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承渊你放心,王鑫这厮不是已经发现敌踪了嘛,凭他的本事,找到那女王不过是举手之劳。你宇哥我带来了五百士卒,再加上后边还有甘老虎的人,只要是找到他们,就绝不会让他们给跑了。”那宇哥走到丁奉后面,直接搂着丁奉的肩膀呵呵笑道。

“甘军候,不是咱老王看不起你,虽说这东瀛的山不如咱大汉的山险峻,可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行动自如的,否则张将军也不用调我们这一百人跟着水军了。到时候只要水军的弟兄们能围住大概的位置,我手下的一百山地精锐足以解决这帮倭人。”王鑫回过头对着甘宇说。

甘宁身为水军统领,在水军中自然也人用了不少自家的亲族和当年跟着他一起纵横水上豪杰,而这帮人也被甘宁熏陶的和甘宁一个臭脾气,包括丁奉在内,都是在非正式场合没大没小的主。这个甘宇是甘宁的族弟,自然也不会例外。他见到王鑫回过身来,松开丁奉,一拳捶在王鑫的肩胛,然后两人竟然你一拳,我一拳的玩开了。

丁奉无奈的转过身,苦笑着说道:“我说两位,能不能别玩了,我可想早些回去呢。老师在这山里转悠,我都有些日子没洗澡了,身上都馊了。”

“哈哈哈……”甘宇和王鑫将丁奉的苦恼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只是他们虽然刻意的压住了声音,但在这寂静的山中动静还是不小。

“笑吧。最好让那帮子东瀛人听到,自己往外跑,也就省得我们费劲去找了。”丁奉道。

正说着话,进山搜索的另一队曹军也赶了过来,领头的正是当初和丁奉一同偷袭雍奴城的甘虎,也就是刚才甘宇、王鑫他们口中的甘老虎。

“虎哥。”丁奉亲热的上前打着招呼,甘宇和王鑫也暂时停止了搜索,过来和这位“老”资格的家伙见礼。

“听说你们这里发现敌踪了,有进展吗?”甘虎到没有和他们过多的寒暄,只是招呼了一下之后就开门见山的问道。

“老虎,你来的太快,我们不过八百人,这么短的时间哪里能搜索完如此大的一片区域!你看,我这一头……嗯?呵呵……”甘宇说着用手一抹额头,却发现什么都没有,讪讪一笑,不说话了。

“你啊!”甘虎笑了笑,“正好,我这里还有五百士兵,如此一来进山搜索的士兵已经有近七成在这里了,我们赶紧找,早点解决,老子早点能回去跟着将军们打仗。”

甘宁率军进驻碣石的事情在他们这些水军的中级军官那里并不是机密,而且他们当中除了王鑫以外全都经历过渔阳郡的战斗,对未来的战事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军功封侯虽然在朝廷中变得不是那么严谨和重要,但对于他们这些草莽出身的人而言,军功是他们唯一能够摆脱底层的身份,进入上层社会的阶梯。

“好!虎哥一来,咱们的人手就宽裕多了。虽然咱们的军职高,但这里老王才是行家,刚来的弟兄们就由老王来安排吧。”丁奉是甘宁走前定下的最高指挥者,所以他当仁不让的下达了命令。

“诺!”丁奉在军中的人缘和威信都足够,就连甘宁的亲族甘宇、甘虎这样的人也对他的指挥没有意见,纷纷领命而去。

五百士兵的加入确实让搜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很快的,他们就再度发现了被仔细掩盖的痕迹。

看着几处痕迹形成的方向,王鑫对丁奉等人说:“按照痕迹显示,我们应该从这个方向追踪过去,而且这些痕迹都是一天前形成的,也就是说,这些人离开这里不过一天的功夫。”

“那就是说我们距离他们不过一天的路程了?”甘宇问。

“不对。他们当中男女混杂,或许还有老幼,速度上是不可能和我们这样训练有素的军队相比的。他们唯一能利用的就是地形,我们必须防止他们在山中的偷袭。”甘虎是这些人中年龄最大的,也是最稳重的一个。

“虎哥言之有理。山地战是老王的强项,无论是追踪还是伏击、反伏击都是他们训练的内容,咱们也不是没有向导,那几个投降我们的倭人也能让地形的优势为我们所用。我看让老王带向导和二十名山地步兵作为先导,大军随后跟进如何?”丁奉说道。

“可行。在山里面,我王鑫还没怕过谁呢!”

“没问题。不过二十人太少,还是带五十人吧。剩下五十人跟后卫在一起,防止倭人的偷袭。”甘虎说道。

“行!”丁奉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于是曹军立刻行动起来,一千三百人的队伍迅速的分成了前、中、后三队,在王鑫的先导队的引导下,沿着他们发现的痕迹追了下去。

东瀛的山确实没有大汉本土的山陡峭险峻,王鑫这样接受过张辽严格训练的山地精锐丝毫就没有将这种山势放在眼里。加上他们也带着倭人向导,不过半天的功夫,就已经接近了邪马台女王的队伍。

接到王鑫报告的丁奉、甘宇和甘虎都赶到了最前方,他们顺着王鑫的指点,不但看到了在四周警戒的邪马台士兵,还能隐约看到邪马台的宿营地和听到些声音。

丁奉他们缩回头,相互对视着,他们能从别人的眼中看到同一种兴奋。

“太好了,终于追上他们了。”丁奉压低着嗓音轻声说道。

“怎么办?直接开打吗?”甘宇问道。

“笨!”甘虎轻轻捶了他一拳,说:“现在不能打,咱们要将他们全部包圆。调动全部士兵,从两边迂回过去,将他们包围起来,然后一网打尽!”甘虎狠狠的说。

“我同意。让咱们在山里晃悠了一个月了,不能便宜了这帮野人。”丁奉也咬牙说道。

“我没意见,反正到时候摸哨的任务交给我就成。”王鑫嬉笑道。

“那行,留下几人监视,咱们回去布置一下。”丁奉小声说。

几个人悄悄的离开了,在邪马台人看不到的地方将全军分成三部,丁奉领一部准备正面进攻,甘宇和甘虎各领一部迂回包围。曹军在山中积蓄了一个月的火气终于可以找到释放的机会了。

丁奉他们并没有像在国内那样等到深夜时分再偷营,这些倭人的实力让他们根本就不屑于利用黑夜来做掩护,若不是想一个敌人都不放过,他们甚至都不想用到迂回包抄这一战术。还有就是他们也不愿意黑夜进攻时被倭人趁着夜色逃脱,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因为没有有效的通讯手段,丁奉他们干脆约定让甘宇、甘虎他们先行进攻,毕竟他们包抄的时间丁奉是不可能掌握的,无法由他的下达进攻命令。但是在等待的时候,丁奉也没闲着,王鑫带着的山地精锐已经将他们前方的邪马台哨兵尽数铲除,连一点声音都没有泄露。

甘宇他们带着的士兵虽然不是王鑫这样的山地精兵,但却也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隶属水军的陆战兵,这支被张辽特意命名为陆战队的军队但就挑选士兵和训练程度都要比一般曹军步兵严格,再加上他们已经在山中一月有余,故而很快就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

“锵!”甘宇在看到甘虎的士兵的身影之后抽出了腰间的佩刀,在和赶来的甘虎用眼神打了个招呼后,举刀大喊道:“弟兄们,冲啊!”

“杀!!!”

曹军士兵早就厌烦了山中的日子,对眼前的战斗有了一种渴望,在得到命令后,根本就不等甘宇向前冲,早就各挺兵器向包围圈中的敌人冲去。

“妈的!赶着投胎啊!等等老子!”甘宇给手下士兵的劲头给吓了一跳,愣了一下后也大喊着追了上去。

邪马台人也在山中多了一月多,当初他们能够从曹军的围攻中逃脱也是借了曹军不熟悉地形的缘故,可现在在山中被优势的曹军包围了,他们已经是插翅难逃了。

战斗没有任何悬念,邪马台人在山中也过的并不好,他们的战斗意志也并不强烈,甚至曹军的士兵都没有出现任何的伤亡就将这数百逃亡的邪马台人尽数围歼。但敌人大面积的放弃战斗却让军纪严格的曹军士兵失去了发泄的机会,很多士兵只能一面恶狠狠的瞪着投降的敌人,一面用手中的兵器冲着树木泻火。

“三位校尉,这就是那什么女王。”

王鑫的山地精锐冲的最快,在战斗结束后,他带人押解着十几个男女向丁奉走来。

第251章 交由将军处置!

“这就是那个什么女王?”

丁奉惊讶的指着被士兵押过来的十几个倭人当中的一个衣着最好的女人说,但是他的脸上却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与他相同的还有刚刚赶过来的甘宇、甘虎,他们也是一脸的惊诧。

看着丁奉三人的表情,王鑫苦笑道:“就是此人没错,我刚才还大吃了一惊呢!也不知道这帮家伙脑子里是怎么想的,这妆画得跟鬼似得。”

“扯!这种妆容是咱们大汉子民婚嫁时的妆容,只不过这倭人却将男女的妆容统统画到她自己的脸上去了,能看着不古怪嘛!”

甘虎是跟着甘宁的老人,也算见多识广,立刻就看出了端倪。

丁奉等人仔细一看,好像还真是如此,也只能摇着头表示无奈了。

“叽里咕噜……”

这时候,那个被指认为女王的倭人突然间对着丁奉他们大喊起来,让丁奉等人莫名其妙。谁让他们都不懂倭语呢。

“快,把那几个向导找来。”甘宇冲着身边的士兵喊道。

“找他们来有用吗?”王鑫鄙夷的看着被士兵用长矛拦住的倭人。

“不管有用没用,试试再说。当初咱们不也是如此和那些愿意投降的倭人交流的。”丁奉说道。

当初水军第一次登上东瀛岛就意识到了语言问题,于是甘宁就让人从投降的倭人中找出最恭顺的几个人,让他们试着学习汉语,几个月下来,也能勉强交流了。而且这几个人还帮着他们在此次登岛作战中劝降了不少的当地人,让水军少了很多麻烦。

但是这一切张辽却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他此时也不回反对甘宁的做法。在张辽那模糊的计划中,若是将东瀛四岛彻底纳入中华版图是最好的结果,但如若不行,也要让东瀛岛上从此没有能够威胁到华夏本土的倭人。至于如何实现,都暂时离不开投靠他们的倭人。

倭人向导让丁奉他们不再如听天书一般对邪马台女王说的话一无所知了,通过向导,他们勉强知道了这个名叫卑弥呼的女王是在向他们乞求归顺,并举出了当年倭国朝贡大汉天子的例证。但是丁奉他们打得就是邪马台擅自颠覆大汉属国的名义,又怎会答应她的乞求。何况还有临行前张辽的“无需留情”的言语。

“看来这女人似乎知道我们什么人了?”甘虎略有所思的说。

看了看一边正紧张的看着他们的倭人,丁奉倒是一点都没有烦恼。“知道就知道,反正将军也没要我们在这海外岛屿上保密。至于他们的请求,还是让上面的头头们决定去吧,咱们不操那份心。”

“对!这跟咱们没关系嘛!还是赶紧出山,然后一面准备向青州运送奴隶,一面看看能不能找到那枚金印。”甘宇对山里的日子也过腻味了。

“那成。我们这就出山,然后向青州张将军请示该处置方法。”丁奉一锤定音。

“唔!不错!相当好!”

张辽面前摆放着三具望远镜,他一边一个个的试着,一边不停的夸着。

这三具望远镜的镜筒都是用铜铸造的,除了各自不同的花纹以外,他们各自的材料也不同。两具青铜镜筒没有太多的修饰,有一具是为了适应水上的环境而用了一些防锈的处理,另一具则是张辽自用的,除了一些防滑的纹理外也就没有多余的纹路了。最后一具则是送给曹操的,用的是经过提炼的黄铜,上面不但蚀刻的花纹精美,还用水晶石,金银箔镶嵌出灿烂的图案,一眼看去就很有派头。

“马老,很不错。我很满意。我让账房准备好了钱财,一会儿你去领了发给大家。”张辽抚摸着面前的望远镜高兴地说道。

“多谢家主!”马毅知道张辽不会亏待他们,给完成任务的工匠赏赐也是张家的管理,所以倒也没有太过惊喜。

“对了,马老家中的孙儿是否已经入学?”张辽问道。

很清楚科技力量的张辽对于工匠的重视程度可是当代无人能比的,更关键的是他不但到处搜罗人才,而且还重视后辈人才的培养,这些工匠的后人张辽是统一放到家族中的学堂中去的,若是其中有愿意继承他们先辈的学生,张辽更加会花大力气支持。

“均儿已经入学了,可就是每次回家都喜欢看着我和他爹做工。唉!作孽啊!”马毅老人叹道。

这个老人显然是希望自己的孙子能借着这个机会多读书,将来能有机会进入官场,也好摆脱父辈工匠的身份。但他显然不知道张辽的想法,也对自己孙子的兴趣爱好无能为力。

“均儿?难道是……马均……”张辽此时才知道马毅老人的孙子叫马均,但究竟是不是历史上那个马德衡,张辽还不能确认。不过时间多得是,既然他自己喜欢工科,张辽不介意培养出一个当代的工科学家。

“马老,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还小,等时候到了会懂事的。”张辽可不会开口打破老人家心中的愿望,也只能随口安慰着。

望远镜的制作让张辽的手中又多了一个军事上的利器,只是镜片的产量限制了望远镜的产能,就算是将张辽手中所有的镜片都拿出来,也只能再增加四具望远镜。可张辽自己也有些私心,他是不会随意就将所有的底牌都交出去的。

等马毅老人离开之后,张辽就带人出城去试用望远镜了,站在城头上,张辽能通过望远镜轻松地观看到城外数十里地的农田中劳作的农夫和正在郡卒看管下修筑道路的东瀛奴隶。

张辽用后世的“跳眼测距法”大致估算了一下,如今他手中的望远镜也能最大观测到进二十里地的距离,虽然这时候的图像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但十里范围的清晰观测已经足够军队将领使用的了。

“不错,十里到十五里范围,我的敌人就别想跟我玩花的。”张辽喃喃自语道。

回到州牧府,张辽还未喘气就见到了早已等在府中的刘晔,看到刘晔手中又拿着案卷,张辽就知道今天他还未到能够休息的地步。

“将军,这是郭祭酒特意转来的袁绍方面的动向。”刘晔略微和张辽寒暄了几句就将手中的案卷递给了张辽。

张辽打开看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原来郭嘉要告诉张辽的正是袁绍正在积极的准备筹建水军,但从内线得到的消息,因为河北没有水军的基础,所以袁绍决定建造大量的纵火船来对付曹军强大的水军。郭嘉得到消息后立刻想青州报警,提醒张辽注意。

“还真是外行人容易不按常理出牌。这个袁本初,到还算有点脑子。”张辽有点恨恨的说。

“可将军却并未将袁绍此举放在眼中不是嘛!”刘晔笑道。

“哼!水军是甘兴霸的事情,如何应对应该由他来操心。反正我明日也要再去一趟碣石,这份军情就由我亲自去通知他吧。”张辽暂时还不想让刘晔知道望远镜的事情,于是干脆什么都不说了。

“文丑驻军黎阳,颜良南下邺城,张郃进驻繁阳,高览驻守平原。看来袁绍时真的以为我手上就剩下三万机动兵力了,河北四庭柱有三个都放到了兖州一线,只给我留下了一个高览。”张辽笑道。

刘晔是知道青州兵的虚实的,他清楚张辽隐藏了两万主力,于是也笑道:“将军和主公做的那般逼真,除了我等几个知情者,又有多少人敢确定青州的虚实。而水军的到来又无疑会增加袁绍他们的猜测,最后即使是选择了相信青州缺兵也不是意外。”

“主公不是个保守之人,徐公明的出击已经打破了袁绍的算计,让袁军不能轻易的从河内南下,如此一来黎阳就更为关键。文丑屯兵黎阳,颜良、张郃相继南下也不奇怪了。倒是主公现在只让子孝将军带了一万余兵会同孙策、刘备围攻寿春,却将主力全部北调,想来是有先发制人的意图。原本将军还想着防守反击,现在……”

“呵呵,我再说了,计划没有变化快。我们应该针对局势的变化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计划,要与时俱进嘛!”张辽自嘲的说。

顿了顿,张辽又接着说道:“我军主动进攻也好,虽然我们原本预留给袁绍的战场尚不能和兖州这样经过开发的地域相比,但毕竟过了黄河,若有散兵还真不好控制。主动进攻,就可以将战争放在袁绍的地盘上,不至于损坏兖州难得的繁荣局面。至于这对河北的百姓是否公平暂时也顾不得了,只有将来统一河北后再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偿了。”张辽说到这不禁有些无奈。

“那也是没办法的。”刘晔也有些黯然,“但愿天下早日平定,百姓方能早日过上太平日子。”

“呵呵,吕布已灭,袁术也时日无多了,再能击败袁术,这天下就已经平定一半了。到那时……”

“到那时主公携七州之力,带甲百万,必能一举扫平天下!”

“哈哈哈!!!!”

第252章 荆州内争!

携七州之力,带甲百万。

这话说着是好听,但张辽却没有将它视为简单的事情,先不说要击败袁绍,还有击败袁绍之后的整顿冀、并、幽三州的百姓和军队以及扫除北方鲜卑人的威胁也不是可以轻易完成的事情。历史上的曹操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之后,还不是在建安十三年才南下荆州的。这八年里,曹操就是在和北方三州军民以及鲜卑、乌桓人“打交道”,直到建安十二年柳城一战,乌桓败绩,乌桓大人蹋顿及名王以下尽皆被斩,这才让曹军的北方安宁下来,使得曹军能抽调兵力南下。

张辽心中明白,虽然他的存在改变了曹操的实力,甚至可能会改变袁曹之战的过程,但他对北方胡人的影响力还是太小,未来的他以及曹军依旧要在草原上血战数场。至于是否还需要八年时间甚至更久,张辽也不敢确定,毕竟历史上曹操只是打击了逐渐强势的乌桓人却放过了因为内乱而显得弱势的鲜卑人和匈奴人,可恰恰是鲜卑人和匈奴人以及那些被忽视了的羌人、氐人、羯人掀起了五胡乱华的序幕。张辽虽然没有天下为公的思想,但却不想让自己的后代遭受凄惨的厄运,他需要在自己有生之年,为自己的家族和后人打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如此,文化入侵,种族同化、融合,军事打击,甚至必要时的灭族,就是张辽为草原上不愿意被同化异族准备的盛宴。

送走了刘晔,张辽就立刻派人将准备好的望远镜送到东平司空府。这也是无奈的事情,原本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