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4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主公忘记了去年年初中原世家派来江东的人?”诸葛亮隐晦的提示一句。

刘备怎会忘记如此重要的事情?刚才的态度也只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诸葛亮此时对自己是忠诚的,但是谁知道他是否会胡说八道?就算诸葛亮严守秘密,谁又知道他是否会说梦话?而他的枕边人是否同样能够严守机密?

其实刘备早就在算计中原士族的提议的可行性,然而却一直没有一个结论。今日诸葛亮送上门来,也让一直不敢与人商议的刘备多了一个商量的对象。

“军师但讲无妨。”刘备依然保持着一副戒备的样子。

“主公,议会内阁啊!”诸葛亮说道:“若是实行了议会内阁制,虽然主公失去了兵权,但是却并没有失去主持地方或者中央的权利。而且皇族与皇室的待遇完全是天壤之别,于皇室那种除了一定量的皇庄之外便只能做摆设相比,能够参政的皇室成员确实自由度极大。而且失去军权的不止主公一人,即便是曹操,也同样会失去军权。”

“怎么可能?”刘备一脸的不相信。

“主公,军权归于枢密院,这条规矩如今已经成为曹军的天条,所以即便是徐晃、张辽这样的统兵大将,他们在没有得到枢密院授权,又没有足以让他们越过枢密院开战的情况发生,他们也只能小打小闹。否则以徐晃所部在吴郡如今充足的补给,大军兵临山阴城下绝对没有问题。”

“这不就是张辽为了曹操地位的稳固而想出来的主意嘛!”刘备不屑道。

“主公,此时确实对曹操有利。可是未来呢?若是曹操篡汉,军权自然离手。若是不篡汉……”诸葛亮笑着闭上了嘴。

“不篡汉,若是实行议会内阁,军权同样不归曹操。若不实行议会内阁,曹操也不可能让曹家永远保留相位,永远使得枢密院与军方大将忠于曹家。军师眼光果然不凡!”

诸葛亮暗自松了一口气,刘备能明白这一点,接下来的话就好说了。

“主公,各地士族绝不会眼看着曹家攫取大权,议会内阁已经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武器。而这个制度也能让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成为现实。”诸葛亮说到这里,双眼中也闪过一道异样的神采。“士族需要有人来制衡曹操,而与曹操的部下张辽相比,主公与孙仲谋更加符合士族的要求。即便是主公解除了兵权,士族也绝不会让主公有一丝危险的。”

诸葛亮这番话可不是空口白话,他已经从荆州得到了一部分消息。曹操即便能够掌控全部军权,可若是天下士族群起而呼应,曹操也不会如他的次子曹丕那样鲁莽从事的。

“士族?”刘备听到诸葛亮的话却又犹豫了。

刘备为的就是士族这个群体。从涿郡起兵以来,士族可是让刘备吃够了苦头。幽州的,冀州的,青州的,徐州的,最后还有江东的。若不是自家实力实在不济,刘备也真是想效仿曹操那样建立公学,以培养完全忠于自己的寒门子弟。

诸葛亮对刘备的心理变化把握的十分清晰,“主公,两害相权取其轻。得失之间,主公当细细思量才是!”

“军师,备此时心虚有些乱,且让备好好静一静吧!”刘备整个人靠在椅背上,闭上了双眼。

“也好!此事事关重大,主公又身负重担……亮先行告退!”诸葛亮站起身,退出了刘备的屋子。

第688章 孙吴寻退路!

与山阴城内诸葛亮密劝刘备不同,诸葛瑾虽然也与孙权说着同样的话,但是他的身边却有周瑜、鲁肃、孙静、程普、朱治、吕范、张纮、步骘、阚泽这些孙坚、孙策时代的老臣和孙权自己提拔起来的新秀。

孙权这里能有如此环境,也得益于孙吴的部下全都是长期受到孙家信任,与孙家同甘共苦,接受过考验的缘故。与刘备那种不得不出仕为官的情况相比,孙权的内部确实要比刘备安稳。

“诸位,子瑜已经说完了,诸位有何意见不妨直言!”孙权也同样对诸葛瑾的话心存疑虑,但是他却不认为诸葛瑾会害自己。

“子瑜兄此计颇为大胆啊!”鲁肃语带赞许,但却微微的摇着脑袋,让人不知道鲁肃究竟是赞同还是反对。

“子敬,你如此表态,究竟是何意见呐?”张纮的年纪在这群人中最大,但对于如鲁肃等出色的后辈,张纮的态度始终是极力支持的。

“子瑜兄此计有成功的可能。若是士族算计真能成功,倒也不失为一条最好的退路。”

“子敬兄对此有疑义?”诸葛瑾有些奇怪,但他却没有生气,这条退路本就是荆州的两个姐夫送来的,再加上他与诸葛亮之间一个多月的书信联系,这才决定各自试探一下。

“主公岂能放弃兵权?”步骘干脆直接提出了反对意见,“一旦兵权不在,曹贼若要对主公下手,主公难道要任其处置不成?”

“步子山言之有理。”鲁肃平日里对步骘的激进主张并不赞同,但此时他却附和了步骘的意见,虽然他们的理由并不相同。“肃早就说过:众人皆可降曹,唯独主公不能降曹。我等降曹,官爵不虞有失,但主公却处境尴尬。况且曹操此时最痛恨的诸侯唯有主公与刘玄德二人,若是放弃兵权,主公唯有任其处置一途耳!”

诸葛瑾皱了皱眉头,却没有开口。一旁的周瑜此时却接着鲁肃的话说道:“曹操意欲南征荆州,是吴侯四方联络,组成反曹联盟。曹军横扫荆州,又是我军趁机进攻荆南,与曹军大战。后来坚定反曹的一线依旧是吴侯与刘备的孙刘联盟。虽然自子瑜二弟投奔刘备之后,刘备渐渐活跃起来,无论是联络各方还是偷袭曹军后方,皆是由刘备主导。但只一个孙刘联盟之名,便足以让曹操对吴侯恨之入骨。所以,瑜并不看好士族能消除曹操对吴侯与刘备的恨意。放下兵权,便如同赤身上门,真的要任曹操随意处置了!”

见到周瑜也同样持反对意见,步骘的情绪更加高涨。“子瑜兄,虽然不知子瑜兄此计究竟何来,但应该脱不了子瑜兄荆州的亲族和刘备那里的孔明吧?”

“子山,子瑜乃是敦厚君子,休要胡乱指责。”孙权可不想看到诸葛瑾被大家责难,立刻出面为诸葛瑾解围。

“子瑜对吴侯绝无恶意,这一点瑜敢以性命担保。”周瑜同样也相信诸葛瑾的人品,“虽然瑜反对吴侯放弃兵权,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子瑜所言确有道理。只不过孙刘两家与曹操结怨太深,想让曹操收手绝非易事!”

“公瑾所言深得老夫之意。那刘备还有个汉室宗亲的身份,如此一来,他倒是比吴侯多了一条退路。虽说如今刘姓皇族威严尽丧,但若是全天下的皇族成员都能够聚集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何况曹军之中也有刘姓皇室成员,那个刘晔刘子扬不就是光武帝之子阜陵王之后?所以即使是张辽,他也要在议会内阁制度的规划中给皇族划出一部分势力啊!”孙静此时也开口了。

“难道除了决一死战便毫无办法了吗?”张纮皱起了眉头。

“子纲先生……”孙权对张纮此时表现出来的关爱心中感动,原本孙权以为张纮乃是兄长孙策的老臣,在即位之后多有疏远。然而当曹军大兵压境时,张纮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忠诚,确实是孙权难以忘怀的。

“除非主公远离大陆!”这时鲁肃土坎开口说出了一句让众人心中震惊的话。

所有的人都将视线转向鲁肃,但除了周瑜眼中带着些许微笑和诸葛瑾的若有所思之外,其他的人无一不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子敬,此言为何?可否详细说明?”孙静率先回过神来。

看着孙权与众人在孙静开口后也回复了正常的神态,鲁肃心中暗子舒了口气,说道:“如今曹军的战船我们已经很清楚了,那些巨型战舰都是能够进行远洋的海船。同时糜家也放出了他们家族拥有一支能够远航泰西之地的船队,而且他们已经至少来回了两次。同时我方暗间也从曹营得到了部分零星的消息,他们说张辽、糜家以及曹操应该拥有一份内容远胜于大汉现今使用的平舆全图的地图。而且很有可能这些内容中原的部分士族也已经知道。同时我们从刘备那里得到的消息也证明了大陆之外拥有大量的海岛,至少交州南面的朱崖洲早就被发现,而刘备也发现了会稽郡东面的一座大岛屿,只不过当刘备欲将此岛屿作为退身之路时,他的希望却被曹军战船彻底摧毁。”

“若非如此,刘备安能定下心来与我方联合呢?这倒是要好好谢谢曹操才是!”吕范一直负责联络刘备,对于刘备前后不一的表现最是清楚不过。此时鲁肃旧事重提,心中不忿的吕范也有点忍耐不住而开口打断鲁肃的话了。

虽然被吕范打断了话语,但鲁肃却没有生气,他笑着等吕范把话说完才继续说道:“朱崖洲以南北糜家称为南洋,据说有数千乃至上万岛屿。虽然不清楚岛屿上的具体情况,但是这些岛屿中绝对有适合居住的地方。”

“子敬先生,如今曹军战船实力强大,早已经封锁了长江。即便以公瑾只能,亦只能与他们游击而已。即便主公有心抛开大陆的基业退到海上,占据岛屿为王,可我们又该如何离开?”阚泽疑惑的问道。

鲁肃看了看阚泽,苦笑道:“事实上我也同样不愿意看到主公去南洋的海岛上为王。但这毕竟是一条退路,在此时,我必须将所有的可能全部告知主公,由主公决断。”

鲁肃的话让孙权听了心中无比的舒服,虽然此时曹军让孙吴势力缩水不少,但毕竟孙吴的实力还是要强于刘备。而且与刘备那种根基不深的情况相比,孙权身边的臣子在忠诚这一项上,绝对胜过刘备。

而孙权此时更为放心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孙家的血脉已经有一部分得到了转移,即便他孙权战死或者一生一世都不能回到中原,孙家却依然存在。虽说对于孙翊、孙尚香的离去孙权初始极度气愤,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局势的变化,孙权早已经对这两个弟、妹没有当初的恼怒。况且若非是孙权故意放水,程普、孙静、周瑜怎么可能轻易的将吴太夫人、大乔以及孙策的子女转移走呢?

“子瑜,你得到的消息是否可靠?”孙权此时也有些放下心中包袱,轻装上阵的感觉。

众人此时正因为鲁肃的话而议论纷纷时,听到孙权这样说,不禁全都闭上了嘴,注视着孙权。

众人并不认为孙权会有逃遁海外的打算,就想他们不相信孙权会选择放弃兵权,投降曹军一样。孙权虽然武力不如孙坚、孙策,也比不上孙翊,可是孙家那固执、坚强的性格孙权却是与孙坚、孙策一脉相承。

“回禀主公,荆州那里诸葛家尚有些亲族,何况琅琊诸葛家如今也有子弟在曹军之中,士族、世家以及部分皇族确实有意用议会内阁制来达到他们各自的目的。所以,谨与二弟孔明以书信商议之后,便决定分别向主公与刘皇叔说明此计。”诸葛瑾老实的回答道。

“各自的目的!”

诸葛瑾的这句话让孙权以及其他人再一次思绪万千。士族要的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世家,也就是那些渐渐没落的贵族们也想借此机会阻止贵族的颓势,并趁机恢复贵族在光武帝之前的那种地位。而皇族则是为了保全刘姓皇室以及皇族如今的地位,毕竟在这套制度中,皇族的角色同样重要。

“哼!还真是各自不同的目的!”步骘冷然道。

“呵呵!没关系,大家各有所求,倒是用不着生气。”孙权此时倒是比一年前更看得开,他如今的心胸可是非常的豁达。“我想这些势力此时如此积极,想必是曹军的进攻实力已经恢复了吧?”

“主公!”众人被孙权的话说的一愣。

“主公英明!”诸葛瑾倒是表情正常,他说道:“今年曹军治下风调雨顺,各地均无灾害发生,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加之徐州、豫州、荆州以及其他各州也有部分地区种植了双季稻,曹军的粮仓更是不会有缺粮之虞。而去年旱灾,曹操治下的官员也使用了大量贮备粮草和以工代赈的办法稳定了各地民心。一场大旱灾,受灾之地竟然没有多少逃难的百姓!这种情况,即便是所谓的‘文景之治’的盛世之时也未必能够后做到啊!”

“以工代赈不是曹操首创,但他们的手段确实有效。”张纮也对曹操处理旱灾善后的手段十分赞赏,抛开大家的立场不谈,张纮也是个希望能够结束乱世,还天下一个和平的士人。

“子纲先生!”步骘有点不高兴了。

周瑜见状,立刻抢过话头说道:“吴侯,估计曹军的进攻也快开始了,我军也该准备起来了。”

程普此时也对屈居周瑜、鲁肃之下没有了意见,他附和道:“公瑾直言在理。我军虽然经过大半年的恢复,如今也重新拥有了近十三万大军,可是与曹军相比,实力差距依旧。虽然各种准备一直没有停止,但此时是该让军中知晓战争即将来临了,也好让将士们有个准备。”

“此事公瑾、子敬与程老将军你们商量着办就是。至于子瑜所说之事……”孙权想了想道:“不要回绝,继续保持与刘备方面以及江北士族的联系。即便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也可以借此机会得到更多曹军的情报。此事由子瑜、子山、德润三人负责吧。其他人各安其职,准备战斗吧!”

“主公,虽然曹军势大,但我们依旧不能放弃联络诸侯啊!”吕范说道。

“还能联络谁?”孙权苦笑道:“刘璋、士燮都给了我们相当的帮助。如今韩遂已亡,难道我们还能指望被张辽看的不敢乱动的公孙康吗?都散了吧!”

……

离开孙权的府邸,众人三三两两各自离开。但也有人结伴而行,比如鲁肃与周瑜就同车而行。

“公瑾,岂是我觉得放弃兵权才是最好的选择。”

周瑜看了鲁肃一眼道:“那你还在吴侯面前表示反对?”

“这不是因为吴侯根本就没有放弃之意吗?”鲁肃说道。

“还是废话!”周瑜笑道。

“公瑾,你听说过倭国吗?”鲁肃突然问道。

“子敬,你这是何意?”周瑜双眉一挑,看着鲁肃。

“肃曾经出使雒阳,虽然未能探的曹操水军消息,却在无意间听到曹营中人说道倭国。那时并未注意,但此时想来,曹操水军那时候就该是已经远航到了倭国。在建安十二年初,肃便命人对倭国之事详加打探,结果倒是在青州发现大量倭国女奴。还听说张辽就任青州牧时曾动用了数万倭国奴隶修路,后来在幽州也曾故技重施。”

“等等!”周瑜打断了鲁肃的话,“子敬,你说这些究竟为了何事?”

“嗨!”鲁肃笑了笑道:“倭国地处东北部海域,据说与三韩能够隔海相望。风平浪静之时,一艘小舢板亦能渡海。肃再想,是否能与曹操达成一个妥协,主公带着家眷与愿意追随主公的官员、将士离开大陆,退往倭国。那里如今根本就没有一个国家,那个继承了昔日被光武帝所封的倭奴国王的邪马台女王已经被甘宁擒获。如今那倭国之地根本就是群龙无首,一群实力还不如山越的野人而已。”

周瑜深吸一口气,他被鲁肃的想法吸引了。而且身为水军统帅,又受到曹军优势战舰的“欺负”,周瑜也对水战更加重视。倭国的位置并不是机密,鲁肃能知道了,他周瑜同样知道。此时周瑜也明白了鲁肃尚未说出口的潜台词:倭国之地距离大陆不远,即便是强大的水军,也能够通过三韩攻入大陆。而且倭国距离大陆不远,只要准备周密,大陆内部的消息也能在一个月后传到倭国。若那时候孙家能够掌控倭国全境并用吸纳移民之法增强实力,将来也未必没有反攻回中原的机会。

“子敬好算计。比起南洋那些岛屿和朱崖洲以及曹操所谓的琉球岛,倭国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周瑜笑道。

“只是不知道成算有几何啊?”鲁肃无奈的摇头。

周瑜此时已经在考虑如何操作这件事的可能性了,听到鲁肃这么一说,也不觉将双眉紧皱。“若是能够说服吴侯,说不得我也得舍去这张面皮啦!”

“公瑾?”鲁肃不知道周瑜怎么会这样说。

“呵呵,子敬勿忧,不过是一些私人关系罢了!”周瑜笑着安慰鲁肃。

“私人关系?难道是张文远?”鲁肃看着周瑜的目光有些惊喜。

“正是!自从当年他奉命到江东敕封伯符,我们便算是有了交情。你也该知道,如今他与吴侯也算是郎舅,国太与伯符妻儿如今也被秘密送到了马邑。有这份关系,关键时刻不用,岂非暴殄天物?”

“那公瑾为何又说舍去面皮?张文远似乎不是个无情之人,有公瑾说的这些关系,张文远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的。”鲁肃依旧不解。

但周瑜却不愿告诉鲁肃,这完全是因为张辽曾不断地提醒周瑜身患隐疾,平时要注意情绪,注意饮食,切不可过于激动。而周瑜却对张辽此言不屑一顾,最后还是小乔在看了孙尚香的书信后悄悄地找到了在江东行医的华佗弟子,最终确诊周瑜心脏却有隐疾。

如此一来,周瑜确实对张辽的“眼光”感到惊惧,但也对张辽的关心有些后悔自己不该无视。

“不说废话了。如今国太不在,能够影响吴侯的也只有幼台公,还有程老将军、黄老将军和子纲先生。子敬,明日你我便分头去拜访这四位,要想说服吴侯,必须先说服他们。”

“我明白!”鲁肃点点头。周瑜说的不错,虽然孙权如今看上去比以往更加豁达,更加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涉及到这种关键性话题,就算是周瑜、鲁肃的话都未必管用,唯有几位老资格才有劝说孙权的可能。

说到这里,马车里陷入一片沉寂。周瑜、鲁肃二人心中各自在盘算着如何如何去劝说孙静等人。

不过这时候周瑜却又想到了张辽,“文远兄,瑜能有你这样的朋友,也算不枉此生啦!不过若是为了孙家,还望文远兄能够及时援手才是啊!”

……

此时远在蓟县的张辽只觉得鼻子发痒,连着打了几个喷嚏。

“这还是秋天呢,我也没有少穿衣服,应该不会是感冒才对!”张辽捏了捏鼻子,又用右手的食指与拇指抚摸着自己的八字胡,很是臭美的想到:“这似乎是有人在念叨我,却不知道是不是好事?不过希望不要是坏事,否则我可不会放过你!”

第689章 地方政治构架!

“友若先生,之前你所说的地方议会辽也考虑清楚了,不过友若先生是否明白这地方议会一旦成为现实,会有什么样的后遗症?”张辽这次可是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