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来人,虞翻面露了然之色,口中笑道:“我说怎会如此安排,原来是便于公纪(陆绩)你漏夜来访啊!”

来人正是陆家当家家主,陆绩陆公纪,自从陆家、顾家被丁奉接到徐州后,两家就正式归附了曹操,顾雍、陆绩这两位家主也早就到了襄阳。今日陆绩拜访顾雍,自然也使得到了曹操默许的,甚至是早有预谋。

陆家、虞家同为江东四大家,两家之间的交往不可谓不深,陆绩断然率陆家嫡系离开,但是陆家在江东的根基却并未被刘备乘势拔起,这完全得益于虞家等家族的暗中帮助。陆绩一见到虞翻,一番寒暄之后便向虞翻道谢。

但是两人相谈时间却并不算长,不到一个时辰,陆绩便告辞离去。随即便让马车直驶曹操府邸。

“回禀丞相,虞仲翔虽没有表示要死忠于刘备,但却表达出虞家不会选择顾、陆两家的旧路。”陆绩恭敬的对曹操说道。

“早有所料。”曹操不急不缓的说出四个字便不再说话,而且他的语气中也让人听不出一丝情绪的波动。倒是对曹操异常熟悉的郭嘉等人知道,曹操心中绝非表面这般平静。

曹操心中明白,若非陆逊之故,陆家以及和陆家牵扯太深的顾家也不会走上今天这条路,虞家的选择不过是静观其变。正如张辽所言,即便曹军过江,刘备败亡,虞家也能用一句“当时各为其主”来推脱责任。若是以前的曹操,以虞家在江东的势力,曹操也就忍了。可是此时,曹操却已经在心中给虞家打上了一个大叉。未来曹军一旦过江,虞家即便不至于灭族,也一定会元气大伤。

“奉孝,近日的那些传言查得如何?”曹操突然向郭嘉问道。

“已经查实,乃是孙权遣人所为。”郭嘉回答。

“哼!他倒是颇懂得礼尚往来嘛!”曹操冷冷的哼了一声道:“子和,传令乐进,命其加强戒备,并加快抽调江夏军军官。”

“喏!”曹纯拱手道。

“公纪,此事就到此为止吧。你们与孤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将来的事将来再说。”曹操这时候又扭过头去对陆绩说道。

“多谢丞相!”陆绩去见虞翻也是因为两家之间的交情,既然虞翻不领情,陆绩也无能为力。而且陆绩早就得到陆逊和顾雍的提前告诫,不会在曹操面前做出任何曹操不喜之事。

“嗯!”陆绩的态度让曹操很是满意,“公纪,孤身边还缺一个金曹掾,你可愿担此任?”

金曹掾乃是丞相属官十三曹中负责货币盐铁的,其地位看似不高,但权力却大得惊人。若非今日陆绩得了曹操的法眼,曹操怎么都不会拿出一个金曹掾给陆绩的。要知道,顾雍如今也不过是个中央官员,在实际权力上根本就不能和丞相的十三曹属官相比。

陆绩当然不会拒绝,在曹操麾下掌管后勤、盐铁的官员中如今荀彧、糜竺皆已是中央高官,陆绩虽然身为陆家之主,可是年纪也刚过二十,正是心头热血沸腾,渴望建功立业的时候。曹操给了他如此机会,陆绩自然不会放弃。

陆绩得到如此好处却是令人震惊,即便是荆州降官中有人得以封侯,有人身居太守之位,也对陆绩能够得到曹操身边近臣的位置而深感妒忌。真正能看透曹操用意者也仅仅是那么三两个人,而且还全都是曹操的心腹。

张辽便是其中之一。此事在第二天传到张辽耳中时,张辽微笑道:“主公好算计,这一招倒是让江东世家之间也得产生几分嫌隙。”

“二桃杀三士?”张新问了一句。

“不就是如此?也罢,别家的事咱们管不了,如今得趁着韩当尚未被释放,先将徐盛弄到手。走,赶紧到徐盛八遍那边去。”张辽一夹马腹,对张新说了一声,带着十余名护卫放马疾驰。

张辽的马队速度虽然不快,但在城中也算得上超速。幸好这段时间因为江陵遇袭,又有江东使者前来,襄阳城也暂时加强了警戒,街道上也少见行人。不过张辽他们还是差一点和一群人撞上,但是一看那些人的样子,张辽根本就毫不理会,打马就走。

张辽他们遇到的正是阚泽一行,其中还有虞翻,未得到曹操许可,阚泽自然不能随便和韩当见面,他也只能拉着虞翻在城中闲逛,却不想差点和张辽冲突。

“那人就是征北将军张辽。”阚泽见过张辽,自然要为虞翻介绍。

“很嚣张啊!”虞翻并没有见过张辽,但是他却听闻过张辽的种种传闻,如今见到张辽在大街上放马疾驰,心中却有不喜。

“那张将军曾有一言在士林中引发争论:‘真理只在弓箭的射程之内’。如今曹军强大,军中将领自然骄傲。”阚泽说道。

“倒也有些道理。”虞翻绝非迂腐之人,他如此说也不过是不愿在口头服软。但是他的心中却已经对昨日婉拒陆绩略有些后悔。在这乱世中,各大家族皆是分散投资,以求减少风险。但是一旦到了局势明朗之时,便会将赌注尽数压下。只可惜虞家地处江东,又在东南一隅,面对刘备的大军,虞家根本不能视而不见。

“须得再暗中遣人和功绩、元叹联系了。”虞翻心中暗道。

正当虞翻暗暗打算之时,阚泽的随员却突然间急匆匆的对阚泽大声说道:“德润先生,那张辽去的方向似乎是软禁韩当将军的地方!”

“什么?”阚泽一惊。

此行之前,阚泽便已经知道韩当等人曾经参观过曹军的军营,孙权欲接回韩当、徐盛,不单单是为了安抚军中将士之心,也有趁机了解曹军虚实之故。要知道,如今天下人皆知曹军战斗力强悍,但从未有人真正进入过曹军军营,更别提能毫无顾忌的参观了。所以韩当等人的价值已经不仅仅是军中将领那么简单,他们甚至关系到未来孙吴军的编成、训练和战争准备。阚泽此行之前孙权曾经私下里数次召见,每一次孙权均强烈表示出一定要接回韩当等人,哪怕孙翊、孙尚香不能接回来,韩当、徐盛也一定要让曹操放人。

“张辽此行究竟所为何事?哪个方向的城外也有曹军的军营,可是……可是张辽万一真的是到软禁韩老将军之处又是要做什么?难道曹军担心他们的军中机密被韩老将军带回江东?”阚泽此时的心中思绪已经有点纷乱了,张辽的举动让他对接回韩当一事再度产生危机感。

“回头!”阚泽说道:“仲翔先生,泽有急务,还请仲翔先生见谅。”

“无妨!德润有事且去就是。”虞翻也从所听到的话语中判断出了事情有关韩当。

“走!速速回去,更衣备礼,随我拜访公达先生!”阚泽为了接回韩当,终于紧张起来。

第635章 韩当的恳求!

“文向,你知道如今这一幕令我想起了什么?我想起了十四年前的赵子龙。对!就是如今的镇北将军赵云,当年他不过是公孙瓒军中的一个骑兵队率,被公孙瓒派遣随刘备南下增援陶谦,结果却在琅琊郡被我俘获,随后亦是主公爱其才,将其软禁,由我不间断的登门游说,最终是与他打了个赌,这才让子龙归附了主公。”张辽面带追忆之情的说道。

张辽赶到软禁韩当、徐盛之处后便当着韩当的面,直言不讳的要招揽徐盛,这一下可是让韩当、徐盛皆被张辽如此不循常理的举动震的半晌说不出话来。而张辽也没有急迫的要徐盛表态,反而向徐盛描述起未来在北疆建功立业的“前景”。最后,还十分干脆的将好友赵云“出卖”,向韩当、徐盛透露了赵云归附曹操的真实内幕。

“张将军,据老夫所知,吴侯似乎已经又一次派出使者。难道曹丞相真的要拒绝释放老夫与文向不成?”

韩当不愧是经验老道之人,不过稍微一愣神便恢复过来,还直截了当的告诉张辽他已经知道了阚泽出使襄阳之事。

然而韩当能够得知这些消息,完全是守兵奉了曹操之命故意泄露,否则以曹军的军纪,对于韩当这样的敌军重将,又怎会随意泄露消息?

不过韩当既然提到了阚泽,张辽也不会回避。虽然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揭开底牌,不过张辽也仅仅是稍加思索,便决定摊牌。

“韩老将军,文向,你们所知确实不错。孙权再度派遣阚泽并与刘备使者虞翻一同联袂来到襄阳,向我主上表称臣,并对之前发生的战事表示歉意。孙仲谋倒是没有弱了他父兄的名头,为人还是极有担当的,并未将罪名推诿于下,这也算是他令人看重的一面。自然,向我主称臣的条件便有将你等以及孙翊、孙尚香尽数交给阚泽带回江东这一条……”说到这里,张辽特意打住话题,用眼睛的余光悄悄的观察着韩当和徐盛的反应。

果然,张辽说道孙权“为人有担当”时,韩当、徐盛面色皆是一片欣慰,而当张辽说道“孙权意欲让阚泽将他们二人及孙翊、孙尚香一并接回江东”时,两人的面部却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

张辽心中暗笑,他早已经通过郭嘉了解到了韩当、徐盛对孙翊颇有回护之意,虽然他们不会因此而帮着孙翊对抗孙权,但他们谁都不希望孙坚的儿子自相残杀。否则韩当也不会私下里让孙翊应允张辽来执行曹操给孙家“分家”的计策。

“……关于阚泽的转述孙仲谋的这个要求,我主并未立刻作出回复。但是在此,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主的决定,我主绝不容孙翊离开,这一点无须商议。”

张辽说到这里,韩当和徐盛暗自松了口气。他们确实不愿意孙翊回到江东,那样不但孙家内讧在所难免,也会使得孙家嫡系因为聚集一处而有被一网打尽的危险。韩当让孙翊答应“分家”的意图便是要将孙家,尤其是孙坚这一脉的嫡系子弟分开,免得曹军真的击败孙吴后,孙坚一脉就此断绝。

“以上是我主的意思,而我、郭奉孝还有荀攸、程昱、贾诩等诸位先生却也向我主进言,韩当可放,徐盛绝不可纵。这就是最后的决定。韩老将军,文向,孙家小三估计这辈子都不可能回到江东了,香儿也不愿意回去见他那个无情的二哥。难道你们就愿意让他们兄妹二人无依无靠吗?”张辽这最后一番话才是真正的点睛之笔,他就是要从徐盛、韩当对孙翊、孙尚香的关怀上着手。当孙家分家在即,孙翊若是在曹操这边毫无支持,加上他那个急躁的脾气,自然不是朝堂上一群老狐狸的对手。张辽告诉了韩当、徐盛未来孙翊可能遇到麻烦,至于选择,自然还是要他们自己做出决定。

张辽将这番话说出口之后,再次看到了他所希望看到的,韩当、徐盛完全被他的话吸引,全都在默默的思索着。

“今日我便说到这里,至于何去何从,文向你自己再考虑一下。三日后我会再来,希望那时候,文向能给我一个让我欣慰的回答。”

张辽说完转身便离开,他的动作毫不拖泥带水,似乎刚才当着众人的面说过的对徐盛的重视完全是一句虚言。

“主公,就这么走了?”张新追在张辽身后问道。

“一味的强迫不是件好事,我要的是一个将军,而不是一个奴隶。徐盛有名将之资,却未得施展,如今确实要便宜我了。哈哈哈!”张辽大笑着,上马而去。

屋子中的韩当和徐盛二人却愣愣的相对而坐,也不知过了多久,徐盛开口说道:“老将军,盛究竟该怎么做?还望老将军指教啊!”

韩当面带苦涩的说道:“文向,老朽无能啊!”

“老将军……”

“诶!文向休要多言。若非老朽误事,也不至于连累文向和三公子被擒,更不至于有今日之事。说一千,道一万,根源皆在老朽身上啊!”韩当整个人似乎突然间老了许多似的,精气神一下子全都萎缩下去。

“老将军……”徐盛看着自责的韩当,口中喃喃的不知所言。

两人就这么做着,什么事情不顾,就连为他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两人也是分毫未动。幸好看守们早已经得到了张辽的吩咐,对此不加干涉,仅仅是向张辽以及曹操做了报告。同时也加强了对他们的保护,免得出现什么自残之事。

但是,到了皓月当空之事,韩当却重新挺直了腰身,早上消散的精神再度回到了这位老将军身上,他重新显现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的风采。

“文向,此事你可有决定?”韩当肃声问道。

徐盛抬起低垂的头颅,双眼微微发红,眼神虽未见呆滞,却也不负昔日的灵动。由此可见,张辽的哪些话对徐盛的影响有多大。

“老将军,盛依旧无法做出决断!”徐盛闷声回答。

“文向,今日老朽便替你做一次主。”韩当走到徐盛身边,将手搭在徐盛的肩膀上。

徐盛扭过头,看着恢复了精神的韩当,眼中除了不解,还有那毫不掩饰的感激之色。

“文向,老夫恳求你……留下!”韩当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从口中吐出了最后两个字。

“啊!”徐盛发出一声惊呼,整个人呆呆地坐在那边不动了。

实际上徐盛的心中对韩当此言早有预料,只不过他没有想到韩当会如此直截了当的让他留下。而且从孙策提拔徐盛开始徐盛在孙吴军中也待了十多年,在出征临湘之前也被挂上了中郎将的官职,孙权倒也不能算是亏待与他。徐盛犹豫、吃惊正是系于此,同时也有对张辽如此毫不掩饰的挖墙脚的行为的震惊。

“文向,”韩当见徐盛的模样,转到徐盛身后,双手按住徐盛的双肩,口中恳求道:“文向,老朽知道如此要求却是不近人情,但老朽恳求你,看在伯符的面子上,留在曹营。否则叔弼一人留在此地,老朽不能放心啊!”

“曹军让我们参观军营,他们的用意老朽心中明白,他们是向我们展示自己的实力,更是要打击我们的心气。江夏、长沙,这两次战斗让老朽明白了曹军与我军的差距,军营的见闻更是让老朽看到了曹军与我军根源上几乎无法追赶的距离。若是不出意外,五年之内曹军便会彻底将扬州、交州收归中央。孙家若不早做准备,家族灭亡便在转念之间。如今三公子被俘看似不是好事,但却是一个可以避免孙家血脉尽毁的机会。只要叔弼能安稳的在曹操庇护下生存,即便江东基业尽毁,文台公的嫡系血脉却能够借此机会保存下来。这就是老朽心中一点自私的想法,虽然有些对不住文向你,但还请文向看在老朽多年追随文台公与伯符征战沙场的面上,答应老朽吧!”

韩当的声音显得很是沧桑,而且他也确实将问题全部说得一清二楚,理由很无奈,但是确实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徐盛听了韩当之言,双手放在大腿上紧紧的握成了拳头,两眼紧闭,身体微微的颤抖着。

韩当对徐盛的反应十分清楚,他的双手能够感受到徐盛全身的颤动。韩当知道,这是徐盛因为内心激烈的争执而使得身体发生的颤动,这也说明了徐盛对于孙吴方面的忠诚。若是徐盛答应下来,韩当也就对孙翊未来的安危能够放心了。

片刻之后,徐盛的身体恢复了平静,他睁开眼睛,用近全身的力气,对韩当说道:“韩老将军,盛……盛答应你!”说完,徐盛的身体骤然一松,他整个人似乎都因为那句话而放松了下来。

“文向,老朽多谢你啦!”韩当知道徐盛能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他心中也对徐盛充满了愧疚之情。“文向,你大可放心。你的家人老朽一定将他们送回长江。”

韩当这是在消除徐盛的后顾之忧,也是在敲定徐盛的承诺。事实上韩当也必须这么做,孙权的个性别人看不清楚,他和程普、黄盖这三名老将却能够感觉到孙权绝非如今表现出的那种宽厚大度,孙权的性格中有着一种难以让人准确言表的暴虐。若是徐盛的家人不及早转移出去,孙权什么时候想起来便会做出一些令人目不忍睹的事情。到时候伤了徐盛的心还算小事,使得孙翊失去了庇护那才是大事。

“文向,说真的,老朽还有些羡慕你啊!”韩当这时也将话题岔开,不再谈论那沉重的令人感觉不适的话题。

“老将军,此话怎讲?”徐盛此时与韩当的想法完全一样,他也不愿再谈那令人不舒服的话题。

“呵呵!那张辽除了他的战绩和文名,最令世人称道的便是他的眼光。迄今为止,张辽的眼光还从未出现过差错。但凡是被张辽看重的人,无论文武,一个个如今都是曹营的中坚人物。今早那张辽却是将文向你与如今威震北疆的镇北将军赵云相提并论,这岂非是说文向你将来亦有不逊于那赵云的前途?”韩当虽然是因为要岔开话题而说起此事,但说话间,他也难免要从内心深处升起一阵嫉妒之情。

“老将军过奖了。”徐盛此时也因为放下了心头的负担而变得思维活跃起来,他当然能够感觉到张辽对他的重视,再联系起张辽那“眼光卓著”的名声,徐盛心中也生出几分骄傲。

在孙吴,徐盛也就是在孙策时代颇受重视,孙策占据豫章、丹阳两郡之后,徐盛便被孙策委以重任,以柴桑长的身份为孙吴镇守西部的长江防线。虽然孙权即位后徐盛也有过升迁,但是那时候孙权更加重视他自己的提拔的班底如吕蒙等人,即便是曹军南征,徐盛也仅仅是跟着程普在庐江作战。直到荆南战事开打,徐盛才被擢升为中郎将,率兵增援长沙的韩当。

徐盛在孙权手下并没有被孙权重视,如今能得到张辽的看重,即便两人原本属于敌对,徐盛的心中却也免不了憧憬起未来他的张辽麾下建功立业的场景。

但是徐盛不知道,若是曹军没有对荆南做出反应,徐盛一定会因为在长沙的表现而进入孙权的视线,成为孙权看重的将军,从而在孙吴军中一跃而起,成为江东名将之一。

可是因为张辽这个异数的出现,他不但改变了很多历史事件,还在尽力的改变的历史走向,同时也改变了许多历史人物的命运。田丰、沮授如今还活着,郭嘉还活着……徐盛只不过是这些众多被改变命运的人当中的一个而已。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只要张辽还活着,这种不为人知的改变就将继续进行下去……

“文远,那徐盛真的会同意归降?”曹操此时正在向张辽询问早上的事情。

这完全出于阚泽不顾一切的向曹操提出遣返韩当等人的要求,曹操对阚泽喋喋不休的纠缠深为厌烦,干脆敬爱那个张辽叫来问个究竟。

“文远,那徐盛值得你如此重视吗?”曹纯和夏侯惇对这个问题最感兴趣。

“徐盛一定会答应此事。只要孙翊留下,即便徐盛不答应,韩当也会让徐盛答应。孙坚当年身边四员大将,如今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