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件事是新闻热点,在租界内闹的沸沸扬扬,审判成了一场诡辩。

    最后,负责审判的法租界副总董迪埃不满意了。

    他让林子轩和樱木俊一自己协调出一个结果来,尽快解决这件事,让媒体安静下来,否则将对双方都进行严惩。

    冯敬尧也劝说林子轩见好就收,反正这段时间电影放的差不多了,钱也赚够了。

    林子轩和樱木俊一达成了庭外和解。

    明星电影公司停止在法租界放映《津门大侠霍元甲》,但不会进行书面道歉。

    林子轩宁愿出钱赔偿日本人所谓的精神损失费,也不愿意道歉,在这一点上他非常坚持。

    樱木俊一在上海生活多年,算是个中国通,知道中国人好面子,特别是像林子轩这种在社会上有名望的人。

    反正他的目的是禁映这部电影,既然林子轩那么坚持,他也放弃了让明星电影公司道歉的打算。

    如果继续闹下去,一旦激起中国人的反抗,影响会更坏。

    于是,这场引人瞩目的官司就这么轻松的和解了,让很多媒体不解。

    不是应该死掐到底么?

    樱木俊一觉得自己终于取得了胜利,让中国人屈服了,他非常的高兴。

    但在第二天,他就接到了消息,法租界的确是不再放映《津门大侠霍元甲》了,可在华界又开始放映这部电影了。

    樱木俊一大怒,他被那个中国人给耍了。

    林子轩早就做好了准备,把电影拷贝连夜送到了华界的戏院放映。

    在民国时期,上海的华界包括上海南市,闸北区和宝山区。

    这里百姓的生活条件不好,和租界的生活相比,算是贫民区,上海的多数工厂建在华界,百姓以在工厂里做工为生。

    这个年代的工厂可以称之为血汗工厂,工作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还要忍受各种不公平待遇。

    华界的戏院大部分都是价格低廉的小戏院,破旧不堪,被社会势力把持着。

    看一场电影只要一角钱,五角钱可以看一个通宵,算是工人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而且放映的片子大多是带有低俗内容的电影。

    林子轩把拷贝送到华界放映就没有赚钱的打算。

    他并不仅是为了和日本人斗气,而是觉得这部电影在华界造成的影响会更大。

    这半个月来,《津门大侠霍元甲》在租界放映,虽然也造成了轰动,年轻人看着也很激动,但总觉得少了点热血。

    这是因为租界内的华人大多出身不错,有稳定的工作,就算在社会地位上比不上外国人,至少可以生活的很体面。

    这种自我满足的感觉很容易麻痹自己,认为自己生活的很不错。

    这是这个时代的常态,大家都觉得如此,没什么可奇怪的,如果林子轩不是来自后世,或许也会这样满足的过下去。

    但他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当然,气一气日本人也是他的目的,这一次,樱木俊一要向上海华界政府抗议去了。

    《津门大侠霍元甲》在华界放映的盛况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因为看的人数太多,有人就想出了露天放映的办法。

    露天放映的价格更为低廉,但因为人数众多,反而比在戏院里放映更赚钱。

    樱木俊一没有放弃,他又向上海华界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在华界禁映《津门大侠霍元甲》。

    上海市政府看着电影受欢迎的程度,担心一旦禁映会产生预想不到的后果,而且这可是在租界内出名的爱国影片,怎么禁映。

    于是,他们把问题踢回到了明星电影公司身上,让明星电影公司收回电影拷贝。

    樱木俊一再次找到了林子轩。

    林子轩则推得很干净,电影拷贝已经卖出去了,至于在那里放映电影公司就管不着了,南洋的片商已经回南洋了,他还把电影卖到了美国。

    难道都要追回来么?

    好吧,既然你那么坚持,我们可以追回来,不过需要时间。

    至于多久,我也不能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只能说尽快吧。

    其实,你要是想尽早让电影在华界停止放映,我建议你还是找上海华界政府,他们下一个禁映令就好了,比我们电影公司出面交涉快多了。

    樱木俊一气愤不已,他深切的感受到中国人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按照后世的说法,那就是踢皮球。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说家的想象力

    这个时候的上海市政府名义上是受到北洋政府管辖的。

    为什么说是名义上呢?

    清朝末年,随着租界市政对华界刺激的日益强烈和地方自治思潮的形成,上海绅商发起地方自治运动并成立机构推行自治事业。

    1911年,先后建立上海城厢自治公所、上海市政厅。

    辛亥革命爆发,上海光复,上海地区道、府两级行政机构均被撤废。

    沪军都督府成为控制上海地区的主要军政机构,直辖上海县署和在上海城厢及宝山县闸北地区的市政机构。

    上海地区其他宣布独立的各县名义上隶属于江苏都督。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上海的学校和行政机构前面会加上“江苏”字样的原因了。

    1914年1月,北洋政府在上海恢复道的建置,统辖上海地区各县。

    北洋政府又先后派镇守使、护军使坐镇上海,实行临时军政制度,上海地区的行政权实际操诸军阀之手。

    因为北方军阀混战,也影响到上海地区的政权变动。

    1915年11月,上海镇守使郑汝城遇刺身亡后,北洋政府将上海镇守使改为淞沪护军使。

    淞沪护军使何风林上任后,惟皖系军阀、浙江督邮卢永翔之命是从,浙、沪结成紧密的联盟,卢永翔继续独霸上海的财政收入,这就与盘踞江苏的直系军阀产生了严重的对立。

    1920年10月,苏皖赣巡阅使兼江苏督军的李淳暴死于任上,齐燮员继任江苏督军。

    齐燮员声称:上海是我们江苏的一部分,一定要夺回。

    卢永翔则视上海为自己的经济生命线,坚决不肯放手,遂反击道:“上海是浙江的门户,一定要保持。”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把持北京政府。

    卢永翔与何风林为了保持浙江、上海的地盘,与张座霖、孙仲山联络,结成“反直三角同盟”。

    这就是目前上海市政府的形势,为了争夺上海,浙江军阀和江苏军阀的战争一触即发。

    在这种大背景下,上海市政府对于樱木俊一的要求非常为难。

    电影是个新生事物,北洋政府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电影审查制度。

    1920年,江苏、浙江、天津等省市先后颁布电影审查规定,对“诲淫诲盗,败坏人心习俗”等的本土影片的制作与上映给予审查。

    这个是地区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具有太强的约束力,到了1924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才发出通令要求进行电影检查。

    而且《津门大侠霍元甲》可是爱国电影,除了影射日本人,找不到可以禁映的条款。

    如果在华界用影射日本人这一条禁映电影,可能会引起暴动。

    于是,上海市政府把这件事推给了外交部,毕竟牵扯到日本人,属于外交事件了。

    说实话,上海市政府管不到明星电影公司,因为明星电影公司是在法租界创办的,有美国人投资,属于中外合资企业。

    这就是林子轩的精明之处了。

    他把美国律师彼得逊拉入了明星电影公司里,给予了一个小股东的身份,并且以彼得逊的名义在美国注册了一家空壳公司,参与到明星电影公司的投资中来。

    这在后世是很常见的现象,为了避税或者争取优惠条件,很多中国公司都会披上一层外资的皮囊。

    彼得逊律师还是明星电影公司在美国的代理人和法律顾问。

    当然,林子轩为此付出了不少代价,但从长远来看,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樱木俊一陷入抓狂的状态,他以日本领事馆的名义向北洋政府的外交部发出抗议,要求禁映《津门大侠霍元甲》。

    北洋政府外交部的办事效率很快,毕竟牵涉到了日本人,派了人来进行调解。

    林子轩对此无所谓,那就慢慢调解吧,反正他又不着急。

    1922年8月10日,《小说月报》第13卷第8号在全国发行。

    这里就要说说商务印书馆强大的发行能力了,发行是衡量一家出版社实力的重要标准。

    商务印书馆创建于1897年,是全国民间第一大出版机构,职工高达数千人,是集编辑、印刷、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

    它以出版为中心兼顾多种经营。

    编写大、中、小学等各类学校教科书,编纂《辞源》等大型工具书,译介《天演论》、《国富论》等西方学术名著。

    整理《四部丛刊》等重要古籍,编辑“万有文库”、“大学丛书”等大型系列图书。

    出版《东方杂志》、《小说月报》、《自然界》等各科杂志十数种,创办东方图书馆、尚公小学校,制造教育器械,甚至拍摄电影等等。

    它在全国各地设有数百所办事发行机构,可以把书籍和杂志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铺开。

    林子轩的万象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完全没有可比性,就像是一个婴儿和大人一样。

    这一期的《小说月报》可以说是平淡的很,没有激进的言论,没有战斗,好像一下子整个世界充满了和气。

    唯一的亮点恐怕就是林子轩的《边城》了。

    这不是说《边城》就具有战斗性,而是没有其他可看的,只有这一篇还能赏析一番。

    首先是因为林子轩的名气足够大,还因为这是林子轩写的第一篇有关国内的新文学小说。

    于是,《边城》备受文坛各方的关注。

    鲁讯看过后没什么表态,但心里颇不以为然,《边城》把农村写的太理想化了,与其说写的是现实主义,不如说是浪漫主义。

    林子轩把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想象强加在那群农民身上,把农村诗意化,对于新文学的发展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周作仁则颇为赞许,《边城》中表达的美学观念深得他心。

    包括胡拾等人都发表了意见,认为这是新文学的一种写作方向。

    这种诗意化不是欧美化的诗意,而是来自于本民族内部的诗意化,是对传统美德的追寻,是一种寻根。

    当然,贬低者也有,这次他们不说林子轩文采差了,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批判。

    林子轩没有去过湘西,怎么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湘西风俗呢?这或许是有人代笔。

    林子轩对此嗤之以鼻,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按照这个逻辑,小说家写的小说都要自己亲身经历一番,那小说家写女人,就要先做一回女人,写死人,就要自己先死一次,写外星球,就要先去一趟外太空。

    那不是小说家,那是神经病,小说家最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第一百二十二章 传奇人物

    现在的林子轩不是孤家寡人了,在文坛有自己的一帮小势力,对于这种程度的攻击不需要他亲自出手反击。

    平禁亚是维护林子轩的急先锋,他用笔名驳斥了“代笔”一说。

    能写出《边城》这种作品的作者需要给别人代笔么?自己发表出来名利双收不是更好。

    而且,写历史小说的作家只要研究历史就能写出小说,那么写湘西风俗小说的作家为什么非要有在湘西生活的经历呢?

    看书和听别人讲述都能增加阅历,还用得着找人代笔么?

    林子轩没有参加过美利坚的内战,照样写出了《乱世佳人》,这就是证明。

    还有人认为林子轩背后雇佣着一个庞大的写手团,否则怎么可能那么高产,两年时间写了几百万字,这极不科学。

    郑证秋能够证明林子轩写小说的速度,在去往美国的邮轮上,他们亲眼看到了《乱世佳人》的问世,这点不容置疑。

    林子轩没有理会文坛上的风波,因为在8月14日,上海发生了一件大事。

    孙仲山来到了上海,入住在法租界莫利哀路29号的别墅内。

    那里和林子轩所住的林公馆都属于黄浦区,距离并不远,走路的话不到20分钟,开车就更近了。

    1922年6月15日,孙仲山因政见不合与粤系军阀陈炯名决裂,被迫逃离广州,在永丰舰上避难长达40多天,等待北伐军回师救援。

    然而,北伐军回师受到阻挠,迟迟不来。

    8月9日,孙仲山乘坐英舰“摩轩号”离开广州,经过香港,前往上海。

    虽然上海名义上属于北洋政府管辖,但租界内北洋政府管不着。

    而且,掌控上海的皖系军阀卢永翔为了对抗直系军阀想要和孙仲山结盟,所以对孙仲山来到上海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8月14日,孙仲山抵达上海,入住在一座欧洲乡村式的两层花园别墅里。

    这是1918年由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给孙仲山购买的。

    以孙仲山在中国的声望,来到上海自然引起了轰动,无论是华人还是外国人都相当的重视,上海不少政界和商界的领袖都前去拜访。

    林子轩在上海的商界算是小字辈,虽然很闹腾,但实力太弱小,没有这个资格,如果是他爷爷还差不多。

    所以,他就没有去凑热闹。

    孙仲山每天要会客,应该会很忙,还是不要去打搅了,有时间在公共场合见一见就行了,也算是不白穿越一回。

    然而,在8月20日,他收到了一份请柬,请他到莫利哀路29号做客,可以带女伴,邀请人是宋子闻。

    这显得很奇怪,带女伴说明不是一次正式的会面,更像是家庭式聚会,可林子轩和宋子闻还没有那么深厚的交情,反而有点小矛盾。

    林子轩想了想就明白了。

    应该是孙仲山有事情和他谈,不过双方地位差距有点大,不好直接邀请,就用了宋子闻的名义,算是青年人之间的聚会。

    在这个时代,是很讲究礼节的,不像后世那么的随意。

    傍晚时分,林子轩带着冯程程驱车前往,来到别墅前,有人把门打开,请他进去。

    林子轩原本没有在意这个开门人,可仔细一看,吓了一跳,差点没把手里拿着的红酒给扔出去。

    如果是在其他场合见到此人,他不至于如此失态,但他没想到这个人会亲自来给他开门,让他有点惊悚的感觉。

    好在他控制住了情绪,对这个男人点头微笑,装作不认识的模样,朝着别墅里走去。

    可他的失态瞒不过身边的冯程程,她感觉到了林子轩的紧张,因为林子轩握着她的手太过用力了,有点疼。

    “怎么了?”冯程程担心道。

    “记住,此人日后富贵不可言。”林子轩在冯程程耳边低声说道。

    冯程程回头看了看,觉得那个人有点面熟,似乎曾经在她父亲身边见到过。

    宋子闻对林子轩还是老样子,热情中带着疏离,两人天南海北的闲聊起来,冯程程则被宋子闻的二姐宋倾龄带走了。

    冯程程对这次的邀请非常期待,谁不想见一见这一对传奇人物呢。

    在晚饭的时候,一直没有露面的孙仲山从楼上走了下来,看起来气色不错,精神很好。

    孙仲山要见林子轩,是对林子轩较为好奇。

    林子轩在美国人中有较高的影响力,他甚至听说美国南方的民众可能不认识州长,但却知道写《乱世佳人》的林子轩,这大概就是文学的魅力。

    一名有国际声誉的文学家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大有好处。

    另外一件事就是《津门大侠霍元甲》这部电影。

    孙仲山从精武体育会的陈公哲那里了解到林子轩和日本人之间的争端。

    《津门大侠霍元甲》这部电影最主要的作用是宣传爱国精神,而不是为了追究日本人是否毒害了霍元甲,现在的争论有点本末倒置了。

    如果删掉那段情节,电影照样可以宣传爱国精神。

    可因为坚持不删掉那段情节导致电影被禁映,无法宣传爱国精神,那这部电影就失去了意义,太过可惜了。

    他理解和欣赏林子轩的坚持,但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需要进行妥协。

    他可以出面进行调解,删掉日本医生送药那一段,让这部电影继续放映下去。

    孙仲山很喜欢那首《万里长城永不倒》,他找来唱片听过,让中华民族早日觉醒,把各国列强赶出去,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

    这和他的理想一致,所以,他认为林子轩是可以争取的一员。

    晚饭很简单,不过却很养生。

    孙仲山早年学医,对于营养搭配比较讲究,饭菜偏向于清谈可口。

    晚饭后,他在书房和林子轩聊了半个小时,希望林子轩能够为国家多做些事情,写一点好文章,拍一些爱国的电影。

    林子轩一一答应下来。

    对于删掉《津门大侠霍元甲》中日本医生的片段,林子轩并没有那么的坚持,反正电影已经放映一个半月了,该看到的都看到了。

    如果孙仲山愿意从中调解的话,让电影不被禁映,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断转移的话题

    这次谈话对林子轩颇有影响。

    他从孙仲山的话语中感觉到一种无奈,粤系将领陈炯名的背叛对他打击很大,北伐陷入僵局,整个国家一盘散沙。

    不过孙仲山还对未来抱有希望,想要联合更多的有识之士,统一这个国家。

    他希望像林子轩这样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其中,做一点事情。

    林子轩离开书房,下楼的时候宋子闻已经不知所踪了,宋倾龄把他们送了出去。

    宋倾龄和林子轩讲起了女性解放的话题,对林子轩提出的新时代女性“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形象颇为赞赏。

    她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而奔走。

    还设立了一个基金会,用募捐来的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林子轩当场决定捐出五千元,让冯程程参与到这件事情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