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哎你哥狗才又喝多了。郑四爷别见怪,这怂货几年没沾酒了,喝大了,喝大了。”

    郑鸿逵也知道这群人都不是什么好货色,要说干干净净的没有几个。手里沾着人命的反倒不少,虽然不是亡命之徒,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郑鸿逵也不见怪,呵呵笑着道:“是兄弟考虑不周该罚。”

    说着连喝三杯。

    喝完后又道:“大家给兄弟一个改错的机会,待会兄弟安排大家去南市楼,一人四个姑娘,保管伺候好了。”

    但是此时那个“喝醉”的家伙,却不依不饶起来:“不——用!就这儿了,就让那圆圆小宛的来伺候老子,老子还不信了。这天下哪里有开青楼还不让人睡姑娘的道理。”

    说完,立马就一把拉过一个旁边伺候的丫头,伸手就往怀里摸。这水灵灵的丫头,他看好久了。

    “就先拿这个泄泻火!”

    说完就要往桌子上推,丫头立刻挣扎着叫喊起来。

    突然房门就被猛的推开,几个拎着哨棒的打手就闯了进来。

    粗坯一楞,衣衫凌乱的小丫头,顿时挣脱,哭喊着冲出了房门,其他丫头也都惊慌的跑了。

    房中就只有一群打手,和一群刚从牢里出来的江洋大盗对峙着。

    这群粗坯也不是好惹的。尤其是其中一个叫吴十六的刀疤汉子,更是凶名在外。当年张国维发现他们跟卫所军官私通,带船围堵他们。这个吴十六打伤好几个关兵,夺关而出,虽然最后还是被抓,但是确实凶悍。

    见到几个打手进来,这个吴十六立刻就翻了桌子,一脚踩断一条桌腿拎在手里,双目冰冷的看着几个打手,时刻准备出手伤人。其他粗坯也有样学样,抄椅子的抄椅子,卸桌腿的卸桌腿,全都准备动手。

    几个打手倒是稳重,他们是南京的打行,被金钗楼雇佣来保家护院,平时很少遇到出手的机会,但是他们一个个都是经验丰富之辈,懂得拿捏,只是暂时对峙着,知道这些是金钗楼的客人,也是不好得罪的,只要等主人出面解决就好,未必需要真的动手。

    郑鸿逵一看这情况就知道要坏,一个弄不好这些人就得在金钗楼大闹一场,可是杨潮是那么好得罪的?

    “各位兄弟,都是误会,误会!”

    郑鸿逵赶紧劝和。

    带头的吴十六却不买账:“误会,误会个屁。这群孙子手里拿着棍子,是想来打老子的吗?”

    “哼哼,郑四爷,你请我们兄弟来喝酒,却给弄女人,老子就觉着古怪,没成想这是想算计兄弟们啊。”

    刚才“喝醉”的汉子也冷哼着,不买郑鸿逵的账,说到底他们并不是真心感激郑家,这些年他们没死,他们也不是全都相信是郑家保他们,说起来郑家在江南的实力,还不及他们各自的家族呢,否则当年郑家也不用拉拢他们家族来做海贸了,他们能活着,现在能出来,恐怕更多的是他们家族的力量,口里感谢郑家,不过是给个面子,看情形以后没准还得跟郑家做生意。

    但是突然闹这么一出,这群牢里憋得脑子都不灵光的家伙,立刻就炸了。

    “吴大哥,别扯了,动手吧,兄弟们一起杀出去。”

    “杀?谁要杀人!刚出来,就想进去了?”

    突然门口传来冷冷的声音,接着一个锦衣华服的贵公子,带着一穿着铁甲的卫士走了进来,顿时就让一群粗坯身子一冷,他们不是没眼力的角色,一个个都能看出那群铁甲卫士身上都带着杀气,都是杀过人的主,绝对不好惹。

    郑鸿逵一看来人,顿时舒了一口气,忙走过来。

    “杨大人你可来了。都是误会,误会!”

    来人正是杨潮,郑鸿逵要在金钗楼宴请他的兄弟,杨潮也卖了他这个面子,否则这种人杨潮是不接待的,金钗楼的规矩可是很大的,现在不穿儒服是拒绝入内的。

    这群穿着牢里衣服就能进来,杨潮已经给了郑鸿逵天大的面子,没想到还敢闹事。

    所以几个丫头哭着报告了杨潮后,杨潮立刻让亲兵披甲,拿着武器,他是真打算如果控制不住,就要杀人的,反正这些都是通倭的要犯,手里弄不好都沾着血呢,杀了就杀了,一点心理负担都不会有。

    “误会?”

    杨潮冷笑一声。

    看着为首的吴十六道:“是误会吗?”

    这时候吴十六旁边“喝醉”酒的汉子,立马笑嘻嘻道:“误会,误会,绝对是误会。”(。。。)。。。

第二百八十五节 抵押借款() 
架没有打成,吴十六看清杨‘潮’一群手下的气势,甚至杨‘潮’隐隐都带有一丝杀气,让他收敛了下来,说了个误会,这事这么了了。…。。…{}

    郑鸿逵灰溜溜派人带这群人去南市楼消费去了,转头来找杨‘潮’赔罪。

    “客气话不用说了。本官这次请你来,除了把这批人‘交’还给你外,还想谈谈生意。”

    找了个雅间,杨‘潮’直接道明意思。

    郑鸿逵点点头,再次恢复了海枭雄的本‘色’,他刚刚理亏,赔罪是应该的,但他本来不是一个能忍的人,那群粗坯他也是看在为郑家坐牢的份一直容忍。

    说不好以后还真不会再跟这群人打‘交’道了,前提是能跟达成协议,这又要看杨‘潮’能不能斗得过刘孔昭了。

    “不知道这个生意,杨大人想怎么谈?”

    大咧咧坐在杨‘潮’旁边,郑鸿逵反问道。

    杨‘潮’笑道“本官也不瞒你,本官缺钱‘花’了。不过三月之期未到,本官也不会提价,按你跟其他人的价,本官帮你送一批货如何。”

    郑鸿逵呵呵一笑“杨大人小看郑家了。既然答应了,杨大人该提价提价。什么三月不三月的,这点钱郑家出得起。”

    郑鸿逵愿意提前履行协议,杨‘潮’还颇有些意外,他以为郑家至少要观望到自己跟刘孔昭分出胜负的时候。

    但是杨‘潮’正缺钱‘花’呢,自然不会嫌弃钱多。

    “好,郑家的心意我领了。不知道郑大人要多少货?”

    郑鸿逵是武进士出身,还挂着锦衣卫都指挥使的虚职,也算是官场的人了。

    郑鸿逵呵呵一笑“那看杨大人能准备多少货了?”

    郑家是郑家,这口气真不小。

    杨‘潮’也是做惯了大生意的笑道“那一百万两好了。”

    说完,以郑鸿逵的城府都不由愣了愣。

    拱了下手“杨大人果然是杨大人,好魄力!难怪敢跟勋贵叫板,冲这点,我郑老四服了。”

    杨‘潮’点点头“那郑大人是答应了?”

    郑鸿逵道“一百万两而已。是再多一百万,我郑家也吃的下。”

    杨‘潮’轻轻摇头“不过本官需要三成定金。”

    郑鸿逵眉头一皱“杨大人难为在下了。”

    杨‘潮’耸耸肩“我说了,缺钱了。”

    杨‘潮’说的真诚,郑鸿逵思虑了一下。笑了起来。

    “杨大人痛快!我郑家也不能含糊了。三成定金三成。以杨大人的名头,还犯不着黑这点钱。”

    杨‘潮’点点头“那一言为定!”

    郑鸿逵道“一言为定!”

    杨‘潮’这时举杯“谢了!”

    杨‘潮’真是缺钱了,有郑家这三十万两定金,又可以周转过来了。

    郑鸿逵碰了一下“客气!”

    两人一饮而尽。

    虽然达成了这个协议,但是杨‘潮’心里也清楚。到了十万两以的生意,讲什么‘交’情那都是虚的,郑家依然不可能跟杨‘潮’绑在一起,如果杨‘潮’跟刘孔昭斗争输了,郑家依然会毫不犹豫跟杨‘潮’撇清,然后继续跟其他豪绅勋贵合作。

    如果杨‘潮’赢了,他们是想不跟杨‘潮’合作,大概也不行了。

    杨‘潮’这次抢刘孔昭的船,是郑鸿逵都吓了一跳,没想到杨‘潮’如此胆大妄为。不过如果杨‘潮’真能压服了刘孔昭家族,那么还真的像他说的,他有本事压服江南其他豪族,真能垄断长江的货运,那时候郑家不跟杨‘潮’合作,还能跟谁合作。

    但是提前跟杨‘潮’做一次生意,这确实是卖杨‘潮’一个面子,毕竟现在郑家还是能从其他豪族哪里‘弄’来货的,而且价格杨‘潮’的低一倍,之所以卖这个人情。除了因为杨‘潮’帮忙捞人外,也算是跟杨‘潮’结‘交’一番吧。

    郑家的银票第二日送到,不得不说郑鸿逵的能量,郑家派他来江南坐镇。百万以内他都能说了算,这份底气,江南九成以的豪族都强多了。

    说到底郑家的实力,确实豪族们强,如果单纯看财富,郑家怕是大明第二富了。第一富是大明天子,只不过天子只是理论的最富,起码崇祯皇帝很穷,穷的要当宫金银器的皇帝,也是历史的独一份了。

    已经是十一月多了,杨‘潮’手里的银子只剩下了三万多两,如果不拿到郑家这三十万两,杨‘潮’还真的是撑不过下一个月了。

    拿到钱后,杨‘潮’立刻在‘交’易所大撒银子,一时间将‘交’易所里的丝价抬升了一成。

    采购了二十万两的生丝,接着又购买了五万两的瓷器,又收了一批云锦、皓纱等奢侈品,加茶叶、房四宝等,二十五万两基本‘花’出去了。

    杨‘潮’会将这二十五万两以四倍价格,刚好是一百万两‘交’付给郑家,然后郑家会支付剩余的七十万两给杨‘潮’。

    这利润简直是无本的买卖,杨‘潮’没有投入一分钱成本,定金足够杨‘潮’采购了。

    但这是权力做生意的方式,蛮不讲理,还要求暴利。

    谁叫郑家的船队不敢进入长江呢,谁让杨‘潮’有底气敢在长江横行呢,其实以郑家的实力,他们是可以强闯进长江的,大明朝的水军拦是拦不住他们的,但是那样一来,郑家失去了大明王朝的庇护,得重新沦落为海盗,这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所以这生意,只能是杨‘潮’这样的长江边的土著势力能做。

    用了十天时间,杨‘潮’才从‘交’易所筹集到了足够的货,也幸好有这样一个将南京大大小小的商人集在一起的平台,否则按照以前的方式,没有一两个月这么庞大的货物根本组织不起来。

    杨‘潮’的船队已经是十二月初了,但是到江**货短则十多天,长有可能一个月过去了,回来怎么也到明年了,所以杨‘潮’其实资金依然没有转开。

    再找郑家要求提前支付货款显得自己没道理了,而且还容易被人看轻,所以杨‘潮’还需要从另外的地方获得一笔短期融资。

    杨‘潮’要借钱,跟关系一直不错的王潇家族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王潇不在南京,他还没有把淮安的盐业理顺呢,那是一桩不下于杨‘潮’海运的大买卖,因此全力留在那里经营。

    找王家掌柜,王家掌柜还得汇报到王潇哪里,一来一去根本不是短期内能借到的。

    其他人手里,却不是那么容易能借到钱的,大明朝又没有银行,借钱还真不方便。

    想了很久,杨‘潮’觉得,还是得从‘交’易所这里想办法。

    ‘交’易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杨‘潮’制定出了各种标准契约合同后,又涌来了一大批经纪行的经纪,这些惯常倒卖货物的牙行们,玩的是不亦乐乎,已经出现了各种低买高卖的现象,有了后世大宗商品‘交’易所的雏形了。

    既然已经把商品‘交’易所的雏形‘弄’出来了,何不把债券‘交’易所的制度也引进来呢。

    所以杨‘潮’打算在‘交’易所里发债券,以杨‘潮’的名义,发行十五万两债券来应应急。

    借期两个月,钱息一成,到期支付十六万五千两。

    这些消息最为灵通的经纪们,他们一个个都很清楚杨‘潮’正跟刘孔昭斗法呢,跟一个世袭公侯争斗,要是小老百姓家破人亡那是分分钟的事情,算是杨‘潮’这样的实力武将,一旦输了,倾家‘荡’产也不是不可能,他们得考虑杨‘潮’万一破产,这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的风险。

    而且杨‘潮’哪怕斗争失败了,大概也不是好惹的,杨‘潮’要是不还钱,他们还真不敢强要。

    所以债券的概念在‘交’易所由康小宝出面提出后,一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接手。

    杨‘潮’随即又抛出来一个筹码,那是抵押!

    杨‘潮’用自己手里的三十股,加康小宝手里的三十股金钗楼股份抵押,借款十五万两来应应急,利息虽然放在大明算是很低,只给一成的钱息,但是借期很短,也只有两个月而已。

    用金钗楼的股份抵押,这些人常年在金钗楼里做‘交’易,非常清楚金钗楼的盈利,老实说很多人都眼馋不已,最大的经纪人何明宇更是早出手从王潇手里接过了十股,也算是金钗楼的大股东之一。

    金钗楼每年轻轻松松盈利十万两根本不是问题,杨‘潮’抵押的六十股,每年光是分红有六万两,因此算杨‘潮’两个月后失败了,这些股份也值这个价钱,而且是超值。毕竟金钗楼的股份可不仅仅是银子那么简单,一定意义那还代表着身份。

    这群经纪,也最有实力最雄厚的何明宇持有金钗楼的股份,其他从王潇手里接过股份的人,都不是简单角‘色’,基本都是像徐青君这种勋贵子弟。

    而且出入金钗楼的达官贵人那么多,自己一提是金钗楼的东家之一,那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

    做经纪做的是什么,还不是面子,何家为什么是最打牌的经纪,不是因为他何家面子大。

    于是杨‘潮’抵押的话一放出去,并且写在债券的背面后,不出三天,十五万两债券被一扫而空,但是却让一些人不高兴了。回到明末当军阀

    ———————————————————————————————

    。。。

第二百八十六节 情义() 
董小宛和陈圆圆是最先找上杨潮的,她们两人一人拿出了五万两银子给杨潮。

    还颇不高兴的说,她们落难的时候,是杨潮冒着风险保护了她们,为此金钗楼都被砸了。

    现在杨潮有难处,竟然不找他们,是看不起他们。

    面对这种情况,杨潮还真是没想到。

    老实说董小宛和陈圆圆确实算是两个大富婆了,金钗楼坚持的分账模式,让演员可以分到一半的收入,金钗楼一年能赚十几万两银子,演员们就能分到同样多的银子,而陈圆圆和董小宛两个台柱显然能分到大头,还真能拿出十万两银子来。

    不过这十万两大概也是她们手里的绝大部分财产了,所以杨潮还是有些感动的。

    但是杨潮却没有要她们手里的钱,告诉她们,自己之所以从金钗楼里的交易所借款,那是因为有别的目的,不仅是因为钱,至于什么目的,告诉这两个女人说启动证券交易什么的,她们也听不懂,所以也没有解释,只是告诉她们有其他用意就好了。

    第二批找来的,还有李香君、顾湄和卞家姐妹,她们也责怪杨潮不去找她们,她们听到消息后,直接杀到了金钗楼,这几个人一共出资十万两银子。

    其中卞家姐妹出了三万两,顾湄出了四万两,李香君拿出来三万两。

    因为金钗楼的竞争,媚香楼和眉楼的声音是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她们有自己固定的客户,而且也可以在金钗楼表演分红,因此总盈利倒是没有减少,李香君依然是南京城仅次于董小宛和陈圆圆的名妓。顾湄依然有南曲第一的名声,卞家姐妹在南京和苏州两地都很有知名度,因此她们赚到的钱。未必比以前少多少。

    顾湄自己是眉楼的主人,所以拿出四万两不出奇。卞家姐妹就不用说了,她们是自由人,经济独立,倒是李香君是李贞丽的养女,媚香楼她说了不算,能拿出这么多钱来,估计也是跟李贞丽闹过。

    杨潮依然拿出对董小宛和陈圆圆的那套说辞,拒绝了这些女人。

    顾湄倒是很大气。瞪了杨潮一眼,说杨潮肯定又憋着什么坏呢,不过相信杨潮不会吃亏,就大大方方的将手里的银票收了回去。

    卞家姐妹笑了笑也不坚持,拿回了自己的银票。

    倒是李香君非常失落,最后表示既然杨潮卖债券,她也要买,死活不肯把钱收回去。

    她带头后,其他女人也表示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留下银票。让杨潮印好了债券送到她们家去,而且嘱咐一定要杨潮亲自送,要是派一个什么不相干的下人。她们还要来找麻烦的。

    迫于无奈杨潮只得又一次印了二十万两的债券,十万两给李香君等人,十万两留给董小宛和陈圆圆两人。

    一下子借到了三十五万的借款,杨潮这是彻底不用担心资金压力了,在撑两个月没问题,到时候郑家的货款也该到了,这次金融危机就该度过去了。

    杨潮不知道他借钱给某些人也惹了不小的麻烦,李香君回到媚香楼后,又被李贞丽好一番数落。

    “女儿啊。不是娘说你。那个杨潮就是个没心肝的东西。你看看他从海州回来,来过媚香楼看过你没有。他说不让你跟候公子。可是却不来提亲,这不是白白耽搁你吗。”

    李贞丽是很赞同侯方域梳栊了李香君的。不是为了钱,老实说侯方域还真拿不出多少钱来,侯家虽然是大户人家,但是侯询被关在北京的大牢里,上上下下都需要打点,侯家的银子花的流水一样,现在一心要把侯询捞出来,哪里顾得上侯方域风流快活的钱呢,所以这段时间侯方域的日子过得甚是清苦。

    李贞丽是看到侯方域是真心对李香君的,虽然李香君不是她亲生的,可是她从小就将这个养女当成亲闺女养的,也真心希望她能找一个好的归宿。

    李香君说急了直接顶嘴:“不就是三万两银子吗,我以后给你赚回来就是了。”

    李贞丽的脾气顿时就怒了:“老娘是看重钱的人吗。你说说老娘什么时候指望你挣钱了。白瞎了老娘的心了。”

    李香君马上就哭起来,李贞丽也跟着哭了,很快两人就抱到一起哭。

    最后李贞丽知道拗不过女儿,只能让步:“哎,要是你真的看重那个杨潮,就找人去挑明了吧。再拖下去也没什么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