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好,我是雅希法?奥尔别林,请您告诉傅秉常大使,我有要事要见他!”
    看着手中的工作证,使馆警卫又打量一眼面前的这个人和他身后的妇人以及两个少女,对此,警卫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们是来申请政治避难的,根据各国同苏俄政府达成的协议,每天都有一架外交飞机从附近的机场起飞,飞往中国的新疆省,以供各国外交官撤离。
    但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会撤走一些俄国人,其中有些人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意义,也有知名的学者,中国同样也不例外,只不过,名单上的人,并不是都愿意去中国,当然,想去的人,并不一定是中国所需要的。
    就像眼前的这个人,也许,他会失望而归,也许,他有可能会获得一张难民证,在合适的时间躲进大使馆,待一切都结束之后,他们会获得一张前往中国的签证,只有上帝才知道,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够搭乘每天起飞的外交专机撤离这座城市。
    “我需要四张机票和四张前往中国的签证!”
    面对傅秉常大使,雅希法?奥尔别林毫不隐瞒的道出了他的来意。
    “这是,奥尔别林……”
    傅秉常的脸上露出一些难色,每架飞机上的位置不过只有24人,分配给中国的只有6人,相比于奥尔别林,国内更希望把机票给那些知名的俄国科学家,而不是一个文人。可奥尔别林是他的朋友,他内心里当然想帮助,就像其它人一样,可他做不到,因为飞机是华北方面提供的,华北早就列了一个名单。
    “我想,”
    无奈的苦笑一声,傅秉常看着奥尔别林说道。
    “在我的权力范围内,我愿意给你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现在,我的朋友,我只能向你……”
    不待他说完,奥尔别林便打断他的话说道。
    “我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友谊是要让步于现实的,我的朋友!”
    话声稍顿,奥尔别林从公文包取出一个精心包裹的卷轴,从卷轴中他取也一张发黄的纸签。
    “在冬宫的东方研究所中,收藏着俄罗斯院士奥登堡从敦煌运出中国的数千卷敦煌遗书,还有其它大量的文物,其中有许多是属于中国的,我相信……”
    话声稍顿,奥尔别林盯视着傅秉常说道。
    “我相信,这些文物,足够换取四张机票以及签证,当然,还有我前往中国之后的生活所需,您觉得的呢?”
    什么!
    敦煌遗书!
    傅秉常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要用敦煌遗书换取机票!作为一名学者,他自然知道敦煌遗书的学术价值,他几乎不假思索的问道。
    “在什么地方?你能够拿出来吗?”
    面对傅秉常的失态,奥尔别林只是重复着他的要求。
    “我需要四张机票和四张前往中国的签证!”

第1132章 帝国的崩溃
    在满是瓦砾的街道上,六辆悬挂着美国国旗的卡车在街道上勉强行驶着,透过汽车车窗,驾驶员和车上的乘客看着车外的一切。比·奇·中·文·网·首·发
    每一条街道的十字路口布满了设置的反坦克路障。叛逃士兵或意志不坚者被吊死在路灯和树上的景观成为城内的街景,街道上系着红袖章的内务部的军警提着冲锋枪和绞绳,在每一个防空洞或地下室内寻找着任何一个逃兵,逃兵的范围是宽泛的,上至七十岁下至十二三岁的男性公民都是逃兵,每一个俄国人都必须以“无比的爱国勇气”保卫这座城市!
    看着车外的一切,全都沉默地坐着,看着眼前这幅希望渺茫的画面,车里的气氛显得十分低沉。
    “明明政府都已经不在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干呢?”
    作为军人,自然赞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但是同样也是作为军人,他反对这种让百姓去送死的行为,那些百姓并不是军人,那些百姓甚至都没有武器,只能徒手向德国人的坦克发起进攻。
    面对这种必死的行为,许多人当了逃兵,可是内务部的官员们却全不顾这些,对于逃兵,他们只有一个解决绞死他们或者枪毙他们。
    于远处的爆炸声,不时的传入的耳中,目睹着这个国家的崩溃,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没有一丝的同情,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也是推倒这堵墙的推手,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同样觉得这个国家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于世。
    车队每走过几条街道,就会受到盘查,不过在这个时候,内务部的特别通行证却发挥了作用,而通行证是用签证换取的,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打算着。
    终于,历尽周折之后,汽车停在了一栋只剩下一堵破墙的楼房前。
    “就是这里!”
    看了下门牌,确定这就是他们的目标,在这栋楼房的地下室中,存放着几百箱“货物”,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货物运回大使馆,而为了使于行动,他们甚至聘请了俄国人做司机。
    推开沉重的钢门,借着电筒的灯光,看到并不算宽敞的地下室内摆满了大小各异的板条箱,而那些板条箱显得极为简陋。
    这里面装着什么?
    作为情报人员,好奇是的本能,但同样的服从也是他的本能,没有一丝犹豫,他便指挥起那些俄国人为了换取难民证的俄国人,将箱子抬上卡车。
    这只是一发生在乌法的一件极不起眼的事情,在这个动荡的时候,没有任何人会去关注这支“外国车队”,就像不会有人关心那近千箱文物、古籍一般,如果世界末日一般,所有人都为自己做着打着。
    当指挥着同事以及俄国人将板条箱抬出地下室,抬上卡车的时候,在乌法第三高级中学的教学楼前,却挤满了许多人,这座中学便是内务部的临时办公地点,来自各人民委员会的官员们将这里围的水泄不通,那些曾经享受着特权的人们,此时来到这里,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到在内务部人民委员的会熟人或者老朋友,以便从他们的手中获愕一张内务部签的特别通行证。
    当前线的军官们命令着士兵绝不撤退时,在乌法那些曾享有特权的人们,却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获知了一些消息政府很快会再次迁都,地点未定,而他们甚至没有接到通知,这使得他们意识到自己被抛弃了。
    可没有人敢有什么怨言,但每个人的脑子都活动了起来,没有人愿意呆在这里,等待着被关进德国人的战俘营,有些人可以借助大使馆的外交渠道离开,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他们离开这里唯一的希望,就是内务部的特别通行证,想要活下去,首先需要离开这座城市。
    “马尔科夫同志,过去的多年间,我们曾是最亲密的战友与朋友,我希望……”
    谢尔盖耶夫用献媚的神态看着面前的马尔科夫,他们确实曾是战友,也曾是朋友,不过仅仅只局限于此了。
    “我的朋友!”
    马尔科夫那张堆积着脂肪的脸上挤出丝笑容,可是那笑容却有些冷酷。
    “我知道你想要什么,但是你必须要明白,根据防卫司令部的要求,每一个苏维埃公民都必须做好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准备,这意味着,人们是不能离开这座城市的!”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我的朋友!”
    献媚的看着马尔科夫,谢尔盖耶夫用尽可能讨好的语气说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办法,如果您能够签署几份特别通行证!我想我是能够有机会离开这里的!”
    谢尔盖耶夫从怀里拿出了几张纸来,纸上密密麻麻的写着人员姓名,只是轻轻的扫视一眼,马尔科夫便看到谢尔盖耶夫的名字赫然名列其中,除了他和他的家人、亲人之外,还有其它人,那些人无不是各地人民委员会中的高官,至少曾经他们的地位是显赫的。
    但是现在,他们却属于被抛弃的那一部分人。
    “谢尔盖耶夫同志!”
    看着手中这份长长的名单,马尔科夫在心下的轻叹一口气。他可以拒绝他们,就理智上来说,他希望自己能够拒绝,但是拒绝他们又有什么用呢?无法改变一切,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做一些打算!
    不过,他并不会轻易答应谢尔盖耶夫的要求,现在,他还掌握在手中的权力,实际上正是他以后赖以生存的保障。
    “人数这么多,很难办!”
    将名单递了回去,马尔科夫摇头说道。
    “如果上面追查下来的话……”
    不待马尔科夫说完,谢尔盖耶夫便说道。
    “不会有人追查的,我的朋友,其实,您比我更了解事情的真相!”
    “谢谢尔盖耶夫同志!”
    “我的朋友!”
    马尔科夫的训斥并未让谢尔盖耶夫感觉到胆怯,他反而将的声音放低了下来,一本正经的看着他。
    “你是知道的,现在,政府机关实际上早已经开始再次迁移了,我们,无论是你,或者我!”
    谢尔盖耶夫指着窗外,然后苦笑道。
    “实际上,我们都是被抛弃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抛弃了,当然,你可以说,会有飞机来接你的,可是,到那时,飞机还能离开吗?我的朋友!”
    “谢尔盖耶夫!”
    马尔科夫盯视着面前的这个曾经的基洛夫市的人民委员,他想说什么。
    作为内务部的临时负责人,他自然知道,许多官员都撤离了,有时候,他甚至在想,现在,留在乌法的斯大林同志,会不会是他的替身,当然这个念头也只是想想罢了。
    可谁也不敢保证,没有这种可能。就像他已经有三天没有见到贝利亚同志,或者接到他的电话了,他现在已经成为了内务部在乌法的最高领导人。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时候,都应该为自己做一些打算!”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谢尔盖耶夫将自己的公事包放到了桌上,同时打开公事包,马尔科夫看到了其花绿的纸币。
    是美元!
    尽管不知道谢尔盖耶夫从什么地方弄到的美元,但这一包足足有几万美元!
    看着马尔科夫的眼睛盯视着包中的十万美元,谢尔盖耶夫知道,他是不会拒绝自己的,为了获得离开这里的通行证,他和他的朋友们不惜拿出这笔钱来,实际上,很早以前,准确的来说,是在莫斯科沦陷之后,他们就已经着手为今天做准备了,只不过一直以来还心存着一丝希望,不过现在,他却庆幸自己已经提前准备了这些东西,现在每一个人都需要。
    不仅仅需要离开,同样也需要考虑离开之后的生活。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需要为自己做一些打算,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如何离开这里,同样需要考虑未来的生活,我想这应该能够让您的未来获得足够的保障!”
    一句简单的提醒,实际上也是一个交易,看着那一箱外汇,马尔科夫又看着桌上那份写有数百人名字的名单,他将桌上的公文包取了下来,放到脚边,不过他那副冰冷而没有一丝情感的面孔上仍未生任何变化,只是静静的看了一眼谢尔盖耶夫。
    “米洛维奇”。
    马尔科夫冲着门外轻喊了一声。然后一名内务部的军官进入了办公室。
    “按照名单开出通行证!”
    从领导的手中接过了这份名单,对于这种任务米洛维奇上校早已不再陌生,实际上,现在对于他们来说,特别通行证早就是谋生的一种手段。
    人类的本性总是会在最危险的时刻,彻底而毫无掩饰的暴露出来,此时对于这些手握权力的内务部官员们,以及寻求他们帮助的官员们而言,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做着对自己有益的交易。
    尽管在他们的交易的时候,并不妨碍大量身穿内务部军装或袖系红袖章的民兵,提着实施绞刑的绳索。搜索着每一处防空设施处决那些逃兵、意志不坚者与包庇犯们,这些或自愿或被人们并不知道,当他们在为这个国家的生存做着最后的努后时。城内那些从未为食物犯愁的、总是鼓吹着牺牲和贡献的人们,已经悄悄的为未来作着打算!

第1133章 帝国末日
    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这座位南乌拉尔东,在南西伯利亚铁路与乌前提下尔河交会处的城市,是苏俄最大的钢铁中心,与其它地区不同,这里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便建立了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大规模的东迁过程中数以百计的工厂迁至这里,同时迁入的还有数十所大学,大量的数百万人口的涌入,使得这座城市顿时成为了工业以及文化中心。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
    当德军距离俄军越来越近的时候,这座城市的居民们亦不得不面对中国人的入侵,中国、军队已经占领了库斯塔奈,他们的坦克集团随时都有可能冲进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占领这座城市,奴役几经辗转、饱受磨难从全国各地撤到这里的人们。
    不过,让人们长松一口气的是,在中国、军队占领库斯塔奈之后,他们便停止了脚步,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是在等待着乌法的陷落,还是在等待着鼓足作气一举夺下这座城市?没有人知道,至少人们无法得知中国、军队的想法。
    但残酷的现实却告诉每一个人,现在,是时候作出选择了。
    当一个国家开始崩溃的时候,实际上每一个人都面临着一个选择,一个必须要作出的选择。
    走还是不走,走了,也许就再也回不来了,甚至可能永远流亡海外,但不走就得冒风险,生命的风险!
    几乎每天隶属苏联航空公司的dc4运输机都会在这座城市起降,数以百计的教授、学者以及钢铁联合企业的管理人员、骨干技术人员,在内务部的要求下,乘飞机离开这座城市,在过去的几个月间汽车、火车以及飞机,是人们离开这里的工具,而现在,随着下乌拉尔集团军的投降,飞机成为最后的交通工具了。
    是走,或是留?
    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选择,他们必须要离开,即便是他们百般不愿,内务部的人也会用他们的办法迫使他们离开。
    在迁至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列宁格勒大学的校园中,一些学者正在登上汽车,纵始是他们不愿意离开,内务部的官兵在旁边看着这些“国家有瑰宝”,在一栋拥挤的教授宿舍中,在阳光映着的窗口下,安德罗洛夫看着面前普拉东诺夫,他在那里吸着烟,似乎是在犹豫着。
    “我不想离开我的家人!”
    普拉东诺夫看着安德罗洛夫说道,他谢绝了好友的“转让”,或许,政府派来了飞机将他们撤出这座城市,但是却只准他们本人离开,至于家人无论是德国人或者中国人都不会伤害妇孺的,在未来反攻的时机,他们会和家人团聚的。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相信这一点,至少普拉东诺夫并不相信这一点,而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甚至没有得到机票,而安德罗洛夫这位数学家却主动的把自己的机票让给了他。
    “我的朋友,家人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
    盯视着普拉东诺夫,安德罗洛夫认真的说道。
    “可是,现在俄罗斯还有什么呢?”
    普拉东诺夫苦笑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他踩着自己的喉咙创作,违背自己的意愿为这个政府歌功颂德,可这个政府给俄罗斯带来了什么?
    “不!”
    认真的摇着头,安德罗洛夫说道。
    “我说的是我们的俄罗斯,我们心中的那个俄罗斯!”
    安德罗洛夫在说话时,他的目中甚至闪动着一些泪光,对于他来说,他的心中依然存在着一个角落,而那个角落中则埋藏着他的俄罗斯,甚至于这或许是他最后的灵魂了。
    “我们心中的那个俄罗斯……”
    喃喃念叨着这句话,普拉东诺夫的神情显得极为凄然,现在那个俄罗斯消失了,而这个俄罗斯同样也正在崩溃,甚至在将来俄罗斯都有可能沦为历史名词。
    “我只是一个数学家,像我们这样的人,对于俄罗斯来说,太过普通了,或者说,对于俄罗斯的延续,现在,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如何让俄罗斯活下去!”
    盯视着自己的朋友,他的一些作品曾引起过轰动,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被排除在名单之外,可是安德罗洛夫却知道,他比自己更重要!
    “首先,俄罗斯的语言必须要存活下去,而俄罗斯语言文化得以保存本身已经是抵抗希特勒或者抵抗中国人的胜利了,这是保存俄罗斯文明的火种,我的朋友,在几十年后,人们或许仍然记得托尔斯泰,但是我们的文学家都消失了,那么人们只能用英语去看托尔斯泰了!”
    安德罗洛夫的神情显得极为痛苦,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极为痛苦的现况,他热爱俄罗斯,可他却不得不面对俄罗斯的沦丧,而现在又需要面对俄罗斯的灭亡。
    “……其次,他们“用写作和广播当作武器,向人们呼吁打击纳粹德国和中国人,而作为一个数学家家,我呢?我又能做什么呢?我的朋友!”
    又一次,将机票递给了安德罗洛夫,他看着对方,神情变得凝重而严肃。
    “我的朋友,你现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同样也是为了俄罗斯,你肩负着俄罗斯的未来,我的朋友。当然,请您放心,我一定会留在这里,像照料我的家人一样,照料你的家人!”
    还能说什么呢?
    面对朋友递来的机票,普拉东诺夫说不出话来了,他无法再次拒绝了,他感激对方作出的牺牲,尽管内心有百般的不愿,现在,他只能离开这里,离开他的亲人。
    机场上,四发的dc4型运输机的引擎轰鸣着,这种远程飞机,全苏联不过只有十几架,这是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这种远程飞机将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运往了土库曼斯坦,而现在,又有一批专家学者,站在乌法的机场上,他们那双充满悲意的眼睛,最后一次凝视着这座遭到毁灭性轰炸的城市,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凝视这大地了。
    一片漂零的树叶,无法阻挡汹涌而来的大潮。一滴水,同样也不知道洪流的方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无论是树叶也好、水滴也罢,他们只能顺着大潮向前奔流着。
    当那些茫然而又无奈的专家学者们踏上飞机的时候,用充满无奈与悲痛的眼神打量着周围的时候,在附近的森林中,一个人却在那里默默的踱着步子,他偶尔的会把视线投向天空,夜空中点缀着点点繁星,他想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