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上这次,他们八旗已经入关了五次了。可是明人依然没有屈服。

    对明人这种性情,图尔格有时候实在是难以理解。

    明人明显打不过他们。可是为什么不跟他们讲和,每年给他们一笔钱。他们也省的来抢了。

    可是明人就是不和谈。

    就好像一个被人打倒在地鼻青脸肿的对手,你问他服不服,他站直瘦弱的身躯,然后咽下嘴里的鲜血,大声告诉你他不服。

    图尔格当然不了解这种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因为他遇到的对手一个个都屈服了,八旗兵打败了叶赫等部,他们投降了,八旗兵打到了朝鲜,朝鲜人投降了,八旗兵打到了蒙古,蒙古人同样投降了,可是已经进出大明城墙五次,明人就是不投降。

    不但不投降,他们还不肯跟你和谈,致死都坚持八旗该归附他们,大明朝廷这种顽固的态度,让八旗上下感到抓狂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一次次来抢掠,虽然收获不菲,但也损失颇重,大明太大了,哪怕不战斗,每次出兵都得病死个几千人。

    所以皇太极一直很希望跟明朝和谈,他暂时还不需要占领明朝的土地,辽阔的辽东足够满人稀疏的人口生活了,他需要的是大明朝廷的承认,承认他们跟过去的辽国、金国一样,是一个可以跟中原王朝平起平坐的国家,而不是一个野蛮未开化的部落。

    同时让明朝开放边塞跟满洲互市,最好按照当年蒙古部落的例子,每年再给一笔不菲的岁币。

    可是明朝朝廷宁可加税练兵,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战斗下去,也不肯选择更便宜的和谈方式。

    就在去年,他们的皇帝还斩杀了跟满洲和谈的兵部尚书陈新甲。

    所以图尔格是不相信海州城会交换人质的。

    他们的皇帝被俘虏了都不肯交换,更何况一个区区的海州知州。

    所以图尔格之所以答应交换人质,其实不过是希望蒙古人死心,愿意跟满八旗勇士并肩作战。

    因此图尔格完全听从蒙古人的建议,他们要交换,那就交换,明人果然拒绝了。

    不过图尔格还是给了蒙古人机会,用杀人来威胁海州,不就是时间吗,一天两天还耽误的起。

    半个时辰过去了,海州还是没有同意,图尔格果然下令杀了一个人。

    图尔格不相信等所有人。包括那个海州知州都杀光后,蒙古人还不死心。

    杨潮冷冷看着一颗颗人头落地,无头的尸体倒在河边。鲜血染红了河水。

    老实说心中还是有些感叹的,这些都是书生。何苦呢,要是那时候不跑,现在留在城里也没事,而且他们不跑的话,宋濂现在应该能轻松很多。

    但是真用这些人交换人质吗,还真做不到啊,手里没人,就是有人也不愿意。

    但是当杀掉第三个人的时候。杨潮还真的让李五六喊话。

    虏兵的那个骑兵再次走了过来,倨傲的骑在马上,看着城头,却不说话,静静的等待明军屈服。

    杨潮让李五六说道:“告诉你们主子,我们愿意交换,但是你们得保证放弃攻城。”

    虏兵回去了,一会儿跑来后回答:“我们主子说了,可以答应你们的要求。你们现在就放人吧,否则我们会杀光你们的大官。”

    杨潮让李五六继续喊:“放人可以。但是你们得撤兵。不让你们退兵五里了,退兵三里就行。”

    虏兵哼道:“这是办不到的,你们必须立刻放人。”

    杨潮让李五六继续喊:“我们是有诚心的。这样好了,你们南边大营可以不动,其他三面撤出五里外,然后我们可以交换。”

    虏兵又回去了,带回来的回复依然是不答应。

    一来一回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时辰。

    虏兵这边的意见也发生了分歧。

    蒙古人跟图尔格,甚至满八旗内部思想也不统一。

    蒙古人表示撤去其他三面的包围也不是不可以,反正他们是骑兵,随时可以赶过来。

    满八旗中一些人还真的想救出贝子后就立刻走,但是他们坚持要明军给他们一大笔银子。

    这倒让图尔格一时为难了。没想到交换人质到现在,出现了这么多问题。

    他也知道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满洲人到现在都已经不想打了,因为根本看不到轻松拿下海州的希望。也看不到到底哪天才能攻下城池,所以有人心思不坚定了。

    这有些出乎了图尔格的预料,在图尔格想象中,明军是不可能和谈的,他们甚至不会跟他们谈,最有可能的是派出去的人,第一时间就被明军给打死在城下,所以图尔格只派了一个懂汉语的包衣,穿着甲衣骑着马去喊话,却没想到明人竟然来来回回真跟自己谈。

    谈着谈着,自己这边的人都当真了,一个个跟自己建议,满足明人一些要求。

    “不可能,明人这是在耍诡计,他们在拖延时间!”

    图尔格大声说道。

    但是从手下的神色中就可以看到,不管是满八旗,还是蒙古人,都不信服他。

    图尔格叹了口气,咬牙道:“那如果我们撤军了,明人还是不肯交换俘虏,到时候就都不要找借口,必须全力攻城,无论多少死伤都不要在乎,直到攻下这座城。”

    说着,眼睛狠狠地瞪着俄木布楚虎尔和善巴,那意思很明显,如果撤兵后,明人还不交换俘虏,那么蒙古人就必须死战到底,而且是当炮灰了。

    善巴和楚虎尔犹豫起来,他们只是不想攻城,他们都是小部落,真的死不起人。

    但是却又承受不起被明人戏耍后图尔格的怒火,那时候他们两人的三千多蒙古勇士怕是都要折损在这座城下了。

    如果这么多手下都折损了,他们回去后也完蛋了,在蒙古草原上,你手里没有了勇士,只有被其他部落吞并一个后果。

    既承受不起攻城的损失,也承受不起谈判失败的后果,这让两人如同夹板中的肉,两面被挤压。

    最后善巴咬咬牙道:“也许我们可以先拿出一点诚意。”。。。

第二百三十节 闹剧() 
蒙古人的诚意是放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书生。

    这书生浑浑噩噩的被放过了河,然后恍若做梦一样,到了城下,被明军吊上了城墙。

    这时候他才醒悟过来,他得救了。

    但是他也记起了他的使命。

    “将军将军,快放了他们的人吧。”

    这个书生不认识杨潮,因此随口就叫将军,也不是冲杨潮叫的,而是冲着所有的士兵胡乱的喊。

    杨潮这才走过来,问道:“放谁啊?”

    书生道:“他们的什么贝子,说是被你们抓了。放了人,他们就放了高大人!”

    杨潮不置可否道:“还有呢?”

    书生道:“还有,放了人他们就不会攻城了啊。”

    杨潮有些遗憾到:“很抱歉,人不在我们手里,已经送回了淮安去了。”

    书生狐疑的看了杨潮两眼,顿时有些恼怒:“匹夫,你这是见死不救!”

    他刚骂完,突然就看到章惇李良等几个亲兵围了上来,目色不善。

    书生顿时收敛了气焰,低声哼着:“我要见宋典史,我要见宋典史。”

    说着,从士兵身边溜走,快步走下城墙去了。

    一刻钟之后,宋濂就走上了城头,急匆匆的找到了杨潮。

    宋濂问道:“杨将军,你真的抓了鞑虏的贝子?”

    杨潮叹道:“好像抓了,但是人送去淮安了。”

    宋濂也是一脸狐疑,然后就关切的趴在垛口,看向河边一个个过去的同僚。

    守备、主薄、师爷,他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最后目光落到最中间那个一脸凄惶,失魂落魄跪在河边的身影上。那正是海州知州高良明。

    看到高良明的样子,宋濂是又气又怒,同时还满心的不忍。

    深吸一口气。转向杨潮道:“杨将军,如果你手里真抓了他们的人就放了吧。就当我欠你一个人情!”

    宋濂低着头。已经算是恳求了。

    杨潮很郁闷,宋濂跟刚才那个书生一样,都认定杨潮抓了虏兵的贝子。

    当然他有相信的理由,因为那书生是从虏兵军阵里回来的,虏兵没有道理给杨潮栽赃,而且杨潮跟虏兵谈了那么久,如果手里没有人,为什么要谈呢。

    杨潮知道自己说在拖延时间也说服不了宋濂。为了救知州,他是选择性相信杨潮手里有人质的。

    于是杨潮用另一种方法说道:“宋大人,如果朝廷知道我们私自交换人质,与虏兵和谈的消息,不知道皇上会怎么样呢?”

    宋濂突然就愣住了。

    是啊,陈新甲和谈,听说还是奉了崇祯皇帝的密旨,最后事情暴露后,还是被皇帝杀了,如果他们在这里跟虏兵交换人质。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可是真的眼睁睁看着高良明因此被虏兵杀死,他实在是于心不忍。

    宋濂道:“鞑子还说了,只要放了他们的贝子。就不攻打海州城了。”

    杨潮又道:“听说他们还索要巨额银两!”

    宋濂道:“海州富庶,盐商众多,这些钱还是凑的出来的,不值一提。”

    杨潮心中对宋濂这两天稍微建立起来的一点好感降低了一些,因为宋濂的口气很显然是打算拿城里的盐商开刀了,勒索也好,抄家也好,肯定要用非法的手段了,目的则是为了救那个弃城逃走的知州。

    在宋濂眼里。知州跟他才是一路人,至于杨潮和那些盐商。不过是下等人罢了。

    杨潮冷笑:“宋大人,阵前议和。你觉得国法能容吗,皇上能容吗。”

    国法和皇帝在这些文人心中还是很重要的。

    宋濂愣了愣,最后依然坚持道:“就当是为了海州十万百姓,这个干系我担了!”

    宋濂给自己找了一条理由,为了百姓,嗯,这个分量理论上比皇帝更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吗。

    可是只有找理由的时候,他们才会想到孟子这句话,平时他们眼里,恐怕只有皇帝,因为皇帝能赐予他们权力。

    只是讽刺的是,宋濂口口声声说为了百姓,最后却要搜刮百姓的财富交给敌人。

    也不是宋濂一个人如此,整个大明文官集团都是如此,这已经是制度化、理论化的虚伪了。

    两人说话间,虏兵又砍了一个人的脑袋,宋濂顿时心痛。

    对杨潮已经不耐烦了:“你到底放人不放?”

    杨潮却继续询问:“如果我放人了,虏兵不肯退走怎么办?”

    宋濂哼道:“到时自有本官负责!”

    杨潮道:“怕你付不起这个责。”

    宋濂突然怒指杨潮,他没想到杨潮这么不给他面子,虽然杨潮一直不像海州卫所武官那样对他们毕恭毕敬,但是也没有如此出言不逊过。

    但是宋濂却还真的拿杨潮没办法,收回手指,咬牙道:“你到底怎样才肯放人?”

    杨潮心里也郁闷,知道这时候跟宋濂不和,对守城没有好处。

    于是煞有介事的说理由道:“虏兵真能退兵,宋大人真肯负责的话,放人我是无所谓的。但是鞑虏狡诈不可轻信!我得看到鞑虏先退兵才会放人。”

    宋濂哼了一声:“这怎么可能?”

    杨潮道:“没让他们全部退走啊,只是先撤围而已,以示诚信!”

    宋濂沉思了片刻,恨恨道:“既然杨大人需要诚信,那好我会让虏兵给你诚信的。”

    说完,他突然对刚才那个书生道:“继文兄,劳烦你回去一趟,告诉鞑虏让他们撤兵。”

    书生顿时脸色一变:“宋大人万万不可啊,我们不先放人,鞑虏是不会撤兵的。”

    宋濂道:“继文兄放心,你回去告诉鞑虏,我们可以先给他们十万两银子,然后他们在撤兵。”

    书生道:“我们可以喊话啊,给他们十万两银子,他们肯定愿意先撤兵的,我不用回去的。”

    宋濂道:“你得回去哪里,我们得先展示诚信,否则虏兵不会信的。”

    书生脸色已经煞白苦求道:“我不能回去,他们会杀了我的,他们会杀了我的。”

    书生好不容易脱险,好像一个快死的人,突然生还了,但是又一次让他死,他会比第一次更恐惧。

    宋濂冷冷道:“必须回去,否则虏兵不会信的,你回去才能保住高大人。”

    说完不等书生的反应,立刻命令道:“来人,送他下去!”

    书生立刻就跪下了,抱着宋濂的腿:“求求宋大人了,我不能回去啊。宋大人,你忘了我前些天还送了你一张董其昌的画,还有年前那一千两银子!”

    宋濂脸色已经乌黑,但是杨潮的兵却没有动,他立刻找旁边的民壮:“还不动手!”

    杨潮的兵不把宋濂的命令当回事,但是那些民壮可不敢不听典史的话,立刻动手,将哭的没有人形,腿软的站不起来的书生硬生生塞进一个吊篮,推下了城墙。

    然后宋濂就要下城,杨潮却笑道:“宋大人,其实你去,更能展示诚信!”

    宋濂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被送下城墙的书生瘫软在地,趴在城墙上哭丧,最后被一个虏兵骑马抓了回去。

    不知道是不是起了作用,虏兵停止了杀人。

    “大人,宋大人真要给鞑虏十万两银子吗?”

    李五六有些不能理解宋濂的做法。

    杨潮苦笑道:“那还能怎么样,他都下去筹钱去了。”

    李五六叹道:“要是给我十万两银子,我就下去帮他们把那知州抢回来了。”

    其他士兵纷纷起哄:“那你去啊!”

    图尔格面色冷清,他没想到明军竟然天才的提出来要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先撤军。

    这让图尔格都不得不勉强的表态同意了。

    因为十万两银子勾着,别说蒙古人了,就是他镶白旗的亲信们,也都倾向于拿钱撤军了。

    这十万两银子的承诺,竟然一时间让图尔格调动不起来士气了。

    图尔格眼前是一个瘫软在地的书生。

    图尔格冷冷对那书生道:“给你们一个时辰,要是一个时辰后不把钱送下来,我就先杀了你。”

    看到图尔格的眼神,书生打了一个冷颤,却连一句话都不敢说。

    不需要一个时辰,半个时辰后,杨潮就看到宋濂带着衙役,挑着一个个箱子蹬上了城墙。

    看来海州真的很有钱,十万两银子,宋濂不用半个时辰就筹集到了。

    但是真的要把这些钱给虏兵吗?

    杨潮很不甘心。

    尽最后一次努力劝道:“宋大人,我手里真没有人,即便你送钱下去了,虏兵得不到人还是不会退的。而且就算有人,我断定虏兵也是不会退的。”

    宋濂冷哼一声,不理会杨潮,只是让人将银子装进吊篮去。

    杨潮摇了摇头,也不理会宋濂了,直接对李五六下令道:“开炮吧!”

    其实城上的大炮早就瞄准好了,只是虏兵不攻城,杨潮也犯不着招惹他们,时间对自己有利。

    一开炮就等于向虏兵发出一个信号:老子根本不想谈老子只想打。

    一开炮谈判就破裂了,杀不死几个人,反而会让虏兵再次攻城的。

    宋濂也明白这个道理,顿时一愣:“你,你敢!”

    可他的话音刚落,李五六的大炮已经响了,而且正中虏兵营帐!

    这一炮意味着这一场谈判闹剧结束了。。。。

第二百三十一节 夜战() 
虏兵的临时营帐并不是山腰的主营,而是位于距离海州城更近的山脚下,弗郎机炮是打不到这里的,因此虏兵认为这个距离是安全的。

    可是对于大将军炮就不够安全了,那一晚杨潮用来炮击他们的,正是大将军炮。

    这几天杨潮从没用过,让虏兵产生了误判,将前进营帐放在了过近的位置,结果遭到了炮击。

    但是显然他们没有损失多少人,这种大将军炮装填缓慢,用来守城是没有多少密度的,杨潮认为还不如鸟铳呢。

    但是这一炮也让虏兵坚定了决心,那就是打!

    图尔格不知道是该感谢这一炮还是该咒骂了,这一炮虽然没有打到他,却让他很狼狈,在护卫的簇拥下,朝着山上的大营跑去。

    “杀了书生,统统都杀了,杀光!”

    一边逃,一边还给手下下令道。

    宋濂失落的趴在垛口,看着虏兵一阵慌乱,营帐撤走了,但是有一些虏兵压着几个文人到了河边,然后手起刀落,人头滚到了一边,身子摔倒了地上,他没来由一阵恐惧,似乎那些人中也有他一样。

    宋濂感觉自己失去了所有的力量,但是又不合时宜的生出一种庆幸,幸亏自己没有跟着高知州逃跑,逃走求生的死了,留下求死的反而活了。

    爬了好久,宋濂才感觉自己有了些力气,晃悠悠失魂落魄的往城下走,理都没理杨潮。

    杨潮却还不能放下城头防御,反而无奈的紧急部署起来。

    本来是不需要如此的,本来是打算拖延一天时间,明天在跟虏兵激战的。

    可是开炮打了虏兵,他们不怒才怪。虏兵很有可能很快就来攻城了,而天色已经不早,虏兵的怒气也许会让他们连夜攻打的。

    图尔格确实统一了思想。在大营中,他找到了发火的理由。大发雷霆,手下的巴雅喇章京们,蒙古贝勒们都一句话不敢说。

    最后下令全军连夜攻城,要求蒙古人全部出动,攀爬城墙,吸引明军,然后三个巴雅喇纛章京,趁机突然蹬城。一鼓作气将海州攻破。

    杨潮在城上吃了饭都没有下城墙。

    天已经黑了,而虏兵如期而至,果然是要连夜攻城了。

    天不是个好天,已经连续阴了两天,空气中有些闷热,正在聚集着水汽,但是还没有下起雨。

    这样的晚上,显然能看到的东西太少了,夜战双方都看不清楚,只能是一场乱战了。

    乱战。对精锐的士兵来说影响显然更小,因为他们作战的主动性强,而乌合之众几乎派不上用场。因此杨潮知道,今晚作战的主力,还是只能是自己的士兵。

    就连李瑞那些家丁,恐怕都不太用的上。

    终于听到虏兵的号声,趁着有限的一点能见度,能看到虏兵一排排盾车出发,一架架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