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不是已经说好了,许都出头,最后诏安他,给他个官做,然后责任都推到姚孙棐一党头上,不是朝中都有人作保了吗,怎么弄成现在这个样子。

    许都实在想不通,他自幼读书习武,自诩文武双全,远近的豪族子弟都以他为首,他的名气让他一直很自豪,可是多次科举不顺,做官无望又让他很不甘心,他觉得如果他做了官,一定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可惜朝廷不给他这个机会。

    出此下策也不过是为了实现理想抱负,他许都哪里错了!

    杨潮看着这一大批金银财宝,又看到那一大批武器装备,心中不由哀叹,有这么多钱,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东阳县是一个山县,好田不多,全都集中在紫薇山周围的各条河流附近,而这些土地的地契,有一大半从许家搜了出来,可以说许家占据了东阳县一半以上的好田。

    这样的家族怎么还会出此险招。

    现在这么庞大的财富被杨潮卷走,武器装备也被杨潮带走,恐怕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恢复元气,起码不可能再次武装上万人闹事了。

    杨潮不想赶尽杀绝,这些豪族的所作所为是为人不齿,但是打到他们分田地给穷人吗?杨潮知道那不过是造成更多麻烦的手段,暴力平分财富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的是让生产力持续发展下去,最好在明代开启工商业革命,只有工业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土地是不可能养活上亿人的。

    这也是为什么每当中国人口突破一亿之后,就是大规模的战争,死亡一半人后,然后改朝换代,从头再来。

    叹了口气,走进了第一间厢房。

    “许老爷,本官的保书也给你写了,现在该你配合本官一下了。”

    “杨大人请讲,要小民做什么。”

    “写一份供状!”

    许老爷立刻警觉起来:“不知道大人要小人写什么供状?”

    杨潮叹道:“本官说了,只能保下一家人。所以你得撇清你们一家的责任,就供述说其他各家都在造反,就你家没有参与,本官会给你作保,这样你们家才能脱罪啊。”

    许诚带着狐疑,却也只能写下供状,将其他十二家都给卖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虽说都是一个祖宗,可谁让大家都各自有一大家子人呢,都不容易。

    ……

    最后拿到了十二封供状,第二个许老爷死活不肯写,其他各房都老老实实按杨潮的交代写了。

    这十二封供状,全都是将造反的责任推到其他各房头上,杨潮作保他们这一房没有参与,还给他们签字画押,甚至盖上官印,一式两份杨潮保留一份,他们收好另一份。

    有这么些东西,许家该没有能力闹事了吧。

    恐怕杨潮一走,小一辈就该指责老一辈出卖家族利益。

    而各房之间也会相互指责,没有交代的指责那些交代了的,交代少的指责交代多的,但是他们却分不清谁交代的多,谁交代的少,谁交代了,谁没有交代,因为杨潮是分开审问的。

    弄到最后,他们只会相互指责,相互猜疑,以后许家各房再也无法拧成一股绳,如果他们不闹到分家就算是家训好了,最后相互之间打起来杨潮都不奇怪。

    但是没有一家敢跳出来针对杨潮,毕竟他们拿着杨潮的保书,也等于是拿到了护身符,从这次造反中脱开身了。

    可是要是他们敢抱负杨潮,通过各种关系弹劾杨潮的话,杨潮不介意拿出那些其他各房写的供状整治他们,以他们这些人的智商,恐怕很快就会弄清楚,都会猜到其他各房也都写下了关于自己的供状,就算猜不到,他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打听到,毕竟是一家人,消息是不可能永远隐瞒下去的。

    所以许家以后不可能团结了,反而全都跟杨潮绑在了一起,别说他们不会告杨潮,就是有人想告杨潮,比如那个陈子龙,他们肯定还会想方设法否认。

    想想事后陈子龙弹劾杨潮抢掠民财,而许家却异常积极的否认的场景,杨潮就觉得有意思。

    事情已了,杨潮也就没有必要在关着许家人了,统统放了出来。

    然后还设宴请大家吃饭。

    不过也没有放松对许家的控制,此时许家各处都被杨潮的士兵占领。

    现在连那两万民夫也都武装了起来,虽然没有铁甲,但是每人拿根长枪就足以震慑许家家丁了。

    更何况许家家丁此时仍旧不被允许进入家门一步。

    “各位许老爷,本官多有得罪,还请众位谅解!”

    大摆筵席,邀请了各房长房,还有许都陈子龙等人。

    各房的神色都不对劲,看其他人都带有一种深深的戒备,而许都看所有人眼神中都不掩饰恨意。

    杨潮继续道:“此间事了,据本官调查,许家确实没有私藏兵器,没有蓄养死士。本官给众位道歉!”

    说完举杯,但是所有人都愣了,尤其是一直一副胜利者神色的姚孙棐。(。。。)。。。

第二百九十八节 一网打尽() 
姚孙棐不由发傻,不是说好了,他跟杨潮演一场戏,然后杨潮借机进入许家搜查,搜出许家罪证,然后抄了许家吗。

    只要坐实了许家造反,姚孙棐就洗涮了逼反良民的罪名,然后还能以收复东阳自居,运作一下至少功过相抵,弄不好还能功大于过呢。

    可是没想到杨潮明明搜出那么多东西,硬是眼睁睁的说没有搜到。

    姚孙棐当即就站了起来驳斥道:“杨大人,你不是明明搜到了那么多的武器铁甲,还有那一大堆银子吗。光天化日之下,怎么能说没有搜到?”

    杨潮嗯了一声,然后道:“姚大人说笑了,那些武器铁甲明明就是本官的军资,那些金银也是本官带来赏赐手下的。这些许家各位长者可以作证啊,许都兄弟也可以作证吗。对不对!”

    杨潮这么说,许家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杨潮这是要包庇他们啊,虽然刚刚被折腾了一番,他们竟然感觉对杨潮竟然心生一点感激,他们可不知道这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他们连斯德哥尔摩都不知道呢。

    但是不妨碍他们附和杨潮,一个个斩钉折铁的否定那些是许家的。

    “陈大人,你说是不是啊?”

    杨潮又问“正直”的陈子龙。

    只见陈子龙脸皮抽动两下,吸了口气非常纠结道:“下官没有看到。”

    姚孙棐绝望的跌坐在椅子上,完了,他被出卖了!

    杨潮不理会姚孙棐,这次许都造反,可以说是姚孙棐这群文官和许家这样的豪族相互角力,最后只有百姓倒霉的一次争斗。两方都不是什么好鸟,对许家杨潮还能掠夺他们,彻底斩断他们以后闹事的本钱。可是对于姚孙棐这样的文官,杨潮还真的没什么办法。那就只能给他们找点麻烦,总不能他们闹事一场,把杨潮牵连进来,最后文官完胜吧。

    都不是什么好鸟,杨潮没有必要帮谁。

    但是许家也不能这么算了,毕竟他们是最直接的责任人,他们还必须在帮杨潮一个忙。

    “许都兄弟,本官知道这次绝不仅仅只有你们许家一家参与了此事。希望你老实配合。本官可是知道方圆这几个县里,可都是有许家这样的豪族的。”

    打死杨潮也不相信,顷刻间许都就能攻破方圆七个县城,而且无一例外都是有内应打开城门,只有金华没有攻破,而只有金华的豪族朱大典家族组织义军防守,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义乌、诸暨、浦江、永康、武义、汤溪、兰溪这七个县显然都有许家这样的豪族做内应,否则许都就是在这几个县跑一圈,怕也要几个月,而他几乎不到一个月。就攻陷了这七个县,拉起了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其实不过是给朝廷压力。让朝廷诏安变得合情合理而已。

    可没想到杨潮来了,破坏了诏安。

    许家杨潮自然是要打击的,现在已经打击了,那么其他几个县的豪族就白白便宜了?

    没那么容易!

    杨潮打击许家,不是想要许家这些钱,劫掠民财的事情,杨潮还做不出来,他拿走这些钱,不过是斩断许家这个豪族未来闹事的根基。没有这样的豪族组织,浙江地区就没有造反的基础。就是稳定的。

    所以许家要打击,其他豪族也同样要打击。这些家族跟许家在这次勾连在一起,恐怕都从中捞取到了足够的好处。

    不说打破县城瓜分财物,单单是造成战乱,大批百姓流离失所,或者将土地贱卖给他们,或者卖身为奴成为他们的家丁仆役,这些好处就已经够吃几十年了。

    “杨大人想让都做什么?”

    一直以来意气风发的许都现在算是彻底的没有了心气,低沉着问道。

    这是酒宴之后,一个小房间中,杨潮跟许都在密谈,当然为了防止这个自幼练武的家伙暴起,杨潮身边还是跟着卞二、谢飞这两个军中数一数二的高手的,都是身披铁甲手握腰刀,随时会杀人,相信手无寸铁的许都不会起异心。

    果然许都很配合。

    杨潮笑道:“七个县都有像许家这样的豪族,本官知道他们都参与了,希望你出面邀请他们的各家的主事人来许家一趟。本官会在许家多住几天,彻底了解了这次事端。”

    许都抬了下眼睛,他不知道杨潮想要干什么,因为他们根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已经彻底的被打击坏了。

    只是低沉道:“遵命!”

    他现在根本不想去猜测杨潮想要干什么,只知道杨潮让他干什么,他干就是了。

    许都就要立刻,杨潮突然道:“你告诉那些豪族,如果明日日落之前,他们不来,本官就要带兵去登门了!”

    许家的惨状肯定很快就会传遍整个金华府,甚至是整个浙江,以那些豪族的耳目,恐怕时刻都盯着造反的许家呢,毕竟他们也参与过了,他们也想看看许家的结果,要是许家没事,最后诏安还能做官的话,没准就该有下一个效仿者了。

    杨潮猜的没错,许家的被人搜干净了财物,还有大批的武器辎重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各县。

    而许家的家丁也都骑着快马一天时间将杨潮的请柬送到了各家门上。

    不用等太阳落山,第二天一大早,七家豪族统统登门。

    杨潮和颜悦色的将七家代表迎进了许家,直接就带他们去了许家的宅院中,打开的银箱,一堆堆武器装备,依然在昨天的地方。

    杨潮要让这些人好好参观一下。

    各家看见这些东西,确认了他们的消息的准确,一个个不由心头捏汗,谁家没有私藏大批武器,谁家没有蓄养大量死士,都是豪族,兵荒马乱的谁家不需要保护庞大的财产,没有武器,没有死士,怎么保护?靠官府吗?那也太天真了!

    “都看清楚了?”

    杨潮冷冷的问这些豪族代表,其中有圆滑的老家伙,有精明的年青一代。

    此时全都点点头:“看清楚了!”

    杨潮的所作所为,完全打破了大明的争斗规矩,可是偏偏无懈可击,让他们一时想不到办法应对,此时还是乖乖的配合的好。

    “哼,看清楚了就好!”

    杨潮冷哼一声。

    “各家一样,相信你们比许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按许家的标准,拿出这些东西,本官放你们一马。不然哼哼,许家完了,难道你们以为能够平安无事。不把你们一个个拉出来,本官就不姓杨!”

    杨潮说的完全像一个准备拼命的亡命徒,一下子将这些豪族惊的心中发凉,许家如果真的完蛋,他们一个个肯定不能脱开干系。

    除非是真正造反,如果不是杨潮的话,他们还真不怕,这些家联合起来,弄出十万家丁的阵仗,大明官府也得衡量一下打击他们的后果,再说了,他们哪一家跟官府不是蛇鼠一窝,都是有各种复杂的关系网,官府也不会动他们。

    只是杨潮这个二愣子突然杀出来,让他们措手不及,这次完全是失误了。

    但是按照许家这样搞,他们各家也都完蛋了,所有余财等于全都给了杨潮,这可是元气大伤啊。

    所以立刻一个个就都哭诉起来。

    但是他们都很聪明,没有人说他们是无辜的,也没有人说他们是有罪的,反正杨潮也没有明说他们有罪,只是一个劲的哭穷,表示他们没有许家这么财雄势大。

    这也许是真的,许家确实是一等一的大族,三世尚书不是哪一家都有的,这是顶级豪族的背景。

    但是要说他们拿不出这点钱,杨潮是不信的,要知道从许家搜出这些财富,那可是许家拉了十万人大闹了一场后剩下的,不拿出巨量的财物,当真以为那些亡命之徒,江湖好汉是因为讲义气?

    这七家的底细许家已经告诉杨潮了,都是各县的第一望族,最少的也有近十万亩的良田,一亩地哪怕一年收益一两银子,一年也是十万两,二十年就有两百万两,这些家族哪一个不是几十年上百年的豪族。

    再说了,浙江可是丝绸产地,一亩丝绸的收入顶的上五亩良田了,他们哪家不种桑养蚕,所以两百万两还是拿得出来的。

    但是毕竟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杨潮也不好逼急了他们,打他们杨潮肯定打的过的,牵扯出他们背后的势力,总归非常麻烦,杨潮接下来还有大事要做,万一卷进这种斗争中,脱不开身就麻烦了。

    所以杨潮还是做了让步。

    “好!每家一百万两,但是兵器铁甲一件都不能少!”

    可以少要一些银子,但是这些人家藏的兵器铠甲等军事物资都必须交出来,这些东西打造不易,他们又都是偷偷打造,怕是积攒了很长时间才能有这么多,一下子都带走,可以让他们老实几年了,不用几年时间,这一两年就足已决定杨潮能不能改变大势了。

    各家相互看了一眼,最后咬咬牙,互相点了头,认下了这个惩罚。(。。。)。。。

第二百九十九节 牌坊() 
“快快出发!日夜不停,十天之内,本官要回到南京!”

    跟各家豪族达成协议后,杨潮就一一派人去各家收回了那些物资和金银,立刻催促手下动身。

    为了卷走这些豪族闹事的本钱,杨潮在许家足足待了近十天,已经到了三月五号了。

    十天之内到达南京,那也是三月十五了,然后动身北上勤王,时间差不多了,没准自己回到南京,崇祯的勤王令已经快马到了南京城了。

    这次收获极为丰厚。

    许家两百万两白银,加上无数金银珠宝,其他七家各自一百万,加起来小一千万两了,这些沉甸甸的财富,不知道多少是沾着血的,杨潮拿走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至于这些豪族,他们也不会因为被杨潮搜刮走了巨额财富而倒塌,因为他们最重要的财富土地,杨潮是没有动的,各家的地契都在各家的手里,有这些东西,他们就有翻身的机会。

    除了金银之外,还有大量的武器装备。

    六万只长枪,一万副铁甲,两万副棉甲,还有五千张弓,四千副强弩,还有腰刀、大刀等武器近万,当然最后八家也确实不是每一家藏的武器装备跟许家一样多,实在是拿不出来的,少交了一部分武器,但是要他们用巨额金钱补上,能舍得市价十倍以上的银子,确实证明他们没有多余的兵器。

    所以最后并没有得到许家八倍的武器装备。

    这些武器装备让杨潮觉得自己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需要打造武器装备了。

    但是被杨潮卷走了大量的财物的金华府官场一时间就有些尴尬,突然间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跟豪族合作的王雄一派官员是欲哭无泪,豪族受此打击,已经没办法按照事先说好的给他们利益了,左光先、姚孙棐一派官员发现杨潮抹去了豪族的罪责。他们就算斗争胜利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一时间斗争的两派文官和地方豪强统统发现,他们都是输家,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杨潮。

    但是该收尾的工作还是要做。

    陈子龙带着许都回到了金华府,王雄作保说许都有意悔改。且主动投诚,要免许都一死。

    但是左光先却强硬的表示,王雄的诺言不算数,坚持杀了许都,最后王雄也默认了。

    对左光先来说,这些豪强跟王雄一派勾结,趁着他离任的机会,打击他的派系。幸好他及时返回镇压了许都造反,如果许都不问罪,那意味着自己的失败,而且可能牵连到自己的心腹姚孙棐,所以许都必须死。

    对于王雄一派来说,许都死不死已经无所谓了,许都在金华城下战败,丢给了王雄数以万计的流民来杀,已经让他赚够了功勋,可以升官发财了。

    所以夹在两派中间的许都。成了一个弃子,被文官集团和豪族集团同时抛弃了。

    许家都没有为许都说任何话,做任何努力。直接将所有罪责推到许都身上,而文官集团也没追究许家的责任,许家继续做他的豪族。

    倒是陈子龙被一些朋友误会,认为是他欺骗了许都,骗许都到金华送死,跟他绝交了。

    所以许都是一个输家。

    另外一个输家则是朱家。

    这次金华府八个县府中,有七个豪族参与了许都造反,唯独金华朱家没有参与,可是事后离奇的是。金华知县徐调元竟然在许都造反的花名册中找到了朱家长子朱万华的名字。

    于是文官立刻弹劾朱大典“纵子交贼”,朱家“通贼”和“贼去而兵不散”的罪名。

    这几乎是扯淡。朱家这次可是彻底的站在许都的对立面,最后被办一个通贼。那名单上的名字十分可疑不说,就算是真的,事实难道还不能说明一切,朱万华组织了三千义军,为了救他的父亲而冒死包围金华城,结果最后被说是通贼。

    而且文官集团率先弹劾的是朱大典纵子交贼,这显然冒头直对朱大典,而朱大典此时在哪里呢?在北京城革职候审呢,他天大的本事远隔万里指挥儿子交贼,而且是跟贼死磕方式的交贼?

    很显然这又是一起针对朱大典的政治斗争,不死不休,哪怕他已经革职候审,也要置他于死地。

    而且率先由王雄一派的徐调元发起,左光先确认,显而易见这是王雄集团对左光先集团的让步,毕竟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