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髭鹊热宋保肥倒涣恕!

“北疆辽倒是并不担心,就算是关中也一样,即便妙才离开,以钟元常只能,又有七万大军在手,凉州也无力打扰主公南征。但是江东的刘备与孙权二人却非易于之辈,广陵有陆伯言在,徐州无忧。可如今已属我方领地的九江郡却需加强戒备,尤其是合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位置极为重要,一旦有失,敌军可攻略汝南、徐州,亦可威胁我军侧翼。如今合肥不过千余守军,主公需尽早调集得力之将和精锐之兵屯驻合肥才是。”张辽这话并非无的放矢,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虽然是曹操与刘备、周瑜在赤壁大战,可是孙权却以偏师攻击合肥,以此牵制曹操大军。而赤壁之战后,合肥也多次成为孙权的攻击目标,历史上的张辽真正名扬天下的便是在合肥以八百精兵击溃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之战。

“合肥?”曹操是谯县人,也算是淮泗人士,自然知道合肥的重要。况且这些地方的位置曹操早已经深记于心,稍加思索便知道关键。

“看来于禁是不能回雒阳了。”曹操这话等于是要让于禁亲自镇守合肥,若不出意外,曹操还会为于禁配备同样善守的副将。即便不能取得历史上张辽那样的大胜,合肥也不会成为牵制曹军的负担了。

“主公,子廉若要成功,主公还需调数人相助。”张辽再度向曹操开口要人,这也是他刚刚想到的。

“说来听听!”张辽从不说空话,曹操自然要听个明白。

“拿下巫县,作战便在长江上游,主公何不命甘兴霸调数名族人相助,他们对于巴郡、南郡的地形、水文可是远比我军斥候更加清楚。”

“好!”张辽刚一说完曹操便拍案叫好。甘宁的出身以及与他一同从军的族人的能力确实能让曹军在长江上游占足了便宜。“看来是该让那水上称霸的‘铃铛儿’回雒阳一趟了!”曹操看着张辽,意味深长的笑道。

第559章 南征大幕拉开了!

“文远,多谢你了!”

“天啊!兴霸兄,你就饶了我吧!这已经是你今天第173次说这句话了!”

在雒阳的丞相府一旁的枢密院中,张辽捂着额头颇为伤脑筋的说道。而他的身边则是满脸笑容的甘宁,正使劲的搓着双手,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而且那笑容中怎么看都有点傻笑的味道,让人感觉就像一个拣到了钱的二傻子。在两人的身后不远处,还有一个年轻的校尉装束的人也是一脸无奈的表情在看着甘宁,从他军服上的标示来看,这也是一个水军的人。

此时已经是新年后的第五天,甘宁在新年后第二天接到雒阳发出的述职令和张辽的私信之后便带着自己的一群亲信和护卫马上赶到了雒阳,在得知了曹操即将南征,而且还需要动用水军以及从他那里调人协助曹洪的消息之后,已经被平静的生活快逼疯了的甘宁就差没有再屋外翻跟头以示庆贺了。

于是乎,张辽就杯具了。甘宁直接就缠住了张辽。

因为这一次曹军的南征所涉及的主要战场还是荆襄,动用水军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也就是在广陵需要加强陆逊的实力,以防备刘备、孙权的突袭。可是张辽的迂回计划和提出的严防合肥的建议却让水军有了更多参与此战的机会,而更让甘宁兴奋的还是张辽的计划竟然涉及到了益州的巴郡。虽然那不过是防御巴郡方向的益州军,但是对于甘宁这个被人从巴郡赶出来的家伙而言,这分明是一次可以衣锦还乡、耀武扬威的好机会。甘宁不但要感谢张辽,还要让张辽为他想曹操请战,即便不能出现在南郡的战场上,甘宁也希望能直接率领水军打击江东和荆州的水军。

“兴霸兄,别再缠着我了。”张辽无奈的说道:“你也是沙场宿将了,主公的风格你也知道,如今每一战主公都会留下强有力的预备队。此次豫州、徐州方面就是作为预备队存在的。而且打人也有讲究,对于一个并不稳固的联盟,先盯着一个人打,总比惹上一帮家伙要轻松。所以没有意外的话,豫州和徐州是不会主动出兵过江的。”

“这我知道。”甘宁笑着说道:“我虽然被赶出家门,离开了巴郡,但是巴郡那边我依然熟悉。即便严颜老儿控制着巴郡的军队,但是只要我出面,还是能从中拉出很多士兵的。当年我在巴郡扯起锦帆大旗,沿途驻军又有哪一个不给我面子?”

张辽看着甘宁那张留着络腮胡子,被海风吹得皮肤有些老化的脸,对甘宁的心情更是理解,去年他带着家人回乡时,也有这样的心情。

“兴霸,这话我也只能在主公面前顺口提一下,至于主公是否答应……这我也不能保证!”张辽想了想,还是觉得帮甘宁一次,他完全可以想象到,一个充满着自己的理想的年轻人在不为家乡人理解却反而被逼着离开家乡后的那种心情。

“多谢!多谢!”甘宁一听顿时大喜,忙不迭的向张辽表示感谢。随即甘宁的表情忽然一变,带着些忧伤怀旧的样子说道:“当初离开巴郡时,我便发誓若混不出了样子来,便绝不回乡。于是我一面纵横大江,一面就想着是否能找机会投军。结果原本想投奔荆州黄组未果,却成为了曹丞相的部下。我还记得前些年派回家联络家人的族弟回来后对我讲述的家父得知我如今已是横海将军时那老泪纵横的样子,我又如何能不想着回乡看看……”说到这里,甘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如今我在丞相麾下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只不过我们甘家在巴郡还算有些根基,加之严颜那老儿虽对我不善却与我家还有些交情,这才让我甘家依旧能在巴郡生存。如今丞相大业将成,益州迟早会落入丞相之手,我甘宁自然要为丞相入蜀做个急先锋才是。”

甘宁说的话张辽基本上是绝对相信的,对甘家在巴郡的消息张辽远比甘宁知道的更快更全面。而且因为甘宁是历史上著名的将军,无论是演义还是各种野史都对甘宁有着许多记载,所以张辽对于甘宁家乡的消息更为感兴趣。甘宁所说的他在家乡临江县(今重庆忠县)颇有人望,这一点张辽就绝对相信,毕竟在后世有着许多关于甘宁死后他的家乡人为其修建衣冠冢并与前来毁墓的蜀国官员斗智斗勇的故事。

甘家如今在巴郡不但有甘宁的老父亲,甘宁的亲姐姐也在临江,甘家在巴郡虽然算不上第一等的家族,可是在临江县却因为甘宁的影响而一跃成为临江第一家族。早些年刘璋也没有关注到临江的甘家,等待去年初汉中被曹军占领后,刘璋才偶尔在部下的提醒之下获知巴郡临江县的甘家竟然出了一个曹军大将,这才让严颜出面意图控制住甘家。可是严颜与甘宁老父亲颇有些交情,否则当年甘宁为游侠时严颜也不会常常对其网开一面。加上甘家在临江县根基深厚,势力也基本养成,严颜也不过是亲自到甘家去了几次,与甘宁老父亲聊了一会便随即离开,也没有调动军队钳制临江。不过临江县县长却换成了刘璋的亲信,与巴郡世家的县丞和甘家的县尉在临江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真正形成了僵持。不过若是局势继续发展下去,天知道甘家会有什么样的遭遇,曹军的强势天下人全都知道,严颜是绝不会冒着可能给自己家族个巴郡百姓带来灭顶之灾的危险进攻甘家,但是刘璋却未必不会头脑发昏。张辽知道,甘宁正是有这样的担心,才希望能够参与到南征荆州的战争中,希望可以有机会借着曹军的威风震慑巴蜀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以保住自己的家族。

“兴霸,”有了这样的认识,张辽说话也就心中有底了,“我知你担心家人,不过迂回南郡你是绝对没机会了。我军那六万多人的水军尚需你亲自统领,陆伯言一人可是短时间内无法真正摆平你麾下的骄兵悍将。不过我军若要不受阻碍的平定荆州,你的水军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大江之上,敌船众多,你还愁没有对手吗?荆州的张允、黄祖你不放在眼里,客户四孙权那里的周泰、蒋钦又如何?刘备那里的太史慈、朱桓、全琮又如何?三家敌人合起来水军人数超过十万,大小战船更是近万条。纵使比不了咱们的巨舰,可大江之上,战舰转向不便,若用火攻,蝼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的。”

甘宁出身西南,自然知道大象是什么东西,他毫不奇怪张辽的比喻。而且张辽给甘宁的影响一直是水陆战术皆能的印象,张辽脱口而出便是火攻也并没有让甘宁意外。

“这便是丞相不愿同时招惹全部诸侯的原因?”甘宁眉头一挑,问道。

“自然!否则徐、豫、兖、青四州合计兵力超过了十六万,加上水军更是超过了二十万,根本就用不着从豫州多此一举的派兵攻击荆州,留下部分兵力防备孙权,大军东调徐州,由水军海运,直接在吴郡、会稽郡沿海登陆就是。不过那样一来,可就是真正的大战,与主公所谋的南征步骤就完全脱节了。”张辽回答道。

“还是粮食吧?”甘宁此时丝毫没有了刚才那股傻气,双眼冒出的完全是精明的眼神。

甘宁猜的很准,同时开战虽然有好处,但对与军粮的消耗和占领地方的接收却是不利,曹操即便没有要全部消灭当地世家的心思,也不愿见到因为自己力量不足而让那些南方世家继续占据地方上的优势。所以此时曹操宁愿慢一下,也要稳定的保证自己再拿下南方后的统治权。同时这也是众多北方世家一致的心愿,南北世家的矛盾丝毫不比儒家与其余诸子百家的矛盾小多少!

张辽自然不会在这种问题上隐瞒欺骗甘宁,何况甘宁的级别虽然不能接触曹军的最高机密,可是对于总体的军粮储量还是能够接触到的,要知道,在四征、四镇将军之下,甘宁这个横海将军虽然只是杂号将军,但是无论是其手中的兵力还是资历,甘宁都已经与乐进、李典、臧霸、徐晃、于禁这些将领平起平坐了,若是仅算兵力,甘宁甚至是杂号将军中兵力最多的。不过张辽也不会亲口承认,他只不过默认了甘宁的问题,这也足够了。

“丞相准备何时正式提出南征?”见张辽默认,甘宁也很自觉的不再追问,而是询问起何时将南征一事公开化。

但是如今曹军核心尚且并没有全不知情,而且曹操还在为夏侯渊是否能真正离开关中疑惑,张辽估计若要向荀彧、荀攸公开此事,估计还得有两三天功夫。不过这种事情也很难说,只要西北那边能够确认军队的控制权不会因为夏侯渊的离开而落入钟繇之手,曹操的决定一定会立刻做出的。

“兴霸,主公让你回来便是要借助你对长江上游三峡的水文情况的了解。奉孝的军情司虽然早些年就派人入川了,但是他们却不能与兴霸你和你那群能够搏击巨浪的健儿相比。今日我带你来此,便是主公要在朝会结束后与奉孝一同像你咨询三峡情况,你还是好好的准备一下吧!”

甘宁已经从张辽这里得到了他需要的消息,在面见曹操时他也就心中有底了,虽然暂时还不能统兵入川,不过他确实需要摆脱人们心目中他甘宁只是一个水军战将的印象。

“放心吧,文远。老甘我虽是个粗人,却也知道轻重的。”甘宁微微一笑,让张辽放心。

张辽舒了口气,他当然会放心,能够在历史上以一百骑兵冲击数万曹军大营的甘宁又怎会是粗鄙不文、不知轻重的莽夫?

很快的,结束了例行朝会的曹操便赶到了枢密院,但是张辽却没有参与曹操、郭嘉与甘宁的交谈。张辽知道,即便是自己已经提醒了甘宁,但是甘宁依旧会提出一些他认为可能会被曹操许可的要求。此时张辽若是在场,势必会对曹操的决定产生一些影响,虽然自己不在场也有可能造成两人事先有密谋的印象,不过与影响到整体战略相比,这些猜忌张辽还不会放在心上。何况在场的还有郭嘉,随时为帮着化解的。

而随着甘宁的进京,这也意味着曹军的南征大幕正式的被拉开了。夏侯渊等人还可以说是为了与曹嵩这位曹家老人一同过年而回京,甘宁这个一直镇守东部海域的大将的出现却一定会引起各方的关心。曹操也不会再继续隐瞒下去,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如今需要的就是让自己人全部知道接下去的计划。至于诸侯们的反应,已经占据了主动权的曹操是不会在意的。

雒阳的明眼人不少,至少张辽再回到自己的将军府时便看见司马懿、徐庶二人迎了过来。

“将军,丞相是否要南征了?”不待张辽开口,徐庶劈头就问。

张辽在对自己的属官的态度上与别人不同,他与司马懿、徐庶他们更多的是像与兄弟、朋友之间一样的相处,除了荀衍这个年纪比他大下属之外,征北将军府的气氛还是极为轻松的。这也是徐庶可以用在其他人眼中却是对上司丝毫不敬的态度说话的原因。

“都猜到了?你们的脑子反应很快啊!”张辽看着司马懿、徐庶笑道。

“远在青州的甘将军都被召回,若说今年没有大的军事行动,谁也不会相信啊!”司马懿这段时间也因为张辽刻意营造出的轻松气氛而变得开朗了许多。

司马懿的变化让是让张辽最为得意的,在张辽看来,历史上那个给人老谋深算、阴险狡诈印象的司马懿与他年轻时被曹操的压制过狠也有关系。年轻人应该就是朝气蓬勃,张辽为此可是煞费苦心。

“反正最快明日,这件事便不算机密了,你们也做好准备吧。我是一定会随军出征的,你们作为我的幕僚,自然也免不了要一同出发。虽然出兵时间还没定,不过你们也需要将荆州以及附近的情况熟悉一下,免得到时候无计可施,白白让枢密院那帮家伙笑话。”

四征将军建立幕府一事可谓牵扯甚多,幕府中的司马和从事中郎的组合却又与枢密院和各军及地方枢密司职能相同,暗地里的较量从幕府初建便开始了,即便徐庶是出身枢密院,而包括司马懿等人在内的幕府成员多是士族子弟,但年轻人之间的相互争强好胜的性子却在此处展现无遗。曹操出于他自己的考虑并没有制止,张辽等人也同样不会干预,这可是难得的制造士族下一代裂痕的好机会。

“南征……”司马懿与徐庶在得到张辽肯定的回答后,脑海中却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念头。

司马懿的想法很简单,在征北将军长史一职上,司马懿深得张辽信任,将军府的大小事务基本上是由司马懿一言而定。司马懿在张辽身上也丝毫没有感觉到类似曹操那样的压力,心情开朗许多的他也常常会露出让人感到舒服的笑容。如今大军要南征,司马懿相信张辽的担子绝不会轻,而他作为张辽身边的第一幕僚,自然就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司马懿也并没有打算当一辈子幕僚,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张辽将自己外放,这才是司马懿真正的目的。

而徐庶的心情就有些沉闷了。他虽然是颍川人,可是因为杀人而长期在荆州求学。荆州不但是徐庶实质上的第二故乡,更有着徐庶大批的同窗与师长。大军南下可不会如史书上的记载那样简单,也不会温情脉脉。虽然年中时诸葛亮与庞统到了雒阳后荆州世家的风向便发生了改变,可战端一开,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徐庶的担心便在于此。

更让徐庶忧心的还是鹿门书院同窗之间可能的斗争,他如今是征北将军府司马,孟建与石韬也分别在征东将军夏侯惇和镇军将军曹纯麾下效力。根据情报,留在荆州的崔圹依旧坚定的反曹,此时已经是刘表军中的参军。庞统则去向不明,但一月前有人见到庞统出现在长沙。诸葛亮这个最让徐庶推崇的同学则依旧在襄阳城外的隆中隐居,却是不知究竟何人能够让其出山了。还有才华不逊于徐庶等人的马良,这些鹿门弟子很有可能就要同门相残,这让徐庶又如何能够高兴的起来?

看到徐庶那略有些忧虑的表情,无论是张辽还是司马懿都明白其中原因。可是他们二人却没有上前劝慰,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是难以避免的。世家在乱世的分散投资以规避风险的做法张辽见识的太多了,而司马懿本就是士族子弟,当然不会对此陌生。

张辽给司马懿一个“适当照顾徐庶”的眼神后便自己离开了,这种事情还是要徐庶自己想明白才好,别人的权威不是万能的,人还是需要从不断地选择与磨砺中才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

第560章 荆州的暗流!

任何事情一旦让更大范围内的人知道后,秘密就彻底不成为秘密了。当曹操在建安十二年一月七日与天子面前提出意欲南征之后,不过十数日,包括远在辽东、西凉的公孙康、韩遂在内的六家诸侯便全部都获悉了这个消息。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被曹操明确指出的南征目标——荆州。

刘表闻知此讯,立刻召集荆州官员商议。然而一年前还是势均力敌的战、和双方,如今却是主和者占据了上风。

这完全要归结于蒯家、蔡家一直以来的沉默和黄、庞、习、邓等荆州士族态度的转变。如今坚决主战者除了刘磐之外,便别无他人。可是刘表又怎会舍得自己的基业就如此丧失,虽然不下大都不赞成对抗,刘表依旧强行决定加强新野文聘的防守力量,同时立刻派人向柴桑孙权、吴县刘备以及益州刘璋求援。

此时的刘表再次露出他当年单骑入荆州时的决断,凡事不决者均由他独断专行。而以蔡瑁、蒯越为首的荆州士族却一致默契的保持了沉默,虽然他们不愿因刘表的行为而使得荆州再遭战乱,可是能够试探一下曹操的决心也同样有利于他们未来继续掌控荆州。这也就是为何荆州主和者表面看去只有韩嵩、傅巽、刘先、王粲这些身后没有强大家族支持的士人的原因,也是主战者仅有刘磐一人却依旧能于主和者平分秋色的缘故。

蒯越结束了一天的公务后回到家中,他的侄儿蒯祺却出人意料的等在家中。

“叔父!”蒯祺上前行礼。

“祺儿?你为何事而来?”蒯越有些奇怪,他的兄长蒯良与半年前病故后,蒯祺便以服丧为名在家读书。如今突然出门,必有原因,蒯越自然香知道究竟。

“叔父,侄儿是为北方曹公之事而来的。”蒯祺如今失去了父亲,叔父蒯越便是蒯家的顶梁柱,蒯祺自然不会有所隐瞒。

“你想知道什么?”蒯越问道。

“侄儿向问问叔父,曹公南征究竟是真是假?还是会想去年那样不了了之?”蒯祺说道。

“那你有何见解?”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