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辽见到自己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笑着站起身,对着曹操深深一揖,说道:“主公,辽一路快马疾驰,用鞍马劳顿形容绝不过分。不知主公是否能允许辽好好休息一番?”

曹操此时的表情早已经恢复正常,他微笑着,亲切的说道:“文远忠于公事,鞍马劳顿,确实要好好休息一番。你去吧,述职之事明日再说。若是北疆能有让操高兴之事,操倒也不吝请文远到骊山去享受一下昔日皇家方可享受的骊山温汤啊!”

张辽喜好温泉的消息早就不是秘密,蓟县汤山大营保护着的那些温泉早已经成为北疆以前往北疆的官僚、豪门趋之若鹜的地方。这也不是说他们都爱温泉,只不过是上有所好,下必喜焉。但张辽从不管别人如何,每到一处他都喜欢寻找温泉,他并不是真的要享受,而是要寻找温泉作为医疗之用。别人不知道温泉对一个战士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旧伤有着独特的疗效,难道张辽还能不知道吗?

倒是张辽不愿解释,让张辽喜好温汤的名声也传了出去。不过张辽不在乎,这种名声只要你不去强占土地,也算是一种风雅的喜好。

“多谢主公!辽先行告退!”张辽再向曹操拱手行礼后,转身离开。

……

夜色降临后,郭嘉找到了正在驿馆大吃二喝的张辽。

“文远,你与主公究竟说了什么?你一离开,主公便急招子和、子廉二位将军以及二公子,随后又单独找了文和先生。这可全都是密谈,当事人一出门皆是一脸的凝重,这种情况,让人不得不猜测啊!”

“别人心里想什么我才不管呐,不过照你所说,主公倒是真的要有所决断了。这样也好,有个决定,不管这决定如何,但总比什么决定都没有要好吧?”张辽说道。

郭嘉看着张辽对目前局势不以为然的样子也只得无奈的摇头,他对张辽只管点火,却不管善后的行为早已经感到麻木了。从他认识张辽开始,张辽的这种行为时时出现,郭嘉自己也不止一次为张辽善后。

“你倒是想得开。”郭嘉摇摇头,在张辽身边坐下红藕问道:“文远,你今日感觉主公态度如何?”

“比去年要好。”张辽说的是去年与曹操在邺城的交流结果,但是那一次张辽的劝说却依旧让曹操沉默至今,所以张辽即便感觉不错,也不敢随便下结论。

“都已经有些忍不住了,若是主公在没有作出决定,士族就真的要成为对手了。”郭嘉叹道。

“你觉得主公会给自己和后人留下如此强大的对手吗?”张辽的脸上带着嘲讽的微笑。

郭嘉淡然一笑道:“那士族会束手就擒吗?何况文远你如今该算是士族还是寒门?抑或是其他?”

张辽将手中的筷子一放,说道:“别试探我,我就是张辽,我只为了我和张家以及我的理想而战斗,至于士族或者其他,我才不管。”

“文远,这么多年的朋友,你可是从未透露过你的理想啊!不知今日,嘉是否有幸聆听一番呢?”郭嘉眼中一亮,笑着说道。

“奉孝信儒否?”张辽问道。

“文远难道不知,嘉虽学儒,却非儒家。”郭嘉笑道。

“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儒者曾经对辽说过,他说儒者的使命有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奉孝可有感想?”张辽似笑非笑的看着郭嘉。

郭嘉眉梢一抖,笑道:“好大的口气!不过……似乎此人的胸怀倒是十分广阔啊!”

张辽的这四句话是北宋大儒张载的张子“四言”,虽然张辽对理学没什么兴趣,可是对于这位理学支脉的“关学”大家,张辽还是充满着敬意的。不为别的,单就张载的个人修养和他的崇高理想,就足以让张辽将张载与朱熹分开对待了。

“对了,文远。此人是哪位大儒?”郭嘉此时也感觉能说出这番话的绝对不是普通人,拉着张辽的衣袖,直愣愣的问道。

“别乱猜,不是我家老师康成公,也不是当世任何一位知名学者。此人是我初次出塞作战,无意中在云中郡山中遇到的。我那时年少轻狂,不将先贤放在眼中,还狂言孔孟不过尔尔,便引来这位偶遇儒生的一通教训。那时我也不以为意,也没有教训此人,心中只想着出塞作战,也就错过了。此后再也没有见过此人,也算是一个遗憾吧。”张辽瞬间又编了一个故事。

“确实可惜!虽感觉此人有些痴愚,但其胸襟着实令人佩服。”郭嘉叹道。

“是啊!我也不敢说能有这样的胸襟,但是古人曾言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这似乎倒还不算太困难。若是能借此机会为后世之人留下一个永恒的规则,那我也能够万世流芳啦!”

“万世流芳!文远,你的理想也不小啊!”郭嘉叹道。

“你我差不多,都是实用主义者。无论诸子百家,只要有用,咱们才不会管是谁家的言论。这种实用态度,才是我希望后人们能够继承并保持、发扬的。但是我又担心过分追求实用会导致道德沦丧,所以规矩就一定要提前做好。”

“文远,你所求甚大啊!但愿你的理想能够成真!”郭嘉说道。

“一代不行还有二代、三代,若是我的子孙不行,我也已经借用书籍留下了我的思想。总会有人接过我的理念而继续奋斗的!”

第693章 四方风动!

同一天夜晚,长安城中的镇西将军府中,曹洪正与曹纯相对而坐。此时这两位曹氏宗族大将心中思潮澎拜,两人谁都没有说话的心思,他们如今满脑子都是白天曹操与他们说的话。

“子和,你说大兄这回是来真的吗?”曹洪实在受不了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

曹纯嘴角稍稍一翘,淡淡的说道:“我个人判断,孟德此次并没有推诿搪塞之意。”

“咝……”曹洪长戏一口气,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子廉,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一切事情皆有孟德做主,咱们只需听命行事就是。何况如今我军军政分离,咱们这些高级将领或许不能完全摆脱政务,可是不干涉政务不正是孟德早就定下的规矩吗?”曹纯笑道。

“我哪里是在担心?我……我是在想大兄所说的重新划分州郡范围的事情。若是真的要重新划分,那是否可以将谯县单独列出来?实在不行划一个郡也行啊!”曹洪说道。

“你……”曹纯哪里想到曹洪竟然是在打这个算盘,实在是无话可说。

“那毕竟是咱们的老家,就算大兄不愿让曹家取刘家而代之,那单独列出谯郡也算是给咱老曹家一份荣耀。也好让酂县那帮自视甚高,平日里眼睛只会看天,不知看地的家伙们看看咱谯县曹家的威风!”曹洪对酂县曹氏本宗的怨念可是极深。

“此事孟德不会忘记的。”曹纯微微一笑,“别忘了,当初酂县那帮人也没有少给孟德找麻烦。撺掇着二叔在老叔面前诋毁孟德,不就是酂县本宗干的好事?”

“嘿嘿!这就好。”曹洪挠挠头,说道:“子和,那你说这重分州郡范围的事什么时候能开始啊?”

“你怎么还是这么关心?”曹纯无语了。

“呵呵!你不知道,我家的商铺都是一个州分配一个大掌柜,再由大掌柜指挥各郡的大掌柜,然后再有这些人指挥各县掌柜。所以我家的商铺便如军队一般,指挥起来如臂使指。如今州郡范围要调整,那岂非意味着我的商铺也会多出不少州级大掌柜和郡级大掌柜?如此一来,我的成本支出就要增加了呀!”

“你……你还真是……死要钱的家伙。我算是服了你了。”曹纯终于亲自体会到了曹洪对金钱的敏感性,实在是无话可说。

“以你的头脑,绝对想不出这种办法,如果我没有猜错,此法必是文远教你的。既然如此,加上重分州郡范围也是文远的主意,你不如去请教文远吗?”曹纯赶紧祸水东移。

“对!”曹洪点点头,“子和你虽然治军严谨,但是绝不是一个灵活之人,我还是找文远去出主意好了。”

“子廉,此事孟德只不过先告知我们,让我们有个准备。但是此事毕竟事关重大,有牵扯甚多。孟德不但要与士族、世家相互妥协,同时也会征询军中其他将领的意见,并安抚持反对意见者。所以这段时间你在外人面前还需要对此事保密,决不能在孟德开口之前从你这里露出一丝风声。”

曹纯说这番话时的态度十分严肃,语气也非常坚决,曹洪看着面色严肃的曹纯,点点头……

……

“公仁,丞相突然间召集军中重将,难道又有重大的军事行动?”钟繇在得到曹操那边的消息后,也将随着曹操驻扎长安的董昭请到自己的府邸询问事由。

然而此事根本就是从张辽开始,到曹家众人结束。他们的谈话,不但将侍从、部下尽数驱散,又有典韦、许褚这两人的严密布防,竟然一丝消息都没有流露出来。即便是董昭,对此事也是一无所知。

“元常,我也什么都不知道。”董昭实话实说。

“元常兄,公仁兄,此事必然与张征北有关,这一点二位不会反对吧?”一旁的张既说道。

“本就是张辽过后发生的事,何况虎卫军加强戒备便是在张辽进去之后,此事自然与张辽有关。但是……”董昭看着张既,有些疑惑。

“我明白了。”钟繇说道:“德容的意思是找郭嘉。”

“对。郭奉孝是丞相心腹,又是张征北挚友,如今更是去了张征北落脚的驿馆。此事原委,郭奉孝绝对清楚。既唯一担心的就是郭嘉会一言不发。”张既说。

“德容的担心绝对会成真。”钟繇苦笑道:“繇与奉孝自颍川便相识,若说了解,在座的自然是繇最了解奉孝。只要丞相一天没有开口,奉孝绝不会透露半分消息。”

“那该如何?难道我等只能等待不成?”另一边的杜畿皱起了眉头。

董昭此时锦州的双眉突然展开,斟酌着说道:“或许还有办法。”

“公仁快说。”钟繇、张既、杜畿三人立刻将目光集中到董昭身上。

董昭看着三人急切的眼神,苦笑道:“未必有用,不过尽人事罢了。”

“说吧。能有一条不知结果的路,总比一条路都没有好。”钟繇笑道。

“张辽。”董昭从口中吐出两个字。

“张辽……”钟繇三人又皱起了眉头。

“或许可行啊。”钟繇片刻后说道:“文远虽是丞相姻亲,但并非曹氏宗亲,况且之前他们也有了分歧,或许……”

“或许此次便是他们之间的对决吗?”张既说道。

“不太像。张征北走出丞相住所时面色自若,也并无丞相部下跟随,驿馆附近也没有丞相部下暗伏……”

“德容兄,莫要忘记,众将身边的亲卫可是全部出自虎卫军,而且是由丞相定期调换的。有这些人在,丞相哪里还需要安排其他手段。”张既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杜畿打断。

“伯侯,莫要小看张征北。”董昭说道:“张征北少年从军,在塞外与匈奴、鲜卑数年血战,张家百战之士绝对不少,张征北更是善于在危机中转危为安。这百人的规模,在张征北与其身边的张新张子初眼中,并不算太难解决的对手。何况张征北素有谋定而后动的名声,张家绝对不会在长安城中毫无准备,这一点丞相也一定知道。所以,丞相若要针对张征北,绝不会依靠那百人的虎卫军。”

“公仁言之有理。”钟繇说道:“那些虎卫军虽是丞相调拨,但跟随众将,总有部分人的心思会有所变化。这些人护卫众将尚可,真要用他们对付将军们,除了少部分警惕心极差的将军,没人会折在这些护卫手中。”

“既然如此,我们便直接去问张征北就是。”杜畿知道自己因为资历和在曹军中的地位,对这些情况不可能了解太深,既然钟繇、董昭都能肯定,他也没有意见。

“此事还得公仁兄走一趟啊!毕竟你们之间曾有过数次接触,此次文远来长安,公仁不登门反倒有些欲盖弥彰。”钟繇笑道。

“那元常兄你也跑不了。”董昭同样笑着说道:“你与文远相交起因于书法,这些年你们也没有断了书信来往。文远前段时间的大婚,你钟元常不也送上了自己亲手书写的巨幅贺辞?你若不登门,是否也有欲盖弥彰之嫌?”

“不错!那咱们就一起登门拜访文远就是。”钟繇说道。

“正该如此。谁让咱们今日相会没有掩饰呢?”

董昭说完,和钟繇相视一笑。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狡黠的笑意,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

从张辽抵达长安并与曹操接触过之后,曹操就开始频繁的召见关中附近以及凉州、汉中的各级文武官员和当地士族、世家。

张辽在长安并没有逗留太久,三日后便踏上归途。但是这三天内,张辽被接连不断的拜访者也搅得头疼不已。

不过张辽并不是没有收获,曹洪借着请教商业布局的借口登门后,张辽便与曹洪秘密达成了同盟。他们之间相互约定:忠于曹操;遵循曹操的命令;共同拥护曹昂为曹操的接班人;再度加强张家与曹洪家的商业往来。

如此一来,曹洪便成为张辽在曹氏宗亲中的第一个结盟者。这与昔日依靠商业利益和友谊维系的关系不同,这一次是真正的盟约。而且这两人还趁着曹操将夏侯渊从汉中召回的机会,也与夏侯渊隐晦的达成了共同进退的约定。曹军中级别最高的七位统兵大将中的三位就这样结成了同盟。若是再算上与张辽关系莫逆的赵云,这实力就更加不容轻视了。

而董昭他们虽然并没有从张辽的口中得知曹操的目的,但是他们随后便直接从曹操口中得到了消息。毕竟曹操若要有所动作,没有各级官员和各地势力的支持是绝对行不通的。

在得到曹操有意接受议会内阁制度的消息后,董昭他们立刻通过各自的渠道将消息送到各自集团成员的手中。同时他们也将曹操担心一上来便在中央大规模实施议会内阁制会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朝政的正常运行,而希望能在某一地方暂时试行的想法也一并送了回去。

在董昭、钟繇等人的眼中,早一年,晚一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此时还有几位诸侯没有归降。虽然士族希望他们能够起到牵制曹操的作用,但在曹操有意退让后,这些诸侯的作用就大大减弱。而且他们很清楚,曹操的变化绝对与张辽脱不开关系。甚至他们在怀疑,曹操的变化是否有张辽“胁迫”的可能,才使得曹操不得不暂退一步。不过这一切都不要紧,口子既然开了,不管开了多大,只要开口,就有了继续扩大的机会。而且张辽完全可以成为制衡曹操的人选,在董昭等人的眼中,一份婚姻是不足以让张辽这种实用主义者受到牵制的。何况张辽的另外两位妻子也分别可以代表着士族和世家的利益。

随着曹操召见的人越来越多,这股潮流不可避免的扩散开来。虽然只不过是上层社会的波动,并没有涉及到底层百姓,可是军中不少出身士族、世家的军官无法置身事外。幸好曹操早有预料,枢密院以及各方统兵大将极力控制,这才使得军心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也没有给尚未消灭的割据诸侯以可趁之机。

事实上这些剩余的诸侯此时也没有了与曹军一战的心思,因为这股风波也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麾下。益州、交州、扬州、辽东,这四个仅存的割据地区的士族、世家也得到了来自中原的消息。

……

“文休公,若是曹丞相真的将政局改为议会内阁制,咱们刘益州能得个什么位置啊?”

在成都的益州牧府,正在等待刘璋的益州官员私下里也在交谈着,回到成都的益州太守董和便向蜀郡太守、名士许靖打听消息。

“幼宰,此事老夫若知晓,那不成了神仙了嘛!不过以老夫愚见,使君身为刘姓皇族,按照那议会内阁制度中皇族成员的比例,使君应该可以在议会中获得高位,毕竟使君是能够独立坚持至今的诸侯之一。不过……”许靖犹豫道:“若是如此,使君父子两代在益州的基业也就就此终结了。”

“此事绝不可行!”一个声音突然在许靖、董和的身后响起。两人一回头,原来是从事王累。

王累激动地说道:“曹孟德此乃以退为进,引蛇出洞之计,一旦使君离开益州,还不是任由曹孟德处置?”

“王从事此言差矣!”许靖出身汝南许氏,与其兄许劭早就名满天下,如今王累如此不客气的说话,许靖心中颇为不悦。

许靖反驳道:“此事如今尚未定论,但所涉极广。天下各大家族均会介入此事,各地皇族子弟也不会置身事外。曹孟德身为大汉丞相,若是此事一旦敲定后他还要反悔,其结果会如何你等可能预料?身败名裂啊!便是那军中将士也不会再继续听其军令,如此一来,便是曹孟德也绝不敢冒此奇险,做那言而无信的小人之举!”

“曹孟德素来狡诈,何尝有过信用?”王累犹自不服。

“文休公勿恼,王累近来因公务繁忙而有些情绪急躁,且让权开导便是。”

在一旁看到事情不对劲的黄权立刻将王累拉住,一面不让他继续开口得罪人,一面向许靖道歉。

“算了,算了。年轻人年少气盛可以理解。不过天下大事并非有冲劲便可,需要通盘考虑其得失的。公衡啊,你好好劝劝他吧。否则使君一旦作出什么不被他认同的决定,他跳出来反对时,那可就是大麻烦啦!”许靖这些年避难于四方,早已经没有了年轻时与其兄许劭斗气的那种冲动,对于年轻人也更加宽容。看到王累,他甚至想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话语中也多有保全之意。

黄权听懂了许靖的意思,对着许靖一拱手道:“权多谢文休公指点。”说完,黄权便拉着王累赶紧离开人群。

“唉!年轻人啊!”许靖看着他们的背影,感叹着。

董和此时站在一旁,眼中的神色不断变换……

……

会稽郡山阴城。

诸葛亮看着面前那不知来历的书信和近日从北方传来的消息,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的身边则是同样神情严肃的刘备、张昭、虞翻等人。

“孔明,曹孟德之事咱们暂且不谈,毕竟此时离我们太远,而且曹孟德也并没有真正开始实施。倒是这封不知来历的书信中所说到的孙权欲向曹操投诚,以换取远离大陆,遁于东瀛岛的消息是否确实啊?”张昭受不了沉默的气氛,率先打开话题。

“此事亮也未得到确切消息,不过这种可能性应该存在。毕竟孙家已经在北方有了根基,如今在雒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