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秀贤见师父竟然向自己陪罪,这可是前所未见的事情,心中自是大乐。待他听完杨疆闲的话后,暗道:“吴大哥传我‘捕风捉影’的眼法师父又不是不知道,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可是他随即便明白了,估计师父这是看不清吴天远的身形和动作,这才厚着脸皮来找自己讨要这门功夫。只是天下只有师父教徒弟武功,哪有徒弟传授师父绝技的?师父拉不下脸皮来与自己求讨,所以便要绕着弯子点醒自己了。
依着乌秀贤以前的心性,即使是师父前来求自己,自己说什么也得刁难杨疆闲一下。可是现在吴天远与张三丰的剧斗正酣,此刻他也顾不得捉弄自己的师父了,当下便贴到杨疆闲的耳边,将“捕风捉影”眼法的口诀说与杨疆闲。说完之后,也不再理会杨疆闲是否学成毕业,便将自己的目光再度向场中争斗不息的二人投去。
而杨疆闲照着那“捕风捉影”的眼法一试,果然只见吴天远那疯狂飞旋的高速倏然慢了下来,一招一式,竟收眼底。看来这玩意果然管用,当下他忙将这个法门又传给师侄“赤手搏龙”崔庆余以及自己的辩论伙伴灵海大师。而灵海大师等人则又将这个法门传给与会的各派掌门。
就在杨疆闲与灵海等人忙得不亦乐乎之际,楚春城则找上了李越前,向李越前讨要了李越前的那个名唤作“全看见”的眼法。他也将这门眼法又传给了独行狼与钟尚隐等人。
等到钟尚隐看清吴天远的招式之后,才发现吴天远所使的武功竟然是“龙腾八荒阵”中的武功。原来“龙腾八荒阵”中的武功竟然不用兵刃也可以转变为掌法拳法指法,这可是钟尚隐所没有想到的。当吴天远将“句芒神锏”中的招式使出时,刹时间便如春满大地,指风轻柔中透出凌厉,生生不息之意中却暗藏无尽玄机。钟尚隐曾修习了数月的“句芒神锏”,自谓已深得其中三昧,可是此时再看吴天远使出“龙腾八荒阵”的武功来,才知道自己所习不过只是“句芒神锏”的皮毛而已。而且“龙腾八荒阵”在吴天远的手中,已不需要八人成阵了,他自己似乎便可以在瞬间站定八处方位组成“龙腾八荒阵”向张三丰发起怒涌狂潮般的攻击。钟尚隐平生以来还从未见过有人可以这样施展武功,他只看得如痴如狂,不能自已。
渐渐地,吴天远所施展的武功逐步超出了“龙腾八荒阵”的范围,却与《武学心得》上的人形一一相印起来。而李越前与柳含紫对那本《武学心得》已经琢磨大半年了,许多疑难一直萦绕在心中挥之不去。今天,吴天远现身说法,亲身示范给他们观看,许多久久郁结在心头的疑问顿时一扫而空。这着实令他们狂喜不已,李越前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大声叫好。
这是攻与守的较量,这是快与慢的搏杀,这是博杂与精纯的争衡。张三丰垂震武林近百载,平生会过的高手不计其数,可是如吴天远这样的对手他却是第一次见到。张三丰虽然知道单以速度而论,普天之下无出吴天远之右者,可是当真交起手来还是令其难以置信,即使他设下重重禁制,却仍难以控制住吴天远那如脱缰野马,变幻无常的身影。而吴天远的手中虽无兵刃,可是锤风鞭影,剑气刀风在吴天远指掌之间幻隐幻现,至于鹰飞兔脱,牛步鸭形以至于风起叶落、水集云合之势也在吴天远的招式中更是层出不穷,实是穷尽宇宙之变化,似乎世间万物的一动一静皆可以化入武功之中,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张三丰与吴天远剧斗千招之中,吴天远竟不曾重复一招,这也是他平生所未遇到过的事情。到这时连张三丰也搞不清楚吴天远的心里到底装了些什么,怎么能施展出如此构思精巧,丝毫不带烟火气息的千招万式。突然间,张三丰似乎从吴天远那幻生幻灭的奇招妙式中看出了什么来,情不自禁地会心一笑。
与之相反的却是无论吴天远的身法如何迅急,也不论吴天远使出如何匪夷所思,令人难以想像的招式来,张三丰却只凭着“太极十三式”便将其一一化解。吴天远只觉张三丰一招一式当真是浑然一体,总是在间不容发之际将自己的攻击封在双拳之外。而张三丰的掌风拳劲之中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回旋之力,拖拽着自己的身形,限制着自己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这股力量虽然不大,却经久不衰,自己若不小心应付,便有愈来愈强之势。有几次吴天远稍不留神,身形便不由自主地迟滞下来,差点没能抵挡住张三丰乘机发起的反击。以前吴天远只道普天之下只有自己所修炼的“三昧真火”可以长久地滞留于体外,却没想到张三丰的“无极真气”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无极真气”无形无影,更令人难以捉摸,难以防范,饶是吴天远精通天下武学,一时之间竟也无法消弭这缠绕在其身周的重重潜劲。
吴天远与张三丰举手投足之际也决不似其他武林高手那样带起呼啸的罡风,两掌相交时也从不发出轰然的巨响。他们都是使用力道的大宗师,全身所有的力量都只聚于发出攻击的一点之上,所发出的力道也全部命中于敌手的身躯之上,决不容一丝外逸。因此,两人的搏斗显得异常的安静,只是当两人掌指相交之际才发出轻微的“波波”声。可是两人足下的一方方大青石板却在不经意之间悄无声息地化为齑粉。偶尔有轻风吹过之际,立时扬起漫天轻雾。
第十一章 巅峰对决(三)
与此同时,吴天远与张三丰头顶之上均是白气蒸腾。张三丰头顶之上的水气如晕轮一般罩于头顶三寸之处,凝而不散,另有一股青气却从顶心中喷礴而出,将头顶的那如晕轮般的水气吹得好似云翻浪涌一般,当真是蔚为奇观。而吴天远的双目中却是红光大盛,两道晶红如火的光芒如霓虹般射出双眼两尺之外,将吴天远的俊面映照得红光灿灿。谁都知道此刻二人实至性命相搏的阶段,双方任何一人,只要有丝毫差迟,或是内力岔息,立时便会堕入万劫不复之境。
而吴天远的招式也开始脱离《武学心得》上的那些图谱,变得越来越奇幻莫测,令人难索解,甚至李越前都开始看不明白。然而这时,却也没有人敢去思索吴天远这些招式中的寓意,都忙着将其一招一式凝记于心底,带回去日后再加以琢磨。
时间悄悄地流逝着,谁也没有在意身边还有这样一件事物在不依人们意志转移地运行着。太阳悄然西沉,黑暗降临大地。燕王朱棣命人在练武场的四周燃起数十根火炬,将场中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而吴天远与张三丰的争斗依然没有停止,瞧着这情形,两人即使再斗到明日天明也难分胜负。
不知何时,吴天远那快如迅雷疾电的攻击突然间缓慢了下来,这样的变化实让场外诸人惊奇不已。要知道吴天远的武功一向是以快打慢,吴天远这时突然间放慢了速度,难道是他的内力不继还是出于别的什么目的?而当“武当派”众弟子见到吴天远所施展的招式无不失声惊呼起来:“‘太极拳’!”
对于这“太极拳”,“武当派”弟子再熟悉也不过了,是以他们是决不会看走眼的。自张三丰创制太极拳剑以来,卢秋云等人可以算得上毕生浸淫于其中,可是当他们眼见吴天远使出的这一招“太极拳”是那样的舒缓自如,飘逸灵动,竟不带丝毫烟火气息,估计整个“武当派”中除了张三丰之外再无第二人可以这样使出“太极拳”来,实是令他们自叹弗如。
甚至连楚春城、杨疆闲、“南荒三魔”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搞不明白,为什么吴天远会在这时使出“太极拳”来,难道是吴天远黔驴技穷了不成?要知道张三丰手创“太极十三式”,单以“太极拳”而论,再也无人可与张三丰争锋,吴天远在这时使出“太极拳”来岂不是自寻败途?
可是当“武当派”众弟子们再仔细一瞧,却发现吴天远所使的“太极拳”招式与祖师爷张三丰所创的“太极十三式”大不相同,但从拳路与拳理来看,吴天远所使的确是“太极拳”无疑,只是吴天远所使的“太极拳”依然很快,处处争先,似乎违背了“太极拳”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拳理。
纵然楚春城、李越前、灵海等人越看越迷糊,可是他们仍然坚持看下去。特别是李越前,他深知大哥的心性,如果大哥当真是黔驴技穷的话,也不待落败,便会自承不敌张三丰,绝不会为了面子死撑到底的。因此,他知道吴天远突然间使出“太极拳”来自然有自己的道理。
看着,看着,也不知看了多久,李越前突然间看明白了。他只见张三丰所施展的“太极十三式”当真是含阴混阳,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而吴天远的“太极拳”却是似有还无,无阴无阳,飘渺虚空。如果说吴天远的“太极拳”象征着无,那么张三丰的“太极拳”就寓意为混沌。
到这时,李越前突然间想起在“清虚别府”时,柳含紫曾给他读过的那段话来:“张三丰之道由简入繁,以太极化万象。吾之道当反其道而行之,自繁而简,以千变化虚无。”一想到这里,李越前不仅对照现在吴天远所施展的“太极拳”,甚至于对照吴天远先前所旋展的武功招式,这才发现吴天远从出招之时起便始终贯彻着这一宗旨。而张三丰的“太极十三式”也同吴天远一般,从头至尾都将“混沌”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汗水在李越前的额头显现,他这时才明白吴天远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精妙绝伦的武功不用,却单单在这一时刻使出“太极拳”这种吴天远本不擅长的功夫来,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却是点醒自己与楚春城这些执迷不悟的家伙,不要总盯着招式看,而是要看他们所施展武功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也就是在这时,独行狼、楚春城、杨疆闲、卢秋云等几乎同时发出一声惊呼,看来他们也同李越前一般,看出其中的门道来。至于,乌秀贤、东方天珠与柳含紫这些武功较低之辈,却依旧是满面迷惘,看得如堕云雾之中,始终不明白独行狼等人为何会发出惊呼。
而这时的张三丰所施展的招式也开始脱离“太极十三式”的范畴,当真是千变万化,难以穷述。只看得“武当派”众弟子一个个血脉贲张,发出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喝采声。
吴天远的“无”却从四海八方侵袭过来,不停地压榨着张三丰的“混沌”,似乎要将其撕得粉碎,并重新回归“无”的状态。而张三丰的“混沌”却不甘示弱,奋力反击着吴天远的“无”,巩固着自己的地位,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范围。而吴天远的“无”却始终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他们俩纠缠着,胶着着,撞击着,然而他们俩无论如何努力,始终却保持着两分的局面,谁也不能显示出一丝一毫的优势出来。
独行狼与楚春城等人明白,吴天远突然间选择“太极拳”决不是偶然的。眼下再也没有一种武功可以如“太极拳”那样贴切地表现吴天远与张三丰所对武学的追索与认知。他们看着这两大武学高手用“太极拳”演绎着宇宙初生,鸿蒙乍开时的情景时,他们无不如饮百年陈酿一般,令他们荡气回肠,令他们沉醉其中。到这时,灵海等人方知原来武功也可以这样表达,方知当吴天远与张三丰的武功真正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之后,他们看见了什么。到这时,“峨嵋派”掌门静尘师太才真正体会到柳含紫送来的那两张请柬弥足珍贵,而“崆峒派”掌门无尘道长与“华山派”掌门韦贵生也清楚,他们屈尊辱驾厚颜向“崆峒派”记名弟子李应昌讨要请柬,一点也不冤。他们知道,能目睹今日一战对今后武林大势的深远影响,获益最多的门派必当在日后傲视江湖。
而吴天远与张三丰到此时,都烦腻了这样不胜不败的局势,他们明白如果一味地持重下去,便是再斗上万招也分不出胜负来,因此他们再也不想再这样耗下去,不约而同地想到行险一击,以战胜对方。决定最终胜负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吴天远发出一声震天长啸,身形几乎在一瞬间到达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速状态,场外的任何人都不再能看清他的位置所在,却只见到一道青色的流光在张三丰的身周幻动不息。即使是张三丰也没想到吴天远竟然能够施展出如此快捷的身法来,他只觉着吴天远的身法再能快上一线,自己必将无法抵御,自己所构筑的一道道防线将彻底崩溃。而吴天远也感觉到自己的速度提至极限,也已无力再将自己的速度提升分毫,自他出道江湖以来,从来示曾施展过这样的速度来,他却没想到即使如此,他那一浪快似一浪的攻击依然被张三丰毫不费力地封于双拳之外。
在一连串的掌风撞击的轻响声中,张三丰与吴天远的手掌接实了,吴天远的身影骤然停滞了下来,显得那样的突兀。两人的躯体都不住地颤抖起来,他们的双脚都无声无息地没入青石板下的泥土之中。吴天远的虎目中红光四射,灿若虹霞,映照得场外的火炬黯淡无光,而张三丰的双眼中也同样是精光湛湛,如长夜惊电般闪烁不定。
到了眼下这个地步,张三丰与吴天远对彼此之间的了解都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自己的任何一个举动,任何一种想法,对方都可以在一瞬间洞悉。因此任何出奇制胜的指望都是痴心妄想。况且,张三丰也非常害怕吴天远的速度能够再度提升,而吴天远也觉得对于这样的速度自己也难以为继,双方都不想拖延下去,尽早结束这场争斗,而拼内力对于双方来说却最为简单,最为直接的选择。
可是众人都知道张三丰百年修为,内力之精纯,天下不作第二人想。而吴天远的“三昧真火”则是道家无上心法,自大成以来却也是所向无敌。刘四海身上只被吴天远种了一点“三昧真火”便已然能横行江湖了,现在吴天远倾力而发,却也不知谁强谁弱。
而吴天远却只觉自己无坚不摧的“三昧真火”竟然尽数被张三丰封挡住,而张三丰的“无极真气”却是浩荡蓬勃蓄势待发。与此同时,张三丰也只觉自己的内力无法进前一分,而自己双掌却如触无数芒针,当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双方到这时方明白彼此实是势均力敌,难分轩轾,如果就这样硬拼下去,最少也得几个昼夜才能分出胜负来。到了那时,双方都得熬到灯枯油尽之境,至死方休,从目下情形看来,双方到最后多半落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张三丰与吴天远之间既没有深仇大恨,也没有非得与对方拼命的理由。到了此时,双方已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双方也不用说什么,便能明白彼此的心意。他们徐徐收回自己的内力,四只手掌缓缓地分开了。
张三丰与吴天远对望了许久,突然间两人皆抚掌大笑起来,他们笑得是那样的开心,笑得是那样的畅快,转眼间他们的笑声便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使得众人皆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与他们相同的笑容。张三丰道:“痛快!痛快!老道许久都没有这么痛快过了!”而吴天远也道:“真的很过瘾!在下自武功大成以来,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畅快!”
而杨疆闲等人到这时虽然微觉看得并不过瘾,却皆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毕竟张三丰垂震武林百年,一旦败在吴天远的手下,也太过令人难堪了。而吴天远则是他们的至交好友,若是在这里遭受重大打击,同样也会令他们面上无光。眼下这种结局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再好也不过了。
而这时,吴天远则向张三丰道:“张真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张三丰微微一点头,身形微长,冉冉而起,飘身落于练武场旁侧的屋脊之上,吴天远也如影随形,几乎在张三丰双足踏实的一瞬间,在张三丰的身侧幻现而出。而燕王朱棣也早已准备好了酒筵,盛情邀请大伙入席。众人自从进了燕王府后,到现在绝大部分人都是滴水未进。李越前那个大胃王,经朱棣一提醒,更是觉得自己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一听到有饭吃,也不待朱棣说第二遍,头一个便冲到一桌酒席之前。
此时宾客未至,酒菜还没上桌,桌上也只有一些充作门面的冷盘,而李越前也顾不上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将面前桌上的冷盘一扫而光,接下来他又移至他桌,照例将别桌上的冷盘吞吃得干干净净。待其他宾客到来之时,各张酒桌之上已是一片杯盘狼籍,甚至连独行狼这样的天生食肉兽,见到李越前这样的能耐,也是自叹弗如,甘拜下风。众人见到李越前这样的吃相,自然也没几个人敢与他同席。只有柳含烟姐妹、楚春城等人不嫌弃他,与他一道坐于空桌之旁。
吴天远见众人已然离去,才向张三丰问道:“张真人可知朱元璋突然间调燕王回京所为何事吗?”张三丰点了点头,道:“京城所发生的事情松风都已经告知老道了,所以老道也略知一二。此番朱元璋的图谋不小哇!多亏了你进入皇宫警告朱元璋,否则只怕这一会朱元璋便已经向整个中原武林下手了。”
吴天远叹了一口气,道:“朱棣这个人我没有接触过,张真人与他相处许久了,觉得他这个人如何?”张三丰道:“贫道与朱棣相处了几个月,觉得这个人很不简单,不但眼光独到,有雄才大略,而且还是一个可以相处的人。你问这个作什么?难道你想扶持朱棣不成?”
吴天远道:“到了万不得已之时,我只有出此下策了。我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让整个武林让朱元璋给毁了,也不能让这个天下随着朱元璋的故去而分崩析离。大不了,到时候我也来坐一坐楚春城的位置。”
张三丰皱起了眉头,道:“刺杀皇上终究不是件好事,而且朱元璋又是朱棣的父亲,你杀了他的父亲,他还会信任你吗?换句话再说回来,眼下的情势还没到那种不可挽回的地步。依老道看来,你对朱元璋的危胁应该还是有效的,否则,这一会‘昊天堡’早已被其铲平了。”
“朱元璋如果真的能将我的话听进去,那就好了。”吴天远无奈地苦笑一声,“在下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不过今天能听到张真人表明立场,实是让在下吃了一颗定心丸。老实说,如果张真人也站在朱元璋那一边,在下可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张三丰道:“这一点吴小友可以放心,贫道也是武林中人,绝不会坐视朱元璋屠灭武林的。”吴天远这时将话锋一转,道:“张真人有没有听说过《秘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