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其他学生就知道他们是在模仿一本小说中的主角,这个主角也是中学生,可非常的有性格,非常的不同寻常。

    于是,那些学生就去找一本叫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小说,一看就沉迷了进去。

    这完全就是写给他们的小说。

    小说的主角霍尔顿和他们一样,在学校里遭遇到各种问题,被同学排挤,被老师批评教育,面对成人的世界,茫然无措。

    这群青少年们幻想着长大,又惧怕长大。

    他们想和霍尔顿一样离开学校,到社会上闯荡,随着霍尔顿一起经历这段青春期的冒险,霍尔顿在纽约的两天两夜,让他们感同身受。

    最终,霍尔顿回到家中。结束了这段短暂的离家出走的生活。

    看书的学生们也结束了冒险,不过他们心中有了一个偶像。那就是霍尔顿,他们要向霍尔顿那样生活。只是为了让自己与众不同。

    这或许就是青春期的叛逆。

    老师们发现,教室里穿风衣,戴帽子的学生越来越多,成为了一种潮流。

    学生也敢于顶撞老师了,嘴里还带着脏话,完全不像是他们平时的样子。

    这种异常现象引起了学校的注意,他们发现罪魁祸首是一本小说,而且不是他们一所学校,而是有很多学校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学生们在模仿。也就是说这本小说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

    怀着好奇,学校的老师把小说找来看了看,老师比学生们更明白,这本小说写出了青少年的迷茫和躁动,愤怒和焦虑。

    它写出了青少年的心声。

    出版社的感觉更诡异,原本不被看好的小说,刚出版的时候销量也不好,也就一万册的样子,别说畅销书。连普通书籍的销量都没有。

    可两个月后,这本小说莫名其妙的火了,各地的书商都来催货。

    出版社只好重印,五万册发出去。还是满足不了需求,没办法,继续加印吧。

    他们从各种渠道了解到。《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读者大多是青少年,也有大学生。已经在中学里形成了一股潮流。

    这些学生在寒假里看到这本小说,然后就是模仿和传播。书籍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按照美国青少年的数量估算,这本小说的销量可能会破百万。

    对于这种意外的情况,出版社自然喜出望外,这可都是美元,他们在报纸上加大了宣传力度,主攻学校的学生,称这是一本青少年不容错过的小说。

    不用出版社宣传,一些记者和文学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这种反常。

    当初,《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以《乱世佳人》作者新作的噱头进行营销的,不得不说,这种营销方式起到了反作用。

    很多读者都以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和《乱世佳人》一样历史题材的通俗小说。

    对这类题材没兴趣的读者自然不会购买,而有兴趣的读者买来一看发现是一本写青少年的小说,以为自己受骗了,就扔下了小说。

    所以,两边不讨好,也没有传出好口碑,就连文学评论家都没有关注。

    如今好口碑从学校里传了出来,小说的销量直线上升,《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为了一本现象级的小说,各种文学评论也新鲜出炉。

    有评论家认为这本小说教坏了学生,主角满嘴脏话,生活没有目的,不应该让青少年接触这类颓废的文学。

    也有评论家觉得这本小说展现了深刻的社会问题,用意识流的手法写出了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值得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重视。

    最让他们惊讶的是,这本小说是一位中国人写的。

    林子轩在美国文坛小有名气,他的《乱世佳人》可以说是通俗文学的杰作,如果他是美国人,或许已经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

    这个奖项是在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

    普利策奖分为两类,新闻类和创作类,新闻类的获奖者可以是任何国籍,但是获奖条目必需在美国周报或日报上发表,创作类的获得者必须是美国公民。

    即便美国文坛对《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争议,但他们必须承认,这是一本内涵深刻的小说,有着研究和评论的价值。

    只是他们对一位中国人写出反映美国现实社会的小说不能释怀。

    这时候,他们注意到了这本小说的翻译,是一位美国女作家,这让美国的文学评论家们松了一口气,他们对于生活在中国的赛珍珠颇有印象。

    这说明,这本小说是林子轩和赛珍珠共同创作的。

    有了这个理由,美国文坛接受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他们可以放心的称赞这部小说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火爆,特别是在美国青少年中形成的巨大影响力,引起了美国《时代周刊》的注意。

    这家创立于1923年的杂志正准备选取一位中国人作为封面人物。

    杂志社的首选是政治人物,也就是他们认为在未来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

    按照杂志社从中国得到的消息,他们准备派出记者采访北洋军阀的实际统治者吴佩浮。

    但看到林子轩的消息后,《时代周刊》杂志社临时做出了一个决定,让记者到上海采访林子轩,把林子轩当成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领袖人物。

    而且,林子轩是在美国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中国人,相信美国读者更喜欢林子轩,这样能够增加杂志的销量。

    当然,他们并没有放弃吴佩浮。

    政界的领袖和文化界的领袖都进行介绍,这才是一个全面的中国。(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采访

    《时代周刊》的记者在三月底来到上海,想要采访林子轩。

    1924年的《时代周刊》远没有后世那么有名气,这份杂志是1923年3月由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创办,刊名最初为《事实》,后改用现名。

    它是美国第一本新闻周刊杂志。

    此时这份杂志刚刚创办一年的时间,在美国的各类杂志中只能处在中流位置。

    直到1927年,《时代周刊》推出了一项叫做“年度风云人物评选”的活动,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极大的好评。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虽然《时代周刊》现在在美国的名气不高,但在中国,有美国记者专门来采访也是一件颇为荣耀的事情。

    何况林子轩可是知道《时代周刊》在后世的份量。

    它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在全球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无论怎么说,好好接待就行了,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时代周刊》的记者在万象书局的办公室对林子轩进行了正式的采访,还有摄影师给林子轩拍摄照片,作为杂志的封面照。

    一切都非常的正规。

    为此,林子轩特意换上了一套中式长衫。

    穿越之后,他大部分时间穿西装,有时候穿长衫,不过他不想以西装革履的形象出现在西方的媒体上,更愿意具有这个时代的中国特色,展现东方人的传统服装。

    这或许就是他和这个时代融合的结果。

    这位西方记者来之前做了不少功课。也知道美国读者对什么感兴趣。

    他重点询问的是林子轩在美国留学的经历,以及创作出《乱世佳人》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起因和灵感。

    这些事情以前的美国媒体有过报道。林子轩只是重新回答了一遍。

    主要说了他和赛珍珠在庐山度假的时候一起写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事情。

    这是记者感兴趣的话题,中国人和美国人共同创作一部小说。实在是非常奇妙。

    当然,西方记者也询问了林子轩的其他事情,包括林子轩成长的环境,在中国的成就,以及在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地位。

    毕竟,他要向美国读者介绍一个全面的林子轩,要有深度和广度,才能显得专业。

    这一问,让他颇为惊讶。

    林子轩在中国文学界的身份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中国新诗的领军人物,同时他还是中国通俗文学的大师,写的一种叫做武侠的小说在中国非常的畅销。

    他还是一位戏剧家,写了《雷雨》和《日出》这类在中国常演不衰的经典戏剧。

    他还写过类似《边城》这种田园牧歌式的小说。

    甚至,他还是文学研究家,在对《红楼梦》的研究上成为中国的第一人。

    这不是林子轩自吹自擂,而是客观的叙述,他想把中国的新文学展现给西方媒体。

    他正在运作一套新文学丛书,这套丛书能够展现新文学发展的实绩。这不是在中国出版,而是翻译之后在美国出版。

    他打算向西方文学界推介中国的文学。

    这套丛书第一阶段以小说为主,包括鲁讯的小说集《呐喊》、郁达浮的小说集《沉沦》、冰欣的小说集《超人》和林子轩的《边城》,还有话剧剧本《雷雨》和《日出》。

    他知道就算是在美国出版。销量也不会很好,但这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林子轩借用自己在美国文坛的影响力推广中国的文学,这是他的责任。

    他虽然和鲁讯在文学观点上有不同。但他认为鲁讯的小说是这个时代新文学的代表,郁达浮则代表新文学的另一种类型。冰欣是中国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

    包括他自己,这应该是这一阶段新文学在小说方面取得的成绩。

    所以。他才在《时代周刊》的记者面前全方位的介绍了新文学的发展。

    然而,这位记者对此兴趣不大,只是装作认真的模样,《时代周刊》是新闻杂志,他以前都是采访政要人物,对文学不怎么了解,更别说是中国文学。

    在美国,大多数读者都不会关注中国文学。

    如果不是林子轩写出了《乱世佳人》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类畅销小说,也不会引起《时代周刊》的关注。

    西方记者更为关注林子轩取得的成绩,这是他报道的重点。

    林子轩旗下有一家颇具规模的出版社,出版多种在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杂志。

    还有一家中国最大的电影公司,甚至还创建了唱片公司和广播电台。

    他还是中国文学团体“新月社”的创始人,以及上海银行业的一员。

    这位西方记者在林子轩的带领下参观了林子轩旗下的各种产业,他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传媒帝国的雏形。

    一年前,《纽约时报》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林子轩,认为他是中国的传媒大亨。

    这位记者也看到了,他觉得太过夸张了。

    但现在,他认为那篇报道没有虚构,林子轩或许暂时还没有办法和西方的传媒大亨相比,可他正走在成为传媒大亨的路上。

    《时代周刊》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林子轩的思路清晰,思维敏捷,有着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不具有的开放思想,能够接纳,甚至提出新的观点。

    在某些方面,他比西方人更为开放,想的更远。

    这位记者越和林子轩接触,越发现新鲜的东西,他觉得这位东方人就像是一个迷。

    可能是林子轩第一次进行这么正式的采访,想要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不能让西方记者认为中国人的思想都那么古板,就说了一些大胆的设想。

    没想到给这位西方记者造成了困扰。

    总得来说,双方交流的还算愉快,《时代杂志》的摄像师还给林子轩拍了一张全家福。

    也就是林子轩和冯程程的照片,包括他们还没有出生的孩子,这张照片不会刊登在封面上,而是会放到杂志里面的采访内容之中。

    照片中,林子轩穿着长衫,站在后面,冯程程穿着一套林子轩设计的孕妇装,把双手放在略显凸起的腹部,依靠在林子轩的身上。

    两人对着摄像机微笑,一脸幸福的模样。(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握手

    三天的采访结束,《时代周刊》的记者并没有离开上海。

    他知道印度诗人泰戈尔即将来到上海,对中国进行访问。

    这是两个古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在西方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对于西方媒体来说,这是一件很有新闻价值的文化事件。

    而且,到时候,林子轩会和泰戈尔会面,两位远东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坛领袖见面一定很有意义,可以作为趣闻放到他的采访内容里面。

    于是,这位记者决定见证了这个时刻之后,再到北平采访吴佩浮。

    他要拍摄两人握手的照片,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两位文化领袖的握手”。

    泰戈尔已经六十多岁了,林子轩不过才二十四岁,这种年龄上的强烈对比应该很有意思,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传承。

    从一张照片中能够解读出很多的意味,这正是一条好新闻的价值所在。

    《时代周刊》的记者认为林子轩年轻,前途不可限量,只要保持这样的文学创作热情,他对于将来林子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会太过惊讶。

    因为林子轩了解西方社会,知道西方读者喜欢什么。

    不过这位记者对中国文化界对于泰戈尔的态度极为不解,他在上海阅读的英文报刊上,出现了一些争议性的文章,中国文化界似乎不怎么欢迎那位印度诗人。

    林子轩只好解释说那只是一部分人的观点。不代表整个中国文化界。

    他一直避免西方记者对此进行深入的了解,他在采访中提到了在中国正蓬勃发展的新文学。却没有提到新文学正处在分裂的关口。

    他也没有提到泰戈尔的来访在中国文化界造成的混乱,这有点家丑不可外扬的意思。

    随着泰戈尔访问中国日期的临近。报纸上攻击泰戈尔的文章越来越多。

    相对应的,以梁启朝和徐至摩为代表的学者不遗余力的鼓吹泰戈尔,正在将泰戈尔神化。

    双方可谓是旗鼓相当,阵营分明。

    让林子轩没想到的是在批判泰戈尔的人中还有沈燕冰。

    在泰戈尔来到上海的当天,报纸上出现了一篇文章。

    沈燕冰声称:“我们决定不欢迎大声歌颂东方文明,把我们的年轻人领向这个文明,使他们在沉思中寻求慰藉并受到毒害的泰戈尔……”

    林子轩之所以觉得奇怪,是因为沈燕冰是商务印书馆的员工,这次邀请泰戈尔正是商务印书馆在背后操作的。

    而且。沈燕冰以前也是泰戈尔的拥护者,还翻译过泰戈尔的诗作。

    在《小说月报》发行泰戈尔专刊的时候,沈燕冰积极的参与其中,介绍了泰戈尔的生平,并没有反对泰戈尔的意思。

    如果是郭沫偌这么做,林子轩不会如此惊讶。

    只是现在的郭沫偌已经顾不上泰戈尔了,他的《创造周刊》赚不了钱,没有资金支持,不得不停刊。创造社的成员各奔东西,就此离散。

    他自身更是穷困潦倒,在上海混不下去,只好返回日本。

    林子轩和沈燕冰不怎么熟悉。就是惊讶一下,他和徐至摩一起赶往码头去迎接泰戈尔。

    徐至摩是讲学社的代表,会全程陪同泰戈尔在中国的行程。两天前就来到了上海,和他们同行的还有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

    无论中国的文化界如何争论。泰戈尔还是如期到来。

    1924年3月21日,泰戈尔从印度的加尔各答乘船出发。开始了他的首次中国之行。

    4月8日,泰戈尔抵达香港,孙仲山派专使带去了欢迎信。

    按照行程,在4月12日,泰戈尔一行乘坐的“热田丸”号邮轮将抵达上海的汇山码头。

    在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欢迎的人群。

    商务印书馆这边的代表是郑震铎和文学研究会的一些成员,还有学者张军劢,以及上海青年会、江苏教育会的代表,印度旅沪人士、报馆记者等上百人。

    场面极为隆重。

    在等待的过程中,大家互相攀谈,记者穿插其间,进行采访,商务印书馆旗下的活动影戏部还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纪录片。

    林子轩和郑震铎的关系不错,就问了先前让他疑惑的问题。

    “燕冰怎么会写那样的文章?他不是很支持泰戈尔么?”林子轩不解道。

    郑震铎是泰戈尔的铁粉,写了很多欢迎泰戈尔的文章,翻译了泰戈尔《飞鸟集》和《新月集》,他和沈燕冰是好友,一定知道其中的原因。

    “他呀,是身不由己。”郑震铎含糊其辞的说道。

    林子轩想了想,便明白了,不再追问。

    没有等待多久,一艘邮轮缓缓的驶入了上海的汇山码头。

    等到邮轮停靠在码头,徐至摩和林子轩,以及社会各团体的代表和记者们登上邮轮。

    泰戈尔早已站在了甲板上,身后是几位印度学者,这一次,泰戈尔还带着一个国际大学的访问团,他从印度拉到了一笔赞助费。

    虽然这位印度诗人已经六十多岁,但看起来还很精神。

    徐至摩和泰戈尔通过书信,赶忙上前做自我介绍,然后给中国的学者介绍。

    接下来是记者们拍照的时间,邮轮上颇为混乱。

    《时代周刊》的记者想要拍到泰戈尔和林子轩单独握手的照片,就上前说了这个要求,在这个时代,相对于中国记者的拘谨,美国记者更有自由的精神。

    他没有把泰戈尔当成大人物,只是当成一个新闻对象,并不认为这个要求有什么问题。

    林子轩解释了这位美国记者的来历。

    泰戈尔意外的看了林子轩一眼,刚才徐至摩介绍的时候只说林子轩是中国著名的诗人,他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林子轩太年轻了。

    在这个年纪,应该不会是太过有名的诗人。

    不过泰戈尔知道西方媒体对东方人的偏见,能够让美国杂志专程来到上海做个人专访,这个年轻人在西方社会应该很有影响力。

    等一下要详细了解这位年轻人的事情。

    他接受了西方记者的提议,在邮轮一处空旷的地方,和林子轩握手。

    泰戈尔一身印度传统长袍,胸前挂着刚刚献给他的花环,林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