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悸堑阶约业亩幼约铱洌帕刹⒉蝗衔苷玫哪芰崆康教焐先ァV劣诓苷迷诒苯〉玫恼焦Γ圆黄穑帕汕笆揽词榈氖焙蚓兔蛔⒁狻

而其余的小子当中张辽能记住夏侯霸则是因为这位夏侯渊的次子是曹氏宗亲子弟中唯一一个在曹魏当上了将军后又叛逃到蜀国当了将军的人。据史书记载,这是因为当时司马懿在掌握了权力之后准备清洗曹氏宗亲,那时正好在魏蜀相争的前线的夏侯霸这才决定叛逃到蜀国去避难。当然这也得益于当年夏侯霸的一个族妹在外出时被张飞抢走做了夫人,并为张飞产下包括蜀汉后期大将张苞在内的数名子女,而当时蜀国皇帝刘禅的皇后和皇妃也是张飞和夏侯氏的女儿。夏侯霸在蜀国有这样的外甥和外甥女搭建起来的关系,也就可以理解当时蜀国为何能够接纳他了。而且张辽前世因为看了一部武侠小说,对西晋名将羊祜产生了兴趣,经过了解之后,他知道了羊祜的妻子就是夏侯霸的女儿,是被夏侯霸的弟弟,如今还是个小鬼的夏侯威嫁与羊祜的。

想想也好笑,从汉末到三国再到两晋,这些个名人、名门之后基本上都能够连成亲戚,中国自古以家族联姻拉关系的做法带来的后果就和西方的一个传统观念——“只要走过六座桥,就能和全世界做朋友”极为相似。而想想自己的到来似乎将原本这么庞大的亲戚体系给破坏殆尽了,张辽又有些沾沾自喜。

虽然张辽的记忆中只有这几个人的印象,可是通过这些年的接触,张辽很清楚的知道,今天到他家这群小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个个都是曹家和夏侯家杰出的子弟,而且还有夏侯惇家的小子因为没有随父亲赶到雒阳而缺席。包括他指导了三年的夏侯尚在内,那夏侯衡、夏侯称、夏侯威、夏侯儒、曹泰、曹演全部都是聪明机灵,但同时也很调皮捣蛋的小子。

至少根据张辽的观察,这群小子当中除了曹彰和夏侯霸将来只能为将之外,其余众人可都是文武双全的人,夏侯衡、夏侯儒、曹演稳重,夏侯称大气善辩,夏侯威任侠博学,曹泰机灵。虽然此时他们尚且年少,却已经是第二代子弟中的佼佼者。再加上此时尚留在濮阳的夏侯惇那个老实但骁勇的长子夏侯充,曹家第二代也颇为不凡。

不过说实话,张辽有时候也感觉这群小子和史书记载的曹操少年时代极为相像,活动起来也是天怨人怒,神憎鬼厌,颇有当年曹操在乡间的风范。难道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有曹操这个榜样的存在,小辈们就纷纷效仿。可是为什么就没人来效仿一下哥哥我呢?张辽此时不无郁闷的想道。

虽然他们这些人在历史上的记录几乎少到让人遗忘的地步,可张辽却知道,只要他们这群人能够用心努力,曹魏的第二代力量绝对不会逊色于第一代。而他要做的就是在一旁看着这些小子成长起来,并接过他们这些长辈手中的旗帜,带领着曹魏势力继续向前走去。

接下去的节目就相当精彩了。当适度活动过的小子们被曹昂带到张辽家后院,靠近雒阳小西门的小校场时,这帮家伙被校场中的布局和设施都给镇住了。这里那里是什么自己闲暇时练武的小校场,分明是一个缩小了面积,但却是设施齐全的军营训练场。

那离地仅仅二尺左右的荆条网,还有数十个藤筐组成的跨越练习场,注入了泥浆的大坑和一片松软的沙地,夯土筑成的高矮不等的数道土墙,还有绳梯、绳网、独木桥等等,全部都是他们曾经在虎卫军的训练营中见到过的。

难怪家中长辈都说姑丈家的家丁实力不逊于虎卫军中的精兵,本就是出身军队的士兵,再加上不间断的训练,若是不能打才怪呢!这就是这群小子此时心中的想法。

他们以为张辽不过是要用这些军中常见的方式训练他们,虽然他们当中最年长的夏侯衡、夏侯霸已经在军营时接受过这种练习,其他人也见识过别人练习,但此时轮到他们,他们心中还是止不住的兴奋。

可是他们却没有看到曹昂和夏侯尚看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怜悯。姑丈岂是如此轻易能被人猜中意图的人。你们这些小子现在高兴,等会儿说不定连哭都哭不出来。曹昂和夏侯尚心中同时想到。

曹昂和夏侯尚的猜测确实没错,张辽虽然让他们到校场集合,却没有准备用军中的常规训练项目来训练他们,相对于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年龄,张辽还是决定用后世泛滥了的拓展训练中的部分科目来教训一下这群已经开始有些傲气了的小鬼们。

这种拓展训练可不是什么游戏,虽然它表面上看上去确实更类似于游戏,但其中需要消耗的体能,需要团体的配合确实丝毫不逊于军队的常规训练项目。而且这种训练更加考验团队精神和领导人的魅力和指挥能力,类似于游戏的过程也会使得这群大部分年纪不大的小子不至于半道上厌烦而半途而废。而且张辽会根据他们的年龄将他们分组,一定会让他们两组的实力相当的平均。到了那时候,小家伙们争强好胜的心理一旦被挑起,原本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的小子们一定会开动脑筋,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到那时,张辽也就算对得起将他们交给自己的朋友们了。

但是张辽在活动开始之前还是将曹昂和曹植挑了出来。曹植是年龄太小,不适合和这些家伙一起活动。曹昂却是因为身份,张辽不能冒着曹昂在比赛中失利而导致威信丧失的危险,干脆就让曹昂担任的裁判。

当分组完毕,虽然人数不等,可小子们是看看相互间的实力倒也平均,也不禁对张辽的眼力颇为佩服。至此他们才算真正相信父辈们说的“张文远识人之能无双”的赞誉绝对不是骗人的了。

这时候张辽忽然看到张成在校场外面向自己打招呼,知道应该是有事,故而对曹昂和曹植交待道:“子修,好好看着你的这些弟弟,等他们完成科目之后,让他们好好总结一下。小四就先在一边练剑。我去去就来。”

“姑丈放心,昂必会督促弟弟们的。”曹昂躬身说道。

张辽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第336章 鲁肃来访(上)

他很奇怪张成招呼他时那古怪的表情,要知道,曹操他们今日没事时不会过来的。即使他们登门,也会让张成直接带到校场,只有那些非曹系火和张辽不熟悉的人才会被张成拦在外面。可来的究竟是何人呢?张辽一路走一路想到。

“启禀主公,孙吴方面使者鲁肃前来拜访主公。”张成见张辽走近,赶紧迎上去说道。

“鲁肃?”张辽一愣,他算是知道张成为何表情有异,毕竟鲁肃此来带有求亲的目的已经不是秘密,而他的态度也众所周知,此时鲁肃前来,张成当然感到奇怪。

可是张辽却没什么好奇怪的,虽然一件事情上各自认识不同,但不见得所有的事情都要去反对,张辽和鲁肃斗不是那种心胸狭隘而不顾大局的人。后世的世仇还能一面笑脸相迎,互通友好,一面私底下大打出手,他不过是反对和亲,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再者说,熟知孙权性格的张辽通过后世的一些另类的分析,也能得出孙权此举有铲除异己,彻底切断自家兄弟对他地位的威胁的意图,那无论亲事成否,孙权都有后手,故而鲁肃是不会纠缠此事的。张辽对此很有信心。

“既然是鲁子敬前来,我们不能怠慢人家。张成,你先请鲁子敬客厅用茶,我去换件衣服再过去。”张辽身上穿的还是一身短打劲装,这身打扮在晚辈面前无妨,可要出去待客就有些不合适了,鲁肃可不是曹洪、郭嘉这些玩惯了的朋友。

“诺!”张成应道。随即张成想起鲁肃的随从,对张辽说道:“主公,鲁肃身边尚有一名随从,观此人外形气质,应当是孙吴方面的大将,此次随鲁肃出使的周泰周幼平。我等当如何应对,还请主公示下!”

“周泰……鲁肃带着他来看来是不想被我这将军压住气势啊!”张辽抚额自语道。

“张成,你让张新他们到校场去将所有设施收拾干净,让大公子他们将训练方式改成自行习武,张新他们也是如此,家中但凡是现役士卒不要在鲁肃离开之前出现在校场之外。至于你等老兵嘛……呵呵,也该放出些老兵的气势了。”张辽平静的说道。

“诺!属下这就去准备!”张成说完转身就走。

可是张辽却能够从张成平静的表面感觉到他内心的激动,毕竟他们都是沙场上下来的百战精锐,平日里也就算了,但看到有人敢于在自家面前展示,虽然未得自己允许只能隐忍,但得到许可之后,当然是要找回场子的。

没有一个军人愿意甘心被别人压制的!鲁肃这次可是有点失算哦!也难怪,虽然他才能出众,可毕竟还没有真正带过兵,不知道士兵之间的那种对抗心理。一个周泰可没办法压制住我张家这么多经历过血战的老兵啊!张辽嘴角一侧微翘,露出一种坏坏的笑容。

“子敬先生请稍坐片刻,先用些茶点,我家将军换身衣服就过来。小人先行告退。”

张成将鲁肃和周泰带到张家招待关系较好的客人的小客厅,并让人送上清茶和点心后自己告罪一声就离开了。

此时完全自由的鲁肃这才有功夫观察着客厅的布局,完全和汉末的流行格局不同,张辽这客厅的布置可是明清时代的风格。

“这位张将军果然是胸有沟壑,博学多才之人。单就这屋子的布置,足以说明其主人的胸襟。”鲁肃看着这新颖的房屋布置设计,由衷的赞叹道。

“鲁赞军,刚才我们从大门到此地,但凡是遇上的张家家丁,泰均能从其身上感受到一股杀气。就是刚才引我们进来的那个管家,泰也感觉此人实力决不在泰之下。”周泰可管不着张辽的房屋设计,他刚才一路上被张家家丁的杀气所镇,心中可是对鲁肃的安危牵挂甚重。

“呵呵!”鲁肃闻言一怔,随即笑道:“幼平啊,看来今日肃带你过来才是诱发这些张家家丁杀气的主因啊!”

周泰被说得一愣,不知所以然的看着鲁肃。

“幼平乃吴侯麾下猛将,当知但凡勇士皆有对抗之心。据闻张家家丁皆是当年追随张辽一同南征北战的老兵,刚才那个管家更是张辽原本的亲卫统领,见到幼平此等英雄人物,自然不免要升起一种比试之心。倒不会是对我等起什么不利心思,幼平但可放宽心。”

鲁肃是何等人物,虽然起初不明白,带着周泰前来拜访。可是张家家丁的反应让他立刻反应过来。他不但顺势开导了周泰,也暗中捧了周泰一下。同时他也隐隐把握住了张辽的一点特质——不会轻易退让。

“倒是泰给赞军添麻烦了!”周泰听鲁肃为他解释后颇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出身草莽的汉子倒是最敬重鲁肃、张纮这些个学识渊博的士人,能够为鲁肃做护卫,周泰可是求之不得,当然不希望因为他个人的缘故而使得鲁肃的事情受损。

“无事的,幼平。张辽何许人也?岂会因为一点小事介怀,否则他又何必去更衣后才出来见我?我等在此等候就是。”鲁肃说完就坐下,悠哉的品尝起茶几上的清茶。

张辽今日可没有像平常那样剧烈运动,故而单单换身衣服倒是没用多少时间。张辽本身也不屑用这种拖延时间的方式来对付鲁肃,毕竟人家只是过来拜访,可没说要为公事前来商谈。当他走进客厅的时候,正好看见鲁肃端着那青瓷盖碗向周泰在讲述这瓷碗和茶水的不凡之处。

“子敬果然学识渊博,见识不凡。”张辽接着鲁肃的话头说道。

鲁肃、周泰抬头一看是张辽来了,赶紧起身行礼。

“鲁肃(周泰)见过张将军。”

“子敬勿要多礼。以我与公瑾和子扬的交情,子敬当也不是外人了。”张辽客气道,随后他又转向对周泰说:“汝就是伯符麾下的水军悍将九江周幼平吧?早就听兴霸说起过,九江附近的蒋钦、周泰亦是大江之上闻名的豪杰。上次在丹阳并未相见,今日一见,果然不凡,确实是沙场悍将啊!吴侯好福气!”

张辽这一通招呼,客气的让鲁肃、周泰顿时感觉如沐春风,而且张辽针对他们二人打出了关系牌可不是随随便便的。

鲁肃和周瑜交好,也同样和刘晔是同乡好友,周瑜的关系也就罢了,不过是和张辽数日的交往。可刘晔和张辽数年搭档,两人配合默契的再青州掀起新政的浪潮,并让一个大战后极度破败的青州快速的回复了元气。这两人的关系让却鲁肃不能忽视。

而周泰那里就更好说了。大江上的水匪虽然各有各得地盘,但之间也有争斗和交情,甘宁作为公认的大江水匪第一人,那可是他自己打出来的威名,身为“前同行”的周泰当然了解甘宁的分量。甘宁投奔曹操后,他们还一度以为甘宁为了官位竟然放弃了自己在水面战斗上的优势,可他们随后却得知曹军也组建了一支水军,而且还是让甘宁负责附件并直接担任了水军统领。如今,曹军水军更是以登陆辽东、偷袭冀州、远征东瀛这几次大的战斗树立起自己的名声,更是在曹操与袁绍的战斗中以战船巡航黄河之上,迫使袁军无法大规模偷袭曹军后方,确保了战争时期曹军的后方安全。南方的几大势力纷纷起了戒心,甚至还派出了探子侦查曹军水军的情况。可是这种戒备也仅仅是各诸侯心中暗自准备,对于周泰、蒋钦这类和甘宁同出自于长江水匪群落的将领而言,如今甘宁担任的水军都督的官职就是他们努力的目标。

“张将军谬赞了!倒是肃今日冒昧来访,颇有些失礼之处,还请张将军见谅!”

鲁肃虽然也觉得张辽的话很动听,但却不会真的当真,不过该有的客套他还得做,谁让咱们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这套东西流传了数千年呢!

“子敬说得哪里的话?五年前辽去丹阳,也得到伯符倾心相交,只可惜天不假人,伯符英年早逝,深让人痛心啊!然辽那时候战事紧张,也不能亲往祭奠,倒是有些愧对伯符啊!”张辽语带悲伤的说道。

虽然这其中有故意的成分,但是也不乏真情实感。当初张辽在见到那个意气风发的孙策时确实被他的个人魅力所震惊,那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在孙策仅有一千余兵力的时候,他还能吸引诸如周瑜、张纮等人倾心相投,并在历史上横扫江东六郡,为未来的吴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孙策待人真诚,丝毫没有虚伪应付的感觉。那时候张辽就感叹,虽然不曾见过真正的西楚霸王,但只要见到了江东小霸王,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但是张辽还是没有提醒孙策注意个人安全。因为他即使说了,以孙策的个性也绝对不会放在心上,而更遑论他们之间还是潜在的对手。张辽虽然知道孙权能力同样不弱,可他更不愿意看到一个能在战场上号召士兵奋战的将军。而且张辽早就盘算过,若是孙策的死和历史上类似,那或许还能通过谣言给孙家找点麻烦。

但对于一个英雄的离去,张辽也还是有些伤感的。

第336章 鲁肃来访(中)

看到张辽对孙策的去世表示了哀伤时,鲁肃也很妥当的配合这张辽一同悲伤,这两个心思慎密的家伙已经开始勾心斗角了。

不过一旁的周泰却同样露出悲伤的神情,与张、鲁二人不同的是,周泰的悲伤完全是百分之一百的发自内心。要知道,当他这个水贼头目去投奔当时地位、官职并不高但在他们眼中却可以算是朝廷高官的怀义校尉孙策之时,孙策并没有介意他们原本水贼的过去,甚至还热情相待,并给他们相应的地位和官职。这让当时的蒋钦、周泰二人感激万分,并在接下去的战斗中英勇无畏的作战以报答孙策的知遇之恩。孙策去世后,周泰也悲伤莫名,他发誓要在他接下去的有生之日守护着孙策的继承者孙权和孙策一手开创的事业。所以,当张辽表示出对孙策的哀思时,心思简单的周泰最为伤心。

但是鲁肃今日拜访张辽虽然没有抱着必得的心态,却也不能任由张辽将话题岔开,从而耗费时间。于是鲁肃在陪着张辽、周泰表达了伤感和怀念之后决定将话题扯回来。

“张将军还请节哀!肃有一事不解,还请张将军能否为肃解说?”

见自己的小把戏被鲁肃随手化解,张辽也没有丝毫的遗憾,本来就是率性而为,哪会去在意效果如何。倒是此举却让张辽对鲁肃和周泰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鲁肃为人直爽而不乏机变,诡诈之术随不屑为之,但却不代表他不会为之。而周泰则是纯粹的武夫,只不过是一个忠义之心甚重的武夫,昔日为救孙权身披十余创,今日在孙权当权后已明显表露出要“削藩”时却还表示对孙策的哀思,这不能不让人敬佩他的忠义之心。

不过这时候可不是关心此事的好时机,鲁肃的问题既然出口,张辽不用想都知道是为了什么。对着这么一个历史上以智谋出众、大局观强而闻名“东吴四英将”之一的鲁肃,张辽可是时刻保持着警惕之心的。

“子敬但问无妨。”张辽淡然的说。

“既然张将军与我家讨逆将军交好,却为何要反对如今我家吴侯为四公子匡向曹公求亲之事呢?”鲁肃丝毫没有绕弯子,直截了当的将问题甩了出来。那气势甚至有点特意上门兴师问罪的架势,让一旁的周泰都感觉到有点不好意思。

张辽也有些吃惊,可是他还不会因此无措,面对鲁肃有些咄咄逼人的问题,张辽反而反问了一个似乎一点不相干的问题。

“子敬,可有子女乎?”张辽问道。

鲁肃只比张辽小三岁,可是相对于张辽如今一妻二妾,膝下一双儿女,二妾也身怀六甲这种家庭状况而言,鲁肃的情况就不太好了。婚事早就办了,可鲁肃的妻子至今没有身孕,当然也就不能像张辽那样享受天伦之乐。但是鲁肃却没有怀疑张辽的问题是在故意针对他,毕竟这种事情都是私事,张辽不知情也很正常。何况以张辽的地位,鲁肃也相信张辽没有这般无聊,会用这种方法岔开话题。

“肃如今尚无儿女?”鲁肃老实的回答道。

可是鲁肃却不会知道,他面前的张辽是个有着两世记忆的家伙,前世的记忆中虽然对鲁肃的家庭语焉不详,可史书上确确实实的记载了鲁肃的儿子鲁淑是个遗腹子。也就是说,张辽早就知道鲁肃如今无子。

“辽如今已有一子一女,小女虽方才三岁,可生的粉妆玉砌一般,甚是可爱。一班同僚好友皆向辽表达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