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潮详细查看过扬州城防建设,对守城十分有细心,只要城内军队有十分之一的斗志,甚至只要不逃跑,这城就攻不下来。

    但是杨潮心中却不由有些阴影,扬州十日太出名了,虽然杨潮认定这座城只要好好守,基本上不可能被攻破,但是历史上他就是被攻破了,而且被屠城了。

    知道这种可能的结果让杨潮不得不十分谨慎,所以制定出了详细的防守策略,以史可法的名义命令各路军队分段把守,杨潮带着自己的一千多精锐作为预备,来回巡视。

    扬州此时军队极多,加上高杰余部,就有十万人上下,因此根本就不缺军队,因此根本就不用像海州那样动员民众,在怎么说这些也是士兵,只要溃退的毛病不发作,总比普通百姓强得多。

    而杨潮之所以不停的巡城,其实就是在防备士兵们不战而逃,因此巡城过程中,不断的向一只只不同的军队宣示军纪,不需要详细的军法,只要告诉他们临阵脱逃者斩首即可。

    不逃,仅仅是不逃,杨潮就认为不会打输。

    城外的动向也是杨潮极为关注的,清军先头部队驻扎在城北的蜀冈下。

    蜀冈东西纵横,与扬州城平行,算是扬州的北部屏障,可惜扬州没有精锐能驻守哪里,杨潮也不敢冒险让史可法分兵,顾虑分兵出去会一去无回,弄不好直接投降了。

    这不是杨潮杞人忧天,而是城里现在就是这局面,人心惶惶,士兵军纪废弛,常有劫掠发生,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杨潮就是想弹压都有些投鼠忌器,生怕激变了他们。

    清军驻扎蜀冈后,地理位置占优,相比扬州城是居高临下,因此城上的炮打不到他们,起不到什么作用,让杨潮想打一打提振士气都做不到,相反白白浪费火药炮弹,反而可能会让士兵认为大炮无用,更没有了守城的信心。

    而清军第一批军队十八日赶到后,每天都有援军到达,而明军的援军却始终没有影子,直到二十一日,总算看到了明军的援兵,他们从南面安江门入城,直入总督府,确实很涨了一下城内军民的士气。

    可是很快巡城的杨潮收报,这些兵攻击淮扬总督府,被刘肇基阻挡。

    城中受此影响,军心大乱,已经有不少士兵偷偷逃出城去了。

    杨潮不由大惊,

    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这危如累卵的军心,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立刻带领本部士兵,赶往淮阳总督府。

    杨潮立刻赶到总督府,此时交战已经结束,总督府门前稀稀拉拉倒着几具尸首。

    杨潮直入总督府,面见史可法。

    很快弄清情况,这而是甘肃总兵李栖凤和监军太监高岐凤所带领的士兵,一共四千人,他们打着援军的旗号入城,目的却是想劫持史可法然后向清军投降,换取一个好前程。

    结果被刘肇基阻挡,他们转而要求出城,史可法已经答应了他们。

    听完史可法的诉说之后,杨潮立刻请命,这些杂种,不说守城了吧,竟然浑水摸鱼,想要擒拿主帅想换一个富贵,如此败类不除,不但心里不甘心,还担心会有人效仿。

    “史大人,末将请命诛杀此乱军,以定军心!”(。)

第三百四十六节 平叛() 
扬州城有甘肃的兵,此时城中军队混乱,全国各地的都有,甘肃的、四川的、贵州的,都是因为天下大乱败退到江南来的,这种复杂的状态,让杨潮想整顿都无从整顿,反不如在海州时候来的痛快,组织民壮都比这五花八门的军队有用。

    全国各地的乱兵,甚至语言都不通,这些士兵都在城中,史可法安排民宅给他们居住,天天都有主人跟士兵之间的冲突,被偷了钱了,被抢了东西,被揍了之类,甚至还有被淫了妻女的。

    这些杨潮都只能忍了,可这种直接造反的,那就肯定不能忍了,必须出重手弹压,千万不敢有丝毫大意,否则其他军队效仿不说,恐怕史可法的权威将荡然无存,主帅没有权威,还如何指挥十万军队。

    史可法却摇了摇头,十分颓丧的叹道:“若攻杀,恐引起内变!”

    此时这些人还在城中,甚至没有急着出城。

    但是杨潮态度坚决,立刻叫过许多男:“集合全军,披甲冲锋,务必以最短的时间全歼反贼!不得有丝毫拖延!”

    许多男领命而去。

    杨潮必须要弹压,而且要快,如果不能弹压自然城内军心彻底荡尽,史可法再也指挥不了军队,如果慢了,怕是会让其他军队人心惶惶,以为城内大乱了呢。

    史可法竟然也不阻拦杨潮,只是长长的叹气。

    “史大人,请立刻出示安民告示。并晓谕各军,李栖凤、高岐凤作乱,已被诛杀,要各军严防信地,不得有误!”

    不但要快速平叛。还要立刻告诉其他军队情况,让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至于大乱。而且借机震慑一些这些人。

    史可法只是叹了一口气,似乎对军法不服管束已经麻木。对杨潮不顾他的态度默认了,让书办们去书写告示去了。

    其实到了这时候,杨潮依然坚持通过史可法办事,已经比其他军阀强了太多了。

    当然杨潮有自己的考虑,因为史可法是督师,有他这杆大旗才能名正言顺的勒令全军,杨潮才没有越俎代庖,尽力维护史可法的权威。让城中军队有一个名义上的唯一统领。

    如果杨潮越权了,就给了其他军队一个坏例子,纷纷效仿之下,也不用打仗了。

    所以杨潮还要做一个表率,哪怕事实上已经放弃了让史可法指挥,但是依然需要通过他来下达命令。

    “杨潮,你的援军何时能到啊?”

    史可法问道。

    杨潮摇头:“多则十日,少则四五日!”

    史可法又道:“可否发急报,让其即可来援?”

    杨潮摇头:“来不及了,军令最忌朝令夕改。”

    扬州到太平府水路千里。此时江淮以乱,快马不通,走水路过去。十天都未必能到。

    而且就算到了,杨潮也不想下这个命令,已经跟王璞约定,十日后即可向扬州开发,如果突然更改命令,反而多了变数,反正只需要坚持最多十天而已,到时候自己的十万大军一到,就不用怕清军了。

    但是坚守十天。史可法已经完全没有信心了,这几天天天都有坏消息。让他夜不能寐,日不能食。心血已经快要熬干了。

    甚至发出的安民告示也充满了消极情绪,告诉百姓:守城他一力担当,不会连累百姓!

    半个时辰之后,许多男回来复命,而且是请罪。

    “请大人责罚,末将无能,未能全歼叛敌!”

    杨潮不由皱眉,许多男所带士兵,都是百战精兵,还有自己的亲兵一起出动,一千多人的精锐对付四千对叛军,精锐没能全歼?

    “细细说来!”

    杨潮命令道。

    许多男这才详细说完。

    原来李栖凤带兵离开总督府后,并没有急着出城,反而沿街劫掠而去,并且勾结上了川军胡尚友、韩尚良部,总共上万人一起出城投降。

    许多男刚刚击溃李栖凤部,却发现背后出现了川军,又是一番乱战,血染街头,没能全歼对方,让至少五千多人夺门而出!

    “我军战损如何?”

    听完战况,杨潮也知道许多男没能完成任务是突发事故,情有可原。

    许多男回道:“战死十余人,伤三十。”

    杨潮点点头:“可有俘获?”

    许多男道:“斩杀李栖凤,擒拿太监高岐凤,川将胡尚友二人,及甘兵、川兵千余。”

    杨潮点头道:“好!命人将首级装车,推上城墙顺城巡游。”

    接着杨潮又对史可法道:“史大人,请邀各军众将前来,监斩叛军!”

    史可法脑子充血,思维完全跟不上,疑惑道:“斩谁?可是高岐凤等辈?”

    杨潮语气森寒:“斩高岐凤、胡尚友,及叛军千人!”

    史可法顿时睁大了眼睛:“斩千人!”

    他没想到杨潮竟然如此狠辣,将俘虏的上千人都要斩杀。

    他顿时犹豫:“杀孽太重,恐有伤天和。”

    杨潮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大喝一声:“史大人!大敌当前,怎可如此妇人之仁。若是不杀叛军,震慑他人,如何守城?请大人速速决断!”

    史可法依然犹豫:“可否先行收押?”

    杨潮道:“必须立斩!”

    史可法这才叹道:“那就如此吧。”

    说完挥了挥手让手下去城墙上传令,喧谕各级总兵前来观刑。

    呼啦啦一下子就来了近百号人,这全都是总兵!

    此时城中军制十分混乱,有的只有一两百人的,也是总兵官。

    原因是北京失陷之后,江北地区几乎是失控状态,老实说江南的文官政治能力比之北方那些大顺军来了投降大顺,清军来了投降满清的文官还要差些,因为凡是在南京任职的官员,不是政治斗争失败被排挤到南京的,就是那些年纪大了没处安顿的家伙,过去南京六部可一直都是养老的地方。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史可法这个北京失陷前的南京兵部尚书,在能力上肯定比不上北京的兵部尚书,否则他就该去北京,而不是留在南京了。

    这样一帮文臣,加上福王监国和朱慈烺登基一事,两次权力更迭中,他们只想着争权夺利,根本就对整顿防御毫不上心,当然就算是上心的,也没有什么军事能力。

    史可法是自请来江北督师的,可他的水平显然还比不上马士英。

    文官对军事的漠视和放弃态度,让江北军事一年多来都把持在四镇手里,因此他们大量任命军官,甚至出现卖官的情况,朝廷也不管,也管不了,所以就出现了大量总兵的情况,有时候一地就有好几个总兵。

    一个个总兵来到城隍庙前广场,这里临时设置了一个法场,刽子手就位,一个个士兵跪在地上哆哆嗦嗦,丝毫没有了杀人放火抢掠百姓时候的张狂。

    “诸位总兵!此乃高岐凤、李栖凤、胡尚友等部叛军,此等贼子食君之禄不思为圣上分忧,竟图谋劫持史督师献贼受赏!史大人有令,斩杀叛军,以正军法,请诸位做个见证!”

    杨潮没有多说,什么都比不上流血来的震撼,要让这些被鞑子吓破胆的兵痞们听话,你就得比鞑子更凶残,让他更为惧怕才行。

    一个个总兵看着上千人跪在地上,这种场面没来由的震撼,但是他们心里却有一些怀疑,哪怕到了此事,他们都有些不太相信,史可法竟然敢下令杀千人!

    很多人眼睛不由的偷瞄杨潮,心里暗自怀疑,这恐怕不是史可法下的命令,而是杨潮这个杀星的主意,又看向史可法,只见史可法坐在法场后,一动不动,闭目养神,这更坚定了他们心中的想法。

    “行刑!”

    杨潮一声令下,一干刽子手猛的麾下屠刀,当即近千脑袋落地,还有两百来个没有砍下来,因为行刑的人手太生,不是专业人员。

    其实这些刽子手都是兼任的,都是杨潮手下的兵,用的刀不是刽子手砍头用的鬼头刀,就是他们普通的腰刀罢了,腰刀比之鬼头刀重量轻多了,因此一下子竟然砍不断某些脖子硬的家伙。

    但是这些人毫不犹豫的砍了第二刀,这才人头落地。其实第一刀就能保证砍死这些人了,一个个虽然没有断头,但是血已经开始喷涌,颈动脉破裂后的血压将鲜血喷溅出了数丈远,还发出一种吱吱的声音,一个人两个人还不显眼,但是几百人一通喷溅血液的声音,让人听了不由毛骨悚然,仿佛无常锁人的铁链在抖动一样。

    一千多人就这么死了,观刑的一个个总兵不由脸色一变,虽然有总兵的官衔,但是这些人中真正见过血的没有几个,杀过人的更少,甚至看杀人大多数都是第一次,结果有几十人当场就开始呕吐。

    不过高杰余部那些总兵却无所谓,李成栋更是笑意盈盈,似乎看的很过瘾,李本深也阴冷着脸早见怪不怪了。

    此时场中还有两个人站立着,他们有特殊待遇,只是困了身子,被两个刽子手看押着,并没有跟士兵一起处决,这两人自然是造反的头目,李栖凤的监军太监高岐凤,还有川军总兵胡尚友。

第三百四十七节 震慑() 
杨潮这时候站出来说话:“各位总兵,叛兵依然处决。贼首李栖凤已经斩于阵前,贼首韩尚良逃匿。高岐凤、胡尚友生擒。此二人身为武将,却带头反叛,罪加一等。来人,带下去!”

    杨潮一声令下,他们两人身边四个高大粗壮的刽子手立刻压着两人拖到刑场中央,将他们绑在城隍庙前牌坊石柱上,刚好一人一根。

    这四个刽子手就是正宗的扬州刽子手了,世代为业靠的是家传的技艺,平素练的就是怎么杀人的技术,因此身上的煞气不比杨潮的精兵差。

    之所以给高岐凤二人准备如此专业的刽子手,那是因为杨潮的士兵还真行不了这个刑,因为杨潮让史可法判决他们为——

    “史大人判此二人,磔刑!”

    磔刑,也叫凌迟处死,俗名千刀万剐。

    此时一听是磔刑,观刑的总兵们一个个心里更是一颤,刚才虽然砍了一千多人,但那些不过是士兵,可是现在这两个人,一个监军太监,一个总兵,跟他们可都是一路人,不由有些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感觉好像绑在柱子上的是他们。

    “杨大人,史大人饶命啊。奴才错了,奴才叫鬼迷了心窍。您大人有大量,饶了奴才,饶了奴才吧。”

    高岐凤刚才就已经瑟瑟发抖,是被刽子手拎过来的,路上还有湿迹,早就小便**了。

    胡尚友此时倒还有些气概。

    “你个没卵卵的龟儿子,少他娘哭丧了!”

    他用浓重的四川话大声呵斥高岐凤。

    “哭的老子心烦,上路都不得安心!”

    一个刽子手已经在地上铺开了一个皮夹袋,里面密密麻麻插着刀具,十分专业的工具。

    高岐凤见到此状,更是吓的尖叫:“史大人。史爷爷,杨大人,祖宗啊。饶命啊。”

    还有屎尿不停的流下来。

    作为太监,肯定在北京待过的。肯定是看过磔刑的,深深为之恐惧。

    “高公公,您老放心吧。这凌迟啊,看着吓人,其实不疼的。小的这刀磨得雪亮,小的平时也勤习练,刀子下去保准不歪。您就安安心心上路,可别回来找小的了。”

    刽子手磨磨唧唧的说着。他们这行有规矩,对待处刑的人都很客气,耐心给他们宽心,生怕鬼魂回来找他们报仇。

    “还有,这冤有头债有主,您这仇还是不要报的好。杀您的是法,不是人,报不得。”

    刽子手说着话的功夫,已经拿出了刀子,他要先拿高岐凤开刀。

    “好兄弟。你给咱家个痛快吧,给咱家个痛快吧!”

    高岐凤终于不再求活,而是祈求一个痛快的死法。

    刽子手却不理会。上千解开高岐凤的衣服,一把又细又弯的雪亮小刀刚搭在高岐凤胸膛,他突然嗷一声,头一歪昏了过去。

    自从刽子手亮出刀具后,胡尚友也不在喊叫了,开始呼吸沉重的盯着刽子手,见到刽子手先去给高岐凤行刑,他刚送了一口气,可突然高岐凤就昏了过去。胡尚友脸抽搐了一下,心里暗道这样也好。该不会觉着疼了吧,这没卵的太监倒也幸运。咱老胡就吓不晕,怕是要多挨些疼了。

    刽子手用力的拍打高岐凤,可是无论如何都拍醒,竟然慢慢感觉到高岐凤身子发凉,竟被吓死了。

    凌迟处死之所以叫做千刀万剐,那是必须割够一千刀的,要是一千刀以前人死了,那就说明刽子手失职了。

    刽子手见状不由暗叹一声倒霉,立刻跑过去,跪在史可法面前。

    “史大人,那高公公给吓死了,这不怪小人,不怪小人啊。”

    史可法叹了口气,似乎觉得没有凌迟高岐凤让他也松了一口气,扬了扬手。

    “本督知道了。你继续行刑去吧。”

    刽子手这才爬起来,向胡尚友走去。

    这时候胡尚友突然感到恐惧,再也坚持不住,开始歇斯底里的喝骂起来。

    他没有骂史可法,而是在骂杨潮。

    “杨潮,老子知道这都是你的主意,老子做鬼也不会放过去的。你这是公报私仇,老子不服!”

    杨潮站在史可法身边,刚刚看到高岐凤吓死了,倒也没有在意,很快就听见胡尚友在大骂自己,还大喊不服。

    没想到他们还不认罪,还敢狡辩,杨潮有心让他死个明白,或者说让观刑的总兵们看个明白,听个明白,于是走了下去。

    “你有什么不服?”

    杨潮大声喝问道,见到杨潮发问,刽子手都暂时停下了行刑,立在一旁看着。

    胡尚友此时还有什么顾忌的,睚眦欲裂:“杨潮,你这狗贼!老子可没有要拿史督师,老子只是跟李栖凤一起出城,这有何错,你让人偷袭吾等,平白把老子抓来受刑,你不得好死!”

    杨潮冷笑道:“出城?说的轻巧!你为何出城?可有军令?”

    胡尚友冷哼一声:“这有什么不能说的,老子出城就是去投鞑子的又怎样?良禽择木而栖,老子不怕说出来。老子倒要看看鞑子攻城的时候,你能撑到什么时候。老子就在奈何桥上等你,看你是被鞑子杀了,还是跟老子想的一样,投降鞑子做大官去了!”

    杨潮冷哼道:“都听见了吧。这狗贼自己都说要去投鞑子,我朝国法森严,叛逆一律磔刑。史大人英明神武,所判自不会有错!”

    杨潮这是对其他总兵说的。

    胡尚友冷哼:“好。今天老子犯了国法,又犯在了你龟儿子手里,老子无话可说。老子倒要看你龟儿子能不能不投降,你的手下能不能不投降。要是今天犯事的是你手底下的人马,看你还会不会让人活刮他们。”

    杨潮冷笑,已经不看胡尚友了,喝令一声行刑,就转头向其他总兵训话。

    “各位总兵,我杨潮今天跟各位约法三章。要是谁敢反叛一律凌迟,要是谁临阵脱逃,一律斩首,要是谁纵兵劫掠,一路处死。你们谁敢退后一步,我就杀谁。但是要是我退后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