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鸿明正处在春风得意的时候,胜利者不需要理会失败者的哀嚎。

    他果断拒绝了林子轩要求见面的请求。

    然而,林子轩并不气馁,又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真的只是想要和解,没其他意思。

    并写下了两句诗表明心意“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季鸿明承认这两句诗写的还不错,不过还是无法打动他,在他心里压根不相信林子轩真心诚意的和他和解。

    于是,他再次拒绝。

    林子轩再接再厉,写了第三封信。

    意思是《老人与海》的中文版要在国内出版,既然美国法庭把《老人与海》的归属权判给了季鸿明,那么林子轩理当给季鸿明稿酬和版税,大概有一千美元左右。

    既然用感情打动不了季鸿明,那就只有利诱了。

    听到有钱拿,季鸿明犹豫了,一千美元可不是小数目。

    在1922年的美国,一辆福特汽车只要300美元,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大概是4美元,三个月的工资可以购买一辆汽车。

    一千美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当然,不要用普通工人的工资来衡量美国上层社会的生活,这是个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富人豪宅里的一块地毯都不止一千美元。

    但对季鸿明来说,一千美元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过就是和林子轩见上一面,就能拿到一千美元,他觉得这个买卖可以做。

    反正法庭已经宣判了,只要自己小心,他不信林子轩还能玩出什么花样,作为胜利者,去见识一下失败者的哭嚎也不错。

    于是,在除夕这一天,季鸿明来到林子轩所住的饭店,赴约而来。

    美国人可不过农历新年,所以饭店内并没有什么庆祝活动,为了保险起见,季鸿明还带着自己的律师,防止林子轩耍诈。

    在会客室内,林子轩热情接待了季鸿明和那名律师。

    他拿出一份合同,上面是《老人与海》中文版的出版授权,只要季鸿明签了这份合同,就能拿到一千美元了。

    合同分成中文和英文两份,季鸿明的律师正在对合同进行审核。

    林子轩和季鸿明闲聊,两个中国人交谈,自然用的是中文。

    “鸿明兄,没想到咱们会是这么个结果。”林子轩苦笑道,“明人不说暗话,我这次见你就想知道一件事,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做什么?”季鸿明装傻道。

    他时刻保持着警惕,不愿意落入林子轩的圈套之中。

    “没必要这么小心吧,咱们私下交谈,美国人又听不懂,不能作为证据。”林子轩不解道,“咱们虽然交情不深,但也算是朋友,当初我找你翻译小说也是相信你的为人,想不到会出现这种事情。”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季鸿明滴水不漏的说道。

    “我过了年就要回国了,国内一大摊子事情等着我,我不会再上诉了,否则也不会让你签这份合同。”林子轩无奈道,“我已经彻底放弃了,你难道不愿意让我弄明白其中的原委么?否则我总有个心结在这里。”

    季鸿明看了看周围,这里除了他们两人,只有一个不懂中文的律师。

    他们用中文交谈,也不怕美国人听见,就算是被中国人听见了,也不能出庭作证,法院已经宣判了,他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他是胜利者,他有在失败者面前嚣张的资格。

    想到这里,季鸿明微笑起来。

    “像你这种富家子弟怎么能明白我的处境,你尝过没有钱忍饥挨饿的滋味么?你永远不会明白。”季鸿明嘲笑道,“小说是我翻译的,我只是取回自己的东西而已。”

    这一刻,他想要发泄出来。

    这些天,他一直担惊受怕,怕官司失败,他被人追债,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他赢了,未来一片光明,他要大声的庆祝,有什么比在失败者面前庆祝更让人愉悦的事情呢。

    “可你只有《老人与海》和《小王子》,你以后写不出其他小说怎么办?”林子轩疑惑道。

    “哈哈,这就够了!”季鸿明大笑道,“你没看到那些傻瓜一样的美国人争着给我送钱么?我只要出了名,以后写的东西都会有人发表,会有源源不断的钱财。”

    “只是你不可能再写出像《老人与海》一样的小说了。”林子轩讽刺道。

    “你以为就你能写出《老人与海》么?我也能。”被林子轩鄙视,季鸿明很恼火,“我根本看不上那本《老人与海》,也不知道美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他们都是傻子么?”

    “这么说你承认《老人与海》不是你写的了?”林子轩追问道。

    “我承认又怎么样?法院已经宣判了,你再也没有机会……”

    滔滔不绝的季鸿明没有看到林子轩微微翘起的嘴角,也没有注意到房间里有一种噪声,那是有声电影机开机后发出的声音。

第七十三章 剧院里的新闻发布会

    这不能怪季鸿明,他根本没有见过摄像机,也不知道那里为什么会发出噪音。

    林子轩为了整个计划的顺利进行,特意找了一只放衣服的大柜子摆放在墙角,柜子里当然没有衣服,而是有声电影机和道格拉斯希拉。

    道格拉斯躲在柜子里负责录音,要确保把声音录制清楚,这才是关键。

    林子轩为此实验了好几次,才找到最佳的效果。

    这个年代还没有记者暗访偷拍的事情,季鸿明绝对想不到林子轩会用这种高科技对付他。

    光有画面没有用,光有声音也没有用,别人可以认为这是伪造的。

    但声音和画面的结合,这就是确凿的证据。

    如果林子轩不是穿越者,没有经历过后世那种视频满天飞的生活,也不会想到这种方式。

    这恐怕是这个时代最高科技的收集证据的方法了,当然也花费不菲。

    林子轩任凭季鸿明发泄心中的愤懑,他知道这是让季鸿明开口的最佳时机。

    若是法院没有宣判结果,季鸿明一定会更加小心翼翼,不会轻易上当,不过此时法院已经宣判了,林子轩也亲口认输了,季鸿明逐渐放下了防备。

    就是这个时候,林子轩发出了致命的一击。

    旁边的律师并不知道这两个中国人在争吵些什么,他审核好了合同,告诉季鸿明没有问题,可以签字了。

    季鸿明拿起笔在合同上签字,然后准备拿钱。

    “合同还需要国内书局签字才能生效,一旦生效就会把钱寄给你。”林子轩推脱道。

    季鸿明没有怀疑,合同的另一方的确是万象书局。

    他还不知道这个万象书局就是林子轩创办的,林子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不知道道格拉斯录制的怎么样,还不是和季鸿明翻脸的时候。

    季鸿明离开后,道格拉斯希拉从柜子里出来,对着林子轩露出笑容。

    纽约有不少小型的电影公司,接下来只要把这几分钟的影片制作出来就行了。

    三天后,纽约当地的媒体和《大西洋月刊》的编辑接到了彼得逊律师的信函,声称他们有了最新的证据,要召开新闻发布会,证明法院判决错误。

    记者们原本以为这件事已经结束了,没想到又起波澜。

    你们还有完没完?

    如果不是因为林子轩是《乱世佳人》的作者,还有新闻热点,记者们根本不想理会这件事,美国每天发生很多大事,不能总在你们这点破事上浪费时间。

    然而,《乱世佳人》这些天的话题度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愈演愈烈。

    这部小说完全搔到了美国人的痒处,让他们不吐不快,这是一部现象级的小说。

    记者们没想到林子轩把新闻发布会放在了纽约的一家中型剧院中,还有人在摆弄着放映设备,这是要放映电影么?

    这就是要放映电影。

    林子轩为了放映有声电影,不仅租下了这家剧院,还花钱把这家剧院给改造了一番。

    就当是提前预演了,反正他回到国内要拍有声电影,到时候还是要改造国内的戏院。

    为了争夺《老人与海》的版权,他可以说是花钱如流水。

    这次美国之行,他赚了不少钱,但花钱更厉害,他购买了有声电影机,还给道格拉斯一笔丰厚的安家费,还有租用剧院和改造剧院。

    他是个不委屈自己的人,所以住宿吃饭的条件都不错,这一个月来几个人的花费不少。

    还有从纽约到波士顿,再到好莱坞,请人吃饭,四处奔波的花费。

    当然,更别说给彼得逊律师的律师费。

    不要看彼得逊律师很替林子轩着想,可收起钱来决不手软,打官司可不是省钱的活。

    林子轩赚了大概八万美元,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回去的时候估计还要自己掏钱出路费。

    新闻发布会由彼得逊律师主持,他先请记者们和《大西洋月刊》的编辑看一段影片。

    影片是从季鸿明带着律师进房间开始的,影片刚刚播放,就把记者们吓了一跳,他们听到了从影片中传出了的声音。

    观众席上的记者一片哗然,他们互相询问着,惊讶不已。

    有些记者知道这是有声电影,但这么清晰的说话声真的没听过。

    有声电影的技术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么?那电影公司为什么没有拍摄有声电影呢?

    光凭着这一点就不虚此行了,这是个大新闻。

    林子轩不知道他无意之中给有声电影做了一次广告,从而推动了好莱坞有声电影的发展。

    接下来,是林子轩和季鸿明的交谈。

    记者们听不懂中文,就看到两人似乎发生了争吵,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最后又握手再见了,记者们看的一头雾水。

    影片很快放完,彼得逊律师上场,介绍了林子轩和季鸿明见面的背景。

    他给了记者们缓冲的时间,让他们冷静下来,再次播放影片。

    这一次,由陆小蔓在一旁做翻译,把林子轩和季鸿明的对话一句句的翻译出来。

    当听到季鸿明说美国人是傻瓜的时候,记者们愤怒了。

    他们不能容忍一个东方人把自己看成是傻瓜,特别是他们前几天刚刚为季鸿明正名。

    在听到季鸿明承认自己的确不是《老人与海》的作者时,记者们又觉得惊愕和快意。

    有些记者隐约的察觉到一点,这段影片明显是没有经过季鸿明同意偷拍的,那么偷拍的影片在法庭上能不能作为证据?

    如果偷拍的影片可以作为证据,那以后公民的**权将遭受极大的挑战。

    随着有声电影这种拍摄方式的普及,法律上将面临这个难题,或许为了应对这种新兴的取证方式,要对法律条文进行修改。

    总之,这次新闻发布会有太多的内容可以讨论,记者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第二遍影片放完,彼得逊律师发表声明,影片没有经过伪造和删改,翻译也都是真的,欢迎任何电影专家和懂得中文的翻译前来查证。

    记者们询问彼得逊律师以后怎么做,会不会继续起诉?

    “我们希望能和季先生达成庭外和解,当然也不放弃使用法律手段。”彼得逊律师老练的应对道。

    这也是林子轩的意思,既然真相大白,上诉没有意义,太耗费时间,只要季鸿明承认林子轩才是《老人与海》作者就行了。

第七十四章 经典不需要续作

    社会舆论一下子变得对林子轩极为有利。

    记者们不是傻子,反而相当精明,既然林子轩有信心让专家来验证影片的真伪,那说明这件事很有可能是真的。

    加上季鸿明讽刺美国人是傻子,他们更加倾向于林子轩这一边。

    虽然谁也不知道偷拍的影片能不能作为证据,但真相已经浮出水面。

    《大西洋月刊》的编辑向林子轩致以歉意,因为他们误信了季鸿明,给林子轩造成了困扰,希望林子轩不要介意。

    出版社也找到林子轩,想要出版《老人与海》。

    这些事情林子轩都交给彼得逊律师处理,彼得逊律师以后就是林子轩在美国的全权代表了,既然拿了钱,就要认真办事。

    季鸿明陷入被动之中。

    当初是《大西洋月刊》证明他是《老人与海》的作者,其他新闻媒体才认为他就是作者,现在新闻媒体不再认为他是小说的作者,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这是极为讽刺的一件事情。

    但却是现实。

    人是属于社会的,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你才是你,当所有人都认为你不是你的时候,那你就没有存在的证据了。

    听起来似乎很绕口,但其实很恐怖。

    当你被整个社会孤立或者抛弃的时候,你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不存在的。

    季鸿明可以起诉林子轩,状告新闻媒体,争夺《老人与海》的版权。

    然而,律师不建议他这么做,偷拍这种事情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加上季鸿明讽刺了美国人是傻瓜,胜诉的可能性极低。

    唯一能走的就是庭外和解了。

    林子轩并不想把季鸿明赶尽杀绝,毕竟都是中国人,他只要《老人与海》的版权就好了,至于季鸿明翻译的费用,他也会支付的。

    终于,在1922年1月底,这件事有了一个结果。

    季鸿明书面承认了林子轩是《老人与海》的作者,他只是负责翻译工作。

    有了这个声明,林子轩来到美国的事情算是办完了,他准备离开。

    在纽约的最后几日,他把《乱世佳人》的稿子赶完,陆小蔓也翻译完毕,剩下的文字校对工作交给出版社好了。

    《乱世佳人》的下部仍然是个开放式的结局。

    思嘉经过自己的努力,不择手段的保住了家园,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她和白瑞德的感情却岌岌可危。

    随着他们女儿的意外死去,他们之间最后的联系也被割断。

    在这一刻,思嘉才真正明白自己所爱的人是谁,然而,白瑞德已经离开了。

    坚强的思嘉并没有放弃,她决定再次出发,寻回自己的爱情,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小说的下部重点塑造了思嘉这个美国精神化身的人物。

    随着战火的蔓延和生活环境的恶化,思嘉的叛逆个性越来越丰满,越鲜明。

    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变了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成为时代时势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小说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次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

    出版社对此非常满意,并询问林子轩是不是还要写续集。

    因为按照《乱世佳人》的结尾,作者明显埋下了伏笔,故事还没有说完,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林子轩知道《乱世佳人》有一部续作,是一位叫做亚历山德拉里普利的美国南方作家写的,名字叫做《赫思嘉》。

    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思嘉与白瑞德、阿希礼及另外几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揭示了她对白瑞德、对故乡爱尔兰、对爱尔兰的亲人们既爱且恨的复杂心理,其中不乏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描写。

    虽然这部续作也取得了成功,但林子轩不打算写下去了。

    真正的经典,是不需要续作的。

    他直接告诉出版社,这就是结局,思嘉的故事开始于亚特兰大,结束于亚特兰大,没有其他的故事了。

    出版社虽然遗憾,但也尊重作者的决定。

    有时候意犹未尽,反而比直接给出答案更具有吸引力,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林子轩花了点时间购买了礼物,然后踏上了返回中国的邮轮。

    直到他离开美国,《上海假日》仍然没有在美国公映。

    这是因为玛丽碧克馥把《上海假日》压在了她的手里,完全没有卖给大电影公司的打算,八万美元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事。

    她很聪明,她要拍摄《纽约假日》,不愿意被人说成是翻拍东方人的电影。

    就算要公映《上海假日》,也要等到《纽约假日》放映之后再说。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认为这部东方电影是借鉴了她的《纽约假日》。

    于是,林子轩打算扬名好莱坞的《上海假日》就因为玛丽碧克馥的私心而被存放在了联美电影公司的仓库里,无法重见天日。

    殷明竹也没有了在好莱坞一举成名的机会。

    除了极少数人,没有人知道在1921年的时候有一部高质量的中国电影在好莱坞放映过。

    这是林子轩完全无法预料的。

    说到底还是实力的问题,这是他在美国最深切的感受。

    在上海,在法租界,他还算有能量,但在国外,他只是无根的浮萍而已。

    张康任为了华人在美国的权益而奔走,美国黑人也在抗议着,北洋政府一片混乱……

    这是个让人说不清的年代。

    踏上邮轮的那一刻,林子轩回首望着自由女神像,感慨不已。

    与此同时,在英国,有个美国人正在翻看着一本诗集,诗集的名字叫做《一代人》。

    这个叫做托马斯艾略特的美国人是个小有名气的诗人,他为这本诗集深深的着迷,他喜欢其中的哲理诗和象征主义诗作。

    尤其对于《死水》最为欣赏。

    他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幻灭,对于世界的诅咒。

    传达出一种对世界、对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从而否定了现代文明。

    对于不了解中国现状的艾略特而言,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误会。

    不过,这丝毫影响不了艾略特此刻的情绪,他诗兴大发,要写下自己的诗篇。

    于是,他拿起笔,在稿纸上写了一个单词,《荒原》。

第七十五章 从《死水》到《荒原》

    托马斯艾略特在1888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

    他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比较文学,接触过梵文和东方文化,对黑格尔派的哲学家颇感兴趣,也曾受到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

    后来他来到英国伦敦,认识了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