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八章 幸福之后的可惜
    有qq号的能在qq书城投3票,如果是请大家投一下吧
    第308章幸福之后的可惜
    幸福是什么?
    几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对于幸福的理解各有各的不同,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幸福就是年景好点,无旱无灾的庄稼有个好收成,对于城市平民来说,幸福就是多挣上几块钱,让家里的生活更宽松一些,而对于公务员来说,无非是能获得晋升,最好能再得到一点额外的收入,对于医生来说……嗯,总之,因为定位的不同,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同样的他们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而对于从事技术研究工作的人来说,或许,对于他们而言,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学有所用,用有所成吧!
    至少对于应尚才来说,或许,现在他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幸福,甚至在他看来,相比于许多人,他不仅是幸福的,而是是极为幸运的。不过去年刚回国的他,几乎是刚一回国,就能够一展所学,相比于许多从事技术研究的人来说,他的非常幸运,他不至于因为国家工业落后的现实而荒废学业,对于从事技术研究的人来说,是何其的幸运。
    清晨,一大清早,和往日一样,尚应才便骑着自行车,早早的朝着铁道部赶去,他的脸上带着笑容,在进入铁道部的时候,不论是否认识,他总会热情的和他人打着招呼,此时,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那发自内心的喜悦。
    “树德兄,您今天怎么这么早?”
    进入堆满了图纸的办公室,瞧见比自己早到的石志仁,尚应才不由一愣。
    “刚到,”
    面上事带着微笑,石志仁指着手中的茶杯,他有一个习惯,到办公室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倒上一杯茶,往常尚应才先到之后,都会先为其倒上一杯茶,显然,他也是刚到。
    “昨天,一夜没睡着!应才,你也没睡吧!”
    石志仁笑说着,在这间办公室中,众人忙活了半年多,直到昨天,终于完成了全部的设计工作,如何能睡得着,若非昨天完成最后一张图纸设计已经是凌晨两点了,也许他们会找一家饭店,然后以醉庆祝。
    “怎么样?今天咱们是不是一同向杨帮办汇报一下?”
    相比于石志仁的淡定,当初力主自主设计的尚应才此时显得有些急切,尽管在过去的半年之中,全力支持他们的杨帮办并没有督促他们加快速度,可在铁道部这“衙门”中,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还是会传到他们耳中,那怕就是他们一心扑在设计上,也会有人刻意把消息传给他们,为了支持他们设计机车,杨帮办不知道承受了多压力,担负着多少责任,现在,或许没有谁能比杨帮办,更渴望得到好消息。
    “去!”
    石志仁点点头,然后语气肯定的说道。
    “不仅要去,而且还要大张旗鼓的去,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完成了设计!”
    十几分钟后,石志仁、尚应才等人拿着几个图纸盒朝路政司走去时候,即便是别人不会,他们也会主动的和别人说道着,他们向杨帮办汇报好消息——机车设计工作业已完成!他们这个设计组完成了全部的设计任务,从图纸到制造流程等等。
    一时间,整个铁道部都震惊了,在石志仁、尚应才一行人朝路政司走去的时候,更多的人也跟着去看热闹了,甚至就连同铁道部的几名外国专家,也跟着过去了,他们想在第一时间,去“看看”中国人自行设计的机车,准确的来说,是想鸡蛋里找骨头,当初正数他们最为反对自行设计。
    民国28年,铁道部为贯通粤汉铁路全线,决定在湖南株洲和广东韶关之间修筑铁路,完成湘粤铁路广州一韶关段和长沙一株洲段的接轨工程,与湘鄂铁路连成一体。为此成立了粤汉铁路株韶工程局,并向英国政府筹借中英庚子赔款,用于工程施工、购置机车车辆及其他器材设备。民国22年签订了贷款协议后,筑路工程的进展比较顺利,但是在选购机车的问题上却遇到了困难。
    之所以遇到了困难,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粤汉铁路是我国南北交通运输干线,运量大、运距长,还要翻越南岭山脉,需要使用大功率机车作为牵引动力。可是,粤汉铁路各段,分别由广东、湖南、湖北三省集资修建,施工时间从清末到北洋,可谓是有先后,而且工程标准不一致,和国外相近铁路比较,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其线路和桥梁承载能力低。而国外大型蒸汽机车的功率虽大,但其动轮轴重都超过了粤汉铁路线桥的承载能力,而动轮轴重较轻的机车又因功率偏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因而都不适用。
    面对这样一个难题,铁道部的外国专家建议先购进动轮轴重较轻的机车,通过合理的班次设计,增加通行班次,从而解决运力,但这不仅意味着需要增加更多的铁路建设费用,同时还需要采购更多相对落后的机车,而且还需要与国外机车制造商协调,设计一种适合粤汉铁路的机车,而如此一来重复性的投资、浪费性的支出,高达到上千万元,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经济条件。
    而当时刚刚进入铁道部工作,正在铁道部路政司技术标准委员会工作的应尚才,则在会议上建议自力更生,自行设计一种适合我国铁路运输需要的大型蒸汽机车,按照他提出的建议,这种机车不仅能满足粤汉铁路的需要,同时也适合中国铁路复杂的路况标准,只不过他的建议被铁路部的部分官员和外国专家认为是“异想天来”,最终,他是在路政司帮办杨毅的支持下承担了这项任务。
    而现在,之所以拿着部分说明图纸去路政司,就是为了告诉杨帮办,当初他的支持有多么的正确!
    “哗……”
    一张精心绘制的图纸被掀开了,扶着玳瑁框眼镜,杨毅这位路政司帮办面对着眼前的这厚厚的机车设计图纸,整个人都显得极为激动,从去年7月至今,因为他当初力主支持“自行设计”,而承担了太多的压力,甚至于嘲讽。
    “异想天开!”
    若是没有异想天开的念头,又岂会有今天的这份图纸,
    “……整车设计除去采用现在最先进的技术之外,新型机车在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上也有自己的特色,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通过改进锅炉、炉床的结构和大、小烟管的布置形式,采用e型过热管和复式汽阀,在不增大锅炉尺寸的条件下,扩大了蒸发、传热和过热面积,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采用高强度合金钢火箱板,提高锅炉汽压到i。55兆帕,
    因而机车的功率较大,保证满足快速起动、长时间运行的和多拉快跑的需要。”
    作为国产机车的主要设计人员,尚应才自然负责起了向杨毅解释设计意图的工作,在介绍的时候,他特意把声音放大,以让帮办办公室和办公室走廊内挤站着的人们都听到他的话声,他要用事实告诉他们,当初的“异想天开”,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
    “第二,机车走行部采用2对导轮、4对动轮和2对从轮,用较多的导轮和从轮轮轴分担机车重量,动轮轴重适当减轻,使机车可以通过设计承载能力为古桕氏e—35级以上的桥梁。导轮和从轮的双轴转向架还可以保证机车安全、平稳地通过小半径曲线,因而机车可以在建筑标准偏低的我国铁道线路上行驶,”
    在尚应才的介绍中,原本那些准备看笑话的外国技术专家们,脸色都变得尴尬起来,通过说明图纸和尚应才的介绍,他们已经认同了新型机车的设计,更让人难堪的是,他们此时还站在这里,甚至被一些人刻意的推到前方。
    “……鉴于我国各铁路复杂的路况,路线与路线间各有不同标准,路段与路段间亦有所不同,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满足粤汉铁路使用需求的同时,又使其满足全国其它干线以及支线的使用需求,可以说这一机车,即适合用于粤汉铁路,同样适合我国其它路况复杂的线桥,……
    听取着尚应才的汇报,作为路政司帮办的杨毅,已经看到了尚应才等人设计的机车优点——可以取代中国铁路上繁杂的各型机车,从而实现机车的统一,仅此一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便是极为惊人的,可是……
    看着眼前的说明图纸上的机车,在内心欢喜的同时,杨毅的脸上却浮现出一丝忧色,而更多的却是无奈。
    “太快了,太快了!”
    心下如此念叨着,杨毅深知现在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铁道部于湖南建设的株洲中央机厂尚未建成,国内的几座机车维修厂,更没有制造机车的能力,机车设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本按照他的想法,待尚应才等人完成机车设计时,估计株洲的中央机车厂差不多也建成投产了,可谁想到,他们竟然在短短不到半年内就完成了机车的设计工作,实在是……超乎意料。
    可现在……想到设计如此优良的而且是自主设计的机车
    ;竟然不能自主制造,杨毅岂能不感到惋惜?岂会不觉可惜?
    再看着尚应才等人那满面的疲惫之色,杨毅心中更是充满了愧意,他们设计出了世界第一流的机车,却受限于国家的工业实业,而不能自行制造,这……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九章 宴会上的要求
    有qq号的能在qq书城投3票,如果是请大家投一下吧
    第309章宴会上的要求
    “北平的土、伦敦的雾、南京的中山大马路。”
    虽说只是民间谚语,可却道出了南京人的得意来,这一切都使于六年前北伐成功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在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时,南京几乎看不到一丝首都应有的气象,而又因财政拮据,而不能实施大规模的市政建设,直到时任南京市长刘纪文抓住国民政府筹备孙中山奉安大典的机会,提出修筑迎榇大道的建议,得到国民政府的采纳。随后于民国i7年8月至18年5月,建成一条长12公里、宽40米,铺有沥青路面的中山大道,虽说在中山大道时曾发生过数百户拆迁户蜂拥国民政府的事情,但却不妨碍这条“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公路”在筑成之后,成为南京人的骄傲和南京最繁华所在。
    从民国18年起,一座座三层以上的高楼在中山大道两侧筑起,从下关直至南京城中心街头上熙攘的人群,越来越显繁华的城市,几乎都在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崛起,一座原本只有数十万人口的城市,作为首都,在短短几年的功夫就迅速繁华起来,成为一座人口超过百万大型城市,这或许正是首都的“魅力”。
    中山大道1003号是一座六层高的高楼,在中山大道两侧这栋带着明显的东方建筑风格的高楼,可以说甚为显眼,那大屋脊和壁上的浮雕装饰使得这座高楼的每一处都充分显现中国的民族风格,以至于在其建成后,被报纸称为南京最漂亮的东方建筑,不过,对于南京人来说,最令人惊奇的恐怕还是这座6层的中式高楼从施工至投入使用,不过只用了四个半月的时间,在南京同样的楼房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新区速度”,也正是从这时起名扬南京城,以至于南京一些建筑商颇有引入北方新区建筑公司的意思,不过显然他们并没有那个机会,1003号大楼是北方公司南京办事处所在,也正因如此,新区才会派来一只建筑队用于修建南京办事处。
    尽管南京并不是北方公司的总部所在,不过对于一家试图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事业的公司而言,在首都设立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无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实力与野心,在某种程度上,当人们走过中山大道1003号的时候,望着这栋高楼时,他们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北方公司的实力,同样这座大楼也展现着北方的野心。
    “……司法部罗部长过几天生日,公司要准备一份礼物送过去,不能太过贵重,嗯……两百元以内吧,”
    在办公室内,孙郡这位公司驻南京办事处主任,一边翻看着记事本,一边对秘书吩咐道,这正是办事处的最重要的工作——为公司维持在南京的人际关系,其实说白了,就是与南京各部的关系。
    在中国,尽管古来商人地位就极为低下,但官商勾结古来有之,而时至晚清官商一体更是被认为一种“制度上的进步”,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因为商人地位的低下,企业家一直是官僚集团的附庸,而这一切,直到辛亥革命时方才得又改变,在辛亥革命时,通过资助起义,资本商人第一次获得**的可能,而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形形色色的商人,在寻求自立和官场支持的回环中游走着,商人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形形色色有政府粉墨登场后,至少在面子上都要给商会、给商人三分薄面。
    似乎这个古老的国家,真的从轻商主义变成了重商主义,但事实上呢?
    相比于官僚集团,商人的力量,实在太过微弱,微弱到他们根本不可能摆脱对官僚集团的依赖,即便是对于雄心勃勃试图成为“中国第一”的北方公司,同样也是如此,为了尽可能的为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就需要有人在南京维持公司与官场的关系,而这正是孙郡任务。
    “什么事,成天就是请客送礼的!”
    在秘书离开办公室后,孙郡随手将钢笔一扔,眉头微锁,当初印光先生推荐他来北方时,他以为自己可以在这里一展所学,可谁曾想,因为他多年来维持着与各部官员良好的关系,而被董事长任命为办事处主任。
    对于外界来说,他这位住着公司套房,出行有一辆高级轿车代步,每月有数十万元办公经费、成日里灯红酒绿过活着的“驻京办主任”委实风光到极点,可对于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这种生活反而是在虚度光阴、浪费人生。
    “那怕给我一个厂长,我也愿意……”
    喃语着,孙郡的心底不由的嫉妒起那些被印光先生推荐到公司里的人,这些在政府中、企业里郁郁不得志的人大都得到重用,就像他一样,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我要……”
    恰在这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喂,是长安吗?”
    电话里传来的话声让孙郡连忙收敛心情,挤出笑容。
    “哟,杨帮办,您可是有阵子没给我电话了,我这正常寻思着……”
    “得了,得了,长安你一说话,嘴皮子就像抹了油似的,咱们两还客气什么,是这样,今天部里举行一场酒会,你们那的二楼大厅……”
    “大厅,行、行,没问题……”
    “嗯,今天部长肯定会过去,你上次和我提的那件事,对,就是新区开通客运站的事情,直接和他谈就行了,只要他老人家点了头,这事也就成了……”
    尽管心中有百般的不愿,可孙郡在挂上电话之后,还是开始安排起酒会的事宜,新区火车站开通客运站的事情,他前后已经多次去过铁道部,还通过一些关系打招呼,可进展一直不大,今天杨毅这么说,显然是事差不多成了一半。
    “……实是中国工程师之骄傲……”
    当铁道部部长的顾兆熊在演讲的时候,孙郡的注意力却完全被铁路的“工程成就”所吸引了。
    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世界第一流机车”,这可不是什么字面上的宣传,而是经过多名外国机车专家鉴定后得出的结论,要知道那些专家,可都是打着自己的脸说出来的话,与杨毅做在一起,他倒是听说了其中的一些内幕。
    “……定型为kf…i型蒸气机车!”
    在众人的掌声中,孙郡扭头看着身边的杨毅问道。
    “老弟,今天怎么有这么多外国人参加宴会,嗯,那个是不是礼和洋行……”
    在这宴会厅内,除去铁道部的官员之外,还有不少洋行的代表,虽说公司的机械设备、化工原料的采购大都是通过驻美、驻德、驻英等驻外分公司采购,但是在南京孙郡总少不得接触那些洋行大班,与其倒也有不少生意上的往来,比如前阵子,德县分厂就为合步楼洋行生产过一批铣床、磨床,不过直到最后,却发生被合步楼洋行购买后,在上海贴牌为德国机床,然后卖给了兵工署,洋行的生意手段向来如此。
    “今个,基本上在南京能数得着的美国、德国、英国、
    法国洋行,甚至就连日本、意大利的也根过来凑起了热闹……”
    摇头苦笑着,杨毅瞧着冲他举杯的一家外国洋行大班笑举了下手中的酒杯。
    “尚应才他们的机车设计完成的太快了,现在到好,完成了机车的设计,可咱们的中央机车厂到现在连厂房都还没盖好,那边粤汉铁路又是政府督办第一重点工程,铁路等不得机车,所以,按照部里的意思,第一批kf…1机车,委托国外机车制造厂制造,这二十多台机车,虽说不是什么大定单……
    喝一口酒,杨毅苦笑道。
    “可你知道将来,单是咱们中国就需要多少台?”
    伸出一只手来望着在台上侃侃而谈的人们,杨毅的表情即是得意又有些失望。
    “至少五千台,而且,这kf…i机车,不仅适当咱们中国同样也适合南美、印度那样路况标准不同的地方,按照部里史道阁那些外国专家的推测,未来十年,kf…i这种类型的大运力低路况要求的机车,全世界的需求超过一万台,现在,谁得到kf…1,不仅挣到一笔银子,还能节省一大笔研发资金……”
    杨毅的抱怨却让孙郡的眼前一亮,委托外国制造商制造?如果……望着台上展示的那个极为漂亮的火车模型,孙郡的内心深处却突然涌起一个念头来,把这笔单子接过来。
    “老弟,如果,我是说如果……”
    盯着杨毅,孙郡的话中都没有多少底气儿,毕竟,机车,公司还真没造过,而且也不知道,公司的设备,能不能满足制造机车的需要。
    “长安兄,莫非,你想……”
    不待孙郡把话说完,杨毅却点头说道。
    “如果你们有那个心,而且也有那个能力,我杨毅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你们,可有些事情不是嘴上说说试试就行的,现在的问题是,你们有那个能力吗?毕竟,这制造机车可不比其它啊!而且……”
    杨毅用下巴点了点远处第一排的铁道部的高官,轻声说道。
    “到时候,你还得先说服他们不是!”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章 请考虑1下我们
    第310章请考虑一下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