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
    怒气冲冲的蒋介石正欲开口训斥时,管明棠却打断他的话说道。
    “委员长,那怕我们丢掉了新疆,最多两年,两年后,我就把新疆给您打回来,可是,若是我们不去尽可能的恶化中苏关系,制造中苏局势紧张的局面,你、我,我们这一代军人政客,都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因为,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此时管明棠声音越来越响,以至于完全盖住了蒋介石的话声,若非蒋介石提前将其它人赶了出去,此时只怕已经有人冲进来“劝架”了。
    “娘西匹!”
    被当面顶撞弄的灰头灰脸的蒋介石一怒之下,心底的那点青皮气却被管明棠触动了。
    “就你管明棠能看得远吗?两年,两年收复新疆,若是苏俄占领新疆,你我都无颜去见先总理,都无颜面对全国父老!”对于苏俄,蒋介石有着他的了解,在他看来苏俄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同,苏俄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帝国,那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完全有能力吞并中国,相比于日本,苏俄拥有几近无限的兵力和庞大的工业力量,而这却恰恰是苏联最令人恐惧的所在,亦正因如此,他才会尽可能的避免恶化与苏联的关系,甚至更有数月前,主动作出让步,以缓和中苏关系,但现在,这一切都被管明棠毁的一干二净。
    “委员长!”
    迎着蒋介石的怒火,管明棠知道,如果自己不解释清楚的话,这一趟武汉之行不仅白来了,甚至就连同自己的整个策略都将面临流产的可能。
    猛的向前踏上一步,管明棠大声说道。
    “如果中苏关系紧张,甚至爆发大规模冲突的话,谁会渔翁得利!”
    不待委员长回答,管明棠便直接嚷道。
    “是日本人,日本会看到一个处于苏俄威胁中的中国,他们甚至会看到中日联手的可能,委员长,别忘了,北进,是日本的根本国策!”
    大声解释着自己的用意,管明棠又继续说道。
    “如果我们还一味的修正和苏联的关系,在我们于其背后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日本有可能北进吗?如果苏日不爆发冲突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考虑到面对苏日两国秘密达成妥协的可能,就像清末的俄日密约,到那时,即便是我们有心收复东北,亦需要考虑到西北的安全,委员长,你告诉我,到时候应该怎么办!”
    “欧洲,现在欧洲……”
    当蒋介石试图用欧洲的局势作为回应时,管明棠却是苦笑着摇头说道。
    “我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外国的身上,我们希望欧洲的局势朝着于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就像是欧战时那样,传统列强深陷战争之中,到那时,亚洲的问题,就由中国和日本自己来解决了,可是,委员长,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眼光放远一些呢?”
    苦苦的一笑,管明棠语气沉重的说道。
    “现在的边界冲突,正在一点点的转移着国内的注意力,只在紧张的局势持续下去,国民就会暂时忽视东北问题,东北问题就不会再次影响到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同苏联的关系,也将会造成我军完全被苏方牵制的态势,而在这种态势下,一但苏联陷入欧洲战争的时候,日军北进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数成,因为,届时,他们不仅不需要担心我军从背后发起进攻,甚至还将乐观的预见到,我们甚至将会配合他们的军事行动,共同对苏作战!”
    话声稍顿,管明棠用果断的语气说道。
    “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停手,因为,在明棠看来,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最后一个收复全部失地的机会!委员长,我不想当民族罪人!”

第三百二十章 朱可夫的任务
    1939年6月初,苏联,白俄罗斯。
    依如过去一样,在白俄罗斯军区明斯克城外的一处筑堡区域内,一场例行的司令部军事演习正在进行着。
    军区副司令员朱可夫大将,正与几个助手在这片筑堡区域内进行明斯克地域实施首长一司令部演习。参加演习的有军区的骑兵兵团和几个坦克兵团的指挥员、参谋长和作战参谋人员。
    此时这场例行的军事演习已经结束了结束,就在朱可夫准备前往位于明斯克的骑兵第3军司令部进行演习讲评时。突然,军区军事委员苏赛科夫打来了电话,通知朱可夫,刚才莫斯科电话通知,令他立即动身,明天向国防人民委员报到。
    上级的命令高于一切,接到命令后,朱可夫立即通过此地的第一趟列车前往莫斯科,第二天清晨,朱可夫走进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的接待室。
    在人民委员接待室,赫梅利尼茨基奉命接待了朱可夫,未等朱可夫坐下,赫梅利尼茨基便告诉朱夫,
    “人民委员同志已在等我。”
    赫梅利尼茨基又补充道。
    “你进去吧,我马上去命令给你准备远行的行装。”
    “什么远行?”
    赫梅利尼茨基的话让朱可夫一愣,原本在来的时候,他还以为这只是一次例行的报告。
    “进去吧,朱可夫同志,人民委员同志会告诉你一切的进门后,看到坐在宽大的办公室后的伏罗希洛夫同志,朱可夫轻击靴根以示敬礼。”
    “人民委员同志,我已奉命到来,祝您健康。”
    “你好,朱可夫同志!”
    站起身,伏罗希洛夫向朱可夫问好后,径直对他说说:
    “是这样,中国人突然侵犯我友邻蒙古的边界。根据l336年3月l2日的《苏蒙条约》,苏联政府有责任保卫蒙古不受任何外敌侵犯。这是入侵地区6月7日的局势图。”中国在进攻蒙古!人民委员的话让朱可夫一愣,为什么会是中国人呢?在疑惑间,朱可夫随着人民委员的脚步走近地图。
    “在这一带,”
    伏罗希洛夫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给朱可夫看,
    “自中日停战后,中**队长时间的对蒙古边防人员进行小规模的挑衅性袭击,而在这一带,他们的达里冈爱地区的警卫部队侵入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土,并袭击防卫苏赫巴托尔省以南的蒙古边防部队。”
    “我认为,”
    放下手中的指挥棒,伏罗希洛夫接着说道。
    “苏赫巴托尔省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畜牧业最发达的省份,现在这里孕育着严重的军事冒险。无论如何,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你是否可以立即飞到那边去,而如果需要的话,把部队的指挥权接过来?”
    “人民委员同志,我马上可以起飞。”
    尽管心中存在着一些疑惑,但朱可夫还是立即作出的回答,
    “非常好,”
    伏罗希洛夫点点头说道,
    “斯大林同志要求我们,必须迅速而有力的击败中国反动军阀部队,从而阻止其对蒙古,甚至对苏联的野心,通过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确保当我们同日本发生冲突时,中国人不敢发起新的进攻……”
    “那么,我们的底线的是在什么地方呢?若是击败中**队的话,我们的底线是继续进攻,还是……”朱可夫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这种有限的战争之中,需要有明确的“战役目标”,而这场战役的明确目标,显然并不汉仅只是击退中**队对蒙古的入侵略。
    “我们的底线是……”
    沉吟片刻,伏罗希洛夫元帅的话声微微一扬。
    “像l929年,我们在中东铁路一样,通过军事上的行动,迫使中国的北方军阀认识到现实!如果需要进攻的话,可以进攻到这里……”手指上地图上的“张家口”,伏罗希洛夫看着朱可夫解怿道。
    “当我们的军队打到这里的时候,是继续进攻,还是原地防御,这都需要莫斯科的直接命令,但在此之前,你拥有绝对的战场权力!”
    “我明白了,人民委员同志!”
    点点头,伏罗希洛夫从地图边走回到办公桌的后方,然晤他看着朱可夫说道。
    “朱可夫同志,你乘坐的飞机l6点可准备好,在中央机场。你到斯莫罗基诺夫那儿去,在他那里你可以拿到必要的|才料,同时商量一下今后同总参谋部的联系问题。派给你几个专业军官,在飞机上等你。再见,祝你成功l”和国防人民委员分手后,朱可夫去到总参谋部,会见了代副总参谋长h?b?斯莫罗基诺夫,朱可夫以前在军事演习上曾见过他。在他的桌子上也摊着一张与国防人民委员那里同样的图。斯莫罗基诺夫看着进入办公室的的朱可夫说道。
    “朱可夫同志,人民委员同志已经向你介绍了那里的情况,我这里也没有可补充的,因此我们只安排了一下今后的联系问题。”稍事安排之后,斯莫罗基诺夫又继续说道。“我请你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弄清当地的情况,然后,坦率地告诉我们你的意见,记住,尤其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当地的情况,他们的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侵略,要知道,中国和日本不一样,对于许多人蒙古人来说,日本人或许是入侵者,但蒙古人却早就习惯了中国人,尤其是许多农民,而且许多反革命分子,更是怀念过去的时代,你明白吗?你要弄清这一切!”
    “是的,请您放心!”
    说完以后,朱可夫便离开了总参谋部,而他也得到了他听需要的一切——总参谋部将支持他所需要的一切,这是来自于斯大林同志的直接命令。一个多小时后,朱可夫搭乘的仿带一3型客机的里2型飞机在中央机场起飞,向蒙古方向飞去,在飞机上,朱可夫不停的翻看着手中的资料,从资料上显示,入侵蒙古的是中国北方军阀部队。在离开国境以前,在国内停留的最后一站是赤塔。军区军事委员会邀请朱可夫一行去军区向他们介绍情况,驻蒙苏军直接受命于赤塔军区。在军区司令部朱可夫一行见到了军区司令员雅科夫列夫大将和加帕诺维奇中将。他们告诉了朱可夫最近的情况。
    “现在最新的情况就是中**队的飞机已经开始深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追逐我们用于运输物资的汽车,从空中对它们进行扫射,或者使用火箭弹对发起攻击,现在他们的飞机活动范围包括从苏蒙边界直至苏赫巴托尔省,现在部队的物资运输很困难,我们不得不改为夜间运输物资,在白天将车队隐藏起来。”
    这是一个极为恶劣的坏消息——中**队掌握了制空权1。
    6月l5日晨,心情沉重的朱可夫到达苏赫巴托尔省的首府西乌尔特。在第57特别军司令部他见到了军长费克连科、军政委尼基舍夫和参谋长库谢夫及其他人。
    在汇报情况的时候,库谢夫急忙说明,对情况还没有进行充分地研究。从汇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军的领导并不了解真实情况。面对库谢夫的说明,朱可夫便直接问道。
    “你是否认为可以从距战场l70公里以外的地方指挥部队。”库谢夫急忙回答道。“我们坐在这里,当然,是远了一点。可是,在发生冲突的地域我们在作战方面尚未做好准备。前面电话电报线路连一公里也没有敷设,也没有现成的指挥所和着陆场。”
    “面对这种情况,准备怎么办呢?”
    “我们准备派人去搞木料,然后着手构筑指挥所,在到处都是牧场的苏赫巴托尔省,想找到木料很不容易。”
    很明显,军的领导人中,除了政委尼基舍夫以外,没有人到过发生冲突的地域。面对军指挥员对前线的不了解,朱可夫立即提出他的建议。
    “我觉得军长立即到前边去,在那里仔细地研究一下情况。”
    他的这个建议刚一提出,库谢夫便说出了他的借口。
    “朱可夫同志,现在你已到来了这里,莫斯科随时可能来电话找他,所以,我想也许应该让尼基舍夫同志和你一起去前线,您觉得的呢?”
    一路上,政委详细地向朱可夫介绍了军里的情况、军的战斗力、司令部,以及一些指挥员和政工人员的情况。尼基舍夫的干练给朱可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虽说他很年青,但却很称职,了解自己的部属,对他们的优缺点很清楚。
    几个小时后,在到达前线之后,朱可夫通过对发生冲突地域内的地形的观察,与苏蒙军的指挥员、政工人员及参谋人员的谈话,使他对已发生的战事的性质和规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华军的作战能力有了概念。另外,也发现了苏蒙军行动中的缺点,主要缺陷之一就是对华军缺之周密侦察,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华军的侦察机,每天都会出动数十架次,在对整个蒙古地区实施侦察。
    “……所有的各种情况说明,这不是边境冲突,中国北方军阀并未放弃其侵略蒙古人民共和国疆土的企图,必须估计到,不久会发生大规模的行动。考虑了全面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驻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第57特别军的兵力无力阻止日军的军事冒险,特别是如果敌人同时在其他地域和从其他方向发动进攻的话,我军就更无能为力了。”
    在做出这一结论之后,朱可夫返回指挥所,与军领导商讨之后,随后便发出了呈送国防人民委员的报告。在报告中他简略地报告了苏蒙军队的行动计划。
    “坚守苏赫巴托尔省地区,同时准备从纵深进行反突击……”

第三百二十一章 变革
    终于看清了这片边境草原美丽的处女地,这可能是中国少有的几片未经垦殖的草原了,尽管去年公署发布了草原禁垦令,从而赢得了蒙古牧民的支持,但许多草原依然被开垦了,那种垦殖的“疮疤”在空中看起来,是那般的刺目。
    “蒙古大草原不同于其它地方,草地看似肥沃,可实际上,它的土层很薄,厚者不过六七寸、薄者不过三四寸,下面的都是沙子,一经开垦,那田实际上就是肥寡地贫的沙田,被草原上的风一吹,土吹走了,沙子就冒了出来,然后就出现了沙漠,而在这里有一种沙田,田里面都是石子,这些田非常肥沃,每年只要播种,根本就不要施肥拔草,同时也不要灌水,所以也不怕旱,差不多每年都可丰收。据说田里的石子是防备水份的迅速蒸发,同时更防止泥土被风吹散。不过那些石子,每六十年要加一次,因为经过六十年,石子逐渐的稀少了。所以那边有句俗话说:“父亲苦煞,儿子富煞,孙子穷煞”,……”
    向战友说道着草原的故事,眼前这美丽的草原美得让李裕民几乎窒息,美得让他不忍再往前踏进一步,眼前是一大片人迹未至、方圆几十里的碧绿大盆地。盆地的东方是重重叠叠,一层一波的山浪。盆地的北西南三面,是浅碟状的宽广大缓坡,从三面的山梁缓缓而下。草坡像是被腾格里修剪过的草毯,整齐的草毯上还有一条条一片片蓝色、白色、黄色、粉色的山花图案,色条之间散点着其它各色野花,将大片色块色条,衔接过渡得浑然天成。
    在盆地间,上百辆卡车正在展开,李裕民朝着空中的那艘庞大的飞艇看去,庞大的飞机与这漂亮的草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明与原始的对比是如此的鲜明。
    飞艇,这艘艇身标注着“天眼”的大型飞艇,是北方航空通过技术交换,从德国获得的“兴登堡号”飞艇的技术图纸,借鉴“兴登堡号”飞艇建造的巨型飞艇,不过与“兴登堡号”那艘堪比毫华游艇的飞艇不同,这艘飞机却是一艘用途极为特殊的飞艇,表面上,它是属于航空队,但实际上其却又接受军事情报处的管理。
    在飞艇的前后两个舱室,分别有着各自的用途,在尾舱下方的大型整流罩内,装有一部“雷达”,实际上,这正是它最初的用途“提供空中雷达预警”,根据雷达的使用经验,防空司令部进行认真分析之后,认为将雷达装上飞机布置于天空,其将最大限度的减少盲区的存在,装雷达装在飞机上?这对于北方公司而言无疑于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尽管通过多次试验,物理研究所成功的将雷达小型化,并布置于“y2”运输机上,但数十公里的有效预警距离,并不能满足战场上的需要。
    更远的预警距离需要更大的雷达,而大型雷达则需要大型飞机,但装数十吨重的雷达装在飞机上,显然不太现实,最终北方航空选择了飞艇,相比于飞机,飞艇的体积更为庞大,而且滞空时间可以长达数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为了解决大型飞艇的技术问题,航空研究所选择了同德国进行合作,从而制造了这艘“………a型飞艇”。
    在其成功试飞后,军事情报处亦看到了飞艇的潜力,面对加装雷达后剩余的十数吨“有效吨位”,军事情报外选择在驾驶舱后方的前舱设置“电子侦听站”,用于对战场电子信号进行侦测,不仅可对敌军指挥所位置进行侦测,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截获更多的战场上信息,对其进行破解,从而有效的掌握其动向,如有必要的话,亦可实施定向的电子强波干扰,以压制对方的通讯——这一技术,山东攻势时曾进行过试验。
    这是“天眼”第一次飞离邯彰,表面上“天眼”不过只是一艘飞艇,但实际上,配置部队却高达近三千人,无论是它的指挥官,亦或是士兵,或许全感慨于这支部队即便是一个一等兵也是中学生,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电子站部队。
    在浮空基地开始设立的同时,飞艇已经缓缓的升至千米高空,艇内的设备操作人员亦开始对各类电子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而在盆内地,一条简易的野战跑道上,四架“y一2”运输机及十二架战斗机停于跑道边,这些战斗机是飞艇的保护部队,至于那四架运输机则是电子干扰机,它们可以在战场上,针对敌军的电台波断实施强波断干扰。
    “哒……”
    几乎是在电台刚一调至对应的波断——前线电台部队测得的苏军通讯波断内,自动收报机便立即响了起来,指宽的电报条文随之吐出,这些电报条文都是经过加密的,在电报接收的同时,一名军官走到收报机前,他拿着电报条文,仔细看了一下,在确定是苏军一级军事密电的规则后,立即对旁机命令道。
    “立即将电报进行双重加密,发往“黑室”。”
    黑室是调查局与军事情报处共享的“无线电活动中心”的别称,那里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苏军的电报加以破译,再由参谋部针对这一情报作出相应的反应,在“夏季攻势”时,通过对日军密电的破译,六战区参谋部对日军情报的掌握,甚至不逊于北平的日军司令部。
    在战争中,情报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战役的胜负,而无论敌我双方参谋人员在制定计划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