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朝天-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井九放下手里的青铜镜,说道:“这门亲事如果都成不了,景尧还怎么当太子?”

    顾清明白了师父的意思,如果能够成功地结成这门亲事,宰相的态度便有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一茅斋的看法,至少让那些书生们保持中立,继而反过来影响到朝廷里的那些翰林、御史台的官员,可问题在于……想要结成这门亲事,首先便需要宰相改变态度,也就是让一茅斋改变对景尧的看法,而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整个朝天大陆都知道,世间最难改变的不是青山的口头禅,也不是中州派的姓氏,而是那些书生的理念。

    “我不懂这些,我只知道想得到任何东西都应该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你要买东西,便应该付金叶子。”

    井九想起当年与赵腊月第一次离开青山,想买笠帽却没有带钱的事情,顿了顿,说道:“也可以是银子。”

    顾清认真听着,仿佛师父说的话很有道理,而且是自己未曾听说过的道理。

    井九接着说道:“想说服一茅斋,那就要拿东西与他们换。”

    顾清有些忍不住了,心想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而且谁都知道这个道理,问题在于我们能用什么东西让一茅斋的书生们改变想法?富贵于他们如浮云,权势声名亦如此,甚至就算你拿天下去换也没用。

    在那些书生看来,他们的坚持比天下还要重。

    作为最出色的神末峰弟子以及未来的青山掌门候选人,顾清很清楚与师父讨论这些问题没有意义,终究还是只能自己解决,说道:“我要不要去梅会那边看看?”

    青山宗身为正道领袖,自然会参加梅会。

    顾清是想提醒他一声,关于皇位继承这种大事,由宗派出面与神末峰单独出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井九说道:“好。”

    顾清说道:“今次带队的是卓如岁,让他出面?”

    卓如岁的辈份差了些,但他是掌门真人的关门弟子,身份特殊,份量够重。井九最开始的时候就有些欣赏卓如岁,经过青天鉴幻境后更是如此,对顾清的提议很支持,说道:“提亲那天让他清醒些,别睡。”

    顾清领命,离开书房后,仔细把门关好。

    井九拿起那面青铜镜再次观看,终于确认了方位,用右手蘸了些茶水,开始研磨起来。还是这间书房,今天的茶水要比去年的陈茶好很多,青天鉴比那截妖骨更好,他的感觉自然也更好,于是竟有了些闲情与人闲聊。

    “你准备就在里面呆着不出来了?”

    他说话的对象自然是青儿,他把雪姬关进剑狱后,青儿便回到了青天鉴,再也没有出来过。

    井九接着说道:“我答应过童颜,过些天就把青天鉴还给他。但我总觉得有些奇怪,在想要不要改主意。”

    青儿从青天鉴里飞了出来,扇动着透明的翅膀,气鼓鼓地看着他,说道:“你怎么能这么坏呢?”

    井九想了想,认真说道:“我觉得自己很好。”

    顾清走到后花园,想着自己的任务,觉得心情好生沉重,接着又想到师父那种万物不理的气度,不禁好生羡慕,心想修行者就应该像师父这样,不管境界高低,不管站着还是坐着或者躺着,都像个仙人般活着,只可惜自己是学不来了。

    ……

    ……

    新梅园如叶如花的高台隐藏在云雾里,看着如仙境一般,只是今天并没有什么人。

    参加梅会的人都去了棋盘山,观看棋战。顾清没有去,反正赢的还是雀娘,而且他相信卓如岁也不会去看。

    他直接去了青山宗的仙居,发现卓如岁果然在……没有睡觉,是在养剑。

    一道极淡却极凝纯的雾气从他头顶冒出,一柄仙阶飞剑在里面缓缓旋转。

    顾清站在窗外,看着这幕画面,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卓如岁在人前始终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背着人却修行的如此勤勉,都已经天生道种了,何苦如此?

    都说他与师父极像,现在看来却是颇有差距,师父那才是真懒啊。

    卓如岁感觉到他的到来,睁开眼睛,收起飞剑,心情微异。

    冥想养剑的时候,他习惯性会用承天剑法设置一座阵法,为何顾清却能轻易而举地来到窗前?

    卓如岁想起那个传闻,问道:“你学的真是承天剑?”

    “是的,师兄。”

    除了这句话,顾清没有多作解释。

    卓如岁想着井九与自家师父的关系,想到了别的地方,起身问道:“你怎么也来朝歌城了?”

    顾清说道:“师父也来了,请你过去。”

    卓如岁有些意外,说道:“好。”

    顾清没有立刻带他去井宅,而是想着另外一件事情,去了一茅斋弟子的山居。

    今天真是很巧,他要找的人都不喜欢看棋。

    一茅斋的书生擅长书法,也喜欢下棋,但奚一云只喜欢看书,或者编书。他是布秋霄的学生,在青天鉴问道里表现的非常突出,被正道修行界的前辈们极为看好,将来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斋主。

    当然,卓如岁与顾清的身份也不差,而且卓如岁与他曾经在青天鉴幻境里,先后因为刺杀白千军而死,自然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双方谈话的气氛非常好,直到顾清说出那句话。

    奚一云微微挑眉说道:“要我去给景尧皇子做老师?顾清道友是想羞辱我吗?”

    顾清平静说道:“记得一茅斋有句话,有教无类。”

    奚一云静静看着他的眼睛说道:“但他非我族类。”

第三十六章一茅斋的秘密() 
初春的风带着雾气进入山居。

    远处山间传来喝彩声,想来雀娘又赢了。

    与别处的热闹相比,这里的安静令人感到压抑。

    卓如岁心想这事儿与我无关,别看我。

    正想着这句话,奚一云转过身来,看着他问道“其实我一直不明白,这究竟是神末峰的意思,还是青山的意思?”

    卓如岁抬头看了顾清一眼,心想你喊我来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他再次想起师父与井九的关系,眼皮耷拉下去,有气没力说道“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奚一云说道“那我只能送客了。”

    让狐妖的儿子当皇帝,在一茅斋的书生们看来这是根本没办法谈的事情。

    “我们就是些晚辈弟子,哪有资格谈这些事,只是随便说说,只是……”

    顾清微笑说道“奚先生能不能帮着引荐一下宰相大人?

    “我没有见过岑师兄。”

    奚一云神情微冷说道“一茅斋弟子,在入朝为官之前,绝对不会干涉朝政。”

    当朝宰相岑大人曾经在一茅斋求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他的师兄。

    顾清说道“误会了,是私事。”

    奚一云说道“那更是爱莫能助。”

    顾清微笑说道“那这样吧,贵派最近有位新弟子叫做何小柳的,能不能让我带他去拜见一位长辈?”

    奚一云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直接走了出去。

    没有过多长时间,一位年轻书生来到场间。

    卓如岁耷拉着的眼皮抬了起来,看到那张有些黑的脸,还有那件怎么看都不协调的长衫,吃惊之余险些笑出声来。

    ……

    ……

    朝歌城里禁止修行者随意驭剑,清天司为三位仙师安排了一辆车辇。确认车辇四周无人,卓如岁终于忍不住开口了,看着那名年轻书生说道“你这是准备把天下宗派都过一遍?那你啥时候去水月庵当尼姑?”

    这位穿着长衫、却依然像个农夫的年轻书生,自然便是柳十岁。

    按道理来说,他现在还应该被关在青山剑狱里,但其实整座青山都知道,他早就已经被放了出去。

    方景天再如何生气,也没有任何办法。天光峰不管,元骑鲸不同意,谁能进剑狱确认他还在不在?

    卓如岁的话虽然是嘲讽,但也确实没有错。柳十岁离开青山后,去了不老林、学了西海剑派的剑法、在果成寺听了好多年的经,现在居然又去了一茅斋读书,这真是难以想象的经历。

    柳十岁没有理他,看着顾清问道“公子来朝歌城做什么?”

    顾清知道他想问的不止于此,还很关心井九的近况。

    他们都很清楚,井九从来不会寒喧这种事情,那只好由顾清来说。

    神末峰的大管家,确实事务繁忙,柳十岁去一茅斋这件事情虽是井九定下的,但所有的具体安排、包括果成寺外那间菜园的收尾工作都是他做的。甚至小荷在千里风廊入口处的那间客栈都是他亲自选的位置,确定的方案。

    顾清把这两年里自己知道的、能说的事情说了一遍。

    柳十岁认真听着,分析着自己能做些什么。

    卓如岁听得很是无趣,翻了个白眼,翻身开始睡觉。

    ……

    ……

    青天鉴静静搁在架上,为这间仿佛永恒不变的书房带来了一些变化。

    如果赵腊月与白早再次来到这个房间,会不会对着镜面看看?

    “师父,那边说不通。”

    顾清想着先前奚一云的态度,心情更加沉重。

    如果无法说服一茅斋改变态度,这门婚事自然没有希望。

    “那就直接抢啊。”

    卓如岁说得很是理所当然。

    井九心想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新妇好抢,皇位可不好抢,挥手示意他们先去办事。

    顾清带着卓如岁去找井商,然后去鹿国公府议事,书房里只剩下井九与柳十岁。隔了一两年没有见面,果然还是没有寒喧,他用剑识仔细察看了一下柳十岁的经脉,确定真气冲突问题得到了极大的解决,便没有更多的关心。

    对如此冷淡的久别重逢,柳十岁早已习惯,很主动自觉地把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汇报了一遍。朝歌城的局势很复杂,也很清楚,青山宗不可能说服中州派,便只能从一茅斋入手,他希望自己能帮上些忙。他最后说道“可能是因为拿着掌门真人与禅子的两封亲笔信,斋主对我确实很尽心,亲自教我正气之道,体内的隐患解决了很多。”

    井九说道“这个人不错。”

    柳十岁犹豫了会儿,说道“只是……他好像已经知道了那件事情。”

    那件事情他只与井九说过。

    当年在不老林里,曾经有位一茅斋的严老书生对他颇为照拂,最后甚至为了从西王孙剑下救他而死。

    临死的时候,严老书生把一茅斋遗失多年的镇斋之宝——管城笔交给他保管。

    以布秋霄的能力,以一茅斋在朝廷里的影响力,他一定能够通过那些隐晦的线索查到些什么。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柳十岁前些年才不肯去一茅斋,现在看来还是被怀疑了。

    “我查过布秋霄。”

    井九想起青儿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自己的回答,说道“他是个真正的好人。”

    柳十岁沉默不语,心想如果他真是好人,严老书生为何会被迫叛出一茅斋,在不老林里隐姓埋名。

    井九接着说道“所以你不要怕,就像上次我对你说过的那样,不主动惹事就好。”

    柳十岁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说道“这个……其实我已经查到了些。”

    井九静静看着他,神情不变,心情却着实有些无奈。

    柳十岁与赵腊月两个人,是他这一世最早带在身边的人,偏生都是最爱惹事的人。赵腊月还好些,现在越来越像他,只在神末峰闭关,柳十岁却真的越来越像师兄,无论遇着怎样的境况,都还是那般热情,绝对看不到郁郁二字。那是别家宗派的阴私,你为什么一定要查呢?就算那个老书生对你有恩……好吧,查还是应该查一下。

    “查到了什么?”他问道。

    柳十岁说道“严先生是前任斋主的学生,境界颇高,声望也极高,在斋里的地位有些像剑律师伯在青山。几十年前,他忽然声称布秋霄私德有亏,要求他退位,不管别的斋中先生如何劝说,他都不肯退让。”

    井九问道“符合他的性情?”

    “严先生以执拗出名,在斋里有个绰号,就叫做拗先生。”

    柳十岁心想那位老人家哪怕去了不老林,依然不停做着好人好事,说他执拗还真是不错。

    井九说道“结果?”

    柳十岁说道“布秋霄自然没有退位,要求他当众公布自己的罪状,结果……严先生却带着管城笔偷偷跑了。”

    井九说道“担心被杀人灭口?”

    柳十岁说道“我查过当时斋里的起居录,当时这件事情引起很多议论,布秋霄想要悄无声息杀死他非常不容易,而且只要他死了人们肯定就会怀疑布秋霄,怎么看他都是安全的,不应该做这样的选择。”

    严书生带着镇斋之宝逃走,哪里还会有人相信他对布秋霄的指控。

    井九自然能算到当时一茅斋书生们的想法,接着问道“然后?”

    柳十岁说道“他强行通过千里风廊,破了圣人心,受伤极重,境界跌堕不少,后来不知怎么便进了不老林。”

    井九说道“你查到的还确实不少。”

    柳十岁看着很老实,实际上也很老实,但同时也是个很聪明的人,尤其是在不老林的那些年,被西王孙带了那么久,自然很清楚怎样才能查清楚一件事情的真相,而不被人发现。只是有些令他茫然的是,他一直以为叛出一茅斋的严书生是好人,那么一茅斋主布秋霄是个隐藏极深的伪君子,可现有的结果似乎并不足以做出这种判断。

    严书生究竟掌握了布秋霄的什么秘密,以至于让他觉得布秋霄宁肯被人怀疑也一定要杀死他?如果那个秘密真的存在,为何他在不老林里隐藏了这么多年,朝天大陆始终没有相关的消息传出来,直到他死在西王孙剑下依然无人知晓?

    这是柳十岁的疑问,同样也是井九的。

    他沉默了会儿,忽然说道“起居录你能记住多少?”

    柳十岁说道“我只能记住这一百年的。”

    一茅斋的书生们修的是正气道,养的是圣人心,追求的是事无不可与人言,斋里的起居录向来可以供斋中学生随意翻看,只是不得外传。

    那些起居录记载得非常完备而细致,百年时间里不知道发生了多少事,柳十岁居然能完全记下来,却对自己还是有些不满意。

    “确实少点,先说来听听。”

    井九把青天鉴从书架上拿下来。

    柳十岁开始从百年前开始的起居录开始背起。

    井九自然没有耐心把这浩如沧海般的起居录听完,每条只听几个字便会做出判断,轻敲一下青天鉴示意他跳过。

    ……

    ……

    “九十七年,草舍翻修,在亭下发现古时的竹简三捆。”

    “九十五年,元后入陵,斋主带着三名弟子入朝歌城,手抄正气歌相送,中州派白真人……”

    “八十四年,风廊静湖外泻,冀东沃野成灾,斋中弟子结阵挡水,死伤惨重,共计……”

    ……

    ……

    井九看了眼窗外的天色,发现就算这样听下去,只怕也要听好些天才能听完,对柳十岁说道“从严书生逃离之前十年,不,从布秋霄被指定为下任斋主之前三年开始背起。”

    柳十岁想了想,那应该是五十四年前的事情,说道“那年前任斋主在草舍里,把竹简分发给斋中学生,布秋霄一人得了十根,引起很多不满。”

    井九敲了一下青天鉴。

    柳十岁的声音在书房里不停响起。

    青天鉴不时发出清脆的声音,就像是在伴奏。

    “四十九年前,布秋霄正式成为斋主,带着四十余名书生北上,在神卫军里画符三年。”

    “四十七年前,千里风廊出事,冥部大祭司驭妖来袭,布秋霄为救几名凡人而受伤,静湖畔妖血如墨。”

    “四十五年前,严书生带着管城笔离开了一茅斋。”

    “四十年前……”

    ……

    ……

    “停,倒回四十七年前。”

    井九说道“起居录里有没有说,如墨的妖血来自何物?”

    柳十岁摇头说道“没有,旁录里也只是提到,那只巨妖在静湖里若隐若现,其颈细长。”

    “二十七年前,布秋霄在哪里?”

    “在朝歌城主持梅会。”

    “那年秋天?”

    “梅会之后,他在世间游历了二十余日,才回了一茅斋。”

    井九没有再问,手指在青天鉴上轻轻摩娑,看着杯里的清茶,不知道在想什么。

    柳十岁知道公子肯定从这些起居录里发现了什么秘密,有些紧张。

    ……

    ……

    (我也有一个秘密……间客里有位姜瑞医生,骗了黄护士的感情,然后被许乐和七组整了好些年,凄风苦雨。大道里有位姜瑞散修,骗了何霑的感情,然后被赵国的太监们凌迟至死,出了青天鉴幻境后又被瑟瑟弄到雪原里偷偷杀了,冰天雪地。有些读者还有印象,我以前就说过,姜瑞是我现实里的好朋友,而且他真的就是一位医生。

    他也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他居然又开始写书了……我特别喜欢看大医凌然,推荐他看,没想到每天值班的他居然再次被勾起了写作的,写了一本叫做《手术直播室》的小说,没想到居然成功上架,而且订阅还不错,就连海棠同学都在每天追更,我去看了之后发现,嘿,没想到还真是那么回事,顿时骄傲感油然而生

    这本书里面的医学桥段肯定没啥问题,而且有的确实精彩,因为他真是个很称职的好医生,只是算不上称职的好朋友,因为他滴酒不沾,故事现在也讲的越来越好了,认真请大家品鉴一下,如果好这口应该会看的很开心的。)

    。

第三十七章故事的本质就是瞎编以及重复() 
青天鉴的表面有花纹,但很细。

    指腹上也有纹路,但更细。

    所以当手指缓慢摩娑青天鉴时,没有发出什么声音。

    书房就像过去数十年里绝大多数时间那样安静。

    时间缓慢地流走,井九看着杯子里的茶,始终没有说话,不知道在推算着怎样的惊人秘密。

    柳十岁越来越紧张,觉得有些口渴,下意识里拿起茶杯把杯里的凉茶一饮而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