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男-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茭白地和水库之间在浅水区可以连在一起,那些小龙虾爱在哪儿住就在哪儿住,每次捕捞的时候我也不给它们捞绝了,总要留一些让他们自己繁殖。有这两片地方,到时候我们一家人守着这些小龙虾,不敢说挣什么大钱,整得好了,也是丰衣足食。”

“你们包的那块地在哪儿啊?”罗蒙忍不住问了,被这杜国栋这么一说,他都有些心动了。

“就在咱镇北边,从你们家早餐店过去,走路半个钟头就到了,骑车更快。”杜国栋的儿子杜文英说道。

“离镇上那么近,到时候你们可以开放出来让人去钓小龙虾啊。”其实罗蒙自己就有点想去了,他长这么大,还没钓过小龙虾呢,虽然这些年小龙虾在全国南北各地都算常见,在他们这片山区却还是很少见。

“有这个想法,到时候会在水库的浅滩区多修几条田埂,一方面是方便小龙虾在上面打洞安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在上面活动,不过我爸说水库深的地方太深,怕到时候出点什么事,毕竟咱这地方的人都不会水。”

“这确实也是个问题啊。”他们这地方的人都不会水,这就是个大问题,当初罗志方想在他们村挖塘子,最后也是因为这个问题不了了之。

“可不是。”杜文英笑了笑,这人长得小鼻子小眼的,整个人也很纤细白净,罗蒙看着还真有点不适应。

如今在他那牛王庄上,连罗进喜都长开了,个头往上窜了不少,晒得又黑,笑起来一咧嘴,就露出两排大白牙,早就没了当初怯生生的模样,其他人就更别说了,干活的时候个个带劲,吃饭的时候个个生猛。

“对了,你们养小龙虾用不用蚯蚓喂啊?”罗蒙这时候就想起一个事情来了,这事他要是不开口,人家还真不好意思说。

“要的。”杜国栋说道:“咱那地方毕竟还是不像人家一些天然湖泊那么大,要想完全天生天养那是不可能,还得适量投喂。”

“那要养蚯蚓的话,你上我这儿弄点牛粪吧,反正咱村里的人都是星期六星期天上我那儿挑牛粪,你要是也要的话,到时候也一块儿来呗。”

这家人如今虽然不在大湾村上住了,但也还算是大湾村的人啊,和村里人也还有往来呢,这牛粪的事儿把他们排除在外也不太好,何况罗蒙还寻思着,哪天和肖树林一块儿上他们家钓小龙虾去呢。

“嗨,那感情好,咱村里的人都说你们家这牛粪可神了!”杜国栋也没客气,一口就答应下来了。“有你们家这牛粪养出来的蚯蚓,那我这心里可就更有底了,嘿,到时候你哪天想吃小龙虾了,就给叔一个电话,叔让文英给你送过来。”

“不用,我自个儿上你那儿去钓。”罗蒙笑道。

这一晚罗蒙和杜国栋相谈甚欢,两人一起展望了养小龙虾吃小龙虾的美好未来,一直说到快十一点,这对父子俩才骑着摩托车回镇上家里去了。

罗蒙留他们到牛王庄住一晚,杜国栋没答应,说骑车一会儿就到了,他们这会儿回去,明天一早就叫辆挖掘机过来开工了,要是不出什么意外,罗蒙年前就能吃上他们家的小龙虾。

另外一头,蔚卓洋开了一整天的车,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实在困得厉害,就把车子往路边一停,睡了几钟头才继续出发,等他到家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五点多了。

几天前他从这边开去牛王庄,也是半夜到的永青镇,听说再过去就是盘山公路了,蔚卓洋路不熟,也不敢开夜车,就在永青找了一家旅馆住下,第二天天亮才再次上路。

这一次去牛王庄,前后花了四天,路上就耗去了整整两天,蔚卓洋之所以这么千里迢迢不辞辛苦,说白了就是过去拿东西的,不过倒也不是都为了他自己吃,还有他们家老头子老太太。

蔚卓洋的车子开进小区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他们家老头子老太太在楼下等着了。

“起这儿早干嘛?”蔚卓洋把车子停在他家的停车位上,打开车门从里边出来。

“你跟你妈说自己这会儿就能到,我俩算了算,这是没投宿吧?”老头子说着就去开副驾驶座的门了,一打开,就看到座位上叠着好几个大麻袋。“这里边装的是啥?”

“枸杞子,干菜,南瓜干,红薯,啥都有。”蔚卓洋伸展了一下手脚,在车上坐了这么久,憋得难受。

“西瓜在那儿呢?”老太太问道。

“都在后车厢呢,后座也有几个。”蔚卓洋说。

“诶你这车是不是被人撞了?”老太太刚要去开后车厢,就看到蔚卓洋这辆越野车的车屁股后边凹进去一块。

“没有。”

“没有它怎么凹了呢?”老太太不信。

“在乡下被驴踢了。”蔚卓洋随口说道。

“被驴踢了?”老头子也凑过去看了个仔细,看完了他就说了:“这乡下的驴力气可真大。”

“阿嚏!”千里之外,正练武的肖树林突然打了个喷嚏,他吸了吸鼻子,感冒了?

98

98、最新更新 。。。

转眼时间进入了十月份;牛王庄上的红薯土豆都已经收完了;这两天开始收板栗。

因为板栗球带刺;为了安全起见;罗蒙从网络上订购了一批防护眼镜,让这些人进板栗林的时候把眼镜戴上。虽然牛王庄上的这些板栗树都还不太高;像被高处掉落的板栗球砸到眼睛之类的事件,不太可能在这里发生;但是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

收回来的板栗球被堆放在仓房里,到时候板栗堆里的温度会让板栗球自然开口,等过几天;再取板栗就会容易许多。

牛王庄上的老人们最近都忙着晒红薯干和土豆片,红薯淀粉现在已经不洗了,前几天罗蒙请了几个手艺人上他们牛王庄做薯粉,那些人把洗出来的一部分红薯淀粉上锅蒸,把薯粉装在一个个类似于抽屉的容器里,蒸出一块块四四方方的薯粉,再用特制的工具推成丝,整理成小团晾晒。

这一批薯粉做出来,极味楼那边自然是少不了的,牛王庄上也留了一些,还有一部分,就挂到网络上去了卖了,就当是回馈一下老客户,让他们也尝尝牛王庄做的薯粉,卖完了短时间内就不会再上新货了,因为做薯粉实在是太麻烦。

剩下的这些红薯,就全部被对方在仓房里,除了卖新鲜红薯就是做成红薯干到网络上去卖。红薯干这东西不比薯粉非得做熟了才能吃,现在城市里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开伙的,相对的红薯干就比薯粉的受众要宽一些。

这一天上午罗蒙没什么事,就和罗全贵一起坐在牛棚边上搓草绳,这几天红薯土豆都收完了,牛王庄上就不像之前那么忙碌,那些城里人对采摘事业显然有着异常的热情,所以收板栗这几天罗蒙也不用上山了。

搓草绳这事简单,把稻草放在水里泡一泡,泡软了就拿几根在手里搓一搓起个头,等搓到一定长度,一头就压在屁股下面,一头拿在手里搓着,稻草快用完了就再拿几根接上。

这活儿一般农村里的小孩都会干,搓根草绳挂在树上荡秋千什么的,不过他们力气小技术差,搓出来的草绳不结实,荡秋千的时候草绳常常爱断,好在村子里的小孩都皮实,摔个一下两下的根本不算啥。

一会儿罗蒙的手机响了,他拿起来一看,是郭大锅打来的,这人刚开学的时候给他来过一次电话,说是要罗蒙增大奶馒头和奶黄包的供应量,罗蒙答应了。

之后他俩又大概说了一下蔬菜供应的事,这事罗蒙就没办法了,村子里的人种出来的菜,想卖给谁他也管不着啊。现在大湾村种出来的蔬菜,一部分被极味楼收走,一部分被每天早晨来大湾村买菜的人买走,一部分被罗汉荣收走,还有一部分则经过加工之后挂到网络上去卖。

就目前提供给县城里那几所中学的蔬菜,都是村子里的人好不容易挤出来的,同样的菜,在村子里都那么好卖,价钱也不赖,现卖还能拿现钱呢,谁还愿意往县城里发呢,价钱又不怎么样。

说实在话,现在大湾村的这些农户没给县城里那几所中学断货就算是仁义的了,数量上,还真不好要求太多。

“罗蒙啊,你这会儿在牛王庄吧?”郭大锅问道。

“在啊。”

“那行,我们这就上来找你。”

“你这是到哪儿了?还有谁啊?”这没头没脑的,要来怎么说也提前打个电话啊。

“嗨,本来这事他们是要找你们村的人说的,不过这会儿你要是在,咱就先上你那儿坐坐去。”郭大锅说。

“那还有谁啊?”罗蒙又问了一遍。

“这次就我和梁德喜,还有他们三高的霍校长,我们一会儿就到了,到时候我再给你们介绍。”

果然,罗蒙挂上电话不多久,一辆商务车就开进了牛王庄,车上下来三个人,其中两个罗蒙认识,分别就是一高食堂的负责人郭大锅,和三高食堂的负责人梁德喜,另外一个罗蒙不认识,想必就是郭大锅口中的霍校长了。

“呦,来了,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罗蒙见他们三人从山坡下走上来,就放下手里的草绳迎了上去,这里边还有一个校长呢,面子总要给的。

“我也是早上才知道的,这回这事他俩才是主角,我就是过来凑凑热闹。”郭大锅笑呵呵地对罗蒙说道。

“罗蒙啊,这位就是我们学校的霍校长了,也是这一次‘绿园计划’的负责人。”一旁的梁德喜向罗蒙介绍说,想必他口里的“绿园计划”,便是他们此行的目的了。

“你好,我叫霍明聪,是三高副校长。”霍明聪十分正式地向罗蒙伸出右手。这霍明聪长得高而劲瘦,脸上虽然戴着一副眼镜,却难掩他神情中的刚毅,在现在的校园中,这样的校领导倒是很少见。

罗蒙从前认识的学校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些笑眯眯的知识分子,没多少坚持,善于和稀泥,偶尔有点小奸诈。就算年轻的时候再有多少热血,等他们爬到现在的位置,大多也都被磨灭得七七八八了。

“你好,我是罗蒙。”罗蒙伸手和他握了握,他对这个叫霍明聪的副校长第一印象就很不错。

“你比我想象的年轻多了,现在在我们永青那边三所高中里面,你可是个知名人物,我们学校里边,现在还有不少学生不知道自己学校的校长是谁,却没有不知道你的。”霍明聪带着礼貌的微笑,向罗蒙恭维了一番。

“嗨,那是因为你们这些当校长的太低调。”罗蒙笑眯眯地又给他恭维回去了。

“你向我们学校提供的馒头包子确实是质优价廉啊,现在不仅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连我们这些校领导每天早上都要到学校食堂报到。”这话倒不是假的。

“霍校长要是有时间,在我们水牛镇上住一天,明天早上到大水牛乳品尝尝,品种比你们学校还稍微多几样。”罗蒙笑道。

“唉,我倒是想,不过最近我们学校有不少年轻老师提出新的教学理念,经过多番商讨以后,通过了现在的这一份‘绿园计划’,作为这个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接下来一段时间我都会很忙。”霍校长很快把话题引到了正事上。

“‘绿园计划’是怎么回事?”罗蒙顺口就问了。

“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看一看。”霍校长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其实也就是几张用他们办公室的打印机打出来的A4纸,递给罗蒙。

罗蒙伸手接过,大致翻看了一下他们的这个‘绿园计划’。

原来三高当初建新校区的时候,就在附近多买了一块预留地,打算以后扩建校园的时候用的。但是这几年他们县的生源外流严重,各所学校想要维持目前的规模都是困难重重,更别提扩建学校了。

现在永青那边几所高中压力都很重,个个绞尽脑汁吸收生源,这其中三高和一高二高相比,就明显劣势了。

一来是因为一高二高都是公立学校,三高是私立的,在大部分本地的学生家长眼里,私立的学校就是要比公立的差一个档次。另外加上他们每年招收的生源基础差,这样一来,高考的上线率就不好看了,更别提考取重点的人数,基本上没指望。

这样的三高,想要和一高二高以及外面彤城甚至更远的大城市竞争生源,那是难之又难。

为了增强竞争力,适当制造一些噱头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罗蒙手中的这份文件,就写得相当慷慨激昂文采斐然,估计许多学生家长要是看了,八成都是要动心的。

其实简单来说,无非就是说要把他们学校的那块预留地开发成菜园,每个班级分一块地,让学生们在里面种一些瓜果蔬菜,体验劳动的乐趣,更加融入集体,热爱校园生活,也在劳作的过程中磨练心性等等。

当然,这些劳作的过程对学校也是一笔财富,他们到时候会把每个班级的种植日记,配上图片,发到学校论坛中,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谈论交流,同时这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广告宣传。

最后,为了能让这个“绿园计划”能够真正实施到位,并且一直坚持下去,从而发展成他们学校的一个特色,三高决定从校外聘用一些专业人员,去教他们学校的学生怎么种菜。

这些外聘的专业人员,大概说的就是一些种地的农民了,既然这些人今天来了大湾村,那就不难猜测,他们这是打算在大湾村找人了。原本罗蒙还以为他们这次来是为了蔬菜供应的事情呢,没想到竟然是为这事。

“你们这是想让我们村的人,去你们学校教那些小孩种菜?”猜测归猜测,确认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霍明聪点点头说道:“是的,说起来惭愧,这个‘绿园计划’一提出来,就有不少老师想把自己家人安排去学校干活,不过最终都让我给拒绝了。这段时间以来你们村子一直都给我们学校供货,听说现在大湾村的菜价钱已经涨了不少,给我们学校的价钱却没有变动,虽然供货不多,但也算十分难得了。而且你们村种的菜确实很好,我也希望我们学校的学生能学到一些真正的好东西。”

“去学校的话,我怕他们没空啊。”这事罗蒙心里也没底,现在他们村的人肯定是没多少闲工夫的,不过这可是去学校当老师啊,搞不好有些人宁愿少挣点钱也愿意去呢。

“这个不会占用你们太多时间的,我们学校到时候分三个级段,每周组织三次授课,工资是现结,来回车费我们也会负责,你们可以每周安排不同的人过去,当然,要是有些人实在不合适的话,校方会向你们村子提出。”三高方面显然已经把大部分计划都做好了。

“不然我们一起到村长家坐坐吧?”这事罗蒙肯定是做不了主的,还得看村子里的人是怎么个意思。

“好,我也正有这个想法。”

一行人到了村长罗全顺家,这会儿罗全顺还在地头上干活呢,听说县城里的校长来了,连忙就扛着锄头回来了。

这个什么“绿园计划”,罗全顺也是听得云里雾里,在罗蒙的解释下好容易才明白了个大概:“就是说,让咱村子里的人到学校里去教种地?”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罗蒙说道。

“一次得去几个人?”罗全顺又问道。他其实是有点心动的,虽然确实是耽误事,但是那可是高中学校啊,这事要是成了,多给他们村长脸。

“我们现在一个级段最多就是十二个班,到时候分成上午和下午两批,也就是说你们村子当天过去六个人就够了,每个人上午带一个班,下午再带一个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也会在一旁帮助你们维持秩序。”霍校长大概给罗全顺说了一下他们的计划。

罗全顺自己心里边虽然挺乐意,但是这个事情他也不好直接拍板,到时候碍着他们村的人挣钱,会不会被人戳脊梁骨,这事他得慎重,于是也没有直接答应,说晚上在村里开个会,到时候再给他们信儿。

这事谈完了,顺便这两个食堂负责人又跟村里谈了一下蔬菜供应的事,表示菜价他们也可以再往上提一提,虽然比市场价还是低了一点点,但是他们要货稳定啊,还不挑菜,希望大湾村这边尽量给他们多供货。

从村长家出来的时候,罗蒙和郭大锅走在后边,他就问郭大锅说了:“你今天到底来干啥的?”人家三高整了个“绿园计划”,他一个一高的食堂负责人跟着凑什么热闹。

“我们校长让我今天去找梁德喜的。”郭大锅嘿嘿笑了两声,感情是让他当间谍来的。

“你们校长想干啥啊?”还整碟中谍呢。

“大概是想看看他们学校这个‘绿园计划’能不能弄得起来,要是弄得好,搞不过过阵子我们学校就得跟着学。”郭大锅大概能猜到他们校长怎么想的。

“这不是剽窃人家的创意吗?还重点高呢,再说咱学校又没有预留地。”罗蒙这会儿就挺替自己母校感到丢脸的。

“啥剽窃啊,这叫学习,好东西就得推广嘛,再说在学校里弄菜园也不是他们首创的,要地的话,咱县城郊区大把的,到时候租一块就是了。”郭大锅承包县一高的食堂也有许多年了,把那里当家一样,真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这所学校一年比一年暗淡。

送走了郭大锅和霍校长他们,当天晚上村里就开会了,说永青那边三高的副校长今天来了,想从咱村里找几个人教他们学校的学生种菜,一个星期要三回,一回五六个人,问村里的人愿不愿意去?

“工资咋算啊?”吴冬梅立马就问了,虽然她肯定是没时间参与这个事的。

“工资日结,加上车费,每个人一天给一百八。”这事罗全顺当时也是问了的。

“那咋不愿意呢?到学校里去当先生呢,不给钱我都愿意干,一天一百八还有啥不愿意的?”村子里的人立马就说了,到县城里的高中去教学生呢,多长脸的事啊。

这事就这么被敲定了,罗全顺和三高那边联系,然后对方就说授课的时间是每周的一三五,过几天星期一,就让村里先安排六个人,上午八点半到他们学校。

第一次授课,村子里好多人都想去,原本大伙儿的意思是想让罗蒙和罗老汉都去的,不过罗老汉说让罗蒙去就行了,他家里还有事,走不开。

虽然对方说六个人,罗蒙却不会真的只和另外五个村民一起过去,说是到高中去授课,现在的高中生能有几个善茬?这第一回,要是不能把那些青春期震慑住了,以后那些家伙根本就不会把他们这些山里的农民当回事。

除了村长他们五人,罗蒙自己又另外找了几个人,肖树林肯定是要一起去的,罗志方柳茹华也带上。私底下罗蒙就跟他们通过气了,说去了学校以后不用太低调,该显摆的时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