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后修道记-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叫花的背包里放了一些作为样品的茶叶,另外还放了几千块钱。出门在外,没有现金,寸步难行。

    一路颠沛。经过十来个小时才到了省城的汽车站,罗长军的那个朋友夏国喜早已在站里等候。张叫花与张满银一下车,就被对方认了出来,“你们是张大叔和张叫花么?”

    “是是,你是夏同志吧。”张满银满脸堆着笑容。刚刚还担心在车站错过了这位夏同志,没想到人家早就等在了这里。

    “太好了,张大叔,叫花,我是长军的好朋友,你们在三湘市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我去做。住的地方已经有了安排。我把你们送过去,你们凭借邀请函就可以在酒店入住。食宿都是免费的。走,我们先过去。”夏国喜很是热情。

    “那就麻烦你了。”张满银很是感激。

    “张大叔,你别客气。叫花,你好。我可是久仰你的大名了。”夏国喜显然没少从罗长军嘴里听说过张叫花的名头,对张叫花的印象非常深刻。

    张叫花第一次见夏国喜,略有些羞赧。跟夏国喜打了声招呼就没做声了。

    夏国喜知道张满银与张叫花旅途疲劳,带他们进了酒店,安排了房间,就带着他们去吃了饭。然后再送他们回了房间休息。张满银一路上担心身上的钱被偷,基本上没怎么睡,现在倒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地方,往床上一躺就睡着了。张叫花第一次坐这么远的车,一路上摇来摇去,脑袋晕乎乎的,也是往床上一躺就睡着了。等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虽然到了夜晚,大城市的大街上依然是灯火通明。张叫花这才仔细打量这座陌生的城市。

    路灯、路两边的霓虹灯将城市点亮得如同不夜城一般。但是在张叫花的眼睛里却似乎总有一点不真实。现在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出来,更不知道自己深处何方。习惯了以梅子坳为定位中心的张叫花,此时根本不知道梅子坳应该在自己的哪一个方向。这种迷失的感觉让张叫花有些慌张。(未完待续。)

第228章 倒霉的小贼【第五更】

    梅子坳的夜晚,没有省城三湘市那么喧闹,也没有那么明亮,幽暗的夜色中,梅山巨大的黑影在远处隐隐绰绰。山村人没有大城市里的人那么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梅子坳的人们更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要是没有电视机,梅子坳的人八点钟左右就上床睡觉了。现在有了电视机,一般要到九点钟以后才会去睡觉,有些甚至会守到十二点,等电视台的节目播完才会去睡。

    十二点钟以后,梅子塘最后一盏电灯熄灭,山村真正进入了梦乡。但是三个黑影却摸向了张叫花家。

    “叫花家有狗没?”其中一个黑影在进入张叫花家院子之前停了下来。

    “放心吧。叫花家的狗在园艺场那边呢。那边是真的去不得。几十条狗,进去了百分之百逃不出来。”另一个黑影说道。

    “你真的确认叫花家藏了现金?”走在最后的黑影问道。

    “我敢肯定!叫花要不是拿到了茶叶的钱,哪里有钱去县城买那么好的衣服?哪里有钱付大伙的工钱?哪里有钱买喂猪的苞谷。还买了粉碎机。”走在中间的黑影信誓旦旦地说道。

    “但是,他也有可能把钱用完了啊。”走在最后的黑影说道。

    “你手里有一百块钱,你会把一百块钱全部用完么?”走在中间的黑影不屑地说道。

    走在最后那个点点头,“我会把一百块用完,然后还赊二十块钱的账。”

    “你怎么不去死呢?”走中间的家伙抬脚准备要踢,“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

    这三个人是梅子塘游手好闲的年轻人,走最前面的叫张汉高,走中间的那个叫张文荣,走最后的叫张加根。三个人平时好赌,又没有一个赚钱的门路。父母也不肯给他们钱花。为了搞钱,这三个人狼狈为奸,经常在村子里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村里人大抵上都知道,但是见他们也是小偷小摸地,都只是提防着,倒也没人去派出所告发他们。

    他们三个盯上张叫花已经很久了,不过他们不敢动手。张叫花人虽小,但是神秘莫测,梅子坳关于张叫花的一些传说,将张叫花说得神乎其神。他们一直等待时机,终于等到了张叫花要去省城。之前,张叫花虽然也出去过,但是那个时候没搞养猪场,家里有钻山豹还有几十只狗崽。他们倒是去试探过,但还靠近张叫花家的院子,就被钻山豹发现了。一只半大的狗愣是撵着他们三个跑了几里远,逼着他们三个跳到了河里,才最后放手。现在总算等到了这么一个好几回。这三个家伙怎么肯放过?

    “根子,你先去。”张文荣将走在最后面的张加根推了出来。

    “为什么又是我啊?”张加根有些不情愿。

    “每次都是你出力最小。探路的事情你要是不肯干,以后就别跟我出来了。”张文荣压低声音,恶狠狠地说道。

    张加根很畏惧张文荣,而且他也想跟着张文荣捞点钱花花,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走在了前面。

    才走进张叫花家的院子,张加根就感觉到一股阴冷的风迎面扑来,张加根浑身一抖,缩紧了脑袋。然后连退了几步,直接退出了院门。

    “怎么了?你这胆小鬼。”张文荣没好气地说道。

    “荣,荣哥,里面有些邪,邪门,我刚走进去,就遇到一股冷风。我听说张叫花家里不干净,要不我们还是回去算了。”张加根越想越是害怕。想起村里人对张叫花的一些传说,张加根的额头上都没,冒出了冷汗。

    “胆小鬼!你要回去,就你自己回去。球日的。每次出来,就知道分现成的。我都忍你很久了。你给我马上滚,以后别跟我。”这些年港片流行,张文荣也像港片里的大哥一样,将张汉高与张加根当成了自己的马仔。

    张汉高见张文荣发怒了,连忙说道,“根子,别疑神疑鬼了,哪来的鬼啊?要是真有鬼,叫花还能那么旺?平日里,跟叫花打交道,也没感觉到他身上有什么不对啊。”

    “你还不滚?”张文荣扬起拳头,做出要打人的样子。张加根连退了几步。

    “荣哥,我错了。我再进去看一下。”张加根也怀疑是自己疑神疑鬼,于是一咬牙又踏进了张叫花家的院子。

    也不知是不是张加根不小心踢到了什么东西,一进院子,张加根就直接一头栽了进去,在地上打了几个滚。

    “哎哟!哎哟!摔死我了。”张加根连连痛呼。

    “没用的东西。别喊了,你要把全村的人都喊过来啊?”张文荣连忙跟着进了院子,走过去就捂住了张加根的嘴巴,压低声音骂道。

    张加根被捂得呜呜呜的响,等张文荣松开手,才大口大口的喘气。三个人来到门口,刚要在门槛下面找钥匙,门却自己开了。将三个人吓了一大跳。

    “别怕,别怕,可能是风吹开的。竟然忘记关门了,真是天赐我也。”张文荣也吓了一跳,不过作为领头大哥,他强装镇定。

    见张文荣这么镇定,张汉高与张加根两个佩服得五体投地。

    “走,进去。”三个人先后走进了张叫花家里。

    嘭!

    两扇大门猛然关上,房屋里一点光亮都没有。

    “啊!”“啊!”“啊”

    三个人同时发出惊呼。张文荣也是吓到了。农村里的堂屋大门可是两扇,同时打开不算稀奇,但是同时关上,那绝对是古怪了。

    张文荣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打火机,吧嗒一声将打火机点亮,堂屋里一下子亮了起来。

    “去。把门打开。”张文荣又使唤张加根。这一回张加根很主动,连忙冲了过去。这门是他们的后路,后路断了,那可就糟糕了。

    一阵风吹起,打火机微弱的火焰一下子被风吹灭。张加根脚下被绊了一下,直接倒向了大门,一头撞在大门上,大门是往里面开的,所以这一撞虽然撞得轰轰响,却并没有将大门撞开。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一撞,堂屋里有什么东西倒下,带倒了一大堆的东西。一时间棍棒挥舞,打得张汉高、张文荣、张加根三个小贼哭爹喊娘。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将村里人吵醒了。于是一个个拿着手电往张叫花家里走来。等到打开门一看,三个倒霉的小贼已经昏迷了过去。至于房屋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就连张汉高、张文荣、张加根三个倒霉蛋自己也不知道。村里人倒是拍手称快。张德春见张叫花家也没有什么损失,狠狠将这三个人骂了一顿,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三个倒霉蛋在床上躺了将近一个月,才能够下地走路。以后说起张叫花家,就浑身发抖。

    天亮了,梅子坳不平静的夜晚终于结束。而远在省城三湘市的张满银张叫花祖孙则漱口洗脸,准备外出。他们今天要参加茶叶评定会,心情颇为紧张,一大早就起了床。(未完待续。)

第228章 此茶非凡品【1/5】

    过来参加评定会的茶品基本上都是已经经过了初选,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当然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一些部门推荐过来的,一般不需要经过初评,直接参加这一次的评定。评定一般没有太严格的评定标准,不过为了维持评定委员会的权威性,评定的过程一般还是比较严格的。等级评定,也还是会有一定的指标限制。这里面就会有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规则。

    张叫花与张满银应该是会场比较令人意外的组合。一个明显还是小学没毕业的小孩子,而另一个则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张满银穿了一身新衣服,但是这一身新衣服,在他身上总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古铜色的皮肤,满脸的沧桑,粗糙的皮肤,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他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当然,会场的人会以为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茶农。

    要不是夏国喜来的时候说了,他们只需要坐在会场里听就行了,不用发言,张满银真的不敢过来。

    “老先生你好,你们也是来参评的么?”坐在张满银祖孙旁边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很温和地问道。

    “是啊。”张满银连连点头。

    这个中年男子是资江茶叶厂的厂长赵金元。一听张满银说话,就听出来张满银是资江人。

    “你是资江人?我好像没听说资江还有别的茶厂过来参评了啊?您是哪家茶厂的?”赵金元有些意外地打量着张满银祖孙。

    “是啊。我们是新田县的。不过我们不是茶厂,而是一个园艺场。”张满银跟面前这个看起来像是领导的赵金元说话还有些紧张。

    “园艺场?”赵金元大吃一惊,这个答案实在太出乎他的意料了,猛然一声惊呼,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赶紧向歉意地向周围的人示意了一下,然后低声问道,“你们是哪家园艺场?据我所知,资江市好像就只有资江市茶叶厂过来参评了啊。”

    “我们是葛竹坪镇梅子坳园艺场的。是省里的茶叶专家让我们过来参加评定的。”张满银说道。

    赵金元点点头,以为张满银是哪个茶叶专家的亲戚,走特殊渠道过来参评的。反而比之前更加热情。赵金元自然是想,结交好了张满银,说不定能够与他们的那个茶叶专家亲戚拉上关系。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赵金元自然不会因为张满银仅仅是一个不知名的园艺场过来的人而轻视对方。

    张满银话不多,一直都是赵金元在主动发起话题。赵金元一直没搞清楚,张满银与张叫花两个人,起主导作用的其实是张叫花。谁让张叫花人小呢。

    “小朋友,你也跟爷爷过来参加茶叶评定会啊?”赵金元出于礼节,跟张叫花说了一声。

    张叫花点点头,“嗯。”

    “你读几年级了?”赵金元又问道。

    “一年级。”张叫花如实回答道。

    “真厉害。你读小学一年级就能够参加全省的茶叶评定会了,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连区里的会场都没去过。”赵金元感叹道。

    “下面有请,著名茶学专家凌育树先生介绍一下这一次参加评定的茶饮产品的情况。有请!”主持人在台上说道。

    一个头发发白,穿着朴素古典的老人站了起来,从主持人手中接过了话筒,“好,我说几句。这一次参加评定的茶饮产品众多。说明本省的茶业发展非常迅速。近几年全世界的茶叶需求量越来越大,茶叶的行情越来越好。本省茶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本省茶业的蓬勃发展。但是我觉得本身的传统茶叶还值得继续发掘。一些传统加工工艺与特色产品还需要进一步开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认为地方特色产品与传统加工工艺的开发已经非常地全面。已经无法从中发掘出更有价值的产品出来。但是,我要告诉在座的各位,这种想法我以前有过,但是现在发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凌育树环顾了一下四周,很满意周围那么多好奇的目光,喝了一口茶,露出极其享受的神色,细细品味一番,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前不久有人给我送来了一盒非常有特色的茶叶。茶叶的包装非常的简朴。喏,就是用竹筒做茶叶的包装,上面的竹雕很有特色,但是竹雕的技术水平有限,我要说的不是这个包装,而是里面的茶叶。这种用一种我们完全不知道的工艺加工出来的茶叶。但是我要说,这是我这一辈子喝到的最好的茶。小何,你去给每位专家都泡一杯茶,注意,每杯茶只需要放这么多就行了。别浪费了。剩下的,要还给我。”

    凌育树看似很小气,但是对于在座的喜欢茶艺的人来说,都知道,对于他们这些人,好茶叶就是无价之宝。能够让凌育树看得如此之重的茶叶,绝对不简单。要知道凌育树不仅是湖南的茶学专家,更是全国知名茶学专家。那些所谓的国家级极品大红袍之类的绝品茶叶对于普通人也许是万金难求,但是对于凌育树这样的专家来说,也不是什么无法获得的。

    既然凌育树给了如此高的评价,说明这茶叶确实非同一般。

    “凌老头,既然能够得到你如此高的评价,这茶叶肯定不一般。你要得啊,这么好的茶叶你竟然一直跟我藏私。”坐在凌育树身边的一个也是满头发白的老专家韩桂贤不满地说道。

    “我这不是给你们一个意外惊喜么?”凌育树一点都不觉得愧疚。

    “算了,我懒得理你,我先品尝一下被你捧得这么高的茶。”韩桂贤往茶杯了看了一眼,就惊呆了,茶叶本来已经变成一团黑泥巴一样,但是到了水里,竟然在水中完全融化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闭上眼睛,仔细闻了闻茶叶的味道,一股无法言说的舒爽立即在肺腑中炸开。(未完待续。)

第230章 大师果然与众不同 【2/5】

    【上一章的序号搞错了,应该是第229章,这里更正一下】

    韩桂贤猛然抬头,震惊地看着凌育树,“凌老头,你这茶是从哪来得到的?”

    “韩老头,你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像个毛头小子一样,一点都沉不住气呢?”凌育树嗤笑了一声。

    “凌老头,你别笑我,相信你刚得到这茶叶的时候,比我好不到哪里去。懒得理你。你要先尝尝这茶叶。你有这好茶也不早说。早知道,我就不该去吃早饭。现在口腔里还留了一股杂味,势必会影响到品味如此绝品茶叶了。”韩桂贤用矿泉水漱了几回口,总觉得不太满意。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

    “韩老头,你别担心,这茶叶是我一个后辈送过来的。我想今后卖着我这张老脸去讨要一些,还是办得到的。听我那后辈说,我让那个后辈送了这次评定会的邀请函,他们应该过来了。”凌育树笑道。

    韩桂贤瞪了凌育树一眼,“不早说。”把凌育树撂在一边,自顾自地开始品茶。

    不仅是韩桂贤,所有已经得到了刚刚炮制出来的省茶学专家们都已经开始品尝了。

    “好茶!好茶!不愧是凌老推荐的绝世好茶。与这个比起来,我以前喝的茶叶跟树叶泡水差不多。”

    “茶叶本来就是树叶好不好?”

    “你为什么总是要跟我抬杠?我的意思不是这么回事好不好?”

    “好茶好茶,果然好茶。每次只要凌老过来,肯定能够大饱口福。”

    “那是,凌老可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权威专家。别人一辈子喝不到一口的极品大红袍,凌老随时想喝就喝。我去凌老家里的时候,就喝到过好多回。”

    “与那种国宝级的茶叶相比,这茶叶如何?”

    “那国宝级的茶叶算得上人家极品,但是这茶叶要算是仙品了。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饮啊。”

    台下的人可分享不到,只能看着台上这些茶学专家在那里津津有味的品味。

    赵金元年年都来参加茶叶评定会,在那里给张满银与张叫花坐讲解,“刚才说话的那个是这一次评定会的专家小组的组长。他可了不得,是全国著名的茶学专家。既然他说茶叶好,那就是真的好。张老哥,你怎么了?”

    赵金元还以为张满银是不是犯病了。

    张满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没事没事,刚才我好像看到那个专家拿的是我家的茶。叫花,叫花,你刚才看清楚没?”

    “不会吧!”赵金元又是一惊一乍,今天他已经有几次失态了,都是因为张满银的话。赵金元有些尴尬,“我是说,凌老介绍的这茶叶,肯定不是一般的茶叶。”

    张叫花说道,“他拿的茶叶就是我们家的茶叶,那竹筒还是我们村的篾匠用篾刀刻的呢,别的地方可买不到。”

    “真的是你家的?”赵金元眼睛里一片迷惘,这可能吗?一个他连名字都没听过的镇下面的一个村子的园艺场能够做出让著名茶学专家赞不绝口的茶叶?

    张叫花很是自豪,那茶叶可是他亲手炮制的啊。张满银坐直了身体,刚开始,坐在这里,他还有非常强烈的自卑。感觉自己一个老农民,不应该坐在这样如同殿堂一般的会议厅里。这里可真讲究啊,比镇上的大会堂要气派多了。

    凌育树等所有的茶叶专家都品尝了茶叶,才又接着之前的话题,“现在,我想各位茶学专家都应该非常赞同我之前的意见了。我们都认为,经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