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战先驱-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卫国说:“不对,你早知道跟踪我们会有危险,不然你就不会这么随重亲自跟踪了。实际上,你不是不知道有危险,而是对自己太自信。”

权在东脸上的冷汗顿时涔涔而下,说:“这个这个好像也说明不了什么吧?”

周卫国说:“不,这个已经能够说明些问题了。一支普通的中国军队,当然不值得你这么冒险,怛如果是支非常特殊的中国军队,想必就值得了。”

周卫国看着权在东的眼睛,缓缓说道:“你是不是看过那份报纸?”

权在东的脸色变了,怛很快,他就苦着脸说道:“长官,我不明自你在说什么?”

周卫国淡淡地说道:“你很快就会明自了。我们的确是支特殊的部队,除了作战,我们还非常擅长用各种刑罚逼供。我很遗瞄,你向我们隐瞒了些事情。你很快也会明白,向我们隐瞒事情是多么愚蠢的选择。”

说完,周卫国轻轻地挥了挥手。

两名战士立刻如狼似虎地扑了上来,扭住了权在东的职臂,转身就把他往外押去。

权在东脸色剧变,犹豫片刻后终于大声喊道:“长官,我错了,我说!”

这回两名战士直到把权在东押到门口才停住脚步。

周卫国待待地说道:“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了!”

权在东大声说道:“我明白,长官我错了,我再也不敢隐瞒了!”

周卫国这才说道:“把他押回来吧。”

在两名战士重新把权在东押到周卫国面前时,权在东的态度已经大变,还没等周卫国问起就赶紧说道:“长官,我的确看过那份报纸。是这样的,我原本以为你们只是普通的中国军队,所以你们在村子里住了半个多月,我也只是大概了解了下你们的情况,再加上你们的保密措施做得好,实际上我对你们的了解非常有限。可是,咋天下午我在附近村子看到了那份报道了你们部队的报纸,从上面看到您的照片后,才明自,原来住在村里的是这么支精锐部队。于是我赶紧联络我的上司,将你们的大概情况汇报。又在今天凌晨把份报纸迸了出去。整个上午我都在等待上司的指令,最后终于在中午得到上司让我密切关注你们的指令。没想到你们下午就要离开村子,我来不及请示上司,只好目陛跟踪你们,所以就……”

周卫国说:“你是怎么和你的上司联络的?”

权在东说:“我有一部电台,每周都和我的上司联络一次。如果遇上紧急情况,还可以通过紧急呼叫代码临时联络。咋天就是我第一次使用紧急呼叫代码。”

周卫国说:“那你又是怎么把报纸进出去的?”

权在东说:“我们有种特别的方法用于救援在敌后遇险的人员和回收些重要的但又无法通过无线电台传送的情报资料。这方法般都安排在凌晨实施。具体说来,就是在树木比较少地势又比较平坦的树林里选择两棵高大的树,树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码……”

说到这里,权在东特地停下来解释道:“就是大概18米。”

周卫国点了点头,表示对他的态度比较满意。

权在东继续说道:“选好树后,就在两棵树之间距地面至少6、7码,也就是5、6米高的地方绑上个用粗绳或钢丝绳做的绳圈,绳圈固定在两棵树上的绑缚要恰到好处,既要能拉住绳圈,又要保证稍微用力就能松开。绳圈上再套着另根绳子或钢丝,需要救援的人员或情报资料就绑在那根绳子或钢丝上。如果是在没有树木的空地上,就树起两个大树桩,其他操作都一样。这一切都准备好,我们再和航空行动组联络,告诉他们接应地点的具体坐标,而航空行动组的飞机在起飞后也会告诉我们他们预定抵达接应地点的时间。在飞机抵达前1分钟,我们会点燃地面引导标记,以方便飞机上的人寻找接应地点。如果超过预定时间5分钟飞机还没到,就必须停止行动,并销毁一切痕迹。如果飞机准点抵达接应地点,就可以在地面引导标记的引导下降低高度,再放下尾部的钩子,最后在飞过两棵树或树桩之间时将绳圈钩住,从而把人员或物品拉上天。”

听了金永泰的翻译后,周卫国不由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这个方法是谁想出来的?”

权在东苦笑道:“长官是不是觉得这方法很愚蠢?”

周卫国不置可否地说:“5、6米的高度,飞机几乎是贴着地面飞了,飞机要不掉下来,这时候的时速至少也要一两百公里,还要从相距十几米的两棵树之间穿过,还要保证尾部的钩子钩住一个绳圈,这对飞行员的要求太高了!这么快的速度,这么低的高度,一旦发生什么意外,留给飞行员的反应时间也非常有限。这个方法不但粗暴,而且危险!”

权在东立刻大生知己之感,说:“长官说的太对了!其实我们在受训时也这么想。不但我们这么想,就连航空行动组的同事们也都这么想。因为我们在用动物做的模拟训练中就曾经不止一次发生过动物被戳伤、脖子被拉断、甚至成功被拉起后还从钩子上滑落摔死的,飞机也摔了好几架。不过我们长官说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我们还必须用这种方法!”

周卫国说:“你今天凌晨就是这么把报纸送出去的?”

权在东说:“是的。今天凌晨飞机也是试了5;6次才成功的。”

周卫国说:“你的特工物品都放在哪里?”

权在东说:“都放在我床下的暗格里。”

周卫国微笑着说:“权在东,你现在的表现就比开始的时候好多了。”

权在东立刻点头哈腰道:“谢谢长官夸奖。”

周卫国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先休息一下,有些事情我们需要核实,之后我们还会再找你了解情况,希望你不要再犯愚蠢的错误。”

权在东赶紧连连点头,说:“一定一定!”

权在东被押走后,金永泰忍不住说道:“营长,权在东口供的真实性有多高?”

周卫国说:“用不了多久我们就知道了。走,我们先去一趟机要室。”

几人来到机要室,周卫国让电台操作员把权在东交待的情况向兵团部做了个汇报,顺便也汇报了快反营更换驻地的事情。

很快,兵团部就发来回电,回电高度赞扬了快反营的警惕性,同时指示快反营立刻抓捕权在东在村里的两个下线,并严密监视村子,防止还有漏网之鱼。

有了兵团部的指示,周卫国心中大定,立刻让金永泰带队前往抓捕权在东的下线。

※※※

当晚九点多,金永泰带领的行动分队成功将权在东的两个下线押了回来,同时带回的还有根据权在东的交待找到的他的所有特工物品,包括一部电台,一个密码本,一个简易手摇发电机,一个逃生工具箱,里面有几根金条和一部分美钞,一支M1911A1手枪和三个弹匣,一个打火机,一把匕首,当然还有用于杀人或自杀的氰化钾药片。

对那两个下线的突击审讯也证实了权在东的部分口供。当然,这两个村民毕竟才当上“特工”役多久,对权在东的了解恐怕还不及周卫国,所以周卫国也不指望仅仅依靠这两个村民的口供就能全部证实权在东的口供。

在审讯结束后,周卫国陷入了沉思,一个计划渐渐在周卫国脑中成形。

随后,周卫国让人把权在东带了过来。

权在东一到,周卫国就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我要你做一件事。”

权在东立刻说道:“长官请吩咐。”

周卫国盯着他的双眼,缓缓说道:“我要你用紧急呼叫代码再和你的上司联络,就说又有一批关于我们的情报要送出,让他尽快安排飞机接收。”

权在东一惊,却役有说话。

周卫国静静地看着他。

良久,权在东才长叹一声,说:“长官,我干了!”

周卫国说:“该注意什么不用我提醒你吧?”

权在东苦笑道:“长官,您放心,我不敢耍花招。”

※※※

周卫国和电台操作员一起根据权在东的密码本反复核对了权在东拟定的电文后,又亲自监视着权在东用紧急呼叫代码发出了电报。

不久,权在东就收到了回电。

在回电中,他的上司表示,明天凌晨就可以安排飞机,同时给了他接应的航空行动组的呼叫代码。

看来他的上司对于权在东的情报也很是重视,一支在等着他的消息。

接着,权在东联络上了航空行动组,告知了他们“接应地点”的坐标。

凌晨4点10分,航空行动组给权在东发来电报,告知接应飞机将于5点23分抵达接应地点。

随后,周卫国亲自带着快反营一连和机炮排的4挺重机枪出发了。

※※※

凌晨5点22分,在某处小树林,一名快反营战士点燃了权在东设置的地面引导标记。随着引导标记被点燃,两棵高大树木之间的一个绳圈和绳圈连着的一根长绳赫然在目。

远处低空传来了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

一架双发螺旋桨飞机出现在了数百米的低空。

显然,飞行员已经看见了地面引导标记,所以在盘旋一周后,飞行高度越降越低,同时放下了尾部的钩子,最后几乎是贴着地面直朝那两棵高大的树木之间飞去。

就在那架飞机飞临地面引导标记上方时,机炮排的4挺重机枪同时开火。密集的曳光弹就像4条火鞭一样先后抽打在了机身上。骤变之下,飞行员的反应也很快,赶紧拉高,但飞机重新拉起后不久,两个发动机就冒出了黑烟,右侧主机翼和垂尾更是被打掉大半。很快,飞机就开始往下栽。飞机坠毁之前,空中打开了两朵伞花。

周卫国立刻指挥一连官兵向降落伞下降的方向围了过去。

两个降落伞落地没多久,就有十几名战士赶到,将两名跳伞的飞行员逮个正着。

这两名飞行员倒也很配合,看见持枪的快反营战士后,根本就没有要跑的意思,反而迅速高举双手,跪了下来,同时用英语反复说道:“我们是平民,不是军人,请不要伤害我们……见飞行员被抓住了,周卫国又带着十几名战士继续搜素,很快就在附近山丘的山腰找到了飞机残骸。”

周卫国注意到,飞机的机身上,喷着“Civil Air Transport”(民用航空运输)的字样。但从飞机残骸里,战士们却搜出了两支被熏黑的手枪和一些子弹,还在一个密封的箱子里找到了两个证件。

翻开证件,周卫国见里面写着两名飞行员的姓名和他们隶属的部门——“文件研究第5科”(DR5…5)。

※※※

注:1。朝鲜战争时,美国中央情报局“文件研究第5科”(DRS…5)实施了“热带”计划,向朝鲜与中国接壤的地区空投特工,组织“反共圣战”,以牵制中朝军队的玫势;2。文中提到的那种救援方法的确被中央情报局用于朝鲜战争,但其第一次使用是在1952年11月29日的中朝边境,行动以失败而告终,事后证实那是中国公安部门的一个圈套。

第六节

周卫国带领战士们回到两名飞行员被抓的地方时,听见那两名飞行员还在不厌其烦地向其他战士解释自己的“平民”身份。

周卫国走过去,拿出飞机残骸里找到的那两支手枪,淡淡地用英语对那两名飞行员说道:“既然你们是平民,那你们怎么解释我们在飞机残骸里找到的武器?”

两名飞行员不由都是一呆,他们可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一个英语说这么流利的人。但其中一名飞行员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说道:“这太正常了先生,要知道我们都是美国人,而美国人拥有枪支是受美国宪法保护的。”

另一名飞行员也说道:“是啊,美国平民拥有枪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你总不能光凭这点就断定我们是军人吧?”

周卫国说:“这里是朝鲜,不是美国,你们未经允许带着武器进入朝鲜就是武装侵略,我们完全可以把你们判定为敌对武装。”

第一名飞行员忍不住说道:“你们是中国军队吧?你们也不是朝鲜军队,也带着武器进入了朝鲜,那你们难道就不是武装侵略了?”

周卫国笑笑,说:“我们不是中国军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志愿保卫朝鲜的国际人士,我们的合法地位是被朝鲜政府承认的。所以你们和我们不一样。”

第二名飞行员翻了翻白眼,说:“你以为你说你们是志愿军别人就相信了吗?其实谁都知道你们就是中国军队。要说合法地位,我们的合法地位也是被韩国政府承认的。我们……”第一名飞行员赶紧打断他的话,说道:“我们当然和你们不一样,我们是平民,不是武装人员。”

周卫国摇了摇头,也不想再和他们在言语上多做纠缠,把那两本证件在两人面前亮了亮,说:“你们大概以为这两本证件会在飞机坠毁后也跟着烧毁吧?现在你们可以开始尝试找一个更好的借口了。”

两名飞行员立刻闭上了嘴。

这两人显然不是新手,知道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少吃苦头——这时候要是还大声叫嚷着自己是平民百姓,那就真有点当别人是傻子自己找抽的意思了。

回到驻地后,周卫国没有对那两名飞行员进行审讯,却也没有把两人关在一起给他们串供的机会,而是立刻派了两个行动分队将他们和权在东等三人分开押送至兵团部。

事情发展到现在,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他能控制的范围,所以已经该将这事上交给兵团部。至于兵团部会怎么审讯这些人,怎么处理这件事,那就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了。

※※※

韩国釜山,美第8集团军参谋部。

一个上校军官正低头认真地看着办公桌上的一份报纸。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

上校军官低声说道:“请进。”

门被轻轻推开,一名中尉军官大步走了进来,走到上校军官办公桌前停下脚步,“啪”的一声,双腿一并,立正敬礼后大声说道:“报告长官,中尉情报官Tim Swan(蒂姆·斯旺)向您报到!”

上校军官这才缓缓抬起了头,温言说道:“你好蒂姆,请坐。”

随着上校军官抬起头,他的面容也显露了出来。

这人正是当初和周卫国在法国邮轮、德国和苏州均相遇过的那个美国军官詹姆士·鲁特。

斯旺中尉肃然道:“谢谢长官。”

随后走到办公桌左边靠门那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但却保持着挺拔的坐姿,并没有放松的意思。

见了斯旺的拘谨样,鲁特微笑着起身,走到办公桌边的沙发,和斯旺隔着一个茶几坐了下来,说:“什么时候到釜山的?”

斯旺立刻说道:“报告长官……”

鲁特摆了摆手,打断了斯旺的话,说:“不用这么拘谨,今后你就是我的助手,你可以叫我詹姆士,也可以叫我吉姆。”

斯旺迟疑片刻后,慑懦着说道:“詹姆士……”

鲁特笑了,说:“瞧,这不就是个很好的开始吗?”

斯旺腼腆地一笑,继续说道:“我是当地时间上午10点02分到的釜山机场。”

鲁特抬腕看了看手表,说:“现在是上午11点整,给你的命令是要你在当地时间上午11点到我的办公室报到,你很守时。”

斯旺说:“对于一名情报官来说,守时很重要。”

鲁特说:“我同意。不过,我也有些好奇,如果不堵车的话,从釜山机场到这里大概需要50分钟时间,你的军容很严整,手头没有拿着行李,胡子也刚刮过。你是怎么做到的?”

斯旺说:“正如您所说的那样,从机场到这里的车上我有50分钟时间,这已经足够我剃胡子和整理军容了。我是10点54分到的宿舍,放下行李后,我又花了5分钟时间步行到您的办公室。”

鲁特点了点头,说:“你很会利用时间。”

斯旺说:“对于一名情报官来说,学会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也很重要。”

鲁特笑了,拿起茶几上的咖啡壶说:“来杯咖啡怎么样?对于一名情报官来说,学会享受生活也很重要。”

斯旺说:“谢谢长官。”

说着赶紧从茶几上拿了个咖啡杯。

鲁特给斯旺的杯里倒上咖啡后,说:“尝尝看。”

斯旺轻啜一口咖啡,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但很快,斯旺的眉头就舒展了开来。紧接着,斯旺又喝了一口咖啡,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神情,眼睛也不知不觉闭上了。就这样,没几口就把一小杯咖啡喝完了。咖啡喝完后,斯旺又端着杯子回味了片刻,这才犹豫着说道:“詹姆士,我可以再来一杯吗?”

鲁特微笑着说:“当然可以。”

说着就又给斯旺倒了一杯咖啡。

这回斯旺喝得就比第一次慢多了。

鲁特也给自己倒了一杯咖啡,喝了一口后问道:“蒂姆,这咖啡怎么样?”

斯旺说:“刚入口有一种古怪的味道,但口感香醇,还有一种甘甜的味道,回味无穷。詹姆士,能告诉我这是什么牌的咖啡吗?”

鲁特说:“没有品牌。”

斯旺讶道:“这么好的咖啡竟然没有品牌?怎么可能?”

鲁特说:“想知道这咖啡的来历吗?”

斯旺说:“当然。”

鲁特说:“其实这种咖啡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产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叫做Luwak的猫的粪便。”

斯旺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古怪异常。

鲁特说:“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斯旺点了点头,将咖啡杯放回茶几上,费了好大的劲才忍住不吐,说:“可这的确是咖啡的口感。”

鲁特说:“没错,这的确是咖啡。”

斯旺愕然。

鲁特笑了,说:“让我解释得清楚一些吧。那种Luwak猫喜欢食用咖啡果实,但它们的消化系统又不能完全消化它们食用的咖啡果实,只能消化果实外表的果肉,剩下的部分就被作为粪便排出体外。当地人就从猫粪中挑出没有消化的咖啡果实,清除果实表面的薄膜后用水洗净,再在太阳下晒干,最后经过翻炒,就制成了这种咖啡豆。因为Luwak猫挑选作为食物的都是最成熟、最香甜、最饱满满多汁的咖啡果实,所以这种咖啡豆的质量毫无疑问也是最好的。这才有了这种风味独特的咖啡。”

听了鲁特的解释,斯旺的胃终于好受了些。在想了想后说道:“这种咖啡的产量肯定不高吧?”

鲁特说:“的确不高,据我所知,这种咖啡一年的产量也不到500磅。”

斯旺说:“那这种咖啡的价格一定很昂贵了?”

鲁特说:“很难说,这种咖啡只有当地人喝,并不被世人所知,所以目前为止它还没有市场价格。我有5磅这样的咖啡,是我去年在苏门答腊岛旅行时和一个当地人交换得来的。顺便说一句,我用于交换的物品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