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国我为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明远又一次苦笑,他再一次意识到庆华帝对自己的疏远。

    虽然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宰相的责任。许明远站直身子,疑惑道:“陛下文韬武略,卓越不凡,大家历历在目。有陛下亲征战场,想来胜券在握。然战争关乎国家,关乎黎明百姓,不可疏忽。一场战争,少不了兵马。臣有一惑,大衡兵力足以双面作战,甚至于三面作战么?”

    大衡官员再次体现出他们马后炮的一面。

    “是啊是啊,宰相爷所言甚是有理。大衡边军各有所守,其他军团又相邻甚远,恐怕远水救不了近火,来不及啊。”

    “天麟军虽是虎狼之师,但也是双拳双腿的寻常凡人。面临太多敌人,估计也难以招架。”

    “我大衡天麟军战无不胜,一个打十个蛮子都是轻而易举,你们这群手无寸铁的读书人,懂个鸟!”

    “姓林的,别以为你是天麟军出身,就能肆无忌惮的攻击我等文官!”

    “诶,吴卿何必跟一群莽夫争斗。”

    “你们。。。。。。”

    水火不容的大衡文武又跟街市里因鸡毛蒜皮小事的妇人一般吵得不可开交,武将还想要大打出手,要不是文官那群老儒生实在不敢抡起拳头直接干,捂着额头的庆华帝觉得自己会下旨把这群王八蛋统统砍头。

    自己做的孽,头疼着也要忍完。分离文武官员一直是庆华帝的主张,他还一直想着办法在暗地里推波助澜,让一众文武不和。现如今知道什么叫做自食恶果后,庆华帝恨不得当年让他们结党营私,谋权篡位算了。

    当然这些只是气话,军政分离的主张还是得好好坚持滴!

    庆华帝无语归无语,总不能一直放任他们吵下去,毕竟他们可是有吵到天黑的前例。

    “诸位爱卿,切莫再争吵!”

    庆华帝几乎是吼出来的,这才压住了诸人的争吵声。鉴于他没人敢冒犯的威严,大臣们老老实实安静下来,当然他们心里是否依然用淳朴直接的言语问候对方女性直系家属,这姑且不论。

    环视一圈,无人胡言。庆华帝满意点头,接着说道:“攻打帝都,无须太多兵马,除部分在祭祖台的天麟军之外,其他无任务在身的兵马,全部调往前线迎敌。”听了庆华帝充满豪气的发言,许明远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错愕:“陛下,帝都墙高城坚,恐怕不是一两万人能打下来的。”

    两万人,够了。

    庆华帝一声轻笑:“朕当年,率领八千士卒便可在三十万北蛮中七进七出。打仗的事,许爱卿你不懂。朕意已决,无须多议。”

    “这。。。。。。”宰相还是不敢相信。

    “好了,好了。许爱卿安心组织好各州粮草运往前线便好,战事朕自有定论。”庆华帝不给许明远说话的机会,他转过头问王炎:“王卿刚刚好像也有话要讲。”

    适才与宰相同时出脚的王炎,猛然下跪,双手握拳,高举过头。

    经历过沙场风沙的脸上满是坚毅,王炎只跪着,不说话。庆华帝早就看透了这好战分子的小心思,故意惊讶问道:“王将军这是何意,快快请起,有话直说便好。”

    王炎插满胡渣的嘴唇上方一抬,浑厚的声音从他嘴中穿出:“末将王炎,请战!”“真乃大衡虎将,朕准了。”庆华帝连道三声好,然后放声大笑。

    他半生戎马,爱极了这种豪迈的将士。

    不求大衡人都骁勇善战,只要他们都能有冲杀战阵的气魄,大衡一统天下之梦,何惧不成?

第六十九章 铁枪赴北境,长剑指帝都(二)() 
第六十九章铁枪赴北境,长剑指帝都(二)

    庆华帝带头叫好,其他人只要不蠢到家,自然知道附和。

    一时间,什么“王将军真乃英雄”、“虎父无犬子”、“大衡有王将军,何愁不能统御九州”从平常不屑与武将说话的文官们口中喷涌而出,满堂喝彩的壮观景象,让王炎这个粗壮汉子脸上不禁浮起几丝小姑娘才有的红晕。

    王烈狠狠瞪了自家儿子王炎一眼,看你干的好事。王家无需如他人那样扭扭捏捏,在庆华帝面前装蒜。只要有忠诚二字,或者说只要王家家眷继续终生不出帝都,王家就不会失去庆华帝的信任。

    这是祠堂一排排木牌多年来的血汗付出,王炎想在战场上继续传承这份荣耀,王烈作为王家家主他很赞同,但作为一个父亲,他又不舍。

    王家这一代是单传。王烈在战场上的一次失误后,还能与爱妻交合,但不能再生育。他只有王炎这唯一的后代,如果尚无子嗣的王炎在战场上发生不测,王家就是绝后了。不说家族血脉传承,就是单单以作为一个父亲的私心来说,他也不愿自己的孩子离开人世。

    只可惜王炎这不成材的王八蛋,死活不肯从文。

    从王炎自小英勇夸到王家祖先小时候的壮举,作为王家家主的王烈脸皮再厚也听不下去了。他轻咳一声,把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口若悬河的文官们看到是麒麟候发出的咳嗽声,纷纷一脸会意。是了,刚刚不该把好话都抛在儿子身上,人家做老子的也得夸夸。况且,麒麟候贵为天麟军统帅,夸他的好处也不低。

    “也唯有麒麟候这等人物,才生得王将军盖世无双之辈!”没记错上次是你骂我父子同个模子刻出来的蠢人吧!

    “幸得麒麟候自幼悉心教诲,使得王炎将军有今日文采无双、武艺超群的惊世之才。”可是昨日你才指着王炎鼻子骂他大字不识也敢位极人臣。

    。。。。。。

    王烈的本意是制止他们的吹捧,没想到一群人顶着“老夫明白”的面孔,更加毫不吝啬胸中累积的夸耀之语,小姑娘的红晕都快要窜到王烈两边侧脸。更加可恶的是,这群人也夸得太不找边际,王烈心里疯狂吐槽,还是追不上文臣的脸皮厚度。

    王炎武艺超群倒还说得过去,什么叫做文采无双?!那小子一到十都数不来,大字也就认识两个——自己的名字。甚至,就他自己名字里的“炎”字都写得歪歪斜斜、缺撇少捺。

    庆华帝也终于不能保持威严,他不可控制的嘴角狂抽。他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原来那群大臣只是顺着他的叫好附和,怎么一开嘴就合不上了?看着他们滔滔不绝、掏心挖肺,庆华帝顿时恼怒,一个个就只会奉承别人,还上瘾了!

    他怒上眉头,两只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几个没加入奉承队伍的官员看了,知道庆华帝不满,挤眉弄眼的提示还说得欢快无比的那群不知死活的。只可惜那群人正在兴头上,一个个自顾自的花言巧语。

    最后,悲催的还是许明远。他不能眼睁睁瞧着庆华陛下两条眉毛叠到一起去,只好再次委屈自己站出来。

    许明远也是一声轻咳,众人一如之前,被他的咳嗽声吸引。他们心中郁闷,夸王家呢,宰相爷出来干啥,平常的奉承还不够?算了算了,既然宰相爷有这方面的需要,那我等。。。。。。

    宰相爷望着这些人朝着自己微张的嘴唇和媚笑的嘴脸,冷汗直冒,他们这是想干啥!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第三个集天下夸奖为一身的男人,许明远抢在他们开口前忙忙说道:“国事未定,战事未平,你们呱噪什么?”

    宰相爷的语气有些谴责的意味了,话语声如一柄大锤敲惊他们。他们偷偷往陛下的面上看去,那眉毛都快成一条了!大惊失色下,一个个适才笑声不绝的老货,争先抢后的跪到地上请罪。

    “臣等行止不合时宜,罪该万死!”

    君臣间关系错综复杂,庆华帝不满归不满,总不能一气之下把这群人统统罢职。略施小惩对他们这些厚脸皮的老江湖来说又如毛毛细雨,没意义的事庆华帝不喜欢做。

    权衡之下,庆华帝面带微笑:“朕无怪罪之意,只是王爱卿话还没说完,诸位争先夸他,反而失了风度。”

    “臣等知罪。”嘴上知罪,内心是什么嘴脸就无人知晓了。至少有几人对庆华帝的不怪罪嗤之以鼻,说着不怪罪,刚才又为何把眉毛皱成那样?

    心中所想之事,面目不见丝毫。这是一个混迹朝堂的老狐狸的必备技能,于是乎庆华帝看到了自己的威严之下,场面顿时归于平静。

    庆华帝再次把目光投向王炎:“王卿主动请缨之心,难得可贵,朕甚感欣慰。大衡兵马成千上万,不知王卿意向何处?”

    “末将想回霍山城,率霍山城兵马,让北蛮再次尝尝被追击的痛楚。”,王炎抬头,从刚刚他就一直跪在那里,等待庆华帝的任命。

    与王炎对话时,庆华帝一直保持着笑容,“王卿神勇,区区北蛮自然不在话下。不过事关重要,还是谨慎为妙。”

    庆华帝又对情绪复杂的麒麟候说道:“王烈,朕自作主张把天麟军剩余兵马让你家的好儿子率领,你可愿意?”

    麒麟候听这话,喜上眉梢。

    “末将求之不得,况且天麟军以陛下唯马首是瞻,陛下只需下旨,天麟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有了天麟军,想来王炎出征在外活命的机会能大不少。再者,这也是种信息,天麟军下一代领袖人物,极有可能是王炎了。

    多年君臣,庆华帝看着麒麟候狂喜,也愉悦起来。

    之后,便是下军令。

    “诸位将军听令。”

    “封武烈候王炎为讨蛮先锋将军,率天麟军记八万兵马,即日前往北境霍山城。王炎暂领兵马大元帅一职,统领北境全部兵马!”

    “而。。。。。。”

第七十章 铁枪赴北境,长剑指帝都(三)() 
第七十章铁枪赴北境,长剑指帝都(三)

    说完对王炎的任命,庆华帝稍微一顿。王炎暂时代行兵马大元帅职权,帝都这边也少不了麒麟候的协助,如此一来,大衡兵马五成以上落入王家手中。

    他深知权衡的重要,不允许任何人拥有颠覆朝堂的力量。

    “而太傅张温任监军,负责粮草调集、军械驽马分配,即日起随讨蛮先锋同往北境。”

    张温是文官,还是庆华帝的老师,有他在军中牵制王炎,那就万无一失了。麒麟候把一幕幕看在眼里,也只敢在心中一顿苦笑,但没有不满或者生出异心。帝王心术而已,又不是真的怀疑王家谋反。

    相比王炎领命时的兴高采烈,张温则淡然多了,好歹是熟读诗书的老才子,古井无波的本事还是有的。作为曾经的帝师,他无需下跪。

    张温微微欠身,双手抱于胸前,不急不慢的说道:“臣张温领命。”

    在幼时师长面前,饶是贵为天子也不敢托大。庆华帝亲自把张温扶到一张椅子上坐下,要不是朝中论地位名望能压住王炎的寥寥无几,其他几人还各具要职,庆华帝也不会把苍雪铺顶的张温推去战场。

    张温耄耋之年却老当益壮,始终操办着职内事务,朝野之上即便许明远这百官之首论声望也比不得他。庆华帝不愿自己老迈的恩师舟车劳累,却别无选择。

    端坐在椅子上的张温,庆华帝忍不住开口:“太傅,路途遥远,朕思量后于心不忍,不如换做他人?”

    张温活了大半辈子,不屑再玩弄权术,喜怒哀乐流露于表。老爷子也是有趣,众目睽睽之下忽然怒瞪庆华帝这大衡天子。当然,庆华帝只是苦笑,众人也习以为常。时人活过七十已属不易,张温能长寿至此,被人推崇为大德者。

    张温眉毛竖起,怒骂:“为师当年教导你出尔反尔?”

    庆华帝从小吃惯了打骂,再者张温虽脾气火爆,却有一片真心。别人面前指点江山的庆华帝,面对张太傅时仿佛变回垂髫稚子,一如当初背不出诗文般不知所措。

    “太傅教朕的是言出即行,朕明白了。”

    张温于庆华帝,胜过亲人。老爷子不愿在帝都等着住棺材,那便随他。

    庆华帝话说完,张温也没应他,而是闭起眼睛。不一会儿,他的胸膛随着呼吸上上下下,白谦知趣的递来被子,轻轻铺在他身上。

    岁月总是无情,赐予他长久的寿命,却不曾放弃在他身上刻下刀痕。他佝偻的身子装进太宽松的朝服里,看起来轻飘飘,一阵清风吹拂也能把他推倒。

    庆华帝知道他没睡,闭着眼睛偷听他的得意徒儿在别人面前逞威风,是张太傅从从前就有的恶趣味。

    胸中气焰更高,庆华帝再发声:“王炎,速去调集兵马,赶赴前线!”

    “是!”

    声音低了几分,“还有,一路多多照顾老。。。。。。张太傅。”

    “末将知道了。”王炎起身,余光扫过闭眼偷闲的张老爷子,快步离开。

    庆华帝望着王炎离开,再说道:“麒麟候听命!”

    “末将在此。”,王烈单膝下跪,父子的脸庞一般的坚毅。虎父无犬子,虎子壮哉,自己这个虎父也不能输人。

    “朕命你领两万天麟军,三万帝都光明甲士,夺回帝都。你可有把握?”

    天下第一城?王烈未试过帝都城池之坚,没有恐惧,反而诡异的兴奋起来。他飞快的答道:“有大衡五万雄兵助阵,末将定能马到成功!”

    “那好,朕记住你的话了。若此战胜了,大衡或许能多一个王爵。你可明白朕的意思?”庆华帝面带笑意的看着王烈,劳苦功高的王家是该更上一层楼了。

    王烈闻言一愣,接着笑意溢于言表。这下子,王烈之名在王家族谱,就不至于与先祖们混在一起,被后辈遗忘功绩。王家后人说起王烈时,会记起王爵之位是由王烈先祖浴血半生换来的。这是无上荣耀,王烈不在乎金银,却不能在声名面前免俗。

    群臣哗然,王爵赐于异性,这是空前之举。本朝此前的王爵之位,唯独庆云王爷的护国并肩王爵位。不过王烈能得此封赏,大家心服口服,王烈的战功压过在场所有人。

    有先例在前,是不是功劳足够的就能封王?文官垂头丧气,正值战端他们文官可没什么好机会立功;武将则红着眼睛喘粗气,摩拳擦掌想着沙场上多砍几个北蛮的脑袋。

    王烈激动:“末将定不辱使命,早日夺回帝都,不负陛下厚望。”

    庆华帝仍保持适才的笑容,温声:“麒麟候先下去准备吧,早日出兵。”

    “是。”

    麒麟候的身影消失在转角处,庆华帝把目光放回场内,“宰相许明远听命。”

    许明远早料到庆华帝会有吩咐,弓腰行礼,从容的脸上嘴唇张开:“老臣在此。”

    “你便组织百官,调配征集粮草,维护秩序。”,不让许明远随军出征,一个是担心文武结党,一个则是他留在这里还有大用。庆华帝知道,在场所有人即使算上自己也没人能在调配资源方面胜过许明远。

    许明远不亢不卑的领旨之后,又建议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帝都此时暂且陷于太子之手,城中粮库粮草无法调集。向帝都周遭百姓购买粮草也是银两不足,臣斗胆建议,以皇室名义发布欠单,向周围城乡粮商农户借粮。”

    庆华帝点头,许明远也离去准备。余下的闲散事物也统统吩咐下去,庆华帝一挥手,剩下的人也办事去了。

    大衡发起过无数战争,这次很特别,不在帝都正殿发起。

    在无数祖先寄托灵魂之处,大衡张开狰狞大嘴,面对敌人的追堵,以暴制暴。

第七十一章 试探() 
第七十一章试探

    入夜,清风明月并存。

    祭祖台只有零星的火光与周围的黑暗格格不入,其他地方与远处的丛林都融于黑夜,不显得唐突。

    一双眼睛,藏在草丛后偷窥着祭祖台的灯火。他不敢走到近处探查,天麟军的鼎鼎大名很震慑人心,他担心暗处会突如其来破空声。

    “不管了,就这样交差。”

    他当然不敢出声,心底嘀咕一句后,从草丛缓缓抽身,步伐轻快的逃开。多留一秒,就多一分危险。作为探子,他很清楚这点。

    看到的东西已然足够交差,他选择对上面的人撒个小谎,还是小命重要。

    只是转过身消失在黑暗的他,不知道在他离去不久,火光慢慢在祭祖台光亮起来。

    庆华帝知道派人探查帝都情况,身边不乏谋士的黄皓太子,自然也有准备。躲在草丛中窥测祭祖台的人,就是黄皓的准备。

    “父皇还没有动作?他真的老了,从前行事霹雳的他,也沦为思前顾后的无胆之辈了么?”

    帝都,帝宫。

    黄皓双手轻抚白玉帝位,犹如揉捏妙龄少女的两边****,脸上尽是沉迷之色。不,女色能与这个位置代表的权势相比?

    他暂时不敢把谋反之心展露出来,却抵御不住帝都正殿的召唤,不自觉就把太监侍卫支开,与自己渴望了多年的“情人”亲密起来。

    在他享受内心极大的满足之际,忽然,一阵急促的喊叫声惊醒他的美梦。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

    守在正殿的太监着急的大呼小叫,同僚传递来的消息实在是十万火急,他不敢有稍微的延误。

    “进来。”,黄皓平抚内心的躁动不安,冷冷说道。

    巨山崩于前仍心如止水的心境,黄皓没有。但他知道这个道理,也努力让自己达到这样的境界。

    门口急的来回溜达的太监听到召唤,立马推门进来。

    一进门顾不得行礼,太监双手并双脚,扑通一声猛地砸在石板上。

    “启禀殿下,据守城将士来报,城门下出现大量不明身份之人,正在攻打帝都。”

    太监急匆匆说完话,偷偷抬头偷看太子殿下。他看到,殿下红润的脸上忽然失去了血色,苍白如覆盖千里冰雪的北境。

    黄皓慌了。

    他揣测过庆华帝何时会发兵,也提前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只是没想到,但他意识到要真正与庆华帝刀锋相向时,庆华帝这尊多年以来在梦中压得他喘不了气的身影,又把他甩进恐惧的深渊之中。

    “此。。。。。。此时不能慌张,有徐州的兵马在,本太子不会输的。”

    黄皓勉强压制住内心的恐惧,阴沉着脸说道:“走。”

    踏出正殿那一刻,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定,一定得把握住这次的机会。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而且命也得丢了。

    ——————

    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