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战先驱-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兵团部又发来一份电报:“你部能否在明日上午十时前获得有关美军第31团动向的确切证据?”

看着这份电报,周卫国思虑再三后,终于狠心做了一个决定:快反营连夜翻越赴战岭山脉,去长津湖东岸!

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下连夜翻越赴战岭山脉显然不是正常人的思维,但军情如火,再容不得周卫国犹豫,所以周卫国立刻召集了快反营排以上干部开会。

在会上,周卫国通报了目前所获得的有关美军第31团动向的信息、自己的猜测和兵团部两份电报的内容,并说了自己的决定。

经过简短讨论后,与会的所有连排长都一致同意了周卫国的决定。

十分钟后,快反营冒着风雪,在夜暗中进入了赴战岭山脉。

开始的几座山岭还好,虽然有些陡峭,但都有小路可行,这对于接受过山地作战训练的快反营来说并不是问题。

越往后走,山路就越是险峻,到了后来,连山路都没有了,只好由各排的尖兵小组轮流探路开路。但没有人有任何怨言,因为大家都明白尽快越过赴战岭山脉的意义。

到了下半夜,队伍突然停了下来。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

据尖兵回报,前方是一段十来米宽的深谷,尖兵小组正在想办法搭建绳桥。

周卫国于是下达了原地休息的命令,但却不允许大家坐下。当年在东北的经验告诉周卫国,在这样的严寒下,人一旦坐下,很有可能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就在大家蹦跳行走活动“休息”时,孙大胆找到周卫国,低声汇报道:“营长,前面牺牲了一名尖兵。”

周卫国心咯瞪一下,说:“怎么牺牲的?”

孙大胆说:“尖兵小组在搭建绳桥的时侯,钩索射到了对面悬崖上的一块大石头后面,开始试的时侯绳子明明很结实,可尖兵顺绳子快爬到那边的时候,那边的石头突然松了,大家眼看着尖兵拽着绳子往下掉,只听到撞击声和尖兵的惨叫声,再把绳子拉上来时,绳子上……就乘下……血迹了。”

孙大胆说到最后,语声己经有些哽咽。

周卫国也不由黯然。

快反营入朝后,虽然有过伤亡,但像今天这样的非战斗伤亡还是第一次。所以周卫国一时还有些不适应。

过了好一会儿,周卫国才回过神来,说:“下面深不深?”

孙大胆说:“很深,看不到底。我当时就在悬崖边,隔了很久也没听到下面回声传上来。也可能是因为风雪大……营长,他的尸体……”

周卫国一咬牙,说:“尸体不用找了。”

在这种天气下,又是晚上,要下到谷底寻找牺牲战士的尸体,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再有伤亡,何况,时间紧迫,也不允许快反营停留下来寻找牺牲战士的尸体。作为营长,他必须为全营负责!

这个道理孙大胆自然也明白,所以他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低声说道:“是。”

沉默了一会儿后,周卫国说道:“牺牲的战士叫什么名字?”

孙大胆说:“他叫刘解放。”

周卫国说:“刘解放……等这次仗打完休整的时候把他作为阵亡上报兵团部,申报烈士。再让当地政府转告他的家人,他是个英雄!”

孙大胆说:“营长,他没有家人。”

周卫国一房,说:“怎么会没有家人?”

孙大胆接着说:“他是个孤儿,很小的时候就没了亲人,只知道自己姓刘,连名字都记不清了。十四岁那年,他冻倒在路边,被路过的我们东野九纵的一支部队给救了。后来他就参了军,因为作战勇敢,人又机灵,被调到九纵侦察营。再后来,有一次粟副司令员到九纵视察,听说了他的事,知道他一直没名字,就给他起了名字,叫刘解放。”

周卫国的心一下子就被揪紧,过了好一会儿,才沉声说道:“他有家人,我们就是他的家人!”

第二节

11月27日黎明时分,快反营终于越过了横亘在长津湖和赴战湖之间的赴战岭山脉的最后一个山岭。

当看到出现在眼前的平地时,快反营官兵们都发出了压抑的欢呼声。

这一晚的山地强行军,快反营共付出了牺牲3人,重伤5人的代价。

这是快反营自成立耽来在单次行动中出现的最大伤亡,也是唯一的一次所有伤亡都是非战斗伤亡。

但时间紧迫,快反营官兵甚至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就在短暂休整辨明方向后向后浦出发了。

天亮以后,隐蔽前进的快反营终于接近了后浦。

先后派出的十个侦察小组不断传回消息,最后,终于确认了后浦的确有至少达营级规模的美军驻扎(实际为美军第31团团部及32团1营)。

考虑到驻扎在后浦的这支美军很有可能是从27军眼皮底下溜走的美军第31团的部队,周卫国亲自带着电台操作员和一个侦察小组对后浦进行了抵近侦察。

从望远镜里看到后浦村庄里一栋房子周围林立的天线后,周卫国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指挥部!

强压下内心的激动后,周卫国让电台操作员打开了电台,按照昨天的方法在己知波段附近来回尝试,终于再次接收到了一段残缺和一段完整的电讯。

第一段残缺电讯:“……计划,32团1营拟前出至内洞峙原陆战5团3营阵地布防,明日将继续向北推进;我团1营B连己抵达古土里,划归陆战1团指挥;我团第3营及第57野战炮兵营预计今日下午将抵达新兴里。陆军第7师第31团团长:艾伦·麦克莱恩陆军上校”

第二段完整电讯:“致麦克莱恩上校:从你的计划看,你部兵力部署似乎过于分散,需防备遭大股敌军分割包围。建议各部抵达预定地点后暂停前进,休整待命。另:陆战7团昨日在柳潭里附近连续遭遇小股中共军队,望你部加强戒备。祝:顺利。奥利弗·史密斯”这两段电讯的内容己经足够说明问题了。周卫国立刻命令电台操作员给兵团部发报:“现己确认至少美军第31团团部及第32团1营己抵达后浦,第咒团1营将前出至内洞峙布防,第31团3营及第57野战炮兵营今日下午将抵达新兴里附近布防。另:我部翻越赴战岭山脉时己开辟道路并留下暗记。”

半小时后,兵团部发来了回电:“你部神速、高效,甚慰。彭部己出发,己嘱其循暗记行军。命你部:一、跟踪监视美军第32团1营;二、查明新兴里敌情并随时通报;三、于新兴里接应彭部。”

接到兵团部回电后,周卫国下意识地抬腕看了眼手表:八点零三分。

从现在算起,到天黑还剩9个小时(长律湖地区冬季大约在下午5点左右天黑),有了快反营开辟的道路,27军完全有可能在天黑之前翻越赴战岭山脉,但前提是,不带重武器!这些天的经验教训己经让周卫国清楚地意识到,和美军作战就是要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充分发挥己方擅长近战、夜战的特点,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一旦和美军战成僵局,没有重武器的志愿军面对火力全面占优的美军是占不到半点便宜的!

上午九时左右,一支由九十余辆汽车组成的车队鱼贯驶出后浦村庄,向北进发。从这支车队的规模看,应该就是早晨截获的美军电讯里提到的将要前往内洞峙的第32团1营了。

为免打草惊蛇,周卫国最终还是放弃了袭击后浦美军第31团指挥部的诱人想法,在留下了几个侦查小组继续监视后浦美军后,带快反营在山路两旁的山岭中远远地跟着第32团1营的车队。

好在从后浦前往内洞峙的道路路况很不好,这支车队的行驶速度非常慢,而且为了防备可能出现的袭击,车队每到接近险要路段时,都会停下,反复对路两旁的山岭进行火力侦察或干脆派出步兵占领路两旁的高地确认安全后才继续前进,所以决反营毫不费劲就能跟上这支“机械化行军”的美军队伍。

(后世的美国人在研究这段战史时对麦克莱恩将32团1营部署在内洞峙大为垢病,认为这是麦克莱恩在瞎指挥,因为这一部署使得第31团级战斗队原本就显得有些薄弱的兵力更为分散,从而给了志愿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机会,间接导致了后来第31团级战斗队的覆灭。)中午时分,美军第32团1营的这支车队顺利抵达新兴里。

新兴里是位于长津湖东面的一个小村庄,地势南高北低,东西狭长,西邻长津湖,村北有公路,且有丰流里江汇入长律湖。严格说来,新兴里只是个住户相对集中的民居群而己,连村庄都算不上。

当然,直到这时候也不会有人知道,这么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会因为即将爆发在这里的激战而在中国的军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

在略作休整后,第32团1营车队继续向北前进。

在派出一个作战排跟踪监视第32团1营后,周卫国率快反营主力留在了新兴里。新兴里的村民自然早就因为战争逃离了,但不知道美军第32团1营是过于自信还是过于害怕部队遭到分割,他们竟然没有在新兴里留下一兵一卒!

当尖兵将这一侦查结果汇报给周卫国时,周卫国先是目瞪口呆,紧接着就是大喜过望。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27军主力要是能够赶在后继美军抵达新兴里之前赶到,则不但可以切断美军第32团1营的退路,还可以对毫无戒备的美军进行一次完美的伏击!

周卫国立刻将这一最新情况电告兵团部,同时派出十几个侦查小组迅速摸清了新兴里村内及周围的地形。

在焦急的等待中,黄昏时分,周卫国没等来27军的部队,却先等来了美军一支由一百多辆汽车组成的车队,这支车队应该就是早晨截获的电报里提到的美军第31团3营和第57野战炮兵营了。

由于兵力对比悬殊,周卫国只好苦笑着眼睁睁看着这支美军进入新兴里。

(二次战役时,由于后勤补给困难,冻饿减员严重,志愿军九兵团很多部队都无法按预定时间进入攻击出发点,因此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类似这样令人扼腕的战机贻误比比皆是,如对二次战役最后战局起决定性影响的美军陆战1师5团于11月25日西移和陆战7团会合时,就是在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完成的。)

当美军第31团3营营长瑞利中校率领3营和第57野战炮兵营A、B连抵达新兴里村北的丰流里江口时,整个村庄和周围的山岭,村西的长津湖水库,村北的公路都是一片寂静。

车队停下后,在副营长柯奇少校、3营4个连长和几名卫兵的陪同下,瑞利中校登上了村北的山脊,在夕阳下远眺丰流里江口美景。

在这一瞬间,瑞利中校简直有一种人在画中的错觉。

但很快,军人的职责就让瑞利中校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中。在山脊上查看了新兴里周围地形后,瑞利中校下达命令:K连沿着山脊继续搜索前进,L连沿村北湖畔的公路前进,I连则紧随K连行动。H连和营都在村中心驻扎。

命令下达后,瑞利中校就发现除了M连的小乔丹上尉脸带笑容外,其他3个连长都是面有难色。

K连连长基兹上尉首先开口道:“中校,我不得不提醒您,我们的小伙子们刚刚完成了一段长达140英里的行军!”

I连连长马尔上尉也附和道:“是啊,中校,小伙子们还是在刺骨的寒风中,在敞篷卡车上完成这段行军的!”

L连连长艾奇蒙迪上尉也说道:“中校,小伙子们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再这样下去,不等敌人出现,我们自己就要先累死了!我看我们今晚不如就在这里休整,等明天天亮后再前进吧。大不了我们往前派出巡逻队就是。”

瑞利中校脸一沉,说:“各位,你们都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军人,难道在你们身上就不能体现出军人应有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吗?我重复一遍,这是命令!必须立刻执行!”

3个连长在对视一眼后,只好垂头丧气地下了山脊。

不久,山下传来一阵吵闹声,随后,吵闹声越来越响。

瑞利中校不由微皱眉头,对一个卫兵说道:“你去山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卫兵应了一声,小跑着下了山,不久就回到了山脊上,向瑞利中校汇报道:“中校,山下的士兵接到命令后都不愿意行动,几位连长正在劝说他们服从命令。”

瑞利中校一听卫兵的汇报就火了,说:“笑话!军人执行命令竟然还需要劝说?这他妈还是军人吗?!”

说完就气呼呼地向山下走去。

刚下山,瑞利中校就看见I连连长马尔上尉被十几个士兵围在当中,在士兵们你一言我一语下,马尔上尉显然己经快要招架不住了。

瑞利中校快步走上前,大声喊道:“立正!”

几个士兵转身看了他一眼,见是营长后赶紧立正,其他人则根本就不理会瑞利中校的喊叫,继续朝马尔中尉发难。

瑞利中校又大声喊道:“吵什么吵?见到长官也不懂得敬礼吗?”

围着马尔上尉的士兵们这才注意到了瑞利中校,陆续停下了嘴,散漫地向瑞利中校行了个礼。

瑞利中校沉着脸对马尔上尉说道:“马尔上尉,这是怎么回事。”

马尔上尉苦着脸说:“长官,我刚刚向他们传达了您的命令,可是,您也看到了,他们根本就不服从命令,还说长官您不体恤士兵。”

瑞利中校扫视了一眼那十几个士兵,有几个士兵被他的目光一扫就低下了头,但更多的士兵则直视着他。

有一个士兵还大声说道:“中校先生,我们己经整整在敞篷卡车上熬了2天1夜了!大家都没有睡上一个好觉,现在很明显前面并没有敌人,我们为什么不能停留在这里休息一晚上再继续前进?”

瑞利中校冷冷地说:“你怎么知道前面没有敌人?也许敌人就隐藏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那士兵说:“中校先生,您看看大家,个个都精疲力竭,以部队现在的战斗力,您以为是在前进的时侯遭遇敌人好呢,还是在这里就地构筑防御工事边休整边等待敌人的进攻好?”

瑞利中校说:“你们是军人,执行命令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

那士兵说:“中校先生,我们是军人没错,可我们这些为了传播美国的自由民主而来到异国他乡作战的战士自己难道还要遭到奴隶般的待遇吗?这难道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这士兵的话立刻引起了周围很多士兵的共鸣,他们纷纷围过来,给那士兵声援。见围在自己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多,不少士兵脸上的表情还比较激动,瑞利中校不由也有些后悔自己刚刚说的话,但要他马上就收回刚说出口的话,这人他却又丢不起。

眼看局势越来越僵,一旁的柯奇少校急中生智,对瑞利中校说:“中校,不如我们问问第57里予战炮兵营营长Ray O。Embree(雷·恩布利)中校,看看他有什么建议。”

瑞利中校假作沉吟片刻后,说:“也好。我去问问他,你们先在这里等着。”

说完,就有些狼狈地走了。

围着他的士兵虽然给他让出一条路,但却在他身后不断吹口哨。等他走远后,士兵们更是发出了一阵欢呼。

瑞利中校怀着满腔怒火回到营部,一进营部就大声喊道:“宪兵,宪兵在哪里?给我把I连闹事的那些混蛋都给抓起来!我要让他们明白藐视长官的代价!”

柯奇少校赶紧劝道:“中校,别冲动,让我先去看看其他连的情况再说吧。”

瑞利中校这才冷静下来,想了想后,说:“好,你去看看其他连的情况,如果其他连都执行命令,你就让宪兵行动。”

柯奇少校点了点头,说:“明白。”

十几分钟后,面带忧色的柯奇少校回到了营部,他带来了一个令瑞利中校倍感沮丧的结果:M连因为可以留在村里休息,士兵倒没什么情绪,但K连、L连的士兵却和I连一样,都对继续前进的命令大为不满,眼看就要闹起来了。真要闹起来,局势恐怕会难以收拾。

目前的情况下,柯奇少校当然是希望瑞利中校能够收回之前的命令,但这话自然不能明说。

听了柯奇少校的汇报后,瑞利中校脸上神色阴晴不定,最终,他终于在深吸一口气后说道“命令:解除之前I、K、L连继续前进的任务,各连就地自行寻找宿营地,但务必在构筑好防御工事后休息。”

瑞利中校的这个命令下达后,倒是引来了3营士兵的一片欢呼声。不过在这个命令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大部分士兵却自动忽略了其中“构筑好防御工事”这一内容,都是随意挖了个散兵坑后便倒头就睡。

最终,31团3营I连、K连和M连大部在村东北的狭长山脊上宿营;L连在村中一座通往丰流里江口北面的桥梁附近宿营;营部和M连一部在村中心宿营;第57野战炮兵营A连和B连在村南,营部和第15防空炮兵营D连在村西南宿营。

L连连长艾奇蒙迪上尉倒也履行承诺向北派出了一支18人的巡逻队,但这支巡逻队在过桥后爬上了村北一座可以看到丰流里江口的山丘,向北眺望了一阵子后,就返回了村里,向艾奇蒙迪上尉汇报道:“Not a Chink in sight。(连中国人的影子都没看到。)”

艾奇蒙迪上尉自然明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巡逻队不可能走得有多远,但他也默认了巡逻队的“侦查”结果,毕竟大家都累了不是?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原本等得有些心焦的周卫国这时反而冷静了下来。

27军部队没有在天黑前到达肯定有原因,而且现在战机并没有丧失。以目前新兴里驻扎的美军这种松懈的防御来看,在夜里对他们发起偷袭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下午从内洞峙传回的侦查结果己经证实上午从后浦出发的美军第32团1营部队的确停留在了内洞峙布防。

这也意味着27军部队还有机会对32团1营进行偷袭,只要他们在天亮前能抵达内洞峙。晚十点左右,当27军80师238团的先头部队2营终于在快反营尖兵的带领下来到周卫国面前时,周卫国立刻明白了他们为什么会迟到。

之前20军军属侦察营调来的金永泰身上穿的薄棉衣就己经够让周卫国震惊了,现在看着眼前整整一个营的官兵都只穿着单衣,身上凡是外露部位都或多或少有冻伤,有些冻伤甚至己经溃烂时,周卫国的双眼湿润了。

快反营有着足够的保暖物品,周卫国又有率部在东北寒区作战的经验,但快反营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冻伤。

可以想象,仅仅身着单衣的27军官兵们需要多么顽强的精神才能支撑着他们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下完成这样的长途行军!

他们,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脊梁!

第三节

率领27军这支先头部队的是27军80师23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