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是原来的上海特科负责大同幼稚园计划的地下党听到了什么风声,冒着危险直接找过来了吗?

    照杜月笙这么大张旗鼓的找人方法,不说惊动四方,惊动一些相关人士还是很有可能的。不过,上海地下组织经过戴笠不遗余力的打击,尤其是在其所谓“细胞渗透”行动中,整个上海地下组织不仅全军覆没,就连全面接管了上海地下组织的陈云、康生和潘汉年,最后也不得不全部放弃了上海地下工作而悉数撤出了本地区,不可能还会留下什么“种子”吧?不少字

    孟遥沉吟了一下,随即不动声色地命令道:“让他们从市区码头进来吧,不管是谁,这时候不顾一切找来,不能不见。”

    就在这时,从会议室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欢呼雀跃声,从还显得十分稚嫩的声音就知道,这些流浪儿虽然连饭都吃不上,但毕竟是身处最繁华的大上海,对极具视觉冲击的电影什么的还是很懂行的,当然一看到这些,自然也就控制不住少年的天性了。

    寻着身影,孟遥也轻手轻脚地摸了进去,看到整个会议室已经漆黑一片,银幕上也开始有了画面,于是冲工作人员竖起手指,找了一个角落坐了下去。

    正看着,高志远也寻了过来,低声说了一句:

    “孟遥,曾中生他们听说在放什么电影,吵吵嚷嚷的也要看,不然就要说我们对他们不公平。没办法,我已经安排着将他们一个个放了进来,想看就让他们也跟着孩子一起看吧,平日也怪可怜的。”

    “靠,这又不是什么故事片——”

    孟遥笑着咕哝了一句,随即抱起双臂继续欣赏起来:“那就让他们看好啦,只要自己不受刺激,回头瞧瞧自己一路走过来的画面,就怕他们哭鼻子。”

    “不会吧,孟遥。”

    高志远有些不悦地嚷了起来,但很快又自动压低了声音悱恻道:“我的孟大营长,开玩笑要有个分寸,别说我没提醒你。”…;

    孟遥呵呵一笑,举手投降道:“好好,是我用词不当,奶奶的。”

    正说着,全场忽然就是一阵惊叫:“啊,这不是就在我们身边的孟将军吗,他怎么、怎么到了雪山上呢?”

    随着叫喊声,画面中忽然出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红军战士,手里拄着一根发黑的树枝,几乎是一步一蹒跚地被镜头逐渐放大,最后只有一张充满了警惕目光的脸庞占据了整个画面。

    于是,很快这个特写镜头便被定格了数秒钟。

    全场也不由自主地极度安静了下来。

    因为,在这个红军脸上,孩子们不仅看到了一张几乎与他们是一样年龄、而且同样是饥寒交迫的神情,就这一下,他便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孩子的心。

    换做他们,他们可以爬上这么高的雪山吗?

    无数沉思的目光中,镜头忽然一摇,便对准了在他身后数百米远的一溜长长的队伍。而且这个镜头,很巧妙地是从这名红军背着的那杆破套筒长枪缓缓摇过去的,因而这支枪的出现,又让孩子们发出一声声惊呼:

    这个像他们一样年轻、穷困和饥寒交迫的人,竟然还是一个战士

    正在这时,孟遥忽然听见一旁高志远的唏嘘声:“孟遥,我们应该给岳军记功,他留下了红军最真实的场景。”

    孟遥紧紧盯着画面,不满地嘘了一声。

    老实说,从长征回来直到去德国与希特勒会面,他同样是第一次看到这些带回来的最原始图像,估计岳军也都还没来得及剪辑和制作。

    不过,就凭这两眼,岳军这家伙的确有两把刷子,很好地抓住了红军最具神采的一面。

    那一排排在洁白的晃眼的雪山上低头攀爬的红军队伍,远远地望去,就像一个个渺小而无助的蚂蚁挣扎在茫茫雪原之上,叫人看上去是那样为他们揪心。然而就在这时,一面鲜艳的红旗突然进入到镜头中,在猎猎狂风中迎风招展。

    紧接着,一个又一个战士走进画面。他们有的手牵着手,有的则拉着一条长长的布带,彼此低垂着头,但却是义无反顾地一步一步向前挺进着。

    更多的人,却是半闭着双目,一任寒风将一片又一片的雪花吹打在他们脸上。开始他们还有人试图去拂开不断堆积在身上的雪花,但最后他们却无一例外地被越来越稠密的雪花所包围,直到就连特写镜头也都无法看清他们的模样,只能模糊地看见一张还露在外面被冻僵的脸庞。

    但是,没有一人屈服,更没有一人因此而停下。

    当镜头以滑行方式一路向后拍去,孩子们这才发现,每一个红军战士虽然都是默默无语,甚至有的走着、走着,一头栽下去,但只要他们能挣扎着爬起来,他们第一个动作就是紧紧地去寻找他们的那杆枪,然后很自然地又会举头去寻找那一面飘扬的旗帜。

    然而,当镜头最后无情地定格在一些石雕般倒毙在一旁的红军战士,镜头似乎也一下子有了情绪的波动,画面一度雪花一片。

    直到一个衣衫褴褛、几乎就是一层单衣的红军,斜倚在一块巨石前,两眼微微眺望着前方,一手握着他手里的枪杆子,一手微微抬起,好像是在召唤着什么,又好像是在催促这什么,就那样永远被定格成为这个样子。

    而在他的背上,还紧紧扣压着一个黑乎乎的大铁锅。

    他似乎在说,“同志们,别管我,快下山,下山就是胜利。”

    他似乎还是在说:“同志们,向前看,我只是累了,我只是坐下歇歇。”

    他似乎还在说,但喉咙里永远都不会再向他身旁接踵而过的战友们,发出任何有生命的声音了。

    然而就在这时,有一个同样趔趔趄趄的人出现了,他替他喊出了要说的话。

    他穿着同样的单衣,脚踩同一双草鞋,唯一不同的是,他手里没有一杆枪,有的只是手中紧紧握着的一根仍在微微发颤的树棍。甚至,他也是刚刚才从没膝深的厚厚的积雪中爬起来,然后便倔强的昂起头,高高地挥起他的手臂大喊着:

    “英勇的红军战士们,敌人打不垮我们,雪山同样打不垮我们。不要停,不要看,翻过雪山就是我们最大的胜利。这些永远留在了雪山上的战友们,就是我们这次长征最好的墓志铭……”

    不知是谁,也许是曾中生,也许是罗世文,甚至有可能是突击营的官兵,突然振臂高呼一声:

    “红军万岁,伟大的红军精神万岁”

    就在这一声声振臂高呼声中,一个稚嫩的声音也突然紧跟着喊了起来:

    “爸爸,爸爸,我们在这儿——”

    。,

第396章、他就是皇太子裕仁

    一件看似棘手的事情,就这样因为一些列超时空的摄影技术而不经意间轻易解决了。因为看到父亲和他所率领的队伍,毛家兄弟也彻底解除了所有的戒备之心,向孟遥敞开敞开了所有心扉。

    因为后面他们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父亲以及他们都很熟悉的周恩来、陈赓等人,对待孟遥就像对待他们的亲人一样。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看到了孟遥和他所率领的空降师官兵们,是如何令人瞠目结舌地从天上一跃而下,会飞的蜻蜓又是如何忽上忽下地翻飞着,为陷入绝境的红军队伍带去了无数救命的物资。

    当然,与毛家兄弟感到同样震惊的还有他们身边那些更多的孩子们。此刻他们看向孟遥的眼神,在感激之外,似乎又平添了许多许多新的内容。所以,当后来孟遥问他们是否愿意留下来,他们不是简单的答应,而是又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

    而那三位突然来访的客人,不是别人,居然正是当年负责大同幼稚园的董健吾,以及奉命一直处于“冬眠状态”坚守在上海的徐强及其他的妻子李云,这也是特科唯一在上海幸存下来的地下种子。

    见到涉险而来的董健吾等三人,孟遥才知道红军几大方面军在陆续回归延安之后,周先生便指示李克农立刻着手重建国统区的地下组织。就在突击营为毛家兄弟一事急电问询的前后,冯雪峰已经奉命从延安带着新的密电码本启程来到了上海。

    当然,这个尚属机密的行动,延安方面在电文往来中是不可能、也没有机缘向孟遥做什么通报的。

    既然真正的监护人找上门来,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孟遥就可以不用在操什么心了。当然,为确保万无一失,孟遥还是向延安确认了一遍之后,方才将毛家兄弟亲自送到了冯雪峰手上。

    至于后来他们是怎样为毛家兄弟办理经法国去往莫斯科的行动路线,因为法国大使馆的刁难,又来找突击营帮忙,他就不知道了。因为那时,他已经带兵飞往了日本皇宫。

    此事一了,日本方面也很快传来了期待已久的消息,从本月23日开始,种种迹象已经证实了孟遥此前为他们提供的信息,日本皇宫以及首相府确实异象丛生。

    等到戴笠从南京亲自赶来,而杜月笙也兴冲冲地带着消息赶到崇明岛时,伊尔早已载着孟遥以及一个加强连的空降师精锐飞抵到了日本皇宫附近。

    这一次再度“光临”岛国,可不像上次跟老蒋一起来搞什么“陪太子读书”了,经过“访日事件”那一番闹腾,伊尔及其歼20编队早就两纵两横地将小日本国土来回“耕耘”了两遍,最后离开时还像后来的俄罗斯强横地以老旧的“熊式”战略轰炸机都敢绕日飞行那样,也这么探照了一番,小鬼子老巢的所有战略性的要冲、关隘及其重要目标,以及相关的地质地貌,山川河流的分布走向,回去后就被突击营迅速编写了一套完整的模拟攻击程序,并成功地与伊尔战区指挥系统、歼20远程打击系统以及武直战役覆盖系统,形成了完美的数据链和程序交换编定。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日本小小的本土岛国之上,突击营几乎已经可以从空中长驱直入,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如果说唯一还不敢夸海口的陆上部分,还需要时日,但那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而这,也正是这次孟遥需要借助于戴笠和杜月笙的军统渗透系统和青帮的江湖势力的地方。

    等到突击营无论从空中、海上还是陆地都可以长驱直入的那一天来临,只要世界格局一旦重新洗牌,突击营对小日本的地面占领和分治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了。那时,也就到了小鬼子该尝尝被占领、奴役和**的滋味了。

    却说此刻在皇宫附近约3公里之外的一片不起眼的民居中,正聚集着一群同样毫不起眼的平民打扮的人。然而如果要仔细观瞧,就会发现这些人不仅浑身充满了煞气,而且单看他们的那一双眼睛,就知道那绝不是一双普通老百姓可以拥有的眼神,它们不仅发出怪异的猩红色,而且还从里面射出一道道无限戾气和极不耐烦的不安分。…;

    没错,这就是以皇道派青年军官秘密团体首领之一、日本本土近卫军第三联队大佐高桥实木为首的政变核心。经过长达半年的策划和联动,今天,他们终于要动手了。

    根据他们在皇宫以及首相府的内线提供的准确情报,皇太子裕仁已在今天上午召见了包括内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教育总监渡边定太郎以及多位统制派的陆、海军高级将领举行闭门会议,很可能就是秘密商讨如何进一步抬升统制派在日本军部的势力,从而给予皇道派势力再次重拳打压。

    而居中进行联络、协调和上传下达的,正是那个刚刚从以青年军官团体为主体而秘密结社的皇道派叛变投身到统制派、从而一举成为天皇侍从长的铃木贯太郎。

    这个混蛋,将皇道派所有秘密和盘托出,已经成了他高桥实木最大的敌人。如果再不动手,等到他把刀架在他脖子上的时候,不知将有多少青年军官团人头落地。但是,政变必须要有一个师出有名的大旗。现在,他们唯一争论的,就只剩下这个问题了。

    “高桥君,皇太子虽然可恶,并且一开始就站在统制派一边肆意打压我们皇道派,但我们决不能对太子动手,这是一个底线。”

    “是的,高桥君,如果我们要向获得天皇的认可以及全国的声援,尊皇讨奸这个旗号就一定的打出去。”

    作为此次政变最核心的文官幕僚,小野渡三郎早就准备了一套文件,狞笑着将它抛了出来:

    “诸君,不要再吵了。我们是天皇的忠诚卫士,这一点是谁都不可以逾越的。我们这次采取断然行动,不是为了保命,更不是为了我们青年军官团跟他们统制派争风吃醋。都给我听着,我们是为了昭和维新,尊皇讨奸,这就是我们行动的唯一目的。”

    “都听清楚了吗,以后无论对谁说起今天的事情,就是对自己的老婆,我们也只有这八个字,昭和维新,尊皇讨奸。”

    高桥实木也是一声狞笑之后,起身握着手里的银柄樱花指挥刀开始下达命令,直到将在场的所有政变军官都指派完毕,这个看上去长得比一个矮冬瓜还要丑陋的倭寇,方才得意洋洋地走出这片略显破败的民居区,跳上一辆装甲车直奔数公里之外的永田町而去。

    尘土飞扬处,几双警惕的目光一闪而过,随即重新消失在旁边的门板之后。

    其中一个留着仁丹胡子的日本大汉,摸着下巴想了半晌,最后打出一个响指对一个守候在电话机旁的人示意了一下,那人立刻拿起话筒,拨出一串号码然后将电话递了过来。

    “你们的,只要听见永田町发出第一声枪响,任何事情都不要想,立刻给我在那里发出信号。还有,那个发信号的机器,不要照他们说的那样按下机关人就跑掉,一定要给我不惜一切代价带回来,就算有人被发现、被抓也在所不惜。”

    此人名叫虹口正夫,正是青帮在日本的最大堂口的总堂主。有趣的是,当年杜月笙发现他的时候,就是因为他这个名字而一下子对他产生的兴趣。

    “虹口君,这个机器按总帮主说的装有自爆装置,会不会——”

    电话旁的人刚提醒了一句,虹口正夫抱着双臂便是一声大笑:“哟西,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吗?你这个蠢货,杜先生跟我说的可不是这样的。”

    看来,突击营的任何一件小东西,在世人眼里都是宝贝。

    作为事前被迅速传递到日本青帮手中的这个小物件,其实不过是突击营新近开发出的一种专为战机和远程火炮系统提供精确定位的识别器,目前这还是第一次投入实战应用。

    同时传递过来的还有给戴笠的潜伏组一套,同样也被他们盯上了。

    在即将开始的政变事发地永田町附近的另一处秘密集结地,身为此次配合突击营突袭皇宫行动的军统特别小组负责人、实际掩护身份为天皇侍卫队二厅外务三队上等兵的藤泽秀石(实名藤泽秀),便是像虹口正夫如出一辙地对他的行动队员下达了一个命令,同样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在定位器发出信号后,不惜一切代价拿回它。…;

    呵呵,为了防止别人对机器动脑筋,孟遥在定位器研发生产之初就定下了必须要有自毁装置的命令,可叹这些人竟然还真的对他动起了脑筋。

    26日正午时分,恰好飞过富士山的伊尔收到了定位器发出的第一波集束红外信号。

    “营长,政变果然在今天开始了——”

    身为目前突击营最为王牌、同时也是孟遥手中出勤率最高的营指直属空降师,毫无争议地又是这次行动的主体。而这次前线指挥员,同样还是那位参与了西沙夺岛行动的空降师第一机步团的团长姜成。

    孟遥看了看手表,随后探询地望向身旁的庞华。

    作为这次行动至关重要的成败关键之处,就在于空降的突然性和精确性,并且为了尽可能达到零伤亡的作战目标,就要求误差率不得超过600平方米范围,这就必须有庞华这样的电子特别小组随时保驾护航了。

    可是,直到伊尔已经收到了第二个集束信号,紧紧盯着雷达屏幕的庞华依然没有松口。或许,他还在等待着伊尔的主动机载雷达对目标的完全照射完成吧。

    当伊尔按照备用线路又盘旋一圈回到预定目标上空,庞华才抬头看着孟遥点了点头:

    “营长,可以了,预祝行动成功。”

    孟遥一听,起身把手一挥,紧跟着走进了第二空降梯队中。

    接下来,伊尔将在歼20的保护下继续滞空90分钟。也就是说,倘若孟遥及其空降指战员不能在90分钟解决战斗,并迅速与捕获在手的皇太子甚至是天皇达成协议腾出一个机场,伊尔就必须自行返航。而他们,也就只能采取第二套方案,挟持着人质前往北部海岸,去与可能已经抵达到附近海域的黄老邪艇会合,而后从海上撤离了。

    这次行动,除了伞降之外,孟遥和一整个加强连的160名空降师官兵,每人还同时配备了一套机降的微动力滑翔伞,在保证误差不超过600平方米的基础上,可以更为迅速和精确地直抵皇宫内部。

    因此,当孟遥带领着他的空降师指战员如飞龙凌空般地突然从天而降,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居然不是他们早就准备以密集火力压制的天皇侍卫队,而是放眼望去四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以及丢弃在各个角落的枪炮。

    很显然,以虹口正夫为首的多达1500人之众的参与政变的日本青年近卫军团,加之又是突然袭击,来自皇宫贴身侍卫队的抵抗将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些常年侍卫在皇宫周围的小鬼子,怎么也不可能想到。此刻正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的中国,竟然还有一只可以随时如天兵天将一般降临到他们头顶的中**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些自认为是亚洲甚至整个世界救世主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最好写照。

    可以想象,当空降师绕过那些被自己人残杀的尸体,趁乱在皇宫个个要处迅速构建了多层次防御之后,如梦方醒的虹口正夫军团这才反应过来,调转枪口欲图反扑之时,孟遥早已带人找到了最后一处负隅顽抗的日军,在出其不意地击毙了正在外面围攻的日军青年近卫军叛兵后,里面立刻便停止了射击,紧接着就欣喜万分地跑出来一个手舞金色樱花指挥刀的小鬼子。

    “哟西,哟西。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