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黑暴-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锦衣卫抓住,现在正在大狱中,要不要我提人来与你对质?”

    早有准备的郑泰从袖囊中也掏出二份奏折,递给身边锦衣卫校尉,让他送到骆养性案台道:“你们锦衣卫随便抓个人就想给我破奴侯府安个通贼的罪名,你也看看我破奴侯写的奏折,你们锦衣卫勾结建奴刺杀大明忠臣破奴侯,我这儿不但有人证还有物证,为了皇帝的颜面我破奴侯忍辱负重没有公开锦衣卫的罪行。按大明律通贼斩首,私通建奴夷灭三族,有本事你骆养性把我和赵虎城交于刑部会审,看看到底谁是反贼。”

    骆养性接过破奴侯张平安写的奏章,他打开先是看了一下时间,这份奏章是一个月前写的。奏章写的文字并不华丽完全是一本记事流水账,奏章记录了从锦衣卫原指挥佥事许显纯从锦衣卫诏狱脱罪开始,到许显纯如何出的京师,出城后又有晋商给付的黄金,还有他们是如何联系是建奴贝勒多尔衮,在何时见的奴酋皇太极。这份奏疏有时间、有地点,连骆养性与许显纯在诏狱中的密谈内容也跃然纸上。另一份奏折是刺客们各自招供的认罪状,看着满是指印的认罪状,骆养性一颗心激动得砰砰直跳。

    破奴侯果然是刑讯高手,传言破奴侯没有审不下来的案子,今天骆养性算是见识到什么是天外有天。被激怒的骆养性不顾颜面对郑泰破口大骂,连立于两侧的校尉们都变了脸,他们没搞明白外表涵养甚好指挥使为何今日如此变态。听到骆养性张口骂街,郑泰那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张大帅说得好,咬人的狗是不会乱叫唤,骆养性如此失态表明他郑泰今天度过了难关。郑泰今天来锦衣卫存了死志,他身上穿的丝袍领口处有“见血封喉”剧毒药,只要骆养性用刑他就咬毒自尽。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怒骂郑泰,却没有失去理性去骂破奴侯,就是因为破奴侯不但没有死还做好了反击前的准备。骆养性最近总感觉流年不利,京城西郊王佐村(现今帝都公主坟)发生了一起死亡二十人的大案。据锦衣卫探查得知,死亡之人都是江湖上武林高手。锦衣卫仵作验尸发觉,所有死亡之人尸体上都有箭伤,这说明他们遭到了军队的围攻。骆养性深知,京师能战官军并不多,民间大规模使用箭矢在大明是不太可能之事。

    随着锦衣卫对这起大案的深入追查,发觉王佐村内有大量人口失踪。特别是在村东口,锦衣卫校尉发现了本该在吴家庄看守刺客家眷的试百户刘庆喜,至此,整个凶杀案件出现了重大变故,本该由顺天府主管的凶案成为了锦衣卫的案子。这案件上报至骆养性手中时,他当时就认定自己被最信任的人出卖了。随即,骆养性派人清查吴家庄刺客眷属,发现人数虽对可人却不是原来的人了。这蹊跷的案件今天郑泰给予了骆养性答案。

    怪不得郑泰今天底气十足,王佐村这起大案的幕后指使必定是郑泰这个破奴军细作头目。破奴军现在有了本该锦衣卫拥有的筹码,刺客集体反水的大案也就不再神秘。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怒骂郑泰的同时紧急思索对策,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当他必受伤害。否认锦衣卫刺杀破奴侯这件事,对于骆养性来说不难,破奴侯张平安早前派人在大明放话,说刺杀事件是建奴所为。不过狡诈的破奴侯并没有上奏章肯定建奴刺杀事件,这就为他要挟锦衣卫留下伏笔。

    要说破奴军中胡明和张黎是不要脸的滚刀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就是大明官场上的泼皮。眼见今天拿不住郑泰的短处,骆养性转变脸色赶走了校尉,叫人把审案公堂变成了喝茶厅堂。刚才还要死要活斗个你死我活的两个,立刻变成细风瑞和俩茶客。骆养性和郑泰似乎忘记了刚才针锋相对的争斗,谈起了顺天府内风花雪月。就在俩人争相爆料京城最新出现的八卦消息,其实是向对方示威,显示各自手下侦缉能力。

    一团和气见虽不见刀光剑影,俩个人都能感到对方隐藏的杀气。可就在这时,一个锦衣卫校尉匆匆赶来对骆养性耳语,听罢,骆养性虽然无所谓地摆手赶走了这个报信校尉,可他颤抖端茶碗的手出卖了他内心的愤怒。锦衣卫早前在南直隶选派了三个名士,到平安城配合许显纯一行扰乱破奴侯张平安心神。这个谋划是崇祯皇帝的智囊肖长顺提出来的,肖长顺准确推测到狡猾张平安的个性,只要是张平安心神不乱,这场刺杀极有可能被狐狼张平安识破。

    肖长顺的谋划非常成功,三个名士在最近也顺利回到大明京师,看似张平安不敢对读书人下黑手。只不过这一切都是表象,刚才校尉来报,骆养性家的小妾与人私通结果殉情于萃华楼。这个消息还不算震撼,更为震撼的是与骆养性小妾私通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南直隶的名士。最为狗血的消息是,三个名士与骆养性小妾都吃了淫药,四人死于无遮拦大会的床榻之上。如此八卦力震天的大案,骆养性不用深查案情也能猜到幕后黑手。

    今天锦衣卫才把郑泰请入锦衣卫,后脚骆养性家就出了这个丑闻,这是破奴侯府在用下作手段向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示威。面对如此羞辱,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猛地一摔手中茶碗,对外高喊一声:“来人!”

第七百五十八章大明劫之烽火遍野(十一)() 
桌子山下破奴军进攻营寨迎来了破奴军副帅陈挣大军,早前在此安营扎寨的破奴军武天兴部得以加强军力。这场针对蒙古土默特残部的战役,是破奴军统帅张平安打的一场极为诡异的政治战。张大帅通过该场战役向外传递二个消息,一是破奴军不再受大明朝廷的约束,也不再看崇祯皇帝的脸色行事;二是试探大明朝廷对此事的反应,三来向建奴传递一个消息,我破奴军主力在陕西剿灭蒙古土默特汗部。张大帅是想用这个消息把关外建奴勾引到大明境内,实施他下一步的战略谋划。

    此次,破奴军副帅陈挣带领本部一个协,罗天部天熊营一个协,以及二万七千金狼营孩儿兵,加上武天兴部一万六千骑兵,组成了进攻蒙古土默特汗大军。按照张大帅命令,本次进攻蒙古土默特汗部主将为天熊营主将罗天,副帅陈挣和都统领武天兴负责在战场上教导罗天作战。毕竟罗天还缺乏实战指挥大军作战经验,有这两个老将为他保驾护航,罗天在军事布置上不会出现大的纰漏。破奴军主帅张平安,还有一个打算就是让金狼营孩儿兵参与实战,让这批未来战兵尽快成长。

    天熊营新任带兵主将罗天,官职不高只是三等副统领,却被张大帅看中出任一万六千人马天熊营主将。除了罗天根红苗正的出身外,天熊营前任主将卢象升也看好罗天带兵的潜力。进入进攻前线的破奴军,在接到情报处和侦缉处传来的土默特汗部在陕西分布的最新谍报后召开了军议。罗天是参谋部参谋出身,在张大帅身边多年,地图作业比副帅陈挣和都统领武天兴要强上不少。他提出对蒙古土默特汗部的作战方略,采用的是钳型进攻战法,把蒙古人尽快消灭在破奴军包围圈中。

    对于罗天的谋划,陈挣笑言小罗天身上有张大帅的影子,可陈挣却没有完全同意罗天的军事布置。虽然罗天的排兵布阵极有张大帅打仗风格,但不符合张大帅的政治谋略。作为破奴军副帅,陈挣知道张平安所有军事安排。张大帅装重伤的目的,主要针对的是大清主力。只不过这个计谋没有继续下去,主要还是武天兴和鲁得银上蹿下跳打乱了张大帅的整个方略。要是只有武天兴一个人在瞎闹,张大帅或许会继续装病,可让鲁得银附和武天兴的胡闹行为继续下去,张平安到最后就必须下死手除掉这两人。

    鲁得银是张平安最看重的兄弟,张大帅这人心狠手辣不假,却对跟随自己起兵老弟兄们有心慈手软的一面。他内心中都希望这帮老兄弟能得到善终,不想他手上沾染自家兄弟的鲜血。张平安显身平息武天兴和鲁得银胡闹的同时,大清建奴进攻大明的军事企图也随之停止,大清主力云集锦宁防线观望破奴军动态。因此,破奴军在陕西的这场军事战役,就必须有一个很长的作战过程,让已经露头的大清主力放心大胆地进入大明地界。

    这样一来,张平安聚歼大清主力的军事布置才能有效实施。拖延进攻蒙古土默特汗部,张平安还有一个战略上考虑,那就是为新任陕西剿匪总督卢象升整军创造时机。根据情报处谍报,卢象升在得到大同“义商”二十万石粮食支持后,有钱有粮的卢象升很快就拉出一支一万六千人的大军。卢象升是个知道变通之人,他按破奴军征兵习惯和大明官军传统,选出了八千战兵和五百家丁,剩余的人统统变为辅兵为天雄营随时补充兵源。跟随卢象升到大明的五百破奴军老兵,很自然成为卢象升部天雄营的军官和亲卫家丁,有了这批老兵帮助,天雄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战力。

    这次破奴军对土默特汗部作战,可以吸引闯军主力集中在破奴军身上,如此一来,卢象升大军可采用各个击破战法歼灭闯军主力。在张平安最早的谋划中,只要破奴军停留在陕西宁夏卫,闯军主力就不敢轻易南下对付卢象升天雄营。张大帅这一作战方略,表明上是帮助老兄弟卢象升,又吸引了大清的目光,为躲在杀狼沟西北李晨带领的大军隐蔽了战略企图。对于张大帅在陕西开辟假战场,吸引数千里之外大清主力天马行空般的战场谋略陈挣深感佩服。

    只是张大帅的这些谋划太过庞大且够腹黑不能示人,陈挣只能是想办法在罗天的军事布置上拾遗补缺。最后陈挣拍板,罗天布置方略不变,只是先把蒙古土默特残部赶到宁夏卫北部,最后一个不漏地全歼在该地。虽然武天兴和罗天不理解陈挣的战役设想,可陈挣身为破奴军副帅,他要对整个战役负责,他定下的作战方略他们只能有建议权利。

    。。。。。。。。。

    金秋十月的京师晴空万里,温润微风中含有凉气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燕山山脉金红交错间略带肃杀,古北口烽火台烽烟四起,建奴三十万大军再次逼近大明边关。本来朝堂上还在一边倒谴责破奴军无诏入关的恶行,边关示警把朝堂官员的目光转向了东部边境。也就是不到一个月前,破奴军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入关,入关后的破奴军兵分两路快速清扫在大明境内的蒙古土默特残部。

    大明兵部尚书孙承宗在接到这个紧急军情后,召见破奴城宣慰使司当家人郑泰,斥责破奴侯张平安这种造反作乱的行为。哪知郑泰也不是善茬,他拿出破奴侯张平安的奏章向孙承宗告罪。孙承宗看罢张平安的奏章,差点动手撕毁这份极端无耻的奏疏。大明破奴侯张平安在奏章称,由于遇刺后数月昏迷不醒,破奴军失去了他主事后陷入了极度混乱状况。为平息破奴城宣慰使司地域内的叛乱,他必须发动战争化解内部矛盾。

    张平安还把破奴军在宁夏的战争行为,怪罪到大明的头上,说是朝廷关闭的交易榷场,破奴军将士生存艰难,如今破奴军将士沦落到四处劫掠谋生的掠凄惨境地。他表示在大明最可恨的人就是那帮不认祖宗的明奸,特别是阉党余孽危害尤其巨大,这次建奴派遣的刺客几乎都是阉党在锦衣卫中残渣余孽。张平安还体贴地告诫崇祯皇帝,要小心阉党发动对皇帝的刺杀。张平安在奏章中指桑骂槐,令孙承宗既无奈又愤怒。张平安显然知晓了刺杀全过程,明里暗里嘲笑崇祯皇帝使用手段下作。

    孙承宗虽然不清楚刺杀张平安的全部内情,他作为官场老将仅凭直觉也能猜测到崇祯皇帝与此事的关联。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他从小狐狸张平安奏章中隐隐察觉到建奴入寇的急迫。孙承宗一面把破奴侯的奏章让郑泰按规矩上呈礼部,他写了一道建奴入寇在即的奏折上奏崇祯皇帝。当崇祯皇帝朱由检接到破奴侯对破奴军入关解释奏章后,立马激动得热泪盈眶,这锦衣卫办得啥事呀,看样子破奴侯这个狗东西抓住锦衣卫的把柄。

    本来崇祯皇帝可以用大义的名分下诏斥责破奴军的僭越行为,但破奴侯的这个奏章给予了朱由检重重一击。崇祯皇帝猜测破奴侯手中掌握的把柄一定不少,他还不敢向骆养性去询问此事,要不然他指使锦衣卫刺杀勋贵的罪名就将会被彻底坐实。朱由检坐在书桌后恼怒异常,他必须要化解破奴侯出的这个难题。其实化解破奴侯难题不难,兵部尚书孙承宗给出解决此事的方向,那就是转移朝堂官员们的视线,把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入侵大明的建奴身上。

    于是在廷议时,崇祯皇帝根本就不提破奴军入关攻击蒙古人的事情,朝堂上讨论的都是如何应对建奴入侵的大事。至此,张平安试探崇祯皇帝的底线大获成功,这件事让张平安清晰地看到了崇祯皇帝的软肋所在。在风雨欲来风满楼的京城,到处都是建奴入侵的各种消息,有钱的富人纷纷向南逃离,他们要远离京城这个战火之城。朝廷下了勤王诏书,调集直隶周边大军入京勤王。这时,大明朝廷官员们突然发觉,破奴军入关攻打蒙古人还是有好处,至少陕西闯贼因破奴军大军压境而不敢轻易乱动。

    大明朝廷因此可以调集太原和大同边军勤王,万全都司精锐骑兵自然也在征调范围。同样,崇祯皇帝下旨调破奴军入京勤王,朱由检按照破奴侯张平安的奏疏推测,对大明极有成见的破奴军只会落井下石而不会在这个时候勤王。果然,勤王诏书发到破奴城宣慰使司驻京衙门后,郑泰代破奴侯回复称,此事一定急报大明忠臣破奴侯后就没有了下文。大明兵部尚书孙承宗此时已经是忙得焦头烂额,各地前来勤王的大军已经达到三十万人马,到处是向他伸手要粮草、开拔银的大军,可悲催的是孙承宗手里是粮银皆无。

    在内忧外患万般无奈之下,孙承宗只能是厚起一张老脸向破奴城宣慰使司筹借钱粮。郑泰的回答倒是爽快,他答应出借白银二十万两、粮食十万石,但郑泰开出了条件,崇祯皇帝必须下诏开放张家口榷场。

第七百五十九章大明劫之烽火遍野(十二)() 
孙承宗在得到郑泰的回答后满口苦涩,小狐狸的手下一定是事先得到了张平安的指令,借此要挟大明朝廷。孙承宗对此毫无办法,朝廷户部银库干净得连老鼠都不愿意在这里做窝,大内皇帝私库也掏不出银子。崇祯皇帝在接到孙承宗的奏报后,心情平和了许多,破奴侯人不是东西但他的要求并不过分。前些日子朱由检发动京城勋贵和官员们捐款,抠门的勋贵们连一文钱都不想出。由此,崇祯皇帝对京师勋贵们彻底绝望,他看不起这帮要钱不要命的蠹虫。

    坐了五年多龙椅的朱由检,在政治上逐渐成熟,特别是刺杀张平安这件事上他的默许犯下了大错。张平安带领强大的破奴军,要是有样学样的话,他这个皇帝的宝座还不知道是谁家来坐。只不过朱由检醒悟的有些晚,要化解他与破奴侯之间的仇恨,并不是他下令开放榷场这么简单。困境之中的崇祯皇帝,也向破奴侯学会了讨价还价,他派秉笔太监曹化淳去张家庄与郑泰商议筹借钱粮一事。这次崇祯皇帝给出了曹化淳退让底线,准许开放榷场,不再限定物资禁止交易的种类。

    有了崇祯皇帝的退让,郑泰很是惊讶,虽然张大帅来信给出了二个开放与不开放榷场的设想,却没想到皇帝的退让是如此之大。只不过崇祯皇帝有过先开放后关闭榷场言而无信的先例,郑泰谈判的重点放在崇祯皇帝如何不会在战后反悔上。其实郑泰心中早有方略,那就是崇祯皇帝下明诏并刊载在邸报上,如此一来爱颜面胜过爱生命的崇祯皇帝几乎没有反悔的可能。这点谈妥后,接下来就该商讨如何还债的问题,崇祯皇帝借完银子后就没有打算归还的意图。

    郑泰不是傻子,他向曹化淳直言,破奴侯视财如命向他借银子不还的后果相当严重。对于郑泰所言曹化淳深以为然,破奴侯张平安在银钱上从来就不大方,大明税赋就那么一点,每年的秋税还没有收齐,就已经被朝堂诸公瓜分完毕。曹化淳想了半晌提出拿皇家采买抵充借银,郑泰依旧不能答应。曹化淳提议郑泰之所以不答应,就是皇家采买就是个无底洞,经办采买太监常常数年不结算银钱,不把商家折磨得倾家荡产绝不罢手,因此,皇家采买这个差事每个商家无不避之不及。

    不过曹化淳的建议倒是给郑泰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大明朝廷数年收不上来的盐税。南直隶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他们银钱多得可以花海量银钱斗富捧花魁,据说他们每年仅此一项各家就能花掉百万白银。可每年上缴朝廷的盐税,他们是能拖就拖能逃就逃,数年来他们拖欠的盐税达到了千万之巨。在南直隶扬州盐商天不怕地不怕,官场就是他们最大的保护伞,勋贵也在其中多有股份,也正如此朝廷盐税收不上来也就习以为常了。

    大明朝廷盐课提举司和都转运盐使司各级官吏,被扬州盐商养得以不食朝廷俸禄为荣。大明正德年后,盐商已然不把皇帝威权看在眼里,只要是新上任盐务官员无不被其收买。扬州盐商不怕官员不怕皇帝,唯独害怕数千里之外的破奴侯张平安。天启年间扬州八大盐商被破奴侯一次灭了三家,这个血腥的经历足以震慑扬州盐商不敢对抗破奴城宣慰使司。为此,郑泰提出破奴城宣慰使司会同破奴侯府,用三百万两白银现钱,购买被盐商拖欠大明朝廷的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盐税。

    郑泰给出的价码令曹化淳顿时失态地瘫软在地,曹化淳何尝不知道内情,扬州盐商拖欠朝廷盐税不过一千一百万两,这郑泰狮子大张口一下就多出四百万,而且郑泰代表破奴侯府一次就拿出三百万两白银,这下子就能解决崇祯皇帝面临银钱短缺的急迫。稳定心神的曹化淳心中暗自盘算,按照破奴侯心狠手辣的手段,扬州盐商还真没胆不还破奴侯的银子。在曹化淳看来,反正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银子,不要白不要。

    心有定策的曹化淳,爽快地与郑泰讨价还价,曹化淳这时发觉人见人恨的破奴侯张平安,在银钱方面还是有很可爱的地方。经过二个时辰的磋商,曹化淳与郑泰达成了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