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过分的自信,这个营地的栅栏并不高,曹军骑兵根本就不用按照训练中的那样,以套索套住栅栏再用骑兵的速度将栅栏拉开,这些骑术精湛的家伙们直接一提马缰,战马顿时腾空而起,越过了并不算高的栅栏。这也多亏了曹军之前的骑射,莫护部的战士没有准头,可曹军只要对着栅栏附近放箭就行。不过三轮箭矢,栅栏边上就没有了抵抗力量。

就在郝昭这一路冲进了营地时,曹真和庞德也不约而同的从他们的方向冲了进来。三路人马速度丝毫不减,只向营地中央冲去。

郝昭这一面遇到了阻挡之人,一个手持长矛的鲜卑汉子已经看到了郝昭披风下的铠甲与旁人的不同,直直的就向他冲来。有过实战经验,又曾被张辽、赵云这样的高手“虐待”过的郝昭自然不会毫无反应,就在那汉子就要接近他时,郝昭突然身体一低,整个人伏在马背上,让过了横扫过来的长矛,手中的马刀却轻巧的一挥,锋利的刀刃飞快的略过了那汉子裸露的脖颈。此时的郝昭只觉得手腕一沉,接着又是一轻。回头一瞥之下,郝昭分明看到了那汉子失去了头颅的脖颈处喷涌而出的血泉。

郝昭心头一热,已经沸腾的血液再也抑制不住了,他感到自己的身体里似乎有一种需要发泄出去的暴虐。不过郝昭却不知道,他杀死的正是莫护部落首领的长子,此人的死让原本守在郝昭这一面的部落战士胆寒,纷纷四散而逃。

这就是战场!这就是我渴望建功立业的地方!郝昭的眼睛里似乎涌现出一道红色的光芒。

已经开了杀戒的郝昭没有了别的心思,他此时只知道随着战马的奔驰而挥动着手中的马刀,一刀又是一刀,要将挡在眼前的所有阻碍统统劈开。

庞德的运气更好,他直接遇上了莫护部落的首领,那身迥异于普通牧民的服饰让熟悉游牧民族的庞德清楚自己遇到了一条大鱼,不过张辽的命令却不容他活捉,庞德二话不说,手中马槊劈头盖脑的就砸了下去。

那莫护虽然是部落首领,在草原上也算是个勇武之辈。但他又哪里是汉末有数的猛将庞德的对手。且他的部落子民那随处可闻的凄惨的叫声也让他分神,根本就来不及反应,只是本能的举起了手中的钢刀。

只听到一声惨叫和“扑哧”一声似西瓜裂开的声音,那莫护首领的脑袋被庞德的马槊砸的四分五裂当场毙命,鲜红的血液混杂着白色的脑浆溅得满地都是。

庞德勒住马缰,用手抹去溅到脸上的红白之物,扭头四处看了看,大声吼道:“动作快点!一个不留!”

庞德这一下更是了得,原本首领被杀就已经让四周的部落战士失去战意,庞德那一下子却好似地域出来的恶魔,彻底摧垮了他们的信心。

“首领死啦!”

“那是吃人的恶魔!”

“快跑啊!”

……

不远处,也已经冲杀过来的曹真倒是没遇上什么麻烦,他只顾着不停地挥刀,口中也不知在嚎叫着什么,如同疯了一般砍杀着四周抵抗的男人。

这种情况曹真身边经验丰富的老兵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每个初次踏上战场的菜鸟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曹真的状况算是好的了,至少还没有失去战斗力。这帮老鸟只是留下了几个人隐隐的护卫在曹真身旁,他们可不会忽视出发前兵曹从事田豫的叮嘱。

那个马贼头领张利也在骑兵刚刚越过栅栏时下定了决心溜号,他根本就不管还在营地的那些弟兄,只带着身边几个心腹和随身兵器、财物从没什么动静的南面逃了出去。

不过他还算读过些兵书,知道“围三阙一”,只潜出一里左右边折向东面。听着身后同样从南面流出来的人发出的惨叫,张利的心中不由得得意了一阵。

“爷好歹也算是将门之后,这点小计谋焉能算计与我!不过能有如此战力者,又摆下这般阵势者,绝非草原上那帮不懂兵法的蛮子。难道是南边的汉军?不可能啊!汉军如何能在这种天气下避开草原诸部,向北跃进千里?可这究竟是谁?”

就在张利一面策马狂奔一面思考着问题的时候,就听到“嗖嗖嗖”的几声响,张利暗叫声不对,就感到咽喉一凉,随即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黑暗中,白色的雪地上突然一动,几个白色的身影从雪地中爬了起来。几个人走到张利几人的尸体前,为首一人开口说道:“这帮笨蛋,我们可不是那些只懂围三阙一的家伙,宗司马早就让咱们等在此处了。”

“行了,老三。别废话了!搜搜他们的身上,这些人又是战马,又是皮袄的,所配武器也是咱们的制式马刀,估计不是什么小人物。正好有马,将他们的尸体带上,交给司马他们处理。”

“好咧!”

莫护部落中的杀戮此时还在继续,在这三千骑兵出其不意的攻击之下,匆匆忙忙起来抵抗的莫护部落根本就没有抵挡多久。原本幸存者还以为这只是一场草原上很常见的征服之战,只要投降便不会有生命危险,而此后他们也会成为这支强大部落的一员,甚至还能进入这强悍的骑兵队伍去杀戮别人,于是他们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这支骑兵不要俘虏,他们带来的只有血腥的屠杀。

庞德此时不再动手,他还在指挥着部下搜索幸存者,并要将他们一一灭口。而郝昭正在安抚着已经恢复了正常,却始终在呕吐不止的曹真,这也算是战场初哥的必经之路。

“庞校尉,全部幸存之人均被拉出来了。请校尉训示!”

“没那么多废话!”庞德挥挥手,“将军命令,一个不留!你们动手时利索点!”

“诺!”

“等等!”庞德叫住正要转身下令杀人的军官,“动手时注意不要有军队的印记。再让地下哦那个门辛苦一下,将所有军队的痕迹统统打扫干净。战利品归个人所有。离开时放火消灭所有痕迹!”

庞德此时眯着的眼睛里流露出一股杀戮的意味,这让他对面也同样久经沙场的军官都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诺!”

第430章 回家之路!

庞德率领的幽州铁骑离开了,留下的却是白色的雪地上那滴滴鲜明的血迹和身后那被大火笼罩住的营地。至于尸体,全部都在火堆中了,整个莫护部落男女老幼一万零三百二十三人全在其中。

而曹军也带着三十余具战友的尸体和七具备确认为马贼首领的尸体向南方而去。不过他们一路上也不能笔直南下,还需要绕道而行以迷惑草原诸部。

这一场以万余人死亡为结果的杀戮在草原上引起的震动绝对不逊于中原一处城池被屠没的结果,只可惜待到因为冲天的火光和浓烟而匆匆赶来的附近大小部落的人赶到现场时,不但为时已晚,便是杀人者也销毁了痕迹远遁。

但是,从庞德他们故意留下的“蛛丝马迹”中,那些赶来的人依旧能够分析出这次屠杀很可能和幽州汉人的商队被劫杀一事有关,而且那些早就被悬赏令冲昏了头的人也有不少赶到了现场。

可是一举将一万余人的部落尽数杀绝,一个活口也没留下,这种手段绝对不是那些游侠和小部落能做到的,能够完成此项“壮举”的,除了草原上的几个大部落之外,也就剩下幽州的汉军有这种力量了。然而思维误区使得没人怀疑此事与汉人有关,他们纷纷将怀疑的目光转向了几大部落。

“庞令明干得漂亮!”正在蓟县的张辽接到庞德用雀鹰传回的消息之后拍案而起,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庞德他们是否能够安全的、不被人发觉的悄悄的溜回来。

“主公,是否要请友若先生他们前来商议?”张新已经习惯了张辽遇事便找人开会的作风。

“不用!”张辽想都没想就给否了。

这时候莫护部落被屠的消息应该已经有人知道了,有心人一定会怀疑其中是否有曹军的影子。张辽现在要做的就是让那些窥视着幽州的家伙摸不着头脑,要让草原上的各大部落心中暗自揣测,究竟是哪一家和曹军联手了?若是此事刚出没多久自己这里就大肆活动,落在聪明人眼中必然会使得他们对曹军的疑惑加大,就失去了在草原上继续制造分裂的好机会。反正荀谌、田豫他们没多久便要过来,这里还有公务要处理,到时候聚齐了属下在私下里告知即可。

而那被屠杀殆尽的一万多莫护部落的人,张辽此时也根本就不去想其中是否有无辜者,他这十几年的经历已经让他的心变得坚硬,对与自己无关的人根本就提不起任何同情之心。而且张辽总觉得莫护这个姓氏很有些熟悉,可具体是什么他自己却因为读书时对少数民族的情况没兴趣而忽略了。不过对于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还能有印象的少数民族姓氏,张辽知道,这一定和后来的五胡乱华的那些民族有关,既然如此,也就不算滥杀,算是提前解决隐患。

张辽不知道,曾经建立前燕的慕容皝的祖先原本便是出自鲜卑族的莫护氏,他的父亲慕容廆的曾祖便是一支莫护鲜卑的部落首领,名叫叫莫护跋。与曹魏初率诸部由鲜卑山(今蒙古呼伦贝尔盟)入居辽西地区。景初二年(238年),莫护跋助司马懿征讨辽东太守公孙渊有功,拜率义王,建国于棘城之北。慕容廆的祖父叫慕容木延,部落是左贤王。父亲慕容涉归西晋时因保全柳城(今辽宁朝阳地区)之功,被封为鲜卑单于,于是整个部落由棘城迁至汉族聚居的辽东北。直到其子慕容皝称燕王之前,一直为魏晋政权的北方屏障。虽然这次庞德屠杀的莫护部落未必就是这莫护跋这一支,但莫护鲜卑的实力却因此遭到重创。

而且张辽不知道也就罢了,若是他真的知道,草原上的莫护鲜卑一定会成为下一个悬赏令通缉的对象。理由很简单,莫护氏藏匿马贼,故而被株连。这个理由在草原上很普遍,除了脑子有点秀逗的汉家士子外,草原上没人会发出质疑的。也亏得张辽的知识点按照自己的喜好有了空缺,鲜卑族的莫护氏还真的要多拜祭一下他们的神灵才是。

说句题外话,莫护氏拜祭神明的时候倒不如多拜拜因为讲课枯燥而使得张辽忽略了鲜卑历史的那位历史老师,这才是让他们全族幸免于难的真正功臣啊!

“张新,你现在到作战室将庞德他们此次行军的路线全部标出来,至于回来的路……你先让那些参谋们预设一下就是。”张辽一旦遇到战事还是喜欢在沙盘上推演,此时他的已经不是能随便出手的时候了,也就是在沙盘上解解闷。况且这样做也确实让幽州军的将领们开始重视沙盘,可以说幽州的曹军是曹操麾下各军中沙盘推演做的最好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各种作战计划和作战预案是曹操各军中最周密的。

“那些家伙们可是相当羡慕伯道和子丹,能随军出征对他们的诱惑不是一般的高。若是得知他们获胜的消息,指不定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呢?”张新笑道。

此次出击张辽命郝昭、曹真随行,这让那些同在枢密司受训的军官羡慕不已,这段时间颇有些无精打采,甚至还有人要向荀谌甚至张辽请命,还是荀谌封锁了枢密司,然后将他们给压了下去。为了不泄露消息,荀谌干脆将枢密司剩余的军官全部搬到了张辽这里,让他们待在作战室里推演历代经典战例,算是给他们泄泄火。

“无妨!男人嘛,又是军人,没人愿意比别人差。这是好事,无须压制。不过你要告诉他们,此战不过是倚强凌弱,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却是战前庞令明他们选择的行军路线和时间,这才是我要他们搞明白的。”张辽提醒张新。

“放心吧,主公。我一定提醒这帮小子!”张新可是随张辽打老了仗的,即便他再如何不学习,这么多年随着张辽征战也已经被张辽薰陶的“狡猾奸诈”了,自然是明白此次出击真正的要点在哪里。

张新离开后,张辽做了一次深呼吸后突然自嘲的笑了笑,自言自语道:“这第二代将领也算是大致培养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实战经历,再继续坐而论道是没什么用了。看来是到了将他们交还曹老大的时候了。枢密院!好矛盾啊!”

张辽此时满心想的都是他建议曹操建立的统一兵权的机构枢密院。这个借鉴了宋代军事机构的名称,却骨子里充满了后世近现代参谋本部的军事统辖观念的机构是否能够被曹操真正建立起来,还是仅仅只是采用其中的参谋制度,张辽并不能肯定。而且他作为一个有着后世观念的人,自然希望军队国家化,一切都由制度说话。可是这个时代赋予官员、贵族的特权,以及他自己拥有的权力,却让他对自己一力倡导的这种制度又有些抵触。所以张辽矛盾,他的官职越高,爵位越显赫,权力越大,他的矛盾心理就越严重。

虽然张辽对自己不可能取曹操而代之这样的现实十分的清楚明白,然而要他轻易便放弃如今手中的权力,他确实有点犹豫了。毕竟列土封疆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没有,当不了天下的共主,那做一个独霸一方的诸侯也是一种相当有诱惑力的想法。

“唉!很有诱惑力!可惜太累了!历史上但凡有为之君皆不长命,倒是乾隆那厮活了八十多岁。可见生命在于悠闲应该是没错的!”

张辽还是怕死,好容易穿越一回,可不能活个四五十年就挂,最起码也不能比司马孚、吕岱这几位差吧!

张辽确实想的很美,司马孚九十三岁寿终,吕岱更是活到九十六,再加上巨鹿张牛А⑿乱袄疵簟⒉晕嗍扣疲馕迦丝墒呛耗┤庇屑窃氐某な僦恕M焙笫阑褂腥丝贾こ鋈缃裾谙逖舻牧位嗍浅な僦耍兰埔不盍司攀唷U帕上牒驼饧肝唤辖暇ⅲ肥岛苡杏缕

不谈张辽心里的想法,如今草原上顶风冒雪行军的庞德等人可是受老了罪。战前虽然也有风雪,可是那风还不算太大。可此时的狂风让人根本就没办法骑马行军,所有的骑兵都变成了骑马的步兵。幸好这次打下莫护部落搜缴了大量的辎重补给,不但让他们自己身上多了几层御寒的毛皮,就连战马也同样被包裹的严严实实。而随着一同行军的牲畜虽然沿途倒毙不少,可也算为将士们提供了肉食,用不着大冷天的出去打猎了。而且缴获的大量酒水也能暂时驱散将士们的寒意,这才使得这支踏上了归途的军队至今还没有非战斗减员。

“咱们现在到哪了?”庞德向身边的宗林询问道。

“大约还有一百里就可以见到乌候秦水了。”宗林对北地的地理已经相当熟悉,头也不抬的回答。

“接下来如何走?”庞德接着问。这会儿他可全指着这些斥候给他带路了,他对这里的地形可是实实在在的睁眼瞎。

“南下!从平岗入卢龙,返回蓟县。”宗林选择的是后世喜峰口这一路。

“那里可靠近辽西乌桓!”庞德不是傻子。

“我早已派人赶赴卢龙,通知守将赵虎校尉接应。”宗林更不是笨蛋。

“呵呵!那就好!”庞德讪笑道。

……

一支长长地队伍在风雪中行进,狂风暴雪亦不能阻挡他们回家的信念。

第431章 郭嘉北上!

时间过得飞快,从冰雪消融到大地回暖不过数月的功夫。又是新的一年到来,历史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建安十年,郭嘉第二次赶到了幽州,这一次他是为曹操以及大军北上来打前站的。

对于这个朋友,张辽自然是亲自出城十里相迎,两人一路说笑着回到了蓟县。自张辽离开曹操身边,从青州开始独自主政一方之后,和郭嘉就不似以往那般频繁见面了。不过两人的练习却始终没断过,每个月最少也有两三封信,用来询问各自事务上的一些疑惑并交流一下思想认识。可以说这两人的信件未来若能保存下来,也不会比那什么《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的销量差。最起码是忠实的反应了这个时间段中最真实的历史。

许久未见的好友见面自然是十分欢喜,两个伶牙俐齿的家伙更是一见面就相互斗起了嘴,虽然让一旁的田豫等人感到有些吃惊,不过有张新这个熟知二人的家伙在,也没有人担心什么。倒是陪同的众人被二人的连珠妙语逗得哈哈大笑,甚至不顾自己也同样骑在马上,前仰后合之下差点有人落马。

一场欢迎宴会,众人尽兴而归。至于郭嘉的来意,他自己不说,也不会有人凑过去询问。以郭嘉的身份地位,总脱不开那些事,反正有张辽在,幽州官员们根本就不担心自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在送走了众人,郭嘉和张辽果然又围坐在书房的茶几边,一面品茶一面聊天。郭嘉也确实是带着曹操的意思过来的,不过以他和张辽的交情以及这两人的性格,也确实从来不用不本正经的态度谈事情,即便那是极其重要的正事。

“两件事。这便是我此次到幽州的目的。”郭嘉随手触摸着炭炉上煨着的水壶,口中随意的说道。

“说吧,我洗耳恭听。”张辽则在一边准备着茶叶和茶具。

“这火有点小,你就不能多放点炭!”郭嘉突然又岔开话题。

“慢工出细活!要想泡出好茶,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随意,否则一壶好茶就给毁了。”张辽根本不介意郭嘉说什么,随口回答。

“嘿嘿!”郭嘉笑了笑,“主公采纳了你去年的建议,已经将原本猬集邺城的二十万大军裁撤了七万余,如今邺城只剩下了十二万出头的军队。”说到这里,郭嘉闭口不言,只是笑看着张辽。

“裁弱留强本就是主公一贯坚持的,当初牧野之战和邺城初定,降军均在十余万,主公不都一一遣散。何况冀州财政如今依旧吃惊,那些家族私底下也动作不小,主公的财政上无法支撑庞大的军队,倒不如裁汰弱军以保留剩余精锐的军费充足。这是主公自己英明决断,跟我没关系。”张辽抬了抬眉毛说。

“得了!别在我面前假正经的。”郭嘉突然笑了,语气也不再如刚才那般公式化,“靠!咱们到底谁是文官?谁是武将?还有啊!好歹你也年长我一岁,就不知道让让我?”

“哼!”张辽眼睛一抬,鼻孔朝天,傲气十足的说:“也就是你,才能在某家面前打打官腔,拽拽酸文。换了别人,你看谁敢!”

张辽这话虽是霸气十足,郭嘉却还真没法反驳。张辽这家伙明明是学问精深(别人认为的),又有着郑玄弟子的身份,但偏偏就抱着自己的武将出身不放。一旦遇到看不顺眼的人和找麻烦的家伙那是绝不会轻易放过的。建安五年之前还好,那是张辽还讲究个情调,遇到麻烦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