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熙皇-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如此,那就算了,我们去一下一家”另外一名学子喊过,大批的学子和百姓便离开了。

    李钦顿时松了一口气,望着一塌糊涂的荀家大门,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时,府门打开,只见一位老者带着诸多的荀家的人走了出来,当看到李钦之后,立刻很是感激道:“荀衍多谢李太守了”

    “荀公严重了,荀家名满天下,虽然效力过曹操,但荀堪大人确是先王的谋主,如今荀攸大人也被册封为了枢密院行走,荀家对大王是绝对忠心的”李钦尊敬道。

    荀衍苦笑了一声,从旁边接过一份契约,道:“公达当时派子来言,某还有些不相信,但没想竟然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李太守这时我荀家七成的良田,今日全部上交朝廷,也算是荀家为新朝尽的一份绵薄之力”

    李钦看了一眼后,轻轻的接了过去,敬佩道:“荀公大智,有舍才有得,下官一定会上奏中枢”

    “多谢了”荀衍感激道,其他荀家之子也深深的施了一礼,这一刻他们才感受到了,底层的百姓在一位帝王的整合之下,是何等的可怕。

    。。。。

    半个月后,王宫当中,袁熙站在一处高楼之上,眺望着远方。

    “大王,臣来了”诸葛亮来到了袁熙的身后,语气越发的恭敬,经过这一次,袁熙的威严已然媲美的神灵,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任何人人头落地。

    “怎么样了”袁熙问道。

    “原先反对的官员,三分之一被撤换,自尽了十一个,没有的也上书支持,诸多的士族被寒门学子和百姓围堵家门,科举制度以定”诸葛亮汇报道。

    “好,一个月之后,让风波停下来,不能在扩大了,孤不是杀尽士族,而是要取缔士族个名称,只要有了这第一次,其他的就简单了”袁熙吩咐道。

    “诺”

    “元直已经到荆州了吧”袁熙问道。

    “是的”诸葛亮点头道,江东吴国依旧没有表态,因此关羽只能率领大军强行渡江,徐庶真是此战军师。

    “听说蔡,蒯两家也收到了一些冲击,让元直带几本书籍去安慰一下,告诉他们,科举制度不是要断了他们两家的前程,而是对天下人公平公正,有才者用,无才者退”袁熙吩咐道,蔡蒯两家毕竟有大功,还是要安抚一下的。

    “诺!”

第五百八十七章:渡江战役,太史慈出(第一更)() 
    荆州,襄阳城内,蒯家的府邸门前,徐庶望着被菜叶,臭鸡蛋砸的乱七八糟的大门,尤其牌匾上被边泼上的红漆,眉头微微一皱。

    “杨巡抚,蒯家对大燕是有功之臣,纵然有一些不明天命,那也是可以教导的嘛”徐庶严肃的说道,他很清楚杨仪这个人,军司出身,对大王的忠诚,已达疯狂地步,蒯家受到冲击,远远不是袁熙在邺城知道的那一点,已然有从荆州第一家族,被贬成无恶不做之辈,蔡家倒还好,因为有黄忠这个妹夫,让一般人不敢乱动。

    “下官知错,待会亲自派人来修缮”杨仪立刻回答道,对徐庶他可不敢有丝毫不敬,那是一句话,都有可能让大王撤了他的存在,更何况他曾经的上官就是庞统,庞统跟徐庶可以同门至友。

    “去敲门”徐庶吩咐道。

    “诺!”

    一名士兵轻轻的敲着大门,等待了好一会后,房门方才轻轻打开,只见一位胆怯的家仆,有些不安的问道:“请问有何事?”

    “枢密院副院,征吴军师中郎将徐庶,奉大王来命,来看看侯爷”士兵说道。

    “军师中郎将”家仆一愣后,有些不放心道:“那您稍等一下”

    随即房门再次被关紧了,士兵有些惊讶的回头看了一眼徐庶,蒯家竟然被吓成这样了。

    徐庶摇头一叹,有谁能想到,新年过后,仅仅不足五个月的时间,曾经辉煌,骄傲的各大士族已经变成这样了,这件事情也让他明白,掌控了舆论的可怕,大王最近组建的宣传部,由右相凉陨亲自把控,以寒门学子为根基,将底层百姓的想法彻底的控制,天下最多的不是官员,不是士族,而是这些普通的老百姓,这些人结合在一起,再加上大王的支持,军队的拥护,其产生的结果,是毁灭性,是任何人都无法抗衡的。

    不久后,大门被再次打开,只见蒯良和蒯柔面容疲惫的带着家人走了出来。

    “蒯良,蒯柔拜见徐副院”两人恭敬异常的施礼道。

    徐庶立刻上前几步,一把握住蒯郎的双手,惭愧道:“侯爷,这段时间让你受委屈了,大王让庶特意来看看你,同时告诉所有人,蒯家对消灭曹操,对天下一统是有大功的,这点谁也不能抹杀掉”

    蒯良听到这话,眼中瞬间泛起了泪花,哽咽道:“谢,谢大王的关爱啊”

    其实他早就预料风雨会来,但没想到竟然来的这么的猛烈,这么的让人绝望。

    “侯爷,请安心,科举制度已经确定下来了,很快就会再次天下盛平,同时大王让庶告诉侯爷,科举制度,那是对天下所有人的公平公正”徐庶柔声道。

    “徐副院,我蒯家绝对拥护大王的任何决定”蒯良立刻宣布道。

    “好,好”徐庶微笑道。

    。。。。。

    下午,徐庶又来到了蔡家,只见蔡瑁的脸色比起蒯良要好的太多。

    “徐副院,蔡某最近实感疲惫,估计无法在统领荆州的水军”蔡瑁有些胆颤的说道,虽然他们家因为黄忠,免于了被围堵,但看到蒯家的惨状,他真的决定归隐,安享晚年了。

    “侯爷,事情很快就要过去了,渡江战役很快就要爆发了,大燕需要侯爷来完成这最后一步啊”徐庶柔声道,蔡瑁也许陆战一般,但水战的确有着自己的建树,否则也不会让江东一直处于荆州之下。

    “可是”蔡瑁还有些拒绝。

    “侯爷,只要听从大王命令,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出现,大王是念旧情的,蔡家为了大燕,损失很大,大王岂会不在意,侯爷尽管安心就是了”徐庶安慰道。

    蔡瑁一愣,随即叹息道:“如此蔡某就为大王尽最后一份绵薄之力吧!”

    “哈哈,这就对了”徐庶高兴道。

    到了深夜,徐庶回到了关羽的临时府邸内。

    “元直,怎么样”关羽关心的问道,这一次的大风波他当然也很清楚,但因为袁熙下过严令,任何人都不得骚扰军队,因此他倒也不是很在意,他现在在意的是蔡瑁还能不能击败江东水军,掩护大军过江。

    “关帅安心,蒯蔡两家已经稳住了,蔡侯爷明天就会赶往江夏,亲自掌控水军”徐庶微笑道。

    “好,太好了,只要我大军能过江,吴国必亡”关羽自信道,不仅仅因为他的武艺,他的傲气,更是因为了掌控三个军团,草原八旗。

    “关帅,速度要快,大王之所以还没称帝,其实是在等待着神都修缮完毕,如今已经五个月,调动了将近四十万民工,那边的速度很快,最多再有一两月,大王就会正式登基,我们必须要抢在这个时间前面”徐庶严肃的提醒道。

    “本帅明天就出发,十日之后,必须发起渡江战役,打过长江,完成天下一统”关羽坚定道。

    “关帅英明”

    。。。。。

    另一边,在江东吴郡,吴王宫内。

    “大王,天下以定,江东不可挡了”只见一处偏殿内,吴国左相张昭望着主位上,带着浓浓不甘的孙权,叹息的说道。

    “张公,孤听说袁熙决定取消察举,实行科举制度,这是在断士族的根基,你就不怕吗”孙权严肃道。

    张昭苦笑了一声,道:“大王,但有一丝可能,臣也誓死抵抗大燕”

    “为什么没有,孤还有三万水军,成百战船,他大燕修想过长江一步”孙权高声道。

    “大王,虽有军,但无能将啊!”张昭悲伤道。

    孙权瞳孔一缩,随即眼中泪水流了下来,痛苦道:“难道父兄辛辛苦苦打下的江东伟业,就要败在孤的手中吗?”

    “大王,此乃天命,非人为,大王已经坚持到最后一步,够了”张昭同样面带悲伤道。

    “不,孤不甘心,纵然要降,也要看他大燕有没有这个能力渡过长江”孙权坚定道。

    “大王,镇东大将军求见”这时,一名内侍面带惊讶的冲了进来。

    “什么”孙权立刻站了起来,随即激动道:“孤亲自迎接”

    当孙权来到外面之后,只见一位身材伟岸,七尺七寸,肤色古铜,轮廓分明而深邃,目光沉稳而冷静,身着一袭银袍,肩系血红披风的大将出现在了眼前。

    “子义大哥”望着那重新披甲的身影,孙权哆嗦的喊道。

    来人真是帮助孙策扫平江东,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的江东第一高手太史慈,同时也是江东的最后一位大将。

第五百八十八章:灭亡倭国(第二更)() 
    就在大燕要开始完成天下一统的最后一战之时,一封奏件突然火速的传到了邺城。

    枢密院院长,右相李儒看后,立刻亲自给袁熙送了过去。

    华盖殿内,袁熙将奏件轻轻放在了一边,脸色显得很平静。

    “大王,您看?”亲自来送奏件的李儒有些意外道,这件事情不一直是大王的心愿吗?他现在都还清楚的记得,当日袁熙的目光是何等的可怕,似烈火一般,将要焚烧一切。

    “兴霸,于辅,做的很好,他们没有辜负孤的期盼,传令过去,不管是归顺的还是没归顺,男子一律坑杀,女子全部贬为奴籍,许配给出征的十万大军,改倭国为”袁熙说道这里的时候,慢慢站了起来,微微思索过后,道:“改倭国为大燕京卢府,韩政担任京卢府第一任巡抚,三个月后,让兴霸和于辅回来,参加开国大殿,孤要厚赏他们”

    “诺!”

    “传信幽州府,告诉王脩,让他配合天工神院,必须确保航路,一年之内,先期军属移民八万过去,三年后,京卢必须户籍在册人数,高达四十万,皆时孤会亲自去看看”袁熙命令道。

    “诺!”

    袁熙望着还是有些疑惑的李儒,微微一笑,道:“军师,你陪孤去后花园走走”

    “遵旨”李儒立刻应道。

    两人来到后花园后,慢步了许久,直到一处清澈的池塘边,杨柳之下,袁熙方才轻轻的驻步,柔声道:“军师,你是不是奇怪孤为何没有当年的愤怒,更没有心事解决后,表露出来的深深喜悦”

    “大王圣心独断,必有缘由”李儒立刻回答道。

    袁熙摇头一笑,道:“倭国一直是孤的心病,理由孤不说了,兴霸他们剿灭了三十多个小国,攻陷了邪马台国国都,斩杀倭国子民三十一万,让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沾满了鲜血,然而很多事情,孤想明白了,纵然孤铲除了这个祸端,未来也许也还会有其他的祸端,因此只有我大熙代代明君,永远强盛下去,才能不让悲剧再次产生,而这才是孤现在的心病,如何让子孙后代,不为皇权,荣华给彻底腐蚀,永远保持着勇猛精进的意志,才是孤最需要的”

    “大王,这也是您一直没有册封太子的原因吧!”李儒感叹的问道。

    袁熙点了点头,道:“因为孤还没有想清楚,自古以来,以嫡长子继承皇位最为名正言顺,但其实很多的长子是担不起这份重任的,皆时必然会爆发激烈的夺嫡之争,动摇国本”

    “当然孤可以秘密立储,死后公布,然若如此,后代之君宽厚尚好,然一心冷酷者,必然极力迫害自己的兄弟,稳定皇权”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其他的王子其实也很优秀,就这样被着唯一的选择所害,孤于心不忍啊”

    “大王,我朝王子必然不会如此”李儒立刻安慰道。

    “不会吗?就在昨天,轩儿已然敢跟明儿对峙了,还有曌儿,虽然年纪小,但豪气丝毫不输男子,这还是因为孤的其他儿子还小,若是十年之后呢?那该是什么样的场面了”袁熙严肃道,昨天他看到袁轩和袁明因为一位普通的内侍,而引发出的争斗,两人表现出来的那股坚定,让他这个父王都为之惊讶,一个内侍之死,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其实重视的是自己的尊严。

    “大王,此乃天定,既然生在皇家,就必会有一场争斗”李儒苦笑道。

    “孤不怕争斗,有争斗才有前进的动力,才能更加有出息,孤担心的是他们的未来,就说轩儿,他真的是太像孤了,虽然很少说漂亮话,但对孤的孝顺绝不比任何人低,孤不希望他出事,同样明儿就更不必多说了”袁熙担忧道。

    “大王慈父也,不过大王,现在您真是春秋鼎盛之时,各位王子也都还小,还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到底该怎么选,怎么安排,也许要几十年之后,才能做出最终的判断”李儒轻声道。

    袁熙微微点了点头后,道:“孤也许确实想的太多,未来的事情谁能说的准,军师先下去跟右相,子佩,孔明他们商讨一下京卢府的搭建吧”

    “诺!”

    李儒施礼缓缓退下之后,袁熙突然慢慢闭合了双目。

    “飞龙,你突然醒来,是因为孤收复了倭国吗?”

    “真是,一国之气,足以让属下成长一些”

    “那就好”

    “主人,其实您何须烦忧,只有飞龙之图化真龙之翼,一切问题都会解决”一道惊天动地的龙吟生回荡在了脑海内。

    “为何?”

    “因为皆时腾龙再现,翱翔星宇,区区蓝星算的了何物,不过宇宙一尘埃而已”

    “可是你说过,孤也许一生的时光,也等不到那个时候”

    “是的,然为人者只争朝夕,主人,天下的事情何以能算尽,一步一步,也许就在某一步过后,就升华了,您身怀乾坤至宝,星宇之匙,当放开心胸,勇面未来”

    许久后,当袁熙重新睁开双目之时,突然嘴角一扬,道:“看来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的时候,勇猛精进,而一旦拥有了,确这里怕碰着,那你怕擦着”

    “看来孤也要跟自己儿子也比比,看他们到底风云几何,至于不听话,那就揍,哈哈”

    “来人”袁熙高喊道。

    “大王”郑淳立刻从不远处跑了过来。

    “袁明,袁轩,兄弟相争,给孤关禁闭一天,日后再有此事,孤严惩不贷”袁熙严肃道。

    郑淳一惊,但还是立刻应道:“诺!”

    袁熙微微一笑,转身向着华盖殿而去。

    三天过后,关羽,徐庶发来的渡江战役计划摆在了袁熙的面前。

    “中枢,有没有不同意见”袁熙对着面前的李儒,田丰,韩衍,诸葛亮,庞统,司马懿等凝声问道。

    “臣等没有”

    “好,传令过去,告诉云长,立刻发起渡江战役,完成天下一统”袁熙绣袍一挥,高声宣布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这话,众人立刻跪拜了,三呼万岁,因为他们清楚,江东收复之时,就是袁熙登基之日。

第五百八十九章:赤壁之战(上)() 
    公元203年,六月十五号,关羽已征吴三军统帅的名义,辖第九,第十,第十一军团,草原八旗,荆州水军,总计十八万兵力,正式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

    全军传颂着袁熙“宜将神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口号。

    同时,孙权命太史慈为吴国镇国大将军,凌操为水军大都督,举全国之力,拥步兵五万,水军六万,分驻樊口,柴桑。

    二十二日上午,关羽令五万荆州水师,载精锐步兵两万,由蔡瑁,文聘统率,兵出乌林水寨,扫荡吴国水军。

    同日水军大都督凌操率吴国水军六万,战船千艘,出樊口,迎战蔡瑁。

    在那赤壁的浩渺江面上,旦见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数千艘大大小小的战船塞满了数十里宽的江面,尤其是荆州那一艘艘居高临下,如水中皇者的楼船,更是气势磅礴、威风凛凛,在为首的一艘的楼船上,蔡瑁扶着剑柄,身披厚厚战甲,数十员水军将领簇拥在旁。

    望着对面严阵以待,战船布置合理的吴国水军,蔡瑁赞赏的点了点头,道:“按照的军师的计划,派一支小船过去劝降,告诉凌统,天下大势以定,只要他愿意归顺,本侯这个水军都督都可以给他”

    “诺!”

    东吴水军的旗舰上,一位目光沉稳的老将傲然而立,真是吴国唯一还能带领水军出战的战将凌操。

    望着对面密密麻麻,装备精良的荆州水军,凌操拳头紧紧一握,目光当中闪烁着悲伤,虽然他的战船数量看上去似乎也不少,但只有他自己清楚,除了一些偏将,校尉之外,他根本无将可用,一旦激战爆发,或许顷刻间,曾经辉煌至极的吴国水军就会崩溃。

    “都督”想到这里,凌操不由思念的喃语了一声,平昌战败,周瑜,黄盖,程普,吕蒙,朱然,陆抗,徐盛,这些曾经比起他都要强大太多的水军将领,死的死,擒的擒。

    吴国水军,除了这些战船外,就是个空壳了,若不是大王以国库之才重赏拉拢士兵,估计士兵早就哗变了,但这么做也是杀鸡取卵,纵然侥幸胜了,整个吴国的内政会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

    “父亲,蔡瑁派人来了”这时,一位英伟不凡,身材雄壮,气势猛如虎的的年轻人突然在凌操的身后,高声说道。

    凌操眼神一凝,立刻注目望了过去,只见一艘走舸正脱离了水军阵型,向着他们这边急速而来。

    “我家侯爷,有话要对凌都督说”当走舸靠经之后,一名使将站在甲板上喊道。

    “父亲”

    凌操眉头一皱,犹豫了一会后,命令道:“把带他上来”

    “诺!”

    随着使将到旗舰后,望着沉稳而立的凌操,抱拳道:“小将拜见大都督”

    “不必多礼,有什么话就说吧”凌操淡漠的问道。

    “大都督,天下大势以分,除了江东之外,以皆是我大燕的国土,统一大局以定,都督又何必在违逆天命,侯爷说了,只要都督愿意归降,不但会获得大王重赏,就连荆州的水军也可以交给都督来管理”使将微笑着说道。

    凌操目光一横,不屑道:“本将可不是你家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