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改了。黄巾的人他们的目的没变,但其中有一人竟然就是龚都。而袁术的人改口说是张勋奉了袁术之命,才派他们出来打探我们的行踪,似乎有偷袭我们的计划。”

“哼!袁公路真是异想天开。”张辽哼了一声,不屑的说。

“将军,若袁术派出小股士兵偷袭,也不是不可能的。”张新说。

张辽听张新如此说,就知道这群家伙又手痒了。他们巴不得袁术派人来送死,也好让他们在这段“旅途”中别那么寂寞。

“行了,你心里想什么我一清二楚,可我不想在途中多事,早点办完事情,早点回家过年。”张辽可不想和袁术的士兵发生什么纠缠。一方面是他真的想陪妻儿、老母在家中过年,二来他不想让山地步兵的真实战力提前暴露在南方诸侯的面前。

“走,去见见那个龚都。”张辽转身想关押俘虏的地方走去,张新连忙跟上。

在关押俘虏的帐篷中,张辽见到了龚都和他的部下。他们一共四人,除了龚都外,其余三人的形象及其符合张辽印象中难民的形象。而龚都估计因为是他们的首领,所以状态比他们要好。

“龚都,现在你也应该知道我们的身份了,有什么想法?”张辽问道。

“还能有什么想法。你们要杀就杀,何必多言。”龚都声音不大,情绪十分的平静。

这让张辽甚至觉得这家伙是不是有了寻死的念头。“龚都,似乎你已经看破生死了嘛。似乎你们的大贤良师对你的影响很大哦。”

张辽的话让龚都身体一震,但很快就回复了。

张辽是谁,他是个有着作弊器的人,他当然知道龚都在历史上投靠了刘备,绝对不是什么黄巾的死忠者。他们这批黄巾也曾一度占据汝南,只是在吕布的绝对武力下才退出了城池。而他们的人数虽然经过了吕布的围剿,但算上老弱妇孺也应该不下数万人。现在修缮雒阳的工作已经展开,但是雒阳附近却是荒无人烟,让于禁和臧霸也很头疼。张辽这时候也是在打这数万人的注意。

张辽慢条斯理的说道:“龚都,从你们黄巾起事到现在,这么多年下来了,相信你也不会死死抓着张角的理念不放。如今你们隐遁深山,缺衣缺粮。纵使你们再怎么努力,寒冬总会让你们的亲人无辜的死去……”

“我知道,可我有什么办法。还不是你们这些人让我们只能藏在山中,让我们缺衣少粮,我,我……”张辽的话让龚都爆发了起来,说到最后,话音中都带上了呜咽。

“呵呵,龚都,那你们为什么不出山呢?”

“出山?出山让你们杀嘛?”

“你知不知道在我们曹军中有很多士兵原来都曾和你一样是黄巾,而且我军还在青州收编了数十万黄巾。现在他们的生活比你们可好多了。”

“你是说……”龚都听出了张辽话中的意思。

“对。给你们一条路。你回去召集全部手下,向颍川的舞阳城进发。我会给你一封书信,是写给舞阳守将的。在那里你们可以得到粮食和衣物,然后他会安排你们转道去雒阳,现在雒阳地广人稀,我主曹公正在招揽流民,修缮旧都,你们去了可以获得自己的土地,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如何?”张辽看着龚都说。

龚都猛地站了起来,朝着张辽就跪下了,哽咽道:“多谢张将军大恩!”

第151章

在安排了龚都的事情之后,张辽还暗中派出了一队山地步兵暗中监视,若龚都按照张辽的指示执行,他们将会想平舆和舞阳送去龚都他们的确切驻地,让正规军剿灭他们。这也是张辽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对于袁术的探子,张辽则让张新他们将其“人道主义毁灭”后就传令全军行动。虽然许褚的伤势影响了全军的速度,不过张辽也有应对之法。在遇到河流和难走的地段,张辽直接就让士兵轮流将马车抬起。也幸亏这些士兵都是曹军中的精锐,到不至于因为这样而影响体力。

对于如何渡过长江,赶到正在豫章郡的孙策处,张辽和郭嘉商量过路程。因为袁术和刘表都和孙策有仇,他们当然不愿意看到孙策获得朝廷的正式封赏,一定会暗中下绊子。张辽决定从荆州的江夏郡和扬州的庐江郡中间插过去,虽然江夏的黄祖更是因为孙坚之死而和孙策仇深似海,但那里正好是大别山区,人烟稀少,便于他们隐蔽行动。这也是张辽不带过多的骑兵的原因之一。

由于有了陈到这个本地人在队伍中,曹军的行程根本就没有多兜圈子,在汝南的朗陵做过最后一次补给后,曹军就加快了速度进入了荆州。五百人的队伍目标并不大,再加上这时候许褚的伤势已经基本好得差不多了,整支队伍没有了马车的拖累,速度就更快了。

进入了荆州江夏郡境内,曹军从平春和鄳县之间宽阔的空当之中穿过,从大别山北麓直接就进入了大别山中。

大别山是长江以北的重要山脉,西起桐柏山,沿东南走向经荆州江夏东部,绵延至扬州庐江郡西部,全长两千八百余里,峰峦叠嶂,怪石嶙峋,峡谷迭生,瀑布凌山,险峻秀美。

张辽带着士兵们进入山区后,就似乎进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那莽莽苍苍的丛林,崎岖蜿转的山野小路,完全不像张辽在并州和草原的时候那种抬头就能望见的陡峭的大山。透过树木枝叶的缝隙射入的阳光照在大别山那黑色的山岩岩层上,可以分辨出那些发暗的角落,滋长着褐色的灌木。即使如今已是初冬,但大别山的植被依然茂盛,很少有裸露的岩石和泥土。植物的气味充塞在树丛之间,散发着潮湿而甜腥的气味。当张辽站在一面长满松树的山坡上时,只见群山环绕,一片郁郁葱葱,让人感到这根本就不是冬天。只有在耳边传来松涛的鸣唱以及身上的阵阵寒意时,才会发现这时有北风对松林前来造访。

“张将军,怎么不走了?”许褚见到张辽停下脚步后疑惑的问道。

“多美丽的景色啊!虽然已进入冬季,可大山却挡住了寒风,让这山里的树木依然翠绿。”张辽带着微笑,眯着双眼,略带深情的说到。

“啊?呵呵,美不美的褚看不出来,这是你们有学问的人才懂得,我就知道这山里野物众多,根本就不担心食物不足。难怪将军你只是在朗陵补给后就直接进山,一开始褚还担心呢。”许褚也笑道。

“你……真煞风景!”张辽没想到许褚会如此说,不由得直摇头。可他想想许褚那糟糕的学问,也只能怪自己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了”。

“是啊,是啊。将军,这山里的动物真的很多,还有不少野果子,就是山路不好走,幸好咱们的马匹不多,否则真要出事的。”张新这时也插进来说。

张辽这时候真想揍他一顿,就在他想附庸风雅的时候,先是许褚给他泼冷水,接着张新这小子又来捣蛋,让张辽直感到后悔要在这种场合酝酿感情。

“得。不跟你们两个废话了,走人。”张辽转身就走,让许褚和张新面面相觑。

入夜前,曹军在一个被风的山谷扎营休息,晚餐就是白天在行军途中打到的野鸡、野兔这些猎物,因为有许褚的存在,路上遇到的二大七小一窝野猪也成为了曹军士兵的晚餐。还有张新他们从山间的小溪中捕到的鱼加上山中遍地可见的蘑菇熬成的鲜汤,让张辽他们大快朵颐。虽然只有清冽甜美的山泉而没有美酒,但大家也没有怨言,毕竟在行军途中,能有如此的食物已经是一种享受了。

张辽没有和许褚、张新这些有军官身份的人坐在一起享用美味,反而左手拎着一个水袋,右手抓着一大块烤猪肉,钻到了士兵堆里,和他们一起大口喝汤,大块吃肉,嘴里还连爆粗口,谈论着所有的男人都感兴趣的话题。

就在张辽兴致高昂的时候,他在一次回身时突然看见了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烤火的陈到,很明显他还没有融入现在这个集体中。张辽决定去和他聊聊,毕竟那是一个在历史上身处高位的将军,虽然现在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

“叔至,为何一个人坐在这里?”张辽走到陈到身边坐下后说。

“将军……”陈到扭头一看是张辽,就想站起来,结果却被张辽一把拉住。

“坐下说话。现在时休息时间,我也不像那种时时事事都死拽着规矩不放的死板家伙。”张辽将陈到摁住后笑道。

“是不是不习惯?”张辽问陈到。

对于陈到,张辽还是相当重视的,不管是出于对高顺的托付还是自己的记忆,陈到这样一个有能力,却暂时地位不高、名声不显的人绝对是张辽值得投资的对象。虽然这么说会显得有些功利,但现实就是如此。像张辽这样的上位者,已经不会过于感情用事了,他们关注的都是有潜力的人才,而不是废物。而在这方面,张辽比起其他人更加有优势。

“还行。”陈到面对着张辽,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只是一个士兵,而张辽却已经是名声显赫的将军了。

“呵呵,用不着如此紧张。咱们就在这儿聊聊如何?”

“听将军的吩咐。”陈到在张辽的安抚下虽然不紧张了,但还是有些拘束。

“呵呵,你也看到了,我刚才在士兵中也和他们一起玩闹,他们这时也并不和我讲身份、地位,都是同龄人,又是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生分了可不是好事。”

“嗯……到曾听高将军说过将军的事情,对将军的战绩也……也很是佩服的,今日看到将军与士兵的关系,嗯,将军深得飞将军的治兵之道。”陈到有些犹豫的说,不过说着说着也就顺溜了。

“飞将军李广吗?”张辽笑道:“我在闲时对士兵却和李广将军相似,不过战时我还是遵循程不识将军的治军之道。要知道,对士兵的放任,会让军队缺少必要的警戒,也会让士兵战斗力下降,这不但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士兵、对百姓的不负责任。李广将军百战都未能封侯,这未必没有这方面的原因。现在的人大都同情李广将军,但这完全是因为司马公的那部《太史公书》中对李广将军推崇所致。司马公的这部书确实秉承了他‘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治学思想,但就李广将军和卫青将军而言,司马公还是人为的将自己的情感加入。这可以从卫将军的一场轻骑突袭三千里的胜仗就只用几句俘敌多少,擒获多少来描述,却对李广将军的败仗用华丽辞藻堆砌就能证明司马公的立场不公正。所以啊,治军勿学飞将军才是正理。”张辽说。(大郎并没有诋毁李广将军的意思,但对司马迁贬卫霍而扬李广的做法不甚认同,更对李广将军的治军颇有微词。而且作为和李广将军同时代的韩安国,也在落魄时遇到过被小人羞辱的事,但他们二人在复起后不同的处事方法,也能看出二人的高下。李广一生不能封侯,这也是原因之一。)

“啊?”陈到没想都张辽会如此说,而且言语中对数百年前的名将李广颇有微词,但细听之后,也确实很有道理。虽然这让他一时接受的有些困难,但他还是将张辽的话暗暗地记了下来。

“叔至,能得到高大哥的称赞就说明你个人的潜力毋庸置疑,要知道,高大哥自行伍出身而身居将军之位,经历之丰富非常人能想。而且他为人谨慎,从不轻易夸人,但能得到他称道的人,如今无一不是身居高位。比如我,还有成廉和曹性等人。所以,我很看好你的未来,但是你也必须表现出那种实力。明白吗?”

“明白。将军。”

“好啦。那咱们就聊聊吧。”

张辽在说话时始终对陈到保持着笑容,或许这让陈到感到了轻松,于是他和张辽说起了他的事情。

这时候张辽也知道了陈到的往事。他家原本也是官宦家庭,虽不是世家,也在当地有些威望。少时的陈到在父亲二大教导下习文练武,若不出意外,将来也必能为官一方。但黄巾动乱让他家破人亡,梦想破灭。失去了家庭和亲人的陈到一面继续练武,一面想着向黄巾复仇。但他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弱,而汝南的豪强也不会为他而和黄巾开战,所以他直到吕布军进入汝南才投入军中,以其能借此报仇。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高顺在剿匪的过程中发现了他的才能,正准备提拔他。可这时他却因为在街上救人而得罪了魏续,只能备高顺暗中送到张辽这里。而他的沉默还有张辽善待黄巾的原因,这让张辽哭笑不得。不过张辽也有办法,他将主谋、胁从的理论和保持汉人实力、以防胡人侵袭的理念对着陈到一通忽悠,也让陈到暂时认同了张辽的做法,这也是因为陈到本人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不是那种残民为乐的人。

能忽悠还真是一件好事情啊!向本山大叔致敬!张辽心中暗想。

第152章

大别山区直到后世的二十世纪都没能完全将交通修到山中,更别说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末了,人迹罕至的山中就连山民踩出来的小道都没有。幸好张辽手中有新制作出来的小型指南针,那三百山地步兵中也有经验丰富的猎手和游侠,曹军到不担心会在山中迷失方向。而曹军的速度也不慢,一来队伍名为使节,却实际上全都是精锐的战士;二来又没有太多的累赘和敌人,整个曹军在山区行动自如,倒是对不同的地势进行了作战演练。

就这样,曹军速度不减的向着南方前进,就是偶尔出山也根本不打扰当地的官府。在靠近江夏郡治所西陵城时,也是绕城而过,除了让士兵化妆入城采购一些必要的东西外,根本就没有和江夏守军照过面。虽然荆州牧刘表是汉室宗亲,但江夏郡还是黄家的势力范围,否则刘表又怎会让黄祖这个废物坐在江夏太守这个位置上。

过了西陵,曹军方向一转,朝着东南方的蕲春城进发。要到豫章,就必须渡过长江,而能够快速渡过五百人的渡口只有蕲春和对岸的下雉才有。而从下雉向东不过六、七十里地,就到了豫章郡的柴桑城。

张辽选择了从下雉北岸过江,他没有寻找到足够的船只,但他的士兵却全都是会水的汉子。那三百山地步兵就不用说了,张辽挑选他们的时候就以水性作为先决条件。剩下张辽的亲兵和一百禁军也在以前的训练中被张辽扔到黄河中,还有曹操治下的东平湖、大野泽、南阳湖、独山湖和微山湖也又曹军士兵训练的身影。所以,曹军中除了极个别的旱鸭子外,水性是新兵训练的必修科目。

过了长江,张辽就让全军明着打出了旗号,中军更是亮明仪仗,天子禁军的鲜亮衣甲更是引人注目。张辽也手持天子符节在全军前方,带着士兵向下雉前进,他要让这个黄祖的长江要塞出点血。

天子仪仗的到来让下雉守将十分震惊,他能被安排在这个紧要的地方,本身就说明他是黄祖的亲信,但这不代表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出兵对付汉天子的使节,而且他手下不过五千守军,虽然人数占据了绝对优势,但这批护送使者的士兵一看就不好对付,他又如何敢造次。而张辽偏偏选择的又是大白天出现,皇家的仪仗让整个下雉城的百姓都看了个清楚,这也让下雉守将不敢轻举妄动。

这个时侯也不能过江去想黄祖请示,下雉守将只能一面心中诅咒张辽,一面捏着鼻子满足张辽的要求。

好在张辽也没有难为他,只是让他准备了不少食物和酒水,然后张辽命令所有的士兵将铠甲重新整理一新,就带着从下雉敲出来的补给向产桑而去。在全军出发之前,张辽还派出了十人的前导,为的是给孙策一点准备的时间,为此,还让下雉守将出了十匹军马。

“将……将军,东西都准备好了。下面……”下雉守将对张辽喏喏的说。

“好了,没什么需要的了。至于你这次对我们的帮助,我会在回去后上奏朝廷和陛下的。”张辽说。这是他在开空头支票,但若是能借此收买控制长江中游的一个守将,他也不会介意的。

下雉守将听到张辽的话,心中暗嘘一口长气,心中暗道:这次是被这位张辽将军逼得不得不答应的,若是能有时间准备,一定不会如此的。可是,连他自己都没有发觉,他对张辽的称呼已经是张辽将军了。

张辽不会在下雉待得太久,毕竟黄祖是绝对不想看到孙策得到朝廷的承认的,即使不会当众对付他们,谁知道他会不会在野外下手,所以不能给江夏军又任何的反应时间。

下雉到柴桑不远,曹军又都是精锐,半天的功夫就看到了柴桑的城墙,而这时柴桑的守军也得到通报后派出了迎接的队伍。

“末将徐盛见过张将军。”柴桑的孙策军将领在马背上向张辽抱拳行礼道。

徐盛,又是一个历史上的名人。张辽想到。

“原来是徐将军。”张辽向徐盛点点头,拱了拱手道。

“不敢,不敢。末将不过是我家将军暂时任命的柴桑长,当不得将军之名。末将表字文向,张将军如此称呼就是。”徐盛连连摆手。

张辽一看,对徐盛的好感立时提升,他是知道徐盛未来不但官居将军之职,更是被孙权封侯的江东忠臣,而如今虽然地位不高,但为人如此谨慎,难怪将来能身居高位。

张辽呵呵笑道:“文向过谦了。如今不是将军,可将来未必不能当将军。我几年前可也不是将军啊。”

张辽的话让徐盛心中感激,没有一个从军的人不是以将军为自己的目标的,虽然他也得到了孙策的重用,但张辽能如此看好他也让他兴奋,毕竟张辽已经是个名声赫赫的将军了。

“多谢张将军吉言,盛不胜感激。”徐盛有些微微激动。

还显得有些嫩啊!张辽看到徐盛的样子,心中思量。不过他可没有挖孙策墙角的念头,虽然徐盛是琅琊莒县人,但他可是全家都搬到了江东,乡情是打动不了他的。

“张将军,请带着这些兄弟们入城休息吧。我家孙将军前段时日回了丹阳,盛已经派人快马去报,还请张将军在柴桑稍待几日。”徐盛说。

张辽一听微微皱眉,心中对孙策直嘀咕:这孙策也是的,已经打下了豫章,不在这里稳定局势,跑回丹阳干什么?难道是刘备不安分了?早知道我就不从汝南过来了,直接从徐州过江不是更好?

张辽想问问徐盛,不过转念一想徐盛这种稳重的人也不会对他多说什么,干脆也不想了。但他不想在柴桑等着孙策,因为他还想着回家过年呢。

“文向,既然令主不在豫章,那就烦劳文向派人领个路,陪我们直接去丹阳就是。”张辽说。

“啊?”徐盛没想到张辽会如此说,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