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4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次插旗都会引发破奴军军阵欢呼,带兵协统于各战兵营阵前领头高呼战号:“我破奴军!”

    “威武!”

    “我破奴军!”

    “威武!威武!”

    “我破奴军!”

    “威武!威武!威武!”

    接连不断地号炮声将献捷夸功仪式带入高潮,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在五百近卫骑兵护卫向飞马巡视。他完全忽视正白旗骑兵们的存在,张平安以其蔑视敌军的气概凸显破奴军强悍。正白旗旗主睿亲王多尔衮默默地注视眼前发生的一切,他不是傻子,这时前去挑战张平安无异于为敌人献捷锦上添花。很显然,战场堆砌的人头京观只是阵亡八旗的一部分,从围绕京观战旗多尔衮可以推断出满洲八旗已经有四旗消亡。多尔衮最不想看到是正黄旗战旗的出现,他从南面劲风飘动的正黄旗判断,大清国皇帝和皇太后可能凶多吉少。

    由此,正白旗旗主睿亲王多尔衮心存死志,别看多尔衮平常瞧不起娃娃皇帝顺治,但他却是大清国存在的象征。少了福临的大清国,也就少了正统的大旗。睿亲王多尔衮内心感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就有破奴军骑兵信使前来传话,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允许大清国辅政多尔衮于阵前相见。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紧了紧腰带,他怀里揣着一把飞斧打算与大清国恶敌草原狐狼张平安同归于尽。做好准备的多尔衮,只带走百十精锐摆牙喇骑兵,他回头看了一眼正白旗残兵,随后决然地向张平安大纛旗所在位置飞驰而去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驱虎吞狼灭敌国(十五)() 
大清国辅政睿亲王多尔衮,带领百余骑兵飞马扑向正南方张平安大纛旗所在。根本就不注重名声的张平安,一看多尔衮骑兵完成冲击提速,转脸对古新说道:“看到没有,邪恶是不能挑战正义。多尔衮这哪里是想要会晤,明明就是想使诈刺杀本帅!你不义就休怪本帅不仁,来人!留下多尔衮其他人等格杀勿论!老子倒是要看看,是你战刀锋利还是我破奴军火铳天下无敌!”

    其实不用张大帅多言,事实摆在眼前,近卫营中三百神射手用他们火铳射出的铅弹,回答了主帅张平安的提问。也就在神射手们射击过后,亲卫营统领郝一刀带领五十余骑冲了过去,他们抓捕的目标就是刚刚死掉战马摔下来的多尔衮。眼看着自己主子被俘,正白旗剩余五千骑兵疯了似得扑向三里外张平安阵位。既然正白旗想骑战,在西面左翼指挥的统领严诚,放出了枕戈待旦多时的三千重甲骑兵。重甲骑兵早在三百年前基本就被淘汰出战场,这主要还是蒙古轻骑在多场战役中消灭了多支泰西人重甲骑兵,蒙古轻骑采用群狼战法一点一点撕咬泰西重甲骑兵死板军阵,使得重甲骑兵无法发挥其优势。女真人学会了蒙古人基本战法,他们在骑射上更有自己独到之处,这也成为蒙古骑兵不是其对手的原因所在。

    破奴军重甲骑兵按照张大帅的评价就是极度费钱的鸡肋,这是因为重甲骑兵的战马高大威猛,吃的是精饲料还不耐长途奔袭。要不是对付关内流寇,破奴军重甲骑兵很有可能早已撤编。只是战场形势不同,重甲骑兵这个过时的兵种往往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威力。轻骑兵要想对付重甲骑兵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由足够战场空间避开重甲骑兵锋芒,另一个条件就是轻骑兵不能与重甲骑兵进行正面冲撞。当下战场就是张大帅留给重甲骑兵们建功立业的机会,他需要重甲骑兵侧面冲击正白旗轻骑兵军阵,并将敌人军阵冲散便于神射手们最后进行点杀。严诚这个沙场老手算准了正白旗进攻路线,他利用重甲骑兵战马提速快的优势,后发先至在敌人速度最快的时候接战。

    破奴军重甲骑兵出击采用三骑密集小队,每队之间间隔五丈左右,主要以阵型配合打击当面之敌。破奴军骑兵冲阵时长矛虚夹于左肋下,右手不再握战刀而是持手铳。经过多年战争的经验总结,对于人数低于一万的敌阵,重甲骑兵穿透敌阵时间极短。尽管重甲骑兵配备了两把战刀,他们更喜欢用手铳近距离解决当面之敌。战场上飞奔战马掀起滚滚烟尘,当两道烟尘猛地交汇在一起时喊杀声四起。短短一瞬间,战马撞击引发战马痛苦嘶鸣,沉闷长矛入肉声传来伤者绝望哀嚎。随着手铳声在烟尘中响起,这样的死亡前嚎叫不绝于耳。交战双方快马交手,战马踏地席卷尘土遮天蔽日,一里之外的备战的破奴军火铳军阵,只能看到偶尔几匹冲向自己的敌军骑兵。

    此时,做好射击准备的破奴军普通火铳兵们,一个个内心里对张大帅布置赞不绝口。今天刮西风,双方骑兵交战产生的烟尘在风力推动下往东走,这就留出了对火铳兵视野良好的战场。怪不得张大帅常常教导带兵军官们,细节决定成败,逃过破奴军重甲骑兵冲击的正白旗骑兵,还没从刚才打击回过神又遭到铅弹狙杀。战场紧张环境下遮蔽人眼的烟尘,很容易使人失去方向感。数百正白旗骑兵躲过了破奴军重甲骑兵冲阵,却回到了原来出击的北方。透阵而过的破奴军重甲骑兵,本身也有近百骑倒在战场。对于重金打造的骑兵出现伤亡,一军主帅的张平安看得非常透彻。重甲骑兵是用来打仗的,不是仪仗显摆用装门面,要是不用敌人最强骑兵练兵,破奴军重甲骑兵就是一支废物骑兵。完成战场转向的重甲骑兵,他们将目光盯在正白旗残余骑兵身上。

    战场厮杀已经不能吸引张平安的眼光,就这点残渣剩饭还不够重甲骑兵塞牙缝。只是破奴军将士还在战场奋战,他这个主帅必须得沉住心等待最后的胜利。当正白旗最后一个骑兵倒下,满地人马尸体多为正白旗骑兵,偶尔有几个残存白甲伤兵爬行在战场,很快被打扫战场的虎贲营战兵清理。大战过后太阳西下,破奴军主帅张平安打马回到早前搭起的帅台,内心颇为龌龊的张平安最想看看布木布泰见到老情人多尔衮会是怎样一种场景。不能怪张平安这么八卦,主要还是这个时代娱乐活动太少。常年征战在外的张平安,往往在大战间隙感到空虚与寂寞,他又比较洁身自好几乎不玩营妓。就算回到破奴城和平安城帅府,需要挨个慰劳自己的女人。

    虽然张平安很向往传说中逛青楼的生活,也顾忌身份不敢造次。帅府里的女人许多有青楼生活的经历,张平安也不会无聊到去嫖自己的女人。特别是帅府有柳如是和陈圆圆两个有青楼渊源的文艺女青年,一天到晚缠着张平安讨要新诗词,搞得他见着这俩女人头就大。在外打仗的日子,张平安每到夜晚睡觉时只能靠春宫书为伴,最后躺在被窝里靠五姑娘解决问题。张平安那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对大玉儿和多尔衮之间男欢女爱故事烂了大街,他就是想看看在落难之中两个苟合过的男女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坐入帅椅的张平安先是将布木布泰跪在他跟前,随后派人把大清国睿亲王多尔衮捆来。令八卦的张平安万万没想到的是,现实中两人四目相对之后,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哭天喊地要来生相会。通过多尔衮和布木布泰交流的眼神,张平安大致猜到了最后的结果。这情意绵绵的场景只会出现在人们吃饱了没事干,闲得无聊至极才会干的无聊事。

    而且这种事常见于艳情书里,更多的是文艺青年男女之间白天风花雪月没逑事,晚上裹紧被窝逑干事。张平安算是想明白了,多尔衮和布木布泰之间只是利益结合体,他们为达成自己的各自目的才苟合在一起。至于说感情上的事,或许只是他们苟合时一点润滑油罢了。完全没达到八卦目的的张平安内心满是挫败感,眼看着好戏变得无聊,张平安只能是强打精神办正事了。抓住了大清国辅政多尔衮不久,打扫战场的虎贲营战兵就找到一枚多尔衮亲王印章。有了这一样东西,喜欢使用离间计的张平安炮制大清国圣旨也就顺理成章。这些年来,情报处苦心专研大清国公文、诏书,他们已经能按照大清国公文书写习惯模仿出相同的公文。这是因为大清国文化人不多,几个明奸文人才学粗陋。以范文程为例,他被大清开国皇帝皇太极誉为文臣之首,大清国主要诏书文稿皆出自他的手笔,他其实只在万历年考中秀才。

    这样文人在破奴城里一抓一大把,摸清大清国行文模式一点也不难。经过数个书吏操刀撰写,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审定的大清国投降诏书新鲜出炉。在这份诏书里,张平安以顺治皇帝的语气下旨,命令满洲残余各部停止抵抗向破奴军无条件投降以保住生命。附议这份诏书的不但有大清国辅政睿亲王多尔衮,还有郑亲王济尔哈朗。当然了,和硕礼亲王代善附署加盖印章,为圣旨的真实性增加注解。光有大清顺治皇帝的圣旨威力是不足的,张平安以破奴军主帅的名义下发命令,接受大清国臣民投降。在这份帅令中,张平安明确了将把俘虏的女真人迁徙至通古斯,用流放的方式,让女真人为这些年来的罪行受罚。

    张平安深知自己不讲信义的名声响彻辽东,张平安得采用诱导地方式让女真人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可信的承诺。不管接到圣旨和他帅令的女真臣民们信不信,反正张平安自己相信了。对于张大帅炮制的这二份文书,参谋长古新明显是信心不足,这主要还是张老大嗜杀的名声太过响亮,女真人是不会轻易上当。至于说女真人上不上当,张平安并不是太上心。这两份公文只是一个分化敌军心士气的引子,真正能让女真人感到恐惧的是破奴军连续不断的胜利。其实,大清国皇帝福临在下发完圣旨后,对于张平安来讲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要不是考虑到招降女真人福临还有点用处,张平安早就想杀掉这个仇敌。

    随着征夷行营副总管左二丫的到来,破奴军主帅张平安打算将中央集群逐步撤离战场。主持继续作战的主将,当然是破奴军副帅陈铮。在帅帐举行军议,张平安不但指定了主将,还分派了几个战兵营进攻方向。也就在军议完的第二天,情报处从抓捕敌人的俘虏口中得到谍报,清军镶白旗和镶红旗相互配合开始进攻在义州的朝鲜大军。得到这个谍报的张大帅大喜过望,他立刻下令破奴军山地部队全面进攻,主要攻击凤凰山一带女真百姓聚集地,从侧翼切断明奸家眷和女真之间的联系。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驱虎吞狼灭敌国(十六)() 
身为破奴军主帅的张平安,最近是极为苦恼。自认为很腹黑的张大帅,遇到了更加无耻的二个长辈王二木和李铁。当破奴军攻陷沈阳的消息传到破奴城当晚,整个破奴城成为欢乐地海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胜过年节,喜庆的爆竹炸了个通宵。这破奴城百姓几乎每一家都与建奴有血海深仇,张大帅带领破奴军攻占敌国都城,足以告慰死于建奴的亲人。本来按照张大帅的命令,破奴城在辽东战役未结束前初更实行宵禁,四个城门只留南面半扇城门方便信使传递战场公文。只是破奴军攻占沈阳的消息太过振奋人心,以至于破奴城宣慰使司同知卢象升顺从民意,于当晚取消所有宵禁命令。卢象升加派人手,保护东面英雄冢安全,城内百姓纷纷出城,大家连夜赶往此地烧纸祭奠亲人。

    破奴城解围之后迁入破奴城的百姓们,他们对建奴的认识远没有老破奴城百姓那么深刻,但为了融入老破奴城百姓这个大圈子,也纷纷加入到庆祝的行列。在破奴城帅府东院人流如潮,这里两座小院住着两个受人尊敬的长者,他们正是张大帅的二个叔叔王二木和李铁。这二人产业不少,破奴城宣慰使司所有城池都有他们宽敞大院,但他们却喜欢住帅府边这座占地不过二亩的小房子。不为别的,就是要显摆他们与张大帅亲近的身份。与这两小院热闹人流不同,破奴城帅府倒是极为平静,帅府女主人吕如歌邀请了几个将领的女人小聚。吕如歌很清楚,在这个关键时刻她必须保持低调,如若不然她那个腹黑的男人还不知道会玩出什么花样。

    王二木家聚集了二十多个破奴城有头有面之人,他们都是海商联盟主要成员。有一回,张大帅耍笑着说你们这些人可以按股份组成一个商会,当头的可以叫会首,其他人叫头目。会首这词大家容易接受,就是头目怎么听都像是帮会小混混。好在破奴城民事衙门副总理龙涛注意多,取了一个会目的名头,这才皆大欢喜。破奴城海商联盟会首由张大帅四个叔叔轮番当家,每年轮换一次,副会首自然是其他三人日常头衔。这海商联盟不但有自己二百多大帆船,更有数目可观的私人护卫队。这些护卫队按照破奴军编制组成,带队头领多为破奴军退役官兵。今天大家聚集在此,一是庆贺破奴军攻占建奴国都沈阳,其次是他们看了辽东富饶的土地。

    战前,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就下达帅令,辽东土地可按照其军功大小奖励破奴军将士数十至数百亩。当然了,普通战兵也能取得三十至五十亩土地辅兵减半。虽然这些破奴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孩子在破奴军,在他们眼里这点比豆腐块大不了多少的土地跟他们身份不符,要想取得更多土地就得靠张大帅几个叔叔出面。破奴城海商联盟的会目们,一个个都眼馋辽东土地肥沃,在他们心底都存了获取上万亩辽东土地的念头。这个时代的人土地观念极为厚重,真金白银不如土地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只是张大帅早就反对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要不是漠北草原和兀秃刺草原需要有人去开垦,他是不会把万里草原分赐给有功将士。

    在这些海商联盟会首和会目们看来,这是张大帅在玩政治手段。只是这样操弄政治手腕,破奴军乃至破奴城所有官员没有一个人是张大帅的对手,跟腹黑的张平安玩心机这帮人自认不是对手。本来王二木和李铁找吕如歌拿个主意,却吃了一个闭门羹。倒是副总理龙涛给他们提了隐晦地建议,请王二木和李铁亲自辽东劳军。开始王二木他们对龙涛的建议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上次倭国大战就是李铁扰乱的征夷行营军事布置被张平安收缴了戒杖,要是这回因为土地的事情惹怒了张平安他们也需要掂量其中轻重。不是没有明白人,围绕在这帮海商联盟出主意的读书人揣摩出龙涛建议中潜在内涵,他们向王二木和李铁他们解释龙涛建议的潜台词。

    龙涛其实看出了张大帅的野心,张平安放任闯贼流寇进入直隶,只不过想借闯贼的手杀死崇祯皇帝。只要崇祯皇帝一死,张大帅即可高举为崇祯皇帝复仇的大旗,入京剿灭闯贼李自成流寇大军。这样一来,张大帅很自然地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振臂一呼汇聚天下英才改朝换代。虽然破奴城宣慰使司和张大帅的外藩身份多少有些尴尬,只要有了太子或者崇祯皇帝儿子这张虎皮,正统的大旗号召力不容小觑。李铁在倭国时犯了张平安的大忌,那时尚有建奴大清国这个威胁在,处罚李铁和王二木二位长辈张平安没有什么顾忌。现在的情况与那时完全不一样,张大帅有了入主中原的打算就不得不注重自己的名声。汉人数千年儒家传统讲究一个孝道,张大帅无论如何不会在这个时候为难自己的长辈,当然了,张大帅内心不舒服是肯定的。

    在巨大的土地利益诱惑下,王二木和李铁他们眼里只关心张平安会不会在土地问题上松开,至于张平安心里不爽也顾不上这么许多。于是,王二木和李铁二人带着一万石粮食,十五万头牛羊赶赴辽东前线慰问破奴军。这运粮车和驱赶牛羊走得慢,李铁和王二木则先行到了沈阳城外。正如那帮读书人所料,破奴军占领了大清国都城沈阳,身为一军统帅的张平安已经住在城外。张平安这么做有他的想法,以大明华国公身份入住敌国皇宫本身就是一件僭越之事,大明朝廷要是追究起来足以灭其九族。虽然大明朝廷自顾不暇,张平安要是图享受入住大清皇宫,那么他入关后这就是张平安的污点,仅凭这点就要被掌控话语权读书人骂的体无完肤。

    因此,王二木和李铁一行来到沈阳受到张平安出迎三十里高规格接待,张平安不但好酒好肉招待,还亲自给两位长辈端洗脚水。或许是张平安过于谦卑助长了王二木和李铁的气焰,他们在第二天就向张平安提出要瓜分辽东六十万亩良田。只是王二木和李铁的道行跟张平安相比差距太大,他们狮子大开口并未吓到张平安。玩太极历来是张平安的强项,他以战事未完变相否决了海商联盟的要求。随后,张平安以战事紧急为由,带着参谋长古新并在近卫营护卫下跑到了通远堡,说是围歼镶黄旗豪格部。张平安选择去前线躲避的态度,给予了王二木和李铁极度信心,他们意识到张平安这小子果然开始注重名声不敢明目张胆地跟他们正面冲突。有了这个推断,王二木和李铁带着数千畏兀尔奴兵护卫,于五天后出发追寻张平安的脚步跟踪而去。

    镶黄旗旗主和硕肃亲王豪格骑马立于通远堡西面孟家庄外侧小山,镶黄旗骑兵调兵产生的烟尘直冲天空。身穿滚红边黄甲的豪格,消瘦的脸庞胡须枯萎泛着灰黄之色。二天前,撤离中镶黄旗遭到了数支破奴军斥候千人骑队的袭扰,随后破奴军山地部队左二丫和付瑞阁部出现在西面,东面闪电营李晨部二万骑兵封堵住镶黄旗东路,正北狐狼战旗令镶黄旗不敢对峙。破奴军倒是在南面官道留出通道,镶黄旗骑兵派出了三千前锋骑兵探路,遭到了破奴军左右合击。也就是半个时辰的时间,三千负责探路镶黄旗骑兵全部倒了三里的宽阔官道之中。由此,镶黄旗不再继续突围而选择聚兵决战。大清肃亲王豪格在突围时的犹豫,把整个镶黄旗带入绝境。

    处于绝望的不仅仅是镶黄旗骑兵们,他们的主将肃亲王豪格内心也是充满泪水。破奴军主帅狐狼张平安太坏了,这镶黄旗才被包围不久,就有数百被破奴军释放的正黄旗和镶白旗俘虏来到包围圈内。这些被俘虏过的女真人带来了大清皇帝圣旨,以及破奴军主帅张平安的军令。镶黄旗骑兵与破奴军打了十几年的仗,他们当然清楚破奴军不留俘虏的惯例。可他们在得到大清皇帝圣旨后,思想上发生了动摇。这皇帝圣旨上不但有辅政睿亲王多尔衮的附署,还有草原狐狼将女真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