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国士-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那汉子怒睁双眼,握刀虎视,环顾四周的可供藏身之处。

    虽怒却不失警惕,后退几步背靠大树,一把大刀护在身前。

    俄国某位元帅说过,战争对于中下层军官以及普通士兵而言,只是绞肉机。

    那么从步卒百战不死爬到百夫长位置的汉子,保命经验和求生本能绝对一流,一些战场上的老道经验技巧绝对炉火纯青。

    这种老兵在任何军队中都是宝贝,他一个人能带出一批新兵,让他们更好的适应战场,学会杀人,在广袤战场上,几个优秀老兵配合若干新兵,就能组成一个效率士气都不缺的基本作战单位。

    而在一场战役中,这样自发形成的战场小团队数量,则代表了一支军队最后的作战结果。

    西凉军之所以雄甲天下,就是因为战争不断,这种老兵死而又生,加上足够的兵源补充,十几年里形成了良性循环,真正用血洗礼出一支雄军。

    再说回这位绷紧身子,精神专注警惕的百夫长,等待了几百个呼吸,那位暗处的伏击者却全无动静。

    但他绝不敢放弃警惕,因为对方随时可能取他性命。

    事实上,李祀并无杀他的意思。

    此刻李祀已经悄悄转移到百米之外,安静站立,眉间一颗红点清晰无比。

    此刻他命池之上,悬浮两团浓郁白色气数,正是刚刚杀那两名士卒所得。

    他命池之内那朵莲花,本就是秉杀伐夺运而生,可自从杀了那白虎后,李祀竟再没杀过任何身负气数的生灵,虽然其炼气修行一直勤勉不曾落下,可自身气数依旧维持在纯红。

    李祀心地纯良做不出屠杀百姓夺气数的事情是其一,而且那本黑色古籍中所记载当年秦始皇屠杀天下百姓以求长生,最后虽然成就一身清光气数,但也遭来天谴雷霆,不但自身死灭,更使得大秦国运受到诛连,二世而亡,前车之鉴李祀不敢逆天而行。

    练气士天赐神通,比普通凡人多享阳寿,多得神力,自然要受更大制约。

    但西凉士兵一路而来,杀戮不断,命池之中早已汇聚不等的孽气,而但凡只要孽气积累达到自身气数半数,炼气士杀之则算替天行道,毫无反噬。

    对于李祀而言,实在是一堆堆送上门来的上好补品。

    这些时日死在他手上的西凉士卒绝不少于二十个,所得气数虽还不能诞破出一缕黄气,但那满池纯红气已经化作如血殷红,

    此刻那两团纯白气数像两颗小白珍珠一样漂浮在命池上空,李祀已经不是第一次吸纳别人气数,轻车熟路心念一动,本来泛起微微涟漪的命池气数刹那汹涌澎湃。

    一条神性鲤鱼跃出命池,如跳龙门般跃起,将两枚气运白珠吞入口内。

    这条命格鲤鱼被李祀夺来后,也确实不再是以往那凄惨境遇。

    不断被气数滋养补足,再加近些日子李祀杀人夺运对它的补益,身上又多出几枚金色鳞片。

    这两团气数经它转化,李祀吸收起来全无障碍。

    (第一章)

29。沙场桃花,青丝白雪(二)() 
被鲤鱼吞入的一瞬,李祀眯着眼睛望着那两具壮硕尸首,在他眼中丝丝缕缕的红色淡光被提取而出,化作两枚杀字符録,被无形气机牵引,自行融入红莲之中。

    命池之中化入两股气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今的李祀也未必缺这点补益,但这两名西凉士卒所能带给李祀的东西也不止那点气数,在气数

    此时若去看那红莲花苞之内,几十枚暗红色杀字,如众星捧月般围绕着李祀所剩的最后两枚金色杀符转动,杀符与这株灵苗也不知是谁在滋养谁。

    也算是意外之喜,李祀前几天就发现,杀死一名西凉士兵所提取出的血肉精华,竟然比得上一只普通老虎的三分之一,想来是因为人乃万灵之长的缘故。

    在这种情况下,李祀使用杀符杀人简直肆无忌惮,就像是一名抢夺气运的大贼,而每杀一人却刚好能在对方身上得到消耗的弹药补充。

    这是大好事,但却让李祀惊起一身冷汗。

    试想一下,得到这株灵苗者,苍茫人世,芸芸众生,寻找那些没啥反抗能力的老幼挥刀杀去便是,看着自身气数几乎无穷无止的增加,直到长生不死。

    杀一人,杀两人,杀十人,杀百人,杀千人万人,杀到天下积血浮船,堆尸擎天。

    在无比的诱惑面前,是能让任何一个道德君子变成杀人禽兽的。

    若非有当年嬴政滥杀无辜天诛之鉴,李祀也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一狠心杀无数人换取长生八百年。

    杀人夺运也要筛选目标,比如眼前这位百夫长,一身气数充盈,而孽气却很淡,杀之确实可夺运,却也要遭受反蚀,最后夺取的气数是否高于削减的不能确定,况且要给自己凭添一份孽障,李祀可绝不愿意。

    练气士比起凡人更明白气数增减,像是看得清每一文铜板得失的持家主妇,所以更加小心翼翼计算得失。om

    世人不知或者不信鬼神气数之事,行事反而肆无忌惮,就像是小凉当初强杀那只异兽白虎,若非李祀出言提醒,那只畜牲死后化鬼神,因果牵引之下难免要在几十年后小丫头老死散运之时报复。

    而且在阴土之中,也难免那畜牲不寻小凉亲眷偿清杀身之恨,。

    不过小凉师父,生时是个朽老之人,死后若想化鬼神,以其生前气数公德,虽未必作紫,但阴土之中纯青大神也定然要多出一尊,倒也不怕它寻来。

    轮回往复,循环不休,阳世之人天生凌驾于鬼神之上,可若真有不知轻重,因一时气数极强,而横辱鬼神者,等它日堕于阴土,必然也要被清算。

    因此小凉强敕孔仲尼,等她老死之后,那位儒家圣人也不知会如何,不过若是小丫头能在生前罢黜诸儒,孔子格位必然受损,其中祸福难测。

    而董卓则更是如此,万事跋扈暴虐,看似强盛,却也只是烈火烹油,任凭他手握数十万精兵,在天道盈亏之下,失了天下人心后,也很难真正做个皇帝。

    李祀清点了手中的杀符,虽然不算富余,但至少能支撑他向北再推行三百里地,哪怕遇到一百人以上的军队,逃命不是问题。

    李祀将望气之术施展到极致,可以察觉到两道冲天大命格,盘踞在三百里内,哪怕是这个人杰天骄辈出的时代,这种级数的命格也属于罕见,就是不知是何等人物,若是文人还好,一旦是武将,那绝非此时的李祀能匹敌。

    当初在白村深山,初见庞统之时,李祀只观来者气数磅礴,还以为是何等凶物,不得已服药而避,但来者只是个和蔼可亲的胖子。

    由此看来,望气之术固然玄妙,但仍有其局限之处。

    李祀这七八日断续杀人接近三十,全都是西凉军中壮硕的汉子,有的是悄然接近,刎喉而杀,有的是正面拼刀透心而亡,也不乏像刚才那样偷袭,脑崩骨裂血肉模糊。

    但李祀就像当初宰杀猪狗那般,一一下手,情绪毫无波动,平静,精准,追求效率的在最短时间内收割掉几十条人命,没有不忍,没有不适,没有凶残。

    清雅少年眉眼中有他极力掩盖的担忧。

    辽西公孙瓒,最近几年来他是唯一一个狠狠得罪过诸葛凉却没遭到她报复的,不但如此,更是对他委以重任,一人节制整整四万大军,执行了孔明先生五分之三的的战略谋划,连削带打,一人硬扛着锋线上的西凉大军主力。

    战场指挥奇正并用,没啥惊天谋策,但用兵极其扎实,属于永远不吃大亏,还能一点点占小便宜的家伙。

    不过事实上话又说回来,以小凉对战场走势的把握,随便扔一个军策及格的心腹上去,局面也不会比现在差太多,何况大小战役无数细节的谋划,都出自庞统之手。

    这个不是很有骨气的胖子,为了每天能吃口肉,不但尽心尽力替小凉计算战场细节,更连那只和他相依为命好几年的黑色狮子都借了出去。

    当日那狮子可怜巴巴被小凉拖着尾巴拽走时,庞统正抱着一只烤狍子大快朵颐,似乎只要小凉不把那狮子扒皮,他都无所谓。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孙瓒之所以能得到重用,还多亏了他身边的赵云被小丫头看好,提拔成亲卫长,确实是有几分爱屋及乌,因此对于公孙瓒不肯给她白马稍微释怀。

    此刻主战场上,公孙瓒配合着幽十三正与西凉军隔着下口关外遥遥对峙。

    幽十三宝刀未老,看的明白,在眼前这样主力对峙情况下,两方谁都别想真正吃掉谁。

    周边战场幽州一方占据上风,鏖战许久,看似节节败退的西凉军只丢下了不足六千人的尸首,虽是块不小的肉,但远说不上伤筋动骨。

    至于重夺多少失地,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那些地域本就是幽州所属,从战略角度上讲,这些纵深地域也并不决定哪一方存亡,

    可在西凉手中绕过一圈回来,那些花费了无数岁月人力物力,以及无数任地方守官才建筑成功的诸多军镇关隘,则变成了无数残城,换句话讲,可以说西凉军以区区6000人的损失,将幽州西北部分大片防御工事毁去,哪怕西凉此后退兵,日后南下,小半幽州,近一千四百里土地,十几万钢铁骑兵完全可以长驱直入,难以形成有效抵抗,简直是黑云压城一样的灾难。

    当初小凉闭关袖手,任凭刘虞瞎折腾的后遗症终于显现出来,小丫头属于将整个幽州缩水一半,换取本来混浊的局面一片靖清,绝对掌控。

    而最大的好处,还是将董卓包了饺子,除非他敢调兵在幽州外围反包围,以优势兵力中心开花,把幽州军队以夹层一样的布局吃掉。

    但西凉一大半闲备军都已经绕路奔向京师,而董卓带领西凉军横冲直撞,确实牵扯住幽州大部分兵力,小凉为新帝继位出了大力气的,当初若没有她嫡系军队抵挡镇压周边势力,帝都乱子只会更大,绝不只是清洗几百名各方间谍,肃清几十名官员。

    而皇帝陛下对幽州诸葛凉也是颇为慷慨,上百名青年才俊,几万册珍贵书籍图纸情报,都毫不心疼的赋予,说张让能存活是这个老太监以腌党崩塌换来的,他毕竟和幽十三在离开之前,对那位小皇帝倾吐出无数隐秘,再加将其余九名大宦推到曹操刀尖上

    可刘辩能将灵帝整具尸骨交出,那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一般,那绝不是宠信二字所能形容的关系。

    在不明人眼中来看,诸葛凉绝对是最忠诚的保皇党一派。

30。沙场桃花,青丝白雪(三)() 
李祀一路向北,不停换马、换刀。

    杀人上百,刀卷损十几把。

    昼夜奔波,马累坏三四匹。

    有杀人后的血肉精华和补充气数,李祀的体力战力没有多少衰减。

    但,不停的机械式重复杀人,使得他眉眼神色间流露出明显的疲惫。

    这个风尘仆仆的少年,布衣黑马,马上挂刀,后背背着一个行囊,和吕姐姐相处时间长了,李祀也逐渐习惯脊梁笔直,如一杆钢铁扎枪。

    他眼睛很明亮,很专注,飞马驰骋而过,带起一阵土腥气和血腥气,清清淡淡,如千里快哉风,虽然清淡柔和,却不是任何东西能阻挡的。

    直到他望到远方视线之内,那一袭白裘的男子,轻轻探出一只左臂,示意李祀停马。

    手上用力勒马,停住时,马蹄距离那人只有几米,若是李祀执意冲马而过,挡在马前的郭嘉一定会被撞死。

    对方却毫无惊惧之意。,似乎早笃定李祀必会停下,仰起头,碎发轻拂,面庞俊美到无暇。

    薄唇勾起一个善意的笑容,温润微凉,如一块被暖在美人肌肤间的冷质白玉。

    如果说李祀是一阵峻风过青山,那这个男人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默默临风,从容安静。

    男子风姿到如此地步,整个天下也唯有郭嘉一人而已。

    李祀算是十分清逸的家伙,但与对方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

    就像小凉面对吕姐姐的无上风采微有愤懑,李祀在马背上俯视郭嘉,心情也稍有抑郁。

    正想着要不要干脆策马过去撞死他,郭嘉身后就走出一位面色枣红的奇伟男子。

    手中大刀青黑纯色,刀锋之上杀气凛然,正对李祀,眉毛轻扬,微微诧异道:“竟是个稚子小儿,”

    李祀瞬间有种被凶兽盯住的发寒感,望气之下,那汉子命池之中一匹纯红大马,裹着浓郁的火红气数,一双眼睛冷峻的盯着李祀。

    准确的说是,盯着李祀命池之中,那一尾鲤鱼。

    此时的关羽,气数仅是红色,和李祀相仿佛,甚至还比不上此时的李祀。

    但别忘了,李祀一身气数,是因为手下有徐庶、张飞二人,作为二人主公,自然有所增进,外加一村数百人的人望,以及近几日杀人夺运。

    可此时仅仅只是白丁草民的关羽,身上还背着朝廷通缉,是一个杀人流窜家伙。

    除了一刀一马之外,别无所有,一身气数,就只是凭借武力撑出来的,一旦龙遇风云,获得机遇,一身气数绝对是一跃登天,就像是此时吕姐姐身有四色气数,滔天威猛。

    这群三国顶级神将,真是被老天偏爱的不像话。

    但此时不是感慨是时候,李祀离关羽一刀之隔,明显可以察觉到杀气和煞气。

    李祀当初杀掉刘备,夺取其命格,冥冥中摧毁了刘关张三人之间绵延几十年的兄弟恩义。

    若非如此,郭嘉也不可能让关羽暂时追随。

    李祀当年举动,已经给整个三国增添了变数。

    因果牵引之下,关羽莫名对李祀产生杀意和厌恶,这本就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李祀关羽二人之间,气氛微妙,二人气机像是绷紧的弓弦,不知道哪一刹那就会爆发冲突,

    李祀发觉关羽的杀意虽然很淡,却将他牢牢锁定住。

    李祀扪心自问,关羽若是突然暴起伤人,自己就算是用掉仅剩的两枚金色杀字,也未必能百分百全身而退。

    就在此时,郭嘉很恰当的侧移几步,拍了拍关羽如铁铸的握刀手臂,冲着李祀点头示好

    “小李先生,郭奉孝久仰了今日一见,风采如斯”

    经他一句话,本来剑拔弩张的气氛顷刻缓和,李祀自然乐得如此。

    纵身下马,微微拱手寒暄:“奉孝先生,千古人龙”

    郭嘉打量李祀一眼,轻笑道:“小李先生往何处去?”

    “小子出身乡野,鄙陋之人,先生二字是担不起的,不过近日听闻董卓将军驾临鄙州,想着去见识一番西凉铁骑的铁血风采”

    “呵呵呵呵,小李先生与吕奉仙相处多日,自是饱览秀色,西凉粗野之人,又哪能谈得上什么风采不过,若在下所料不差,那一封从帝都远来的圣旨,应该辗转到阁下手中吧不知可否借郭某一用,咳咳咳”

    许是天气料峭,郭嘉尾音伴着一阵轻咳。

    李祀低眉垂袖,清雅的眉眼漾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揶揄道

    “奉孝先生这话便是谦虚了,若说吕将军天下女子中姿容第一,自然并无不妥,可比起先生你来,仍有些许逊色说来也怪,天下皆传董卓将军觊觎吕奉仙美色日久,今日一见先生倒觉董卓真是目不识珠了,以先生容色,闺房之乐必胜过吕姑娘太多,若非在下不是好色之人,必然夺了先生你”

    郭嘉闻此言,愣了片刻,然后不见丝毫恼怒神色,反而由衷发出一阵畅快大笑。

    “哈哈哈哈哈,有趣有趣,我此生倒是从未听过此等言语,着实有趣,有趣的紧

    小李先生当真是个妙人,就冲你今日这等趣言,我便不叫云长夺你的圣旨了前方以北一百里,董卓偏军所在,那胖子应该会在那逗留几日,你尽可去了”

    “先生真是奇人”李祀呐呐说了句,却发现旁边关羽全无让路的意思。

    冷着一张枣红脸,横着一把冷锋刀,声音硬邦邦的傲气。

    “那圣旨事关重大,乃诛贼平乱之要物,奉孝你胡闹了”

    郭嘉无奈的揉揉眉心,不愿意去看关羽的臭脸。拍了拍李祀的肩膀,如同长辈在鼓励小孩子那般,温和宽厚,又带着点期待。

    然后如一片夜空孤云,飘然与李祀擦肩而过。

    关羽却没有听他安排的意思,一把偃月长刀仍想阻挡李祀。

    郭嘉不需回头,也知道他的性子,只好很好脾气停步,温温和和的说了三句话:

    “云长,不要浪费时间了,一道圣旨罢了,我替天子拟了又如何,刘辩那孩子本就是我从小教出来的”

    “还请小李先生给我那小师妹带个信,就说我请她放开个口子,放走个胖子”

    “能站在那个位置,董卓能比她诸葛孔明蠢到哪里?绝不至刚开局就被逼到瓮中,在下实不愿意见到,某一日,幽州河山,遍开桃花,处处黎民血啊”

    李祀望着郭嘉雪白长裘,孤寂优雅的侧影,深深抻了个懒腰,轻轻摇了摇头,嗤道

    “酸个屁”

    (明天三更,十天内结束第二卷)

继续更新啦() 


新书《谢仙人》已发() 


我很幸福,谢谢你们() 
距离我写汉末国士已经相隔好久,但却依旧有几个熟悉的id,在默默等待。

    被鱼刺梗到的猫,以此身证明死宅从萝太抓起,a帝王皇,风翔1023,风华雨夜。。。。。。。嗯,一共十一个人。我仔细查过的。

    在工作闲余时间,我不止一次想起那本汉末想着小凉,想着吕姐姐,庞胖子,那只黑色狮子,那个叫李青黄的少年,那一夜的雪夜孔明灯。

    想着那些书中的人物,我该给他们一个结局,但每次都只是想想,真坐到电脑前,又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放弃。

    其实很不甘心,我那么喜欢的人物,那么喜欢的情节,那些没写出来,但是想想就觉得幸福的温暖故事,为什么没有读者,为什么不能被许多人看见,被许多人喜欢。

    但你们几个家伙啊。。。。。。不管我哪次说,我要更新汉末了,就傻乎乎的相信我,过来等着,然后一次次被放鸽子,之后在书评区或者v信上吐槽我。

    这让我觉得,除了我之外,还有人对这些故事里的人存着念想,你们也觉得,他们是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