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伙可得想清楚,这背地里的到外地务工,可不比在河南,到了人家的地盘上,见人就是三分低,命孬命好全是命!”
    一声提醒,叶家剩感觉自己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一行人随着排了过去,这人咋这么多?站在长队尾部,孙二蛋的心里直犯嘀咕,长长的队伍排出了半里地去,而在队伍边,那穿着西装,明显是城里人打扮的人来回走动着,虽说没什么见识,可孙二蛋还是瞧出来,那人绝不是啥城里的洋书生,那人身上的有一股子说不出来地味道。
    “韩队长,刘组长说,另外再开三组,争取今天晚上带人赶回车站,你看看给分分队……”
    “好咧!”
    应着声,从一旁拾起一根细木棍,韩小武在队伍边下走着,将棍朝一人人身后一挡。
    “这边不用排了,你到右边排队去……”
    在韩小武重新分组的时候,刘若才则翻看着手中报名单,开始按照计划,将名单打乱,将人员重新打乱,是为民避免工人中出现小团体,从而避免工人报成团,这些都是异地招工常用的手段,这打乱名单有打乱名单的讲究,讲究个不露声色,从而在不经意间打乱这些工人之间的联系,使得公司可以形成对工人的优势。
    “嗯,各组混编,按单双奇偶分吧!反到了地方,还要再分几次!”
    心里嘀咕一声,刘若才制定了一个简单的分配方法后,瞧着眼前的这排成四队的上千名工人,脸上露出了笑来,这些工人可都是钱啊!公司可是按人头发奖金!一个人一块钱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人的变化
    第269章人的变化
    咣铛、咣铛,
    随着列车的轰鸣,在闷罐车车厢里,孙二蛋凭着窗口处传来的光亮,四处搜索着,没有熟人,甚至没有老乡,在过去的两天中,大家伙转了两次火车,每转一次火车,这车厢里两百多个人,都会发生变化,每一次大家都会拿到新的“车票”,从第一次上车开始,孙二蛋就不知道伙长、刘三哥他们在什么地方,在转了第三次火车后,这节车厢里,不仅有和他一样,在周口招来的工人,还有江苏的、安徽的,山东的工人,总之,车厢里的人虽说还是那两百四十人,可人却是越来越杂,即便是一个省的人,也是来自好几个府县。
    “人家只要在车上倒腾几次,咱爷们没准这辈子,都见不上一面了!”
    伙长当初的话,果然应验了,这会孙二蛋甚至懒得再去和车厢里的人套近乎,即便是套了近乎,也不顶啥用,谁知道,下一次,换车之后,这身边坐的会是谁?别说是孙二蛋这般想着,这是这车厢里的人,同样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思。
    一节闷罐车车里整整塞进去两百四十人,车里人太多,可以说拥挤不堪,在车厢里头,只有两个大油桶装着供人喝的凉水,没厕所,若是想解手,就直接在角落里那个巴掌大的小洞处解决,车厢里的人就像猪一样被关在肮脏不堪、臭气熏天的闷罐车中,这像是运牲口一样的运人,对于这一切,似乎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毕竟用闷罐车是最便宜的。
    “也不知道,到了地方,会干啥活?”
    在这种期待中,越来越困的孙二蛋睡下了,那咣铛咣铛的声响,就如同催眠曲似的,催人入睡……
    “一、二、三、四”
    又是一个清晨,随着震耳欲聋的口令声响起,上工的哨子声在周围回荡着,排成队的工人或是上工,或是下工,与普通工人的队伍不同的是,这些工人都有是排成整齐的队伍,身上则穿着蓝色、黄色、灰色等颜色不同的工作服,尽管工作服的颜色不同,可有时候一队、一组间的工作服颜色总是一样的,这种颜色上的差异,显然是根据需要精心分划的
    又是一个清晨,肩头扛着铁锹,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作服,头上戴着顶藤帽孙二蛋,这会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劲,他是土建工,在工业园区之中,这是数量最多、最为广泛的工程,和其它工种一样,土建工也是分成两班,被抽到夜班的他,每天晚上7点上工,第二天7点下工,连续工作十二个小时,其间只能休息五次,每次二十分钟,其中一次为饭点,园区食堂直接把饭送到工地上,吃饭的时间为半个小时,来到这里已经一个月的孙二蛋,虽说已经适应了这里沉重的工作,可和其它人一样,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一直在努力适应着这里的“规矩”。
    “规矩大如山!”
    这是孙二蛋在来到这个“北方工业园区”后,上的第一课,给他们上课的,虽说都是断胳膊、断腿的残废,可听说他们都是在前线打鬼子的“英雄”,那些人用一种可笑的方式教他们排队、走路,按他们说法是,让他们懂得这里的“规矩”。
    规矩!
    在这里,孙二蛋第一次发现,规矩可以有那么多,几乎每一步、每一行,都有着这里的规矩,就像现在,他必须和其它人一样,沿着道路右侧的便道朝营地走,而不准在便道中间那刚刚压实的公路上行走,随意穿行公路,按照这里的规矩,是不被容忍的,经发现后,是要被扣钱的,据说这么做,是为了便于施工汽车通行,避免行人扰乱交通。
    规矩总是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人们的习惯,就像孙二蛋固然很是疲惫,可是当他到达宿舍区后,还是和其它人一样,从衣柜中取出干净衣服,然后排着队去澡堂子洗澡,澡堂子一次只容纳两百人同时洗淋浴,晚到的自然要排队等待。
    “他妈的,现在这成天洗的和娘们似的……”
    在孙二蛋排着队等待进入时,先前冲好澡的工人骂嚷着走了出来,一听那话,显然是刚招来至多半个月的“新工人”,按照这里的规矩,招来的新工人要先培训十天——学习这里的规矩,然后才会分配上工。
    工后洗澡,这是这里的规矩之一,对于很多刚来到这的工人来说,这洗澡,甚至比那些繁杂的规矩,更让人心烦,要知道,对于许多男人来说,除了夏天下河外,他们一年都难得洗上几回澡,而在这里,洗澡却是每天必须。
    “这洗澡有啥不好?至少这身上见不着虱子了不是,这身上打着洋夷子,那味道,可比婆娘的味道还好闻!”
    “可不是,就这味,飘香楼的姑娘都比不上……”澡堂里一个个赤条条的汉子站在淋浴间里用天南地北的方言说笑着,对于这些经过多次打乱之后的人们来说,老乡间的联系远没有同一地的人联系更为亲密,毕竟他们的住行都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更亲密一些。
    “二蛋,你真的还要去读书?”
    洗着头,铜锁瞧着二蛋有些不解的看着他,二蛋在职工学校报名了,这是刚才两人在澡堂外排队时,他刚听二蛋说的。
    “不识字永远当不了队长,班长一个月十一块钱,而队长一个月却能拿十五块钱!”
    这是在刚来这里时队长告诉他们的,初时,二蛋并没有放在心上,那会他并不知道,这份工能干多长时间,可现在,在干了这么多天的活后,对这工业园多少有了一些了解,也许,在未来四五年间,这工都不一定能干完,这意味着他有时间去读书,有时候去向往队长那一个月十五块钱的工钱,而那份工作才是他去读书的动力所在。
    “一个月十五块钱!你没那个命!”
    铜锁说笑着,用洋夷子洗起头,而在他洗头时,孙二蛋已经关上了淋浴,擦干身子走出了浴室。
    洗澡意味着很多,洗完澡意味着排队的秩序正式解除,除去吃饭之外,在接下来直到上工,在这营地里,就没有太多制约人的规矩,人也就是从“队列状态”恢复到自由行动的状态,当然前提是需要遵守营地之中的规矩。
    在食堂里排着队打到饭,对于外人来说,这是“早餐”
    ,这早餐未免也太过丰盛了一些,几个白面大馒头,足足一盒饭菜,菜里还有两块大肥肉,可对于上了一夜工的孙二蛋来说,这却是晚餐,
    吃完饭,和往日一样,换上一身干净衣服的孙二蛋拿着床头边的脏外套和内衣,然后在宿舍门口将衣服交给洗衣处,领了一个洗衣牌,然后便直接朝职工学校走去,而在他走出洗衣处的时候,不经意的朝着公路边停着的几辆汽车看去,那是几辆黑色的轿车。
    “习惯!”
    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先后有一百多人把脏衣服寄存到洗衣处的现状,让管明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示意司机开车的时候,管明棠冲着身边的廖成克说道。
    “一些习惯是我们通规矩灌输的,而一些习惯,则是在规矩的辅助下,自我养成的!”
    而廖成克却有些似懂不懂的瞧着董事长,直到现在,他都弄不明白一点,为什么董事长当初会事无巨细的制定工业园区的工人管理条文,那些条文里的规矩,在他看来,甚至比军队里的营规还多。
    “规矩,这些工人们说咱们这里规矩太多,其实他们不懂,这些规矩,嗯,更准确的来说是规则,其实已经开始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老廖,你瞧这些基建工,和其它地方的工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身上显得很干净!”
    这或许是廖成克,对这些基建工最直观的感受了,那些工人下工时,身上同样很脏,可在洗过澡后,他们就会换上一身干净衣服,这倒是让见多识广的廖成克心下微觉诧异,因为公司并没有制定必须要穿干净衣服的规矩,尽管他们的工作服都是由公司发放的。
    “这里工人们很少自己洗衣服,洗衣服的活,都是统一分包给这里的原住民中的那些村妇,洗一件外套,在三个铜板!,’
    道出这么一句话,管明棠的脸上带着一些得意之色,现在北方工业园区,不仅即将成为北方公司的根本,同样也是他的社会学试验场,而这些工人正是他的第一批“实验对象”,当然,这不过只是一个深埋心底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罢了。
    “刚来到这的时候,他们还不习惯洗澡,可是现在,他们每个月却会花费月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去洗衣服,老廖,你说这人怪不怪?”
    让这些劳力一个月花几毛钱去洗衣裳?瞧着那些工人,廖成克还真有些不大相信,他回头看着董事长,不无好奇的问道。
    “董事长,他们为啥会这么干?”
    在廖成克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
    “习惯!只要习惯了,什么都会改变!”
    在回答廖成克的问题后,管明棠整个人却完全被车窗外的一幕所吸引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章 心难干
    第270章心难干
    工地!
    这或许是中国最大的一片工地了,当汽车沿着那初修的主干道到达公路的尽头时,看着眼前的这一片工地,管明棠整个都沉浸于一种莫名的情感中。
    甚至直接对廖成克的问题,选择了无视。
    这是我的工厂!
    尽管此时眼前这片规模庞大的厂区,那厂房石质墙基不过只是兴建了米高,可是那一台台施工机械的运转,身穿各种颜色的,在工地间来回穿行的人们,以及一辆辆工程车辆,依然让管明棠整个人沉迷于眼前的情景之中。
    “走,老廖,我们进去看看!”
    在工人们沿着石灰划线挖着地基的时候,压路边将轰鸣着将厂房室基压实,而在一处只不过是刚刚兴建了的一米高厚达o。7米石质墙基的厂房内部,厂房内的钢架、行车之类的设备已经开始安装,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施工模式,一种源自于二战时期的施工模式——苏式战时工厂建筑施工。
    这种施工模式的成本相较于平时施工稍高,但是最大的特点是把工厂基建施工时间压缩到最底,比如最简单的一项变化,通常盖房子,需要先划线,然后再挖地基,随后待厂房外部框架完工后,再夯实内部地基,同时开始进行水电线路铺设,待厂房地面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厂房内部设备安装
    而在苏式战时厂房施工中,却颠倒混合了正常的施工顺序,它首先进行的是绘制出简略厂房基线,随后先夯实厂房内基,待内基夯实后,再开挖地基,在地基建设的同时,厂房内部施工同步展开,几乎是在基墙完工的同时,厂房内部建设,亦同步开始,
    尽管这种施工方式,有着一定的不足,但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一点是,它达成了最初的目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厂基建,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在厂房还未封锁,甚至墙体尚未完全建成时,工厂已经投入使用,在二战时,苏联人正是依靠着这种战时施工,保障了已方的军需供应,大多数东迁工厂,正是在半露天的环境中投入军需生产。
    此时,作为公司新区的第一座工厂——北方公司通用机械公司厂房设计,正是参照这一原则,准确的来说,是半主动的参照这一原则——通用机械公司的厂房规划设计,实际上是参照另一个时空中“一五计划”的洛阳矿山机械厂的厂区规划和厂房施工图纸建设,唯一的变化恐怕就是,相比于另一个时空中的施工限于白天不同,在这里,变成了日夜施工,以抢在更短的时间内完工,并投入生产。
    “在这里,我们投入了i。5万人,分成两班,日夜不停的施工,预计,三个月后,就可以完成基建施工,当然,现在最紧迫的是电力供应……”
    又一次,面对管明棠,林子强这位建筑工程师的内心可谓是感慨万千,他记得自己所接受的第一个工程是北方公司,而现在,他的建筑行,所承担的却又是全中国最大的工厂监造,尽管这座工厂的建设刚刚开始,太多新鲜的闻所未闻的施工方式,足以让他受益终身。
    “这里很多设备都是使用电力,不仅我们这里需要,整个工业园区都需要电力……”
    林子强的抱怨声,听在管明棠的耳中,只是让他略为尴尬的笑了笑,按照计划公司新区的要在年底时做到“三通一平”,可实际上,单是电通这一块就有很大的问题,现在公司新区只是靠着几台柴油发电机组,供应着整个新区建设所需要的电力,而新区内却有多达几千多部需要电力的建筑设备,而未来随着机械厂的投产,仅依靠柴油发电机组保障电力供应,显然不太现实,最紧迫的恐怕还是要把煤矿的建设提上日程,嗯,还有热电站。
    “郁青,最近公司还会采购几部发电机组,最迟到明年,热电厂也会建成,到那时,想来电力供应,也就能够保障了,”
    热电厂,依照管明棠对公司新区的初步规划,热电厂应该同煤矿、铁矿先后施工,首先施工的是机械厂与钢铁厂,前者为公司新区后继厂矿提供部分设备,一来可以解决工厂产品销路问题,形成一个“规模内自我工业循环体系”,二来又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尤其是节约另一个时空中宝贵的资金,当然,自主提供设备,同样可以在这个时代节约大量经费。至于后者则是为解决随着工业园区工厂生产以及厂房、住房建设所需要的钢料。
    离开通用机械公司所在的工业园区之后,汽车沿着刚刚建成的公路驶往了新区的中心,新区的正中心是一片占地面积5000亩的公园,而围绕在公园周围的,则是公司心脏——北方公司总部,公司总部由一片建筑面积达128000平方米的建筑群组成,不仅公司的总部设在那里,二十几所研究院,亦设于其中,而在公司总部建筑群工地附近则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标语墙,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望着那在后世国人耳熟能详的标语,管明棠只是微微一笑,现在公司新区正在竭尽全力追求着后世大名鼎鼎的“深圳速度”,也就是所谓的三天一层楼的速度,新区并没有多少过于高大的建筑,作为最高建筑的公司总部大楼不过也就只有十二层,研究院即便是包括两层地下室,最多也就只有**层楼,如果达到这个速度的话,只需要一个月,就可以完成公司中央区的建设,将分散在北平、德县、天津等地的研究所搬过来,从而迅速开展前期技术研究,准确的来说,是对后世的技术吸收,在工厂建成投产前,首先完善技术准备。
    头戴着藤制的安全帽,漫步于这片规模庞大的,按照规划应该掩于一片绿色中的中央区,管明棠的脸上总是带着些向往之意,未来,这里才是自己的未来啊!
    “怎么样,老廖,以前,你有没有想过,咱们会拉开这么一大片摊子!”
    瞧着第一次来新区,满面尽是惊讶之状的廖成克,管明棠笑着问道。
    “董事长,这摊子铺这么大,可,咋就让人有些不太放心呢?”
    仅仅只是瞧着眼前的这片“中央区”,廖成克在震惊之余,脑海中却总是浮现出一个名字来“沈万三”,明朝的那个沈万三可不就是富可敌国吗?到最后,他落得是什么下场
    现在北方公司的摊子铺的这么大,若是按照新区的规划,单就是那柏油公路都得修上几百公里,这,这不是徒惹人眼吗?现在不定已经有什么人掂记上了董事长。
    “不太放心?”
    笑着,管明棠到是没有接廖成克的话,财多若人嫉,这可以说是致理名言,对此管明棠并不怀疑,可现在,自己已经没有其它的选择了,只能一条路走下去,一步步的走下去,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管明棠并不清楚,可他清楚的知道,
    自己眼下应该做什么,他却非常清楚。
    “有什么不太放心的?”
    笑着,管明棠朝着东北方向指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五十八路军从长山塔一带撤回来之后,会撤向邯郸一带整编,整编成一个军的正规军,随后常驻邯郸……”
    一个军两个师,从南京得到的情报,南京方面有意将第五十八路军编成一个军,虽说是一个军,不过却只有两个师的编制,看似这个编制是个短脚编制,可管明棠却知道,这一个军的编制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个开始,要知道在历史上,某部开始时,不也就只有三个师的编制,相比于他们,自己可是有着诸多优势,至少这个军未来可以得到这片工业区的后勤支持,几年后,随着工业区的发展,它的战斗力只会越来越强。
    有这么一支军队作为支撑,即便是有人眼红自己,又能如何?
    自信,源自于实力,这句话,着实不假,先有第五十八路军扬名中国之威,后有一军进驻之势,若是再没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