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爱兵如子……”

“行啦,别说这些个套话。”张辽打断刘晔的话头,“说我爱兵如子绝对是过了,我只是不希望这些耗费了大量的钱粮,经过了严格训练出来的士兵在这种低烈度的战斗中损失过大罢了。”

张辽顿了顿,又说道:“这次作战计划并没有给他们制定战果标准,只是让他们在敌后见机行事,而时间只给了他们最多六个月,这还得看兴霸那里能隐瞒多长时间。现在只过了三分之一,还要等四个月。”

“那不是要等到深秋?姑丈说幽州那里有很多中原没有的动物,到了秋季正是猎物出没的时候,可惜我们现在没办法去打猎。”夏侯尚在一边插了一句,似乎他的头这时候又不疼了。

张辽和刘晔看着夏侯尚都笑了,这小子还是个孩子,虽然比别家的孩子聪慧,可毕竟还是孩子,注意力还是容易被转移。

“这没关系,现在去不了,过两年等主公打过黄河,咱们年年都可以去。不过现在你得好好练武,否则到了那时逮不着猎物,我看你怎么向你妙才叔交待。”张辽对着夏侯尚唬道。

“我行得!那时我一定行得!”夏侯尚挺起胸脯,极力想表现出自己的英武。

张辽看着这小子那可爱的样子,一把将手盖在夏侯尚的头上,使劲的揉了几下,哈哈大笑起来。

第198章 伏击颜良

颜良自接到袁绍的命令之后就立刻从邺城出发,虽说此时已是五月底,天气已然变得炎热,可颜良依然在十日内带着一万大军赶到了涿郡的范阳城。

这几日连续的赶路让颜良和他那一万士卒也累得够呛,于是颜良下令在范阳休整一日再走。但他却不知道,早已得到消息的赵云已经在路上给他准备好了连续不断的丰盛的“大餐”。

休息一日之后,颜良带兵出范阳。如今公孙续依然原地不动,而那群马贼也毫无消息,这让久经沙场的颜良感到一丝不安,他总觉得这平静的局势下似乎隐藏着什么。所以虽然昨日让士兵修整了一天,但今日一出城,颜良就依旧下达了快速行军的命令。

就在颜良大军行至巨马水准备渡河之时,异变发生了。

“终于见着河水啦!!”袁军士兵一大早就顶盔贯甲的行军,加上天气炎热,早就浑身冒汗,口渴难耐,如今见到河水,那里还把持得住队形、队列,一窝蜂的都冲向河边饮水去了。

“这帮混蛋!”颜良见自己的士兵竟然无视军纪,擅自将队形打散,怒火嗡的一下就顶到了脑门上,当即就像下令让士兵回来。

这时候,他身边的一名副将说道:“将军,这天气也是在是热的难受,反正我们也要渡河了,就让弟兄们凉快一下吧。此时命他们回来,有伤军心、士气啊!”

颜良知道这副将说的是实话,他又看到自己的三千中军依然保持着严整的队列,心中稍感安慰,也不由得暂息了怒火。

颜良闭上眼睛,抬起头,感受着阳光的灼热。一会儿,他低下头,睁开眼睛说道:“也好。让中军到那边树林中暂歇,命士兵速速搭建浮桥。”

“诺!”副将应道。

而此时,在离袁军渡河处五里之外,濡水和巨马水交汇的地方,赵云正带着三百骑兵埋伏在此处。赵云早就在濡水并入巨马水的地方建了一个简易的拦河坝,前几日都开着预留的闸门让河水不至于过多,可昨日晚上,这道闸门就被关上了。而现在赵云就等着满负载袁军渡河点附近的士兵发出信号,他立即将拦河坝拆毁,让积蓄了一夜的大水给正热得难受的袁军士兵带去些“凉爽”。

“将军,已有两座简易浮桥搭好了,请将军下令!”从河边的工地上走到正在树下乘凉的颜良身边的副将恭敬的说道。

“很好!速让让士兵们整队,准备过河!”颜良站起身来,看了看横在河面上的两座浮桥,满意的说道。

“将军,前军士兵皆那个……后军……”那副将有些吞吞吐吐的说道。

颜良一听就明白了自己副将的意思,挥挥手说:“就依你吧,让他们快些,勿要耽误过河。”颜良想想也不能厚此薄彼,于是也就默许了副将的请求。

于是,已经在清凉的河水中凉快过的前军士兵迅速上岸,整队准备过河,腾出空地方让刚刚敢上来的后军士兵则轮流到河中冲凉。而颜良的中军依旧纪律严明,虽然士兵的嘴唇已经干裂,但没人乱动。

颜良对自己的中军很满意,其他的士兵他也就不强求了。“出发!”颜良大手一挥,让前军先行。

一万人的军队,前军也有三千之众,只有两条浮桥,速度依然快不起来。这时候,有些颇会水性的士兵干脆将衣甲兵器交给战友,自己跳下水中,凫水而过。颜良见此情景虽有不喜,但看在这样应该能让士兵过河的速度加快也没有发作。其他的士兵见将军不制止,也有样学样,纷纷下水过河,这样一来倒也让原本显得缓慢的前军队列变得快速起来。

当袁军前军的士兵即将全部过河,中军士兵也已经准备上浮桥之时,距河岸五百步的一个矮丘上,一个早已在此潜伏多时的人从身边拿出一面小铜镜,借着太阳光的反射,向西北面赵云他们堵濡水的地方发出了信号。

“赵将军,信号来了!”负责瞭望的士兵在第一时间将消息报告给了赵云。

赵云闻言,双眼眯起,举起右臂,用力向下一挥,喝道:“破坝!放水!”

早已经端坐在马背上待命的三百骑兵立刻催动战马,他们的战马身上无一例外的都拴着一根绳索,当三百匹战马同时奔腾奔跑起来时,被这三百根绳索拴着的拦水坝也在马蹄声中轰然破开。早已被急需了多时的河水瞬间似脱缰了的惊马一般,一往无前的朝下游冲去。

此时颜良的中军也不过刚刚踏上浮桥,就在第一名中军士卒的鞋底踩到了对岸的土地时,尚未过河的颜良却听到了上游传来的一阵种奇怪的声音。颜良循声望去,却什么都没有发现,他开始以为是雷声,可看看天空,却怎么都不像会有雷雨的样子。突然间,颜良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催马赶到河岸边,顿时发现了不对,这河水的水位要比以往这个季节低了不少。

此时颜良已经明白那奇怪的声音究竟是怎么回事了,他立刻对着正在过桥和尚在河中的士卒喊道:“全部上岸,!停止过桥!”

可是颜良的反应还是嫌晚了,他的士兵们对自家将军如此的举动尚在不解之时,滔滔的河水已然携万钧不当之势向他们冲来。转瞬之间,在人群的惊恐的叫喊声和马匹的嘶鸣声中,河中和桥上的近千士兵就被滚滚的河水卷走,在岸上的人惊恐的眼神中,那些被大水卷走的士卒的身影还在水中若隐若现。

大水过来时,所携带着的力量让岸边的士兵纷纷后退,就连号称河北第一勇将的颜良也不敢与自然之力相抗衡,任由战马带着他远离河岸,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士卒被大水冲走。

颜良在马上一面极力控制着惊马,一面看着在水中挣扎的士卒,颜良目呲欲裂,心中满腔的怒火却不知该向谁发泄。

这时候,曹军潜伏在附近的观察哨已经悄然无声的离开了,赵云也带着收好绳索的骑兵向北方而去,他们将在前面继续为颜良送上“大餐”。

“究竟是何人?有胆者出来与某一战!”颜良紧勒着马缰,高声叫喊着,他胯下的战马也后蹄蹬地,前蹄抬起,不住的长嘶着做人立状。再配上四周那数千呆若木鸡的士卒,好一幅凄惨悲凉的画面。

“子龙以水为兵,不费吹灰之力就让颜良的士卒减员超过一成,实是大功一件。”张辽看到军报时不由得拍案称赞道。

刘晔也满面笑容的说:“只可惜濡水水量不大,若是在漳水这样的大河,颜良恐就要损失过半了。”

“冀州防守严密,子龙在两千人用处可不大。反正这次也是让颜良吃了大亏,足够了!”张辽得意的说道。

接着,张辽又继续往下看,越看张辽脸上的笑容就越浓,他的头也不住的点着,敲着桌面的左手也越发的紧密起来。突然间,就看到张辽的左手猛然往桌面上一拍,兴奋的说道:“子龙不愧名将之才也!”

这军报就是刘晔送来的,他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内容,可夏侯尚和张新却什么都不知道,这次刘晔直接就将军报送到了张辽的手中,并没有让夏侯尚转交。看到张辽的狂喜和刘晔脸上的微笑,夏侯尚和张新都知道赵云肯定是又打了胜仗,但战果如何确实他们极力想知道了。

这时候,张辽兴奋的情绪稍有缓解,他吐出一口气后说道:“子龙在破坝放水之后就带着人埋伏在了涿县城西南二十里处,颜良在收拾起剩余的士兵后也继续想向涿县前进,就在颜良已经看见涿县城墙的时候,子龙抓住颜良和袁军士兵心情松懈的瞬间,全军出击,袭击了袁军的后队辎重。看这里,‘先以弓箭攒射,后以战刀砍杀,战马来去如风,袁军一触即溃。袁军辎重,以火焚之,五百粮车无一幸免。我军一击而遁,袁军追之不及。’子龙这次是将轻骑兵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了!”张辽越说越兴奋。

他当日力挺赵云,曹军中不是没有闲话,可几次出战,赵云并没有让人信奉的战绩,虽然凭借着他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可无论是曹操还是张辽,都希望赵云能拿出值得一提的战绩。如今赵云终于开张了,张辽又岂能不喜?

“子扬,可有此次颜良士卒的损失情况?”

“有。具报,颜良一万士卒在巨马水损失一千二百余人,其中中军精锐就超过一千人。涿县城外,后军士卒损失近两千人,总数超过全军的三成。还有五百辆粮车被焚,虽袁军士兵及时抢救,也不过抢回不到三百石军粮。”刘晔虽然笑容不减,但声音却始终淡然。

“陆陆续续咱们的士兵已经干掉近两万袁军了,差不多了。该是将幽州战局重新交给公孙续的时候了。子扬,向幽州我军传令,让他们向泉州集结,准备返回。”张辽此时的情绪已经完全平静,他缓缓的说道。

“诺!也这就去!”刘晔领命而出。

第199章 袁、曹两家的后辈培养

“姑丈,不是说要让我军在幽州待上五到六个月吗?为何现在就传令让他们回来?”夏侯尚待刘晔走后不解的问道。

“你自己想想,若是真的想不出来,我再告诉你。”张辽现在很有一种为人师表的感觉,以前他也曾想在张成和张新身上体会一下,可张成如今已是张家的总管,而张新却是属于朽木不可雕的那种。而曹昂的思想早已经成型,他也只能做做补充教育,夏侯尚的适时出现弥补了张辽好为人师的遗憾。不过他也同时体会到了程昱训他那时的感觉。

夏侯尚挠挠头,想了一会说道:“姑丈,是否要同时削弱袁绍和公孙续两家的实力?”

“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还不完全。你再想想。”

“嗯……嗯……”夏侯尚嗯了半天,抬起头看着张辽说:“姑丈,我想不出来了。”

“呵呵,好,让我告诉你。”张辽调整了一下他的坐姿,笑道:“这是因为颜良的中军全都是袁军真正的精锐大戟士的士兵,总人数不超过两万的大戟士,在巨马水一下就损失了一千人,你觉得袁绍会不会心疼?而且我军不过是要借此牵制袁绍的力量,如今伤口我们已经切开,鲜血也已经流出,那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至于如何让这个伤口始终保持流血,那就是公孙续应该考虑的问题了。何况此次我军不但完成了预定的使命,尹礼还顺带着给咱们拉到了外援,算是超额完成任务啦!而且,袁绍的麾下毕竟还拥有七十余万军队,随时都能抽调出数万士卒而不至于影响他的防御。所以,为了避免因袁绍发怒而使我军出现大的损失前,我必须命令我军的将士们回家!”

“大戟士?是不是就是在界桥击溃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的袁军精锐?”夏侯尚没有对张辽的回答做出多大的反应,反而对张辽所说的大戟士极为感兴趣。

张辽没有责怪夏侯尚,在他看来,一个出身将门的子弟对这些敌军精锐的资料感兴趣并不是坏事,他从来不强迫别人学习,多以引导为主。

“其实袁军中真正的精锐是已死的鞠义曾率领过的先登死士,大戟士纵然精锐,也最多和白马义从打个平手。当日界桥一战,沮授曾言道公孙瓒有白马义从,而袁绍则笑曰:‘彼有白马义从,某有大戟士,安惧哉?’又呼张郃曰:‘隽乂,盍为吾破之!’而张郃却自张望不言。大战起时,若非鞠义率八百先登死士力战,袁绍安有勇气回身死战。只不过鞠义死后,这八百先登军也随之烟消云散,袁军的精锐如今是以大戟士为尊了!”张辽叹道。

“那我们的虎豹骑和虎卫军与大戟士相比如何?”夏侯尚接着问。

“哈哈哈!”

夏侯尚的问题让张辽和张新都笑了,在他们看来,战斗力能和虎豹骑以及虎卫军相抗衡的军队不是没有,但绝对不多。向吕布的陷阵营,袁绍的先登军都在单兵和配合作战上不逊于虎豹骑和虎卫军。但是这两支军队的规模都始终局限于七、八百人之间,也就是说,无论是吕布还是袁绍,都无法扩大他们的精锐军队的规模。而虎豹骑如今一分为二,虎骑为战马全身披甲的重骑,豹骑则战马局部着皮甲的轻骑。虎骑一千人,豹骑两千人,这就是虎豹骑最终的规模,而虎卫军也不过五千人的规模,远没有大戟士两万人那么多。可相比大戟士面对白马义从时的表现,三千虎豹骑完全可以在正面击溃大戟士。只不过这是曹军的绝对机密,除了曹操和他麾下的核心将领外,无人知晓这些情况。故而袁绍也不过以为曹操中军的这两支精锐最多是和他的大戟士一个水准的军队。张辽无疑是知情者,张新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夏侯尚,他们还必须保密。

“虎豹骑于虎卫军的实力应当和大戟士不相上下,其中虎骑的实力应当强于大戟士,这些家伙可都是军中百人将的水准。”张辽故意含糊其辞的说道。

“哦!我明白了。”夏侯尚恍然大悟道:“我军的精锐士兵数量少于袁军,但其他士兵却又比袁军士卒战斗力强,故而人数随少却依然不惧袁绍。而姑丈让子龙将军与幽州挑起战事,一来为用实战检验水军,而来也是让袁绍不得安宁,并借此逼迫公孙续和张燕与袁绍彻底翻脸而使得袁绍始终必须用大量的兵力去和这两方对峙,从而减轻我军的压力。”

夏侯尚的理解已经非常的详细了,张辽似乎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可以教他的了,于是张辽笑道:“尚儿,很不错,你能如此准确的描述我的意图,看来你可以出师了。等子龙他们回来,你去子龙那里,好好的了解一下他们的经历,然后我会将你送到你子和叔叔那里,你将在虎豹骑中开始你的军旅生涯。”

“真……真的……”夏侯尚有些不敢相信。

“骗你作甚!”张辽轻叱道。张辽是希望夏侯尚能成为他组建类似参谋部的机构的成员,但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军人,张辽是不敢将他招入的,所以虎豹骑就是他们最好的起点。曹操的亲族子弟,无一不是从虎豹骑开始从军的,之前的曹昂、曹休,如今的夏侯尚,还有以后的其他什么人,他们都将首先进入虎豹骑锻炼。这是曹操琢磨亲族子弟的教导营,只要能挺过这一关,等待他们就将是光明的未来。

颜良的“凄惨”遭遇不但被曹军探子送了回去,也同时送到了袁绍的面前。此时正因为张郃已经压制住张燕而高兴的袁绍无疑是遭到了当头一击,脸色难看异常。

下首的属下们也明白各种缘由,一个个都当起了缩头乌龟,就连正直敢言的田丰和善于拍马的郭图此时也不愿出头。

可是袁绍毕竟是袁绍,他依然忍住了胸中的怒火,冷冷的说道:“颜良的战报诸位都知道了吧?都说说,该怎么办好!”

袁绍的话音落下,但却没有人立刻回答,这种冷场的情况在袁绍这里还是第一次发生。

片刻后,看到袁绍的表情似乎即将要发作,审配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说:“将军,颜良将军此行确有疏忽大意之错,然敌人俱是骑兵,且据颜将军确认,袭击他们的马贼使用的战术正是白马骑兵的战术,此应当是公孙续想我军进攻的先兆。”

“颜良的确认?你们怎么看!”袁绍面无表情的说。袁绍很看重颜良的忠诚善战,虽然气愤他此次出师不利,但却也知道,这种伏击无论他手下谁去都会中招。所以还是想为颜良开解。

“战术相同,虽衣着混乱,马匹颜色也乱,可此当是掩饰之举。颜良将军身经百战,当不会出错。评以为确是公孙骑兵无疑。”辛评出列说道。他对颜良的报告有些疑问,但此是不是挑刺的时候。颜良的军队损失三千人并不算多,但其中有一千多大戟士的伤亡就比较够呛了,而且还被焚烧了五百辆粮车的粮草,这如何不让袁绍生气。可辛评却不愿看到文官借此弹劾颜良而引起文武争执,他已经看到了曹操日益临近的威胁。

辛评的话刚说完,沮授、田丰等人纷纷附和,而武将中的淳于琼等人也借此力保颜良。

辛评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至少郭图就有这种心思,只不过审配和辛评一个接一个的出来力挺颜良,他也不好与这些本土实力派唱反调。而辛评之后的沮授等人更是将此次议事的基调给定了下来,最少袁绍得到了台阶,不会为如何处罚自己的爱将而烦恼了。

“既然能确定那些马贼就是公孙骑兵,想来他们确有动作。诸位有何良策应对?”袁绍见属下如此通情达理,自然是暗中欣慰。可表情还是那样冷漠。

“主公,我军当立刻从中山、河间、渤海三郡国抽调兵力进入幽州,在曹操尚未准备好与我军开战前,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将公孙续一举扫平。”田丰是强硬的说道。

袁绍的部下没人将公孙续看的太重,就算是这次颜良被伏击他们也认为不过是颜良过于大意。而且过河时被人放水也是非战之罪,故而在田丰发言后极力附和。

“诸位都是此意?”袁绍问道。

“正是!!”

“那好。此次就以仲简(淳于琼字)为主将,自中山、河间、渤海调兵十万,增援幽州。另外,我欲让显思出镇幽州,显奕出镇并州,显甫随我在冀州。仲简此行就将显思一并带去。”

“主公……”审配等谋士没料到袁绍会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出镇三州,当即就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