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抢救,只清醒了一个,据他说,那四艘潜艇没有任何标志。他不是海军,对此不熟悉。”

“那看到人没有?”

“看到了但那几个用机炮扫射的人脸上全部涂满了黑色油彩,加上距离远,天色又黑,看不清楚。”

长谷川清一听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到底是谁的潜艇?四艘苏俄人?美国人?”他想了一圈就是没有想到是华夏人的,淞沪和江阴战中,若是有这些潜艇,只怕帝国海军还吃点亏了。

“那里在烟台附近,是谁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后,不得不暂时搁置,“等那几个人完全醒了,去辨认照片”

此时的寺内寿一比他多想到了先锋军,但随即自己摇了摇头否决了。先锋军所占的地盘除了潍坊一带的两三个最多过往百吨的小港口外,没有一个能够安置潜艇的。再说,先锋军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太大的举动,一直忙于地盘内的民生建设,完全是一副打算收缩自保的样子。

“粮食”他微微点头一笑道。据情报分析,先锋军的地盘上已经有了粮食短缺的迹象了。到时候,只要他们粮食出现了危机了,随着流民混入先锋军中的各个特工就可以煽风点火,从内部让他们垮了。

一过春节,先锋军就开始组织人手忙春耕,开始在根据地内大力发展农业。去年由于鬼子的逼近,很多土地都荒了耕种。周白等人组织起人手把空闲的土地利用了起来,免费的发放种子和免费租借农具,带领着老百姓忙春耕。

因为节气的缘故,小麦和土豆等作物已经过了播种期了。先锋军就组织人补种上了春小麦、玉米、大豆、地瓜、花生之类的粮食作物。这些作物还能够在立春到惊蛰这一段时间后播种,产量也不低。尤其是地瓜,只要伺候好了,那可是高产的救命粮。

周白等人估计到即使夏粮丰收,因为根据地上的人多地少,最后很可能依旧有粮食缺口。对此,孟享是毫不担心,等到夏粮丰收的时候,先锋军就不会只困守在这一点地方了。

先锋军通过清理汉奸和一些无主的土地,手中已经积攒了大量的土地。汉奸中有不少的大地主,唯恐跑了丢了财产才投靠了日本人,结果全部被先锋军没收。处理了千余名大小汉奸。加上无主土地的清理,如此积累下,竟然有二百三十多万亩之多。

孟享把这些全部化为了先锋军军用农场的形式,安置流民。一个政权不能仅靠着市场调节,虽然着二百多万亩对比山东**千万亩的总数来说还不是很多,但集中起来的这么多土地,却是可以产生杠杆效应,调节根据地上的粮食价格。

为了控制地盘上的粮食价格,先锋军出台了打击操控粮价的条例。条例规定了一天粮食价格对比前一天涨价的最大幅度不能超过上一周平均价格的一成,也算是给粮商们留出了盈利的空间,要不然他们屯粮惜售更是让人头疼。为此,不惜抓捕了几个操纵价格太过贪心的大粮食商。并按照条例处以重罚,直接让几个深陷牢狱大粮商差点破产。

此时因为先锋军免费的救助,虽然不饱,但至少饿不死人了。如此粮食价格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但免费的救助也加大了先锋军的粮食压力。尤其是打出了先锋军名头后,前来投奔的人是越来越多。

第五师团此时已经攻下了沂水县,配合着占据了泗水县的第十师团封锁了先锋军从南边购粮的通道。

“咱们的粮食已经很紧张了”周白提醒孟享道,“根据我们手中的余量来看,三月份节俭还问题不大,只是四月份肯定是要很紧张了。五月份只怕就支持不住了,在夏粮丰收前崩溃了。”

“不用着急”刚刚获得了一场海战的胜利,让孟享心情很愉悦。

“我知道老唐曾提出,先让鬼子们在四周搜刮后,我们再去抢的计策,但我们抢了粮食来,老百姓吃什么?”周白隐约知道一点唐药师出的让鬼子为先锋军做嫁衣的主意。

“放心吧我们不会老是和国内的老百姓抢粮食的”

此时的华夏每年因为天灾不断,救助不力,死个几百万人是很正常的。今年,沿海产粮的大区都落入鬼子之手,只怕这个粮食会紧缺的更加厉害。所以,孟享也不想从国内大规模的运量,此时国内的粮食总量就不足,再大规模运粮,那肯定就有地方大面积的饿肚子了。

于是,孟享的眼光早早的就瞄向了国外。

现在欧洲的战争还没有开始,倒是不会太影响粮食价格。

比如美国,此时的粮价就比国内要低不少。

美国一直是粮食出口大户,在不久前的经济危机中,更是为了保住本国农业利益,限产了不少土地。

随着各地的危机不断,粮价上涨,美更*新国的粮食产量又开始慢慢回升。

全球产量的还有不少地区,比如说临近的缅甸、越南和泰国,也是此时大米的出口大户。缅甸三十年代曾经达到过出口三百余万吨稻米的高数值。

只凭着进口是不行的。根据地上空闲的土地都种上了粮食,与德国人也谈好了一项生产氮肥的技术,到时候设备将会运进来。

去年冬天就开始的治理水利工程,已经接近了尾声。李仪祉的几个学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精心耕作的话,根据地上的粮食问题夏粮收割后基本能解决,凭借着远洋运输潜艇的运输,也足以供应粮食的短缺部分。

最危急的只怕是夏粮收割前的一个月了,这个通过从鬼子手中虎口夺食,也能够解决。

“我们还可以从国外买粮”孟享笑道,到时候直接用军火换粮食。

“买了粮食运不进来,怎么办?”周白知道孟享身后有大势力支持,他不担心买粮的事情,而是担心运输的事情。

“走海路,进港口。”孟享点了点墙上的华夏地图,手指摁的地方却是胶东一带。

通过海路,距离虽然远了点,但交通却是方便了许多。只需要有港口就可以了。

“青岛、烟台、威海这都是我们的港口”孟享断然道。

间5等人已经赶去了南洋分基地,今天就要与德国人交易斯科特驱逐舰了。只要和德国人做完这一单生意,根据地上资金紧缺的问题将得到很大的缓解。到时候,足以将胶东半岛几个港口都覆盖的要塞炮足以让鬼子在华夏的舰船退避三舍。

除非鬼子尽启他们的联合舰队来攻,到时候,大不了打烂了沿海罢了。但粮食问题却能提前解决了。到了那个时候,先锋军的空军也绝对能让鬼子们记忆深刻。

孟享考虑的也不仅仅是买粮食。只靠着买粮食是不能解决华夏粮食的根本问题,土地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国内的土地除了一些未开发的,大多数都有主,而且总量相对于需求的人口来说,还是少了很多。为此,孟享的眼光早早的就瞄向了国外的土地。

孟享始终记得后世那道8亿亩红线。此时的中国土地养活四五亿人口,在不大平均的情况下,只要肥料和水利跟得上,还可以基本解决温饱。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甚至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土地必然是不够用的。后世的高房价让孟享记忆深刻,虽然有人为的炒作,但土地资源的紧缺也是关键的。

没办法,只能向外看了。

单纯靠购买粮食根本不行,中国人口消费的粮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即使绝大部分都依靠自产,小部分进口的也是一个让无数人眼红的数量。而国际上粮食此时还被欧美国家操控,一不小心就被人卡脖子。

相对的来说,购买土地组织人手种粮要划算多了。

北美的土地现在根本就是地广人稀,美国现在有大量的廉价土地。美国的华人也不少,但由于美国的**风潮,一向喜欢购买土地的华夏人也不敢把大量的资金投注到土地上去。一旦出现不妙的风向,可能就鸡飞蛋打了。美国的司法公平大多数是为白人说话的。

而孟享不用太担心这个,间谍们可以直接以白人的形象出现,连语言也可以直接是其当地俗语。有他们以本国人的姿态出面组织购买,就免去了很多的麻烦。

美国仅仅耕地就可以划出30亿亩,后世也维持在二十六七亿亩的数上,但足以使得她成为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大国。这也是与她的地理条件有关,倒是不像华夏那样,大半的土地都是高山荒原,可耕土地稀少。

就像印度后世虽然国土面积还不足华夏的三分之一,但大部分都可耕作,耕地面积却远超过中国,有25亿亩之多。所以中国的耕地和粮食只依赖现在的国内是绝对不够的。后世国人只看到养活十几亿人口的超大成就,但却没有注意到背后巨大的隐患。

一旦出现大面积的天灾,大饥荒可能重新降临。

后世政府第一位的工作就是三农问题,也倒是有针对性的。

所以买粮靠不住,占有土地最实惠。

既然孟享来一回,还有了基地这件利器,这个世界中的国土面积就不会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有些地方直接占据要更合算,所以一些产粮国家就不在孟享的买地范围之内了。偶尔买点粮食还可以。

买地的地区都是以后可能无法很好控制的地区,比如美洲。

美国的农业各方面条件都很合适,从现在就可以投资,不久后欧战开始后,粮食大涨还可以大赚一把。

加拿大和阿根廷还有巴西都是后世的产量大国,此时更是有大量的荒地没有开发出来,地价更是超级便宜。虽然现在孟享缺钱,但同样缺钱的南美地区的对军火的需求更是旺盛,用军火直接来换土地,应该没多少人拒绝。

至于欧洲,未来的战争之地,根本就不适合投资土地。非洲也不适合,很多投资条件不利,可以作为未来的战略投资,却不适合现在,除非是基地跟随。只要基地到了,不用买,就可以扶持傀儡了。

“军火卖遍世界各地,土地也要买遍世界。耕地要买,矿产资源土地也要买,我要做世界第一大地主。”

第二卷扬帆,38到39第194章军校

第94章军校

“李德邻要求我们往南边攻一攻”范种看了看手中的信函说道。

“哦?李德邻不是知道我们还牵扯住着鬼子的几支军队吗?”孟享也有些奇怪,虽然先锋军最近没再出击,但鬼子却不得不防,四下里都围了一圈。大大牵扯了南下的鬼子队伍。

“淮河那边最近吃紧,日军的第9和第8师团的一部分也参与了战局,加上3师团的全力猛攻。淮河一带的守军损失很大。”范种一边说着,旁边的几个参谋不断地挪动着沙盘上的小旗,

“徐州那边也有些吃紧,第五师团占了日照和莒县,4师团一个联队一路攻下了沂水。第十师团和师团一个联队已近攻克了曲阜,正在攻打邹城;08师团和09师团的一个联队也已经向兖州攻去。”

“这么说来,我们周围剩下的部队也不多了”孟享看着沙盘笑道。

济南那边一线有师团的大部,黄河沿线有08师团的04旅团在固守,东边高密和诸城一带是4师团大部的人在守着。南边有第十师团和第五师团封锁了先锋军南下的通道。

虽然四面合围,但这些军队在现在逐渐完善起来的先锋军的眼中,并没有太大的威胁。经过一个月的新兵磨合训练,54军的战斗力突飞猛进。

“那咱们就在南边攻一攻,把蒙阴和沂南都收进来,隔着沂水和祊河与鬼子对峙。就先让4师去吧磨了一个多月的牙了,该活动活动了”孟享看着沙盘命令道,4师是先锋军的老底子了,整编的也最快完成。而其他的黄百韬等人还在编练着新兵,整合着队伍,还不适合现在就出击。

“到时候蒙山等地一入手,鲁中南山地丘陵就大部分都已经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了。”对于这块沂蒙老区入手,孟享心中也是感叹良多。唏嘘了一阵后,他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问范种道:

“文仓,听说你的老师来了?”

范种微笑着点了点头道:“他最近身体不好,我特地陪他在第一医院检查了一遍,还需要休养。”

“嗯”孟享微点了点头道,“等过一段时间,我去看探望一下他。现在先让他养病吧。不过,那个军校的事情……?”

“老师说先要考虑一下。不着急。”范种眯起独眼,心中也是有些遗憾。先锋军此时的实力绝对是足够称霸一方了,但名头却是还不够响亮。老师此时也多了很多的顾忌,不敢轻易许人以诺。

“也是”孟享心中也是同样的遗憾。

先锋军此时名头还是不够,又身处险地,招揽名人屡屡受挫。这让他更坚定了自己培养人才的决心。

随着普通士兵的增多,仅仅依靠克隆士兵的带动提高战斗力是不行。再加上,身边的参谋人员明显不足,从外边招揽,但大多都被其他势力瓜分了。

有感于老蒋的黄埔军校铁桶阵,孟享也起了建立一所军校的念头。有现成的克隆人来教授初级基础的合格教官,建立一所初级水准的军校不在话下。克隆人军官演示基础可以,但具体到高层次的谋划方面,就差了许多。只是高水平的军事人才稀缺,只能依靠先锋军这些现有军官来灵活教导了。

想到稷下学宫蔡元培一招呼,就有大牛纷纷来投的例子,孟享更加相信了树大旗的效用。

蒋百里无疑就是一杆很好的军事方面的大旗。凭借着保定陆军军校校长的名头,如果当上了先锋军军校的名誉校长,招揽人才还是很轻松的。

一支没有经过思想内涵熏陶的军队也不是一支合格的现代化军队,在各方都在向这里掺沙子的情况下,仅仅靠着克隆士兵的忠诚还有些不足。无疑,军校的熔炉再造功能,孟享也是很看重的。

不需要太多的思想灌输,单单爱国主义教育和师德的名头就足以让孟享安心了。军校校长一职,孟享打算效仿老蒋自己扛起来。虽然可能让老蒋更加猜疑,但越来越庞大的先锋军以后注定无法再低调了。

孟享当了校长,也需要被人信服。他虽然不通军事,但凭借着后世的先进军事理念,绝对能唬住一大批人。前期,主要是面对着先锋军内部的军官培训,他这个校长当得是名正言顺。

军校在前几天已经开始动工兴建了。同样全部是堡垒建筑,这样更符合军校的特征。有基地参与的建筑速度也快,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投入使用。

地点,就定在了广饶。后世曾宣传过是孙子的故乡。

广饶,地处黄河边,接近入海口,可惜就是地形单一了一点。不过,该地多盐碱地,地盘可以画的大,为以后升级扩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至于其他人所说的临近黄河前线,危险性大,这个孟享嗤之以鼻。即使是军校学生也是军人,不在危险中时刻警惕,难道还在大后方温室中精心培育?

至于孙子故乡这个噱头确实也不错,虽然后世一直在争论是惠民还是广饶,始终没有个明确的让人信服的说法。孟享本来不想搞这个噱头的,但此时后来的惠民县还在黄河北岸,在日军的控制之下。而后世的广饶曾经归属过惠民县管辖,所以孟享也就不去头疼后世的纷争了,直接就定在了先锋军控制区内的广饶。

这也为两地后来惹来更多的纷争,也成为后来学术界争执孙子故乡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此时,孟享已经顾不得了,先建好军校再说。

给军校取名字的时候,孟享有一次发挥了网络宅男的雷人特点,直接取名为武圣军校。

孟享充分发挥了后世的眼球效应,只要别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必然会留下个很深的印象。这就足够了。孙子他老人家也可担得起武圣这个名头。

就凭借着孙子的名头,现在就已经吸引了一位大牛前来。

“这个李浴日竟然也有如此见识”孟享本摇了摇头,为自己后世的孤陋寡闻而叹息。

一连串的名衔不提,该君是民国时期中国著名兵学家,现代中国兵学理论体系的倡导者和构建人,编成《中国兵学大系》,被誉为孙子研究第一人。虽然此时孟享不知,但凭借着李浴日去年十月份写的那份《抗战必胜计划》,就足以证明了他的不凡。

他提出的抗战必胜公式,就是“(武力抗战+外交抗战+经济抗战+间谍抗战+宣传抗战)举国一致、坚持到底日本必败、中国必胜”,这让孟享大为赞赏。

他在文中还第一个提出了持久战,这个要比太祖等人说的要早一些。他认为中日的持久战至少要打三年以上,而中国有打5…0年的条件。

当李浴日当得到了孟享承诺开办专门研究孙子兵家的学科后,他毅然抛下了其他,来到了先锋军中。

“可惜,杨杰来不了”范种叹息了一声。孟享却是安坐无语。

杨杰是中央军中公认的军事理论权威,当过老蒋参谋长,和陆军大学的教育长。很多黄埔系的军官,实际上是杨杰的学生。他刚得了上将军衔,成为了军令部次长,位高权重,又是亲近老蒋,直接让孟享熄灭了招揽的念头。他自然不知道后来杨杰从亲蒋变成了反蒋,结果被刺身亡,即使知道也没用,杨杰此时对老蒋还是很忠心的。

“潍县的空军学校确定好位置了?”孟享转移话题道。

武圣军校只是一个陆军学校。而先锋军此时更缺的是海军和空军人才。

依照基地武器保障,陆军用人海使劲的填炮灰就能堆出一支强大的队伍来。而海军和空军相对的技术性就要强一些,不是仅仅凭着经验就可以发展成强军的。

于是,孟享大笔一挥,一所空军学校和一所海军学校也随之成立了。

“昌乐的乔官,那地方不错,又相对安全,很适合。”范种点了点头,他不知道孟享只是把后世那里的一处军用机场挪了过来。

潍坊地处平原地区,空旷无遮拦,适合飞行训练。又是风筝之乡,也算是与飞机的起源挂了点联系了。

“直接用军用战斗机不是很合适吧?”范种所指的是空军教练用机的问题。

孟享已经翻遍了,但基地就是不出产教练机。只能直接上战斗机。一开始也不用太好的,初级直接是一战的双翼机,便宜又实惠。中级的学员可以直接用一战后到二战前的飞机训练了。高级的学员在经过了一系列保密措施确认后,可以直接上最新的飞机。

不知是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机等都要操作。

不过,这些战机虽然方便,但毕竟与教练机有很大的区别,最起码少了教练的随行指导,容易出事故。

“我会安排人改装一下的”军用机改装教练机并不是很复杂,工程师们就可以办到。最好,学员一起参与改装,这样对飞机的构造也能更加的直观。

招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