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男-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成。”那汉子笑眯眯的,看来这一天的收获还算不错。

“有用没用啊那玩意儿?”罗蒙心里知道,用肯定有点用,二郎在家里喝的都是灵泉水,排出来的东西大概也差不了。

“有用啊,怎么没用,前两天肥了韭菜地,如今那些韭菜苗长得可好了,就是没有长铁叔家的番茄地好,不知道为啥。”

“可能是因为二郎最近精神不太好。”罗蒙尽量为他家这头小牛崽子争取一点自由空间,焉头巴脑那样,看得人还真有点不落忍。

“也是哈,这两天是没什么精神,你说这好吃好喝地供着,也不让干活,咋反而还焉了呢。”那汉子不解,平常的牛哪有这种待遇啊,放山上啃啃野草都算不错了。

“成天被人盯着,精神压力大呗。”罗蒙拍了拍二郎,让它进了牛群:“你也帮我向大家伙儿说说,这段时间咱们家二郎就不外借了,让它好好休养休养。”

“那行啊,等它精神好点再说。”那人这么答应道,话外之音是,以后还得借啊。

“看你以后还去人家番茄地。”回家的路上,罗蒙用竹条轻轻抽了抽二郎的牛屁股。

“哞……”二郎垂头丧气地叫了一嗓子,真是无限憋屈。

“哞!”它旁边的母牛也跟着叫了一声,也不知道是安慰还是责怪,反正罗蒙是没听懂。

回到家中,刘春兰早做好了晚饭,最近镇上店里生意不错,她们母女俩回家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早,有时候还没到中午就卖完了东西,关了店门去菜市场买点菜,还能赶得及回来做午饭。

从大湾村到水牛镇,走路得要将近两个钟头,他们出门太早,也没车可坐,为这,罗蒙特地到县城里去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让罗红凤用着,花了他七千多块。这摩托车看着一般,爬坡的时候特别有劲,在他们这种山区,一般的电动车根本不顶事。

罗红凤结婚以后就没上班,离婚的时候又因为要争取两个女儿的抚养权,没分到财产,所以现在手里头也没多少钱,罗蒙知道她的情况,但也不好直接给她钱,就只好尽量不让她花钱。

好在店里的生意还算不错,每天的收入都还不少,原本打算捎带着卖的奶馒头和奶黄包,销路出奇的好,据说还有县城里的人开车过来买的,一买就是一大包,买回去冻在冰箱里,每天早上蒸几个,吃上一个星期都不会坏。

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他们这十来头母牛产的奶肯定是不够卖的,罗蒙只好又给彭老九打了电话,让他帮着留意一下,看哪里还有产奶期的母牛卖的,有合适的就跟他说一声。

这彭老九给罗蒙介绍过几个买家,今年开春就赚了一笔,他听说罗蒙又要买牛,自然没有推辞的,他们家几代都是做水牛生意的,关系网宽得很,只不过这些年生意不景气,相互间的联系也就少了。

罗蒙也信得过彭老九,让彭老九跟他一起去看牛,虽然要给点中间费,但是放心啊,彭老九看牛那是相当有一手,有他在,罗蒙从来不用担心被坑。

接下来的一阵子罗蒙就跟着彭老九四处寻摸产奶期的母水牛,只要彭老九一来电话,罗蒙就得出门,牛群暂时交给罗老汉帮忙看着。产奶期的母牛不大好找,每回看水牛的地方那是越来越远,有时候能带一两头牛回来,有时候就只好空手回来。

这天早上罗蒙正准备出门去看水牛呢,罗红凤那边来了电话,让他到镇上店面里去走一趟。

罗蒙去到店里的时候,罗红凤这一天的生意已经结束了,正打扫卫生准备关门回村里。店里还有个光头胖子,四十多岁的样子,罗蒙觉得他看着有点眼熟,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啥事啊?”他问罗红凤。

“这人是县里高中食堂的,说要买咱的馒头包子,我说现在供不上,他非要见见你。”罗红凤回答说。

罗蒙又仔细看了看那个男人,半晌,才终于想起来对方是谁了:“大郭师傅?”

“嘿,你可算是认出我来了。”那胖子一笑,胖脸跟脑门一样光亮。

“你咋上我们这儿来了?”罗蒙在县城高中读书的那几年,除了几个相熟的学生还有老师,印象深刻的还有几个人,郭大锅就是其中一个。他是他们学校食堂的承包方,这郭师傅做菜的手艺不错,打菜的时候也大方,人还乐呵,学生都挺喜欢他。

“还不是你们家这包子馒头闹的,前几天就有几个学生跑去跟我说,你们水牛镇上有家铺子做的奶馒头奶黄包那叫一个正宗,让我们食堂也供上,这不,我就找上门来了。”郭师傅几句话就说清了来龙去脉。

“我们家包子馒头还有这么大名气啊?”这阵子罗蒙关顾着养牛了,店里的事情他确实不大了解。

“嗨,咱们县总共才多大啊,不止是你家的包子,还有大石镇的烧鹅,白屋角的猪蹄,兰坪的年糕,西溪的米粉,哪个镇上要是有哪样东西做得好吃,要不了多久就能传开了。”郭师傅说起吃的来头头是道。

“那是做好多少年买卖才积攒下来的名声,咱们家这小店才开张多久啊。”罗蒙还是谦虚了一下。

“你甭管开张多久,东西做得地道那才是最要紧的啊,你们家做的包子馒头我尝了,那是真地道,放的是实实在在的水牛奶,蛋黄也是咱们村里土鸡的蛋黄,半点没掺假。”

“那是。”这回罗蒙没再谦虚了。

“我这次来呢,就是希望你能给咱们食堂供货。”郭大锅说明了来意。

“郭师傅啊,咱店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不够卖啊。”就算够买,这买卖也不划算,几个馒头包子要运到县城去,路费也是要一些的,罗蒙自己赚不了钱不说,高中食堂卖他们的包子搞不好还得赔人工费。

“小罗啊,你也是咱学校毕业出去的,你就说说,我郭大锅这人咋样吧?”这是要打感情牌了。

“那是没话说啊。”罗蒙是真觉得郭师傅这人不错。

“咱学校里那些学生也不容易啊,县城里的那些先不说,咱就说那些住校生吧,初中毕业好容易考进重点高中,家里都巴巴指望着他们出人头地呢,十几岁的娃娃,肩上的担子就那重。”

“我郭大锅也没啥大心思,就想让他们吃好点,这单买卖不赚钱我也知道,咱食堂不赚钱的东西也不止这一样,卖你这包子,我真不是图钱,你也再合计合计,一般过得去,只要不亏本,就当支持咱祖国的教育事业得了。”

罗蒙沉吟了半晌,既然郭大锅都这么说了,他罗蒙也不是只认钱的人,何况这笔买卖对他来说,东边不亮西边亮,他并不是完全没赚头。

“那我按八折价给你,从咱这里到你们学校的车费我来付,不过这价钱就是给学校的,你不能转卖给别人。”

“那哪儿能啊,我郭大锅能是那样的人吗?”要按罗蒙这价格,他郭大锅还能稍微赚点,起码赔不了,在他们食堂,不赚钱的东西都是赔本的,因为他还得请人干活啊。

“郭师傅我肯定是信得过,但是在商言商,咱先把话说明白总没有坏处。”

“那是,你明天先给我发两百个奶黄包五百个奶馒头,五十瓶水牛奶,咱先卖卖看,这个水牛奶贵是贵点,喝得起的学生也不少。”

“成,咱相互留个电话号码,有啥问题你就给我打电话。”

“诶,咱学校的饭点你还记得吧?”郭大锅问罗蒙。

“六点钟之前送到就行了吧。” 高中生的作息时间,罗蒙还真有点记不得了。

“冬天六点,夏天五点四十就得到,咱还得上蒸笼蒸不是。”

两人就这么把事情商议了下来,用水牛奶做的奶黄宝和奶馒头卖的价钱本来就不高,没多少利润,罗蒙又是降价又是包运费的,这中间的利润就更低了,不过他做这一笔买卖并不亏。

要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包子馒头放在罗红凤店里就能卖完了,根本不需要减价弄到县城里去,这么弄实在很不划算。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笔买卖确实还是做得的。

他们县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自各个城镇,这包子放在学校食堂里卖,自然也有一定的广告效应。

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罗蒙要给自己挣个好名声。他本人对于这些东西原本并不十分看重,但是无奈他现在已经是个名人了,罗老汉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肯定已经后悔极了。

罗蒙就算是自己不在意,也不能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尤其现在家里又多了三个人,他更加不希望两个外甥女在别人的指指点点和鄙夷的目光中长大。

为了以后能更顺利地在这里生存发展,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首先,就目前来说,他可以通过这件事给自己树立一个正面形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他们家包子馒头一起出名的,还会有罗蒙低价提供给他的母校包子和馒头这件事,事情是小了点,但起码是一个好的开始。               

8

8、罗蒙栽了

这一天出去看牛又没有收获,回来的时候经过县城永青镇,罗蒙见车站外有许多柳州五菱停在路边等客。水牛镇除了每半个小时发一辆面包车去往县城永青镇,平时车站边上也有不少拉货载人的柳州五菱,车费也就比面包车贵两三块钱,还给送货上门。

罗蒙想到自己明天一早要给县一高送包子,于是就近找了个开柳州五菱的小伙儿问了一下。

“我明天早上五点钟要从水牛镇运点东西到咱们县一高,你们这边有车走没有?”

“嘿,有钱就有车。”开车的小伙儿有点痞相,叼着根香烟笑嘻嘻地对罗蒙说:“只要你给钱,别说早晨五点了,两点三点都成。”

“往后每天那个时间都有货,在价钱上能不能便宜点。”

“哦,每天都有啊,那肯定得便宜。”那小伙儿说到这里,眼睛一瞟见马路那头走过来几个人,个个手里都提着行李袋,他马上就扯着喉咙喊开了:“水牛镇!水牛镇!”那几个人听到他的招呼,果然向这边走了过来。

“你等着啊,我找人过来跟你谈。”他打开车门下了驾驶座,几步跑过去帮那几个人把包拎到车后斗,那热乎劲就甭提了,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还让罗蒙别走,等几个乘客都上了车,他这才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头儿,这边有单买卖,说是长期的。”

“你这会儿不是在这附近吗,过来跟他说说。”

“我车上有客人呢。”

“都没在,这两天忙着呢,刚刚都开走了。”

“赶紧的啊,就等你三分钟。”

小伙儿挂了电话,又咧嘴冲车上的乘客比了比三根手指头说:“就等三分钟。”

过了一小会儿,车站旁边的巷子里就出来一个顶着一脸睡相的年轻人:“人呢?”他问那个开车的小伙儿。

“在那儿等着呢。”对方指了指路边的罗蒙,那年轻人顺着他的手指一看,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

罗蒙也看都他了,咧嘴冲他笑了一下,这人不是肖树林又是谁。

“啥买卖啊?”肖树林走到罗蒙身边站定,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递给罗蒙一根。

“不抽。”罗蒙摆摆手,说道:“从水牛镇那边给县一高送包子馒头,冬天六点夏天五点四十之前送到。”

“有多少?”肖树林抽了一口烟,脸上的睡意终于淡了些。

“说不定,少的话五六筐吧,多了也多不到哪里去,一个高中就那么些人。”

“起步价二十,三个箩筐以上,一筐五块钱。”肖树林报价说。

“起步价二十我同意,五个箩筐以上一筐三块钱。”罗蒙讨价还价。

肖树林没马上回答,他又抽了一口烟,抹了抹眼角上的眼屎,脸上的表情有点愣愣的,好像还没全醒,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转头看了罗蒙一眼,问道:“你们家那箩筐多大?”

罗蒙顿时笑了:“不会太大。”

“那成吧,就按你说的,你在水牛镇哪儿?”他们每天早晨都要从县城运海鲜去水牛镇,从水牛镇回去的却大多都是空车,帮罗蒙捎点东西多少也能增加点收入,反正又不占座位,不耽误他们载客。

“大湾村。”罗蒙回答说。

“太远了,光油钱都不够,你得自己运到镇上来。”

“那没问题。”罗蒙一口答应下来:“明天是谁的车,你给我留个电话吧,省得到时候找不着人。”

“最近都是我在开。”肖树林说着掏出手机:“你电话号码多少。”

罗蒙报了自己的号码,很快,他的手机就响起来了,来电显示上是一组陌生的号码。“你还自己跑早上的生意?刚刚那小伙儿不是叫你头儿吗?”

“前面那哥儿们胃穿孔,进医院了。”肖树林把罗蒙的号码存好,然后说了句明天再联系,就摆摆手从刚刚那个巷子口进去了。

罗蒙就那么站在马路边,看着肖树林打着哈欠消失在巷子口,忍不住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刚刚那种心动雀跃的感觉什么,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这回确实栽了。

离开车站,罗蒙一路走到农副产品市场,买了些面粉和其他材料,叫了辆车子运回家,路上又给罗红凤打了个电话,让他们下午别到店里去发面了,以后要做的包子馒头数量多了,就干脆都在家里做。

千把个包子馒头,他们一家要做的话也能做得出来,只不过这活儿不是一两天,以后是几乎天天都有,罗蒙就不想让父母那么辛苦,决定找个人帮忙。

他们村村长罗全顺的老婆曹凤莲,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平日里跟刘春兰的关系也不错,虽然她家男人是村长,但是他们这地方村长的权力不大,所以也就没啥架子,加上罗全顺这人老实厚道,所以也好相处。

罗全顺家有两个儿子,都在外边打工,今年刚过完年,还没过十五,就都出去了,家里只留下两个老人和两个娃娃,大一点的男娃是他家大儿子的,小一点的女娃是小儿子的,都上小学了,就不好跟父母出门去打工,只好留在家里让老人抚养。

罗蒙把这事在家里一说,刘春兰马上就同意了,吃完晚饭去了一趟村长家,没一会儿,曹凤莲就跟着来到了罗蒙家,这人能干的名声确实不是虚的,无论是挤牛奶还是和面,干起来都是有模有样,常年做农活的,力气也大。

第二天凌晨三点多,罗蒙一家就起来蒸馒头包子了,没一会儿,曹凤莲也到了,她这人手巧,捏出来的奶黄包形状特别好看,刘春兰就尽让她做包子了,自己挥着一把菜刀,砰砰砰剁馒头。

等到了四点多,整个大湾村就飘荡着一股浓郁的奶香味。村子里老人很多,人老了觉就特别少,尤其晚上又睡得早,常常早上天不亮就醒过来了,争着眼睛等天亮,这一天罗蒙家的包子香一飘出来,有些人就躺不住了。

“春兰啊?你家做的啥玩意儿啊,这么香。”一屋子人正干活呢,院子里一个老太太的声音就想起来了。

“七婆,你咋这么早就起来了?”罗蒙他们家在村子里的辈分本来就大,被刘春兰唤作七婆的老人,年纪那是已经相当大了,老太太拄着一根竹棍,身子又瘦又小,脸都皱成一团了。

“我半夜里醒过来,闻着这香味,还当是自己做梦了呢,也不知道是哪儿飘来的香味,走着走着就到你家来了。”老太太咧着没牙的嘴乐呵:“还好是你家,我还当自己这是要走了呢。”

“哎呦喂,大早上的瞎说啥呢。”刘春兰连忙把她迎了进去。

“七婆,早晨冷得很,你帮咱们烧火吧。”曹凤莲也招呼她说。

“烧火好,老婆子年纪大了,就爱往灶膛边凑,暖和啊。”七婆在灶台后边坐下来,把竹棍往旁边一靠,就真烧起火来了,老太太手上还挺有劲,松树枝折得噼啪作响,烧得两个灶膛里的火都是又稳又旺。

第一笼奶黄包蒸出来,刘春兰拿出来几个让屋子里的人先吃着垫垫肚子,又煮了一大盆紫菜蛋花汤,桌上没地方,就摆了两张凳子靠墙边搁着,先给七婆打了一碗,剩下的谁要吃就自己去打。

一会儿旁边那锅馒头也熟了,要填肚子,那还得靠馒头,奶黄包吃多了腻味。眼下气温低,下锅以后的奶黄包和奶馒头,稍微放上一会儿就都凉了,罗蒙就把它们往箩筐里装。

这些箩筐还是罗老汉自己做的,四四方方的还带盖子,从前是用来放杂物的,昨天刷洗了一下晾干了,又在里面铺上一层屉布,用来放包子馒头正好。

时间还不到四点半,肖树林那边就来了电话。“我到水牛镇了,你那些东西啥时候运过来?”

“现在马上就出门,到镇上给你打电话。”罗蒙挂上电话,连忙把几个箩筐往三轮车上装。

“你不给开车师傅装几个包子馒头啥的,这大早上的,八成还没吃饭呢。”刘春兰在一旁提醒说。

“跟人家又不熟,送啥包子,多别扭。”罗蒙弯腰把最后一筐水牛奶也搬到车上。

“送几个包子,有啥好别扭的。”刘春兰说到这里,突然又想到自家儿子的特殊情况,确实是有点别扭,于是也就不再说什么。

罗蒙到镇上后,给肖树林打了个电话,他说自己在车站,罗蒙就过去了。“挺早的啊你。”

“早什么,每天都是这个时候。”肖树林正靠着车门抽烟,见罗蒙过来了,把烟头丢在地上,抬脚去碾了碾,迎了过来,和罗蒙一起把三轮车上的东西装到他那辆车的车后斗。

“还没吃早饭呢吧?筐里装的都是牛奶馒头,你要饿了就随便拿两个垫垫肚子。”罗蒙一边把一个个箩筐往车上搬,一边让自己说这些话的时候尽量显得随意些。

“不用了。”东西搬完了,肖树林把车尾的板子立起来,拍拍手又从口袋里掏出烟盒。

“车费是一次一结还是到月底一起结。”烟瘾还挺重,罗蒙心想。

“一次一结吧,省得算账。”

“行。”罗蒙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钞票,把这一批货的运费给付了,之后他见肖树林并没有要出发的意思,忍不住又问了一句:“这车啥时候走?”

“五点十分。”肖树林抬手看了看时间说:“还有几分钟。”

“哦,那你小心点。”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罗蒙只好骑上三轮车离开了车站。

“呲。”肖树林又抽完一根烟,对着罗蒙消失的方向扯了扯嘴角,习惯性地把丢到地上的烟头用脚碾了两下,然后他闻到了一股子好闻的奶香味。

肖树林不喝牛奶很多年了,自从高中毕业之后,就没再好好喝过牛奶,因为当年给喝伤了。这还是这些年以来第一次觉得牛奶的味道好闻,没办法,都是给饿的,他想,三更半夜的也找不到吃饭的地方,要不然前面那个哥儿们也不会胃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