,高一功部骑兵早已远离隐藏在烟尘之中。从各处赶来的斥候队,在问清楚大顺军逃离方向后继续追了下去。陆续赶来增援的斥候骑兵不少,最后追击的破奴军斥候骑兵只有天熊营斥候骑队,白骨营斥候骑队受主将卢象升最远探查范围的限制,不能继续追击下去。杨天波斥候骑队打扫战场时抓捕到了十来个大顺军卒,杨天波最为关心的是大顺皇帝李自成是否在这支突围骑兵中。在得知突围骑兵由制将军高一功带队,保护三个怀孕女人向商洛山中逃窜的消息,这个有些意外的消息令连杨天波也感到迷糊。

    清晨阳光照到西安城东面战场,寥寥残火冒出一缕缕黑烟,大同边军大营一片残破景象。倒伏在大营栅栏上的军旗无力地飘动,攻城长梯被昨夜大火烧成黑炭,方圆十余里到处是血肉模糊死尸。人马鲜血将黄土地染成朵朵红花,东倒西歪的帐篷诉说昨晚战况惨烈。明军吴三桂部半个大营被大同友军败兵摧毁,在其营寨北方有一道长约三里的尸墙。正东面破奴军督察大营,数千督察骑兵驱赶着逃兵搬运大营西辕门外成片的尸体。在破奴军督察大营前,一万明军败兵死于破奴军督察火铳下,更有一万多人受伤躺在地上呻吟。大同总兵王朴在混乱中逃得极快,他在早上还聚拢了五千家丁。让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身为败军之将王朴没有丝毫羞耻之心,他不仅没有去收拢本部败兵,反而跑到卢象升大营讨要粮草。王朴的这个举动,不但令卢象升反感,更让卢象升意识到,王朴大同边军兵败或许有华国公张平安在后面推动。大同边军在总兵王朴的经营下,平常所有事物以能捞取钱财为优先目的,他们已经蜕化成为一支军纪败坏的军队。

    大同边军祸害大同府数年,搞得当地百姓、士绅对其怨声载道。王朴是个有眼力的人,他欺压乡里却从不动破奴军的买卖,哪怕是关内逃往破奴城地域的百姓,王朴和其手下都一律置之不理。反正是华国公给出什么指令,王朴都会办得十分周全。就这么一个祸害,在华国公羽翼庇护下快速膨胀成为一方霸主。卢象升之所以怀疑王朴大军兵败有华国公张平安在推动,就是因为王朴在大同霸占了数十万亩土地,明显与华国公张平均田地理念有冲突。加之大同边军从上到下劫掠乡里,奸污妇女强征劳役,卢象升曾经多次上书华国公张平安,要求铲除王朴这个祸害。在张平安回复的公文中,虽然安抚卢象升不要异动,却能看出华国公内心的无奈。破奴军在阴山主要城池就是归化,许多被大同边军压迫的士绅和百姓跑到归化状告王朴,在没有华国公明确指令前卢象升也只能好言安抚。随着破奴军追击大顺军进入了山西,王朴带领大军南下配合破奴军作战,卢象升想拿下王朴的希望也变得渺茫。

    破奴军在西安的战场布置,是根据参谋部发出指导公文排兵布阵。当时卢象升也感到参谋部把督察大营安排在两路明军后方有些怪异,那时卢象升正陷入违抗军令的尴尬中,他也就没有功夫去深究参谋部这样安排背后的内涵。大顺军这场夜袭战之前,卢象升多次警告明军总兵王朴,必须加强晚上巡查防备敌军偷袭。没成想也就一晚上的功夫,王朴大军不但放跑了大顺军突围骑兵,还冲击了破奴军督察队大营和明军吴三桂部。现如今,总兵王朴不去收拢溃散在战场上的山西败兵,反而来讨要粮草,卢象升自然没有好脸色。这次卢象升也多了个心眼,他没有亲自处罚王朴,而是把这个难题交给了督察总管杜小山。卢象升这是在打华国公的脸,让张大帅自己去收拾这个烂摊子。没想到杜小山接到这个差事后,立刻发兵将王朴和他的家丁围住缴械,大同总兵王朴更是被五花大绑关在督察大营。明军吴三桂部虽然在昨晚损失了五千多人,至少保持了大营完整,因而得到了主将卢象升的嘉奖。

    受到嘉奖的吴三桂内心憋屈呀,卢象升现在的官职不过是破奴城宣慰使司同知,而他吴三桂有着二品总兵官衔还挂有平西伯的勋贵头衔。卢象升与他吴三桂不管怎么比,吴三桂官衔都要压卢象升数级。可形势逼人,一个小小的外藩同知,却不知廉耻地表彰上官。这些话吴三桂也只敢心里想一想,宣统皇帝朱慈烺还惦记着用吴三桂的人头祭奠崇祯皇帝,吴三桂要是不识趣,破奴军只需一个战兵营就可以将他全军拿下。一夜的乱战明军王朴部损失惨重不说,大顺军也没有能继续扩大战果。天色一亮,刘方亮就不得不选择撤军。在山海关战场见识过破奴军的厉害,全是骑兵的破奴军一旦围上来,大顺军八千偷袭大军能不能回去都成问题。撤回西安城的大顺军虽然没有突破破奴军防线,却让大顺军广大将士燃起了战胜强敌的希望。在长乐门站了一晚观察战事的大顺皇帝李自成,在得知高一功部骑队突围成功的消息,内心长长舒了一口气。他从人生巅峰跌入低谷,唯一还让他牵挂的就是三个没有出世的孩子。

    李自成认为他这一辈子活得值了,攻入了大明都城逼死了皇帝朱由检,还睡了皇宫里上百个宫女。最让李自成自豪的是,三个怀孕的宫女让他李自成有了血脉延续。为此,李自成把这三个女人的逃脱,看得比守住西安城还要重要。这个时候李自成内心有了盘算,他要想尽办法采用拖字诀,把破奴军拖得军心疲惫之际,大顺军才有突围的机会。由于大同边军的战败,逼迫卢象升重新调整军事部署。破奴军骑兵用一个白天收拢了败军,卢象升将三万多溃兵交给了吴三桂带领。卢象升严令,吴三桂接防王朴大营,不求其能建立多大功劳,但要把大顺军堵在城里不能从东面突围。吴三桂接令后,号令全军于东面挖掘一道三丈深四丈宽长度达十五里的壕沟,进而减小了大顺军从东面突围的机会。

第一千零二百二十九章猛虎出柙斗转星移改天换地(二十一)() 
赖在京城多日的华国公终于要带领破奴军南征,宣统皇帝朱慈烺移驾西直门外华国公府亲自送行。君臣二人在朝堂众臣面前上演了一出挥泪诀别大戏,本该往南走的华国公,按规矩应该跟着皇帝朱慈烺进城内从北面出征。皇帝朱慈烺授予华国公统领天下兵马诏书,特别赐予得胜酒一杯。深受感动的华国公跪在地上热泪长流,他激动得双手颤抖,接过酒杯表示一定要完成南征大业,永固大明万年基业。由于过于激动,皇帝御赐的得胜酒在张平安手中撒了大半,最后华国公将杯中酒洒在地上向北皇陵方向跪拜,说是祭奠殉国的崇祯皇帝。大明出征还是极为讲究,出战大军必须得走北面德胜门。这个定规沿袭了数百年,破奴军虽然是外藩大军也算是明军,这个过场必须得走。皇帝朱慈烺前来送行,也存有试探华国公的心思。

    而华国公张平安本就疑心极重,他害怕朱慈烺在酒中下毒,想尽办法也也得把酒洒出去。尽管君臣二人努力要展现一团和气,现场数百精明的朝臣们也看出了其中蹊跷之处。特别是华国公就没有入城的打算,他指派参谋长古新带领六千亲卫营骑兵到德胜门走了一圈,他则率领近卫营五千骑兵向南。目送华国公骑兵走远的朱慈烺虽然面带微笑,他眼神中不由得闪出一丝阴狠。今天华国公张平安桀骜表现让朱慈烺感到羞辱,由华国公带领的破奴军将又是大明一个巨大威胁。南方伪明朝廷在讨逆檄文的震慑下出现了混乱,许多依附伪朝的官员纷纷北上。然而,华国公好似爱憎分明,对伪朝官员一律交由刑部审讯。不但如此,华国公一系官员还上了一道削藩策,要求宗人府将逃离藩地的王爷们贬为庶民。在崇祯末年乱世,没有逃离藩地的王爷早就死在流寇手中。而在南方的藩王又被朝廷定为附逆奸贼,大明朝幸存的王爷和宗室们几乎清扫一空。

    现在的大明朝廷官员们,明面上由东林党人为主,其实大部分都属于华国公一系人马,朝廷大政基本上被他们把控。新朝第一场科举考试,破奴城宣慰使司吸纳了所有三百六十名高中举子,说好的这些人应该回到破奴城宣慰使司地界,结果华国公一句希望他们学习天朝公务,近一半新科进士们留在朝堂增强了华国公一系实力。朱慈烺开始一直都不明白华国公为何要铸币权,当新朝财政使用破奴城发行的金银币时,宣统皇帝朱慈烺隐隐感到有朝代更迭忧患。朱慈烺对华国公张平安一步步把控朝政的做法感到焦虑,却陷入无可反抗的境地。华国公虽然不参与朝堂廷议,也不对新朝颁布的诏令抵制。然而,华国公掌控了新朝财赋,要没有华国公点头,新朝将无钱粮可用。

    没有了钱粮,朱慈烺就不能实施政令,这就让他这个皇帝成为了无可建树的傀儡。朱慈烺想要成为真正雄才大略的皇帝,就必须要除去华国公这个祸害。只是现实极为残酷,华国公麾下数十万人马正横扫天下,朱慈烺根本就没有与之抗衡的实力。既然不能正面对抗,朱慈烺也只能选择另辟蹊径,用最简单的办法达成不可能目标。身为草原狐狼的张平安,面对朱慈烺这样的试探当然心知肚明。哪怕朱慈烺给他的酒里没有毒药,他也不会心存侥幸胡乱喝下。早年间崇祯皇帝能派刺客前往破奴军腹地对他刺杀,他对宣统皇帝朱慈烺也存有很深的戒心。要说张平安现在要铲除朱慈烺也很简单,只需发动兵变即可轻易杀死朱慈烺。然而,大明朝数百年根基确立人心所向,失去正统大旗的破奴军将要面对此起彼伏的叛乱。要想平稳获取政权,张平安也只能是渐进而为之。

    新朝正统大旗十分好用,破奴军兵出直隶曾经依附南方伪朝的大明各城纷纷纳降,攻入山东地界的破奴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占领了数十城池。对于投降的伪南明官员张平安下令保留其全家性命和钱财,没收这些官员田产和房屋,并留下一个依附叛逆的罪名待勘。身为官场老手的张平安十分清楚,把这些官员一棍子打死固然痛快,却会引起激烈反抗。要是给他们留出一条生路,还保留他们复起的希望,心存念想的附逆官员肯定选择真心投靠。当年九月初三,大明华国公率军抵达德州之际,破奴军中央集群清扫了山东全境。数百地方官吏在德州城外拜访华国公,希望得到华国公的庇护洗清附逆罪行。山东地界的原大明官员,北方多投降闯贼流寇,南方则依附南明伪朝居多。在山东淄川,破奴军黄志部遇到了一个难题,大顺军横行山东一年有余,却没能攻占淄川这座小城。淄川守军为地方民团,闲赋在家的翰林庶吉士孙之獬率军抗击流寇。为此,淄川被围长达半年有余,使得孙之獬成为既没有依附闯贼,又没有依附伪南明的官场另类。

    都统领黄志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他派一支骑兵把孙之獬送至主营帅帐,交由张大帅解决这个难题。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在接到黄志的公文后,叫人招来情报处都统领曲国政,让他拿来孙之獬的简历。张平安听到孙之獬这个名字甚为耳熟,他琢磨半天不由得心中苦笑,这不是后世哪个搞出“剃发令”的祸害嘛。现如今,女真人被他带领破奴军彻底剿灭,孙之獬也逃过了汉奸的坏名声。仅仅从孙之獬这一年的表现来看,堪称大明有作为的忠臣。但是,这个孙之獬的底子太潮,他在天启年依附阉党,后被崇祯皇帝踢回老家闲赋。张平安认为,孙之獬这个人能在危局中固守淄川小城,个人能力还是不错。崇祯皇帝登基后剿灭阉党,被东林人称为解大明于危难的大功,在史书上大书特书歌颂崇祯皇帝的丰功伟绩。当孙之獬拜见华国公张平安时,张平安跑出辕门亲自迎接以示对其尊重。

    这还不算完,张平安当着孙之獬的面写下奏本,向朝廷褒奖抵抗闯贼大军数月的孙之獬,并举荐孙之獬出任山东巡府。大明官员们都清楚如今的华国公张平安权势熏天,有了他的保荐孙之獬巡府之位只是在朝堂上走个过场。深受感动的孙之獬跪在华国公面前,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定会确保山东成为破奴军的大后方。孙之獬以这种过激方式想华国公缴纳投名状,把自己今后的仕途绑在华国公身上。其实,张平安如此保荐孙之獬,根本就没安啥好心,他这是要恶心宣统皇帝还顺带真正收服孙之獬这颗墙头草。张平安推荐孙之獬出任山东巡府,按照宣统皇帝朱慈烺的个性根本就没办法接受。孙之獬是崇祯皇帝钦定的阉党余孽,不管朱慈烺用什么理由提拔孙之獬,都是对过世父皇崇祯皇帝打击阉党功绩的否定。要是朱慈烺否定父皇最为英明的政绩,将被朝臣视为大不孝,这将严重打击朱慈烺的个人威信。

    可要否决华国公张平安的举荐奏章也不容易,在山东地界唯一没有投靠两边反贼的孙之獬,怎么说都是一个忠臣典范。这样一个忠于大明人,皇帝要是不进行表彰也会打击最近投靠官员的信心。华国公张平安从不伸手主动为自己人讨要官职,他一般喜欢采用利益交换的方式暗中沟通,最后才在廷议中顺利通过举荐。这个孙之獬既然是阉党余孽,按说不该进入有阉党斗士之称的华国公法眼。从表面上来看,华国公张平安大公无私,保举贤臣不畏其出身。往深处看,张平安这是故意在给宣统皇帝添堵,进而试探最近朝堂风向。张平安在给宣统皇帝挖坑的同时,南征的西路军张黎部只用了十天时间,到达了大明的中都凤阳府外三十里。这次西路大军打穿插,主将张黎内心一直都不太踏实。虽然破奴军中央集群主力占据了徐州要地,东路大军却在山东郯城没有没有继续向前进攻。

    而哈刺温行营攻入了河南,其前锋控制了归德府至陈州一线,基本上确保了张黎东路大军后路无忧。张黎可是经历过破奴军所有主要战役的老将,他总感到张大帅把他当成了鱼饵,似乎在钓什么大鱼。中都凤阳乃是大明龙兴之地,虽然这里风水不错出了大明开国皇帝,土地出产却不富饶。真是因为粮食不卖钱,这里种植了大量的桑树出产丝绸,换取了大量可以活命的粮食,而这些下等丝绸正是破奴军主要军需物品。随着破奴军断绝与南朝伪明的交易,中都凤阳府也陷入了饥荒困顿。破奴军都统领张黎雄鹰营和水龙营黄飞鸿部到达中都凤阳后,暂时停下进攻脚步等待后方田鹏山地部队到来。让都统领张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主帅张平安数次对其发出帅令,明令东路大军在七日内要到达庐州府外围。被逼无奈之下,都统领张黎只能放弃对凤阳府的进攻,他带着雄鹰营和水龙营骑兵五万人马向庐州府进发。就在张黎东路军到达庐州府北五十里之际,前锋斥候传来消息,平贼将军左良玉部前锋五万人兵围庐州。

第一千零二百三十章天下一统横扫阴霾(一)() 
大明宁南候平贼将军左良玉,可以说是一个地方军阀势力代表人物。他本是山东临清人,早年也算是辽东官军一员,随后以关内征战为主。崇祯末年,皇帝朱由检苦于朝廷缺乏银钱,赏封有功战将多授予勋爵。平贼将军左良玉多次正面与闯军对战,虽然该部军纪涣散劫掠所经城池、乡村,崇祯皇帝还是封了左良玉一个宁南候。左良玉与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有私仇,伪南明成立时,由于弘光皇帝朱由崧是卢九德力推登基,因此左良玉并未上表投靠。要说这左良玉运气相当不错,华国公张平安曾经上奏本多次弹劾左良玉部是一支兽军,请朝廷严加管束该部祸害百姓的行为。一般被华国公张平安嫉恨之人下场都很惨,破奴军几次入关作战,左良玉部都离得远远的,因而逃过了破奴军的绞杀。左良玉也知道华国公对他有偏见,现今朝堂多为华国公党羽,他要是没有上好表现很容易被华国公安上罪名进而诛灭九族。

    别看左良玉部兵强马壮,手下数十万大军比江北四镇反贼总数还多,他也不想在未来的战争损伤过大。左良玉盘算得相当精明,新朝讨逆檄文中说的很清楚,天朝大军将于秋季南征一统天下。左良玉也就选择夏末聚兵,争取在破奴军攻入南直隶前拿下南京城,这样才能跟新朝讨价还价争取他永镇武昌的目的。崇祯时期,皇帝朱由检下过明诏,可由左良玉父子永镇武昌。湖广乃是产粮膏腴之地,北方干旱并未对这里造成太多影响。左良玉的追求不高,他只想占据这个相对富裕的地方,做一方可以自保的土霸王。要达成这个目标,左良玉就必须得早于破奴军拿下南京城。这样的话,他可以抓住朱由崧这个与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还顺带杀死太监卢九德报私仇。所以,左良玉要拿捏好出兵的时间,免得去早了江北四镇联合对付他损失过大,要么去晚了没捞到汤喝还有可能被清算。

    为此,左良玉命令本部四十万人马水路并进,前锋五万人马由副将马文生带领,直扑黄得功部驻守的庐州城。为鼓舞全军士气,左良玉下达了劫杀令,攻占庐州后五日不封刀。左良玉部除了核心八万主力发放军饷外,其他附庸在其左右的收编部队几乎没有固定粮饷,这些人数众多的明军一般靠劫掠为生。当左良玉下达这道军令后群情振奋,他们催促着前锋主将马文生尽快发起对庐州的进攻。庐州虽然不是南京那样的大城,其城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