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00-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是热。兵。器战争,以一敌十的战列都数不胜数,洋鬼子的军队即便是二线、三线甚至是临时组建的军队,那也是拿着步枪的军队不是?其战力稳赢振威军的,有了三十万人马就趾高气扬、自我膨胀,那就是找死!

    “各位老哥,接下来兄弟说的可都是正经事!

    大沽口一带现在有一万余洋鬼子军队登陆了,算上之前天津租界的洋鬼子军队,数量大致在一万五左右,打掉这一万五千人的先遣队,振威军上下,兄弟我打算付出十万人的死伤。

    振威军军令只许向前不许后退,也不是兄弟口中的戏言,明后两天兄弟会用津门武库之中的枪械武装督战队。

    等开打了,哪一队退下来,兄弟的督战队是不留情面的,全数枪决!

    振威军的人,冲上去还有一条活路,退下来,不管是谁的人马,都是死路一条,除了战场上的督战队,兄弟我还让宋庆的武卫左军在北仓一带设防,凡属振威军兵员,退到北仓,宋庆的人马也不会放过一个的。

    冲杀在前,有银子有活路,胆敢退回,死路一条!

    这就是兄弟我的实话,诸位老哥若是不信,大可试一试!

    一旦有振威军不听号令退下来,一人是杀,一万人也是杀,明日开始,选剩下的振威军士兵就要在津门东南开挖壕沟,这些壕沟除了可以阻敌,战后也是掩埋尸的所在。

    诸位老哥,传授武艺的时候,将兄弟的话带下去,凡是不听号令退后者,杀无赦!”

    李大成的话说完之后,除李大憨与李大狗之外,在座的几个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消化完,这话要是真的事情就难办了。

    “兄弟,战事真会如此惨烈?”

    刚刚与李大成缓和了关系,李存义不想闹的太僵,斟酌了一下之后,才问出了这么一句有些不搭调的话。

    “十万是兄弟的预估,兄弟的底线是二十万伤亡,换洋鬼子一万五千人的命!”

    李存义说话要斟酌,李大成却不能,不让这些人明白具体的伤亡数字,以后更麻烦。

    “御敌!这是朝廷的事儿,如何要让拳民付出良多?你一句话就能决二十万人的生死,你以为你是谁?”

    二十万的伤亡数字,一下就引燃了李存义的怒火,振威军的组成他是清楚的,大半都是拳民,死伤如此众多的男丁,还不知有多少家没了男人呢!

    “老子是李大成!老子手里有钱!振威军上下,今夜一人拿了老子五两银子的饷钱,拿了饷钱就是官军,他们不卖命谁卖命?

    李存义,你来说灾荒年节这五两银子够不够买一条人命?

    老子是从山东来的,来的时候,俺们那边的小丫头二百大钱一个,长得俊俏的小子不过一两银子一个,五两银子能买二三十个丫头、五个小子!

    振威军上下的饷钱一天一两,这么高的饷钱,你以为这是在干什么?老子买的就是他们的命!

    你李存义仁义,好!让他们一人给老子拿出十两银子,咱们一拍两散,拿不出来,一个也别想活着离开老子的振威军!

    朝廷的事儿?就这样的朝廷你能指望着它做什么?赈济百姓?老子为何沦为拳民?这就是朝廷赈灾的结果?出来闹拳的哪个不是活不下去的?能活下去,谁又舍家撇业的出来闹拳?

    若是你李存义觉得能管好这些人,老子今夜就可以离开津门,到时候没了老子在运河上的粮食,老子倒要看看直隶地面会死多少人?

    你能管吗?你管得了吗?津门一战,死的再多不过三五十万人,让洋鬼子屠了津门再屠京城,直隶粮食歉收,太后带着一众官员西逃,你以为谁会管直隶百姓的死活?

    到时候,你来说说是死一百万呢?还是死五百万呢?败了之后赔款割地,百姓的生活愈发凋敝,又要饿死多少人?又要有多少人无家可归?无生计可活?

    这笔账!你李存义算过吗?你们在座的各位江湖侠客、武林名家算过吗?

    你们只看见老子在京城开的粥厂,你们见过老子的漕船沿着运河分派粮食吗?你们见过老子让多少难民带着钱粮回转故乡吗?

    你们是不错!有艺在身,吃穿不愁,即使洋鬼子打了进来,你们也有门路藏起来,躲过这次浩劫。

    京津、直隶、山东、山西、蒙古、乃至东三省的百姓也跟你们一样有艺在身、吃穿不愁吗?洋鬼子的军队来了,他们也能像你们一样有门路活命吗?

    义和团杀了教民杀了传教士杀了洋人,洋鬼子的军队不找咱们报复?

    你们八卦门的人知道死了人要找场子,你李存义知道死这么多人不好?要跟老子闹,闹义和团的时候,你们想过这些吗?

    老子是谁?老子就是李大成!敢站在津门与诸洋鬼子血拼的李大成!只要老子站在津门,只要老子手里还有可战之兵,老子就得让洋鬼子的进军路线,生生用人命铺出来!

    老子可以死!老子的兄弟也可以死!老子的人马还是能死!

    你们有老子这份凶性悍气吗?你们没有,到如今你们仍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你们闹的舒服了,老百姓就会跟着你们遭罪受难!

    你们来给老子说说,这一仗不死义和团的拳民死哪一个?

    既然你李存义想把话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那老子就给你们这些人交个实底儿,三十万振威军,老子只打算带着三两万退走,其中大半还得是旗人,说白了振威军上下的三十万人,不死的差不多,老子是不会退出津门的。

    老子不死,振威军上下还能活着些人,老子若是死在了津门,振威军上下就得跟着老子的兄弟与洋鬼子死斗到底。

    死光了振威军,就死津门的壮丁,死光了津门的壮丁,就死直隶的壮丁,然后就是整个大清的壮丁,直到老子跟老子的兄弟们都死绝为止!”

    李存义动了真火,李大成也是一样,今天等着振威军插旗退敌的时候,他也积了不少的负面情绪,从昨夜至今他也没睡过,打嘴仗而已,说完了骂完了,他的心情也顺畅多了。

    “得了!既然你小子不能死,那五哥就做你的贴身护卫吧!昭庭,你年轻力壮,跟在五哥身边保着咱们这个小兄弟不死!

    应芳、肃堂,你们俩的岁数在这,让弟子充数吧!

    你小子啊!咱们不都跟着你吗?打便打、死便死,五哥说过以后要做你小子的鹰犬!”

    王五算是能理解李大成的一个,这小子做事儿虽说酷烈了一些,但还是那句话,心是好的!京城之事王五是亲历过的,李大成的话句句属实,想来在直隶赈济灾民之事,他所言不虚,这样就更该支持他了。

    “嗯!五爷说的不错,应芳也是见过小兄弟做事儿的,这样吧!让有龙跟着你,我的本事有龙全会!”

    程廷华的一席话说完,李存义就有些难堪了,他与程廷华亦师亦友,这事儿怎么说的?

    “应芳师兄,有龙是您的长子啊!”

    “长子又如何?大成小兄弟说的可不错,他做的事儿我也见过,现在你才是那个小人!你李肃堂若是敢给大成下绊子,我程廷华不饶你!”

    李大成没想到温吞吞的程廷华对自己会如此维护,这事儿可不好办了,他的长子肯定不能带在身边的,一旦上了战场谁也顾不着谁的。

    “程老哥……”

    “不必说了,事情你说的不错,我这边跟五爷一样,以后只要有口吃的,我也做你的鹰犬。

    肃堂,你怎么说?”

    说完这话,程廷华就摆出了要动手的架势,他这边一动,梁振蒲那边也抄起了九节钢鞭,这事儿闹的……

    “五哥,您说句话……”

    “你都是老子了,你说了都不好使,我说有什么用?若是肃堂不听,今日我也要掺一手的。”

    “五爷、应芳师兄、昭庭,此事是肃堂不对!

    大成兄弟,听了你一席话,我这老脸也没了,这样吧!我带在身边的弟子有两个不错,尚云祥跟李星阶,暂且让他们做你的护卫,老哥亲去与洋鬼子拼杀。”

    使李存义变成众人公敌,并不是李大成说的那些大道理,而是洋鬼子的军队会在直隶展开报复,这一帮子人老家都是直隶的,谁没个三亲六故?

    振威军现在挡着,直隶就安稳一些,振威军散了架,直隶的百姓就要倒霉,他们这些人都是江湖人,自然知道军队报复是个什么意思,五六十的老江湖了,兵灾也不是没见过,李大成说的不错,振威军挡不住直隶就得遭殃,谁知道会不会有自家的亲眷遭殃呢!这一条,就足以让这些人一体同心了。

    “那就多谢李老哥了,教拳的时候,诸位老哥别忘了灌输奋勇当先者活、后退着死!

    大成在官署还有营生,就先告辞了!”

    将几个老江湖大骂了一通,李大成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也怕这老几位脸上挂不住,呆下去更尴尬,算算时间也快天亮了,回去眯一阵,他这边在官署还有营生要做。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军管(一)() 
直隶总督衙门的房舍不错,不愧是为老佛爷建的阅兵行宫,除了有办公场所之外,住宅区设计建造的也是不惜工本,虽说地方不大,但环境优雅别致,算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安置家眷的事儿是顾其行做的,李大成的院子与桂顺的院子不仅相邻、而且相通,在鬼头刀的带领下进了自己的院子,宛如已经在屋里等着了,昨夜对她来说也是个不眠之夜,只等着男人回来了,可快天亮了也没回来,支撑不住的宛如穿着一身大红的绣衣伏在桌子上睡了,桌上的油灯还是亮着的。

    “爷,您回来了?”

    被李大成打横抱起的宛如红着双眼问了一句,这一身可是她专门为这个男人准备的。

    “这几天不必等我,过了这几天就会安稳一些的。”

    女人不错就要怜惜,仔细的看了一下宛如,李大成如是安慰到。

    “哼!你的人送来了十几个千娇百媚的小婆子,桂顺那边也有,是不是有了新人就忘了旧人?”

    这茬应该是桂顺做的,京中权臣的家眷,今天抄家的那些直隶官员,女人的数量可是不少,桂顺一句话,下面自然会有人送来的。

    “什么新人?那是用来劳军的,等天亮了我让人送她们过去!”

    怨只怨这些女人生错了家门,以后这样的事儿,李大成还会干很多,这些人依着孙老头子的说法就无所谓怜惜了,生做百姓家的子女不好么?

    “别!送来的都是未出阁的姑娘,你让人这么作践她们,她们一个也活不了的。”

    “这是命!怨只怨他们生在了官宦人家,抄家灭族这是规矩!”

    “唉……奴也是生在官宦人家的,这事儿既然奴瞧见了,就让她们做这院子的侍女吧!”

    “不成!老子没闲心思、也没闲钱来养活她们,必须送走!再者有些也不能让他们活着!”

    这些女人谁是谁已经分不清了,也不知是京中权臣的子女,还是直隶官员的家眷,这就是命,该着死的不能活。

    “爷……”

    轻轻的皱了一下鼻子,算是撒个娇,想起自己当年的遭遇,宛如也是悲从心来,能救还是要救的。

    “也罢!先养两天吧!两夜没睡了,头疼,你给拿捏一下。”

    “上来!”

    偎在宛如的怀里,想要歇一会儿,可想起白天的枪炮声,李大成又有了时不我待的感觉,这感觉一来就怎么也睡不着了。

    宛如揉累了,李大成就看着她入睡,等她睡下之后,他悄悄的起身,走向了桂顺的院子,见着正在墙角蹲着的钱老八,李大成指了指宛如收留那些女人的屋子,让他自己去选一个当老婆,这是之前应了他的。

    桂顺这边弄得也是有些不伦不类,七八个岁数有些偏大的女人,正在屋里垂泪,看样子桂顺这厮还真是找了一群诰命来伺候。

    “桂哥,醒醒!”

    “你回来了,这一觉睡得舒服,自昨儿个下午开始,这睡饱了就是舒坦呐!

    你们过来伺候爷们儿洗漱穿戴!

    你们几个好好给二爷拿捏拿捏,若不是二爷,你们早就被派去劳军了!”

    劳军一词儿对这些女人的杀伤力太大,几个人不声不响的伺候着桂顺,另有几个就开始给李大成拿捏了。

    “嘿!这真不错,你这边有事儿?

    一边抽着晨起的第一管儿,桂顺一边赞叹着,这是在赞李大成的主意不错,看着这些豪门贵妇低三下四的样子,桂顺觉得很爽。

    “嗯!昨天我看了一下津门的布局以及局势,咱们必须对津门的钱粮物资进行军管了,局势对咱们相当不利。

    两日之后就有可能开战,洋鬼子有一万五千人以上,配合海上的炮舰,咱们根本无法夺取大沽口,即便是夺了,大沽口的炮台怕也不能再用了,武卫军的军心有些不稳,作为主力牵制他们怕是很难坚持到底,十万人的死伤换这一万五千洋鬼子的命,这就是我的预期。

    大沽口夺不回来、夺回来守不住,这津门就关不上,洋鬼子只会越来越多的,局势堪忧呐!从今天起,就该让津门的百姓北撤京城了,大战之后屠城在所难免。”

    这些话不必避讳谁,当着满屋女人的面,李大成给桂顺说出了目前的严峻形势。

    “这么糟糕?这津门咱爷们儿是不是不该来呐?

    军管是什么意思?将津门的物资交给军队掌管吗?”

    听了严峻的形势,桂顺也无心炫耀了,这差事儿做不好,他桂贝勒就没有以后了。

    “军管,就是对津门进行军事化管理,钱粮物资一律收归朝廷,不准私下买卖,如何分配这些物资,府署说了算!”

    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军管,桂顺这边也听得不怎么明白,依着李大成的意思,应该就是让官军劫掠津门吧?

    “这事儿让老顾听听?”

    “嗯!可以,这事儿以他为主。”

    “那好!我去找老顾,这屋里的你瞧上了哪一个随便处置,伺候不好,就让她们去劳军。”

    借着灯火桂顺也瞧见了李大成充血的双眼,这位爷怕是又一夜没睡,他也就多担待一些了。

    “这位大人,我夫君是京城……”

    桂顺刚走,一个女人就跪倒了李大成的面前,这是要走门路的,京城这位怕是回不去了,还是去劳军吧!

    “聒噪!来人,拖下去!”

    虽说去了首饰,但这位贵妇的衣服很华贵,上面的花团锦簇都是一针针绣出来的,单这件衣服恐怕就是价值不菲吧?

    “不要!大人,奴婢会伺候人、会伺候人……”

    “那你就试试……”

    桂顺带着老顾进屋的时候,李大成就坐到了铺着锦缎的圆桌前,宽大的锦缎遮住了桌脚,至于底下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老顾,我来给你说说军管之事……”

    “不必了,贝勒爷已经说过了,二爷的计策很是不错,军管是津门之战的依托,老顾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了。”

    与明白人说话就是简单,顾其行明白了,李大成这边就省力了,看来得力助手还是必要的。

    “明白就好!咱们的主要目的,一是要控制津门的物资,以济大军用度;第二就是利用军管,逼迫津门百姓北迁京师,一旦津门陷落,屠城是可以预期的,到时候津门滞留的百姓太多,咱们就进退两难了;第三利用军管役使那些不走的,让他们为大军出力,等见过津门的屠场之后,大多数人应该会选择离开的。

    自今日起,收缴津门所有的粮食,每家每户按量发放,王勇钦那边要做堵塞河道的差事,正是缺乏人手的时候,振威军不能动,老顾你这段时间要利用好津门的百姓,粮食是重中之重,你那边一定要管控好。”

    虽说顾其行嘴上说明白了,但李大成还是有些不放心,点出了军管的作用之后,李大成又强调了一下粮食,粮食供应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战力的差距,只能让李大成选择以量取胜的人海战术,人马越多消耗的粮食也就越多,北仓、京师的粮食,李大成不打算在津门动用,先依靠运河之利,来尽量满足津门的粮食需求,若有存余也能接济一下京城那边,几十万上百万人坐吃山空,一座粮山也不够吃啊!

    “明白了!可用保甲来做这事儿,二爷,北仓的粮食需要南运吗?”

    “不可!能不动北仓就不动北仓,大沽口那边有粮食吗?”

    “军粮城!海口转运的粮食,相当一部分会存在军粮城,想必洋鬼子也不会焚毁那里的粮食,若是二爷能打下军粮城,一可就近遏制洋鬼子的军队,二可获取相当数量的粮食,十万石上下的存粮,那边应该有的!

    军粮城南仓跟北仓一样是百万仓,南仓比北仓的规模要大得多,藩库那边的粮册还没整理出来,可能南仓存有的粮食有几十万石也说不定。”

    精于钱谷的顾其行知道,有些时候看账册是不成的,按照直隶藩库的粮册,南仓北仓常年应该存有一百万石左右的粮食,但究竟有多少,只有直接经手人才知道,这样的账目,那些经办的人,谁会随意说出来?

    为了不给李大成添乱,顾其行也就说了一个尽量少的数目,免得到时候大军攻到军粮城之后空欢喜一场。

    “嗯!明白了!军管津门,也别忘了封锁消息,直隶府署的官员一定要看好了,咱们的折子进京之前,一定要让这些人过目,让他们做到心里有数,有些功劳,咱们也不必全揽在自己人身上,利益均沾是好事儿,一家独大,就成了木秀于林喽!”

    军管就是赋予了顾其行等人绝对的权力,绝对权力之后就是绝对的**,这事儿李大成也怕顾其行被手中的权力迷花了双眼,一旦做的过了,桂顺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明白!二爷提点的是!其行一定照办,同时会约束手下官员的。”

    李大成的利益均沾,让顾其行眼前一亮,跟着明白人了,那些能长久在位的权臣莫不如是,独夫权臣活不长久的,之前顾其行还怕桂顺没眼色呢?有这么一位能让桂贝勒爷言听计从的人物在,跟着桂贝勒没错儿。

    “嗯!你处理完官署的事情之后,先让津门各武库的管事之人带我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