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世宠臣-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以后陈启便叫你刘老哥!”

    “好!”

    说话间,店小二已经将刘于海的就和陈启的菜端了上来。

    “两位客官,你们要的菜!”店小二小心翼翼的将菜和酒放在桌上。

    “在添一副碗筷,加几个好菜,多上几两酒,尽快送上来。”桌上已经加了一人,陈启便让小二加些酒菜。

    “好勒!客官稍等,马上就来!”

    店小二走后,陈启和刘于海才继续说话。

    “今日和刘老哥偶遇,一起喝几杯?”陈启站起来,先给刘于海倒上酒,再给自己倒上。

    “理当如此,不过老哥我的银钱可不多,你嫂子管得紧,所以这顿酒钱就拜托老弟了。”刘于海端起酒杯说道。

    “刘老哥说笑了,干杯!”陈启觉得刘于海有些好笑,位居高官,却被家里的老婆管的紧,这是爱呢?还是爱呢!还是爱呢?

    几杯酒下肚,刘于海和陈启说话变得更加随意,不像之前那样拘束。聊起了一些琐事,发着一些牢骚。

    “陈老弟啊,你知道吗?你老哥哥日子过得苦啊,总是被你嫂子管着,身上的钱从来都没有超过十两,想我一个一品大员,让我在其他人面前脸面何存啊!”刘于海吐槽道。

    “要我说啊,嫂子这样对老哥是因为嫂子她在意你,爱你啊,不然怎么会如此管束刘老哥?”陈启接着话说道,要说这个老婆管得紧,原因很多,比如怕男人有钱后再外面乱来,还有就是节俭,再者就是担心男人在外面因为钱多了招惹事情啥的,陈启当然不会挑那些不好的来说。

    刘于海细想陈启的话,好像也对,如果自家夫人惧怕自己,讨好自己,那肯定不行,夫妻间都这样,那怎么过日子?

    “老弟说的对。老哥我多句嘴,老弟别嫌弃。”刘于海想了一下,决定还是提醒陈启一番,免得他年轻气盛,把整个朝堂得罪个遍,现在只剩礼部和兵部,其他四部已经得罪了。

    “老哥,你说。”陈启不知道刘文海要说些什么,夹了片羊肉,还有后面上的几个菜,边吃边听。

    “今天早朝,老弟提出的建议可谓是真知灼见,但是有一点不好,却是把那几个部都得罪了一遍,老哥我担心他们记恨老弟,所以老弟以后还是收敛一些吧,不然老弟的日子可能不会这么好过。”刘于海好心的说道。

    “只是政见不同而已,应该不至于吧!”得到刘于海的劝解,陈启心中一些,看来刘于海这人值得结交,从他的劝解中,陈启也知道,自己和朝臣对立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官场的事情谁有说的清?不过老弟今早的一番举动倒是对国家有大利,相信以后他们也不敢这么乱来了。”刘于海只是劝解,陈启听不听他管不着,心意尽到就好。

    乱来?陈启不明白为什么刘于海会这样说,难道这里面还有很多暗箱操作?那自己以后就要小心些,自己将他们得罪,不怕他们来明的,就怕他们来暗的。

    “多谢老哥提醒,但是陈启有自己的为人做事准则,只要有利于国的举措,陈启必然双手支持,不利于国的举措,陈启必然会与之争辩到底。”陈启意气凌云的说道。

    “好,年轻人就该如此,当浮一大白!”不知道陈启真正目的刘于海,觉得眼前的年轻人和自己年轻时是多么的相似,刚正不阿。如今,自己年纪大了,当年的锐气已经消减大半。基于此,刘于海决定交下这个朋友。

    “老弟陪你!”

    或许刘于海是遇到了知己,一个劲的和陈启饮酒。桌上的酒喝完了,又叫小二上了些,直到刘于海喝醉,趴在桌上,才歇停下来。

    看着趴在桌子上的刘于海,陈启有些好笑,经常喝酒的人,居然喝不过他这个堪堪成年,且不到二十的年轻人。

    付了酒饭钱,陈启背着刘于海下了楼,出了酒馆,要把刘于海送回家。看了一眼喧嚣的北沿街,陈启傻眼了,刘于海的家在哪里?

第10章 刘于海回访() 
站在飘香居门口,陈启腾出一只手,拍了拍刘于海的脸,试着问刘于海的家,

    “喂,喂,刘于海的家在哪里?”

    “唔,干,干什么,刘于海家在,在,在东石巷!”刘于海带着酒意,迷迷糊糊的答了一句。

    得了,原来这个刘于海跟自己还是邻居。自己也在东石巷,只不过是在东石巷的西边,不知道刘于海家在哪边?陈启刚在新居住了几天,都没出去查看过,自然是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有哪些。

    背着刘于海一路往回走,把陈启累成狗,要是之前雇一辆马车,哪里会受这些累?眼看前方就是东石巷,陈启也顾不得雇车,直接背着刘于海继续一步一步往前走。在陈启背上的刘于海,此时还在睡梦中还打着呼噜,相信一颠一颠的,肯定很适合睡觉。

    背着刘于海边走边寻找,路过自己家,差不多到了东石巷东边末尾,陈启才看到一间门前挂着刘府牌匾的宅子。

    “咚咚咚!”陈启上前叩门,将刘于海放下来,让他靠在门框上,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等着宅子里的人来开门。

    不久,门打开了,一个中年模样的仆人朝外看了看,只见一个年轻人坐在府门前,还有一个人低着头靠在门框上。

    “请问是小哥叩门吗?”

    “是的,这是刘于海刘大人的家吗?”陈启站起来说道,虽然写着刘府,到底是不是刘于海的家,陈启不能确定,谁知道刘于海在醉酒的时候报的地址是不是正确的?

    “是的,只是我家老爷不在家,小哥还是下次再来吧!”小厮见此人是找自己老爷的,留了点小心思,直接说刘于海不在家,便想关门。

    “在不在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刘于海的家。你快找几个人,将你家老爷抬进去。”陈启指了指靠再门框上还在打呼噜的刘于海说道。

    小厮主动走到刘于海面前,仔细的看了看,原来此人是自家老爷,还闻道一股酒气。这才明白,原来是这个小哥将自家老爷送回家,亏得自己还想回绝,没想到自家老爷就和这小哥在一起。

    “多谢小哥,还请劳烦照看一下我家老爷,我进去叫夫人。”小厮放聪明了,能带着酒醉的老爷回家肯定不是什么普通人,自己应付不来,只有自己夫人才能应付。

    “好说,好说!”

    一会儿,刚才那个小厮带着一个正装女子,还有几个穿着一样的仆人从宅子内走出来。

    “想必这位是我家老爷的同僚吧,不知该怎么称呼?”刘夫人让仆人将刘于海扶进府宅,同时向陈启打着招呼。

    “在下陈启,中午与刘老哥偶遇,一起喝了几杯,只是没想到刘老哥酒量不佳,还请刘嫂子见谅。”陈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刘夫人听得此人和自己的夫君一同喝酒,心中很是好奇,想平时,刘于海是谁请的酒也不喝,居然会和这个陈启喝酒,并且喝醉了,还叫着“老哥”,这两人关系应该不错,刘夫人心中有了计较,决定好好招待陈启。

    “原来是陈大人,多谢陈大人将我夫君送回来,还请进来喝杯茶水。”刘夫人作出邀请的姿势。

    “不用了,我也住在东石巷,只不过在西边。刘老哥醉酒,嫂子肯定要照顾,我就不打扰了,等以后空闲了,再过来叨唠。”陈启回了一礼,作势要走。

    “陈大人说的有道理,那妾身就怠慢了,陈大人路上小心。”刘夫人见陈启去意以绝,便不再多留,况且他说的也不错。

    从刘于海家回来,陈启也躺在床上,沉沉的睡了一觉。在酒馆,陈启喝的也不少,虽然没有醉,但还是有些上头,经过一番折腾,酒精便全部涌上脑袋,便躺在床上睡下。

    下午,日照已经西斜。

    陈启在睡梦中听得一阵敲门声,遂从床上爬起来,揉了揉眼,朝大门走去。

    “谁啊?”陈启带着朦胧的睡意,打开大门。

    “客官,你要的牌匾已经制作成功,已经给您送了过来,现在装上吗?”原来是上午陈启的木匠,将牌匾制作完成,前来送货。

    “装上吧!”陈启应了一声,便将大门交给了这个工匠和他带来的人。

    陈启的睡意也消失了,决定好好的将家布置一番,至少先把厨房给整出来,难道每天饭点的时候去饭店?

    回想一下这个宅子的格局,前边是大院,左右是东西厢房,中间是正厅,后面一个后院,然后是后厢房,后厢房一般是主人家居住的地方。那就在西厢房找一间屋子做厨房,剩下的房间做下人的住处,和其他的住房。东厢房就当做客房,接待来家里的客人或者是以后寄居之人的房间,陈启愉快的决定了。

    走到西厢房,一间一间的查看,一共五间空房,正好,中间这个就作为厨房。

    陈启为难了,空房里什么都没有,连一个石灶都没有,那怎么布置?

    正在为难之际,陈启听到了那个工匠的叫声,陈启有了主意。

    来到门外,看着挂在门上的朱红金字牌匾,陈启很满意。

    “你可否在帮我做点事,我给你们加点银子。”陈启觉得这个工匠算是一个老实人,厨房用的什么石灶,柜子,架子这些东西,可以让他帮自己去办。

    “行,客官还有什么吩咐?”工匠思考了一下,觉得可以,马上就答应了。

    “我家的厨房还没有布置妥善,石灶,架子,柜子什么的都没有,不知道可否帮我置办一套?”

    “客官,这一套可是要不少银子啊,而且要临时制作,恐怕不是一时半伙就能完成,别人一般都是提前订做。”工匠有些为难的说道。

    “时间不是问题,先将石灶做好,菜架子这些东西,慢慢做,做好了给我送来就行。”看工匠的口气是答应了,陈启就怕对方不答应,那自己置办肯定是麻烦无比。

    “搭建石灶只要有石料今天就可以完成,在南城就有卖石料的。”工匠说到这便停了下来,不言而喻,是要向陈启讨要置办的银钱。

    工匠的意思陈启哪能不明白,需要石料,自然是要购买,出钱是肯定的。

    “这是一百两银子,不知是否足够置办石灶和木架子,还有各位的工钱?”陈启从怀中掏了两锭五十两的银元宝交给工匠。

    “够了够了,其中还有多余的。”工匠看到两锭银元宝,眼睛都闪着精光。

    “好,等下购买石料回来的时候,帮我带一份饭食回来,剩下的就当我赏你们了。”陈启很阔气的说道。

    “多谢客官,多谢客官!”工匠拽着两锭银元宝高高兴兴的走了。

    见厨房的事情已经解决,剩下的就是家里的其他东西,比如被褥,衣服,除了一个房间有之外,其他的厢房都没有,有的只是从山上的土坡中带回的旧件旧衣服。

    又将整个宅子的房间看了一遍,陈启无语了,除了正厅有几个茶壶茶杯,一些茶叶,在后院有一个能睡的厢房,基本上是一个空的宅子,不知道以前伦智在这里歇脚是怎么歇的?

    “唉!弄一个新家真是麻烦!”

    就在陈启感到为难,不知道该从哪些东西着手置办的时候,又有人叫门了。

    “陈老弟,陈老弟!”

    是刘于海的声音,陈启就好奇了,刘于海醉酒,怎么这么快就醒了?

    从后院急忙走了出来,打开大门。

    “原来是刘老哥,怎么有空来小弟这里,哦,还有嫂子也来了,快进来,快进来。”陈启在前边引路,带着刘于海和他夫人向正厅走去。

    穿过前院,来到正厅,刘于海和刘夫人脸上都是一阵怪异,怎么锅碗瓢盆放在前院,而不是放在厨房。

    “让刘老哥和嫂子见笑了,这栋宅子前些天才归老弟,所以什么东西都还没有置办,丫环仆人还没有招。也没有热水,现在只能用白开水招待了。”陈启有些尴尬的说道。

    “哈哈哈!我就说老弟家的布置怎么这么怪异!”听了陈启的解释,刘于海哈哈大笑。

    “夫人,我们不是来答谢陈老弟吗?要不我们帮他将这些东西置办好?”刘于海向自己夫人说道,难得有一个看得上眼的人,帮点小忙拉近些关系也不错。

    “就依老爷的。陈大人叫妾身一句嫂子,嫂子也客气了,也叫陈大人一句弟弟。不知弟弟想怎么置办,妾身好安排人手。”刘夫人笑着说道。

    “那陈启就多谢老哥和嫂子了!后院一共六间厢房,前院西厢房有五间,一间做厨房,我已经让人采办了厨房的一应用具,其他四间做仆役的住房,东厢房也是五间,做客房。中间有一个大厅,两间偏厅,需要买些什么,嫂子拿主意吧。”陈启将家里的格局详细的说了一番。

    “妾身知道了,明天便给弟弟把东西送来,仆人就需要弟弟自己招收了!”刘夫人微笑道。

    “老弟,我和你嫂子便先回去了,等你将宅子布置好,再来打扰!”说完,刘于海和刘夫人便起身往外走去。

    “等等,刘老哥和嫂子第一次来,本该吃了饭再走,可是老弟这不方便,只能怠慢老哥和嫂子了,这是二十两金元宝,劳烦嫂子了。”陈启说着一些客气话,拿出一个元宝交给刘夫人。

    “老弟,看你客气了,不就是一些家用之物,还用给哥哥银钱,太见外了。”刘于海连忙将陈启的金子推回去。

    “刘老哥,如果是几十上百两的事情,小弟也不会如此,可是这个一批物品置办下来,没个几千两是做不成的。老哥素来清廉,几千两可不是小事情,还请老哥收下,不然,这些东西还是老弟自己来。”陈启脸色一沉,又把金子递了出去。

    “老爷,弟弟他这是为你着想,要不你就收下吧!”刘夫人是知道这一套东西置办下来银钱绝对少不了,虽然自己夫君是一品大员,俸禄不少,一年差不多两万两白银,但是这一批钱用出去,定会影响府中的财政。

    “老哥,还是收着吧!”陈启将金子直接放在刘夫人的手上。

    刘于海也知道这批钱用出去后自己可能吃不消,陈启的意思也明白,只是收了陈启的银钱,有些不好意思,便率先走在前面。

    傍晚,工匠将石料运道陈府,在预定的厨房中,给陈启搭好了石灶,然后把前院的锅碗瓢盆搬了进去。

    看着方方正正的石灶,还有即将置办的家中用具,再买一些仆人,一个家算是完善了。

第11章 奴隶窑() 
翌日,陈启下朝回家,便看到长长的马车队伍排在自己的家门口,没想到刘于海的老婆办事效率这么高,一个上午不到就将东西都置办妥当。

    “陈大人,我是刘府的管家刘全,我家夫人命我等将物品置办齐全,这些家用之物该怎么安置,还请大人示下。”刘全见一个年轻人穿着官府走到陈府的门口,便知道这人就是陈启,于是迎上前,对着陈启说道。

    刘全?陈启呵呵了,居然还有这名字。

    “这么快便把物品买齐了,刘管家真是利索,把东西全部放到西厢房吧。”陈启吩咐一声,便不再关注,一个管家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话说自己也要找个管家,那这个管家该怎么找呢?用男的还是有用女的,好像在认知中从来没有见过女管家。可是找个不知根不知底的男管家,这好吗?陈启在正厅喝着白开水,想着找管家的事情。

    半晌,刘全将东西全部搬进了西厢房,带着人找到陈启禀报。

    “陈大人,东西已经全部放置妥当,这是用剩下的五千六百两银子,请问大人还有吩咐吗?”刘全将兑换成银票的银子放在陈启左手边的茶桌上,然后恭敬的说道。

    “嗯,没事了,你们回去告诉你家老爷,就说小弟多谢了。这一百两银子,赏你们了。”陈启拿起桌上的一百两银票,对着刘全说道。刚才在外面看到刘全带了十多个下人,他们帮自己办事,赏点钱也是应该的,一百两分给这些人,每人也分不了几两银子,权当一番心意。还有,在文朝可以没有铜板的说法,只有银子,金子,最小的散钱就是一钱银子。

    “多谢大人!大人的话,我会转告我家老爷。”

    刘全答谢一声,便带着刘府的仆人返回刘府。

    陈启看着桌上的银票,起了些心思,自己是不是该换点银票,总是拿着现金,而一百两银子就是十斤,是不是太重?

    换了衣服,带了二十两金子,还有桌上的银票,陈启出门了,去钱庄把钱找散,顺便去南城看看,丫环,还要找个管家,肚子的问题也要解决,总不能自己做饭吧。

    在北城找了钱庄,将金子换成银票。二十两金子就是两万两银子,换了十张千两的,二十五张百两的,一百张五十两的,一百张十两的。

    不光是银票,现金,陈启也换了些,五十个十两的银元宝,一百个五两的元宝,五百个一两的银珠子。

    看着一叠厚厚的银票,还有三箱子的现金银子,陈启犯傻了,难道带着这些去吃饭,去买丫环?这是要回去一趟的节奏啊!

    “掌柜的,能否帮在下找辆马车?”陈启对着钱庄的掌柜说道。

    “客官放心,我们钱庄有专门送人的马车还有护卫,只要一两银子,非常廉价。”掌柜就知道,此人单独来没有带下人和驾马车,肯定有这样的需求,正好钱庄就有这样的服务。

    “那再好不过!”

    陈启坐着马车,带着换好一大堆钱回了陈府。

    将银钱放好,估摸了一下将要花的银钱,陈启又出门了,看着东石巷的道路,陈启有些无语,自己怎么这么蠢,让钱庄的人等自己一会,那就不用走路了。

    出了门朝着南城走去,顺便在那里吃饭,再去买人吧!

    在路上,陈启边走边想着,早朝的时候,他看到朝臣不是坐车,就是坐轿,甚至还有些是骑马的,只有自己傻乎乎的走路,一定要弄辆马车。

    边走边寻思,根本不知道走了多久,陈启便到了南城,随便找了家馆子,吃了点东西,陈启打听买卖丫环的地方原来叫奴隶窑,怪不得刘于海和刘夫人说买丫环的时候有些隐晦,估计是这个地方不是很正经。

    找到奴隶窑,陈启这才知道为什么刘于海为什么要隐晦的说了,一个个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