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省了事了。
其实寿礼也无外乎‘精、珍、奇’三字来概括。一般多为如意、盆景、插屏、漆器、织绣等精美的工艺品,上面绘着蝙蝠、寿石、绶带或者竹、桃、枣、栗之类,所代表的寓意主要就是祝福皇上福寿吉祥。
像永郡王一家送给皇上的便是绘着蝙蝠、桃及两枚古钱的玉屏风,寓意“福寿双全”。而玄熙送给皇上的织绣上则是着绣着翠竹和寿桃,意为“祝寿”。
献完寿礼之后,群臣移驾宴会之所等待皇帝宴请群臣的寿宴开始。百官们依次在各自的座置上坐好之后,便等待着皇上及三位妃子的到来。
因着向来都是女皇统治,后宫之中都是以夫侍品级论大小并未封后,所以当今圣上百里隽也只封了三位贵妃未立皇后。
未时一到,就听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在乐官奏响的礼乐声中,侍官高喊“皇上驾到”。百官起身朝天子莅临的方向叩首,齐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百里隽一同前来的除了三位贵妃还有瑶国的大祭司等人。百里隽在皇位上坐下,说了“众卿平身”,安若才随着百官一起站直了身体。
只听皇上遥远而威严的声音说道:“今日朕之寿辰,又逢瑶国大祭司来我云祥洽谈和亲大事,真可谓双喜临门。大祭司快请入座。”
今日的大祭司仍然从头到脚一身黑色,他听完百里隽的话便坐到了身后的椅子上。安若看着大祭司整个人在这个喜庆的皇宫里显得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这感觉像是对云祥皇帝寿辰的极不在乎。而看皇上的神色似乎对瑶国使者的挑衅没有任何不快。
大祭司入座之后百里隽继续说道:“朕在宣告和亲之事之前还有两件事宣布。”说到这儿他便对侍官示意了一下。
侍官上前一步大声喊道:“召六皇子百里珣,七皇子百里琲觐见!”
安若如同其他人一样十分诧异,这百里珣被放出来了她能理解是为了和亲,只是皇上什么时候又冒出一个七皇子百里贝?
听见宣召后,六皇子和七皇子一起走了进来。安若看见那‘百里贝’,脸上的神情却变得大吃一惊和难以置信。
两位皇子走到龙座之前,一起跪下行礼,百里隽让他们平身,开口说道:“前段时间珣儿犯了错,朕削了他的爵位官职罚他闭门思过。如今朕看他已知悔改,便借着今日寿辰恢复他的皇子身份。”
百里珣朝百里隽叩首说道:“谢父皇恩典,儿臣必定改过自新,绝不再犯。”
百里隽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笑着说道:“琲儿,你上前来。”等百里琲走到他身边,百里隽牵着他的手说道:“琲儿是朕流落在外的皇子。十七年前朕与琲儿的母亲在丽城邂逅,之后便生下了他。只是朕回云京之后忙于国事无暇顾及他们母子,琲儿便由他母亲抚养成人。如今朕终于和琲儿父子相认,他今后就是我云祥的七皇子百里琲!”
听皇上如是说,众臣纷忙起身恭祝皇上和七皇子百里琲父子相认,连连呼喊:“皇上万岁万岁万岁,七皇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看着众人跪伏在自己身前呼喊着‘殿下千千岁’,言子非的脸上始终没有任何表情。他一直看着坐在远处的安若,她就像被吓住了似的满脸的不可置信,连和其他人一同下跪膜拜都忘记了,只是呆呆的坐在最后排的位置上,显得那么的突兀。
言子非很想问问她,若是真的对自己毫不关心,又为何要露出这样的表情?是惊愕于自己变成了高贵的皇子,还是懊悔当日对自己说的那些绝决的话语?
百里隽并没有注意到安若的失态,他高兴的让众臣平了身,又对大祭司说道:“如今我云祥能与瑶国和亲的皇子只有珣儿和琲儿。珣儿自幼顽劣,朕担心他嫁去瑶国会生事端。而琲儿却懂事能干,大祭司若是不反对的话,便让琲儿成为和亲皇子嫁于瑶国女皇吧?”
安若好不容易才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就听见皇上要让言子非去和亲,而看言子非平静的神色似乎早就知道这样的结果。
她无法理解,言子非当初就是因为不愿嫁给一个比他大了十岁已娶夫侍的女人才闹得离家出走。如今又为何会同意嫁给在年龄上可以当他母亲的瑶国女皇?她不相信这是言子非自己的意愿,猜测着一定是皇上逼迫他的。安若为他着急了起来,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才能改变言子非去和亲的命运。
就在这时大祭司朝程之恒使了一个眼色,程之恒便起身说道:“皇帝陛下,我们瑶国向来相信天命的安排。这和亲的人选需我国大祭司问过天神之后才能决定。”
百里隽疑惑的问道:“哦?不知大祭司要怎样寻问天神呢?”
程之恒答道:“十日之后是吉日,大祭司要在天坛设案焚香祈问上天,到时便知这和亲的皇子是六皇子还是七皇子了。”
“这……”百里隽一时犹豫不决了起来,若是得到的结果是让珣儿和亲怎么办呢?
程之恒看出百里隽的犹豫,问道:“皇帝陛下有什么疑问么?”
“朕只是担心,若到时的结果是让珣儿和亲恐会误了两国大事。朕刚才说过了,珣儿自小……”
程之恒打断了百里隽的话,出声说道:“皇帝陛下此言差矣,您刚才说与七皇子近日才相认,这么短的时间又如何知道七皇子殿下的真性情?和亲是两国的大事,自然要遵从上天的安排,若是因为您的私心而违背了天意,最终的结果必是受到上天的惩罚,到时候我们云瑶两国的关系将会如何,就只怕只能听天由命了。”
百里隽按捺下自己的怒意,他在心里衡量着利弊,过了许久才笑着说道:“既然贵国传统如此,朕就尊重贵国的习俗,十日后开坛问天来决定和亲人选。”
安若紧张的听着他们的针锋相对,得到这样的结果之后,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事情至少有了转圜的机会,看来只能借着大祭司来找桑梓解毒,找机会帮言子非提出自己的请求了。
事情商定之后,百里隽就宣布宴会开始。侍从们纷纷端上可口的菜肴,为众人斟上甘甜的美酒,两排座位的中央空地上为寿宴安排的节目也一一表演起来。
安若看着言子非,和亲的事自始自终他都没有为自己说过一句话,他坐在紧邻皇上的位置,就在那儿默默的喝着酒,对众人的道贺和恭喜都视若无睹。想起他以前受了委屈就满脸可怜的样子,安若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寿宴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宫中的侍从点亮了架设在会场四周的烛台,整个殿堂被这朦胧的烛光笼罩着,显得不那么嘈杂了。
在位子上坐了好几个时辰,安若实在有些累了。正打算找个机会起身活动活动,便见一个小侍匆忙跑到她的身后,在她耳边轻声说道:“程大人,畅春阁的玉嗣公子和了卿公子出事了。”
安若心里一突,忙问:“出了什么事?他们现在在哪?”
那小侍答道:“还有一会儿便是两位公子的表演了,奴才刚才去通知他们准备的时候,发现他们都晕在了房间里。阮大人要您快过去瞧瞧。”
安若急忙站起身,“快带我去。可请了御医查看?”安若一边跟着小侍走,一边寻问着玉嗣和了卿的情况。
小侍边走边说:“刚才已请了御医,这会子也该到那儿了。”
安若停住了脚步对小侍说道:“你去请玄尚书来,把这件事告诉他。快去!”
小侍听完赶忙朝玄熙所坐的位置跑去,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之后,玄熙便跟着那小侍到了安若这儿。
“熙,还有一会儿就该玉嗣他们表演了,若是他们醒不过来怎么办?”安若显得很是焦急。
玄熙牵住安若的手安慰道:“别急,先去看看他们的情况再说。”于是两人快步走向专供表演之人休息的偏殿而去。
到了玉嗣和了卿的房间,阮君鸿已在那儿等他们多时了,见他俩终于来了,赶忙上前向玄熙行礼,说道:“玄大人,御医正在为他们号脉,暂时还不知道他们的情况。”
玄熙点了点头,便带安若坐到一旁的椅子上等待御医的诊断。
没过多久,御医就向玄熙禀道:“两位公子恐是吃了什么秽物中了毒才导致的晕迷。”
玄熙蹙眉问道:“秽物?可还有其他人中毒?”
之前那小侍赶紧答道:“回大人的话,除了两位公子并没有他人中毒。”
玄熙思索了一会儿之后又问御医,“这毒能马上解了么?他们什么时候能醒来?”
御医摇头答道:“望大人见谅,下官并不清楚他们所中何毒,只怕不能那么快替他们解毒。”
听了御医的话阮君鸿有些着急了,“这可如何是好?”这次宴会的节目是由他负责,如今这最后一个节目不能演出,只怕皇上怪罪下来他担当不起啊。
他看了眼安若,对她说道:“程大人,畅春阁这最后一个节目可是由你负责的,你看可有什么办法补救?”
安若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玄熙看安若神色十分着急,思索了一番之后说道:“安若,看来只有你上台演出了。”
第122章 寿宴
正文 第123章 谁的阴谋
第123章 谁的阴谋
“什么?”安若很是吃惊,连忙摆手说道:“这怎么行,这首歌虽是我教给他们唱的,可我真的没有上台演出的准备。万一要是搞砸了……”
玄熙却满脸自信的对她说:“我相信你。一会我与你一同上台演唱。”
安若没想到玄熙会这样说,可还是万分忐忑的说着:“你和我一起?可是你只听过一遍……”
玄熙一笑,“这么动听的歌,只需听一遍就能让人记忆深刻了。”
阮君鸿看补救有望,立马附和到:“程大人,你和玄大人配合演唱定能震撼全场。节目就快开始了,还请两位大人速速准备吧。”
安若仍是有些不安,“可是配合演出制作的衣服是按照玉嗣和了卿的身材特制的。熙,你穿了卿的衣服倒是差不多。只是我穿玉嗣的衣服会不会太大了?”
玄熙走到玉嗣身边看了看他身上的衣服,“这身衣服是绢纱制成的,层层叠叠本就看不出身形,你穿上只要能达到效果便行。”
安若无奈的说道:“也只能这样凑合着试试看了。”
两人在侍从的帮助下迅速换好了衣服化了妆,打扮妥当之后便跟着领路的小侍到宴会后台准备上场。
原先安若为了效果更加唯美,是安排玉嗣被绳锁吊着飞天到舞台上,真没想到这会儿自己倒是能体会一番飞天的感觉了。
看着小侍为安若系上绳锁,玄熙突然说道:“且慢!”他沿着绳索找到了源头,发现连着转轴的部分被人用刀割开了一半。
安若看到玄熙手中被人动过手脚的绳索,气愤的说道:“看来是有人想置玉嗣于死地。”
玄熙却摇头,“我看这幕后之人真正想对付的是你。”
“我?怎么可能?他怎么能预先知道玉嗣他们会中毒,又怎么知道我会代替他们表演?”
“刚才听说只有玉嗣和了卿中毒我就有所怀疑是有人故意而为。这首歌是你教他们唱的,那幕后之人定能猜出能代替他们表演的必定是你。只怕这人处心积虑筹划这一切,只为了让你套上这绳索后从空中掉下。”
安若不敢相信会有人设下这样的圈套引自己上钩,“那现在怎么办?绳锁被割断了能重换一根么?”
玄熙看着殿中正在表演的节目,说道:“还有一个节目便轮到我们了,这会儿换绳锁只怕时间已来不及。”他想了想,便对一旁的小侍低声吩咐了一番。
小侍不停的点着头,听完玄熙的吩咐便立刻跑着离开了。
玄熙对安若说:“一会儿布置好了之后,我们就上台。有我陪着你,莫紧张。”
看着玄熙充满自信的眼神,安若忐忑的心安定了下来。
宴会已接近尾声,百官们吃饱喝足之后都露出了些许疲惫的神色。毕竟持续三四个时辰的宫宴也不是人人都吃的消的。
百里隽也同样很疲惫,之前瑶国对和亲之事的态度让他如鲠在喉,这几个时辰他还不得不应酬着每位官员的敬酒。看着场中为了喜庆而安排的欢快的歌舞表演,他觉得耳边的声音都是嘈杂的,自己的头痛又开始犯了。
这时,大殿内的蜡台被一一熄灭,整个殿堂都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猜测这最后一个节目到底为何如此神秘?
一群侍从手持白色纱帘把舞台都围笼其中,纱帘里面点亮了许多蜡烛,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灯笼。灯光点亮的一刹那,就见一对男女隐约其中,两人的身影被烛光投射到纱帘之上。女子的裙装随风轻摆勾勒出了轻盈的美感,而男子却是席地而坐。两人此刻相隔甚远,就像分隔天崖的情侣。
只见女子缓缓走向男子,用委婉优美的歌声响起,“情丝如梦,愁断白头,花开花落望穿多少个秋。千年等候,只为破茧重逢,一生的痛只愿你为我读懂……”
言子非听到台上女子唱出的第一个音符就认出是安若的声音,他闭上眼睛想像着这首歌是安若为他而唱的。句句动人心弦的歌词就像敲打在他的心间,让他迷醉。
他后悔了,当初不该因着她说从没爱过自己,就绝望的答应了父皇提出让他去和亲的请求。他想等宴会结束再去问问安若,只要她说心里对他哪怕只有一丝丝的情感,他就向父皇请罪不去和亲。
这时男子弹奏起了古琴,琴声中满含深情,仿佛期待着女子的到来。女子和着男子的琴音继续唱道:“红颜独憔悴,卧笑桃花间,一江春水只为你搁浅。”
男子抬起头看着女子,接着唱道:“把酒唱离别,追忆鸳鸯弦,用生命换永远驻你心田……”
在场的人听到这优美的歌声和琴声,都非常期侍能看一看这对用醉人的歌声诉说爱情的男女到底是怎样的美妙人儿。
歌曲渐入尾声,女子唱出最后一句之时,男子缓缓来到女子身前,把女子拥入怀中。
纱帘缓缓落下,所有人都看到玄熙把安若搂入怀中,两人似乎忘了今夕何夕,深情的相互依偎着。
一曲歌结束后,言子非睁开眼睛,就看到安若和玄熙忘情的相拥,这让他原本怀有一丝希望的心彻底的破碎了。原来至始至终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多么可笑的一厢情愿。
百里隽看着相拥在一起的安若和玄熙,心里升起了一丝怒火。前段时间他就听闻他们俩相好的传言,他原本还不太相信,可现在亲眼所见的事实让他不得不信了。
他在很早之前就希望玄熙能嫁给玲珑,指望借着玄家在朝中的势力,等自己百年之后能让玄熙辅助玲珑执掌朝堂。虽然玄熙拒绝过他的赐婚,可他想着玄熙是如此出色的人物自然心气甚高,只要再过两年玄熙年岁大了自然会答应嫁给玲珑的。真没想到这程安若却捷足先登,坏了他的全盘计划。
百里隽按捺下胸中的怒气,面上却笑着拍手称赞道:“好一首情真意切的歌曲,唱的朕都动了情。看来玄爱卿和程爱卿很用心啊,连朕看的都误以为你们真是一对感情至深的情人。”
玄熙带着安若走到龙座之前,跪下禀道:“谢皇上夸赞,臣和安若能演绎出歌中之情是因为我们的确相爱至深。”
“相爱至深?”百里隽轻声一笑,对安若问道:“程安若,朕问你,你上次不是对朕说过也对百里云相爱至深么?现在倒底爱他们之中的谁呢?”
安若答道:“回皇上的话,臣对云和熙都同样深爱。”
“哈哈哈哈……好一个同样深爱。若朕让你只能在他们二人中选择一人,你要选谁?”
安若没想到皇上会突然这样为难自己,她叩首说道:“求皇上开恩,莫让微臣做这无解的选择。”
“程安若,今日不是朕为难于你,而是朕早就属意玄熙嫁给玲珑。如今朕给你选择的机会,若你选了玄熙,那就放弃云儿,让云儿嫁给玄夏。若你选了云儿,玄熙则嫁给珑玲为驸马。你自己考虑吧。”
听了皇上说的话,场中众人都议论纷纷了起来。玄夏和百里玲珑得到这意外的惊喜都喜笑颜开,而百里云和玄熙却眉头深锁。百里芳菲和玄仲德也是一脸的困惑,心里思索着皇上到底意欲何为?
言子非却为安若担心了起来,他知道以安若执拗的性子是必定不会做出选择的,她该怎么化解此事呢?
百里云走到安若身边朝着百里隽跪下说道:“皇上,当日您答应了臣的婚事由母亲做主的,望皇上开恩莫让安若做这两难选择。”
玄熙也急着说道:“皇上当日为臣赐婚,臣已用在应州时皇上承诺的心愿拒绝了。皇上应当明白臣根本不爱公主,今生只愿与安若白首到老。”
“你们一个身为我云祥世子,一个是朝廷命官,这等身份如何同嫁一人?”百里隽说完不再理会百里云和玄熙的恳求,又说道:“程安若,快做选择吧。”
安若直起身子严肃的问:“皇上,若微臣一定要同时选他们二人呢?”
百里隽半眯起眼睛,眼神之中冷漠无情,“那你便是公然抗旨,朕会革了你的官职,把你打入天牢。而百里云和玄熙就将嫁给玄夏和玲珑。”
安若思索着说道:“皇上,虽然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微臣对今日的皇命心中不服。微臣对云和熙的感情天地可昭日月可鉴,如今皇上硬要拆散我们,这件事在微臣看来是极端的不公平。”
言子非看皇上的脸色已经不悦,立刻说道:“父皇,今日是您的寿辰,乘着百官和瑶国使者都在,不若父皇给程大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吧?”
百里隽也不想在这么多大臣和瑶国大祭司面前失了云祥的体面,便顺着言子非的话说道:“琲儿言之有理。程安若,朕知道你心中不服,朕可以给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说到这儿,他转身向大祭司询问道:“大祭司可愿做今晚的公证之人?”
大祭司的脸被黝黑的面具挡着看不清神情,过了一会他才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百里隽便说道:“便劳烦大祭司出题让她们三人做答。若程安若胜了玲珑和玄夏便可把百里云和玄熙娶回家,若是输了便只能放弃他们。”
安若知道事情至此已没有转圜的余地,这次的胜败将决定她与云和熙的未来。
第123章 谁的阴谋
正文 第124章 化险为夷
第124章 化险为夷
百里隽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大祭司便在纸上出了考题。
程之恒拿过大祭司写完的考题读道:“公主和两位大人同时作答,最先说出答案的一位为胜。请三位听题,若请一侍从为你工作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