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蝗繁P卤笆钡牟钩涠跃拥母禄淮6抗俚姆勰晗拊蚋揪兔挥凶畹湍晗抟凰担帕稍谡鞯貌懿俚耐夂螅苯咏勰晗薷某闪送艘勰炅洌菔抗偌侗鸬牟煌畹鸵患兜囊患妒抗偻艘垡惨鹊40岁,然后两年一级往上递增,八级士官要到54岁才能够退役,至于士官长,那基本上只要是没有阵亡或者自己不申请便直接服役到最高年龄60岁。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曹军能够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从而保证军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证战斗力。

曹操笑得很愉快,他再一次坚定了对张辽的信心。而张辽同样笑得很愉快,他比曹操更清楚,计划做得再完美,只要下面执行者稍有偏失,进度立刻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这种事先计划周详,时间进度卡的极为紧密的事情,一旦少有拖延,那问题可比稍微宽松些计划出了问题还要严重。这可是张辽从自己的前世的亲身经历的倒霉结果中换来的经验,越是看似科学的计划越是不能出错,可是汉末的人们在科学的计划的执行力上又如何能于后世的人相比呢?或许智商毫不逊色,但执行力不但涉及智商,对情商的要求更高啊!

再次清闲下来的张辽原本还想继续躲在家中陪着五个儿女玩耍,他可是在腊月二十那天就彻底给孩子们放了假,长子除了每日的习武需要保持之外,和小家伙们一样可以将书本丢在一边了。

可是张辽不去找事,架不住事情来找张辽。蔡琰、荀彧的先后到来又让张辽难受了好一阵子。

蔡琰依旧居住在张辽家中,曹清每到一处都会给蔡琰预留下一个单独的小院子,而张家人也习惯了蔡琰的存在,外人也没什么闲话敢乱说。蔡琰可是以张家小儿的西席先生为名居住在张家的,若是有人乱嚼舌头,且不说张辽、曹操,就是曹清打上门去也让他吃不了也兜不走。

“琰见过将军!”蔡琰见到张辽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张辽一见心中忐忑,天知道和曹清在一起待久了的蔡琰如今是否回复了少女时代的狡黠。这可是一个从形容憔悴的妇人中恢复成如今风姿绰约的熟妇,那一笑的诱惑力没多少人能够抵挡,就算是张辽也有片刻的心灵失守。但是张辽更担心的是蔡琰又要与他探讨什么学术问题,毕竟就哲学而言,张辽自己不过是半瓶水,若不加珍惜,何来细水长流。

万幸的是郭嘉及时出现,解了张辽的围。但当张辽心中直喊幸运时,郭嘉却告诉他,咱们这是到城外去迎接荀彧。

天啊!张辽一拍脑门。荀彧为什么来邺城?个中缘由但凡是邺城官员尽皆知晓,这实在是件麻烦事!

郭嘉看着张辽的动作暗自好笑,他也知道,若没有蔡琰之前这一出,张辽也不会如此做头疼状。虽然郭嘉对张辽见到蔡琰便似老鼠见了猫一般,可是他也知道两人之间却是没有暧昧关系,虽然不解其中因由,可郭嘉也对张辽这般对待“红颜佳人”心中暗自腹诽。

“好啦!阖城官员皆出城迎接文若,便是主公也已经纵马而去。咱们若是不去,哪里对得起文若当年对你我的关照?”郭嘉一把将张辽的手从额头上拉下来,拽着他就向门外走去。

“张新,给老爷备马!你们也都跟上,老爷今日带你们出城跑跑马!”张辽赶紧叫上张新。迎接荀彧可是要出邺城十里,正好让多日只能在家中院子里小跑的战马撒撒欢。

这一下可好,憋了好些天的张辽护卫亲兵个个“奋勇争先”,牵着自己的战马便急匆匆的向大门外边赶。同样被憋了好些天的战马也感觉到自己可以出门尽兴的奔跑了,也一个个用碗大的蹄子不住的踢踏着地面,还时不时的长嘶两声表示一下兴奋之情。这一通热闹的让张家人以为张辽又要出战了呢。可看看身上除了马刀、弓箭之外,连皮甲都没穿,只有棉袄外边加一件披风,这才明白不过是自家老爷要出城。

这一下闹的让郭嘉哈哈之乐,张辽气不打一处来。可是谁让他自己因为城外大雪而缩在家中躲清闲,浑没有之前在幽州时那种顶风冒雪也要出城巡狩的坚持。今日不但天空晴朗,更是没什么大风,就算是地面积雪深厚,也不会影响这群曾经在北疆的风雪中搏杀的铁血军人。

马队出城,数百只铁蹄践踏在雪地上,激起的白雪四溅,心灵上得到释放的战士不住的“呦嘿嘿”的欢呼着,他们的战马也用长长的嘶鸣回应着主人。

荀彧来了。

当张辽和郭嘉刚刚赶到曹操身边,眼光敏锐的张辽便看到远处有一辆罩着严严实实的毡子的篷车在一百精骑的护卫下向邺城而来。

“好了,文远、奉孝也到了,诸位都随孤去迎迎文若吧!”

曹操话音刚落便纵马向那队骑兵奔去,张辽、郭嘉、夏侯惇、曹纯等一群人紧随其后,跟着曹操前去迎接荀彧。

第467章 殉道者荀彧!(上)

“文若,别来无恙乎?”

“荀彧见过明公!”

“古人就这点麻烦,见个面也这么多礼。还是以前好,握个手就完事,最多遇上老毛子再拥抱一个就成,哪像如今这般繁琐。”看到荀彧和曹操那一套久别重逢的礼节,张辽双眼一翻,又差点崩溃了。肚子里不住的嘀咕,腹诽着老祖宗搞出来的这套礼节。

不过轮到张辽自己的时候,他却依旧一丝不苟的向荀彧行礼,他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变得与众不同。如果说十几年前从马背上摔下来时的张辽在这个时代就犹如混入沙子里的黄金一样耀眼,如今的张辽却好似一块被沙石完全包裹住的黄金,单从外表根本就看不出区别。

不过也不知是张辽自己过于敏感还是别的原因,张辽并没有从荀彧的眼神中感觉到他有什么情绪。让张辽奇怪的就在于此,要知道,荀彧此来就是要劝阻曹操缓缓南下,而张辽郭嘉则是他可以争取的盟友,但以张辽、郭嘉的态度,是绝不会主动单独与他会面的,那此次见面就应该有所示意。可是荀彧却丝毫没有表示,这才让张辽感到奇怪。

接下去的事情发展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荀彧无论是在与邺城诸人行礼时,还是在会邺城的路上,他都丝毫没有提及南征的意思。就连曹操为荀彧举办的酒宴上,荀彧虽然是妙语连珠,与众人谈笑风生,也同样没有丝毫涉及南征以及朝堂上的争执。就算是许攸故意将话题向这两方面引,也被荀彧不动声色的化解于无形。

不过这个插曲倒是让在场诸人对许攸不满者心中大感快慰,虽然荀彧为人厚道,没有让许攸下不了台,可是大家都是聪明人,哪有不知道许攸吃瘪的道理?

酒宴中,荀彧和曹操坐在一席,两人言笑晏晏,倒不像是谈论到公事的样子。而一侧的乐声和中间的歌舞声也让有意窥听的人一无所获。这时候张辽虽表面不在意,但是他也同样暗中关注着曹操和荀彧那一席。在同样竖起耳朵无果之后,张辽甚至想试试读唇术。只可惜这个技能无论是前世的张辽还是今世的张辽都没有学过,于是张辽依旧是无可奈何的暗中叮嘱自己回头一定得在家好好对着镜子练习一下唇语。

就这样,这次欢迎荀彧的酒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而借着即将过年的喜气,这么一群官员中也无人将矛盾摆出来惹人讨厌。就连许攸也在试探了荀彧一次后便不再出手,邺城的整个官僚圈子更是一片和谐。

结束了酒宴,张辽一出门便弃马上车,和郭嘉凑到了一起,两个人需要交换一下他们对荀彧此行的看法以及他们将如何应对荀彧到邺城后可能引发的变化。

“文远,你能看出文若究竟是何用意吗?”郭嘉在车中皱着眉头说道。

张辽摇摇头。他此时确实没有看出荀彧究竟心里在想什么,甚至从荀彧的一举一动中也没有观察出任何端倪。

“奉孝,你与文若相识远早于我,难道你今日也毫无收获?”张辽反问。

“文若何许人也?当年他娶了中常侍唐衡之女为妻时,书院同窗讥讽其是阉宦假子,可文若面对扑面的指责依然面不改色。如今他久历宦途,那就更加让人不可捉摸啦!”郭嘉苦笑道。

荀彧娶妻一事张辽也知道,此时当初物议甚大,也就是荀家底蕴深厚,荀彧又少有才名,被清流中一干大佬看好,这才渐渐消除了影响。不过唐衡之女却是个贤惠之人,张辽曾不止一次拜访过荀彧的家,对接待他的荀夫人唐姬印象极好。

张辽的手指不住的在马车的板壁上轻叩着,这是他思考问题时的下意识动作。郭嘉则倚在车壁上,双手抱着暖手袋眯起了眼睛,他同样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马车走的并不快,在临近新年之际,城中百姓多要做过年的最后准备,大街上行人甚多,马车也只能慢悠悠的前进。张新与一群护卫虽然只能骑着马随着马车慢慢的走,不过他们去能够欣赏着城中百姓的生活百态,倒也没有心烦之虞。

张辽不喜欢坐车,他出行时从来都是骑马,今日若非要和郭嘉商量事情,他是绝不会登上马车的。这个时代的马车可远不如后世张辽曾经乘坐过的西方的马车,且不谈全套木质的车轴、车轮那吱吱呀呀的声音,车厢内的空间也没那么宽敞,至于减震就更别谈了无论是减震弹簧还是减震钢板都不是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品能够制造出来的。而道路也同样不如后世的平坦易行,使得马车一路上吱吱呀呀、摇摇晃晃,张辽在车中颇有回到甘宁的战舰上之感。

摇晃着的马车中,张辽和郭嘉依旧沉默不语,今天荀彧的行为确实是让他们二人感到了困惑。然而郭嘉突然间睁开了双眼,猛的坐直了身体。

郭嘉的动作立刻让同车的张辽反应过来。

“奉孝,莫不是你知道了文若的心思?”

郭嘉此时又突然身体一软,重新倚靠在车壁上,他扭过头,声音略有些颤抖的对张辽说道:“文远,我……我想文若是否会支持主公立刻南下?”

郭嘉的话好似被重锤敲击的大鼓声猛的再张辽脑海中炸开,张辽的脸色唰的一下严肃起来。“奉孝,你的意思是,文若可能想藉此机会让主公的力量受损,来平衡朝中渐渐要一面倒的势力划分?”

“呵……但愿我的想法是错的……”郭嘉苦着脸说道。

张辽的心中立刻开始盘算起来,他要推演郭嘉这种估计究竟有几成可能性。

荀彧忠于汉室这是可以肯定的,他出山后先入袁绍幕府后进曹操幕府喂得就是选择一个强人,助其成就霸业。这个“霸业”可不是什么夺取天下的意思,在这个时代,霸业不过是从春秋时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成天下诸侯之霸主”的意思。也就是说,荀彧支持曹操成为实际执掌汉朝政权的人,但绝不希望曹操篡汉。然而随着曹操实力的不断增强,曹操自己是尚未表现出任何“大逆不道”的想法,可是曹操的不少部下却已经有了这样的心思。别人不说,就是张辽和郭嘉便是其中之一。如此一来,荀彧势必要平衡各方实力,已达到他“辅弼曹操霸业,保存汉家天下”的政治理想。而曹操在北伐后有些信心过头,要在粮草、军备均准备不周全时便南下荆州,荀彧也同样和张辽、郭嘉等人对此行动不甚看好。

若是如此,荀彧便可期待曹操兵败,从而实力受损,不能再全面压制朝堂上的反对力量。那时候……

想到这里,张辽不愿再继续想下去。他心中明白,荀彧若有此心思,十有八九便是源自这个理由。

“奉孝,文若如此想,他可有何策安抚主公呢?”张辽又想到一个问题。

郭嘉叹了口气,说道:“文若可以全力劝说杨彪等人,恢复汉初丞相执政之势,使主公名正言顺的执掌朝政而不为人诟病。”

“他就不担心一旦……”张辽有点不敢再说,虽然他如今身后的实力也相当强悍,可是对于曹操这位历史上的强人,张辽依旧不敢轻视。这也是他始终告诫自己要围绕在“以曹操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周围,莫要争强好胜,随意出头”的原因。

“文若这是在赌啊!”郭嘉缓缓地说道。

张辽这时候明白了,荀彧确实是在赌博。他要用自己的性命作为赌注,来实现他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根本就是一个为了理想而不惜生命的殉道者。

马车中这时候再一次沉默下来,张辽、郭嘉面面相觑却无言以对,耳中唯有吱吱呀呀的声音在不断的响起。

“主公,文若先生可否与主公谈及南征一事?”

酒宴结束后,故意拖在最后的许攸与董昭回转身又找到了曹操问及荀彧之事。

“文若并未提及此事。不过以孤之见,文若应该与奉孝他们一样,不会再阻拦孤挥军南下了。”曹操拈着长须,着眼睛说道。

“这……荀文若何时如此知趣了?”许攸可不会相信荀彧会突然间转变,何况他对荀彧的敌视基本上和对张辽等人的差不多,若是不压倒这些曹操起家时的心腹,他许攸何时才能占据高位。

“以荀彧与张辽等人的交情,他们或许是要商议之后方才会再次劝阻主公吧?”许攸用猜测的语气说道。而且为了听起来不至于有挑拨离间之嫌,他还刻意注意的用词。

曹操没有理会许攸的话,微笑道:“文若、文远,皆为孤之股肱,此言子远休要再提及。时辰不早了,都早些回去休息吧。”

曹操说完便转身向里走去,留下董昭和一脸愕然的许攸。

董昭微微摇头,对许攸如此表现心中实在不屑。荀彧与曹操已经产生分歧那也就罢了,张辽何许人也?那可是曹操麾下头号大将兼曹操的妹夫,即便曹操会忌惮张辽如今的人望、威信,可是张辽却始终表现出自己对曹操的尊敬和忠诚。故而除了曹操之外,便是曹家公子亦不能动摇曹操对张辽的信任,许攸此举不过妄作小人而已。以张辽在曹家的地位,董昭相信,用不了多久,许攸这番话便会传到张辽的耳中。

董昭看了看周围的那些家丁和侍卫,对许攸说道:“子远先生,不早了,昭先告辞了!”

说完话,董昭朝许攸略略一拱手,不待许攸开口,转身就走。

第467章 殉道者荀彧!(下)

荀彧在邺城并未置办产业,他却也不至没有落脚之地,荀攸可是一直跟在曹操身边,以他的地位,其住处也就仅仅稍逊于曹操以及夏侯惇、张辽些需要家中有宽敞地方练武的武将。

然而此时荀攸家中却没有两人见面后一贯的欣喜,荀彧、荀攸一回家,荀攸便严令家人、仆役不得接近自己屋子二十步范围,而他却拉着荀彧进了屋子并将门窗全部关死。

“文若,你今日究竟与主公说了什么?”荀攸这时候才将憋在心里许久的问题问出来。

荀彧微笑着看着荀攸,但并没有直接回答,却说道:“公达,你这里怎么没有茶?”

“你……”荀攸摇摇头,转身打开门,叫过外面的家仆去准备茶叶及茶具并将平时储存的山泉水煮沸后送来。

“稍等一会儿吧,过会儿就送上来。现在可以说了吗?”荀攸问道。

“急什么。”荀彧微笑道:“公达,欲速则不达啊。你养气的功夫可是大不如前哦!”

荀攸也笑了,只不过他这是无奈的笑,他可没想到荀彧也会吊人胃口了。不过此时他心中原本的担忧也减弱了不少,荀彧能如此轻松,想必不会有什么坏事。

饮茶早就已经成为士大夫的习惯,只不过在张辽推出沸水冲泡的炒青之前,茶叶的饮用是相当繁琐的。西汉王褒的《僮约》曾有这样的记载:“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的茶已经成为社会饮食的重要一环。

但是相对于手续繁琐,还有添加了葱、姜、蒜的茶水,用炒青的手段加工的茶叶以其饮用时的简便以及香气的自然更让士人为之推崇。于是这种不添加任何调料的饮茶方式提前了千年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

一杯香茶下肚,荀攸看着荀彧,郑重其事的说道:“文若,是否可以告诉我你究竟是如何想的?”

“你猜到了?”荀彧放下茶碗说。

“这很难猜吗?虽然酒宴上无人能听到你与主公的谈话,可是主公的表情却丝毫没有不悦,我也就只能以你支持主公及早南下来推断。最终得出你希望……希望看见主公兵败的结论。文若,不知我说的是否有错?”

荀彧抬起头,嘴角两边上翘,露出微笑道:“没错!我便是如此想的。”

“你……你疯啦!”荀攸猛的惊呼,不过他立刻又将声音压了下去,然后看看四周,压低了声音说道:“文若啊,你是否想过,那些士兵都是我军的……军中还有文远这样及其护短的将军,若是他们知道,你……”

“他们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荀彧此时也苦笑道:“若我没有猜错,文远此时应该能够猜出我的心思了!”

“何止文远啊!”荀攸叹道:“文远与奉孝同行,以奉孝的智慧,不待到家便能猜出你的心思。而曹公或许知道的更早,毕竟你如此的变化实在过于奇怪。”

“这又如何?我原本就没想要瞒过他们。”荀彧淡淡的说道:“曹公坚持尽快南下,若非冬季行军实在消耗太大,此时我军便应该已经渡过黄河了。如今我送上一份支持,曹公焉能推辞?须知反对者中文远与奉孝的威望、资历实在太高,而在公达你与元让、子和两位将军沉默不语,贾文和亦是明哲保身而闭口之时,许攸、董昭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与文远他们抗衡的,否则曹公也无需急调仲德回邺城。现今我反而支持了曹公的南下计划,曹公便无需仲德赶来便可以此说服文远、奉孝,且又不会伤害众人的关系,曹公何乐而不为?”

“我知道。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文若,我说的是你此举是否会让文远与奉孝视为背叛?而曹公若真的兵败荆州又是否会迁怒与你?据种种情况分析,我军一旦南下,荆州及江东三家诸侯联盟的可能性极大。也就是说,我军兵败的可能性也同样极大。文远虽不说是爱兵如子,但他若是眼看着我军将士因为此次南下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在无法迁怒曹公时,文远是否也会将怒火转移到你的身上?”荀攸面带忧容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