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进听了张辽的话不解的问道:“就算我军现在不攻,可毕竟还驻军在侧,他们又怎会自生内乱?”

“文谦,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为了他们各自的欲望,徐州的内乱是不可避免的了。”张辽意味深长的说道,他也想起了曹操这里有人给他造的流言。

这时,张府的门外陆陆续续开始有客人登门,张辽等三人一面迎客回礼,一面让在一边侍候的家丁前来将客人带往府内。

随后而至的贺客源源不断而来,光是送上的贺礼就让张辽三人应接不暇,此时多亏了郭嘉及时赶来帮忙,才让他们不至于手忙脚乱。

“怎么样?少了我郭嘉,你们就不行了吧?”郭嘉一边帮忙一边挪揄道。

张辽他们并不接腔,由李典反问道:“怎么?奉孝舍得从花丛中出来啦?”

“呃?”郭嘉一愣,接着立时说道:“什么花丛,我那是告诉这些侍女该如何装饰文远的花厅才能表现张、曹两家的内涵和体现今日的喜庆气氛。”

“别狡辩了!你号称浪子,流连花丛是常事,咱们又不会向你媳妇告密。”乐进毫不客气的揭穿了郭嘉的遮羞布。

张辽在一旁就这么看着,并没有介入他们的口水战中,这不过是三人之间的相互调侃罢了,根本就不伤感情,反倒是让张辽回想起了他“前世”读书时的同学之间的情谊。

这一夜,灯火烛影之间人们觥筹交错,豪饮美酒,共吟诗赋。张府中热闹非凡,欢声震天,直至太白星初升,黎明将至时方才将歇。

第73章

张辽婚后第四天,他一大早起床后恢复了每日的锻炼,在陪着妻子曹清吃完早饭后就提着一坛子酒向赵云的住所走去。

张辽昨天陪着妻子“回门”,又是被曹洪他们一通灌酒,当时没有人帮张辽挡酒了,逼得张辽拿出了真功夫,一举将曹洪、曹仁两人放翻,还顺带着把曹操、曹纯和夏侯兄弟俩喝了个找不到东南西北。最后还是曹清和丁、卞二位夫人出马才将已经喝高了的几人分开。但这时的酒的度数实在太低,而且还是纯粮食酒,根本不上头,张辽虽然是喝醉了回家,只一晚上就回复了正常。

“赵云近期情况如何?”张辽向守在屋外的士兵询问赵云这段时间的情况。

“回禀将军,那人最近心态平和,没有任何异常情绪。”一个军候打扮的士兵回答。

“哦!不错。看来有戏。”张辽听了很高兴,看来赵云很快就可以成为同僚了。“行,我先进去了,你们接着守在这里。”说完张辽就要往里面走。

这时那个军候叫住了张辽,“将军!”

“什么事啊?李奇。”张辽停下了脚步。

那个军候,就是张辽叫他李奇的人说道:“将军,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军营?”

这个李奇就是之前在东莞城被张辽看中的那个斥候伍长,在剡城和濮阳他数次向大军提供了准确而细致的情报后已经被提升为军候,因为张辽需要一个观察细致的人来看守赵云,就将他从斥候队调了出来,暂时当个“牢头”,主要任务就是为张辽密切关注赵云的情绪变化。但是几个月下来他远离了军营和战友,开始有些不习惯了。

张辽转过身来,对李奇说道:“我说李奇啊,你是不是待得不耐烦啦?想要上战场啊?”

“是啊!是啊!就是很想上战场。”李奇忙不迭的称是。

张辽理解这些习惯了战场的老兵的心态,点点头说:“行,你小子跟我老实,那我也给你交个底。你也看到了,我在这赵云的身上可是下足了功夫,如今这赵云估计很快就能成为我军的将领了,你小子在这儿当守卫也没多少日子了,等事情结束,我就再给你升一级。”在张辽眼中,能得到赵云,这功劳绝对不比战场上探明敌军实情要差,尤其是李奇每天向他回报的赵云的情况时还附上了他自己的判断分析,让张辽对赵云的心理变化一清二楚,也能对症下药的劝说赵云,给李奇官升一级绝对是应该的。

李奇却没有想到当了几个月的“牢头”还能官升一级,虽然他清楚自己所看着的人得到了将军甚至是主公曹操的重视,可还是没料到自己能凭借看守而建功。

“将军,你说的是真的?”李奇惊讶的说道。

“废话!我还能骗你?”张辽伸出手轻轻的在李奇头上拍了一巴掌,“好了,你给我守好了,我先进去了。”说完张辽就进了屋子。

李奇虽然挨了打,但张辽并没有用力,他也知道张辽对自己看重的人方才会有如此紧密的表示,再加上张辽给他的升职保证,一时间他“嘿嘿”的一个劲儿傻笑起来。

张辽走进赵云的房间时赵云正捧着一卷竹简在看书,张辽进门后就大声的问道:“子龙,今天好兴致啊!”一边说一边走到赵云对面坐下,然后将酒坛子放在他们两中间的案几上。

赵云听到声音后将头抬起,在看到是张辽后他并没有站起身来,只是将手中的竹简放到了案几上,对着在他对面坐下的张辽说:“听说张将军近日大婚,赵云这里向你道喜了。”说着将双手向张辽拱了拱。

“哈哈哈!多谢子龙。同喜同喜啊!”张辽哈哈大笑道,非常符合一个新婚男人的心态。

“只是赵云对张将军新婚之时不陪着娇妻,却反而到赵云这里来颇为不解啊?”赵云颇有意味的看着张辽说道。

“有什么不解的?无非就是我结婚了,大家都去喝酒,你子龙兄却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到场,今日我就带了好酒亲自上门请你喝酒……”

“哦……”

“当然啦……还有就是想看看子龙兄对上次我的建议考虑的如何了?”

“是关于让我为曹公效力一事?”赵云问道。

张辽拿出两个酒杯,掀开酒坛的封口,倒了两杯酒后说道:“正是。如今我军不但完全掌控了兖州,还占领了半个徐州。地盘的扩大带来的就是军队的扩大,然后这将领就显得缺乏了,所以我即使是新婚燕尔也不得不为这事情操心啊。故而才有张某今日之行。”

说着,张辽将一杯酒推到赵云面前,“子龙,来尝尝,这是我从我老丈人家搞到的好酒。”

赵云结果酒杯并没有急着喝,倒是举着酒杯在空中不住的把玩,“张将军,赵云不知将军为何会如此看重,但……谢谢!”说完,一仰脖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子龙,张辽看重的不是赵云,而是一个敢于和侵略我大汉疆土、伤害我大汉百姓的胡人战斗的有原则的英雄。何况还是一个被低估了的英雄。”张辽也将酒一饮而尽后说道。

“呵呵!张将军如此夸奖赵云,赵云愧不敢当啊!”

张辽又将两人的酒杯倒满后说:“子龙的才华又岂是区区一个队率可为,依张辽来看,若经历数次大战,子龙的未来最少也是爵至封侯的一方镇将。”

赵云对张辽的吹捧明显不敢相信,但张辽毕竟是夸奖自己,又有那一个武将不愿意以军功拜将封侯呢,赵云的心中还是有些窃喜的。两人间的气氛也在酒精的作用下变得融洽起来,两人推杯换盏,喝的不亦乐乎,根本就看不出来两人数月前还是敌对状态。

“对了,张将军。赵云也曾听说张将军当年亦曾在草原上和鲜卑人作战,还以百骑深入草原,可谓真英雄也!”

张辽连连摆手道:“不敢当啊,子龙。当年也是迫不得已,一来以攻为守让鲜卑人不敢肆无忌惮的攻击马邑,另一方面也是攻击鲜卑人的部落和抢劫鲜卑人的牛羊,来削弱鲜卑人的战争潜力,同时补充马邑的粮食储备。真正是迫不得已啊。”

“那袁绍攻击对胡人强硬的公孙将军,曹公为何还要与袁绍联盟呢?”赵云问道。

张辽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子龙啊,公孙伯硅对胡人确实强硬,可他错就错在过于强硬,那么好的奴隶来源,何必统统杀掉,抓过来做工,让我大汉百姓悠闲的享受生活又有何不可?”

“奴隶?……”赵云无语了,他没想到张辽竟然会有将胡人变成汉人的奴隶的想法。

“对,正是奴隶。其实我对刘虞对胡人的策略还是有部分赞同的,他的怀柔政策并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只是太过单一,显得片面了,若是能和公孙瓒的强硬结合起来,就是一套上好的对外策略。况且此人还是当世汉室宗亲中唯一对朝廷还保持着忠心的人了!”张辽想起历史上那个瓦解了乌桓叛乱,拒绝了袁绍欲立其为帝的建议,最后因为公孙瓒的桀骜不驯而死于公孙瓒之手的汉末名臣,不禁有些感慨。

“刘虞?……”赵云不解,他知道刘虞和公孙瓒政见不合,也因此丧命,但他还是不知道刘虞的对外政策有什么可取之处,在他看来,刘虞的怀柔策略根本就是养虎为患。

“刘虞怀柔,公孙瓒强硬。若两人结合,就是一手刀子一手烤肉。胡人若是老实,就给他烤肉,若是敢炸刺,就用刀子对付他。要是一直不服,就打到他服为止。打服了后,受伤沾有汉人鲜血的胡人就地正法,没有杀人的但参与战争的胡人贬为奴隶。然后对去我军占领区的胡人进行汉化教育,一、两代人下来就能同化为汉人,这不是为我们增添了力量了吗?”张辽将后世美国的“胡萝卜加大棒”的对外政策改头换面的简略的向赵云做了描述。

赵云听完后大喜,“好办法!如此一来,只要同化效果得当,我们不但能开疆辟土,还能为我大汉增加人口。张将军此计妙啊!”

张辽一脸谦虚的说:“嗨,这算不了什么。我这里只是说说而已,真的要实施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任重而道远啊!”张辽长叹一声,将酒杯中的酒一口喝干。

“确实如此!”赵云也喝光了酒杯中的酒,然后他主动拎起酒坛将两人的酒杯倒满。

赵云再度端起酒杯对张辽说道:“张将军,我敬你。为了和胡人战死的将士!干!”

“干!”张辽和赵云酒杯一碰,同时将杯中酒一口喝干。

两人又对饮了几杯后赵云说道:“张将军,不知道令主曹公对胡人的态度是……”

张辽看着赵云的眼睛,郑重其事的说道:“子龙,我主曾有一次对我说过,将来若能在自己的墓碑上刻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今生之愿足矣。”说道“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几个字时,张辽是一字一顿的说的。

赵云听完张辽的话,低下头思考了片刻,然后抬起头,像是下定了决心般的对张辽说:“张将军,曹公之志赵云佩服……赵云……赵云愿意为曹公效力,但……但是……”

“但是希望在遇到公孙瓒和刘备时不要让你出战,对嘛?”张辽接着说道。

赵云对张辽一口说出他的想法并没有感到奇怪,只是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张辽。

张辽暗中叹了口气,他对赵云的所谓忠义也真是没办法,不过既然他愿意为曹操效力,那区区公孙瓒和刘备又算什么呢,何况公孙瓒在袁绍的压力下也命不久矣。

但是张辽还是没有立刻就答复赵云,他沉思片刻后对赵云说:“子龙,此事我不能擅自做主,必须向主公禀报后方能答复与你。”

第74章

但是张辽还是没有立刻就这个问题答复赵云,他沉思片刻后对赵云说:“子龙,此事我不能擅自做主,必须向主公禀报后方能答复与你。”

“我明白。张将军也是个谨慎守序之人,云在此已经数月,不在乎再多等些日子。”赵云点头道。

“其实对公孙瓒,估计我们这辈子也没机会和他面对面的对战了。”张辽想了想,还是决定向赵云泄露部分“天机”,不过这是以他个人的分析来做掩护的。

“为什么?”赵云急切的问道。虽然这些年公孙瓒的确是没有重用他,甚至对他的一些建议不但听而不闻,甚至还斥责他干扰上司的军务。可毕竟公孙瓒是他赵云第一个效力时间较长的诸侯,而赵云对公孙瓒面对胡人的强硬立场也极为赞同,如今虽然不在公孙瓒麾下了,听到公孙瓒可能有危险也依然关心。

张辽说:“如今河北之地,袁绍的实力已然超过公孙,占领幽州也只是时间问题,依袁绍的个性,若公孙瓒对其毫无威胁了,倒是会放他一条生路。但子龙既曾为公孙瓒部下,自然应知其为人,倘若真的战败,他岂会接受如此结局,恐怕自杀是其唯一的选择……”

赵云听完张辽的话也沉默了,他当然知道公孙瓒的脾气,也明白张辽说的都是事实,可他对此亦无能为力,唯有希望公孙瓒自己吉人天相了。

“子龙,你在此稍待,我现在就去主公处将你之事禀告主公。”张辽的话将赵云从沉思中惊醒,事情已成定局,赵云也无法改变。

赵云自从在东莞被俘后就随着张辽的大军一起行动,一路上他注意观察过曹军,士兵精锐,将领勇猛。随着曹军他又到了兖州,虽然兖州经历的叛乱,但在叛乱未涉及到的地区,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官员也尽职尽责。可见曹操治军治民的能力确实不凡,能在这乱世之中保全一片净土。所以在张辽的长达一月的“劝说”下赵云改变了以往的观点,决定先在曹操麾下看看再说,这才有了今天应下了张辽的劝说的情景。

听到张辽的话的赵云抬起头,对张辽说:“如此有劳张将军了!”

“子龙不必客气,你我日后份属同僚,互称表字即可。我先告辞了!”说完张辽朝赵云一拱手,就向外走去。

“将军!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大门外的李奇看到张辽后迎上来问道。

张辽此时一脸的轻松,笑着对李奇说:“怎么?我出来早了你有意见?”

李奇急忙摆手说道:“没有!没有!我哪敢啊!只是看到将军出来的早,脸上又带着轻松的笑容,想必是有好消息,故而有此问。这可关系到我能否摆脱如今这‘牢头’的身份呢,将军,你说我能不关心吗?”

“果然是个机灵鬼!”张辽瞄了走到身边的李奇一眼,边走边说道:“可以告诉你,你如今的日子也没几天了。但是……”说道这里张辽的语气严肃起来,“这几天你绝对不能出纰漏,否则我绝饶不了你!”

知道了自己很快就能回到军营的李奇心里十分高兴,对张辽的命令更是不敢打折扣,连忙向张辽保证绝对站好最后一班岗,绝对不会出问题云云。

张辽知道他绝对不会失职,不过对他嘴里不着边际的承诺有些无奈,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李奇也是因为和他与郭嘉接触多了才诱发了本性中的活跃因子,变成了一个满嘴垃圾话的高手,这也是对于斥候这种高危职业人员的一种自行的减压方法。张辽摇摇头,上马而去。

一路上,张辽信马由缰,任凭胯下战马悠闲的以散步般的速度向曹操的府邸而去。他根本就没想到曹操办公的地方去,因为他不相信曹操昨晚喝了这么多酒还能正常的办公。而且即使曹操去处理公事了,也总是要回家的,到家里等总不会扑空,还能顺带着讨好讨好老丈人。如此一举数得的事,张辽若是不主动去做就是傻瓜了。

来到曹府门口,张辽跳下战马,将马缰交给早已迎上来的曹府家丁,自己径自向府内走去。他如今已经是曹家的姑爷,可以不需要等人通报酒直接进去了。

“姑爷,你今日怎么来了?小姐呢?”张辽刚进府门就遇上了曹家的管家,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人,他当年是曹嵩的书童,跟着曹嵩数十年,深得曹嵩信任。

对于这种曹家的亲信,张辽向来不会怠慢,况且张辽曾听曹清说过家中的事情,知道老管家一生无儿无女,最宠爱曹家最小的曹清,所以他对着老管家也是极为尊敬,连忙笑着说道:“老管家好啊!清儿在家中和我母亲在一起,老母亲太唠叨,我出来让耳朵清净清净,倒是难为清儿了。”

老管家呵呵的笑道:“老人家如今遭遇喜事,自然唠叨了些。倒是姑爷和小姐昨日回门时的恩爱让人好生羡慕啊!”

“清儿也对我说过,老管家是最宠她的人了!”张辽摆足了晚辈的样子恭敬的说。

“哈哈哈!难为小姐还记得老头子啊!”老管家很是高兴的笑道。

张辽站在一旁,没有打断老人的兴致。老管家高兴的笑了一阵后对张辽说道:“姑爷,你今日来此有何事啊?”

张辽立刻恭敬的说道:“我是来找主公的。”

“找大公子……”老管家是看着曹操他们出生、长大的,即使曹操如今已是一方诸侯,数万大军的统领,在家中依然只是大公子的身份。

“是公事?”老管家问道。

“嗯……算是吧。但不急。”张辽说。

老管家点点头,对张辽说:“大公子今日就在家中,适才荀文若他们也来找大公子,现在正在书房呢。”

张辽听到荀彧来找曹操,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听老管家说是“他们”,应该不止一个人。“老管家,有几个人来找主公?”张辽问道。

“呵呵,四个。”老管家笑着回答道:“荀文若、程仲德、郭奉孝,还有荀文若的侄子荀公达。”

“荀攸已经来了?”张辽想到。

“老管家,你也认识荀公达先生?”张辽问。

老管家依然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说道:“是啊,当年我陪着老爷在京都雒阳之时就见过荀公达了,后来老爷让我在京师照顾大公子,更是经常听说过这位荀公达先生的事迹啊。哪,我给姑爷你说说。”这位老管家不知是怎么了,就向张辽介绍其荀攸其人来。张辽暂时也摸不准老管家如此是怎么回事,但抱着多听老人之言不吃亏的念头并没有打断老管家的话。

“这个荀攸啊是颖川郡荀家的子弟,祖父叫荀昙,当年做过广陵太守。伯祖叫荀昱,就是程昱的昱,此人更有名气,当年与李膺、王暢、杜密等人号为八俊,位至沛相啊。结果荀昱因为和大将军窦武共同谋诛中官,与李膺等俱身死,荀昙亦应此被禁锢终身。荀攸的父亲叫荀彝,论辈分和荀文若是从祖兄弟。也曾官至州从事,只是年纪轻轻的就死了,只留下了荀攸这一个儿子。这荀攸啊年少时就有智名,曾因为祖父的故吏张权想未其祖父守墓而怀疑其有问题,就告知他叔父荀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他叔父荀衢可不是普通人,自然不会听一个十三岁小儿的一面之词,于是让人查问,这张权果然是因为杀人而亡命,欲接守墓之由逃脱刑罚。从此这荀攸的名气就传遍了颖川郡。之后何皇后之兄大将军何进秉政之时,下令征召海内名士二十余人入京为官,其中就有荀攸。入京后荀攸被拜为黄门侍郎,那时他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