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建安十五年的最后几个月中,雒阳的国家议会飞快的组建起来。因为张辽在会议上的表现,议会组建的速度甚至让筹建了北疆临时议会和北疆各省议会的张辽都为之咋舌。张辽九月十五日发火,九月二十八日国家临时议会便组建完毕。

按照各地方的议员份额,在雒阳的各方代表立刻进入议会承担责任。临时议会的第一项重大议题就是对除北疆之外的其余各地行政区划的重新划分。第二项议题就是确定沿用了四百余年的爵位制度是否要更改。

张辽对于临时议会的举动不做评述,虽然在他看来,临时议会不将宪法作为首要议题,而是纠缠于细枝末节的地方行政区划和爵位制度,如此虽有不分主次之嫌,但是对于如今这个时代的人们而言,能够抛开分歧、仇恨,坐在一起商讨政务,这本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进步。所以,哪怕临时议员们首先是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而讨论行政区划和爵位,张辽也绝不会干涉。

同时,在临时议会正在商讨议题的时候,江东的孙权此时也爆出猛料,他抛开了刘备,单独向雒阳派出了使者,向朝廷表示臣服之意。愿意以放弃手中一切权力,退隐江湖为由,保全个人以及家族和部下们的安全。

对于孙权的举动,雒阳诸君丝毫不感意外。神秘人进入孙翊府中,孙翊拜访张辽,曹操与张辽会面,然后孙权投降。这几件事情若说毫无关系,那才是羞辱这些人的智慧。看着曹操对孙权投降做出的欣慰的态度,众人十分配合的表示了赞许,并纷纷表态要不动刀兵解决江东,并对曹操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表示了钦佩。

孙权的举动震动了还想着观望的刘璋、士燮,两人立刻派出快马表示支持议会的一切决议。刘璋收拾行装,准备动身前往雒阳担任宗正。士燮也将自己最能干的两个儿子士徽、士袛派往雒阳,并上书曹操,言自己年老力衰,往中央遣人接任交州刺史一职。

刘璋、士燮、孙权的动作,再加上之前韩遂伏诛、公孙康归降,如今天下间除了始终不服王化的南北异族之外,就剩下刘备这一支独苗了。乍一看,盘踞在会稽郡的刘备是那么的显眼,就算是很多皇族成员如今也绝对刘备至今不愿放弃兵权实在有些私心太重。

事实上刘备哪里是不想随着孙权等人一同行动,会稽郡地方大族和刘备麾下以张昭为首的临淮士人都希望“和为贵”。可是刘备军的军方,尤其是关羽、张飞、朱桓是坚决求战。若说关羽、张飞二人刘备还能凭着兄弟之情管束起来,但是朱桓这个已经失去了吴郡家底的朱家家主就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了。再加上隐然间在刘备势力范围内也拥兵自重的会稽人贺齐,刘备的话在军中已经不是那么管用了。

最让刘备无所适从的还有诸葛亮的沉默,随着诸葛亮所设计的计策不是虎头蛇尾,便是徒劳无功,诸葛亮的威望也大为受挫。加上孙权一声不响的单独行动,诸葛亮也受到了其兄诸葛瑾的“拖累”,更是被关羽、张飞视为异类。然而诸葛亮的沉默则使得刘备乱了方寸,终日里只听到张昭、虞翻、关羽、张飞、朱桓、贺齐等人的不同意见,却没人能襄助刘备拿定主意。

南方的“热闹”丝毫没有影响临时议会,就在各地行政区划还没有完全划分完毕的时候,有关爵位的议案已经被确定下来。大汉沿用了四百年的爵位制度被废除,重新恢复了周朝的爵位体系。以王、公、侯、伯、子、男、士这七级爵位作为新的封爵体系,这七级爵位中王爵分亲王、郡王两等,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均分为一、二、三者三个等级,士则不作划分,总共是七级十八等爵位。同时规定,非刘姓皇族成员不得封王;除封爵时标明了世袭罔替的爵位,其余爵位一律降一级继承;封爵必有相关俸禄,但却不是一定有封邑。除邑号贵族之外,其余贵族一律没有封邑。但之前获得食邑的贵族则按照降级袭爵制度,逐渐收回食邑。若有改封的邑号贵族,则更换封邑;贵族降级继承,最低降到士……

同时,临时议会还划分出国家正式议会上下两院的议员资格,其中一条就是爵位,伯爵成为一个分界,低于伯爵的贵族将只能成为下院议员,只有爵位达到或高于伯爵的贵族才有资格跻身上院。这一条对于皇族一样有效,上下两院都少不了皇族子弟。

这时已是十月初,临时议会不等地方行政区划的议案讨论结束,立刻开始讨论国家正式议会上下两院的人数和划分比例。

如此快捷的速度,在汉朝的政治历史上还并不多见,除了汉景帝反击七国之乱和汉武帝决定北伐匈奴的决议,其余的朝议若无权臣主持,不吵到天翻地覆,不拖了三月半载绝不算完。而且这一次天下士族显露出来的实力也让张辽终于真正能够亲眼目睹门阀政治形成前夕那些尚未成阀的士族身后强大的底蕴。士族取代传统贵族成为历史上的统治阶层,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原本他们缺少的只是军事力量,但是汉末、三国的乱世,加上两晋、南北朝的纷乱,使得士族终于掌握了军权,从而向门阀进化,直到执掌天下实权近千年,并一直将影响延续到了后世的新千年。

但是这么快捷的速度也没什么不好,若真是不紧不慢的拖个一年半载的,那张辽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难道他还真的拥兵自重,割据北疆,以此来逼迫中央?不到万不得已,张辽是绝不会走上这最后一步的。

而且张辽也得到消息,这一次封爵体系重订,除了皇族的王爵之外,张辽极有可能拿到一个公爵,最次也是一个一等侯爵,而且无论公侯,曹操为张辽等人争取的都是世袭罔替的邑号贵族爵位。提前给张辽打个招呼就是要张辽选择自己的封邑所在地,如今的张辽可是武乡侯,一个乡侯而已。食邑虽说有三千户,但是实封的不过一千三百户。张辽早就不想领着这武乡侯的爵位了,除非给他一个武安侯(县侯,且武安的封爵虽有田汀谡焦灼稹⒗钅炼际俏浒簿H缃竦髡粑徽钦帕伤螅热患业锥荚诼硪兀帕梢簿鸵宦硪刈魑籽。焙#ū醇佣┳魑窝×恕

不过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辽已经提前回到了北疆,他到雒阳不过是为议会的事情应个景,顺带着送三位妻子到雒阳而已。他的事情做完了,与其留在雒阳引人瞩目,不如提前开溜。再说他在丞相府的那次发作实在给人影响深刻,点了火就跑路,这种事情张辽也不止做了一次,再做一次又有何妨?至于妻子,除了要校书的蔡琰,曹清、孙尚香都是要回马邑过年的。

而且张辽还从曹操这边又捞了一个猛将兄,在张辽开始逐渐对北方不愿归附大汉的异族采取强硬手段时,他手中能够独自领兵征战的将领却有些不足,徐盛、曹彰、李严、马超,这四人要面对从朔方到朝鲜这么长的一条战线,确实有些捉襟见肘。于是,张辽便再度将主意打到了曹操的身上,无论是曹真还是夏侯霸,虽然还稍显稚嫩,但是相比曹彰也不过差了一筹,张辽有信心将他们调教出来。到时候再配备上傅肜、廖化、霍峻这样的副将,加上邓芝、邓飏等谋士,便又是一路强悍的实力。哪知道曹操虽然没有满足张辽的要求,毕竟曹真被送到了曹仁身边,夏侯霸也在汉中夏侯渊身边,可是曹操却将一位在战争中被俘,后经劝降而归顺曹军的曾今的敌将交给了张辽。此人便是汉末三国将领中能与吕布、黄忠并称三大神射手之一的东莱太史慈。

曹操的决定让张辽兴奋不已,太史慈的实力根本就无须张辽检验,那可是在战场生经过孙策、关羽、张飞亲手检验的猛将。而且配合着那一手神箭,太史慈甚至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稳稳的压制住关羽、张飞两人。有这样的猛将相助,而且太史慈的性格刚强,重视信诺,曹操命人将吴郡之战中来不及被刘备带走的太史慈老母亲送到谯县,又有孔融亲自劝说,太史慈也一直坚持到了建安十五年初,曹操亲自延请华佗、张机为旧病复发的太史老夫人治病,太史慈方才真正归顺曹操。

张辽在太史慈被调拨到他麾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太史慈去找华佗、张机,他依稀记得太史慈历史上似乎是死于赤壁之战前后,张辽虽然忘记了太史慈的死因,但是让当世两大神医为其诊断一番,免得到了北疆后来不及请医生。

张辽此举还真的有用,太史慈从军多年,征战四方,旧伤旧患并不少,虽然因为归顺刘备后少有领军出征之举而没有引起伤患迸发,但按照华佗之言,若不加调理,也就是这一两年内的功夫就会复发身亡。张辽仗着自己和华佗、张机的关系不错,恬着脸请两人为太史慈着手诊治,并开出调理身体的药方,这才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但张辽此举也让太史慈及其老母亲对张辽身为感激,坚定了太史慈北上赴任的决心。

有了太史慈,张辽就敢于扩大在草原上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其实只看张辽已经在阴山山脉的洪涛山中修筑全部由巨石构建的棱堡的举动,就知道张辽稳固防守后再寻求进攻的“乌龟流”战术思想。而太史慈的到来就使得张辽在调遣将领时手中有了富裕,可以安排将领们轮番出击,不但能让将领不至于太过劳累,也可以在军队出动后无人敢招惹北疆本土。

从张辽回到北疆一直到年底,张辽都在准备着年初搞一次大动作。有鉴于轲比能正准备放弃弹汉山王庭,但是却有犹豫不决。而轲比能在鲜卑族诸部中名声又最不好,弹汉山距离幽州的代郡府也实在太近。这些理由加在一起,就成为张辽决定拿轲比能开刀的原因。

而在雒阳,临时议会也在新年来临之前一个月,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各方势力暗中的博弈后对于正式的国家议会两院议员的数量做出了规定:

将大汉全境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区(在新的行政区划尚未制定出来前暂用现有行政区划表示),徐州、扬州、青州为东部地区,交州、荆州、豫州为南部地区,益州、凉州和司隶冯翊、扶风、京兆尹三郡为西部地区,北疆新划五省为北部地区,司隶剩余部分、兖州、冀州为中部地区。

议会分上、下两院。议员则由士族、贵族(旧)、皇族、庶族(寒门士人)、军方、商贾、百工这七部分成员组成。

上院议员额定75人。每个地区15人,分别是士族4人,贵族3人、皇族3人、庶族2人、军方1人、商贾1人、百工1人。

下院议员额定共330人。每个地区60人,分别是18、8、6、10、6、6、2。之所以出现下院庶族人数多于贵族、皇族的情况,也是考虑到庶族这些年因为公学、私塾的“泛滥”和书籍价格下降,数量增多而导致实力大增的现象,又因为是在下院,所以无论是士族、贵族、皇族都同意增加庶族人数,已达到平衡的目的。同时出于对归附的异族“一视同仁”的态度,在下院中还增加了30人的异族议员名额,这30人要包括匈奴、鲜卑、乌桓、羌、氐、山越、蛮等所有愿意归附大汉的部落代表。

在作出这样的决定后,临时议会宣布解散,并宣布第二年,即建安十六年二月初二在雒阳组建正式的国家议会,随即留下一个善后小组处理最后的一些事务。

如此一来,就给各地议会只留下了两个月的时间推举国家议员,其中还要包括年底前重新封爵的繁忙事务。

张辽闻听此事,不觉心中震惊。临时议会这一手实在厉害,这是在逼迫因地方上不少小势力的阻挠而进展缓慢的各地议会,同时也是在逼迫皇族去压制雒阳皇宫中心有不甘的天子立刻签署封爵诏书。否则这些皇族就将要面对除他们之外的全体势力的压力了!

临时议会的成员中有士族、贵族、庶族和少数皇族成员,其中军方将领则是由曹纯领衔,带着六名禁军将领充人数。这些人都是方今天下最杰出的俊彦之士,同时他们也必然同样是新年开门的国家正式议会的成员。能够想出这种手段,张辽毫不奇怪。精英政治虽说在后世褒贬不一,可是如今的社会现实也只能采用精英治国的方式。汉代可不是宋朝那个文风鼎盛的时期,虽然经过曹操、张辽大肆推广公学和私塾,使得天下识字的人多了不少,但是想让这些人在短时间内通读各种典籍却是不现实的。这也就是张辽在放弃支持君主独裁后的选择,同样也让自视甚高的读书人感到了满意。

在新年来临的倒数第七天,刘备的使者也终于赶到了雒阳。刘备终于在摆平了自己手下的各方势力之后做出了与孙权相同的选择。

虽然此时临时议会已经解散,可是善后小组还在,丞相府也同样权势极高。内阁一日不立,丞相府便会始终作为大汉目前的最高政务处理机构存在下去。

曹操十分平静的接待了刘备的使者,彭城名士张昭。同时又与处理孙权相同的将事情转手交给荀彧、荀攸处理。这下让张昭原本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张辽能想到了,他们同样也能想到,所以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曹操不愿放过刘备。

然而张昭、刘备并不知道曹操已经下定了解决刘备的决心,无论是什么手段,刘备、关羽、张飞都不可能逃过此劫,曹操不会留下一个有着军阀背景,却还能在放弃兵权后有绝世猛将誓死追随的枭雄活在人世。

毕竟这时候已经是临近新年,曹操有着充分的理由拖延下去。张昭这样一个方正之人也未必就能窥探到曹操的真意。荀彧、荀攸倒是知道此事,可是刘备给他们的感觉还不如孙权、韩遂等人。曹操又在政治态度上做出了重大让步,使得荀彧辅佐曹操成就霸业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荀氏叔侄又怎么会给曹操拆台呢?

于是,随着建安十六年的新年的结束,大汉的南北两边再度燃起战火……

第706章 北疆出兵弹汉山!

建安十六年一月十五日,蓟县城北的汤山大营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放眼望去,除了原本就驻守大营的征北将军中军将士之外,还额外多出了大量的司马、校尉一级的军官。同时身着明显的将军护卫队甲胄的精锐士兵也出现了近千人。此时熟悉曹军军制的人一眼便知,汤山大营中绝对有七八名将军级的将领存在。而整个北疆拥有将军军衔的只有张辽、马超、曹彰、徐盛、马岱以及前不久刚刚获得晋升的李严和归降曹操后被张辽“劫”到北疆的太史慈这七个人而已。加上享受将军待遇的阎柔、荀谌,以及北疆五省的刺史贾逵、田畴、王凌、田豫、徐邈,护卫的人数早已经超过千人。这么多的精锐卫士的出现,足以证明北疆要发生大事了。

“别的事情我不管,我只想知道公孙家在辽东是否安分守己以及高句丽伊夷模对我大汉以及周边地区的态度。”

在汤山大营中心地带,被无数精锐曹军层层包围,守护的滴水不漏的一个院落中,张辽正和北疆六将军,五刺史以及阎柔、荀谌开会。此次会议的目的便是要在今年让早已经养精蓄锐了近两年的北疆军好好活动一下,也顺便拓展一下北疆的领土和势力范围。

“将军,公孙家内部却有对归附不满之人,尤其是康之次子公孙渊对其父决定归附怨言极大,更是对其叔公孙恭一力赞同归附心怀不满。但此人性情坚忍,极善掩饰,我方细作耗费了数十万钱,才获得了公孙渊有意起兵作乱的消息。只不过此时公孙家大权依旧在家主公孙康之手,虽然康如今身患重病,但却并无将家中大权交与其子的意思,却全权委托了其弟公孙渊。同时其长子公孙晃也将从辽东出发,赴雒阳太学崇文馆就读。”荀谌说道。

“高句丽如今十分平静,上次那一战让他们元气大伤,今明两年内不至于给我方造成大的麻烦。不过看他们如今依旧在暗中秣马砺兵的架势……严以为,还是……还是一次性解决他们似乎更加好?”去年年中晋升平远中郎将的李严犹豫着说道。

李严在北疆将领中资历最低,即便是来的最晚的太史慈在刘备占据江东吴郡、会稽郡后也被封为将军,而李严则不过是在曹军南征荆州之前被手中缺少可信之将领的刘表封为都尉。虽然名义上统辖这襄阳城数万守军,但是实际上却只能真正指挥不到五千人的直属部队。归附曹军后也不过是个司马,直到北疆,才被张辽擢升为校尉,并且委以重任,率兵镇守辽西柳城。最终因为在扶余之地率兵重创高句丽,加之镇守辽西有功,在北疆枢密司接受参谋课程半年后晋升平远中郎将,并依旧被张辽赋予对东北之地的重任。

“公孙渊之事咱们不管,那是他们的家事。但是正方,你要注意高句丽以及你身边的鲜卑族阙机、弥加、肃利三部,我军接下来的行动决不能让他们干扰。”张辽说道。

“喏!”李严起身向张辽拱手领命。

张辽在说话的同时,手中也没闲着,他利用手中的石墨笔(仿制铅笔)似乎很随意的在纸上写了一句话,接着看也不看的推到身边的荀谌面前。

荀谌眉梢一翘,左手在桌面上一拂,那张纸就消失不见了,再出现时却已经在荀谌的手中。荀谌用双眼一扫,只看见“公孙渊之事无须干涉,必要时可暗中相助之,但决不可泄露身份。”的一行字。荀谌微微一笑,左手一握,那张纸便被握成一团。

张辽和荀彧的动作幅度很小,而且张辽的这间会议室和军帐的布局差不多,除了荀谌因为执掌北疆枢密司而坐在他右边,其余的人则是分文武分列左右。

“轲比能近况如何?弹汉山还有多少鲜卑人驻守?”张辽将目光转向阎柔。

“回禀将军,轲比能虽然有意撤离弹汉山,但是不足内部却始终无法统一意见。大部分部族长老对轲比能的提议大加斥责,说其要抛弃鲜卑人的荣耀,亵渎檀石槐的英名。”阎柔说这番话是脸上掩饰不住笑意,他就任护乌桓校尉以来,可是没有少和北疆各族打交道,唯有轲比能让他最头疼。不讲道理不说,还动不动就以鲜卑铁骑相威胁,若非轲比能当年在张辽手中吃过大亏,阎柔也是那一战中给轲比能所部造成极大伤害的曹军将领,还真的撑不住轲比能如此的威胁。如今看到轲比能在自己部族中吃瘪,张辽又明显的将打击目标放着这个最是桀骜不驯的家伙身上,阎柔心中又怎能不喜?

“好!”张辽眯着双眼,似笑非笑的说道:“不怕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