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00-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场决战之中,逃到北塘的有一万多人,北塘现在属于孤悬之地,那一万余振威军李大成也就便宜聂士成了。

    逃回津门的大概有三万人,这几天的功夫,直隶府署又弄来十多万壮丁,五万壮丁正在向前线运动,军粮城、大小王庄一线,现在是李大成的后方,那里也是李大成给联军预备发起总攻的所在。

    双方现在的交火,基本还是属于试探性质的,吃了几次亏之后,那边也开始正视振威军了,这段时间人家打的极为谨慎,这样的仗,绝不好打。

    李大成带着鬼头刀也守了一次阵地,对上的是小日本,仗打的艰难,比枪法不成,比士气也不成,比人数振威军也不占绝对优势,除了败退,没有其他选择,一步不退死守阵地,老兵都填进去了,以后的仗就更没法打了。

    面对以日俄为主力的联军,振威军能保持节节败退的局势,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对方一点点试探,对振威军而言,是没什么好处的,原因大体有两个,一是联军在待援,二是联军在筹备一场总攻。

    好在每次撤退,都是振威军一方主动撤退,在兵员上虽说有损失,但在枪械上,不减反增,这样的打法若是有足够的后备,李大成能一点点的拖死他们,但时间对于联军而言也是很宝贵的,总攻只怕很快就要来了。

    军粮城一带的阵地还在加固之中,可对面的气氛却有些异常,李大成很害怕,对面给他也来个突然的总攻,一旦溃散,再打就要在津门打了。

    撤退!主动撤到还没有加固完毕的军粮城阵地,这一退就是十数里,以空间换取一定的时间,重新整合一下振威军,也是不得不做的事儿了,不然在平原上很难挡下日俄联军的总攻。

    李大成主动撤退,应该是正确的,这为振威军上下争取到了五天的时间,前面的情报显示,小日本的后援到了,人家也在整合部队呢!若是在前面一直拖着,军粮城这一仗就不好打了。

    大沽炮台剩下的五千多发炮弹,都被李大成埋在了军粮城一带,这一仗,李大成还想让联军吃个亏。再往后,还得撤,撤到打黄庄歼灭战的那片区域,平原作战无险可守。军粮城以西多为荒地平原,打野战对振威军不利,黄庄一带村镇遍布,退到那里就只能依托村庄打阻击战了。

    那边的人员撤离缓慢了一些,黄庄一带离着津门太近。一旦在津门开打,黄庄一带的村镇必然要遭殃的,因为那里村镇太多,之前的堵河放水,也没敢在那里进行,或许退到黄庄一带,还能利用一下海河,迟滞联军的动作吧?

    军粮城的决战,由日俄联军发起,五千发炮弹一遭在战场引爆。让日俄军队吃了血亏,但也引来了日俄联军的疯狂报复。

    二百多门火炮,打了一天一夜,留在军粮城的三十门火炮,悉数被毁,打的双方谁也没讨着好儿,军粮城一战,李大成估计战损比应该是突破了一比二,日俄军队比之前伤亡多了一些,但好也好不到那里去。刚刚重组的十五万振威军,减员六万余,再次成了残废。

    从军粮城撤退的时候,仗打的就凄惨多了。连续几十次的接触之后,对方也摸到了李大成的一些想法思路,振威军撤退,日俄联军撵在屁股后面追打,一路撤到黄庄、灰堆一带,振威军也在一路丢弃尸体。八万多人马从军粮城开始,撤到黄庄又损失了两万余。

    撤到黄庄之后,李大成也意识到了不妙,让一大半振威军强行裹挟着黄庄附近的百姓退往津门租界,李大成索性直接放弃了黄庄一带,掘毁、炸毁周遭的河堤之后,李大成留下一片汪洋,将剩下的振威军全部撤到了津门租界附近。

    滩头决战、炮台争夺战、军粮城决战,可圈可点的三场大仗,在策略上李大成占了优势,但在损失上,振威军却远远大过了联军,三场大战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李大成从黄庄撤到津门的时候,他所保证的一个月时间,并没有做到,还差四天时间才一个月呢!

    这二十多天前后损失近二十万人马,一路撤到津门,李大成估算了一下,联军的损失至少在六万以上,这样的伤亡对联军来说已经不小了,这样的战争还要不要打下去,联军那边应该要有个考校的,再打津门就真要玉石俱焚了。

    “贝勒爷,我的话说满了,一路下来,咱们没能拖延一个月的时间。”

    在直隶府署的大堂之中,李大成与廷杰面对面坐着,上面坐的是桂顺,下面坐的是直隶的官员,战争结果不如预期,振威军的军心士气,是一大原因,军粮城撤退时,李大成的疏忽也是不小的原因,被追击之后,振威军上下毫无战心可言,才是李大成弃守黄庄一带的最主要原因。

    如今战火烧到了津门附近,大规模的撤退也要开始了,认错的话,只是李大成的开场白。

    “满不满老子不在乎!

    你说,这一月下来,振威军打掉了多少洋鬼子?”

    虽说是预先编排好的戏,但桂顺的话比以前多了不少的气势,这不错!

    “六万余!

    但是,振威军上下的战损也在二十万上下!

    贝勒爷!

    战火即将烧到津门,津门百姓该北撤了,再不撤就该走不了了!”

    在黄庄振威军撤的仓促,留下了许多的首尾,津门一战即将打响,津门百姓的撤离,李大成不敢多等,在洋鬼子来之前,撤走绝大多数百姓,一来安心,二来可以让京师一带聚集很多的人口,即便不得不打京师保卫战,几十万男丁,二十万条以上的枪械,也足够死磕一场了。

    “诸位以为如何?本贝勒是相信二爷的,你们怎么说?”

    不到一个月的战事,让李大成消瘦的有些脱形,睡眠不足,吃住不规律,还要亲身参战鼓舞士气,李大成估摸着自己最少瘦了十斤以上,眼眶深陷的他,在桂顺说完之后,扫视了一遍大堂,尽是些倒吸冷气的声响。

    “二爷,津门一战可有把握?”

    作为直隶众官之首,廷杰开了口,对面这位爷,现在可真是爷呐!不佩服不成,管他损失了多少人马,能打掉洋鬼子的六万人马,他就是爷!

    “可以打!但守不住!一仗之后,津门全毁!”

    “不能谈?”

    “洋鬼子不打到京师怕是谈不成的!”

    “如此……既如此,廷杰愿意上奏朝廷,迁移津门百姓!”

    “不是上奏不上奏的事儿,津门百姓若不想被洋鬼子屠杀,最好尽快撤向京师,洋鬼子一路损失惨重,此战之中,洋鬼子必然要屠城的。

    走,我还可以挡上十天半月,不走,振威军也不会管津门的百姓,京师更重要!”

    保京师还是保津门百姓,李大成心里很明白,以如今洋鬼子的心情,打到京师必然也要屠城的,京师不能被屠,这是底线,若津门的百姓不走,振威军只能先走一步。

    不要说以后了,现在,就在众人说话的时候,振威军的一部分精锐人马就在向沧州府、山东一带撤离,他们带走了一万多条崭新的毛瑟、数百万发子弹,还有十门未组装的八生六克虏伯火炮,二十五门全新的七生五克虏伯山炮,这是李大成为自己留的底气,即便他不在了,这也是振威军势力的底气。

    王五等人也一同撤向了沧州府,津门一战,即便打成了巷战,恐怕也支撑不了太久的,打到现在,参战的双方已经算是熟悉彼此了,振威军的军心士气不成,人家怕也已经摸清了。

    “那还等什么?撤吧!”

    最终还是桂顺拍了板儿,虽说李大成还在,但对于战争,桂顺是真的怕了,一个月的时间振威军死了小二十万人,这样的战争,已经超出桂顺的认知了。

    有了桂顺拍板儿,津门大撤退,算是有了官方的命令,历经战火生还的万余旗人,一直守在津门的万余旗人,加上振威军一万五千老兵,一支四万人的部队,被李大成交给了桂顺,津门这地界,桂顺也不能再待了。

    四万振威军、五万直隶壮丁的撤退,也能引起津门百姓的恐慌,撤退也容易一些,剩下的差事,就是李大成的六万余残军,齐世铎的五万振威军,曹宝福的两万余老漕勇的事儿了。

    这样算来,津门有近十五万人,京师至少有十万精壮,与义和团有莫大干系的振威军主力留在津门血战,以旗人为主辅以直隶壮丁的十万人,身家算是清白的,改个番号就是朝廷的官军,即便谈判,也不会殃及桂顺的这支力量。

    至于战后津门残存的振威军,去处也很多,东三省、蒙古哪里去不得,只要桂顺能在朝廷打通关节,振威军不灭!(。)

第一百四十八章 血火世界(五)() 
振威军开始开拔撤退,津门撤退的浪潮也就起来了,但有一家人,李大成没有说通,那就是孙守业孙老头子。

    从鬼门关上走下来之后,孙守业倒是守诺,之前他跟李大成说过,李大成不走,他一家也不会走的。

    “孙大伯,津沽一带已成屠场,你看城头的绿头蝇,应该就是从津沽海口一带飞来的。

    津门一战,毫无胜算,您带着两个嫂子两个侄子呆在津门,哪有活路呐?”

    站在津门东南角的城墙上,李大成拍去了身上的几个绿头苍蝇,继续劝说着孙守业。

    “嘿!你小子真是毒啊!十多万条尸一条不埋,又发大水淹了津沽,再拖几天,那边怕是要起瘟疫了,你心中早有成算,又何苦跟我说这些呢?

    老汉这辈子算是跟定你了,这仗打的不好受吧?看你都脱形了,大战在即也要歇一歇的,今晚你就跟翠儿拜堂如何?”

    单手拍着城墙,孙守业点出了李大成的毒计,一路败退,他将太多的尸体,丢到了洪水过后的水洼之中,有华北秋老虎的支持,洪水、战乱过后,瘟疫也是势不可挡的。

    等津沽一带发了瘟疫,洋鬼子的整条战线也就废了,瘟疫这东西为什么可怕,就是因为那高度的传染性,死这么多人,也不知会引发什么样的瘟疫。

    但传播的途径已经定了,蚊蝇在这个季节,在大水过后,繁殖的速度很快,未来的津沽,就是绝域呐!一旦瘟疫开始扩散,洋鬼子的人马该怎么弄还是个好大的问题呢!

    “这样吧!您跟两个嫂子坐火车去京城,留下翠儿如何?

    这时候也别办什么喜事了,以后补上可好?”

    揉了揉额头,李大成给出了答复。他脸上的表情,现在不用狞笑也很狰狞,不管吃不吃、吃多少,这些天他一直在掉肉。照照镜子脸上的颧骨都浮现出来了,双眼一眯就是凶神恶煞的样子,下面的人也在传着小道消息,说是李大成杀人多了,这是煞气缠身的征兆。

    “早这样不就结了!”

    乖乖中了孙老头子的圈套。留下孙家丫头,让孙守业跟桂顺一路撤向京师,李大成的心事算是没了。

    有京津的半数财源,天津租界的所有机器,机器局一部分机器,李诚有麾下的山东振威军势力,已经有了轮廓。

    前段时间,李大成与李鸿章、袁世凯做了个交易,将天津机器局大半机械搬到山东交给袁世凯,保存一些北洋的底气。袁李两人给桂顺从津门掠夺的工厂机械打掩护,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在烟台或是胶澳,给桂顺留出足够的土地建设厂房,有了这些,以后的振威军势力,就是一支可以抗衡北洋的势力,李大成、桂顺在与不在都一样,巨量的财源可以扶植无数代理人的。

    也不知是不是发现了李大成留在津沽的毒招儿,洋鬼子的进军速度快了很多。天津租界一带已经开始零星的交战了。

    但李大成的阴招,是洋鬼子破解不了的,错非将战争拖到冬季,让老天来对付瘟疫。不然瘟疫是肯定要爆发的,时间早晚而已。

    租界交战之后,战火蔓延的速度也在加快,现在的天津,李大成也只能在租界、城池、小站一带阻挡洋鬼子的军队,芦台、开滦一带已经失守。

    山海关的宋庆部也在收缩防御。津门不下,洋鬼子也不敢轻易向京城发兵,之前的几次突破,都被振威军逼了回来,打过很多场之后,洋鬼子是不敢将后背留给振威军的。

    僵持不下的战局,李大成很期待,可洋鬼子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五六万人马主攻津门一带,战火越烧越旺了。

    最先失守的是小站一带,被芦台、津沽两路夹攻,那边败得很快,残军已经退向了李大狗镇守的北仓。

    小站一带丢了,等同折断了津门的一翼,剩下的城池跟租界区,只能勉强相互呼应了,若不是李大狗那边为保护李大成主动出击,让洋鬼子有所忌惮,现在津门的后路已经被截断了。

    为了给振威军留一条进京的路,李大成又派出了李大憨带着三万人马驻守在西沽一带,折翼之后再分兵,津门跟租界区现在也只有八万余人马了。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段时间日俄军队的攻势很是凶悍,三天之后,齐世铎的人马被赶出了租界,没有让伤亡过半的齐世铎进城,李大成让他到西沽与李大憨汇合。

    带着城中的五万人,李大成打算留在津门跟洋鬼子死磕到底。

    津门的城墙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之中新修的,防御力堪比要塞,洋鬼子的火炮能摧毁的只有女墙跟城楼,城墙,错非是用三百毫米以上的舰载主炮,不然他们是奈何不得的。

    从桂顺撤走,到津门三面被围,时间不过只用了区区半月,津门城中粮草、弹药足够,四门全被砖石封堵,想要攻陷津门这座坚城,以洋鬼子火力,还不够,除非他们能一直与城中的李大成打消耗战,直到李大成的兵力耗尽。

    津门三面被围之前,李大成也接到了聂士成那边发来的战报,北塘海口已失,聂士成部两万余人在芦台以北一分为二,马玉昆回转山海关,聂士成部万余人正在在向京师运动。

    这一仗能打到这种程度,已经算是不错了,虽说伤亡过大,但洋鬼子的伤亡也不小,虽说不知道确切的情报,但李大成可以确定小日本那边肯定是在跳脚骂娘,打的坚决的他们,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损失是最大的,气焰嚣张的小日本,平白让老毛子做了黄雀。

    与李大成同守津门的,除了曹宝福之外,还有一个罗荣光,百余门完好的火炮,百余挺完好的机枪,都被李大成送到了京师,津门这边的火炮虽说也有一百多,但大多是快到极限的火炮。除了五门八生六的克虏伯新炮之外,剩余的火炮都有些使用过度了,机枪少一些只有三十余挺,还是以笨重的格林炮与诺登飞为主。马克沁只有五挺。

    一轮轮的攻守战,李大成与两人轮番上阵指挥,津门城池的坚固,留在西沽的五万后援,给了李大成相当的底气。孤城难守,两相呼应难打,现在难为的是洋鬼子,西沽他们不敢打,西沽那边与北仓相互呼应,将兵力集结于西沽一带,他们就要受津门、西沽、北仓三方的打击,不拔除津门这个眼中钉,洋鬼子进军的道路是极为艰难的。

    “二爷,不好了!南段城墙被炸塌十丈有余。小鬼子冲进城内了!”

    凌晨时分刚刚睡下的李大成,被罗荣光的怒吼给惊醒了,城墙被炸塌,出汉奸了!

    “马勒戈壁的!出汉奸了,告诉下面给老子记住这茬,以后找到了杀他阖族!

    罗荣光,让城头的机枪、机炮别管城内先杀城外聚集的洋鬼子。

    所有火炮以城墙缺口与南城外为目标,死命的招呼!

    钱老八,跟老子去守城!”

    李大成带着鬼头刀到达被炸毁的南段城墙时,曹宝福的老漕勇已经顶在那里。冲锋在前的是小日本,李大成所料不差,这绝对是出汉奸了。

    近三十米的缺口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堵上的,李大成能够命令炮击。小日本也是一样,此时的南城墙处火海一片,奋不顾身的老漕勇,气焰嚣张的小鬼子,在炮火之中,杀成了一片。但老漕勇们终是老了,虽说不惜命,虽说奋不顾身,可缺口处涌进来的小日本却越来越多。

    密集的炮火也封不住这道缺口,津门的顽强让联军如鲠在喉,大好的机会在眼前,谁也不会放过的。

    刚刚调派到南城墙的上格林炮、诺登飞,转瞬之间就被炮火掀飞,成了空中的风筝,各式各样的人也在空中乱飞,弥漫的硝烟也阻挡了视线,城墙失守,在所难免了。

    “让罗荣光炸毁西门处的城墙,振威军上下再拼一场!”

    撕下了一块衣襟沾了些尿液,蒙在脸上之后,李大成带着鬼头刀也加入了血腥残酷的突破口争夺战之中。

    视线受阻,只能对着城墙缺口处胡乱放枪,碰到冲上来的小日本,一群人围攻,缺口处的小日本也是杀之不绝,李大成手中的温彻斯特刚刚炸了膛,飞溅的火星打在脸上,一片灼热。

    正要换枪的时候,李大成觉得肩头一热。

    “坏了!遭报应了!”

    这两个多月,直接因他而死的人,至少在三十万以上,大部分是死在了战场上,被冤杀、误杀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些事儿信则有不信则无,李大成是信这个的,之前在津沽一带打了十几场,子弹贴着头皮乱飞,李大成身上一点儿伤也没有,看来今儿个就是他的死期喽……

    “去你妈的!”

    掏出背后的毛瑟,对着击中自己的弹道方向,打完了五发子弹之后,李大成狠狠的骂道。

    “走吧!”

    钱老八不容李大成分说,拽着他的衣领,就把他拖到了一处断壁之后。

    “走?怎么走?你带着鬼头刀回京师,老子要留在这里!”

    一边说着一边往嘴里扔了两根老山参,这东西能救命是王亭祥说的,前后摸了摸左肩的弹孔,李大成也觉得庆幸,好在是近距离发射的尖头铜制步枪弹,不然就不会只是两个眼儿喽!半个肩头都得遭殃。

    往伤口中塞了一些伤药之后,李大成顺手捡起地上一块还冒着烟气的大块弹片,前后烙了烙弹孔,算是为自己做完了手术。

    不顾钱老八的阻拦,李大成转过断壁,手里的毛瑟不断的向烟雾之中的战场开火,死了,之前的帐一笔勾销;不死,之前的帐也是一笔勾销,作为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