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话就不要多说了,此时无论你心中如何猜测,我都不会给你明确的答复,你也不要对人提及。先做好眼前之事吧!”张辽轻轻的说道。

“嗯!”田豫没有说话,只是用力点点头,丝毫不在意此举是否有损他幽州名士的派头。

张辽此时不管鲜卑三部的混战,目的就是坐山观虎斗,以便将来能行卞庄刺虎之举。虽然步度根是属于亲汉派,和轲比能及素利等人截然不同,但张辽却不敢保证步度根的属下和后人全都是亲汉派。而且这些个草原民族历史上对汉族降而复叛的事情比比皆是,张辽可是从不敢轻易相信他们的诺言。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解决边疆之上的民族冲突和战争,张辽早已经打算在打好基础后慢慢的向北扩张,以汉文化强大的同化力和汉人强悍的生育力为基础,将北方大片大片的空旷的土地收归中华所有,如此也能从一定能程度上缓解中原土地不足而引发的农民起义。

虽然扩张不止,帝国不灭这句话有些夸张,但将国内矛盾向外转移,用对外战争的胜利和战争获得的红利来缓解国内矛盾却早就是中国人所知晓的。在这个生产力还显得底下的时代,土地就是一切争端时始末。没有能力彻底解决政治制度的张辽,也只能将注意打在扩张这一条路上了。

至于这样是否会让中国陷入过分扩张带来的泥潭中,张辽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他只能够让自己在有生之年在留下的书中给后人以提示,而结局如何就不是他能够掌握的了。但是张辽相信,以儒家学说为主的中华文明一定会在民族向心力上显示出它的优点,如此一来,即便将来重蹈历史上王朝更替的覆辙,但大一统的国家却始终不会分裂的!

第415章 此子可教也!

“银苏可,轲比能的士兵如今部署在何处?”

“回禀大人,轲比能此时正在且如布防,侦骑不过前出到诸闻泽,以其兵力部署,对我们应当是以防御为主。”

说话的人正是檀石槐的孙子,被轲比能赶出弹汉山的步度根和其部将银苏可。

步度根年约四旬,相貌粗犷,浓眉大眼,黑发黄肤,一脸的英气。他的部将银苏可则是黄发黄须白肤,却是和步度根完全不同的外貌。根据后世的考证,在中国北部早就有金发白肤的人种出现,银苏可就应该是这些人的后裔。

“难道轲比能想先对付素利他们?”步度根眯起了眼睛。

银苏可并没有接腔,但他的心中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素利、弥加、阙机三人的势力可是三部鲜卑中最强的,除非……

想到这里,银苏可抬头向步度根望去,却发现步度根的脸上已经露出了微笑。

见到银苏可抬起头,步度根点点头,说道:“看来应该是轲比能让素利他们三人内部出现了问题,然后想借机先击垮素利啊!”

“大人言之有理!轲比能必然就是如此打算。素利等三人中以素利实力最强,弥加、阙机早有不满,轲比能此时联络他们,他们自然乐得借机削弱素利。但弥加、阙机也非笨蛋,决不让轲比能彻底吃掉素利。”银苏可说。

“哼!好好的鲜卑,自先王檀石槐去世后便因为各人的算计而四分五裂,如今他们……呼!幸好兄长夫罗韩性情宽厚,绝不会因轲比能之利诱而危害与我。否则兄长那数万人在我部西北可就是最大的威胁了。”步度根说道。

银苏可对步度根的感慨一言不发,可是他的心中却对步度根的话心中嗤之以鼻,在他看来,身为步度根兄长的夫罗韩不但无视自己的兄弟和别人交战而不闻不问,甚至连轲比能将他们这些檀石槐的嫡系子弟赶出弹汉山王庭的仇恨都能不顾,这样的人根本就不能算是檀石槐的子孙。即便夫罗韩按兵不动,但银苏可却对夫罗韩想对步度根动兵时能究竟能调动多少兵力表示怀疑。银苏可甚至敢断定,若是夫罗韩起兵南下,只要步度根一生号召,夫罗韩的部下中至少有七成会投奔过来。不过这是人家兄弟间的事情,他这个大将还是不要参在其中的好。

看到自己的大将默默无言,步度根笑着摇摇头。若非银苏可是这般谨慎稳重之人,他焉能如此重用此人。不过此时他虽然不担心夫罗韩会反手相攻,可是他却因为素利那边的异状对轲比能戒心更盛,他现在倒是担心轲比能会以回归弹汉山王庭为由使人诱惑夫罗韩率领部众东归,这样一来轲比能不但这一年多来损失的部众和士兵会全部补充起来,甚至还会让轲比能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看样子我是有必要到兄长那里去一次了!”步度根心中暗道。

虽然对轲比能的下一步手段有了警惕,但步度根此时却感到自己身边没有一个能为自己分忧的谋士是多么的失策,此时的他无比想念去年到他这里游说他起兵攻击轲比能的幽州文士徐邈。虽然此人名声不显,但却是辩才极佳,那一通分析让他觉得实在有道理。不过此人却是幽州官员,以汉人如今的强势,那徐邈应当不会放弃前途到他这里,然而步度根此时也有了寻找一个汉人的文士,哪怕是一个寒门子弟,也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出出主意。

对如今幽州的曹军大将,步度根也并非一无所知,大家均是雁门“同乡”,虽然张辽在雁门是将打击目标大部分集中在匈奴人身上,不过也有些不开眼的鲜卑人被张辽搂草打兔子般殃及。张辽的强势和神出鬼没的战术也让当年的步度根这个那是还只是半大小子的张辽以及汉人的潜力心存畏惧,更因为他离开弹汉山后在雁门见识到了汉人的文明而产生的敬畏之心,这才有了他如今亲汉的立场。

“银苏可,我这里有一封书信,你立刻可派人送到马邑城张汎先生手中。”步度根既然决定向汉人靠拢就不会犹豫,他的部族这些年也为张家的商队打开了方便之门,和张辽之兄张汎也算有交情,通过张汎不但能够联系上并州的曹洪,更能够让正好在幽州的张辽给轲比能以压力甚至是直接出兵。

不过步度根却不知道张辽的想法和此时的汉人的主流想法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无论他们是否立场亲汉,张辽都会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决北疆的民族问题。

轲比能的动作并没有瞒过始终在注意着鲜卑人动静的幽州军方,张辽如今的手下有着大量的异族兵员,在阎柔这种熟悉鲜卑内情的人的主持下,幽州的暗探可以很轻松的深入鲜卑人的各个营地,虽然未必能得到第一手的具体资料,但是广泛的撒网式布置亚让鲜卑人的调动被曹军暗探一一查清,在枢密司的沙盘上表示出来后就可以很清楚的判断出鲜卑人的动作。即便是轲比能暗地里的那些手段也瞒不过老狐狸荀谌的眼睛。要论及算计,鲜卑人不过是实干派,而荀谌却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以实践优化理论的高人。

“友若先生,这轲比能倒是想的挺美的,向先吃掉素利,然后再对付步度根等人。我军若是不做出些动作,一旦轲比能得逞,代郡的压力就大了?”围在沙盘周围的曹真对一旁闭口思索的荀谌说道。

“子丹,”荀谌还未开口,一旁的郝昭就插了进来,他和曹真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沙盘推演虽然在荀谌的主持下两边不分胜负,但作为双方的主将,他们的交情却是已经结下了。“轲比能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不说他能否顺利的吃掉素利,便是弥加、阙机,还有雁门的步度根也不会眼看着轲比能将素利吃掉的。”

“伯道兄,轲比能此时的举动只能说明他已经暗中联络了素利身后的弥加等人,若是弥加、阙机按兵不动,而我军探子发觉轲比能的心腹出入步度根西北面其兄长夫罗韩的老营,步度根被此事牵制住,便无暇顾及东边战事。此时心无旁顾的轲比能即便不能全歼素利主力,也能让素利元气大伤。到时候,就是轲比能和弥加、阙机三家瓜分素利残部,中部鲜卑原本平衡的局势便会立刻改观。”曹真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他按着自己的思路据理力争。

“子丹此言差矣!”郝昭的实战经验是这批参加培训的青年军官中最为丰富的,他虽然不清楚鲜卑人的具体变化,但是他明显能从步度根等人的反应中感觉到轲比能的算计不会顺利。况且以他对张辽的认知,若是张辽不是成竹在胸的话,此时的臧霸军团就应该早就动作起来了,可是如今身处代郡、上谷郡的臧霸兵团和阎柔的骑兵独立旅依旧优哉游哉的待在各自的军营中,不过是最基本的战备等级。

“素利、弥加和阙机的关系绝非随便能够里间的,当初正是他们三家联手方能确保自己再兵锋盛极一时的轲比能手中全身而退。虽说如今的素利在三家中因实力的上升而使得弥加、阙机感到威胁而要让素利单独承受轲比能的打击,但只要素利的实力下降到不至于威胁到他们时,弥加、阙机一定会主动出兵相助。这是由他们三家唇齿相依,而各自投鼠忌器的局面造成的。故而张将军也曾说过,要解决素利等三家势力,要么不动,动则要一举歼灭,以竟全功。由此可见这三人虽未守户之犬,但确实是个不小的麻烦。至于步度根,”郝昭顿了顿,接着说道:“夫罗韩的态度如何我目前不知,然并州是曹洪将军的防区,雁门又是张将军的家乡,步度根只要不是笨蛋,焉能不向曹洪将军求援。有曹将军在,步度根后路无忧。有这等后招,便是夫罗韩真有异心也需好好考虑,绝不会在局势明朗前出手的。”

“这……”曹真听郝昭这么一说,顿时无言以对。这些情况他并非不知,只是经验尚浅,虑事时不够周详,以至于被郝昭驳倒。

“呵呵!”此时在一旁看热闹的荀谌笑着开口了:“子丹无须沮丧,伯道建安六年便到了幽州,跟着张将军走遍了幽州六郡,便是边境亦没有放过,能有此认知实属正常。不过尔等也不能就此灰心,须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你努力了,必有获得成功的那一天!”

曹真能被曹操看重虽说有其父的因素,但曹真自身的素质也绝对不差,否则以曹操的眼光也不会如此大力培养。虽然起初有些沮丧,但随即便能摆脱此不利情绪。他诚恳的虽荀谌行礼,口中说道:“多谢友若先生教诲,学生必定铭记于心!”

荀谌闻言微笑,心道:“此子可教也!郝昭、曹真二人为小辈中的翘楚,再加上已经离开的夏侯三兄弟,曹营却是人才辈出。最厉害的还是张辽这般培养人才的方法,能够确保曹军的人才源源不断。由此一点而见全局,曹操若不能扫平天下那才叫不公啊!”

第416章 太极拳及张家祖训!

巡视了幽州在建的秘密粮仓回到蓟县的张辽在处理完手中的事情之后便回到家中,他这些年虽然和妻儿靠的很近,但总是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处理,这使得张辽很少有时间陪着家人,于是找机会抓紧一切空闲时间留在家中就成了张辽最希望做的事。

此时的张辽正悠闲的靠在院子里的竹制的躺椅上,看着正在院子中央练武的长子张震。

他的长女张绮则坐在他旁边一张小竹椅上,双手扒在张辽的腿上,身子趴着在和张辽说话。对这个完全继承了她母亲的美貌的女儿,张辽可是宠溺的很,不舍的打骂,更是有求必应的模范父亲。

“爹爹,绮儿也要练武!”张绮仰着小脸,双手摇晃着张辽的大腿娇声说道。

张辽看着女儿不由得一阵头疼,这全都是他宠溺出来的结果,如今的张绮可是什么东西感兴趣都想亲自试一试,不过一切都是三分钟热度,纯粹的一个捣蛋鬼。可是张辽就是你来教训女儿,每次看着女儿自觉受了委屈那含泪欲泣的样子,张辽的心就顿时软了。不过张辽无论如何宠溺女儿,也不会让女儿去练武,这倒不是他不同意,而是妻子不同意。

果然,当张绮话音刚落,张辽尚未开口之时,一旁坐着和带着张辽次子、三子及次女的婉儿、罄儿在为张辽收拾瓜果的曹清开口了。

“女孩子练什么武!倒是好好地跟着你琰姨读书练琴,将来也做一个才女才好!”曹清微沉着脸说道。

张绮对自己的母亲还是比较敬畏的,虽然曹清基本上不会发火,可是这些年曹清在张辽南征北战,不怎么着家的时候独自维持着家中的一切,早已经在家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严,一旦曹清沉下脸来,那的样子也让张绮这个亲生女儿感到一丝害怕,这也是为什么在张辽回到家后张绮喜欢缠着父亲的原因。而张辽也因为对妻子的愧疚和出于维护妻子权威的思考,从不干涉妻子处理家务,即便是他回到家中,家务事也只是听过就算。倒是儿子的教育曹清是全部交给张辽,即便张震再苦,曹清也硬着心肠不闻不问。

“为什么哥哥能练武,我就不能?”张绮不敢大声反驳,却小声的嘟囔着,而且还将声音控制的正好在张辽的接受范围之内。

歪着眼瞟了自己这个古灵精怪的女儿一眼,张辽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说实话女儿要习武张辽并不反对,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张辽更清楚一个健康的身体应该如何保养,即便是所谓的神医华佗也不可能和张辽得自一千多年后的保健知识相比。

“清儿,”张辽没有理会女儿故意的低语,反而敬爱那个头侧向自己的妻子,“我这里倒是有一套拳术,不论男女皆可习练,于健身养身一途极为有效。”

对自己丈夫的话曹清是从不会等闲视之,张辽的成就让曹清已经对自己的丈夫有了一种莫名的盲信,即便张辽有暗中维护女儿的意思。

“夫君所说之拳术源自何处?”曹清一边笑着问道,一边将切开的瓜果送到张辽口中。

“唔……”张辽用力嚼了几下将口中的东西咽下后说:“此拳法名曰太极,源自道家,乃一位游方道士传于为夫。此套拳术博大精深,为夫也耗费了十数年才参详透彻。将其中一些实战的东西去掉后,对男女老幼养身健体却是效用不俗。”

张辽倒是好不脸红的又将后世的东西提前拿了出来,只不过这次他很有自知之明,源于道家的太极拳可不是他这个对道家一知半解的人能够创造出来的,于是张辽便度转出一个莫须有的游方道士。反正中国古代这类奇人、隐士比比皆是,倒也无人回去详查究竟。

对于张辽层出不穷的新东西,曹清如今已经没有了一探究竟的心思。至于这个道士是何人?为何张辽早点不说此事?曹清根本就不会去想。再者说,这些年的夫妻生活已经使得曹清在张辽的潜移默化下接受了一些并不算超前的后世的观点,而无论男女老幼、文士武将皆需要一个好身体便是这些个观念的其中之一。

“夫君,这个太极拳好学吗?”曹清颇有兴趣的问道。

这时候,不但是曹清有兴趣,便是张辽身边的张绮和身旁还带着三个幼儿的婉儿和罄儿也兴致勃勃的看着张辽,张绮甚至已经爬到了张辽的身上。

“震儿,先停一停吧。休息一会儿,也过来来听听。”张辽此时已经发现正在练武张震被他们这边的动静弄得注意力大减,甚至还频频注视他们这里,手上的动作也不自觉的出错。张辽可不像让长子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急需练武而受伤,干脆让他休息一下,也顺便让他也学习一下可以调理身体机能的太极拳。

“这种拳法动作舒缓,配合静功,可以锻炼身体各处及五脏六腑和经络、骨骼,你们练习时养生健体,震儿习练则可以舒缓身体,调解平日积累的硬伤。虽说没有长生不老之效,但却有益寿延年之功。那位道长传此拳法与为夫时已是满头白发、白须,据闻年已八十高龄,却依旧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双肩能挑起数百斤重物。”在张震留下手中长剑向张辽这里走来时,张辽还在向自己的妻女们推销着太极拳。

“父亲,习练这太极拳真能如哪位道长一般吗?”张震走过来时正好听到张辽后面的话,不禁好奇的问道。

看着一家人均是一副好奇宝宝的表情,张辽微笑道:“呵呵!人家道长心无旁顾,一心修炼,这才有如此成就。为父一介俗人,估计不会有哪位道长那般成就。不过那道长离开前也曾对为父言过,只要持之以恒,年过七旬依旧身体强健,精神矍铄还是不成问题的!”

“爹爹,女儿要学!快教女儿嘛!”张绮闻言大喜,跪坐在扎根聊的腿上便拉着张辽的胳膊不停地晃悠。

“好好好!”张辽忙不迭的点头应道,这可是无比宠爱自己的孩子,就这点要求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父亲,那这套拳术的要诀是什么?”张震虽然年幼,却已经继承了张辽沉稳的作风。

张辽一把抱起女儿,自己坐起身来,让女儿坐在自己的怀里,免得女儿再继续在他的腿上扭动而使得他的大腿“遭罪”。

“要诀?你小子倒是机灵,上来就照着关键的地方下手。”张辽对自己长子的精明相当欣喜,“不过太极拳法的要诀很长,等你随为父练习时再一一学习。倒是太极拳的特点为父可以先告诉你,一共二十个字: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你若是能将拳法练得精熟,那便是兵刃上也会不自觉的加上太极拳的变化以达到克敌之功。”

不过张辽前世学习的太极拳可不是那些被各家秘而不宣的实战型太极拳,那时候的张俩能练习的全都是国家推广的简化太极拳,从二十四式到四十八式张辽倒是一一练习过,演化到实战中也是张辽这些年不断地征战,从实战中揣摩、实践出来的。不过单单以养身、健体以及调理身体的功能,这些简化太极拳的功能并不逊色。所以张辽希望让自己的家人也练习起来,已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至于家中男子,便可以学习经过他从实战中改良的拳术。至于太极拳的起源,就算在那个莫须有的倒是身上好了。

“父亲,那您能在和典韦、许褚二位将军切磋时保持不败是否就是因为这太极拳之故?”张震心思也同样细腻,瞪大了眼睛看着张辽,满脸兴奋的问道。

不过张辽能和以力量闻名的典韦、许褚拼个不分胜负,和以耐力及技巧闻名的赵云不相上下,还真的是因为太极拳的理论指导。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这二十个字便是张辽如今在曹营大将中威望颇高的缘故。而赵云、许褚这些善于学习的将领也同样从张辽这里学习到了不少东西。

张辽将长子拉到自己身边,轻轻的揉了揉他的脑袋笑着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