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后生跟在后面劝道。

    妇人哼道:“眼看着就要到了,偏偏下雪。倒霉还不能让人说了。”

    后生讪笑:“姑姑说的是。”

    这妇人和后生不是别人,正是杨潮的母亲赵氏赵兰和她的侄子赵康。

    “康尔啊,不是老姑说你,你看看人家王璞,明明隔着一层关系,反倒是爬到你头上去了。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

    在船上赵兰当弄清楚王璞竟然已经是旗总,而自己亲侄子竟然才是队正,不由感到一阵愤愤不平。

    那军队可是自己儿子的,怎么能先升外人,反而让自己亲亲的表弟屈居人下。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吗。

    赵康也叹道:“是康儿不对,康儿恶了表哥了。”

    赵兰哼道:“你那还不是替咱家考虑。由不得他,等我回去了。非说说潮儿,怎的这么是非不分。”

    赵康连忙道:“姑姑不敢这样啊,这样表哥还以为是我告状呢。姑姑放心,康儿靠自己本事,也一定能升官。”

    赵兰这才道:“你有这志气那是好的,咱是军户,该拼命的时候就要拼命。不过你记得,打仗的时候聪明点,该躲后头躲后头。还有。你表哥就交给你了,千万不能让人伤者你表哥。”

    赵康到:“我醒得了。”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看到王璞也爬上了甲板,顿时不说话了。

    王璞非常恭谨的走过来。先是给赵兰作揖:“姑奶奶。”

    又对赵康道:“表叔。”

    接着又道:“这上面冷,姑奶奶和表叔还是下船舱吧。”

    赵兰哼了一声看了看天,又来气了:“这么下下去什么时候能到家啊。书生不让回家过年,老天爷还让不让回家了,真是造了孽了。”

    对去年冬天没能回家过年一事,赵兰一直耿耿于怀,可是书生闹事的事情他也是历历在目,在苏州就天天看到有书生恣意放纵,她可不敢冒险跟家人上船,要是再被书生抢了,那就没处说理去了。

    王璞笑道:“那倒不会,再有五天绝对到了。”

    “还得五天!”

    赵兰愤愤不平的走下船舱。

    赵康也瞪了王璞一眼,走了下去。

    这次他们两人奉命来苏州护卫,一路上赵康就没给过王璞好脸色,还不是因为不高兴王璞是旗总,而他只是一个队正吗,而且王璞立下无可争辩的功劳,而他连江匪的毛都没见过。

    赵康不服气,他觉得要是他遇上了江匪,未必比王璞差,可是偏偏每次他出航的时候,那江面上就平静的跟什么似的,连江匪的影子都没见过。

    “到镇江了!”

    突然船家喊了一嗓子。

    “到镇江了!”

    赵康心中一动,立刻下了船舱,第一时间跑去告诉他姑姑了。

    ……

    “许多男,你带你的人,沿右岸搜索前进,时限一个时辰,无论找到与否,立刻折返。”

    “陈宝弟,你带你的人,沿左岸搜索前进,也是一个时辰,无论找到与否,立刻折返。”

    “李五六,你跟着老张去船上,时刻保持警戒。记住,我们是正规水军,时刻不能松懈!”

    “宋坤,你跟我在码头上等!”

    “是,大人!”

    许多男、陈宝弟立刻带着人训练有素的下船,排成两列纵队沿着运河两岸往南跑步。

    他们没有穿军装,没有带武器,没人都穿着普通的灰色衣裤,放佛有钱人家的家丁一般。

    但是船上是藏有武器的,因此需要有人看着。李五六跟他的弓兵队显然是最合适的。

    杨潮则焦急的下了船,在码头上左看右看。

    这次杨潮出来,除了胡全和吕末两个识字的留在营中练兵外。几乎将自己手下的精兵强将都带出来了。

    到镇江对杨潮的队伍来说,也算是一次远航了。此前从来没有航行过这么远的距离,因此也算得上是一次练兵。

    至于保护的味道反而轻了,因为运河向来也比较安全,又有王璞这个目前见血杀人最多的旗总,杨潮并不担心发生什么意外,只是长江上比运河危险的多,因此杨潮还是要到镇江来接一下。

    过了大概一刻钟,杨潮先是听到了一阵喧闹声。心中顿时一喜,带着宋坤就迎了上去。

    果然很快大雪中就有影子出现,很快一群人就出现了。

    两队人跟着一艘漕船小跑着前进,一边跑一边喊着:“大人,老爷、夫人安好,小姐安好!”

    杨潮跟船距离越来越近,很快就看见船头一群身影,最前面的,是一男两女,身后则是一群壮汉。

    那不是自己的父母和妹妹还是谁。

    杨潮不自由的笑了。

    当船还距离有三十步的时候就大喊了起来:“爹娘。妹子,我来接你们了!”

    接着就听见母亲高喊:“儿啊,娘好着呢。娘回来了。”

    妹妹也喊:“哥我回来了,赵康说你把房子盖好了,我要大屋子。”

    父亲倒是从始至终没有说话,腼腆的他一直在船头看着,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杨潮。

    等杨潮和船相遇后,母亲就急着让船夫靠岸,也顾不得还没到镇江码头。

    跳下码头奔到儿子身边,眼睛顿时一红,险些流出热泪。杨潮正要说话,突然父亲让开船。

    父亲却听说杨潮的船在码头上。因此想让船开过去,那样方便卸下行礼。人倒是可以上岸走。

    可是母亲立刻就不高兴了,说这么多人,行礼也不多,抬都抬过去了。

    父母险些就在岸边吵起来。

    杨潮觉得奇怪,母亲的脾气是不好,但是也不至于在外人面前训斥父亲,而父亲虽然脾气好,可是在众人面前被落了脸面,也没有发怒,只是冷哼着生闷气。

    杨潮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让船把行礼拉过去是最省力的,但是自己带了这么多人来,抬过去也没问题。

    问题根本不是怎么过去,而是自己怎么说都部队,让船过去,母亲肯定不高兴,让人抬过去,却伤了父亲的心,自己的选择可是有明确的表态问题的。

    杨潮觉得自己还是中立的好,因此反而不知道说什么了。

    但是有人立场很鲜明,而且也积极献殷勤。

    赵康眼里,姑姑到底比姑夫亲,因此他立刻张罗着手下的兵搬运行李。

    许多男的兵也立刻上船帮忙,只有陈宝弟呆呆的在对岸插不上手,干着急。

    行李倒不是母亲说的,还真不少,大大小小十多个箱子,真不知道父母怎么添置了这么多行李。

    大概是看出儿子的疑问,母亲难得的娇柔造作道:“哎呀,杭州的王老爷太热情了,听说我们走,硬是送了这么多。我都说了,家里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非要送真没办法。”

    原来这些是王潇的老子王义和送的,难怪了。

    妹妹道:“送了好多好多东西,有好多扇子,好多绸、布、纱、绢,娘说够做一百件衣服了。”

    好像被女儿暴露了,母亲有些生气:“你个死丫头,这么点东西,算什么!”

    妹妹撇着嘴:“娘不也高兴吗。”

    杨潮连忙道:“都快走吧,这天太冷了。”

    母亲这才道:“对对,这鬼天气,冻死人了,儿子别冻着了。”

    说着就要一起走,却看到士兵们搬箱子,有的两人抬一个,有的一人抱一个,可是兵太多,还有人争抢,母亲顿时不悦,大呼小叫着让他们小心点,丝毫没有这些兵是给她帮忙的,而士兵也没有自觉,反而傻呵呵一笑连忙道歉。

    闹哄哄的将行李送上船,送走了王家的漕船,然后杨潮才起锚离开,向南京开去。

    m

    。。。

第一百五十六节 整顿军营() 
'限时抢购'2015防晒衣服女式长袖七分短袖

    '限时抢购'脚尖透明超薄隐性透明连裤袜(99包邮;送〃女友〃吧;嘿嘿)!

    支持网站发展;逛淘宝买东西就从这里进;go!

    从镇江出发,第二天就回到了南京。

    在家门口,父母就先震惊了一番,没想到杨潮竟然盖了这么大的宅院,高大的楼门,活像一个官老爷的家院。

    其实他们早就知道,家里前后都盖了大房子,而且是上好的砖瓦房,但是亲眼见到,依然免不了要惊喜一下。

    之后又被被家里那么多女人震惊了一番。

    走进前院,就已经有一大堆女人候着了,见到杨家老两口,齐齐屈膝行礼,口称老爷、夫人,喊杨月小姐,让三人诧异的同时,也是受用不已,虽然在杭州王家很关照,但是却没有仆役给他们用。

    现在出现在眼前的几十个丫头,让两口子,尤其赵兰感到异常的满足,这才是大户人家该有的排场,杨月则是不习惯的同时,突然就升起了一股优越感,高昂着脑袋,让人带路要去看看自己的房间。

    进到后院,两个绝色佳丽,也已经站在院中等待了。

    这两人顿时让老两口惊住了,杨月也呆呆的站在原地,刚刚升起的一丝优越感顿时烟消云散。

    赵兰看到丈夫愣神,不由瞪了他一眼,然后才兴致勃勃的催问杨潮:“儿啊,两姑娘是谁家的姑娘啊,怎么都不告诉为娘。”

    不等杨潮解释,两个姑娘已经悄悄的走进前来行礼:“小女子陈沅,见过杨老爷、杨夫人,见过杨小姐!”

    杨潮这才解释:“爹、娘,这两位姑娘是儿子请来的客人,暂时住几天就走。”

    赵兰这才哦了一声,又道:“住几天就走啊。”

    口气中说不出的遗憾。

    陈圆圆和董小宛笑道:“这段时间叨扰了,老夫人勿怪。”

    赵兰道:“不怪。不怪。高兴还来不及呢。老娘刚看到前面那些丫头,还以为是从画里出来的,现在看到你们两个。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尽管住着,有老娘在没人敢赶你们走。”

    赵兰向来泼辣惯了。市井粗语让两个名妓一时有些不习惯,可很快就掩口笑起来,觉得这干脆火辣的性子其实也挺招人喜欢的。

    杨潮有意支开她们就对杨月道:“你不是要看你的房间吗,我暂时让给你这两位姐姐住着了,你们一起去看看吧。”

    陈圆圆和董小宛立刻会意,董小宛更是笑着走上来,拉着杨月的手,一口一个妹妹的叫着。就往房间去了。

    杨潮则带着父母去她们的房间。

    父母的房间中此时摆满了家具,都是上好的红木家具。

    看的父亲心中高兴,一会在这张凳子上坐坐,一会在那种椅子上坐坐,一会儿摸摸桌子。

    “这些家伙事可不便宜吧。”

    杨勇虽然不是木匠,可是做匠户久了,看的东西多了,眼力还是不差的。

    杨潮笑道:“都是些旧东西,你们暂时用着,年前都换成新的。”

    赵兰也看着一些茶具、瓷瓶等爱不释手。突然说要换新的,立刻就反对。

    “儿啊,娘看这些东西都是新的啊。怎么就要换。你现在虽然当官了,也不能这么铺张,当官,也是要花钱的,都给你留着以防万一。”

    杨潮道:“娘你放心吧,我心里有底。”

    那些家具都是金钗楼的家具,书生打砸过后搬来的,之后还是要送回去的。

    杨潮可不愿意这些别人都用过的家具让父母用,新家具已经在打造了。过几天就能打好,到时候一并换了。

    总之父母对房间、摆设、家具很满意。杨月见过了陈圆圆和董小宛布置的房间后,更是喜欢的不得了。硬是要跟他们一起住,死活不愿意换别的房间,最后被母亲骂了一顿才换到杨潮的屋子住。

    杨潮则住军营,或者暂住金钗楼。

    安顿好家人后,杨潮马不停蹄赶回了军营。

    跟胡全一起,组织士兵们考试,考试合格的人,会提升一级。

    去年已经考过一次,当时只有一个合格者,那就是吕末,结果果然提升了吕末一级,让吕末做了旗总,结果引发了军中的学习热潮,尤其是最后一批新招的三百人,更是把这当成一种上进的渠道,学习非常认真,只可惜时间太短,学习进步还不太大。

    每发了一张试卷,试卷内容非常简单,考的是贴文,就是出前后内容,让考生填写中间段落。

    其实就是后世的填空题,在古代则叫做贴文,是一种初级的考试方式,唐朝时候是用来考明经的基本科目。

    不过唐朝人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杨潮则不用口试,不用问答大义,只用贴文考一考士兵识字能力就好。

    也不怕他们作弊,每人一张卷子,分散开来考,都在杨潮的眼皮底下,谁稍有异动,立刻就被赶出去,而且也没人异动,因为军中受到了几个月的训练,一个个都坐有坐像,不敢稍有松懈。

    考试的结果一点都不出杨潮的意外,没有一个人全部答对,错过了开蒙时间之后,识字就难多了。

    只有一个人答对了三分之一,是陈宝弟,这小子很有意思,自从吕末因为识字升职后,他读书识字就用功多了,好像不如此就是吃亏一般。

    陈宝弟这样的性子很圆滑,在军营中很讨人喜欢,总是跟人说好话,说别人爱听的话,因此军中关系不错,杨潮也很喜欢这种圆滑的性子,这种人往往很聪明,一用功果然就有成绩。

    拿着考试的结果,杨潮鼓励了一番成绩好的,同时再次声明,半年后会再次考核,成绩合格的,依然会晋升。

    考试之后杨潮找来陈宽和李富,杨潮早就通知了这两个老牌旗总,告诉他们军营必须整顿一番。不能让两人继续占有营房和操场了,陈宽占用的营房必须全都腾出来,不能在养猪了;李富占用的操场只可以保留最中央一小块。绝大多数都要空出来。

    陈宽一进来就跪倒在地。

    “陈总旗,不是本官为难你。眼下军中已经有四百多兵,本官已经实升千总,来年会有更多兵,实在是无法让你在养猪了,你要见谅。”

    杨潮说道。依然在跟手下商量,虽然军营养猪不对,可是已经养了十多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能不用强就不用强,最好还是得到谅解的好。

    此前已经跟陈宽和李富打过招呼,告诉他们,他们两人养猪和种菜的生意,都要受到一些影响了。

    尤其是陈宽,必须腾出所有的营房来,养猪是不可能了。

    陈宽道:“小人知道。小人只求大人一件事,念在小人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的份上,恳请大人,让小人儿子承袭小人的旗总之职。小人绝无怨言。”

    看来陈宽已经死心,知道他养猪的行当得结束了,不过这些年陈宽利用军中营房养猪。也赚了不少钱,可以让他在其他地方买个院子继续养猪了,但是却不想放弃军官的身份,想将自己旗总的官职让给儿子。

    杨潮想了想道:“这个本官不能答应你,本官治下,升迁自有法度,不能无功受赏。不过本官可以收你儿子做亲兵。你也可以继续留下来做一个旗总。”

    陈宽沉思了片刻,大概是绝对杨潮官运亨通,才十五岁就已经是千总之职。将来前途无量,儿子给他做亲兵前途也有保障。就点了点头。

    “小人谢过大人。”

    李富也琢磨了一番,等陈宽站起来后。他也跪了下去。

    “小人也有一个儿子,求大人收为亲兵。”

    杨潮点头:“好。”

    李富拜谢:“多谢大人。”

    杨潮道:“本官有一事不明。李总旗为何不在营外开垦,却要在营中种菜?”

    新江口水营的位置杨潮早就清楚了,距离长江边上三百到五百丈不等,距离秦淮河江口也有一百多丈,现在全都是荒地,高高的荒草掩盖,无人垦荒。

    而许多以营房中却都肯出了田地,虽然都未必像李富这样种菜,种植水稻、小麦的却不少,而营房中的土地过去可是夯实的操场,开垦起来比外面的荒地要困难多了,因此杨潮颇为奇怪。

    李富叹道:“也不是没人在外面垦荒,小人过去也曾垦过一块菜地,可是根本不等长成,都被附近的兵痞给偷盗祸害光了。”

    杨潮这才明白,怪不得秦淮河对面,同样是临河临江的荒滩,但是却被大户人家私占,垦出了大片良田,而军营这边就没人垦荒,原来是因为士兵的祸害。

    杨潮又道:“李总旗,你家的菜地开垦不易,本官也不是不通情理,也没有要你全都让出来。”

    杨潮算过了,自己这个军营,长一百丈,宽三十丈,合计有五十亩,李富开出来的就有四十多亩。

    但是明年自己的军队扩张,需要更大的操场,因此收缩李富的菜地,只留下最中央一片。

    之所以留下,不是因为杨超仁慈,而是杨潮觉得,操场中央留下一片绿色也不错,就好像后世的操场一样,中间是草地周围一圈是跑道,两边可以留出训练场。

    经过杨潮的计划,李富只能保留最中央一个长条形的菜田。

    李富很识相:“小人明白大人的难处,不敢有丝毫怨愤。”

    这两人以前可以养猪种菜,是因为以前的把总在乎他们的孝敬,等于是以前的把总将操场和营房租给了他们,但是杨潮从来不在乎那点钱,杨潮光是从他们那里买菜和买肉的钱,就远超他们给的那点孝敬了。

    因此杨潮一说让他们搬走和减小菜地,两人心里就不存任何的侥幸,也没有试图贿赂杨潮。

    杨潮点点头:“虽然你种的菜地少了,但是还是办法的吗,比如到营外开垦,明年本官是千总,有更多的兵了,起码本官手下的兵没人敢祸害,咱们大营门口的地还是可以开的。或者你可以种种其他高价的菜,比如——”

    说到这里,杨潮突然想到后世的大棚菜来,心里一个激灵,顿了顿。

    “你何不种些冬天的菜?”

    李富也是一愣,摇头道:“大人说笑了。咱这里怎么能种冬天的菜,咱这里可没有汤泉。”

    汤泉就是温泉,因为附近温度高,因此冬天也可以产出一些蔬菜,只是这些菜就不光是有钱就能吃到了,还必须是有地位的,甚至有些直接就是贡品,只能皇帝来吃。

    南京附近的钟山上就有温泉,江对面的江浦更是有一个靠着温泉发展起来的汤泉镇,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